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储存种子的十个禁忌

农民储存种子的十个禁忌

一、农家储藏种子的十忌(论文文献综述)

杨阳[1](2020)在《1902-1937年我国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科书作为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是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载体之一。教育改革离不开对历史的回顾,当今教育的发展不仅可以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还可以从我国自身教育教学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启示。1902-1937年这一时期的中学生物学教科书是我国近现代生物学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中学生物学课程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借鉴到自立的过程。中学生物学教科书作为中学生物学课程的载体之一,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从直接翻译、编译外来教科书到根据国情累积经验自主编写适合我国教育教学教科书的变化过程。梳理已有研究发现,对1902-1937年这一阶段的中学教科书的研究成果比较多,但大多集中在语文、数学、历史等学科上,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多为针对某一生物学领域(知识点)的百年变迁展开研究。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的组成学科之一,无论是在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中都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基于此,对1902-1937年这一时期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当前教育界对近代中学生物学教育的研究,还可从历史经验中对我国今后的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改革以及教科书的建设提供经验与借鉴。本文的研究时间跨度为1902年到1937年,根据学制的演变情况将这一时期划分为清末时期(1902-1911)、壬子癸丑学制时期(1912-1922)和壬戌学制时期(1923-1937)三个阶段。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对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指导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文件的颁布情况、教科书的审定与出版以及代表性教科书的编写特点四个方面对该时期中学生物教科书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梳理其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脉络并总结对我国当前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和教科书编写的启示。梳理分析后发现这一阶段的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呈现如下特点:1.教科书的来源经历了从直接翻译外来教科书到根据本国国情对外来教科书进行编译,再到累积经验独立编撰的过程。2.教科书的出版类型多样化。3.教科书在内容选择上历经了单一化到复杂化的过程。4.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教科书在编写上愈来愈完备。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对我国当前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和教科书建设的几点建议:1.重视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制定。2.教科书的内容取材应注重与生活相联系。3.完善实地观察和野外观察的要求与建议。4.注重生理卫生和急救方面的知识。5.注重初高中知识点的衔接过程。6.根据教科书的内容灵活安排课程。

才项多杰[2](2019)在《方寸之间 ——西藏古代度量衡历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研究目的和意义本项研究主要围绕西藏古代度量衡早期的萌芽状态到初步的发展、怎么与政权建设结合,从而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实行了统一和标准化,怎样影响着方方面面的历史活动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梳理西藏古代度量衡的发展演变历史,而且通过复线叙事的方式,在梳理历史的同时,与社会结群关系和政治组织如何有效结合的问题,在大的历史叙述中局部制度的变化如何影响大的历史方向,从而对西藏古代度量衡发展有个清晰的认识。其意义上,从现阶段的研究成果来看,度量衡的历史从公元2世纪一直到1958年,其发展历程基本贯穿西藏所有的历史时期,对历代地方政府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度量衡拥有丰富的内容、独特的方法和大量的文献。如果对现存度量衡文献进行整体、系统的研究,可以对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经济规模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研究资料。二、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发展状态从目前的藏学研究成果来看,国外的藏学家研究度量衡历史起源、内容、计算方法、计量单位等研究几乎是空白,主要还是以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早期贸易、社会结构等方面的研究较多,这些研究对度量衡的研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通过其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度量衡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税收、贸易的有效连接及其所发挥的作用。(一)国外研究路径在本项主题的研究领域内,有几个代表人物,首先是皮罗德·卡拉斯科着的《西藏的土地与政体(【美】皮德罗·卡拉斯科(Pedro Carrasco)着,陈永国译,周秋有校:《西藏的土地与政体》(Land And Polity In Tibet),拉萨,西藏社会社会科学院西藏学汉文文献编译室编印,1985年)》一书,其书在1959年出版后,1979年再版,被刊为美国人类学协会的专着。作者从宏观上论述西藏的基本经济、地区差异、历史期限和政治划分,但实际上与西藏政治组织有关的土地占有全制为主题,从土地占有全制的重要性上,土地作为西藏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用土地制度来透视西藏社会结构,这对西藏度量衡能够在田亩面积丈量上首先出现提供新的视角。美国的梅·戈尔斯坦研究关注的是西藏社会制度的探讨,在他的文章《农牧及其流动性—对西藏传统社会中的“人役税”制度的考察(【美】梅·戈尔斯坦着,陈乃文译,柳升祺校订:《农牧及其流动性—对西藏传统社会中的“人役税”制度的考察》摘自王尧编:《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七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一文虽是讨论西藏的农奴及其领主的理解及其关系,进一步分析“人役税”的起源及其西藏社会中形成此制度的根据。从经济,尤其是税收的意义上此文对西藏传统社会及其制度研究给我们提供新的研究内容,并从这一微观视角可以了解到西藏当代的税收及其社会组织的情况,而且从“人役税”的起源问题中所探讨的税收,其实就是度量衡运用和完善的过程,这对度量衡通过税收起到的作用提供了很好的视角。英国的阿拉斯太·尔兰姆的《印度与西藏贸易(【英】阿拉斯太尔·兰姆着、伍昆明译:《印度与西藏的贸易》摘自王尧编:《《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十六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一文中通过西藏与孟加拉贸易、西藏西部与旁遮普的贸易、拉达克的对外贸易、内地与西藏的贸易等具体数字上分析西藏对外出口与进口贸易所呈现状况,可以具体看到贸易的商品,度量衡计算等内容。美国的贝克·威斯的论文《西藏与欧亚早期中世纪繁荣—吐蕃王朝经济初探(【美】贝克·威斯着、关学君译:《西藏与欧亚早期中世纪繁荣—吐蕃王朝经济初探》,西藏民族大学学报,1983年,第60-71页。)》一文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文章。文中作为通过对吐蕃王朝经济史的欧亚联系,透视早期中世纪“繁荣”期间内的藏汉贸易、与西方的贸易,一些商业集聚区、货币、贸易路线等方面作了努力,而且从政治扩张的背景下对经济贸易认识吐蕃王朝,立意新,论据足,有一定的价值,而且可以认识贸易中所运用的度量衡的问题。法国布尔努瓦的《西藏的黄金与银币(【法】布尔努瓦着,耿昇译:《西藏的黄金和银币—历史、传说、演变》,中国藏学出版社,2015年)》一书通过西藏与邻邦的关系,详细研究了西藏的黄金历史与神话传说、黄金的产量、冶炼技术、用途与寺院聚财、黄金的市价与尼泊尔制造劣质银币和清中央政府制造的银币等,其中黄金的市价及度量内容跟本专题有直接的关系,而且在作者的叙述中详细提到的黄金比价在本文中做了参考,但是作者对西藏本土的度量了解的缺乏,没能详细研究黄金的价格及其当时折价的度量。总体来看,国外藏学的研究对西藏度量衡的历史研究相对而言较少,主要以个案的形式研究某一个政治制度、税收制度、贸易关系或黄金历史等。而且这些研究都倾向于某一阶段的历史事件或事实的阐释,没能从系统的、整体上研究西藏度量衡。但是其个案中多次涉猎度量衡的内容,而且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联系方面用较长篇幅去阐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二)国内研究路径1.度量衡文献整理与研究关于西藏度量衡的文献及其分散研究成果多来自藏文及汉文学术界,以敦煌本藏文文献、甘丹颇章时期新发现的文献等藏文文献有着藏汉文种的研究,这些成果可以归纳为几个主题:度量衡文献研究、经济文书中的度量衡研究两个大内容。(1)度量衡文献研究藏学对西藏古代度量衡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其中接触的代表有东噶·洛桑赤列(1928-1997)、诺章吴坚、甲日巴·洛桑朗杰等老一辈藏学家,他们与20世纪80年代初期或后期发表的研究成果开创了中国国内西藏古代度量衡研究之新路径。在其基础上陆续有部分年轻学者加入到度量衡研究之行列,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此主题中,有代表性的有东噶·洛桑赤列教授在80年代初发表的《谈古代藏族度量衡标准的发展和演变(参见东噶·洛桑赤列着:《东噶·洛桑赤列文集五》(藏文)民族出版社出版,2013年)》一文是西藏度量衡研究历史上出现的第一篇文章,文中主要以各个时期的文献为依据,围绕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古代西藏计量单位的发展和演变,其中解决了度量衡在各个时期如何实行标准化、又如何发展、演变的历史。二是藏族计量单位标准的介绍和说明,其章节中对借鉴印度计量和本土计量上进行了详细叙述。三是介绍有关藏族计量单位的若干问题,其章节中,对计量单位演变和发展中出现的概念、计算方法等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这三方面的内容不仅理清了度量衡发展演变的思路,而且详细介绍了度量衡标准的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即度量衡历史、计量单位的演变、各历史时期出现混乱现象等。但是,这篇文章虽然对古代藏族计量单位的发展和演变、计量标准的说明、一些概念问题上展开详尽的论述,但限于篇幅或整体构架,很难从单一的文章中认识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藏族古代度量衡整体历史脉络。诺章吴坚研究员在80年代末期撰写的《论析西藏传统统计学理论学究明镜之提炼八章(诺章吴坚着:《论析西藏传统统计学理论学究明镜之提炼八章》(藏文),西藏研究,1987年,第70页)》一文是依据《度量衡文献学究明镜至提炼八章》文献内容,较全面解读度量衡的历史脉络,换算理论与方法,利弊等方面。在论述度量衡起源的时主要还是依据藏文史籍内容来展开论述,到理论的时以解读的形式进行分析,但是具体计量单位的演变或发展、计算方法等上的篇幅较短,局限于统计学理论学究明镜之提炼八章一文,没能从整体上归纳和分类。才项多杰编着的《文本与统计—西藏传统度量衡文献整理与释义(才项多杰编着:《文本与统计—西藏传统度量衡文献整理与释义》,中国藏学出版社,2018年)》专着是该领域较全面收集、整理、研究解读的一本研究。书中五世达赖喇嘛时期出现的度量衡文献、七世达赖喇嘛时期出现的文献的收集整理十二本珍贵文献,其中3份文献可以断定是五世达赖喇嘛时期,9份文献可以断定七世达赖喇嘛时期。重要术语的解释上请教诺章吴坚、白玛洛追、洛桑朗杰等老一辈藏学家,进行口述记录,而这种记录都以释义的方式在书中表明,可以算是首部度量衡文献整理与解读的专着。但是此书仅仅局限于文献收集、整理与解读上,没能从整体上进行综合研究。以上的学者都偏重于文献整理与解读,为藏族古代度量衡的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总体来看,没能从度量衡的起源、发展演变、换算关系、计量单位、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上进行研究。故此笔者想通过以上的文献为基础希望在这方面有所弥补。(2)关于经济文书中的度量衡研究经济文书主要是指敦煌本藏文经济文书的研究,涉及社会经济类的文书多属于吐蕃敦煌时期的遗留文献,其内容五花八门,有民间经济纠纷诉讼、借据、契约、欠册;官方有关粮食、赋税清册,政府告牒及来往公文;寺庙财产及其粮食账目、民间私人书涵等等。这些内容上详细记载吐蕃时期运用度量衡的情况。在此主题下,目前有代表性的学者:王尧教授的《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译释(王尧:《王尧藏学论文集卷四·敦煌吐蕃文书译释》,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年)》,其书中对敦煌吐蕃历史文书中的经济文书进行解读,并对书中出现计量单位进行大篇幅的探讨,对认识吐蕃时期度量衡有很大帮助,但是限于篇幅,一些文书的理解都是解读性的注释,没有进行专题研究。陈庆英研究员的《从敦煌出土的账簿文书看吐蕃王朝的经济(陈庆英:《陈庆英藏学论文集》(上册),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第78-104页)制度》一文通过账簿文书,其中大量记载吐蕃度量衡,尤其是重量单位运用,通过对度量衡的认识和解读分析吐蕃王朝的经济,度量衡对经济制度的影响方面提供了较好的借鉴,但是这篇文章主要内容还是在于吐蕃经济制度,对度量衡上没有进行详细研究。杨铭研究员的《吐蕃统治敦煌与吐蕃文书研究(杨铭着:《吐蕃统治敦煌与吐蕃文书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一书虽然不是专题性研究经济文书的着作,但其书的部分章节中对吐蕃的经济生活有过研究,其中对吐蕃在敦煌的计口授田的来源、制度、施行的结局等当方面进行了论述,对西藏度量衡与唐朝度量衡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以上研究,虽有涉及西藏古代度量衡历史及其内容,但是大部分较为分散且专题性、系统性不强,从而影响了全面认识西藏古代度量衡的历史。2.关于度量衡内容的研究度量衡的内容研究主要在度量衡的释义、计量单位的演变、标准、换算的内容、与政治制度,尤其财政、税收、贸易等方面的研究。(1)关于度量衡的释义及其计量单位研究西藏古代度量衡作为衡量物质大小、容量、重量乃至价值的标准尺度。在长久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重要的理论体系。目前此领域的主要代表有:姜伯勤的《突地考(姜伯勤:《突地考》,《敦煌学辑刊》,1984年第1期)》一文对计量单位“突”的面积方面结合敦煌藏文文献中的其他民族的面积单位,进行考证,得出吐蕃的一“突”是现在的十亩地,此结论对认识吐蕃时期的计量单位及其农业、税收提供新的研究价值。格藏才让的《吐蕃时期度量衡的标准(格藏才让:《吐蕃时期度量衡的标准》,《西藏研究》,2014年第3期)》一文对吐蕃时期出现的计量单位,结合敦煌吐蕃历史文书、吐蕃简牍以及大量的文献材料进行考证,基本梳理了一些度量衡单位的实际大小、面积,但是没能从整体上、系统认识其度量衡的发展演变。边巴、拉琼的《从藏族传统数学看度量衡标准(边巴、拉琼的《从藏族传统数学看度量衡标准》《西藏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一文从藏族传统数学的意义上对度量衡的换算方法及其表现形式进行梳理,以此来挖掘其数学表达。此文对度量衡的换算方法上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是其文注重数学计算,没能结合经济及其政治制度的背景。(2)关于度量衡的换算内容及其测量方法研究度量衡的换算内容及其测量方法对于度量衡的历史梳理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领域的涉猎的代表有:边巴嘎洛的《藏族传统筹算的换算方法(边巴嘎洛:藏族传统筹算的换算方法》《西藏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一文对藏族筹算的换算方法进行了探讨,藏族筹算主要是以度量衡换算为基础,形成理论性较强的换算方法,此文对度量衡的换算及其进位有很大帮助,但是其文没能直接涉猎度量衡的换算方法。杨晓荣、索朗玉珍的《藏族传统测量方法探析(杨晓荣、索朗玉珍:《藏族传统测量方法探析》《中国藏学》,2011年第3期)》一文通过对时间、长度、质量和温度等方面总结提炼藏族的测量方法,对认识具体的计量单位的测量有很大的帮助。王春英的《藏族原始计量方法探析(王春英:《藏族原始计量方法探析》,《自然科学史研究》2017年第1期)》一文利用文献资料和田野走访,对藏族解放前后的长度、面积、容积和重量单位进行初步梳理,并且从藏族社会生产方式,社会制度、文化融合、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界定是藏族社会早期的产物,但是此文偏重于计量单位简述,没能窥探其历史脉络,整体上理解文中计量较为困难。综上所述,目前的研究来看,直接研究西藏古代度量衡的成果,可谓少之又少,大部分研究成果都是围绕政治和经济制度展开,其中也涉猎度量衡的内容及其计量的单位研究。但从总体上看缺少整体性及系统性的研究,而且与政治经济背景与度量衡统一之间的连接性研究。故此,本人在充分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其基础上深瞄,西藏古代度量衡的历史脉络做个系统的梳理,为本研究提供一些有意义的观点和思考的角度。三、本论文的内容提要本研究以西藏古代度量衡的历史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以西藏古代度量衡历史为问题切入点,通过西藏历代地方政府的建立及其政治制度的形成、发展之历史进程为背景,分析研究西藏古代度量衡的历史、内容、形式、特征、实践机制与规范原则及其发展演变规律,度量衡统一对历史学意义上的规则和机制变化、特点、表现以及经济发展变化的深层结构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前辈学人的研究基础上,以历史考据学的角度切入,将度量衡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规范内容、统一实践、计量特点、计算运演、内在逻辑置于各个历史时期,运用复线叙事的多维视角,全方位剖析西藏古代度量衡的发展规律及其内在逻辑,以期获得这种独特的度量衡存在于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依据,管窥度量衡与社会结群关系和政治组织系统如何有效结合的成因。从宏观上把握西藏各个时期的度量衡的历史起源、规范统一、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以图探寻规律。本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对西藏古代度量衡进行分析和论述。第一章论述了西藏度量衡的萌芽状态,对西藏度量衡的原始状态及其量的认识上作了考据学的尝试性论述。第二章论述了西藏度量衡的产生与发展,通过对前吐蕃时期、吐蕃时期、吐蕃后期的发展来说明度量衡在吐蕃时期的规范统一情况。第三章论述了13世纪至17世界的西藏度量衡继承和发展情况。第四章论述了甘丹颇章地方政府的时期的度量衡的兴衰情况。第五章中对以上四个内容进行总结。四、方法论与方法(一)方法论的探讨1.历史考据学考据学是一种治学方法,又称考证学或朴学,主要的工作是对古籍加以整理、校勘、注疏、辑佚、研究等。对于考据学,梁启超在“概论”中有几句扼要的话:其治学之根本方法,在“实事求是”,“无证不信”。其研究范围,以经学为中心,而衍及小学、音韵、史学、天算、水地、典章制度、金石、校勘、辑佚等等。而引证取材,多极于两汉;故亦有“汉学”之目。而藏学来说其研究历来重视考据学的研究,考据实证的研究已经形成较为规范研究范式。早期的《弟吴宗教源流》、《娘氏宗教源流》等史籍均体现历史考据学的实例。那么考据是什么原则立说呢?最主要的原则就是寻找切实的证据,而这种证据又是多样的,可以是考古遗迹、可以是文献史料,也可以科学的社会常识。另外这种证据又可以是非常明显,也可以是推论、思索的证据。在本论文中充分利用汉藏史学所注重的考据方法,对度量衡进行研究。因为度量衡历史在整体历史上的记载是不明朗的,不显眼,且是没有直接记载的。这就决定它的研究需要考据学的证据来综合思考,得出尝试性结论。同时对史料上表现出较高的严谨态度,去伪存真,进行辨析,体现了孤证不立和证据真实的尝试。2.历史比较法研究在考据学的基础上,对历史文献及其文献所记载的历史叙事情景间进行对比,以此来发现不同的历史叙事中的历史情境,通过各自的历史情境,从新发现历史模式。总体上这种历史比较研究是各种历史模式间进行比较,一种历史媒介对不同的历史阶段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认识媒介发展的规律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相互关系。它不仅研究过去,还根据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判断大媒介的发展变化,得出较为说服性的结论。但是并不意味着这种方法是无懈可击的。这种研究是建立在这样的一个前提假设之上所有的历史记录都有实证性。但是,这个假设本身可能就存在问题。因此,在对非个人文献进行研究时必须保待对所用的历史记录的一种协醒。本研究中对新发现的文本的收集、整理、解读、研究,并在材料来源上去伪存真上充分吸收历史文献的情境设计,并在各情境中相互对比,通过度量衡历史媒介对认识各个时期政治经济总体影响方面进行合理、严谨的探讨。3.口述采集史料方法的尝试历史学家及历史人类学家早已开始尝试以口述史作为研究材料开展社会与文化、历史的研究。其中以人物的人生史作为对象的个案较多。1926年拉丹(Paul Radin)出版《雷霆》(Crashing Thunder)一书为标志,由人类学家进行的传记体研究正式出现,拉丹认为“一个生命史叙事可以为民族志描述增添很多东西”。其后历史学家及人类学家对人生史的研究编撰越来越频繁,并形成了理论基础。本研究从口述史对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的层面,对度量衡换算掌握者进行深度访谈,以此来弥补史学空位。具体做法上,人类学家强调的四种范式的结合和延伸,个案的访谈一般是人类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一般通过几种范式的选择,如:超越个案的概括、个案中的概括、分析性概括、以及扩展个案法。本研究将在实际研究中与几种范式都有结合运用,对研究有了一定的帮助。五、研究经过介绍本项研究主要分文献研究和口述史调研两部分。文献研究以梳理西藏的相关书籍、高僧传记、敦煌文献、新发现的度量衡文献等史料和现有的关于西藏筹算、传统经济、传统数学的研究成果为主。口述史记录将以系统学过度量衡换算理论的的高龄人为主,并顾及西藏及其其他藏区有实践能力的高龄人群为主。文献收集方面,笔者近五年的时间,先后在国家图书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第二历史档案馆、西藏自治区图书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西藏大学图书馆及古籍研究所、西藏社会院、西藏古籍出版社等单位收集有关文献,并对文献分门别类,其中关于西藏史料的文献将近收集80余本,其中未印刷出版的近20余本,并进行详细解读。敦煌文献及其研究的将近收集20余本及专着,60篇论文。传统经济领域先后收集45篇论文,13本专着。西藏传统数学上近收集6篇论文。口述史的记录上,笔者先后在拉萨市政协文史资料文员会罗桑朗杰老先生、白玛洛追老先生跟前利用两年时间学习传统度量衡换算方法,按照换算口诀、算式、方程、计量的换算等方面,并做了两位先生的生命史及关于学习筹算,度量衡实践的口述史,大概收集整理1500GB的档案。之后又在西藏社会科学院诺章吴坚研究员、西藏大学教授桑德多吉、西藏自治区人大巴桑罗布等老先生跟前进行口述记录,所访之人已超过30人。另外,论文撰写参考了本人新发现的度量衡理论文献及其首次公开的档案内容,有些作为资料和论据记录在文中,而有些作为背景和行文的基础论述其中。相关图片和表格也随文编排,其中大部分图片也是从未公开的珍贵图片。最后附论文所用主要术语藏汉对照,所辑只与本文有关内容,以备查阅之需。

滕昱廷[3](2018)在《抗战时期中央大学农学院的农业科研与推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许多研究者认为抗战时期是近代大学农业推广的转折期,整体成绩不如1927-1937的成熟期。这时期农学院面对农业的问题、条件、目标与战前既有诸多不同之处,又具有连续性。其中中央大学农学院在近代农业科研、教育、推广均取得可观的成效。抗战时期中央大学内迁,其中遭受不小的损失,但学校的科研、教育等社会职能继续发挥。中央大学农学院紧急应对这种局面,根据现有的基础设施和带来的科研成果恢复科研与推广工作。本文主要追溯中央大学农学院在成渝等地的农业活动,对大后方农业的近代化作出贡献,同时产生的一些材料缺失、农民不肯接受、推广区域有限等问题都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本文主要依据四川省档案馆、重庆市档案馆、第二历史档案馆的档案文献,当时重要的农业刊物、报纸、论文等,参与的活动者的回忆、研究,对内迁后的中央大学农学院所作的农业科研与推广活动进行了研究。文章第一部分梳理了中央大学农学院成立以来的概况,包括建立的时代背景、学院的科研机构、农学的学术组织、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农业推广的理念、农业推广试验的践行情况。第二部分回顾了农学院迁至大后方的情况。学院对其进行科系调整、继续农学研究、学术交流、期间内的科研成果、教学成果和农业推广成果等作了介绍。第三部分介绍了中央大学农学院的主要推广方式,与之合作的几个主要机构: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内江种猪场、简阳农场、诊疗室、兵工署,对其具体的科研成果、社会效益作了述论。第四部分论述了农学院在大后方农业推广的成果,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与政府、农民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并对其中的成功之处,失败之因作了分析。本文通过介绍中央大学农学院在成渝进行农业科研与推广情况,分析其工作对社会改良、人民生活的改变、抗战胜利的重要贡献,认为以中央大学为代表的学校对民国时期农业生产及农村社会改良发挥了重要作用。

鲁靖康[4](2017)在《清代新疆农业研究 ——基于水资源、产业、农区和人地关系的考察》文中认为本文以清代新疆的农业(广义)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空白领域和薄弱点进行研究,从灌溉水资源、农业产业、农业开发中的地域关系和人地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在降水稀少的新疆地区,可资利用的灌溉水资源在农业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清代新疆对灌溉水资源的利用有渠灌、井灌和坎儿井三种方式,以渠灌为主。官屯民地都置有负责分配灌溉用水与解决水利纠纷的职员。军府制下的分水制度遵循分地用水、先来者拥有用水优先权、计田授水等原则。建省后的分水措施进一步细化,以缴纳额粮的额地为分水对象,进行均平分水,借以实现清代国家对农村基层社会的管控。新疆植稻应始于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期之间,学界现有的汉代说、魏晋说、西晋说、汉唐说都有各自的立论缺陷。清朝统一新疆以前,植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疆塔里木盆地周缘绿洲,并已扩展到天山北麓西段。清朝统一新疆后,天山南北的植稻业都有了空前发展,种植区域逐渐扩大。内地移民的到来不仅增加了稻米的生产和消费人口,而且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种植技术。虽然水稻种植得到推广,但是受制于水源条件、劳动力资源和传统观念,这种相对高产的粮食作物在清代新疆并未成为主要的食物来源。新疆的瓜果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清代南疆的维吾尔族民众普遍将各种瓜果作为粮食的替代食品,种植的普及程度可与大田作物相埒。瓜果的商品化程度比粮食作物高,不仅在本境、本省销售,而且远销外省、外国。内地迁来的军民带动了新疆的蔬菜消费,引入了新的蔬菜品种,还将之前未加利用的野生植物和菌类充作蔬菜。花卉的种植亦较为普遍,并且在原有种类的基础上引种了许多外地的花卉品种,但商品化的程度很低,尚未形成一项独立的产业。园艺业中的生产技术比大田农业精细。清代新疆的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山地天然林主要分布在天山南北坡、塔城山地、昆仑山北麓及东帕米尔山地,平原(盆地)天然林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河流两岸,人工林位于村庄、道路与河渠周边。林木消费可分为工程建筑用材、矿物冶炼用材、生活用材和交通工具用材等四类,天然林和人工林都得到了开采利用,但以砍伐为主,栽植较少。政府派发炭课徭役,并对林木消费征收木税。新疆的土着居民不甚食鱼,内地人迁居之后,以捕捞为主的渔业生产空前发展,形成了伊犁、塔城、准噶尔、哈密、塔里木等五个渔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准噶尔区、以惠远城为中心的伊犁区和以罗布泊和巴楚为中心的塔里木区是当时的三个主要鱼类消费区。除食用外,新疆鱼类兼有观赏、饲用和装饰功能。“耀鱼”、“药鱼”和“围湖法”是清代新疆民众应用的颇具地域特色的捕捞技术。清代新疆内部以及与邻近地区之间存在着农业领域的广泛联系,既有合作交流也有竞争冲突,前者表现为人口流动、农业物资调配、技术交流、作物引种传播、产业互补等,后者则表现为农耕区的水利之争、畜牧区的越界游牧以及农牧业之间的争水争地。新疆内部的农业合作交流有利于农牧两大产业和南北疆两大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与我国其他地区之间的农业合作交流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经济联系,是一种具有“向心力”的互动。农业中的竞争冲突既是资源稀缺性的直接后果,同时受到生产方式、资源分配格局、民族关系、国家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业开发中的人地关系包括环境对农业开发的影响和农业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新疆环境对农业的影响突出地表现在农业技术类型的选择和环境变迁所造成的人口生业变化上。受“地广人稀”的生境制约,清代新疆的农业技术类型以粗放为主,但同时具有原始和精耕细作两个类型。游牧民族所从事的山地旱作农业属于原始技术类型,城市和乡村巴扎周围以瓜果、蔬菜、水稻商品化生产为目的的区域运用的生产技术则是较为精细的类型。罗布泊原为西域巨泽,历史时期以来面积逐渐缩减,清代在塔里木河上中游大量垦荒,导致来水减少,生活在这里的罗布人不得不迁往外地,从原始的采集渔猎经济逐渐改营农牧业。农业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在土壤演变、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变迁方面得到了集中体现:灌溉农业的长期发展形成了灌淤土、灌漠土和水稻土三种人为土壤,成为绿洲农业的载体,同时一些不合理的开垦也造成了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后果。毁林开荒、截流灌溉、矿物冶炼、居民用薪是造成森林资源掠夺性开采与破坏的主要原因,局部地区的旱灾和沙漠化与此有关。狩猎和垦殖活动使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数量减少,对大型植食性动物和位于食物链顶端的食肉动物如野骆驼、新疆虎的影响尤其明显。

刘阳[5](2011)在《江苏联通农村信息化服务及竞争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在政府主导下,江苏省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发展迅速,农村通信网和广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自然村通电话和有线电视的基础上,又实现了行政村通宽带,建立了一批重要的农业、农村信息数据库,形成了一批有重要价值的农业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成果,建设了一批农业信息网站平台,初步形成了农村信息化组织体系。但是在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多瓶颈,主要表现在:地区之间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投资分散、“条块分割”严重,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多头并进,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多重浪费;信息的整合和共享率极低;农业经济信息的供给和需求对接困难,信息服务长效机制远没有得到建立。本文系统分析了江苏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市场需求、竞争环境和影响因素,以江苏联通公司为案例,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和SWOT模型,分析了江苏联通作为农村信息化服务市场滞后进入者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从经营层战略角度,依据价值链理论,提出了江苏联通在农村信息化市场的服务方案、运营模式和针对不同地区所应该采取的竞争策略。

郑南[6](2010)在《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6世纪以来,约近30种可食性美洲植物品种相继传入我国,尤其是其中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辣椒、烟草等品种的扩布,其影响更是重大深远。作者将这一历史阶段性现象称之为“美洲作物涌入中国”。本文从饮食史、中外食事交流史的视域展开,以对既往传入研究的得失检讨及关于美洲原产作物文献的勘识为基础,通过文献考订讨论了诸传入品种的异称名实、时间途径、传播分布。侧重讨论了美洲作物传入对中国社会饮食生活、食物结构、人口增长、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等相关方面的影响。同时辅以田野工作对作物传入的线路与分布实施深入的研究。文章认为:“民艰于食”是中国具有长久历史的基本国情。美洲作物涌入中国与人口增长是互为因果的关系,美洲作物的传种导致了人口增多、山地垦荒、生态环境破坏,这与当时的政体、国情紧密相关,百姓要存活,政府要稳定,于是都顾及眼前而忽略长远,没有人对社会做可持续性的长远考量。作为一桩持续性的历史事件,“美洲作物涌入中国”带给了中国社会和历史的影响可以高度简约为正负两个基本方面。积极意义是使中国人的食生产、食生活更趋丰富多彩,丰富了中国的食料作物品种,改变了中国传统的食料生产结构,改善了人们的餐桌,同时也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滋润了中国人的心灵。其消极方面,并非是作物本身的过失,那是政体、国情和文化机制作用的结果,所谓“因人因地而异”。一方面,易长高产粮食作物带来了社会粮食总产提高的积极结果,但继之却是人口滋蔓繁殖——加重土地压力,深度开荒——生态破坏扩大,灾害频发——饥馑严重,中国人生存心态危机加深。粮食总产增加了,但是饥饿问题并没有解决,人口和土地矛盾更趋尖锐。美洲作物涌进中国造成了更多的中国饥民和更严重的生态破坏。这种情况在整个有清一代都非常严重。17世纪中叶以后中国灾荒、饥馑节律呈现时间缩短、程度加深、危害严重,从社会经济着眼,根本上就是人口与土地矛盾的日趋尖锐化所致。在日益加深的人口和土地矛盾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被吃饭难题苦恼,长久、沉重、普遍的生存压力最终会严重伤害承受者的心理健康,会扭曲人们的心灵。世世代代忍受肚子的基本需求而痛苦的人们,是很容易萎靡萎缩、缺乏信心,也易于使人们丧失理想和幻想能力。中国传统本草学与农学对新物种关注的观念、视角有明显的不同,因而有宋应星对明末全国粮食作物结构评估的失衡。同时指出:中国人嗜辣的根本原因是庶民大众的膳食过于粗糙贫苦,单纯地归于地理环境与维系文化现象的诠释是有片面性的。辣椒的传入对中国人餐桌、口味和族群心理、社会文化的影响是最具综合性的,与玉米、甘薯、马铃薯等淀粉质粮食作物的充饥活命作用不同,辣椒作为调味品不是生命的必须,却最终成了中国人生活的必需。在论及烟草的危害性时,文章还指出:中国人对烟草嗜好的迅速普及,不仅夺占了大量的良田肥壤,而且也是因循过渡到吸食鸦片的诱因,吸食黄烟与吸食大烟二者有行为习惯上的联通性。

刘忠玲[7](2008)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的建设技术与保存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种质资源库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重视,在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居多,专业性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工作比较滞后,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建成投入使用后,将对国家掌握中医药发展主动性以及中药现代化具有深远意义。本课题从了解我国近年来种质库的建设情况入手,掌握了种质库建设发展趋势,通过对建筑设计、设备选择、控制系统要求、干燥条件等方面的研究,建造能够满足药用植物收集、保存和研究要求的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同时,对建成的种质库进行运行监测研究,以完善设计方案,确保设计满足需求。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是种质库工作中心,本课题对种子的收集保存工作进行反复实践后,提出了收集方案以及种子入库处理程序。研究并开发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信息系统,可实现种质资源的现代化管理,也可促进种质资源的实物与信息共享。以常用药材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为研究对象了解不同含水量柴胡种子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适当降低种子含水量有利于种子保存,但过度的降低种子含水量,则种子活力下降。对于相同含水量的柴胡种子,采用不同方法贮存,结果表明低温库保存的种子发芽率始终保持高水平。同时获得91种植物种子入库前干燥时间。

二、农家储藏种子的十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家储藏种子的十忌(论文提纲范文)

(1)1902-1937年我国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的创新点
2.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综述
    2.1 概念界定
    2.2 相关研究综述
3.清末时期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1902-1911)
    3.1 社会背景
    3.2 指导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文件的诞生
    3.3 教科书的审定与出版
    3.4 代表性教科书的分析
    3.5 小结
4.壬子癸丑学制时期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1912-1922)
    4.1 社会背景
    4.2 指导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文件的颁布情况
    4.3 教科书的审定与出版
    4.4 代表性教科书的分析
    4.5 小结
5.壬戌学制时期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1923-1937)
    5.1 社会背景
    5.2 指导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文件的颁布情况
    5.3 教科书的审定与初版
    5.4 代表性教科书的分析
    5.5 小结
6.研究总结与启示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启示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方寸之间 ——西藏古代度量衡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度量衡的萌芽状态
    1.1 度量衡起源的探讨
    1.2 “小邦时代”对量的认识
第二章 吐蕃时期度量衡产生和发展
    1.1 前吐蕃时期度量衡产生
        1.1.1 聂赤赞布时期首次出现“突”的计量单位
        1.1.2.艾雪拉时期度量衡首次建立标准
        1.1.3.中间五赞时期出现重量单位
    1.2 .吐蕃时期度量衡全面发展
        1.2.1 松赞干布时期统一度量衡
        1.2.2.赤松德赞时期度量衡全面发展
        1.2.3.赞普王朝后期借鉴印度度量衡
    1.3.吐蕃分治时期的度量衡发展情况
        1.3.1.继续使用吐蕃定制的度量衡
        1.3.2.局部出现度量衡混乱现象
        1.3.3.出现度量衡计算的乘法语言
第三章 公元13-17 世纪西藏度量衡的继承发展
    1.1.萨迦时期度量衡的继承发展
        1.1.1 继承吐蕃时期的度量衡
        1.1.2.借鉴元朝的度量衡单位
        1.1.3.度量衡换算出现新差异
    1.2.帕竹时期度量衡的发展情况
        1.2.1 制定买卖度量律
        1.2.2.出现度量衡换算理论及其统计工具
        1.2.3.首次使用银币
    1.3.藏巴地方政权时期的度量衡统一
        1.3.1.《十六法典》中关于度量衡标准统一
        1.3.2.关于“丹孜喀如”的度量衡标准
        1.3.3.度量衡换算术语“素”的出现
        1.3.4.出现度量衡标准的机构
第四章 甘丹颇章地方政权时期度量的兴衰
    1.1.从新建立度量衡标准
        1.1.1.建立专门负责度量衡标准的机构
        1.1.2 培养度量衡换算及统计人才
        1.1.3.从新规范计量单位和换算理论
        1.1.4.度量衡单位系统形成及特点
    1.2.实践运用更加规范有序
        1.2.1.各类清册的制定
        1.2.2.自铸币、印币广泛流通
        1.2.3.民间的广泛使用
    1.3.甘丹颇章后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1.3.1 新计量单位的引进
        1.3.2.变成文化知识内容
第五章 讨论与总结
    1.1 度量衡的历史定制进程
    1.2 度量衡的实践与作用
    1.3 度量衡对西藏地方政治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件1:本文中所用重要术语藏汉对照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抗战时期中央大学农学院的农业科研与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创新与不足
2 南京时期中央大学的农学兴起与发展
    2.1 农学院兴起的背景及科研机构
    2.2 教学与科研成果
    2.3 农业推广工作的开展
3 中央大学重庆办学时期的农业教育与研究
    3.1 科系变动与教学变化
    3.2 农学研究的开展与科研成绩
4 中央大学的农学实践与推广
    4.1 农业推广理论体系与推广方式
    4.2 中央大学农学院与相关地方机构的合作
5 中央大学农学院的推广成效和社会影响
    5.1 农业推广的成效
    5.2 农业推广活动的社会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清代新疆农业研究 ——基于水资源、产业、农区和人地关系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相关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二、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三、主要研究资料述评
    四、清代新疆农业开发的社会环境
        (一) 政治制度
        (二) 民族政策
        (三) 重大的动乱事件
第一章 清代新疆灌溉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第一节 灌溉水源概况及其与绿洲的关系
        一、灌溉水资源概况
        二、灌溉水资源与绿洲的关系
    第二节 灌溉水资源的利用方式
        一、渠灌
        二、井灌
        三、坎儿井
    第三节 灌溉水资源的管理与分配
        一、军府制下的分水制度
        二、行省制下的分水措施
第二章 清代新疆的水稻种植业及其地域分布
    第一节 清朝统一新疆前的水稻种植业及其空间分布
        一、新疆种植水稻的起始时间考辩
        二、清朝统一新疆前水稻种植的规模和空间分布
    第二节 清朝统一新疆后的水稻种植业及其空间分布变化
        一、建省前的水稻种植业及其地理分布的扩展
        二、建省后的水稻种植业及其地域分布
第三章 清代新疆园艺作物的种植与分布
    第一节 瓜果种植业及其种类分布
        一、瓜果业的地位与种植概况
        二、瓜果的种类与地域分布
        三、瓜果种植与加工技术
        四、瓜果业的贡赋
        五、瓜果贸易
    第二节 蔬菜与花卉种植
        一、蔬菜品种与种植加工技术
        二、蔬菜的生产与消费情况
        三、花卉的种类
        四、花卉种植情况与栽培技术
第四章 清代新疆林业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第一节 林业资源的分布
        一、天然林的分布
        二、人工林的分布
    第二节 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工程建设用材
        二、矿物冶炼用材
        三、生活用材
        四、运输交通工具用材
    第三节 清代新疆的木税与炭课
第五章 清代新疆渔业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第一节 鱼鲜的种类
        一、北疆的土着鱼类
        二、南疆的土着鱼类
        三、内地引进的鱼类
    第二节 渔业资源分布与主要的产鱼区
        一、伊犁区
        二、塔城区
        三、准噶尔区
        四、哈密区
        五、塔里木区
    第三节 渔业资源的消费与利用
    第四节 渔业捕捞技术与鱼文化
第六章 清代新疆农区内外的互动交流与冲突调适
    第一节 农区内外的交流互动
        一、农业人口流动
        二、农业物资调配
        三、农业技术交流
        四、作物(品种)的引种和推广
        五、产业之间的互动
        六、互动交流的意义和影响
    第二节 农区内外的冲突与调适
        一、农耕区的水利之争
        二、畜牧区的越界游牧
        三、农牧业争水争地
第七章 清代新疆农业开发中的人地关系
    第一节 环境对农业技术选择和人口生业的影响
        一、人地环境与农业技术选择
        二、罗布泊的变化与罗布人的生业转型
    第二节 种植业对土壤的改良与破坏
    第三节 农业开发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
        一、农业开发对原生森林植被的破坏
        二、狩猎和农耕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5)江苏联通农村信息化服务及竞争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三农"问题与农村信息化
    1.2 有关农村信息化服务的研究文献综述
        1.2.1 农村信息化服务理论的研究成果
        1.2.2 农村信息化应用研究综述
        1.2.3 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研究综述
        1.2.4 农村信息化服务实证分析综述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意义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本文研究的意义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2章 农村信息化服务理论框架
    2.1 农村信息化相关概念
        2.1.1 信息化
        2.1.2 国家信息化
        2.1.3 农村信息化
        2.1.4 农村信息化主要内容
        2.1.5 农村信息化体系框架
    2.2 经营层战略理论概述
第3章 江苏农村信息化的市场需求与竞争分析
    3.1 江苏省农村信息化服务概况
    3.2 江苏省农村信息化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分析
        3.2.1 发展趋势分析
        3.2.2 市场需求分析
    3.3 江苏省农村信息市场运营商竞争分析
        3.3.1 网络覆盖方面比较
        3.3.2 三家运营商各类用户占比分析
    3.4 影响江苏省农村信息化服务市场的因素分析
        3.4.1 基础建设方面国家政策因素的影响
        3.4.2 "多头管理"对农村信息化服务的影响
        3.4.3 内容缺乏对农村信息化服务成效的影响
第4章 农村信息化服务中的运营商经营模式比较分析
    4.1 吉林联通12316"三农"综合服务平台模式
        4.1.1 吉林模式方案
        4.1.2 吉林联通的市场营销方案及策略
        4.1.3 推广成效分析
    4.2 河北移动手机农业短信服务模式
        4.2.1 运营模式
        4.2.2 推广措施及成效
    4.3 浙江移动农民信箱信息服务模式
        4.3.1 农民信箱的主要功能及发展现状
        4.3.2 浙江农民信箱的推广经验
    4.4 中国移动"农信通"服务模式
        4.4.1 平台构架及服务方式说明
        4.4.2 "农信通"的优势和特点
    4.5 中国电信"信息田园"模式
        4.5.1 "信息田园"模式说明
        4.5.2 中国电信部分省开展的信息田园服务列表
        4.5.3 "信息田园"模式的成效分析
    4.6 四川联通"天府农业信息网"模式
第5章 江苏联通农村信息化服务SWOT分析
    5.1 江苏联通农村信息化服务潜在优势分析
    5.2 江苏联通进入农村信息化服务市场的劣势分析
    5.3 江苏联通服务农村信息化市场的机会分析
    5.4 江苏联通农村信息化服务面临的威胁
第6章 江苏联通农村信息化服务运营模式选择
    6.1 "高端"方案
        6.1.1 方案的总体思路
        6.1.2 方案的具体内容
    6.2 "低端"方案
        6.2.1 "村通工程"低成本解决方案
        6.2.2 镇域网解决方案
        6.2.3 方案优势及效益分析
        6.2.4 农村信息化服务方案
    6.3 江苏联通农村信息化服务运营模式的建议
        6.3.1 运营模式选择的原则
        6.3.2 运营模式的选择与支撑保障体系配套
        6.3.3 运营模式建议
第7章 江苏联通农村信息化服务市场竞争策略及其实施措施
    7.1 江苏联通内部资源整合策略
        7.1.1 自上而下建立农业信息化服务专门运营团队
        7.1.2 制定农村信息化服务人才培训计划
    7.2 外部合作策略
        7.2.1 政府部门的战略合作
        7.2.2 涉农企业的战略合作
        7.2.3 增值业务运营商战略合作
        7.2.4 基础运营商竞合
    7.3 营销方案策划
        7.3.1 营销方案策划要点
        7.3.2 立体宣传方案
    7.4 基本竞争策略选择
        7.4.1 区域信息化服务水平与基本竞争策略的选择
        7.4.2 江苏联通竞争策略与外部竞争环境的匹配
第8章 结论
    8.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8.2 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卷内备考表

(6)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论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关于选题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关于本选题既往研究的一般情况
    1.5 研究难点与方法
    1.6 基本思路与篇章布局
    1.7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2 关于玉米登陆中国与扩布问题的讨论
    2.1 玉米传入的时间
    2.2 玉米传入途径
    2.3 玉米异称识辨
    2.4 玉米在我国各地的传播分布
        2.4.1 西南地区
        2.4.2 西北地区
        2.4.3 东南地区
        2.4.4 中南地区
        2.4.5 华北地区
        2.4.6 东北地区
3 番薯名实辨析与在中国的传布
    3.1 番薯与中国古甘薯
    3.2 番薯的异名别称
    3.3 番薯的传入时间和途径
        3.3.1 东南海路传入闽粤地区
        3.3.2 西南陆路传入中国云南、广西地区
        3.3.3 番薯引种中国过程中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与中国商人、华侨
    3.4 番薯在我国各地的传播和分布
        3.4.1 番薯在南方地区的推广传播
        3.4.2 番薯在北方地区传种概况
4 关于马铃薯传入中国问题的讨论
    4.1 考古发现的马铃薯遗存
    4.2 马铃薯的驯化栽培与印第安人
    4.3 马铃薯在世界各国的早期传播
    4.4 马铃薯传入中国的历史
5 辣椒的传入及中国辣椒文化
    5.1 中国历史文献对"辣"的记述和理解
    5.2 辣椒的传入
    5.3 辣椒传入中国的路线
        5.3.1 古老的陆上丝绸之路并非辣椒传入的首选线路
        5.3.2 海路交通在15、16世纪国际交往中的垄断地位
        5.3.3 盛极一时的"大帆船贸易"及马尼拉港的中转作用
        5.3.4 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在辣椒传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5.3.5 辣椒传入中国的最早地点
    5.4 中国辣椒文化的特点及深层认识
        5.4.1 辣椒在中国
        5.4.2 辣椒在国内的引种及分布
6 烟草传入的史录与辨析
    6.1 关于烟草传入中国途径的记载与学界意见
    6.2 烟草种植在中国的迅速普及
        6.2.1 闽粤地区
        6.2.2 江浙地区
        6.2.3 湘鄂地区
        6.2.4 赣皖地区
        6.2.5 川黔滇桂青藏地区
        6.2.6 盛京吉黑地区
        6.2.7 直隶晋鲁豫地区
        6.2.8 陕甘宁蒙疆地区
7 美洲作物传入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
    7.1 美洲作物的传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7.1.1 美洲作物的传入为我国提供了粮食生产的新品种,改变了我国的农作物结构
        7.1.2 美洲作物的传入增加了我国的耕地面积
        7.1.3 美洲作物的传入提高了我国的粮食产量
    7.2 美洲作物传入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7.2.1 美洲作物的综合性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7.2.2 美洲作物传入对粮食市场价格的调节作用
    7.3 美洲作物传入对饮食生活的影响
        7.3.1 对人们平居生活的影响
        7.3.2 美洲作物在备荒、救荒中的作用
    7.4 美洲作物传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7.5 辣椒在中国引发的革命
    7.6 "无人不吃烟"的后果
        7.6.1 烟夺良田,粮产日耗
        7.6.2 大半国人吞云吐雾
        7.6.3 烟夺口粮,忧患难解
8 结语
9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古籍
        方志类
        资料汇编类
        今人论着
        外文文着
        翻译文着
    附图
        图1:欧洲第一幅玉米图(1542)
        图2:玉米近缘祖先——大刍草
        图3:印度十二、十三世纪赫所那(Hoysala)庙的玉米雕刻
        图4:印度十二、十三世纪赫所那(Hoysala)庙的玉米雕刻
        图5:印度十二、十三世纪赫所那(Hoysala)庙的玉米雕刻
        图6:印度十二、十三世纪赫所那(Hoysala)庙的玉米雕刻
        图7:印度十二、十三世纪赫所那(Hoysala)庙的玉米雕刻
        图8:李时珍《本草纲目》玉蜀黍图
        图9: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玉蜀黍图
        图10: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甘薯图
        图11: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马铃薯图
        图12: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辣椒图
        图13:印加时期印第安人制作的马铃薯形状的陶器
        图14:西班牙人阿亚拉绘制的印加帝国时期的印第安人播种和收获马铃薯的风情画
        图15:1601年法国植物学家克拉萨斯着作中的马铃薯木刻画
后记
作者简介

(7)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的建设技术与保存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保存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意义
    1.2 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技术
        1.2.1 原位保存
        1.2.2 移位保存
    1.3 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的现状
        1.3.1 植物园保护体系
        1.3.2 种质资源库保存体系
        1.3.3 种质圃保存体系
        1.3.4 (试管苗以及超低温)离体保存体系
        1.3.5 综合保存体系
2 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的建设技术参数设计
    2.1 种质资源库面积以及布局的确定
        2.1.1 总体面积以及布局的设计
        2.1.2 低温冷藏库布局以及面积的设计
    2.2 种质库温湿度设计
    2.3 保温防潮结构的设计
        2.3.1 围护结构
        2.3.2 地坪处理
    2.4 设备选择
        2.4.1 压缩机与制冷机的选择
        2.4.2 机组制冷方式的选择
        2.4.3 除湿技术的选择
        2.4.4 控制系统要求
    2.5 干燥条件以及方法的选择
    2.6 种子包装的设计
    2.7 小结
3 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运行监测的研究
    3.1 监测检验的内容以及方法
        3.1.1 冷库库体设备配置检验
        3.1.2 各库运行情况监测
    3.2 监测检验结果与分析
        3.2.1 冷库库体设备配置检验结果
        3.2.2 各库运行情况监测结果
    3.3 小结
4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收集
    4.1 收集方法
    4.2 收集的种质类型
    4.3 种质资源收集要求
        4.3.1 种质材料具有代表性
        4.3.2 每份种质材料收集量达到标准
        4.3.3 种质材料质量达到要求
        4.3.4 种质材料真实
        4.3.5 种质资源包装统一,记录详实
5 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种子入库处理程序设计
    5.1 种子接收
    5.2 查找重复、去除重复
    5.3 种子净选
    5.4 种子生活力检测
    5.5 编库号以及留样展览
    5.6 种子干燥、含水量测定
    5.7 包装、称重
    5.8 入库定位
    5.9 填写回执报告、退不合格种子及数据处理
6 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种质共享研究
    6.1 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种质共享方法的研究
    6.2 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信息共享系统研究
        6.2.1 研究开发共享系统的目的
        6.2.2 数据库结构的建立
        6.2.3 种质资源信息的网络共享
7 种质库保存效果初测以及主要入库种质烘干时间
    7.1 不同含水量柴胡种子活力研究
        7.1.1 试验材料
        7.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7.1.3 试验方法以及步骤
        7.1.4 结果与分析
    7.2 种质库保存效果初测
        7.2.1 试验材料
        7.2.2 试验方法
        7.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7.3 主要入库种质烘干时间
        7.3.1 仪器
        7.3.2 方法以及步骤
        7.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设备零部件清单检查表
附录B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收集登记表
附录C 种质资源收集登记表填写说明
附录D 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数据标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农家储藏种子的十忌(论文参考文献)

  • [1]1902-1937年我国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研究[D]. 杨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方寸之间 ——西藏古代度量衡历史研究[D]. 才项多杰. 西藏大学, 2019(09)
  • [3]抗战时期中央大学农学院的农业科研与推广[D]. 滕昱廷. 四川师范大学, 2018(12)
  • [4]清代新疆农业研究 ——基于水资源、产业、农区和人地关系的考察[D]. 鲁靖康. 陕西师范大学, 2017(11)
  • [5]江苏联通农村信息化服务及竞争策略研究[D]. 刘阳. 华东理工大学, 2011(05)
  • [6]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D]. 郑南. 浙江大学, 2010(11)
  • [7]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的建设技术与保存技术研究[D]. 刘忠玲. 东北林业大学, 2008(07)

标签:;  ;  ;  ;  ;  

农民储存种子的十个禁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