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主应力迹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应力,挡土墙,压力,力场,板块,相移,主动。
主应力迹线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黄鑫,曹文贵,刘涛[1](2019)在《基于主应力迹线的有限土挡墙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有限填土土压力分析中常用水平薄层分析模型以期得到墙后土压力强度分布公式,而水平薄层模型中其实际受力情况是土压力计算中最关键之处。为得到水平薄层各点实际受力情况,在现有理论基础上,首先基于墙土间摩擦必然引起挡土墙后土体主应力方向发生偏转的力学机理与特点,引入主应力迹线概念,探讨了挡土墙后主应力迹线型式,得到土体各点的主应力偏转规律,最终得到各点实际受力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改进了水平薄层法受力模型,建立两侧墙背垂直且粗糙、填土面水平的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最后通过与现有有限土体挡土墙土压力计算理论进行分析,验证了本文土压力理论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公路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袁亚飞[2](2019)在《基于主应力迹线的应力场可视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巷道塌陷、瓦斯突出等力学产生的问题,严重影响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结合计算机应用技术对应力场进行有效的可视化,对分析应力场拓扑结构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当前最常用的可视化方法是绘制应力分量的等值线图,但该方法不能有效反映出应力场的基本特征。主应力迹线是研究应力场可视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它能显示出应力场的全貌特征、反映应力的传递路径,并以此解释应力场结构与巷道失稳破坏、瓦斯突出等之间存在的关系及规律。论文借助计算机图形学中张量场可视化的相关方法,通过理论分析、算法设计,得出较为有效的主应力迹线绘制算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针对无法用简单的方法确定应力张量的两个主应力方向所属族别的问题,论文根据应力场的连续性原则,设计了一种基于One-Class SVM的主应力向量分族算法,对应力场异常数据点进行修正,将所有已知点的两个主应力向量进行分族,从而使应力场的可视化问题转化为两个主应力向量场的可视化问题,为主应力迹线的绘制奠定基础。其次,通过分析退化点对应力场拓扑结构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实对称矩阵的退化点提取算法。该算法首先选取适当的退化点特征参数绘制等值线图,能够反映出应力场退化点位置及应力之间存在的联系。根据退化点与实对称矩阵的对应关系,结合变异系数来控制特征值参数的阈值,加快了算法提取退化点的速度。通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SIFT算法相比,在执行效率上得到了显着的提升。最后,对传统的迹线绘制算法中存在迹线放置、迹线闭合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应力场拓扑结构的主应力迹线放置算法。该算法结合数值积分、虚拟网格、余弦相似度等方法,通过选取适当的种子点来快速绘制主应力迹线。为了进一步展示应力场结构和巷道失稳破坏的岩体结构之间存在的关系,将应力值、主应力迹线与颜色相结合,构造出叁维模型用于显示应力场中的多特征信息。(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金洪伟,肖乔,李树刚,徐刚,高巧红[3](2018)在《基于主应力迹线及拓扑结构的巷道围岩破坏规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反映出巷道围岩应力场破坏规律,运用主应力迹线来可视化显示巷道围岩应力场,并通过主应力迹线图中退化点的类型及其发生的拓扑变化关系,以及优势主应力迹线的分布来表征应力场结构。结果表明:巷道围岩破坏和应力场结构之间存在的较明确的关系,应力场拓扑结构的改变(体现在退化点上)以及优势主应力迹线的曲率的变化均会对巷道的破坏造成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8年10期)
黄鑫[4](2018)在《基于主应力迹线的有限土挡墙土压力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压力计算是挡土墙等支护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它是支挡结构型式选择,强度等级分类以及施工成本等环节的关键所在。现如今随着挡土墙后有限填土问题越来越普遍,因此,对考虑墙后有限填土宽度等因素影响的土压力计算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首先通过对现有墙后有限填土土压力计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针对采用水平薄层方法研究中,对水平薄层模型表面竖向应力以及水平向剪应力分析存在的不足,通过考虑挡墙与邻近已有建筑基础与墙后填土间摩擦因素的影响,依据墙土间摩擦的存在必然会导致墙后填土中主应力方向发生偏转的力学机理,并基于主应力迹线拱的概念,深入探讨了主动及被动情况下有限土中主应力迹线的几何参数确定方法。然后通过主应力迹线方程(即主应力的传递轨迹)得到主应力迹线上各点的大小主应力方向偏转规律,并由此得到了墙后填土中任意点的大小主应力方向偏转规律,再根据各点大小主应力与任意截面正应力及剪应力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到水平薄层模型表面上竖向应力与水平剪应力的实际大小及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水平薄层模型的受力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同时完善了该模型的相关静力平衡方程,进而建立了基于主应力迹线的有限填土土压力的计算分析方法。最后,将本文所建立的墙后有限填土土压力计算方法与现有理论以及相关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得到了主动状态下,有限土压力呈非线性增长且增长速率随着深度增加而变小,合力作用点高于朗肯理论所得结论;被动状态下,有限土压力呈非线性增长而增长速率随着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变大,合力作用点低于朗肯理论所得结论。并且得到在不同宽高比,以及不同墙土摩擦角对土压力分布的影响规律。(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5-28)
丁鑫[5](2018)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D区的主应力迹线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主应力迹线法是构建拉压杆模型(Strut-and-Tie Model,简称STM)的重要手段,而钢筋混凝土结构干扰域——D区(Disturbed Region)的受力体系则表现为拉压杆模型。本文以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D区拉压杆模型的构形为依托,对主应力迹线方法进行了如下研究:(1)一般编程研究。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的Python脚本语言,对该软件做二次开发,实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D区的主应力迹线自动绘制。(2)线弹性阶段主应力迹线方法研究。运用所开发的程序,对深梁、局部承压、牛腿、横隔梁、承台、梁托、桥墩盖梁这七类典型D区,绘制主应力迹线,构造其拉压杆模型,以此为依托。并对主应力迹线自动绘制程序的四个组成部分:(1)起始点的选择;(2)下一点选取的标准;(3)选点终止标准;(4)主应力迹线平滑化,进行了补充与修正,同时深化了叁维主应力迹线研究。对比分析表明:所得结果优于现有成果。(3)非线性阶段主应力迹线方法研究。对主应力迹线方法提出了非线性阶段的折线点终止判别标准,实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D区的非线性阶段的主应力迹线自动绘制,并以钢筋混凝土深梁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武汉轻工大学》期刊2018-05-25)
韩永胜,王嫣[6](2017)在《用相移法全自动绘制主应力迹线》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弹性试验可以得到两种有用的参数条纹:等倾线和等差线。等差线包含主应力差的信息,利用等倾线可以得知模型上各点的主应力方向。然而工程上更需要这样一种曲线,其上每一点的切线与法线方向为该点两个主应力的方向,主应力迹线正是这样一种很直观、实用的曲线。主应力迹线只与主应力方向有关,而与主应力大小无关。利用等倾线可以通过作图法将主应力迹线描绘出来。传统都是用手动绘制主应力迹线,本文提出了新的图像处理方法,结合等倾线相移技术实现了主应力方向的全场确定,从而实现了主应力迹线的全自动绘制。实验证明用相移法全自动绘制主应力迹线在工程上非常有用。(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上旬刊)》期刊2017年08期)
王林庆[7](2016)在《基于主应力迹线的挡土墙土压力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挡土墙土压力是挡土墙设计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土力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朗金和库仑土压力计算理论一直都是挡土墙土压力分析和计算中使用的主流方法,但朗金土压力理论不能考虑墙土间摩擦力对土压力的影响,库仑土压力计算理论虽然能考虑墙土间摩擦力对土压力的影响,但其在分析土压力时将墙后滑裂楔体刚体化处理,忽略了墙后土体的散体性质以及墙土间摩擦角引起的墙后填土主应力方向偏转对土压力的影响,目前众多学者从墙土间摩擦角引起的墙后主应力方向的偏转入手分析墙土间摩擦角对挡土墙土压力的影响。墙土间摩擦效应是挡土墙土压力分析须考虑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本文针对现有挡土墙土压力理论的缺陷,依据墙土间摩擦必然引起挡土墙后土体主应力方向发生偏转的力学机理与特点,基于主应力迹线的概念,首先分别深入探讨了在主动和被动状态下挡土墙后土体主应力迹线型式,并提出了相应主应力迹线几何参数的确定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沿最大主应力迹线分层的方法,建立出了墙背竖直粗糙、填土面水平且作用竖直均布荷载的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分析方法,并采用沿最小主应力迹线分层的方法建立出了相应被动土压力分析方法,从而建立出一种新的挡土墙土压力理论,它能较合理地反映墙土之间摩擦对挡土墙土压力分析的影响。最后,通过本文及现有土压力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并揭示了墙土间摩擦对挡土墙土压力的影响规律,而且,还表明了采用本文土压力理论较现有同类理论进行挡土墙的土压力计算及其设计将更具安全性。(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6-12-20)
陈佳维,崔效锋,胡幸平,樊文杰[8](2015)在《中国及邻区水平最大主应力迹线的绘制与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大区域同一性与局域的非均匀特征,在时间上具有相对的持续稳定性。然而,中国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格局明显受制于周边板块的动力学作用,东部的力源主要来自太平洋板块俯冲、菲律宾板块推挤的作用,西部的力源则来自印度板块向北碰撞欧亚大陆而产生的挤压。由于中国大陆地壳复杂的构造格局以及地壳固体介质的不均匀性,这些驱动作用传递引起的地壳应力状态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从而现代构造应力场也具有明显的分区性,表现为不同地区应力方向、应力类型(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5年09期)
徐晓燕,袁梦尤[9](2005)在《主应力迹线的自动绘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主应力迹线是代表主应力方向的曲线簇。在土木建筑工程中主应力迹线是布筋方向的依据,但是在工程中通常都是徒手或用曲线板近似绘制主应力迹线。作者提出一种新的主应力迹线自动的绘制方法。该方法是根据主应力迹线满足过任意叁条等倾线的主应力都可以用二次曲线来描述这一条件,再利用主应力迹线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列出方程组解算出描述主应力迹线的一元二次方程,然后根据方程描绘出所求的主应力迹线。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对于工程上进行主应力迹线的绘制很有效。(本文来源于《实验力学》期刊2005年01期)
史厚强[10](1996)在《梁的主应力迹线及其绘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奇异函数方法,建立了梁的主应力迹线通式.介绍了根据此式用计算机绘制梁的主应力迹线的原理和方法.编制的程序适用于不同种类的梁和各种形式的载荷,操作简便,精度高,速度快.(本文来源于《宁夏工学院学报》期刊1996年S1期)
主应力迹线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巷道塌陷、瓦斯突出等力学产生的问题,严重影响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结合计算机应用技术对应力场进行有效的可视化,对分析应力场拓扑结构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当前最常用的可视化方法是绘制应力分量的等值线图,但该方法不能有效反映出应力场的基本特征。主应力迹线是研究应力场可视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它能显示出应力场的全貌特征、反映应力的传递路径,并以此解释应力场结构与巷道失稳破坏、瓦斯突出等之间存在的关系及规律。论文借助计算机图形学中张量场可视化的相关方法,通过理论分析、算法设计,得出较为有效的主应力迹线绘制算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针对无法用简单的方法确定应力张量的两个主应力方向所属族别的问题,论文根据应力场的连续性原则,设计了一种基于One-Class SVM的主应力向量分族算法,对应力场异常数据点进行修正,将所有已知点的两个主应力向量进行分族,从而使应力场的可视化问题转化为两个主应力向量场的可视化问题,为主应力迹线的绘制奠定基础。其次,通过分析退化点对应力场拓扑结构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实对称矩阵的退化点提取算法。该算法首先选取适当的退化点特征参数绘制等值线图,能够反映出应力场退化点位置及应力之间存在的联系。根据退化点与实对称矩阵的对应关系,结合变异系数来控制特征值参数的阈值,加快了算法提取退化点的速度。通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SIFT算法相比,在执行效率上得到了显着的提升。最后,对传统的迹线绘制算法中存在迹线放置、迹线闭合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应力场拓扑结构的主应力迹线放置算法。该算法结合数值积分、虚拟网格、余弦相似度等方法,通过选取适当的种子点来快速绘制主应力迹线。为了进一步展示应力场结构和巷道失稳破坏的岩体结构之间存在的关系,将应力值、主应力迹线与颜色相结合,构造出叁维模型用于显示应力场中的多特征信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主应力迹线论文参考文献
[1].黄鑫,曹文贵,刘涛.基于主应力迹线的有限土挡墙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J].公路工程.2019
[2].袁亚飞.基于主应力迹线的应力场可视化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9
[3].金洪伟,肖乔,李树刚,徐刚,高巧红.基于主应力迹线及拓扑结构的巷道围岩破坏规律分析[J].煤炭技术.2018
[4].黄鑫.基于主应力迹线的有限土挡墙土压力分析方法[D].湖南大学.2018
[5].丁鑫.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D区的主应力迹线方法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8
[6].韩永胜,王嫣.用相移法全自动绘制主应力迹线[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
[7].王林庆.基于主应力迹线的挡土墙土压力分析方法[D].湖南大学.2016
[8].陈佳维,崔效锋,胡幸平,樊文杰.中国及邻区水平最大主应力迹线的绘制与亟需解决的问题[J].国际地震动态.2015
[9].徐晓燕,袁梦尤.主应力迹线的自动绘制[J].实验力学.2005
[10].史厚强.梁的主应力迹线及其绘制[J].宁夏工学院学报.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