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力量论文_武大伟,宿元,朱志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上肢力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上肢,力量,肌肉,引体向上,浮力,体校,哑铃。

上肢力量论文文献综述

武大伟,宿元,朱志强[1](2019)在《大强度负荷抗阻训练对雪橇运动员上肢和躯干力量素质及出发环节竞技表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大强度负荷抗阻训练对雪橇运动员力量素质和出发环节竞技表现的影响,采用80%~100%1RM抗阻训练对国家队13名雪橇运动员(男7名,女6名)进行15周、每周3次的上肢和躯干力量训练;比较运动员训练前后的1RM卧拉、1RM卧推等5项专项力量素质评价指标和0~2 m段出发时长、2~4 m段出发时长2项技术指标。结果:训练前后雪橇运动员的上肢和躯干的最大力量素质及出发时长差异均具有显着性;训练后雪橇运动员1RM卧拉重量出现6.25%~38.46%的增幅,雪橇运动员1RM卧推重量出现8.11%~43.75%的增幅,雪橇运动员出发时长降幅为3.03%~13.16%。结论:雪橇运动员上肢和躯干的最大力量、爆发力与出发时长存在相关性,最大力量素质的提高是缩短出发动作时长的条件之一;大强度负荷抗阻训练可以显着提高雪橇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和爆发力,80%~100%1RM强度负荷力量训练符合雪橇运动员发展上肢和躯干最大力量和爆发力素质训练的要求。(本文来源于《首都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冯超[2](2019)在《体育教学中提升中学生上肢力量的训练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上肢力量素质是诸多体育运动当中的重要基础,而中学生上肢力量素质缺乏是普遍性的现象。本文基于分析当前中学生上肢力量缺乏的原因的基础之上,从转变教学观念到制定科学合理训练计划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本文来源于《田径》期刊2019年10期)

李尚胥,董业平,李宁[3](2019)在《人体运动信息反馈调节与体重控制——不同负载源上肢力量练习效果的对比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人体运动信息反馈调节与体重控制的关联,对60名大学生进行负载源不同的上肢力量练习与体重变化的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在所测量指标无显着差异的起始条件下,经18周每周3次的上肢力量训练(期间被试者的日常生活、学习、饮食习惯与实验前保持一致,而且两组被试者力量练习的运动量指数无显着性差异)后,负自身体重练习的被试者体重趋于减轻,而负非自身体重(外在重力)练习的被试者体重趋于增加。研究表明:人体力量练习负载源不同的运动信息反馈调节,对练习者体重的增、减有一定的调控作用。(本文来源于《体育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李翌,于随然[4](2019)在《面向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上肢外骨骼主动式力量训练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上肢力量训练及神经性训练对促进脑卒中患者完全康复意义重大。开发了一台上肢外骨骼主动式力量训练器,用于恢复患者的上肢肌力训练及运动控制能力训练。基于人体上肢运动规律及国人上肢尺寸,设计训练器结构。通过实验对阻力训练等级进行标定,通过均方根误差与标准偏差对训练器运动跟随能力和数据采集能力进行评估。实验验证了训练器的可行性,为恢复期患者上肢力量训练、控制能力训练提供辅助,为康复师制定训练计划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陈荣,伍发媛[5](2019)在《谈少体校举重训练中的小肌群和上肢力量训练》一文中研究指出小肌肉群力量训练与大肌肉群同样重要,对于举重运动员稳定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支持,只有大小肌肉群力量同步重视,才能有效地全面化开展举重专项力量训练,同时良好的上肢力量对于举重的良好发挥具有关键的支撑作用。对于少体校举重教练来说,应在日常训练中侧重引导学生着重加强小肌肉群和上肢力量的训练,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举重成绩。本文主要从力学角度和生理学角度出发,对少体校举重教学中小肌肉群力量训练进行阐述,明确小肌肉群训练的时机、原则及大小肌肉群关系,同时进一步对上肢力量训练进行阐述,旨在促进举重专项运动成绩有效得到改善。(本文来源于《休闲》期刊2019年08期)

廖开放[6](2019)在《上肢HIIT战绳训练的生理负荷及力量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战绳训练是一种采用高强度间歇训练原理以上肢为主并带有阻力的新颖训练方式,弥补了常规HIIT训练形式的不足。通过整理现有的战绳训练文献,从肌肉力量和生理负荷角度对战绳训练效果进行分析,发现战绳训练对上肢和躯干核心肌肉具有较好的刺激作用,生理内负荷指标血乳酸、心率和RPE值高,单位时间能量消耗大的特点,是一种高强度、剧烈的HIIT运动方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和项目的特点。(本文来源于《湖北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07期)

陈章铭,黄典毅[7](2019)在《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上肢力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首先对小学生上肢力量训练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阐述了小学阶段进行上肢力量训练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提高小学生的上肢力量的策略,包括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对上肢力量的训练、在体育课堂上制定详细的方案进行课堂干预、通过一定的竞争激励机制促进学生的训练。(本文来源于《西部素质教育》期刊2019年13期)

侯乂伟,杜瑞峰[8](2019)在《上肢力量训练干预对大学生颈肩疼痛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一些以手机为代表的掌上电子产品已成为广大高校学生人手一部的必备工具。现代所使用的智能手机除了具备传统手机的通讯功能,还具有观看视频、玩游戏、浏览网络等功能,更像是具有通讯功能的"移动电脑"。也正是这个因素,使得手机对广大学生变得越来越有使用粘度。对手机越来越热爱,对运动越加疏远,缺乏运动再加上长期低头看手机很容易造成颈肩痛的问题。对此,应通过实施有效的上肢力量训练作为运动干预手段,增强大学生的运动意识,减缓其颈肩痛问题。(本文来源于《体育风尚》期刊2019年06期)

王骞[9](2019)在《幼儿上肢力量游戏化评价方法的制定及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3-6岁幼儿处于人生初期,是力量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体质研究的不断深入,《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幼儿部分)的不合理成分逐渐显现出来,其中,包括上肢力量的测定项目网球掷远,在实际测试中发现一些幼儿无法完成投掷动作,从而无法真实反映幼儿上肢力量的发展水平。基于此,研究采用不同的测试项目测量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上肢力量。在测试过程中把测试项目置于游戏化的情境中,使幼儿在游戏中完成测试。旨在能够更加的准确反映幼儿上肢力量的发展水平。通过访谈、实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检验3-6岁幼儿上肢力量游戏化评价方法的测试成绩与网球掷远测试成绩间的相关关系,并且用可以提高幼儿上肢力量的体育游戏进行干预,检验幼儿上肢力量游戏化评价方法的敏感性。研究结果:将网球掷远成绩与幼儿上肢力量游戏化评价方法测试成绩进行相关分析,跪姿推皮球与网球掷远成绩呈高度显着正相关(r=0.87,P<0.01),屈膝俯卧撑与网球掷远成绩呈高度显着正相关(r=0.81,P<0.01),握力与网球掷远成绩呈高度显着正相关(r=0.70,P<0.01),说明幼儿上肢力量游戏化评价方法可以作为评价3-6岁幼儿上肢力量的方法在幼儿园试行。以体育活动为自变量,幼儿上肢力量的变化为因变量,进行组间前、后测方差分析,3-4、4-5岁幼儿组别主效应均显着(p<0.01),3-6岁幼儿测量时间主效应均显着(p<0.01)。测量时间×组别的交互作用均显着(p<0.01)。简单效应检验显示:体育游戏干预前3-6岁幼儿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上肢力量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体育游戏干预后实验组3-6岁幼儿上肢力量显着高于对照组3-6岁幼儿(p<0.01),说明幼儿上肢力量游戏化评价方法,可以测量出3-6岁幼儿上肢力量的变化水平。结论:(1)幼儿上肢力量游戏化评价方法具有有效性(2)幼儿上肢力量游戏化评价方法能够检验幼儿上肢力量的变化水平。建议:(1)建立更加完善的游戏化评价的反馈机制。(2)幼儿游戏化评价方法可以在家练习,由幼儿园与家长共同监督提高幼儿身体素质。(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沙玮[10](2019)在《水中浮力哑铃与陆上弹力带上肢力量训练对游泳班男生的训练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运动训练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环境的改变可能会使同样的训练计划产生不同的训练效果、不同的完成难度等。本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为期8周的力量训练,再将实验数据进行对比,最后分析实验对象在力量素质、游进能力等上的差异;并通过水中力量训练手段的设计,来丰富游泳专项班男生力量训练的手段。将水中力量训练与提升游泳班男生力量素质相结合,以期找出更有效的力量训练手段,为今后游泳运动员提升力量素质提供参考依据。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探究水中浮力哑铃力量训练与陆上弹力带力量训练对游泳专项班男生力量素质、游进能力等的影响,研究后得出以下结论:(1)以浮力哑铃与弹力带作为水中与陆上力量训练的训练工具,并以节拍器控制动作速度,对游泳专项班学生发展最大力量、力量耐力,提升肌肉围度方面都是行之有效的。(2)两种训练手段均可有效提升游泳专项班学生的肌肉围度,最大力量,力量耐力。在臂围提升方面,水中浮力哑铃力量训练更适合提升肱叁头肌的围度;陆上弹力带力量训练更适合提升肱二头肌的围度。在最大力量提升方面,启动阶段较难的动作更适合用水中力量训练的方法。在力量耐力提升方面,水中力量训练手段更适合游泳班专项学生。(3)水中与陆上力量训练均可以帮助提升游进能力,且对划频的提升更为明显。而水中力量训练的动作直接迁移效果更好,更能促进游泳专项班学生掌握划水动作与转移力量训练的效果。(4)在负荷相同时,水中力量训练要比陆上力量训练更费力,动作更难完成;给予相同负荷时,水中力量训练的有效负荷刺激比陆上力量训练更持久,而陆上组则更容易适应负荷强度。(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期刊2019-06-01)

上肢力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上肢力量素质是诸多体育运动当中的重要基础,而中学生上肢力量素质缺乏是普遍性的现象。本文基于分析当前中学生上肢力量缺乏的原因的基础之上,从转变教学观念到制定科学合理训练计划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上肢力量论文参考文献

[1].武大伟,宿元,朱志强.大强度负荷抗阻训练对雪橇运动员上肢和躯干力量素质及出发环节竞技表现的影响[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

[2].冯超.体育教学中提升中学生上肢力量的训练思考[J].田径.2019

[3].李尚胥,董业平,李宁.人体运动信息反馈调节与体重控制——不同负载源上肢力量练习效果的对比证据[J].体育学刊.2019

[4].李翌,于随然.面向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上肢外骨骼主动式力量训练器的设计[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9

[5].陈荣,伍发媛.谈少体校举重训练中的小肌群和上肢力量训练[J].休闲.2019

[6].廖开放.上肢HIIT战绳训练的生理负荷及力量效果[J].湖北体育科技.2019

[7].陈章铭,黄典毅.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上肢力量[J].西部素质教育.2019

[8].侯乂伟,杜瑞峰.上肢力量训练干预对大学生颈肩疼痛影响研究[J].体育风尚.2019

[9].王骞.幼儿上肢力量游戏化评价方法的制定及检验[D].辽宁师范大学.2019

[10].沙玮.水中浮力哑铃与陆上弹力带上肢力量训练对游泳班男生的训练效果[D].北京体育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随意等长伸膝肌力数据处理图示1男性老年人上肢力量城乡差异值变...个案受试者停训后上肢力量耐力变...个案受试者停训后上肢力量耐力变...运动课程干预对上肢力量的影响分...男女受试者停训后上肢力量耐力变...

标签:;  ;  ;  ;  ;  ;  ;  

上肢力量论文_武大伟,宿元,朱志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