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论文和设计-王铮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包括进料口接头和设置在进料口接头输出端的增压机构,以及设置在增压机构输出端的摩擦机构,且所述摩擦机构的输出端还设置有出料口接头。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拆卸方便、便于维护,适用于各类液体、气体燃料,能够将燃料摩擦研磨成小分子,有效的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节能显著,具有非常理想的技术效果。

主设计要求

1.用于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节能装置包括增压机构和螺接在增压机构输出端的摩擦机构,以及分别螺接在增压机构输入端的进料口接头和螺接在摩擦机构输出端的出料口接头。

设计方案

1.用于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节能装置包括增压机构和螺接在增压机构输出端的摩擦机构,以及分别螺接在增压机构输入端的进料口接头和螺接在摩擦机构输出端的出料口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机构包括筒形壳体和分别设置在筒形壳体内腔中前后两侧的阀柱,以及设置在阀柱之间的输料环,所述阀柱的中部设置有环形槽,且阀柱两端部圆周外侧设置有螺纹槽,且所述螺纹槽均向同方向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环的两个连接端面均为锥形槽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机构包括与增压机构连接的筒形壳体和设置在筒形壳体内腔中的阀套组件以及设置在筒形壳体尾部的端盖,所述筒形壳体左端部设置有用于与增压机构连接的凹槽,且所述阀套组件和凹槽之间还设置有用于与增压机构连通的锥形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组件包括相互嵌套且具有一定间隙的筒形阀套和设置在每个筒形阀套前端部表面的输料孔,且最内层筒形阀套的后端部设置有锥形凸起部,该锥形凸起部与端盖之间设置有排料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与筒形壳体尾部螺纹连接,且连接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工业的不断进步,国内各行各业对各类燃料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尤其是燃油、燃气等,但是,现有的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燃烧并不充分,导致其燃烧效率较低,不但造成燃料的浪费,而且燃烧后将会产生较多的积碳等杂质,因此,如何使燃料能够更加充分的燃烧从而提升燃料的燃烧效率将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一环。

目前,随着我国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尤其是节节攀升的燃料价格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压力不断加大,节能装置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相关产品也越来越多,已经在市场上广泛销售的就有很多种,例如电子节油器、柴油机节油器、混合节油器等等,这些节能产品,无论哪一种都有一定效果,但遗憾的是均没有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导致节油率并不高,节油效果不显著,而且成本较高、功能单一,燃气类设备无法使用,不能满足人们对节能产品的期望和标准,没有从源头上解决燃料本身存在的问题,因此现有的解决燃料燃烧不充分、燃烧效率低等问题的技术方案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在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效果并不理想,还具有很大的提升和完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对燃料进行加压并通过摩擦将燃料研磨成小分子的方式来解决燃烧不充分、燃烧效率较低等问题的用于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用于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包括增压机构和螺接在增压机构输出端的摩擦机构,以及分别螺接在增压机构输入端的进料口接头和螺接在摩擦机构输出端的出料口接头。

所述增压机构包括筒形壳体和分别设置在筒形壳体内腔中前后两侧的阀柱,以及设置在阀柱之间的输料环,所述阀柱的中部设置有环形槽,且阀柱两端部圆周外侧设置有螺纹槽,且所述螺纹槽均向同方向弯曲。

所述输料环的两个连接端面均为锥形槽结构。

所述摩擦机构包括与增压机构连接的筒形壳体和设置在筒形壳体内腔中的阀套组件以及设置在筒形壳体尾部的端盖,所述筒形壳体左端部设置有用于与增压机构连接的凹槽,且所述阀套组件和凹槽之间还设置有用于与增压机构连通的锥形腔。

所述阀套组件包括相互嵌套且具有一定间隙的筒形阀套和设置在每个筒形阀套前端部表面的输料孔,且最内层筒形阀套的后端部设置有锥形凸起部,该锥形凸起部与端盖之间设置有排料腔。

所述端盖与筒形壳体尾部螺纹连接,且连接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用于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可通过进料口接头和出料口接头连接在燃料源与设备之间,当燃料经过进料口接头进入增压机构时,燃料首先由螺纹槽进入前侧阀柱,而由于燃料进入时具有初始压力,当其流经同向弯曲的螺纹槽时将会对其产生同方向的压力从而带动前侧阀柱转动,通过阀柱的旋转对进入该部分的燃料进行第一次加压,加压后的燃料则通过输料环聚集并发散至后侧阀柱,后侧阀柱旋转从而对进入该部分的燃料进行第二次加压,加压后的燃料进入摩擦机构,由锥形腔进入阀套组件内,由于燃料已经具有一定的压力,因此当其进入阀套组件时将会对内层阀套产生冲击力,使内层阀套均向后侧延展,而燃料则通过输料孔流入每两个筒形阀套的间隙中,当最内层筒形阀套的锥形凸起部撞击到端盖的出口时,将会对阀套组件产生反向作用力,筒形阀套将会向前侧回弹,燃料的压力和撞击端盖产生的反作用力可使筒形阀套在内腔中相互的做往复运动,通过筒形阀套之间的相互摩擦和振动,使其间隙中流入的燃料被进一步研磨、粉碎,从而使燃料的分子变小,当最内层筒形阀套回弹时,进入排料腔的燃料可由端盖出口排出,并通过出料口接头流入燃烧设备;而且进料口接头与增压机构之间、增压机构与摩擦机构之间、摩擦机构与出料口接头之间均采用螺纹连接,使得本装置便于拆卸,方便零件的维护和更换;本装置可有效的对燃料进行研磨,使其形成更小的分子燃烧,能够使燃料燃烧的更充分,从而有效的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节能显著,而且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而且拆卸方便,便于维护,适用于各类液体、气体燃料,具有非常理想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用于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 2 是附图1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2中阀套组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附图2中阀套组件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4,四幅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用于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该节能装置包括进料口接头1、增压机构2、摩擦机构3和出料口接头4。

其中,所述进料口接头1包括螺帽11和设置在螺帽11中心处的进料管12,所述增压机构2包括筒形壳体21和分别设置在筒形壳体21内腔中前后两端的两组阀柱22,所述两组阀柱22之间设置有输料环23,且阀柱22的中部设置有环形槽24,阀柱22两端部圆周外侧设置有螺纹槽25,且所述螺纹槽25均向同方向弯曲,所述输料环23的两个连接端面均为锥形槽结构,用于在两组阀柱22之间聚集和扩散燃料,且所述筒形壳体21的前端部与螺帽11螺纹连接,且连接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24。

所述摩擦机构3包括筒形壳体31和设置在筒形壳体31内腔中的阀套组件以及设置在筒形壳体31尾部的端盖32,所述端盖32与筒形壳体31尾部螺纹连接,且连接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3,所述筒形壳体31的左端部设置有凹槽34,所述摩擦机构3通过凹槽34与增压机构2的后端部螺纹连接,且连接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7,所述阀套组件32和凹槽34之间还设置有用于与增压机构2连通的锥形腔35;本实施例中,所述阀套组件包括6个相互嵌套且具有一定间隙的筒形阀套36和设置在每个筒形阀套36前端部表面的输料孔38,且最内层筒形阀套36的后端部设置有锥形凸起部39,该锥形凸起部39与端盖32之间设置有排料腔310。

所述出料口接头4包括螺帽41和设置在螺帽41中心处的出料管42,该出料口接头4通过螺帽41与端盖32的尾部螺纹连接,且连接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3;本装置可有效的对燃料进行研磨,使其形成更小的分子燃烧,能够使燃料燃烧的更充分,从而有效的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节能显著,而且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而且各部件采用螺纹连接,拆卸方便,便于更换和维护,适用于各类液体、气体燃料,具有非常理想的技术效果。

设计图

用于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7751.X

申请日:2019-01-2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21(辽宁)

授权编号:CN209763131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F23K5/00

专利分类号:F23K5/00;F23K5/08;F23K5/14;F23D11/24;F23D14/34

范畴分类:35B;

申请人:王铮

第一申请人:王铮

申请人地址:117000 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矿院街16-2栋2-6-16

发明人:王铮

第一发明人:王铮

当前权利人:王铮

代理人:何军

代理机构:21117

代理机构编号:本溪新科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11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用于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论文和设计-王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