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广东省广州市511400
摘要:财务监督是当前各行业企业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医改后,医院的财务监督也面临新的局面,需做出对应调整。基于此,本文以医改后财务监督的关键点作为出发点,重点分析医改后财务监督的整顿措施,并给出上述具体内容,旨在通过分析明晰当前情况、完善对应理论,并为后续医院的财务监督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支持。
关键词:医改;财务监督;渠道监督;监督模式
前言:医改是我国社会改革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目的在于使医院工作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问题。随着医改的不断进行和深入,医院日常业务工作也出现了诸多变化,就财务方面而言,部分医院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前提下,提高医院运营能力,提升医院活力。在这种情况下,医院的财务监督工作需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分析其关键点以及整顿措施,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与优化。
一、医改后财务监督的关键点
(一)风险监督
医改后医院的财务工作面临新局面,拥有了市场化的部分特征,这意味降低政府财政拨款的依赖性,对医院运营能力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压力,部分医院会面临明显的财务风险,这是医改后财务监督的关键点之一。如医院设备更新工作,进行大宗设备采购时院方可以针对该设备进行可行性分析,结合医改后新施行的价格管理办法,结合医院自身发展水平,业务量进行准确评估,关注生产效益。同时明确医院购买大宗商品设备时带来的资金风险与财务风险。这是风险监督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模式监督
模式监督,是指对医院日常工作加以财务模式的监督。一般来说,各医院的财务工作均是独立进行的,传统模式下,医院财务工作模式往往较为简单,以财务预算、申请拨款、财务核算等工作为核心,填充细节内容即可。但在医改后,传统模式未必再适用,新的财务工作模式起步尚短、经验不足,因此应作为监督的关键点,了解其基本运作模式,随时进行优化调整,避免因模式问题导致的财务风险。
(三)人员监督
人员监督是指对涉及财务工作的人员进行监督,财务人员是医院财务工作实际进行的执行人员,其水平、职业道德等均会直接影响工作成果。传统模式下,医院财务人员面对的更多是资金风险。在新医改的大环境下,全医院涉及财物的采购管理处置等涉及医院各部门人员参与的日常工作需进行监督,特别是三重一大项目,涉及三公经费项目,涉及大宗商品设备耗材采购项目,财务需对其进行监督。
(四)渠道监督
渠道监督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融资渠道,二是药品来源和去向。融资渠道方面,良好的融资条件能够保证医院财务工作有效进行,增加医院抵抗风险的能力,但如果融资渠道不稳定、过于单一,则可能带来资金链断裂等风险。药品来源和去向是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其直接影响医院的财务工作,进行必要监督有利于对药品来源和去向进行规范管理。
二、医改后财务监督的整顿措施
(一)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财务监督的核心目的之一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开展利民工程,我国进行了药物制度、医疗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在这一过程中,医院的自主经营权力扩大,但各类实际工作也开始受到更多因素的制约,确保医院具备应对风险的能力,是医疗事业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之一。可行的方式包括两个,一是提升风险防控意识,二是吸收先进经验,通过必要改革实际强化风险应对能力。以意识提升为例,后续工作中,医院应将财务工作在内部透明化、公开化,接受人员监督,使内部人员了解财务状况,一些长远规划和大宗开支等应通过院务会讨论,使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得到全面重视,财务管理也能因此更为科学合理,风险应对能力得以提升[1]。
(二)建立健全监督模式
目前医疗系统的科学管理模式强调财务监督一体化,这为监督模式的建立和有效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所有财务工作均应在对应监督工作下进行,确保医保资金问题、药品耗材采购、营销活动等都能够得到合理的监督。具体而言,要求医院建立责任制度,并形成一体化监督。以责任制度为例,部门、人员与财务工作要一一对应,所有资金支出、财务活动均要在监督下进行,并生成报表、登记在册,如果出现问题,则追究对应个人和部门的责任,实现责任落实,如果监管部门实施监督检查后仍出现财务报告严重失真、重大财务舞弊行为失察、重大经济决策失误,应追究监管者的失职责任。一体化监督是指应将监督工作形成与行政、财务等工作对应的层次体系,实现上下一体、立体监督。如医院财务工作的流程为:申请—审核—批准—拨付,监督工作也应形成对应体系,针对申请—审核—批准—拨付四个环境分别监督,有效提升监督工作的成效。
(三)强化对人员的监督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所面临的竞争将愈发严峻,为了强化医院的经营与管理,使医院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据有利位置,人员的工作能力越发得到重视。鉴于人员在财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对人员的监督应作为医改后财务监督的主要整顿措施给予重视。具体方式包括重点监督和全面监督两个方面,重点监督是指就审计活动等重点财务工作进行监督,全面监督是指对人员的整体工作进行审查,了解其能力和工作状况。以重点监督为例,在审计活动中,财务人员会出具财务报表,要求院方首先对报表进行审查,如存在异常,应及时抓住焦点问题,并对其开展针对性的专项检查,使动态监管和专项检查实现有机结合,一些财务原始凭证的监督也需要重视,从而提升对财务报表的审查能力。如果人员存在舞弊等行为,需给予必要处理,包括薪资处罚或者辞退等,保证人员素质,提升财务监督的能力、水平[2]。
(四)重视对渠道的监督
渠道监督包括融资渠道、药品来源和去向两个方面,进行渠道监督有助于医院了解财务工作的实际情况,从源头上控制财务风险。以融资渠道的监督为例,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融资是企业扩大经营、强化竞争力的主要措施,医院可以采用的融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但这些渠道的风险却不尽相同,鉴于医院本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实际工作中如无必要不应进行风险较大的融资,如上市融资等,如果存在资金问题,可通过申请贷款、财政支持等方式暂时解决资金困难,实现困难时期的平稳过渡。药品来源和去向的监督则应依托体系进行,首先应避免非正规渠道、高价渠道购进药物,全面实现阳光采购,并对药品价格进行公开公示,也有利于财务监督工作有的放矢,渠道监督有利于提升医改后财务监督的水平。
总结:通过分析医改后财务监督的关键点及整顿措施,了解了相关基本内容。目前来看,医改后财务监督的关键点包括风险监督、模式监督、人员监督、渠道监督四个方面,针对上述关键点,可行的整顿措施包括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建立健全监督模式、强化对人员的监督、重视对渠道的监督等。后续工作中,注意相关问题,应用对应理论有助于提升医改后的财务监督水平。
参考文献:
[1]程明,郑开源,徐卫国.多维会计理论视角下的公立医院财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医院,2015,19(05):35-37.
[2]耿修长.医改后财务监督关键点及整顿措施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7,(10):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