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助产对产程的影响及意义

体位助产对产程的影响及意义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产房,陕西西安710038)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0408(2015)2-0095-03

摘要目的:探讨临产后体位助产对产妇及新生儿的作用效果,为临床产科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1.01~2012.01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临产后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指导产妇实施体位助产。结果:两组产妇顺产率比较,x2=7.33,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产妇总产程时间比较t=6.44,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产妇产后两小时出血量比较t=1.893,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x2=5.67,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在分娩过程中对产妇实施体位助产能有效的缩短产程,提高顺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对提高分娩质量,保障母婴安全均具有积极的影响及意义。

关键词体位助产;产程;初产妇

AbstractObjectiveThepapercentersondiscussingtheeffectsofmidwiferypositionafterlabortomaternalandneonataltoprovideatheoreticalbasisforclinicalobstetriccare.MethodInourhospital,weselecteddeliveryprimipara200casesrandomlyin2011.01~2012.01anddevidedthemintoexperimentalandcontrolgroupsof100cases.Theexperimentalgroupcaredroutinely,theothercaredwithmaternalguidanceonthecarebasisofexperimentalgroup.Resultscomparingtwogroupsmaternalbirthrate,theresultisx2=7.33,p<0.05,hasabigdifference;comparingthematernaltotallabortimeoftwogroups,theresultist=6.44,p<0.05,thedifferenceissignificant;comparingthepostpartumtwohoursbleedingoftwogroups,theresultist=1.893,p<0.05,hasasignificantdifference;comparingneonatalasphyxiaoftwogroups,theresultisx2=5.67,p<0.05,thedifferenceissignificant.ConclusionDuringtheproduction,posturemidwiferyimplementationcanshortenproductioneffectively,improvethebirthrate,reducepostpartumhemorrhageandneonatalasphyxia.Ithasapositiveimpacttoimprovingdeliveryqualityandguaranteeingthesafeofmotherhood.

KeywordsPositionmidwifery;Birthprocess;Primipara

传统待产分娩时,产妇由于子宫收缩时腹痛剧烈大多不愿活动或卧床不起,忍痛中静等宫口开全,由于活动减少,胎头下降缓慢并对骨盆各平面的适应性降低,常导致产程进展缓慢及胎头位置异常,从而增加了阴道助产率和剖宫产率。而胎头受压、产程延长也使新生儿窒息率上升。产程延长、宫缩乏力又影响胎盘剥离、娩出和子宫壁的血窦关闭,容易引起产后出血[1],使产后出血率增加。所以在临产后积极对产妇实施体位干预,避免头位难产,使产妇能顺利分娩具有重要意义。有资料认为:产妇分娩时体位的改变影响静止期宫口的压力。当产妇由平卧位改变为站位、蹲位或坐位时,引起子宫静止期压力增加。较高的静止期宫内压力作用于宫颈,可致分娩过程加速是可能的[2]。本实验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数据比较来探讨其临床作用效果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1.01~2012.01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年龄22~30岁,孕37周~41周,单胎头位,无胎膜早破及明显头盆不称,骨盆外测量及内测量均为正常女性骨盆,无妊娠并发症及妊娠合并症者。两组产妇,年龄,孕周,胎儿大小,健康状况无明显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不做干预。实验组临产后开始实施体位助产。对枕前位者鼓励产妇下床活动或取半卧位、坐位等使胎头重力作用于宫颈。经B超确定为枕后位或枕横位的产妇,指导产妇取同侧侧腹卧位[3]至宫口开全,即下面同侧的腿后伸,另一侧腿屈曲于腹前,腹侧壁贴向床垫,使胎背依靠重力作用沿较短途径转至枕前位并保持有宫缩。在宫口开全后嘱产妇半卧抱膝或协助产妇半卧于产床上,床头抬高40°~50°,将两脚至于产床两侧高出产床20cm的脚蹬上。宫缩时尽量使两侧髋、膝关节屈曲,大腿尽可能贴近腹壁并外展,宫缩时指导产妇双手紧抓手把向下屏气用力配合分娩。之后分别对两组产妇三个产程的时间、产后两小时内的出血量、顺产人数、产钳人数、剖宫产人数、新生儿窒息例数进行统计。再将数据输入Excel进行分析,计算出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计算出两组产妇的顺产率、产钳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并以统计表显示。

1.3资料分析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使用x2检验和t检验。

2结果

2.1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是否具有差异性,将随机分组的两组产妇年龄、孕周、文化程度等情况归纳入表。用t检验对两组产妇年龄、孕周的均数进行比较;用x2检验对两组产妇不同文化程度所占比例的差异进行比较。

经统计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产妇年龄差异比较t=1.32,P>0.05,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产妇孕周差异比较t=1.43,P>0.05,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产妇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的差异进行比较x2=0.467,p>0.05,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产妇高中文化程度所占比例的差异进行比较x2=0.793,p>0.05,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产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例的差异进行比较x2=0.867,p>0.05,差异无显著性。

2.2两组产妇分娩情况比较

将两组产妇顺产率、产钳率、剖宫产率、产后2小时平均出血量归纳入表。用x2检验对两组产妇的顺产率、产钳率、剖宫产率的差异进行比较;用t检验对两组产妇产后2小时出血量的均数进行比较。

经统计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顺产率比较x2=7.33,P<0.05,差异有显著性;产后两小时出血量比较t=1.893,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2.3两组产妇产程平均时间及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

将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归纳入表。用t检验对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的均数进行比较;用x2检验对两组产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

经统计分析,两组产妇总产程时间比较t=6.44,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新生儿窒息率比较x2=5.67,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3讨论

3.1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年龄会影响女性骨盆发育及产力大小,而孕周会影响胎儿的体重与出生质量及产程进展,所以要比较两组产妇在年龄及孕周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性,经t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产妇年龄及孕周差异无显著性;产妇文化程度不同其对分娩过程的理解及配合程度不同,比较两组产妇在文化程度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性,经x2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产妇在文化程度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3.2产妇体位变化对产程进展的影响

临产后产妇由平卧位改变为站位、蹲位或坐位时,引起子宫静止期压力增加。较高的静止期宫内压力作用于宫颈,可致分娩过程加速,宫口开全后让产妇取坐位或半卧位时,子宫离开脊柱趋向于腹壁,胎儿纵轴与产轴相一致。借助胎儿的重力和地心吸引力作用,使胎头对宫颈的压力增加,反射性引起有效宫缩,胎先露下降,加快产程。因产力、产道、胎儿、精神心理因素是影响分娩的四因素[4]。而良好的产力及精神心理因素是建立在胎儿对产道良好适应性基础上的。在胎儿大小与骨产道不变的情况下,胎先露能否随骨盆各平面(产道)的不同形态进行一连串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是决定产程进展与能否顺利分娩的关键。根据两组产妇产时实施体位助产与未实施体位助产的资料显示,产妇的分娩体位对产程进程有直接的影响。实验组资料观察发现,临产后异常头位(枕后位枕横位)时指导产妇改变体位,行同侧侧腹卧位,可使胎儿背部的重心在胎儿重力和羊水浮力的作用下,胎背由枕后位时的侧后方,向产妇腹部前方的方向移动,同时带动胎头枕部向前旋转。随着间歇性有效宫缩,胎头不断下降,胎方位会朝着最有利的枕前位方向旋转。宫口开全后进入第二产程,此时改变产妇体位,使其半卧两腿屈膝外展,令髋关节和膝关节高度屈曲,膝部尽量靠近腹部,出口前后径可增大1.5cm-2cm[5],使耻骨联合上抬,提供了分娩空间,所以实验组的两产程时间明显缩短,而对照组在两产程中仅限于仰卧位分娩,骨盆可动性受限,骨盆相对狭窄,抬头下降阻力增加继发引起产力减弱,结果导致产程时间较长甚至滞产。

3.3体位助产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异常头位时(枕横位、枕后位)由于胎先露部不易紧贴宫颈内口,常导致协调性宫缩乏力及宫口扩张缓慢,枕骨持续压迫直肠,致使产妇过早使用腹压,导致宫颈水肿。胎头不能以最小经线通过骨盆各平面常导致先露下降停滞,产妇疲劳,使产妇失去分娩信心,增加阴道助产率和剖宫产率。由于体位助产能使胎头更好的适应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而进行一连串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经线通过产道,从而促使产程进展顺利。实验组产妇经实施体位助产顺产率高于对照组,产钳率和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3.4体位助产与产后出血的关系

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胎位异常时,胎头在下降的过程中与骨盆各平面适应性降低,胎头下降受阻,致使产程延长。产程延长会影响子宫收缩和缩复功能,从而导致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后宫缩乏力也会影响胎盘剥离、娩出和子宫壁的血窦关闭,容易引起产后出血,体位助产能缩短产程从而避免产程延长引起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资料显示实验组产妇产后2小时平均出血量小于对照组。

3.5体位助产对新生儿的影响

本资料提示,对照组常规待产分娩时,产妇体位相对固定,大多采取仰卧位分娩,而长时间仰卧位时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循环血量减少,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易造成胎儿缺氧。加之在产程后期,胎儿常处于轻度呼吸性酸中毒状态[6]。当胎位异常时不及时调整产妇体位,协助胎头适应骨盆时,产程时间延长,胎头下降缓慢,长时间受阻,迷走神经兴奋,胎心率减慢,胎儿缺氧、酸中毒加剧。而实验组产妇取站位或自由活动时,妊娠子宫对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压迫减轻,胎盘血循环良好,胎儿能得到足够的氧气来承受子宫收缩时的短暂缺氧,宫口开全后实施体位助产尽快结束分娩使胎头受压时间缩短,减少了胎儿宫内缺氧的发生,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6.

[2]张振东.足月妊娠不同体位宫内压力观察[J].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1984.11(5):310.

[3]赵兴波,单家治.利用孕妇体位矫正胎方位的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3,28(6):517.

[4]乐杰.妇产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4.

[5]王淑贞.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2.

[6]乐杰.妇产科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61-163.

标签:;  ;  ;  

体位助产对产程的影响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