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制动器及时输入装置的研究

带式输送机制动器及时输入装置的研究

一、带式输送机制动闸适时投入装置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唐晓啸[1](2020)在《基于RecurDyn的带式输送机双驱动起动特性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煤炭工业发展迅速,采煤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伴随着带式输送机大运量、高效化、长距离和高带速的发展,对带式输送机起动过程中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已成为现代化带式输送机设计选型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对带式输送机双驱动的起动特性进行研究,以韩城某煤矿带式输送机为研究对象,通过仿真分析,在经济性和可靠性要求下,寻求带式输送机系统运行的最佳组合。本文主要研究以下方面:(1)对带式输送机的动态特性进行理论分析,用逐点法计算带式输送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输送带运行方向上关键点的张力值;(2)建立离散带式输送机虚拟样机模型,利用输送带多体动力学特性,分析常见的四种加速起动曲线对输送带最大张力的影响以及带式输送机头尾滚筒速度、加速度的变化趋势,得出带式输送机无论是在空载还是负载状态下起动,抛物线起动都是比较理想的起动曲线;(3)对带式输送机不同托辊间距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带式输送机特征点张力变化和起动过程中输送带的悬垂度进行分析,仿真得到的结果在理论允许的误差范围内,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确定了 1.2m的托辊间距有利于降低输送带的最大张力,缓解运行过程中输送带的悬垂度;(4)研究了不同拉紧方式对带式输送机动态特性的影响。通过研究不同拉紧装置下带式输送机起动过程的动态特性,为带式输送机选取合适的拉紧装置提供了依据;(5)研究双驱动安装位置不同对带式输送机起动过程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带式输送机为水平运输时,以头尾双滚筒方式进行起动,可以降低起动过程中输送带的最大张力、减小横向跑偏量、降低驱动滚筒的最大加速度;当上运带式输送机倾角比较大时,采用头部双滚筒驱动可以降低带式输送机起动过程中输送带的最大张力。

王盼[2](2018)在《多端口级联多电平变换器及其在电机驱动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峻,促进了工业应用节能改造及多端口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多端口变换器应运而生。近年来,面向中小功率的低压多端口变换器研究广泛,但针对中高压大功率应用场合的多端口互联系统仍有待探索。鉴于工业应用中,往往需要多台电机配合工作,而当前中高压大功率电机群负荷的自由驱动仅能由多个分立的传统变换器一对一控制。为此本文以电机驱动应用为背景,对可驱动多电机多工况运行的多端口级联多电平变换器及其控制特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该变换器通过模块复用和系统集成实现了多个中高压大功率端口的互联及能量互通,不仅可同时驱动多电机自由运行,也为电机再生能量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利用方式:将制动电机再生的电能直接传递至电动运行电机,高效节能同时减轻了对电网造成的不良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现有多端口变换器的应用现状、多电机应用需求、驱动技术及再生能量处理方法,引出全文研究主题:针对中高压大功率应用场景,构建一套可集成多个端口且具备能量互动能力的多端口变换器。文中通过现有多端口拓扑结构及适用性的分析,根据模块复用思想,基于六边形H桥级联结构提出了一类适合于中高压大功率双电机自由驱动的三端口级联多电平变换器拓扑。(2)针对所提出的第一种非能馈型三端口级联多电平变换器,通过拓扑建模,详细分析出六桥臂与两输出端口间的参数关系及功率分配规律,探索出其能量流动机理。由此设计一套适合双电机自由驱动的控制策略。其后通过电机再生能量生成机理分析,根据极限状态,设计了电容参数。最后分别通过高、低压仿真验证了拓扑及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当两负载电机一个电动、一个制动时,该拓扑可直接利用再生能量,提高能效,降低电容容量需求,但对于两电机同时制动工况的应用存在局限性。(3)基于第一种拓扑的工况应用局限,进行拓扑推演,提出第二种混合能馈型三端口级联多电平变换器拓扑。为保证无源桥臂每单元直流电压稳定,引入环流控制思想。通过对桥臂功率分析,推导出功率平衡条件及关键控制量。其后通过平均值模型分析法对环流电路建模及定量分析,得到控制参数。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套适合于本拓扑的控制策略。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拓扑及环流调节的有效性。该系统可使再生能量在电机间优先利用后,富余能量通过部分有源桥臂回馈电网,不仅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减少了单元前端全控开关数量,降低了回馈电网压力。同时由于无源桥臂各单元无整流前端,移相变压器二次侧绕组及整流开关数量相应减少。该系统适用于所有工况需求。(4)为论证拓扑及控制的可行性,本文搭建了一套每桥臂两单元级联的低压三端口级联多电平变换器实验平台,驱动两台380V/1.1kW交流感应电机。在此实验台架上观测了两电机的异步运行以及桥臂间再生能量的分配。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变换器及控制方法的可行性以及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三端口级联多电平变换器系统,有效实现了分立变换器的集成和能量交互,能够同时驱动双电机自由运行,且实现电机间再生能量的相互直接利用。拓扑一将富余能量临时存储,降低电容容量需求;拓扑二将富余能量通过少量PWM单元回馈电网。两种拓扑选择,根据工况需求选定。本文所提出的这类变换器能够在不大幅提高成本的条件下满足工业现场多电机驱动及电机间再生能量传递利用需求,为中高压大功率多端口互联提供了一种新的形式,也为电机负荷的节能改造提供一种新的能量利用方式。

邹光晨[3](2016)在《煤矿大倾角下运带式输送机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倾角下运带式输送机在现代矿井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分析了对大倾角下运带式输送机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了系统整体方案设计,从而更好地防止带式输送机跑带等现象的发生。

张竞[4](2014)在《港口火车装车系统设计改造》文中研究表明以港口铁矿石火车装车系统的应用为课题依据,研究铁矿石取装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总结,对装车系统的部分设备进行了优化设计改造,从而增强装车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整个装车系统的工作效率,以适应港口对铁路疏港的高标准高要求。港口火车装车系统主要包括堆取料机、皮带机、火车装车站三个部分,首先对这三个部分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分析,这些工作为装车系统的改造奠定了基础。通过对火车装车系统实际运行状况的分析总结,发现这套系统在应用于取装铁矿石时存在着很多问题,包括设备抗铁矿石冲击性能比较差、皮带易跑偏且调偏比较困难、铁矿石对设备磨损较大导致设备寿命较短、特殊货种对设备影响较大、部分设备设计存在缺陷需改进等主要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分别对火车装车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做了设计改造,使平均装车时间压缩到最短,这样就能够提高火车疏港能力,满足更多客户的需要。装车系统经过升级改造后能够更好的满足不同种类铁矿石的装车要求,大幅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减少了设备维护时间及维护成本,并且为公司赢得了更多的客户,不但使火车疏港量不断增加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公司卸船量能够稳步提升,为公司效益的稳步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还有火车疏港与汽车疏港相比是比较环保的,火车疏港量的增加导致了汽车疏港量的减少,所以火车装车系统的改造在安全环保方面具有社会意义。

朱恒博[5](2012)在《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能源的需求大大增加,煤矿行业随之迅速发展,一些较为先进的生产设备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以下运带式输送机为应用典型。与上运带式输送机或者水平运输机相比较,下带式输送机的运量或者空运量相对较少,广泛使用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但是如果在运行时缺乏良好的保护,很容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因此本文深入研究了目前我国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应用现状,并且具体介绍了下运带式输送机的运行特点、下运带式运输机以及下运带式输送机软起动的基本构成以及安装要点,最后具体就常见故障提出具体的维护措施。

温克珩[6](2011)在《下运胶带输送机安全运行技术及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2个煤矿下运胶带输送机的首次应用,结合下运胶带输送机电机特性,对下运胶带输送机的启动、停车及正常运行工况在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在安全运行技术及管理上取得了一些认识和经验,从下运胶带输送机的布置,软制动设备选用,电机功率选取、胶带机搭接,安全保护,断带,给煤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佟光[7](2010)在《煤矿皮带机制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矿皮带机的制动装置上闸的延时时间很短,以较高的速度强行上闸所产生的强烈冲击会损伤机械部件或引发机械故障,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皮带机制动闸投入方案,它具有定时上闸与测量带速上闸的双重功能,理论上有效避免了因停机上闸而引发的机械事故。

张宏明,王文,寇子明[8](2009)在《长距离带式输送机液压绞车自动张紧装置设计》文中指出分析了带式输送机张紧装置的主要功能,并在深入研究长距离下运机头驱动带式输送机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讨论了其启动和正常运行以及制动过程中的动态自动张紧;同时分析了液压绞车自动张紧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安装应用。该液压绞车自动张紧装置具有张紧行程调整范围大、张紧力控制精确、张紧速度平稳可调等优点,适合于对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的自动张紧。

李福霞[9](2009)在《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自动张紧装置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煤矿行业高产高效采煤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长距离、大运量、大功率的带式输送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际生产中,传统的张紧装置尽管有着使用成熟、结构简单等优点,但对它们所带来的张紧力不足、响应缓慢、隐性设备损害严重等缺陷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因此,强力带式输送机的张力动态调节装置的研发成为其安全运行技术的关键之一。本文在对国内外现有的张紧装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胶带在不同工况下的静、动张力的综合分析,研究其对张紧装置动态特性的具体要求,并运用现代检测技术、液压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提出了实时检测并能自动调节张力的解决方案。设计了包括液压控制部分、张紧力检测部分和电控部分在内的对胶带张紧力实时调控的系统,该系统以张力传感器为监测元件、以比例溢流阀为控制元件,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来改变比例溢流阀的压力,进而控制液压系统的压力,实现张紧力的实时调节。对该系统的主要元件进行了建模和选型,并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了仿真模型,得到了PID校正前后的时间响应曲线和特性响应曲线,并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校正后系统的各性能指标均符合要求的结论。此外,对电控系统进行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并进行了模拟实验,证明了其控制部分的运行可靠性。本文从理论上证明了该种系统的可行性,它具有响应快、适应性强、控制方便、维护简单等特点,克服了传统张紧装置的弊病,延长了胶带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新型自动张紧装置的研发做了一定基础性的工作。

牛得学[10](2008)在《大功率下运带式输送机液粘软制动装置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大功率下运带式输送机制动过程的分析,根据此类输送机对制动装置的具体要求,设计了一种利用摩擦片间油膜的剪切力来传递制动力的新型液粘软制动装置。液粘软制动装置的理论基础是液体粘性传动技术(HVD),本文根据其传动的机理,建立了摩擦片在不同摩擦状态下可传递的制动力矩模型;通过对制动特性的研究,得出了摩擦片间隙的变化采用正二次曲线运动规律时,系统具有较好的速度特性;针对带排扭矩带来的危害,提出了一些减小的措施;对摩擦片间油膜的受力情况给出了计算公式,并对在带式输送机制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摩擦片的发热情况进行了分析。文中对核心部件摩擦片的结构、材料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给出了摩擦片数量的计算方法和组合方式。液压系统分为控制供油系统和润滑冷却系统,油压与转速之间采用以电液比例溢流阀为核心的闭环控制系统。带式输送机在制动过程中必然会将能量转化为大量热,文中给出了冷却油量的计算公式。最后,设计了集带式输送机、液粘软制动装置及各种保护于一体化的机电液控制系统,给出了各种工况下控制系统的流程图,并搭建了针对液粘软制动装置的试验台。

二、带式输送机制动闸适时投入装置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带式输送机制动闸适时投入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RecurDyn的带式输送机双驱动起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研究背景
        1.1.2 选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带式输送机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带式输送机多机驱动起动特性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2 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2.1 起动方式的影响
    2.2 托辊间距的影响
    2.3 拉紧装置的影响
        2.3.1 拉紧装置的作用
        2.3.2 常用的拉紧装置
    2.4 驱动滚筒的布置形式的影响
        2.4.1 头部双滚筒驱动
        2.4.2 头尾双滚筒驱动
        2.4.3 驱动装置布置形式的最大张力比较
    2.5 本章小结
3 带式输送机仿真模型的建立
    3.1 带式输送机力学模型
        3.1.1 输送带的特性
        3.1.2 输送带动力学模型的选取
        3.1.3 带式输送机模型的动力学方程
    3.2 Recur Dyn软件介绍
    3.3 Recur Dyn多体动力学理论
        3.3.1 坐标系选取
        3.3.2 相邻刚体的相对运动坐标理论
    3.4 带式输送机虚拟样机模型的建立
        3.4.1 带式输送机模型的参数设置
        3.4.2 三维模型的简化与建立
    3.5 带式输送机起动方式的选取
    3.6 本章小结
4 托辊间距与拉紧装置对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的影响
    4.1 托辊间距对双滚筒驱动起动特性的影响
        4.1.1 托辊间距对输送带起动过程张力的影响
        4.1.2 托辊间距对输送带悬垂度的影响
    4.2 固定拉紧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分析
        4.2.1 带式输送机拉紧力的计算
        4.2.2 仿真分析
    4.3 重锤拉紧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分析
        4.3.1 拉紧力计算与拉紧装置建模
        4.3.2 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驱动位置对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的影响
    5.1 水平带式输送机双驱动位置的起动特性分析
        5.1.1 头部双驱对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的影响
        5.1.2 头尾双驱对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的影响
        5.1.3 双滚筒驱动位置的选取
    5.2 上运带式输送机双驱动位置的起动特性分析
        5.2.1 工作平面倾斜角度对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的影响
        5.2.2 头部双驱对上运式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的影响
        5.2.3 头尾双驱对上运式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的影响
        5.2.4 双滚筒驱动位置的选取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多端口级联多电平变换器及其在电机驱动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多端口变换器应用现状
        1.2.1 新能源发电直流升压汇集系统
        1.2.2 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及微电网系统
        1.2.3 电力电子变压器及电能路由器
        1.2.4 柔性多状态开关
        1.2.5 多电机驱动
    1.3 多电机应用工况及驱动方式分析
        1.3.1 多电机应用工况及典型案例
        1.3.2 多电机驱动方式研究现状
    1.4 多电平变换器拓扑及再生能量利用研究现状
        1.4.1 多电平变换器拓扑研究现状
        1.4.2 H桥级联型多电平变换器再生能量利用方法研究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多端口变换器拓扑推演及运行模式探讨
    2.1 多端口变换器拓扑结构分析
        2.1.1 共交直流母线结构
        2.1.2 基于桥式结构
        2.1.3 基于磁耦合型及复合型
        2.1.4 模块或器件复用结构
    2.2 基于六边形结构的中高压大功率多端口变换器拓扑推演
        2.2.1 非能馈型三端口级联多电平变换器拓扑及工作模式
        2.2.2 混合能馈型三端口级联多电平变换器拓扑
    2.3 本章小结
3 非能馈型三端口级联多电平变换器拓扑建模及控制
    3.1 非能馈型三端口级联多电平变换器能量流动机理分析
        3.1.1 拓扑建模
        3.1.2 六桥臂能量分配
        3.1.3 ACE、BDF两组桥臂电源间功率分配
    3.2 非能馈型三端口级联多电平变换器双电机驱动控制
        3.2.1 H桥级联多电平变换器的调制方法
        3.2.2 适用于级联多电平变换器的电机控制方法研究
        3.2.3 控制系统设计
    3.3 非能馈型三端口级联多电平变换器参数设计
        3.3.1 异步电动机再生能量机理及定量分析
        3.3.2 电容容量设计
    3.4 非能馈型三端口级联多电平变换器系统仿真验证
        3.4.1 高压仿真系统
        3.4.2 低压仿真系统
    3.5 非能馈型三端口级联多电平变换器系统对比
    3.6 本章小结
4 混合能馈型三端口级联多电平变换器拓扑建模及其环流控制
    4.1 混合能馈型三端口级联多电平变换器桥臂功率平衡机理
        4.1.1 六桥臂功率分析
        4.1.2 变换器平衡条件分析
    4.2 混合能馈型三端口级联多电平变换器环流产生机理分析
        4.2.1 环流电路等效模型
        4.2.2 环流定量分析
    4.3 混合能馈型三端口级联多电平变换器控制策略
        4.3.1 逆变侧控制策略
        4.3.2 整流侧控制策略
    4.4 混合能馈型三端口级联多电平变换器系统仿真
    4.5 本章小结
5 实验设计与分析
    5.1 实验平台简介
        5.1.1 实验平台总体结构
        5.1.2 主控制器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1 非能馈型三端口级联多电平变换器实验结果与分析
        5.2.2 混合能馈型三端口级联多电平变换器实验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3)煤矿大倾角下运带式输送机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主要研究内容
    1.1 大倾角下运带式输送机总体方案的确定
    1.2 确定大倾角下运带式输送机防跑带方案
    1.3 确定大倾角下运带式输送机的防跑料方案
    1.4 大倾角下运带式输送机控制技术
2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2.1 布置下运带式输送机的驱动部
    2.2 下运带式输送机电动机的工作状态
    2.3 制动装置的选用
    2.4 如何选用张紧装置与纠偏装置
    2.5 电控系统
3 结语

(4)港口火车装车系统设计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装车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情况
        1.2.1 斗轮堆取料机发展概述
        1.2.2 带式输送机发展概述
        1.2.3 火车装车站发展概述
    1.3 存在问题
    1.4 课题来源、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2章 火车装车系统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1 堆取料机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1.1 堆取料机总体结构组成
        2.1.2 堆取料机各组成结构简介与工作原理
    2.2 皮带机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2.1 皮带机的结构组成
        2.2.2 皮带机的工作原理
    2.3 装车站系统结构组成
        2.3.1 装车站系统总体组成结构
        2.3.2 装车站系统各组成结构介绍
        2.3.3 快速定量装车站系统工作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堆取料机系统改造设计
    3.1 堆取料机悬臂尾部导料槽减少溢料改造
        3.1.1 问题发现描述
        3.1.2 现象分析
        3.1.3 解决方案
    3.2 堆取料机行走夹轨器行走轮轴轴承改造
        3.2.1 问题发现描述
        3.2.2 夹轨器行走轮滑动轴承的受力分析及寿命计算:
        3.2.3 深沟球轴承的选用计算及校核
    3.3 堆料机回程托辊架结构改造
        3.3.1 问题发现描述
        3.3.2 原回程托辊架作业状态分析
        3.3.3 改造后的回程托辊架状态分析
        3.3.4 对改造后的托辊架进行强度和刚度校核
        3.3.5 改造后状况
        3.3.6 效益核算
    3.4 堆取料机下部导料槽加装调料板改造
        3.4.1 问题发现描述
        3.4.2 解决方法
        3.4.3 改造效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皮带机系统改造设计
    4.1 移动小车设计改造
        4.1.1 改造原因
        4.1.2 改造措施
        4.1.3 改造效果
    4.2 关于皮带调偏的改造
        4.2.1 改造原因
        4.2.2 改造措施
        4.2.3 改造效果
    4.3 漏斗相关改造
        4.3.1 漏斗内加装衬板
        4.3.2 调料板改造
        4.3.3 翻板密封性改造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火车装车站改造设计
    5.1 火车装车站绞车牵引系统钢丝绳张紧改造
        5.1.1 火车装车站绞车牵引系统简介
        5.1.2 存在问题
        5.1.3 改造方案确定
        5.1.4 改造后情况
    5.2 火车装车站装车溜槽结构改造
        5.2.1 火车装车站装车溜槽简介
        5.2.2 存在问题
        5.2.3 改造方案
        5.2.4 效益核算
    5.3 火车装车站定量仓闸板限位改造
        5.3.1 火车装车站定量仓闸板简介
        5.3.2 存在问题
        5.3.3 改造措施
        5.3.4 改造效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火车装车系统设备管理与维护
    6.1 概述
    6.2 设备点检制度
    6.3 设备维护管理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下运带式输送机的特点
    1.1 电动机有两种运转状态
    1.2 电动机在发电状态下进行能量转换
    1.3 制动问题
2 下运带式运输机的基本构成以及安装要点
    2.1 基本构成
    2.2 安装要点
        2.2.1 准备安装工作
        2.2.2 铺设工作
3 下运带式输送机的软起动
    3.1 软起动装备的选用要点
    3.2 软起动的装置
        3.2.1 YKQ液控外施闸软起动仪器
        3.2.2 调速型液力耦合器与限矩型液力耦合器
        3.2.3 CST可控驱动系统
        3.2.4 变频调速装置
4 下运带式输送机的装置与制动
    4.1 选择制动装置要点
    4.2 装置
        4.2.1 防爆自冷盘式的制动器
        4.2.2 液粘制动装置
        4.2.3 液压制动器
        4.2.4 液力制动器
5 常见故障及维护措施
    5.1 输送带跑偏
    5.2 超速问题

(6)下运胶带输送机安全运行技术及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下运胶带机电机特性
2 下运胶带输送机启停及运行工况分析
    2.1 起动过程
    2.2 停车过程
    2.3 正常运行
3 下运胶带输送机安全运行及管理
    3.1 下运输送机的布置要求
    3.2 配置软制动设备
    3.3 电动机功率选取应偏大
    3.4 下运胶带输送机搭接
    3.5 机轨合一巷道下运胶带输送机的安全问题
    3.6 下运胶带运输机安全保护要齐全
    3.7 防止断带问题
    3.8 给煤量的控制
4结语

(7)煤矿皮带机制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煤矿皮带机停机存在的问题
2 皮带机的制动装置
3 智能制动方案设计
4 试验结果
5 结论

(8)长距离带式输送机液压绞车自动张紧装置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带式输送机张紧装置的主要功能[2]
2 长距离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动态张紧
    2.1 启动和正常运行过程的动态自动张紧
    2.2 制动过程的动态自动张紧
3 液压绞车自动张紧装置工作原理
4 液压绞车自动张紧装置模拟试验
5 结 语

(9)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自动张紧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带式输送机张紧装置的发展概况
    1.3 张紧装置的组成
    1.4 张紧装置的种类、特点及其选择与布置
        1.4.1 传统张紧装置的种类及特点
        1.4.2 张紧装置的选择及其布置原则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2 带式输送机对张紧装置的要求
    2.1 运行阻力的分析
    2.2 胶带所受张力的分析
        2.2.1 胶带上的静张力
        2.2.2 胶带上的动张力
    2.3 带式输送机对张力的要求
        2.3.1 稳定时张力的要求
        2.3.2 启动时张力的要求
        2.3.3 制动时张力的要求
    2.4 带式输送机张紧装置张紧力的计算实例
    2.5 小结
3 张紧装置的动态特性
    3.1 各种张紧装置的适用性
    3.2 自动张紧装置调绳时的动载荷
    3.3 自动张紧装置对胶带动载荷的影响
    3.4 小结
4 长距离带式输送机张紧装置的设计
    4.1 自动张紧装置的总体方案
        4.1.1 系统的结构及框图
        4.1.2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4.1.3 新型张紧装置的特点及功能
    4.2 带式输送机张紧装置参数的确定
        4.2.1 张紧力的确定
        4.2.2 启动加速度的确定
        4.2.3 启动时间的确定
        4.2.4 张紧装置行程的确定
        4.2.5 张紧装置功率的确定
        4.2.6 张紧装置参数计算举例
    4.3 张紧装置部分元件的选型
        4.3.1 液压油泵和液压马达的选型
        4.3.2 液压缸的选型
        4.3.3 比例溢流阀的选型
        4.3.4 蓄能器的选型
        4.3.5 传感器的选型与标定
    4.4 张紧装置力控系统动态模型的建立
        4.4.1 液压马达工作时动态模型的建立
        4.4.2 张紧缓冲油缸工作时动态模型的建立
    4.5 小结
5 张紧装置的仿真分析
    5.1 仿真的内容和意义
        5.1.1 仿真的内容及步骤
        5.1.2 仿真的意义
    5.2 系统仿真技术概述
        5.2.1 MATLAB 介绍
        5.2.2 SIMULINK 简介
    5.3 仿真参数的确定
    5.4 仿真模型的建立
    5.5 张紧装置的动态特性分析及校正
        5.5.1 液压马达工作时的动态分析及校正
        5.5.2 张紧缓冲油缸工作时的动态分析及校正
    5.6 小结
6 张紧装置电控部分的模拟实验
    6.1 硬件部分
        6.1.1 所需元件的总体介绍
        6.1.2 实验板所能实现的功能
    6.2 软件部分
        6.2.1 软件编译环境的介绍
        6.2.2 实验运行的程序
    6.3 小结
7 结论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大功率下运带式输送机液粘软制动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2 下运带式输送机制动装置的现状
    1.3 液粘软制动装置的原理、发展现状及其实用价值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液粘软制动装置的传动理论
    2.1 制动力矩的确定
    2.2 液粘软制动装置带排扭矩的研究
    2.3 液粘软制动装置油膜受力分析
    2.4 液粘软制动装置的热特性分析
3 液粘软制动装置机械系统设计
    3.1 总体结构方案
    3.2 液粘软制动装置的布置
    3.3 下运带式输送机的软制动过程
    3.4 摩擦副的设计
4 液粘软制动装置液压系统分析
    4.1 控制供油系统
    4.2 润滑冷却系统
    4.3 工作油
5 液粘软制动装置电气控制系统
    5.1 电气控制系统方案
    5.2 系统控制过程
    5.3 主要电路原理
6 液粘软制动装置试验台设计
    6.1 试验目的
    6.2 试验台设计方案
    6.3 试验内容及方法
7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带式输送机制动闸适时投入装置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RecurDyn的带式输送机双驱动起动特性研究[D]. 唐晓啸.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2]多端口级联多电平变换器及其在电机驱动中的应用研究[D]. 王盼. 武汉大学, 2018(12)
  • [3]煤矿大倾角下运带式输送机关键技术研究[J]. 邹光晨. 能源与节能, 2016(05)
  • [4]港口火车装车系统设计改造[D]. 张竞. 燕山大学, 2014(01)
  • [5]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应用研究[J]. 朱恒博. 科技创新导报, 2012(15)
  • [6]下运胶带输送机安全运行技术及管理[J]. 温克珩. 煤矿安全, 2011(09)
  • [7]煤矿皮带机制动的研究[J]. 佟光. 煤矿现代化, 2010(05)
  • [8]长距离带式输送机液压绞车自动张紧装置设计[J]. 张宏明,王文,寇子明. 煤炭科学技术, 2009(08)
  • [9]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自动张紧装置的研究[D]. 李福霞. 西安科技大学, 2009(07)
  • [10]大功率下运带式输送机液粘软制动装置的研究[D]. 牛得学. 山东科技大学, 2008(02)

标签:;  ;  ;  ;  

带式输送机制动器及时输入装置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