共模电感器及电源装置论文和设计-王世伟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共模电感器及电源装置,其中,共模电感器包括骨架、第一支撑座及线圈组件,第一支撑座与骨架固定连接,第一支撑座具有第一引线槽及第二引线槽,第二引线槽与第一引线槽间隔设置,线圈组件设置于骨架上,线圈组件具有第一引出线及第二引出线,第一引出线缠绕于第一支撑座的外部,第一引出线与第一引线槽套接,第二引出线缠绕于第一支撑座的外部,第二引出线与第一引出线间隔设置,第二引出线与第二引线槽套接;电源装置包括上述共模电感器。本实用新型在保证共模电感器使用稳定性的情况下,能够减少共模电感器所需引线挂角的数量,减小共模电感器空间的占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共模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模电感器包括:骨架;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与所述骨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具有:第一引线槽;第二引线槽,所述第二引线槽与所述第一引线槽间隔设置;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设置于所述骨架上,所述线圈组件具有:第一引出线,所述第一引出线缠绕于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外部,所述第一引出线与所述第一引线槽套接;第二引出线,所述第二引出线缠绕于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外部,所述第二引出线与所述第一引出线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引出线与所述第二引线槽套接。

设计方案

1.一种共模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模电感器包括:

骨架;

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与所述骨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具有:

第一引线槽;

第二引线槽,所述第二引线槽与所述第一引线槽间隔设置;

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设置于所述骨架上,所述线圈组件具有:

第一引出线,所述第一引出线缠绕于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外部,所述第一引出线与所述第一引线槽套接;

第二引出线,所述第二引出线缠绕于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外部,所述第二引出线与所述第一引出线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引出线与所述第二引线槽套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模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具有:

第一侧表面;及

第二侧表面,所述第二侧表面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相交;

所述第一引线槽从所述第一侧面延伸至所述第二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模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槽沿着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外周方向延伸形成闭环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模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槽与所述第二引线槽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共模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模电感器还包括:

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与所述骨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座与所述第一支撑座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撑座具有:

第三引线槽;

第四引线槽,所述第四引线槽与所述第三引线槽间隔设置;

所述线圈组件具有:

第三引出线,所述第三引出线缠绕于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外部,所述第三引出线与所述第三引线槽套接;及

第四引出线,所述第四引出线与所述第三引出线间隔设置,所述第四引出线缠绕于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外部,所述第四引出线与所述第四引线槽套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共模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座与所述第一支撑座对称设置于所述骨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共模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模电感器用于连接到电路板上,所述骨架具有:

容置腔室;

所述共模电感还包括:

环形磁芯,所述环形磁芯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室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共模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磁芯轴线与电路板的一板面垂直。

9.一种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包括:

电路板;及

共模电感器,所述共模电感器包括:

骨架;

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与所述骨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具有:

第一引线槽;

第二引线槽,所述第二引线槽与所述第一引线槽间隔设置;

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设置于所述骨架上,所述线圈组件具有:

第一引出线,所述第一引出线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一引出线缠绕于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外部,所述第一引出线与所述第一引线槽套接;

第二引出线,所述第二引出线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二引出线缠绕于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外部,所述第二引出线与所述第一引出线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引出线与所述第二引线槽套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为电源模块、汽车充电器、充电桩或光伏电源。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本电气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共模电感器及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电感器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其一般由骨架、线圈、屏蔽罩、封装材料以及磁芯或铁心等部件组成。电感器分为差模电感器及共模电感器,其中共模电感器用于抑制共模干扰(骚扰电磁场在线-地之间产生共模电流,共模电流在负载上产生差模电压引起的干扰,即共模的地环路干扰)。

现有的共模电感器,其线圈为两个,两个线圈分别具有两个引出线,四个引出线分别缠绕至四个不同的引线挂角上,以在实现与电路板贴片连接的同时,保证不同引出线之间相互隔离,包括在装配时,保证不同引出线之间相互隔离,以及在使用的过程中,避免不同引出线之间,特别是避免两个线圈之间发生相互靠近甚至接触的情形,进而能够保证共模电感器使用的稳定性。

但本申请实用新型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的共模电感器需要间隔设置四个引线挂角,从而具有占用空间大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共模电感器及电源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共模电感器因需要间隔设置四个引线挂角而导致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在保证使用稳定性的情况下,能够减少所需引线挂角的数量,减小共模电感器空间的占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共模电感器,所述共模电感器包括:

骨架;

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与所述骨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具有:

第一引线槽;

第二引线槽,所述第二引线槽与所述第一引线槽间隔设置;

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设置于所述骨架上,所述线圈组件具有:

第一引出线,所述第一引出线缠绕于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外部,所述第一引出线与所述第一引线槽套接;

第二引出线,所述第二引出线缠绕于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外部,所述第二引出线与所述第一引出线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引出线与所述第二引线槽套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座具有:

第一侧表面;及

第二侧表面,所述第二侧表面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相交;

所述第一引线槽从所述第一侧面延伸至所述第二侧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引线槽沿着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外周方向延伸形成闭环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引线槽与所述第二引线槽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共模电感器还包括:

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与所述骨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座与所述第一支撑座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撑座具有:

第三引线槽;

第四引线槽,所述第四引线槽与所述第三引线槽间隔设置;

所述线圈组件具有:

第三引出线,所述第三引出线缠绕于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外部,所述第三引出线与所述第三引线槽套接;及

第四引出线,所述第四引出线与所述第三引出线间隔设置,所述第四引出线缠绕于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外部,所述第四引出线与所述第四引线槽套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座与所述第一支撑座对称设置于所述骨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共模电感器用于连接到电路板上,所述骨架具有:

容置腔室;

所述共模电感还包括:

环形磁芯,所述环形磁芯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室的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磁芯轴线与电路板的一板面垂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包括:

电路板;及

共模电感器,所述共模电感器包括:

骨架;

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与所述骨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具有:

第一引线槽;

第二引线槽,所述第二引线槽与所述第一引线槽间隔设置;

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设置于所述骨架上,所述线圈组件具有:

第一引出线,所述第一引出线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一引出线缠绕于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外部,所述第一引出线与所述第一引线槽套接;

第二引出线,所述第二引出线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二引出线缠绕于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外部,所述第二引出线与所述第一引出线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引出线与所述第二引线槽套接。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装置为电源模块、汽车充电器、充电桩或光伏电源。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引出线及第二引出线均连接至第一支撑座上,即在第一支撑座上间隔设置第一引线槽及第二引线槽,并且将第一引出线及第二引出线分别与第一引线槽及第二引线槽套接,在当对共模电感器进行装配时,第一引出线与第二引出线之间彼此隔离,而在共模电感器使用的过程中,在第一引线槽及第二引线槽的约束下,第一引出线及第二引出线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移动,避免了第一引出线与第二引出线之间发生相互靠近甚至接触的情形,从而相对于现有技术,需要较少的引线挂角,即可保证共模电感器使用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需要间隔设置四个引线挂角而导致共模电感器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进而能够减小共模电感器空间的占用。

2、本实用新型在设置了第一支撑座的基础上,设置第二支撑座,通过将第三引出线及第四引出线均连接至第二支撑座上,即在第二支撑座上间隔设置第三引线槽及第四引线槽,并且经第三引出线及第四引出线分别与第三引线槽及第四引线槽套接,在当对共模电感器进行装配时,第三引出线与第四引出线之间彼此隔离,而在共模电感器使用的过程中,在第三引线槽及第四引线槽的约束下,第三引出线及第四引出线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移动,避免了第三引出线与第四引出线之间发生相互靠近甚至接触的情形,从而相对于现有技术,仅需要两个引线挂角,即可保证共模电感器使用的稳定性,更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需要间隔设置四个引线挂角而导致共模电感器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进而能够进一步减小共模电感器空间的占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共模电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在其他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4为图2去掉线圈后的结构图;

图5为图4的爆炸图;

图6为图5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00、骨架;110、第一壳体;111、第一限位凸起;112、第一限位凹槽;113、第二限位凸起;114、第二限位凹槽;120、第二壳体;121、第三限位凸起;122、第三限位凹槽;123、第四限位凸起;124、第四限位凹槽;200、第一支撑座;210、第一引线槽;220、第二引线槽;300、线圈组件;310、第一引出线;320、第二引出线;330、第三引出线;340、第四引出线;400、环形磁芯;500、第二支撑座;510、第三引线槽;520、第四引线槽;600、隔板;700、隔板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针对的是卧式环形共模电感器,其仅仅是实现本实用新型主要发明构思的一种举例说明,不代表本实用新型主要发明构思仅限于应用在卧式环形共模电感器上,而是能够沿及所有类型的共模电感器,同时本领域技术人员仅需要获知卧式环形共模电感器实现本实用新型主要发明构思的具体实施方式,即能够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毫无疑义地得出其他类型的共模电感器实现本实用新型主要发明构思的具体实施方式;(2)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支撑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3)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4)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因需要间隔设置四个引线挂角而导致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共模电感器,以及包括该共模电感器的电源装置,该共模电感器包括骨架、第一支撑座及线圈组件,第一支撑座用于支撑线圈组件的第一引出线及第二引出线,第一支撑座具有第一引线槽及第二引线槽,第一引线槽与第二引线槽间隔设置,线圈组件的第一引出线及第二引出线均缠绕于第一支撑座的外部且间隔设置,第一引出线与第一引线槽套接,第二引出线与第二引线槽套接。

本实用新型在对共模电感器进行装配时,第一引出线及第二引出线分别与第一引线槽及第二引线槽套接,使得第一引出线及第二引出线之间彼此隔离,而在共模电感器使用的过程中,第一引出线及第二引出线的相对移动分别受到第一引线槽及第二引线槽的约束,避免了第一引出线与第二引出线之间发生接触,从而相对于现有技术,使得共模电感器需要较少的引线挂角,即可保证共模电感器使用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需要间隔设置四个引线挂角而导致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进而能够减小共模电感器空间的占用。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针对的是卧式环形共模电感器,其仅仅是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主要发明构思的一种举例说明,不代表本实用新型主要发明构思仅限于应用在卧式环形共模电感器上,而是能够沿及所有类型的共模电感器,同时本领域技术人员仅需要获知卧式环形共模电感器实现本实用新型主要发明构思的具体实施方式,即能够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毫无疑义地得出其他类型的共模电感器实现本实用新型主要发明构思的具体实施方式,因此,本实用新型对于其他类型的共模电感器实现本实用新型主要发明构思的具体实施方式不做赘述。

参见图1至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卧式环形共模电感器时的结构示意图,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共模电感器因需要间隔设置四个引线挂角而导致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共模电感器,用于连接到电路板上,该共模电感器包括骨架100、第一支撑座200及线圈组件300。

骨架100用于支撑第一支撑座200及线圈组件300。具体而言,如图1至图4所示,骨架100具有容置腔室,容置腔室为环形,容置腔室的内部容纳有环形磁芯400,如图5至图7所示,骨架100包括第一壳体110及第二壳体120,第一壳体110具有第一开口端部,第二壳体120与第一支撑座200通过一体化成型、焊接或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第二壳体120具有第二开口端部,第二开口端部与第一开口端部扣接,此时容置腔室由第一壳体110及第二壳体120形成。

详见图6,第一壳体110整体呈圆柱形,第一壳体110的内部具有第一连接柱,第一连接柱为中空的圆柱形,第一连接柱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10同轴并固定连接,第一开口端部具有第一限位凸起111、第一限位凹槽112、第二限位凸起113及第二限位凹槽114,其中,第一限位凸起111及第一限位凹槽112位于第一壳体110外壁的开口端处,第一限位凸起111及第一限位凹槽112沿着第一壳体110的周向延伸,第二限位凸起113及第二限位凹槽114均位于第一连接柱的另一端,第二限位凸起113及第二限位凹槽114沿着第一连接柱的周向延伸。

继续详见图7,第二壳体120整体呈圆柱形,第二壳体120的内部具有第二连接柱,第二连接柱为中空的圆柱形,第二连接柱的一端与第二壳体120同轴并固定连接,第二开口端部具有第三限位凸起121、第三限位凹槽122、第四限位凸起123及第四限位凹槽124,其中,第三限位凸起121及第三限位凹槽122位于第二壳体120外壁的开口端处,第三限位凸起121及第三限位凹槽122沿着第二壳体120的周向延伸,第四限位凸起123及第四限位凹槽124均位于第二连接柱的另一端,第四限位凸起123及第四限位凹槽124沿着第二连接柱的周向延伸,第二开口端部与第一开口端部扣接时,第三限位凸起121与第一限位凹槽112配合,第三限位凹槽122与第一限位凸起111配合,第四限位凸起123与第二限位凹槽114配合,以及第四限位凹槽124与第二限位凸起113配合,从而对第一壳体110及第二壳体120之间的相对转动给予稳定的约束,进而提高了骨架100结构的稳定性,更进而提高了共模电感器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5所示,环形磁芯400与第一外壳110同轴,环形磁芯400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即在使用时,环形磁芯400的轴线与电路板的一板面垂直,以实现卧式设置,环形磁芯400套设于第一连接柱及第二连接柱的外部。第一支撑座200与骨架100固定连接,例如,第一支撑座200通过焊接、一体化成型或螺栓连接等方式与骨架100固定连接,第一支撑座200用于固定线圈组件300的第一引出线310及第二引出线320,第一支撑座200用绝缘材料制成,第一支撑座200具有第一引线槽210及第二引线槽220,第二引线槽220与第一引线槽210间隔设置,第一引线槽210的作用在于,一方面对第一引出线310在第一支撑座200上的缠绕起引导作用,从而提高第一引出线310的缠绕效率,另一方面,通过与线圈组件300的第一引出线310套接,约束第一引出线310向靠近第二引出线320的方向移动的自由度,从而在共模电感器使用的过程中,避免第一引出线310向第二引出线320靠近甚至接触的情形发生,同时保证第一引出线310长期承受恒定的预紧力,进而能够提高第一引出线310的稳定性,第二引线槽220的作用在于,一方面对第二引出线320在第一支撑座200上的缠绕起引导作用,从而提高第二引出线320的缠绕效率,另一方面,通过与线圈组件300的第二引出线320套接,约束第二引出线320向靠近第一引出线310的方向移动的自由度,从而在共模电感器使用的过程中,避免第二引出线320向第一引出线310靠近甚至接触的情形发生,同时保证第二引出线320长期承受恒定的预紧力,进而能够提高第二引出线320的稳定性。第二引线槽220与第一引线槽210间隔设置的作用在于,在共模电感组装时,使得第一引出线310与第二引出线320之间彼此隔离,避免第一引出线310与第二引出线320之间发生相互干扰。

具体而言,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引线槽210由第一支撑座200于外表面开槽而形成,第一支撑座200具有第一侧表面及第二侧表面,第二侧表面与第一侧表面相交,即第二侧表面与第一侧表面相邻且接触,例如,如图1所示,第二侧表面为第一支撑座200的前侧面,第二侧表面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侧表面为第一支撑座200的底面,第一侧表面沿水平方向设置,此时第一侧表面与第二侧表面相互垂直,第一引线槽210从第一侧表面延伸至第二侧表面,从而一方面能够提高对第一引出线310运动的约束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一引出线310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在第一引出线310沿着第一引线槽210延伸时,第一引出线310于第一侧表面与第二侧表面接触处折弯(变向并形成拐角),从而能够更高效的对第一引出线310施加所需大小的预紧力,同时更好的保证第一引出线310在长期使用时所受预紧力的稳定性,作为优选的,第一引线槽210沿着第一支撑座200的外周方向延伸形成闭环结构,此时第一引出线310完全沿着第一引线槽210缠绕第一支撑座200,从而使得第一引出线310运动更大程度地受到第一引线槽210的约束,进一步提高了第一引出线310在第一支撑座200上的稳定性;此外,第一引线槽210的半径优选为不小于第一引线槽210最大深度,从而一方面能够使得第一引出线310与第二引出线320之间具有较好的隔离效果,进而更好的避免了第一引出线310与第二引出线320之间发生干扰,另一方面,使得第一引线槽210能够更好的对第一引出线310的运动进行约束,进而在共模电感器使用时,能够更好的避免第一引出线310向第二引出线320靠近甚至接触的现象发生。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引线槽210的形成方式还可以为:第一支撑座200上设置挡板,挡板可以为多个,存在至少两个挡板,其之间间隔设置,第一引线槽210形成于两个挡板之间,即第一引线槽210由两个挡板和第一支撑座200的外表面形成。

同理,第二引线槽220的形成方式、延伸程度及尺寸大小可参见上述第一引线槽210,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赘述;作为优选的,如图1至图3所示,第二引线槽220与第一引线槽210平行,以此使得第一引出线310及第二引出线320沿着相同的方向缠绕第一支撑座200,有利于第一引出线310及第二引出线320相互之间的缠绕的规律性,进而提高第一引出线310及第二引出线320在第一支撑座200上的缠绕效率;特别的,如图1至图3所示,存在平行于骨架100一直径的一直线,第二引线槽220与第一引线槽210沿着该直线间隔设置。

线圈组件300设置于骨架100上,线圈组件300包括两个线圈,两个线圈之间间隔且对称设置,线圈组件300具有第一引出线310及第二引出线320,第一引出线310及第二引出线320可以属于同一线圈,也可以属于不同的线圈。

第一引出线310缠绕于第一支撑座200的外部,第一引出线310与第一引线槽210套接,具体而言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引出线310缠绕的匝数,以及第一引出线310的截面尺寸与第一引线槽210相适应,以在当第一引出线310缠绕第一支撑座200完成后,一匝或多匝第一引出线310的两端均与第一引线槽210的侧壁接触。

第二引出线320缠绕于第一支撑座200的外部,第二引出线320与第一引出线310间隔设置,以避免相互间发生干扰,第二引出线320与第二引线槽220套接。具体而言,如图1至图5所示,第二引出线320缠绕的匝数,以及第二引出线320的截面尺寸与第二引线槽220相适应,以在当第二引出线320缠绕第一支撑座200完成后,一匝或多匝第二引出线320的两端均与第二引线槽220侧壁接触。

本实用新型共模电感器,通过将第一引出线310及第二引出线320均连接至第一支撑座200上,即在第一支撑座200上间隔设置第一引线槽210及第二引线槽220,并且将第一引出线310及第二引出线320分别与第一引线槽210及第二引线槽220套接,在当装配时,第一引出线310与第二引出线320之间彼此隔离,而在使用的过程中,在第一引线槽210及第二引线槽220的约束下,第一引出线310及第二引出线320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移动,避免了第一引出线310与第二引出线320之间发生相互靠近甚至接触的情形,从而相对于现有技术,需要较少的引线挂角,即可保证使用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需要间隔设置四个引线挂角而导致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进而能够减小空间的占用。

进一步,在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共模电感器相对于现有技术,仅需要间隔设置两个引线挂角即可保证不同引出线之间相互隔离,进而保证使用的稳定性,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本实用新型共模电感器还包括第二支撑座500,第二支撑座500与骨架100固定连接,第二支撑座500与第一支撑座200间隔设置,作为优选的,第二支撑座500与第一支撑座200对称设置于骨架100上,例如,如图1所示,存在一个平面,与骨架100的轴线平行,并且该平面穿过骨架100的轴线,第二支撑座500与第一支撑座200相对于该平面对称,第二支撑座500的结构及其与骨架100的连接方式可参见上述第一支撑座200,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赘述,第二支撑座500具有第三引线槽510及第四引线槽520,第四引线槽520与第三引线槽510间隔设置,对于第四引线槽520及第三引线槽510的形成方式、延伸程度及尺寸大小,可分别参见上述第一引线槽210及第二引线槽220,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赘述。

线圈组件300还具有第三引出线330及第四引出线340,第三引出线330缠绕于第二支撑座500的外部,第三引出线330与第三引线槽510套接,第四引出线340与第三引出线330间隔设置,第四引出线340缠绕于第二支撑座200的外部,第四引出线340与第四引线槽520套接,针对第三引出线330及第四引出线340分别与第三引线槽510及第四引线槽520的套接方式,可参见上述第一引出线310及第二引出线320,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赘述。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共模电感器,在设置了第一支撑座200的基础上,设置第二支撑座500,通过将第三引出线330及第四引出线340均连接至第二支撑座500上,即在第二支撑座500上间隔设置第三引线槽510及第四引线槽520,并且经第三引出线330及第四引出线340分别与第三引线槽510及第四引线槽520套接,在当装配时,第三引出线330与第四引出线340之间彼此隔离,而在使用的过程中,在第三引线槽510及第四引线槽520的约束下,第三引出线330及第四引出线340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移动,避免了第三引出线330与第四引出线340之间发生相互靠近甚至接触的情形,从而相对于现有技术,仅需要两个引线挂角,即可保证使用的稳定性,更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需要间隔设置四个引线挂角而导致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进而能够进一步减小空间的占用。

继续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共模电感器还包括隔板600,隔板600用于隔离缠绕于骨架100上的两个线圈,第一壳体110及第二壳体120对应于隔板600,均设置有隔板卡槽700,隔板卡槽700用于对隔板600限位,隔板600插接于隔板卡槽700中。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以图1至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为例就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共模电感器的操作进行说明:

将环形磁芯400放置于骨架100的容置腔室中,将第一壳体110的第一开口端部与第二壳体120的第二开口端部扣接,将线圈组件300按照实际要求缠绕于骨架100的外部,将隔板600与隔板卡槽700插接,以将两个线圈隔离,将第一引出线310沿着第一引线槽210的方向延伸,以缠绕第一支撑座200,同时根据实际需要控制第一引出线310的缠绕圈数,将第二引出线320沿着第二引线槽220的方向延伸,以缠绕第一支撑座200,同时根据实际需要控制第二引线槽220的缠绕圈数,同理,将第三引出线330及第四引出线340缠绕至第二支撑座500的外部,通过沾锡的方式将第一引出线310、第二引出线320、第三引出线330及第四引出线340与电路板固定在一起。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源装置,其可以为但不限于电源模块、汽车充电器、充电桩、光伏电源,该电源装置包括电路板及共模电感器,该共模电感器为如上的共模电感器,即该共模电感器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源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第一引出线310、第二引出线320、第三引出线330及第四引出线340均与电路板接触并连接。

设计图

共模电感器及电源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4585.9

申请日:2019-01-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5(青岛)

授权编号:CN209232557U

授权时间:20190809

主分类号:H01F 27/28

专利分类号:H01F27/28;H01F27/29

范畴分类:38B;

申请人:青岛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青岛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66200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蓝村镇火车站西(城西工业园)

发明人:王世伟;李兵;李学华

第一发明人:王世伟

当前权利人:青岛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华楠

代理机构:37256

代理机构编号: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共模电感器及电源装置论文和设计-王世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