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量可调的压缩机补气装置及空调论文和设计-刘华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补气量可调的压缩机补气装置及空调。其中,压缩机补气装置包括:补气管路,用于将气态冷媒引向压缩机,以为所述压缩机补气;调节件,设于所述补气管路;所述调节件包括通气流道和调节片,所述调节片的位置可调,以调节所述通气流道的通气量,进而调节所述压缩机的补气量;第一调节管路,其内的流体压力用于向所述调节片提供第一推力;以及第二调节管路,其内的流体压力用于向所述调节片提供第二推力;其中,所述第一推力与所述第二推力的推力差可调,以用于调节所述调节片的位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机组处于不同运行工况时,调节压缩机的补气量,调节方便,成本低。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压缩机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气管路,用于将气态冷媒引向压缩机,以为所述压缩机补气;调节件(1),设于所述补气管路;所述调节件(1)包括通气流道(11)和调节片(12),所述调节片(12)的位置可调,以调节所述通气流道(11)的通气量,进而调节所述压缩机的补气量;第一调节管路(2),其内的流体压力用于向所述调节片(12)提供第一推力;以及第二调节管路(3),其内的流体压力用于向所述调节片(12)提供第二推力;其中,所述第一推力与所述第二推力的推力差可调,以用于调节所述调节片(12)的位置。

设计方案

1.一种压缩机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补气管路,用于将气态冷媒引向压缩机,以为所述压缩机补气;

调节件(1),设于所述补气管路;所述调节件(1)包括通气流道(11)和调节片(12),所述调节片(12)的位置可调,以调节所述通气流道(11)的通气量,进而调节所述压缩机的补气量;

第一调节管路(2),其内的流体压力用于向所述调节片(12)提供第一推力;以及

第二调节管路(3),其内的流体压力用于向所述调节片(12)提供第二推力;

其中,所述第一推力与所述第二推力的推力差可调,以用于调节所述调节片(12)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压缩机所在的制冷循环管路;所述补气管路内的气态冷媒来源于所述制冷循环管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管路(2)内的流体,以及所述第二调节管路(3)内的流体均为来源于所述制冷循环管路中的气态冷媒或液态冷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流体源和低压流体源;所述第一调节管路(2)被配置为可切换地与所述高压流体源和所述低压流体源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管路(41),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管路(2)连通,第二端与所述高压流体源连通;

第一开关阀(42),设于所述第一管路(41);

第二管路(51),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管路(2)连通,第二端与所述低压流体源连通;以及

第二开关阀(52),设于所述第二管路(5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流体源和低压流体源;所述第二调节管路(3)被配置为可切换地与所述高压流体源和所述低压流体源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管路(61),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管路(3)连通,第二端与所述高压流体源连通;

第三开关阀(62),设于所述第三管路(61);

第四管路(71),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管路(3)连通,第二端与所述低压流体源连通;以及

第四开关阀(72),设于所述第四管路(71)。

8.如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压缩机所在的制冷循环管路;所述高压流体源和\/或所述低压流体源均为设于所述制冷循环管路上的部件。

9.如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所在的制冷循环管路;所述高压流体源包括设于所述制冷循环管路的冷凝器(8),和\/或,所述低压流体源包括设于所述制冷循环管路的闪发器(9)。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1)包括至少两个通气流道(11),每一通气流道(11)对应设有一调节片(12)。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缩机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1)包括中心轴(13),各所述通气流道(11)围绕所述中心轴(13)设置,各所述调节片(12)连接于所述中心轴(13),且与所述中心轴(13)同步转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缩机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1)包括锁紧部(14),用于在所述调节片(12)的位置调节完成后锁定所述中心轴(13)。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缩机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调节片(12)为主动调节片,用于带动所述中心轴(13)转动,所述中心轴(13)用于带动其他调节片运动。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调节腔(15),设于所述调节件(1)的一侧;以及

推板(16),设于所述调节腔(15)内,且连接于所述调节片(12),所述第一调节管路(2)和第二调节管路(3)用于向所述推板(16)的两侧提供高压流体和低压流体,以形成压力差,所述压力差用于使所述推板(16)带动所述调节片(12)移动。

15.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补气装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补气量可调的压缩机补气装置及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离心式冷水机组采用双级压缩,为增大机组的制冷效果以及提高能效,在机组上设置了闪发器(经济器),从冷凝器底部来的高压液态冷媒经一次节流后变成闪蒸气,即气态冷媒,经闪发器分离掉混入的液滴后进入压缩机的中间级,对压缩机进行直接补气和冷却。

对于定频机组而言,机组一经启动,电机迅速达到额定转速,电机的启动力矩特别大,相应的启动电流较大,此时从闪发器通过补气管直接对压缩机进行补气,相当于给压缩机额外增加了一个负载,机组相当于带负载启动。为驱动负载,启动力矩进一步增大,启动电流增大,机组有报过流保护紧急停机的风险;同时,机组带载启动,做功增加、能耗增多。

通常,定频机组补气管上都要增加节流孔板或者电磁阀,从而来避免机组带载启动。由于电磁阀的成本相对较高,机组实际上都是通过在补气管上增加节流孔板来解决定频机组带载启动的问题。

此外,机组在运行不同工况时,由于孔板值定死,不能随着机组工况的变化自动调节补气量的大小,而机组在运行某些特定的工况时,一旦孔板值定死,相当于补气的开度就定死,相应的补气量受限,机组的性能提升不能得到最大化。而机组在运行一些小负荷工况时,实际上是不需要那么多补气量,补气量越多相应的压缩机做功就越多,这就造成了不必要的功率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补气量可调的压缩机补气装置及空调,用于缓解压缩机补气量调节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补气装置,其包括:

补气管路,用于将气态冷媒引向压缩机,以为所述压缩机补气;

调节件,设于所述补气管路;所述调节件包括通气流道和调节片,所述调节片的位置可调,以调节所述通气流道的通气量,进而调节所述压缩机的补气量;

第一调节管路,其内的流体压力用于向所述调节片提供第一推力;以及

第二调节管路,其内的流体压力用于向所述调节片提供第二推力;

其中,所述第一推力与所述第二推力的推力差可调,以用于调节所述调节片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补气量可调的压缩机补气装置包括所述压缩机所在的制冷循环管路;所述补气管路内的气态冷媒来源于所述制冷循环管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管路内的流体,以及所述第二调节管路内的流体均为来源于所述制冷循环管路中的气态冷媒或液态冷媒。

在一些实施例中,补气量可调的压缩机补气装置包括高压流体源和低压流体源;所述第一调节管路被配置为可切换地与所述高压流体源和所述低压流体源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补气量可调的压缩机补气装置包括:

第一管路,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管路连通,第二端与所述高压流体源连通;

第一开关阀,设于所述第一管路;

第二管路,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管路连通,第二端与所述低压流体源连通;以及

第二开关阀,设于所述第二管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补气量可调的压缩机补气装置包括高压流体源和低压流体源;所述第二调节管路被配置为可切换地与所述高压流体源和所述低压流体源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补气量可调的压缩机补气装置包括:

第三管路,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管路连通,第二端与所述高压流体源连通;

第三开关阀,设于所述第三管路;

第四管路,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管路连通,第二端与所述低压流体源连通;以及

第四开关阀,设于所述第四管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补气量可调的压缩机补气装置包括所述压缩机所在的制冷循环管路;所述高压流体源和\/或所述低压流体源均为设于所述制冷循环管路上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补气量可调的压缩机补气装置包括压缩机所在的制冷循环管路;所述高压流体源包括设于所述制冷循环管路的冷凝器,和\/或,所述低压流体源包括设于所述制冷循环管路的闪发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包括至少两个通气流道,每一通气流道对应设有一调节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包括中心轴,各所述通气流道围绕所述中心轴设置,各所述调节片连接于所述中心轴,且与所述中心轴同步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包括锁紧部,用于在所述调节片的位置调节完成后锁定所述中心轴。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所述调节片为主动调节片,用于带动所述中心轴转动,所述中心轴用于带动其他调节片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补气量可调的压缩机补气装置还包括:

调节腔,设于所述调节件的一侧;以及

推板,设于所述调节腔内,且连接于所述调节片,所述第一调节管路和第二调节管路用于向所述推板的两侧提供高压流体和低压流体,以形成压力差,所述压力差用于使所述推板带动所述调节片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其包括上述的压缩机补气装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向压缩机补气的补气管路上设有调节件,调节件包括通气流道和调节片,通过第一调节管路内的流体,以及第二调节管路内的流体建立起来的压差来驱动调节片运动,使调节片的位置可调,以调节通气流道的通气量,进而调节压缩机的补气量,从而起到机组在运行不同工况时,调节压缩机的补气量的目的,调节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补气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调节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调节件中的调节片的受力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

1-调节件;11-通气流道;12-调节片;13-中心轴;14-锁紧部;15-调节腔;16-推板;

2-第一调节管路;

3-第二调节管路;

41-第一管路;42-第一开关阀;

51-第二管路;52-第二开关阀;

61-第三管路;62-第三开关阀;

71-第四管路;72-第四开关阀;

8-冷凝器;

9-闪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补气装置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补气装置包括补气管路,图中未示出。补气管路用于将气态冷媒引向压缩机,以为压缩机补气。可选地,气态冷媒可以来源于压缩机所在的制冷循环管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补气装置包括调节件1。调节件1设于补气管路。

如图2所示,调节件1包括通气流道11和调节片12,调节片12的位置可调,以调节通气流道11的通气量,进而调节压缩机的补气量。

图2所示的调节件1为通气流道11完全打开的状态。

如图3所示,调节片12在移动过程中,调节片12逐渐遮挡通气流道11,使通气流道11的通气量发生变化,达到调节压缩机补气量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在补气管路上设置调节件1,调节件1上的通气流道11的通气量通过调节片12可调,从而起到机组在运行不同工况时,调节压缩机的补气量的目的。解决了用传统节流孔板不能通过自动调节孔板孔径值来调节补气量的问题,以及用电磁阀或者蝶阀带来的成本较高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压缩机刚启动时,调节片12处于初始位置,完全隔断通气流道11,通气流道11的通气量为零。对于定频机组,能有效缓解机组带载启动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补气装置包括第一调节管路2。第一调节管路2内的流体压力用于向调节片12提供第一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调节管路2内的流体可以为气体或液体。可选地,第一调节管路2内的流体为气态冷媒。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补气装置包括第二调节管路3。第二调节管路3内的流体压力用于向调节片12提供第二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调节管路3内的流体可以为气体或液体。可选地,第二调节管路3内的流体为气态冷媒。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推力与第二推力的推力差可调,以用于调节调节片12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调节管路2内的流体为气态冷媒,第二调节管路3内的流体为气态冷媒,通过气态冷媒建立起来的压差来驱动调节片12运动,达到调节片12位置可调的目的,从而起到机组在运行不同工况时,调节压缩机的补气量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补气装置包括压缩机所在的制冷循环管路。补气管路内的气态冷媒来源于制冷循环管路。补气管路用于将制冷循环管路中的部分气态冷媒引向压缩机,以为压缩机补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冷循环管路上设有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冷循环管路上还设有闪发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调节管路2内的流体,以及第二调节管路3内的流体均为来源于制冷循环管路的气态冷媒或液态冷媒。

在一些实施例中,补气管路内的气态冷媒来源于闪发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调节管路2内的气态冷媒,以及第二调节管路3内的气态冷媒均来源于制冷循环管路。通过引用制冷循环管路不同压力部位的气态冷媒,能够使第一推力与第二推力的推力差发生变化,进而达到自适应调节调节片12的位置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补气装置还包括高压流体源和低压流体源。第一调节管路2被配置为可切换地与高压流体源和低压流体源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补气装置包括第一管路41,第一管路41的第一端与第一调节管路2连通,第一管路41的第二端与高压流体源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补气装置包括第一开关阀42,第一开关阀42设于第一管路41。可选地,第一开关阀42包括电磁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补气装置包括第二管路51,第二管路51的第一端与第一调节管路2连通,第二管路51的第二端与低压流体源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补气装置包括第二开关阀52,第二开关阀52设于第二管路51。可选地,第二开关阀52包括电磁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补气装置还包括高压流体源和低压流体源。第二调节管路3被配置为可切换地与高压流体源和低压流体源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补气装置包括第三管路61,第三管路61的第一端与第二调节管路3连通,第三管路61的第二端与高压流体源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补气装置包括第三开关阀62,第三开关阀62设于第三管路61。可选地,第三开关阀62包括电磁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补气装置包括第四管路71,第四管路71的第一端与第二调节管路3连通,第四管路71的第二端与低压流体源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补气装置包括第四开关阀72,第四开关阀72设于第四管路71。可选地,第四开关阀72包括电磁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高压流体源为设于制冷循环管路上的部件。进一步地,该部件包括制冷循环管路中的各条管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低压流体源为设于制冷循环管路上的部件。进一步地,该部件包括制冷循环管路中的各条管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高压流体源包括设于制冷循环管路的冷凝器8。

在一些实施例中,低压流体源包括设于制冷循环管路的闪发器9。

在一些实施例中,高压流体源包括设于制冷循环管路的冷凝器8;低压流体源包括设于制冷循环管路的闪发器9。

在一些实施例中,高压流体源包括设于制冷循环管路的冷凝器8,高压流体为气态冷媒;低压流体源包括设于制冷循环管路的闪发器9,低压流体为气态冷媒。由于冷凝器8和闪发器9内的气态冷媒的压力不同,通过引用不同压力部位的气态冷媒,建立起压差,进而推动调节片12的位置移动,最终实现自适应调节通气流道11的通气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压缩机进行补气是指闪发器9中的气态冷媒进入到压缩机二级扩压气,自适应调节补气量的大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件1包括至少两个通气流道11,每一通气流道11对应设有一调节片12。

可选地,如图2所示,调节件1包括三个通气流道11,每一通气流道11对应设有一调节片12。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件1包括中心轴13,各通气流道11围绕中心轴13设置,各调节片12连接于中心轴13,且与中心轴13同步转动。

如图2所示,为调节片12处于全开状态,调节片12不对通气流道11进行任何隔断,通气流道11的通气量最大。调节片12受推力运动,以调节通气流道11的通气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件1包括锁紧部14,用于在调节片12的位置调节完成后锁定中心轴13。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件1还可以包括用于锁紧调节片12的锁紧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调节片12为主动调节片,受压力差产生的推力运动,以用于带动中心轴13转动,中心轴13用于带动其他调节片(从动调节片)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补气装置还包括调节腔15。调节腔15设于调节件1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补气装置还包括推板16。推板16设于调节腔15内,且连接于调节片12。

第一调节管路2和第二调节管路3用于向推板16的两侧提供高压流体和低压流体,以形成压力差,压力差用于使推板16带动调节片12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调节管路2内的气态冷媒,以及第二调节管路3内的气态冷媒均来源于制冷循环管路。

进一步地,推板16与调节片12的第一侧和第二侧连接,通过第一调节管路2和第二调节管路3在调节腔15内通入高压的气态冷媒和低压的气态冷媒,以形成压力差,推动推板16运动,进而实现调节片12的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推板16在调节腔15内运动,通过设置调节腔15,能够对推板16的运动范围进行限制,进而对调节片12的运动进行限位。例如:如图2所示,由于调节腔15的限位,调节片12与中心轴13的转动范围为90度,但不限于此。

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上述压缩机补气装置的补气方法,其包括:

在压缩机刚启动时,调节片12处于初始位置,隔断通气流道11,通气流道11的通气量为零。也就是在机组启动时,调节片12处于初始位置,即通气流道11是全关死状态,避免机组带载启动带来的额外做功,以及过流保护紧急停机问题。

在压缩机启动达到预设时间后,推力差开始不断调节调节片12的位置,进而调节通气流道11的通气量。该预设时间可以是几秒,也可以是几分钟,根据经验或者试验获取。

在压缩机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时,调节片12的位置调节完成,通气流道11的通气量处于稳定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补气装置的补气方法包括:

在压缩机刚启动时,调节片12隔断通气流道11,通气流道11的通气量为零;

在压缩机启动达到预设时间后,第一调节管路2引入高压流体,对调节片12产生第一推力;第二调节管路3引入低压流体,对调节片12产生第二推力;第一推力大于第二推力,推力差使调节片12的位置不断被调节,进而通气流道11的通气量也不断被调节;

在压缩机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时,调节片12的位置调节完成,通气流道11的通气量处于稳定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压缩机启动达到预设时间后,第一调节管路2引入的高压流体来源于设于制冷循环管路的冷凝器8;第二调节管路3引入的低压流体来源于设于制冷循环管路的闪发器9。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调节管路2引入的高压流体为冷凝器8中的气态冷媒;第二调节管路3引入的低压流体为闪发器9中的气态冷媒;通过闪发器9内的气态冷媒压力与冷凝器8中的气态冷媒压力的不断变化建立起来的压差来推动调节片12的位置移动,来控制调节片12的开度,以此调节压缩机的补气量,从而达到机组自适应补气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且Psx<\/sub>=Ps0<\/sub>,调节片12的位置调节完成。

其中,Psx<\/sub>为闪发器9内的压力值。

Ps0<\/sub>为预设值,为压缩机在一工况下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时,闪发器9内的压力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冷循环管路还包括蒸发器。

Pe0<\/sub>为压缩机在对应工况下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时,蒸发器内的压力值;

Pc0<\/sub>为压缩机在对应工况下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时,冷凝器8内的压力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机组需要停机时,第一调节管路2引入低压流体,对调节片12产生第一推力;第二调节管路3引入高压流体,对调节片12产生第二推力;第一推力小于第二推力,推力差使调节片12复位,最终调节片12隔断通气流道11,通气流道11的通气量为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机组启动时,调节片12处于初始位置,调节片12完全隔断通气流道11,不对压缩机进行补气,避免机组带载启动。当机组运行稳定后,调节片12达到最优开度,通气流道11达到最大补气量;当机组停机时,调节片12复位,处于初始位置,调节片12完全隔断通气流道11。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补气装置的补气方法包括:

在压缩机启动达到预设时间后,打开第一开关阀42和第四开关阀72;高压流体进入第一调节管路2,对调节片12产生第一推力;低压流体进入第二调节管路3,对调节片12产生第二推力;第一推力大于第二推力,推力差使调节片12的位置不断被调节,进而通气流道11的通气量也不断被调节;

在压缩机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时,调节片12的位置调节完成,通气流道11的通气量处于稳定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压缩机需要停机时,将第二开关阀52和第三开关阀62打开,第一开关阀42和第四开关阀72关闭,低压流体进入第一调节管路2,对调节片12产生第一推力;高压流体进入第二调节管路3,对调节片12产生第二推力;第一推力小于第二推力,推力差使调节片12复位,调节片12隔断通气流道11,通气流道11的通气量为零。

机组运行过程中,压缩机会处于不同工况,压缩机补气装置的补气方法适用于压缩机的不同工况,下面列举压缩机处于第一工况和第二工况的情况。

对于机组运行第一工况时:

1)机组刚开机启动时,调节片12处于初始位置,隔断通气流道11,通气流道11的通气量为零。调节片12锁死,防止调节片12误动作。第一调节管路2、第二调节管路3处于关闭状态,不对第一调节管路2、第二调节管路3通入气态冷媒,无法建立压差,调节片12处于全封闭关死状态,不对压缩机进行补气,可有效避免机组带载启动。

2)机组开机后运行第一工况时,打开第一开关阀42和第四开关阀72,关闭第二开关阀52和第三开关阀62,从冷凝器8取气态冷媒通入第一调节管路2,产生第一推力F1,从闪发器9取气态冷媒通入第二调节管路3,产生第二推力F2(如图4所示),且F1>F2,调节片12带动中心轴13开始旋转,开度由初始位置0°向最大开度90°开始变化。

预设闪发器9在第一工况下的初始压力值为Ps01<\/sub>,

其中,Ps01<\/sub>为压缩机处于第一工况下的稳定运行状态时,闪发器9内的压力值;

Pe01<\/sub>为压缩机处于第一工况下的稳定运行状态时,蒸发器内的压力值;

Pc01<\/sub>为压缩机处于第一工况下的稳定运行状态时,冷凝器8内的压力值。

当Psx<\/sub>=Ps01<\/sub>,即机组从开始运行到稳定状态的过程中,闪发器9内的压力值Psx<\/sub>与预设的初始压力值Ps01<\/sub>相等时,调节片12旋转至一最优开度,此时将调节片12锁死。

同时关闭第一开关阀42和第四开关阀72,第二开关阀52和第三开关阀62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停止向第一调节管路2和第二调节管路3通入气态冷媒,防止调节片12因差压继续旋转。

3)机组停机复位:当机组需要停机时,将第二开关阀52和第三开关阀62打开,第一开关阀42和第四开关阀72关闭;从闪发器9取气态冷媒通入第一调节管路2,从冷凝器8取气态冷媒通入第二调节管路3;同时解除调节片12的锁紧,气态冷媒建立起压差,调节片12因推力与中心轴13开始旋转,开度由最优开度向最小开度0°开始变化,直至开度减小到最小开度0°后,再将调节片12锁死。关闭第二开关阀52和第三开关阀62,第一开关阀42和第四开关阀72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停止向第一调节管路2和第二调节管路3通入气态冷媒,停止向压缩机补气。

对于机组运行第二工况时,工作原理同上。

1)机组刚开机启动时,调节片12处于初始位置,隔断通气流道11,通气流道11的通气量为零。调节片12锁死,防止调节片12误动作。第一调节管路2、第二调节管路3处于关闭状态,不对第一调节管路2、第二调节管路3通入气态冷媒,无法建立压差,调节片12处于全封闭关死状态,不对压缩机进行补气,可有效避免机组带载启动。

2)机组开机后运行第二工况时,打开第一开关阀42和第四开关阀72,关闭第二开关阀52和第三开关阀62,从冷凝器8取气态冷媒通入第一调节管路2,产生第一推力F1,从闪发器9取气态冷媒通入第二调节管路3,产生第二推力F2(如图4所示),且F1>F2,调节片12带动中心轴13开始旋转,开度由初始位置0°向最大开度90°开始变化。

预设闪发器9在第二工况下的初始压力值为Ps02<\/sub>,

其中,Ps02<\/sub>为压缩机处于第二工况下的稳定运行状态时,闪发器9内的压力值;

Pe02<\/sub>为压缩机处于第二工况下的稳定运行状态时,蒸发器内的压力值;

Pc02<\/sub>为压缩机处于第二工况下的稳定运行状态时,冷凝器8内的压力值。

当Psx<\/sub>=Ps02<\/sub>,即机组从开始运行到稳定状态的过程中,闪发器9内的压力值Psx<\/sub>与预设的初始压力值Ps02<\/sub>相等时,调节片12旋转至一最优开度,此时将调节片12锁死。

关闭第一开关阀42和第四开关阀72,第二开关阀52和第三开关阀62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停止向第一调节管路2和第二调节管路3通入气态冷媒,防止调节片12因差压继续旋转。

3)机组停机复位:当机组需要停机时,将第二开关阀52和第三开关阀62打开,第一开关阀42和第四开关阀72关闭;从闪发器9取气态冷媒通入第一调节管路2,从冷凝器8取气态冷媒通入第二调节管路3;同时解除调节片12的锁紧,气态冷媒建立起压差,调节片12因推力与中心轴13开始旋转,开度由最优开度向最小开度0°开始变化,直至开度减小到最小开度0°后,再用将调节片12锁死。关闭第二开关阀52和第三开关阀62,第一开关阀42和第四开关阀72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停止向第一调节管路2和第二调节管路3通入气态冷媒,停止向压缩机补气。

第一工况和第二工况仅代表压缩机运行的两种不同工况,不具有特殊限定作用。压缩机的运行工况也不限于两种。

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压缩机补气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包括离心式冷水机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上述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设计图

补气量可调的压缩机补气装置及空调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4381.6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341631U

授权时间:20190903

主分类号:F25B 31/00

专利分类号:F25B31/00;F25B41/00;F25B41/04;F25B49/02

范畴分类:35C;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9070 广东省珠海市前山金鸡西路

发明人:刘华;张治平;陈治贵;李宏波;周宇

第一发明人:刘华

当前权利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宋少娜;艾春慧

代理机构:11038

代理机构编号: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补气量可调的压缩机补气装置及空调论文和设计-刘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