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氮-无机磷复合污染地下水的修复装置论文和设计-王夏晖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氨氮‑无机磷复合污染地下水的修复装置,该修复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导流区、第二导流区、第三导流区、第四导流区和第五导流区,地下水能沿第一导流区、第二导流区、第三导流区、第四导流区和第五导流区在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和吸附池中形成曲折的水流路径(例如S型水流路径),延长了地下水在相应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使地下水中的氨氮和\/或无机磷在相应池中充分反应,进而提高了地下水同步去除氨氮和无机磷的去除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氨氮-无机磷复合污染地下水的修复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和吸附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流板,靠近所述厌氧池的池壁并与其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厌氧池内,以使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池壁间形成第一导流区;第一共用池壁、第一通孔及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共用池壁设置于所述厌氧池和缺氧池之间,所述第一通孔靠近所述厌氧池或缺氧池的池顶设置于所述第一共用池壁上以连通所述厌氧池和缺氧池,所述第二导流板靠近所述第一共用池壁并与其间隔设置于所述缺氧池内,所述第二导流板的一端与所述缺氧池的池顶连接,相对端与所述缺氧池的池底存在间隙,以使所述第二导流板和第一共用池壁间形成第二导流区;第二共用池壁、第二通孔及第三导流板,所述第二共用池壁设置于所述缺氧池和好氧池之间,所述第一通孔靠近所述缺氧池或好氧池的池顶设置于所述第二共用池壁上以连通所述缺氧池和好氧池,所述第三导流板靠近所述第二共用池壁并与其间隔设置于所述好氧池内,所述第三导流板的一端与所述好氧池的池顶连接,相对端与所述好氧池的池底存在间隙,以使所述第三导流板和第二共用池壁间形成第三导流区;第三共用池壁、第三通孔及第四导流板,所述第三共用池壁设置于所述好氧池和沉淀池之间,所述第三通孔靠近所述好氧池或沉淀池的池顶设置于所述第三共用池壁上以连通所述好氧池和沉淀池,所述第四导流板靠近所述第三共用池壁并与其间隔设置于所述沉淀池内,所述第四导流板的一端与所述沉淀池的池顶连接,相对端与所述沉淀池的池底存在间隙,以使所述第四导流板和第三共用池壁间形成第四导流区;第四共用池壁、第四通孔及第五导流板,所述第四共用池壁设置于所述沉淀池和吸附池之间,所述第四通孔靠近所述沉淀池或吸附池的池顶设置于所述第四共用池壁上以连通所述沉淀池和吸附池,所述第五导流板靠近所述第四共用池壁并与其间隔设置于所述吸附池内,所述第五导流板的一端与所述吸附池的池顶连接,相对端与所述吸附池的池底存在间隙,以使所述第五导流板和第四共用池壁间形成第五导流区。

设计方案

1.一种氨氮-无机磷复合污染地下水的修复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和吸附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导流板,靠近所述厌氧池的池壁并与其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厌氧池内,以使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池壁间形成第一导流区;

第一共用池壁、第一通孔及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共用池壁设置于所述厌氧池和缺氧池之间,所述第一通孔靠近所述厌氧池或缺氧池的池顶设置于所述第一共用池壁上以连通所述厌氧池和缺氧池,所述第二导流板靠近所述第一共用池壁并与其间隔设置于所述缺氧池内,所述第二导流板的一端与所述缺氧池的池顶连接,相对端与所述缺氧池的池底存在间隙,以使所述第二导流板和第一共用池壁间形成第二导流区;

第二共用池壁、第二通孔及第三导流板,所述第二共用池壁设置于所述缺氧池和好氧池之间,所述第一通孔靠近所述缺氧池或好氧池的池顶设置于所述第二共用池壁上以连通所述缺氧池和好氧池,所述第三导流板靠近所述第二共用池壁并与其间隔设置于所述好氧池内,所述第三导流板的一端与所述好氧池的池顶连接,相对端与所述好氧池的池底存在间隙,以使所述第三导流板和第二共用池壁间形成第三导流区;

第三共用池壁、第三通孔及第四导流板,所述第三共用池壁设置于所述好氧池和沉淀池之间,所述第三通孔靠近所述好氧池或沉淀池的池顶设置于所述第三共用池壁上以连通所述好氧池和沉淀池,所述第四导流板靠近所述第三共用池壁并与其间隔设置于所述沉淀池内,所述第四导流板的一端与所述沉淀池的池顶连接,相对端与所述沉淀池的池底存在间隙,以使所述第四导流板和第三共用池壁间形成第四导流区;

第四共用池壁、第四通孔及第五导流板,所述第四共用池壁设置于所述沉淀池和吸附池之间,所述第四通孔靠近所述沉淀池或吸附池的池顶设置于所述第四共用池壁上以连通所述沉淀池和吸附池,所述第五导流板靠近所述第四共用池壁并与其间隔设置于所述吸附池内,所述第五导流板的一端与所述吸附池的池顶连接,相对端与所述吸附池的池底存在间隙,以使所述第五导流板和第四共用池壁间形成第五导流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与好氧池的池壁平行设置;

所述第二导流板与第一共用池壁平行设置;

所述第三导流板与第二共用池壁平行设置;

所述第四导流板与第三共用池壁平行设置;

所述第五导流板与第四共用池壁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流板包括第一直段和第一倾斜段,所述第一直段一端与所述厌氧池的池顶连接,相对端与所述第一倾斜段连接,所述第一倾斜段相对于所述第一直段靠近所述第一共用池壁倾斜;

所述第二导流板包括第二直段和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二直段一端与所述缺氧池的池顶连接,相对端与所述第二倾斜段连接,所述第二倾斜段相对于所述第二直段靠近所述第二共用池壁倾斜;

所述第三导流板包括第三直段和第三倾斜段,所述第三直段一端与所述好氧池的池顶连接,相对端与所述第一倾斜段连接,所述第三倾斜段相对于所述第三直段靠近所述第三共用池壁倾斜;

所述第四导流板包括第四直段和第四倾斜段,所述第四直段一端与所述沉淀池的池顶连接,相对端与所述第四倾斜段连接,所述第四倾斜段相对于所述第四直段靠近所述第四共用池壁倾斜;

所述第五导流板包括第五直段和第五倾斜段,所述第五直段一端与所述吸附池的池顶连接,相对端与所述第五倾斜段连接,所述第五倾斜段相对于所述第五直段远离所述第四共用池壁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区的长度h1与所述好氧池的长度H1之比(5-7):20;

所述第二导流区的长度h2与所述沉淀池的长度H2之比(5-7):20;

所述第三导流区的长度h3与所述好氧池的长度H3之比(5-7):20;

所述第四导流区的长度h4与所述沉淀池的长度H4之比(5-7):20;

所述第五导流区的长度h5与所述吸附池的长度H4之比(5-7):20。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和吸附池的容积比为1~2:1~2:1~2:1~2: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水口,靠近所述厌氧池的池顶设置于其池壁上,第一导流板靠近所述进水口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污泥回流管及第一泵,所述污泥回流管一端与所述沉淀池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厌氧池连通,所述第一泵设置于所述污泥回流管上;

混合液回流管及第二泵,所述混合液回流管的一端与所述好氧池连通,另一端插至所述缺氧池的底部中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排气管,与所述厌氧池或缺氧池连通;排泥管,与所述沉淀池连接;

吸附层及出水管,所述吸附层设置于所述吸附池内,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吸附池的池顶连通,以使来自沉淀池的液体经过吸附层吸附后,从出水管外排。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的长:宽:高比为1~3:1~1.5:4~5;

所述缺氧池的长:宽:高比为1~3:1~1.5:4~5;

所述好氧池的长:宽:高比为1~3:1~1.5:4~5;

所述沉淀池的长:宽:高比为1~3:1~1.5:4~5;

所述吸附池的长:宽:高比为1~3:1~1.5:4~5。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填充框,设置于所述厌氧池中;

搅拌器,设置于所述厌氧池内;

第一曝气头,设置于所述好氧池的池底,所述第一曝气头外连第一鼓风机;

第二曝气头,设置于所述吸附池的池底,所述第二曝气头外连第二鼓风机。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氮-无机磷复合污染地下水的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世界范围内,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人畜粪尿的还田、不合理的污水灌溉、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肆意排放、受污河水的侧向补给、地下水的开采或超采、垃圾渗滤液的入渗等导致地下水普遍遭受了氨氮和无机磷污染,其污染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环境和健康问题。据报道,中国、美国、德国、印度、澳大利亚、英国和韩国等国家已在地下水中发现了高浓度的氨氮和无机磷,例如在中国沈阳,地下水中氨氮达到了10mg\/L,远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0.5mg\/L);在中国上海,地下水中水溶性总磷含量介于0.75-1.97mg\/L之间,平均浓度为 1.31mg\/L。地下水中氨氮和无机磷会造成水中溶解氧浓度快速降低,引起富营养化,进而对水生生物造成明显的毒害作用甚至造成死亡,并改变地下水化学条件和微生物菌落结构;同时,会增加净水厂消毒剂用量,既增加吨水处理成本,又会产生大量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消毒副产物,进而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中,A2<\/sup>O法、SBR法、氧化沟法等传统的生物法用于同步去除氨氮和无机磷已经得到了广泛研究和普遍应用,但是在同时去除氨氮和无机磷的效果方面,还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在地下水同步去除氨氮和无机磷过程中存在氨氮和无机磷去除效果有待提高的缺陷,提供一种氨氮- 无机磷复合污染地下水的修复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氨氮-无机磷复合污染地下水的修复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和吸附池,还包括,

第一导流板,靠近所述厌氧池的池壁并与其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厌氧池内,以使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池壁间形成第一导流区;

第一共用池壁、第一通孔及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共用池壁设置于所述厌氧池和缺氧池之间,所述第一通孔靠近所述厌氧池或缺氧池的池顶设置于所述第一共用池壁上以连通所述厌氧池和缺氧池,所述第二导流板靠近所述第一共用池壁并与其间隔设置于所述缺氧池内,所述第二导流板的一端与所述缺氧池的池顶连接,相对端与所述缺氧池的池底存在间隙,以使所述第二导流板和第一共用池壁间形成第二导流区;

第二共用池壁、第二通孔及第三导流板,所述第二共用池壁设置于所述缺氧池和好氧池之间,所述第一通孔靠近所述缺氧池或好氧池的池顶设置于所述第二共用池壁上以连通所述缺氧池和好氧池,所述第三导流板靠近所述第二共用池壁并与其间隔设置于所述好氧池内,所述第三导流板的一端与所述好氧池的池顶连接,相对端与所述好氧池的池底存在间隙,以使所述第三导流板和第二共用池壁间形成第三导流区;

第三共用池壁、第三通孔及第四导流板,所述第三共用池壁设置于所述好氧池和沉淀池之间,所述第三通孔靠近所述好氧池或沉淀池的池顶设置于所述第三共用池壁上以连通所述好氧池和沉淀池,所述第四导流板靠近所述第三共用池壁并与其间隔设置于所述沉淀池内,所述第四导流板的一端与所述沉淀池的池顶连接,相对端与所述沉淀池的池底存在间隙,以使所述第四导流板和第三共用池壁间形成第四导流区;

第四共用池壁、第四通孔及第五导流板,所述第四共用池壁设置于所述沉淀池和吸附池之间,所述第四通孔靠近所述沉淀池或吸附池的池顶设置于所述第四共用池壁上以连通所述沉淀池和吸附池,所述第五导流板靠近所述第四共用池壁并与其间隔设置于所述吸附池内,所述第五导流板的一端与所述吸附池的池顶连接,相对端与所述吸附池的池底存在间隙,以使所述第五导流板和第四共用池壁间形成第五导流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板与好氧池的池壁平行设置;

所述第二导流板与第一共用池壁平行设置;

所述第三导流板与第二共用池壁平行设置;

所述第四导流板与第三共用池壁平行设置;

所述第五导流板与第四共用池壁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板包括第一直段和第一倾斜段,所述第一直段一端与所述厌氧池的池顶连接,相对端与所述第一倾斜段连接,所述第一倾斜段相对于所述第一直段靠近所述第一共用池壁倾斜;

所述第二导流板包括第二直段和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二直段一端与所述缺氧池的池顶连接,相对端与所述第二倾斜段连接,所述第二倾斜段相对于所述第二直段靠近所述第二共用池壁倾斜;

所述第三导流板包括第三直段和第三倾斜段,所述第三直段一端与所述好氧池的池顶连接,相对端与所述第一倾斜段连接,所述第三倾斜段相对于所述第三直段靠近所述第三共用池壁倾斜;

所述第四导流板包括第四直段和第四倾斜段,所述第四直段一端与所述沉淀池的池顶连接,相对端与所述第四倾斜段连接,所述第四倾斜段相对于所述第四直段靠近所述第四共用池壁倾斜;

所述第五导流板包括第五直段和第五倾斜段,所述第五直段一端与所述吸附池的池顶连接,相对端与所述第五倾斜段连接,所述第五倾斜段相对于所述第五直段远离所述第四共用池壁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区的长度h1与所述好氧池的长度H1之比 (5-7):20;

所述第二导流区的长度h2与所述沉淀池的长度H2之比(5-7):20;

所述第三导流区的长度h3与所述好氧池的长度H3之比(5-7):20;

所述第四导流区的长度h4与所述沉淀池的长度H4之比(5-7):20;

所述第五导流区的长度h5与所述吸附池的长度H4之比(5-7):20。

进一步地,所述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和吸附池的容积比为1~2:1~2:1~2:1~2:1~2。

进一步地,还包括进水口,靠近所述厌氧池的池顶设置于其池壁上,第一导流板靠近所述进水口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污泥回流管及第一泵,所述污泥回流管一端与所述沉淀池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厌氧池连通,所述第一泵设置于所述污泥回流管上;

混合液回流管及第二泵,所述混合液回流管的一端与所述好氧池连通,另一端插至所述缺氧池的底部中央。

进一步地,还包括排气管,与所述厌氧池或缺氧池连通;排泥管,与所述沉淀池连接;

吸附层及出水管,所述吸附层设置于所述吸附池内,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吸附池的池顶连通,以使来自沉淀池的液体经过吸附层吸附后,从出水管外排。

进一步地,所述厌氧池的长:宽:高比为1~3:1~1.5:4~5;

所述缺氧池的长:宽:高比为1~3:1~1.5:4~5;

所述好氧池的长:宽:高比为1~3:1~1.5:4~5;

所述沉淀池的长:宽:高比为1~3:1~1.5:4~5;

所述吸附池的长:宽:高比为1~3:1~1.5:4~5。

进一步地,还包括,填充框,设置于所述厌氧池中,所述填充框内混合填装木屑与铁屑,质量比为1~3:0.5~1,木屑粒径为2~5mm,铁屑粒径为2~5mm,铁屑的Fe0含量为>60%,木屑与铁屑占缺氧池有效体积的 10%~15%,弥补地下水中有机碳不足并释放二价铁和阴极氢。

搅拌器,设置于所述厌氧池内;

第一曝气头,设置于所述好氧池的池底,所述第一曝气头外连第一鼓风机;

第二曝气头,设置于所述吸附池的池底,所述第二曝气头外连第二鼓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厌氧池和缺氧池之间共用第一共用池壁、在缺氧池和好氧池之间共用第二共用池壁并在第二共用池壁上设置第一通孔、好氧池和沉淀池之间共用第三共用池壁并在第三共用池壁上设置第二通孔、沉淀池和吸附池之间共用第四共用池壁并在第四共用池壁上设置第三通孔,并分别形成第一导流区、第二导流区、第三导流区、第四导流区和第五导流区,地下水能沿第一导流区、第二导流区、第三导流区、第四导流区和第五导流区在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和吸附池中形成曲折的水流路径(例如S型水流路径),延长了地下水在相应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使地下水中的氨氮和\/或无机磷在相应池中充分反应,进而提高了地下水同步去除氨氮和无机磷的去除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氨氮-无机磷复合污染地下水的修复装置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修复装置的俯视图;

1-厌氧池;1a-第一导流板;1b-第一导流区;1c-第一搅拌器;1d-第一共用池壁;2-缺氧池;2a-第二导流板;2b-第二导流区;2c-第二搅拌器;2d- 第二共用池壁;3-好氧池;3a-第三导流板;3b-第三导流区;3c-第一曝气头; 3d-第三共用池壁;4-沉淀池;4a-第四导流板;4b-第四导流区;4c-第四共用池壁;5-吸附池;5a-第五导流板;5b-第五导流区;5c-吸收层;5d-第二曝气头;6-第一泵;7-第二泵;8-第一鼓风机;9-第二鼓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氨氮-无机磷复合污染地下水的修复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厌氧池1、缺氧池2、好氧池3、沉淀池4和吸附池5,还包括,

第一导流板1a,靠近所述厌氧池1的池壁并与其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厌氧池1内,以使所述第一导流板1a和池壁间形成第一导流区1b;

第一共用池壁1d、第一通孔及第二导流板2a,所述第一共用池壁1d 设置于所述厌氧池1和缺氧池2之间,所述第一通孔靠近所述厌氧池1或缺氧池2的池顶设置于所述第一共用池壁1d上以连通所述厌氧池1和缺氧池2,所述第二导流板2a靠近所述第一共用池壁1d并与其间隔设置于所述缺氧池2内,所述第二导流板2a的一端与所述缺氧池2的池顶连接,相对端与所述缺氧池2的池底存在间隙,以使所述第二导流板2a和第一共用池壁1d间形成第二导流区2b;

第二共用池壁2d、第二通孔及第三导流板3a,所述第二共用池壁2d 设置于所述缺氧池2和好氧池3之间,所述第一通孔靠近所述缺氧池2或好氧池3的池顶设置于所述第二共用池壁2d上以连通所述缺氧池2和好氧池3,所述第三导流板3a靠近所述第二共用池壁2d并与其间隔设置于所述好氧池3内,所述第三导流板3a的一端与所述好氧池3的池顶连接,相对端与所述好氧池3的池底存在间隙,以使所述第三导流板3a和第二共用池壁2d间形成第三导流区3b;

第三共用池壁3d、第三通孔及第四导流板4a,所述第三共用池壁3d 设置于所述好氧池3和沉淀池4之间,所述第三通孔靠近所述好氧池3或沉淀池4的池顶设置于所述第三共用池壁3d上以连通所述好氧池3和沉淀池4,所述第四导流板4a靠近所述第三共用池壁3d并与其间隔设置于所述沉淀池4内,所述第四导流板4a的一端与所述沉淀池4的池顶连接,相对端与所述沉淀池4的池底存在间隙,以使所述第四导流板4a和第三共用池壁3d间形成第四导流区4b;

第四共用池壁4c、第四通孔及第五导流板5a,所述第四共用池壁4c 设置于所述沉淀池4和吸附池5之间,所述第四通孔靠近所述沉淀池4或吸附池5的池顶设置于所述第四共用池壁4c上以连通所述沉淀池4和吸附池5,所述第五导流板5a靠近所述第四共用池壁4c并与其间隔设置于所述吸附池5内,所述第五导流板5a的一端与所述吸附池5的池顶连接,相对端与所述吸附池5的池底存在间隙,以使所述第五导流板5a和第四共用池壁4c间形成第五导流区5b。

上述修复装置中,通过设置第一导流区、第二导流区、第三导流区、第四导流区和第五导流区,地下水能沿第一导流区、第二导流区、第三导流区、第四导流区和第五导流区在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和吸附池中形成曲折的水流路径(例如S型水流路径),延长了地下水在相应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使地下水中的氨氮和\/或无机磷在相应池中充分反应,进而提高了地下水同步去除氨氮和无机磷的去除效果。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流板与好氧池的池壁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导流板与第一共用池壁平行设置;所述第三导流板与第二共用池壁平行设置;所述第四导流板与第三共用池壁平行设置;所述第五导流板与第四共用池壁平行设置。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导流板1a包括第一直段和第一倾斜段,所述第一直段一端与所述厌氧池的池顶连接,相对端与所述第一倾斜段连接,所述第一倾斜段相对于所述第一直段靠近所述第一共用池壁倾斜;通过上述设置的直段和倾斜段,能很好地将水体引流至相应池中;

所述第二导流板2a包括第二直段和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二直段一端与所述缺氧池的池顶连接,相对端与所述第二倾斜段连接,所述第二倾斜段相对于所述第二直段靠近所述第二共用池壁倾斜;通过上述设置的直段和倾斜段,能很好地将水体引流至相应池中;

所述第三导流板3a包括第三直段和第三倾斜段,所述第三直段一端与所述好氧池的池顶连接,相对端与所述第一倾斜段连接,所述第三倾斜段相对于所述第三直段靠近所述第三共用池壁倾斜;通过上述设置的直段和倾斜段,能很好地将水体引流至相应池中;

所述第四导流板4a包括第四直段和第四倾斜段,所述第四直段一端与所述沉淀池的池顶连接,相对端与所述第四倾斜段连接,所述第四倾斜段相对于所述第四直段靠近所述第四共用池壁倾斜;通过上述设置的直段和倾斜段,能很好地将水体引流至相应池中;

所述第五导流板5a包括第五直段和第五倾斜段,所述第五直段一端与所述吸附池的池顶连接,相对端与所述第五倾斜段连接,所述第五倾斜段相对于所述第五直段远离所述第四共用池壁倾斜;通过上述设置的直段和倾斜段,能很好地将水体引流至相应池中。

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地延长水体在相应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所述第一导流区的长度h1与所述好氧池的长度H1之比(5-7):20;

所述第二导流区的长度h2与所述沉淀池的长度H2之比(5-7):20;

所述第三导流区的长度h3与所述好氧池的长度H3之比(5-7):20;

所述第四导流区的长度h4与所述沉淀池的长度H4之比(5-7):20;

所述第五导流区的长度h5与所述吸附池的长度H4之比(5-7):20。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和吸附池的容积比为1~2:1~2:1~2:1~2:1~2;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厌氧池的长:宽:高比为1~3:1~1.5:4~5;所述缺氧池的长:宽:高比为1~3: 1~1.5:4~5;所述好氧池的长:宽:高比为1~3:1~1.5:4~5;所述沉淀池的长:宽:高比为1~3:1~1.5:4~5;所述吸附池的长:宽:高比为1~3: 1~1.5:4~5。

进一步地,还包括还包括进水口,靠近所述厌氧池的池顶设置于其池壁上,第一导流板靠近所述进水口设置。

如图1所示,还包括污泥回流管及第一泵6,所述污泥回流管一端与所述沉淀池4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厌氧池1连通,所述第一泵6设置于所述污泥回流管上;

混合液回流管及第二泵7,所述混合液回流管的一端与所述好氧池3连通,另一端插至所述缺氧池2的底部中央,用于将好氧池3中的混合液返回至缺氧池2中再次进行厌氧反应,提高处理效果,所述第二泵7设置于所述混合液回流管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排气管,与所述厌氧池1或缺氧池2连通;排泥管,与所述沉淀池4连接;

吸附层5c及出水管,所述吸附层5c设置于所述吸附池5内,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吸附池5的池顶连通,以使来自沉淀池4的液体经过吸附层5c吸附后,从出水管外排。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填充框,设置于所述厌氧池中,所述填充框内混合填装木屑与铁屑,质量比为1~3:0.5~1,木屑粒径为2~5mm,铁屑粒径为2~5mm,铁屑的Fe0含量为>60%,木屑与铁屑占缺氧池有效体积的10%~15%,弥补地下水中有机碳不足并释放二价铁和阴极氢;

搅拌器,设置于所述厌氧池1和缺氧池2内;具体地,搅拌器包括第一搅拌器1c和第二搅拌器2c,第一搅拌器1c设置于厌氧池1中,第二搅拌器2c设置于缺氧池2中;

第一曝气头3c,设置于所述好氧池3的池底,所述第一曝气头3c外连第一鼓风机8;

第二曝气头5d,设置于所述吸附池5的池底,所述第二曝气头5d外连第二鼓风机9。

此外,本修复装置通过依次设置厌氧池1、缺氧池2、好氧池3、沉淀池4和吸附池5,先利用厌氧池1、缺氧池2、好氧池3去除进水中大部分的NH4<\/sub>+<\/sup>-N和的TP,大大降低后置的吸附池5进水负荷,避免其中的吸附层5c过早饱和失效,从而延长了其使用寿命,进而降低了气冲洗频次与运行维护费用。同时该修复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不需投加除磷药剂、不需补充液态有机碳,与国内现有基于生物-化学法的污水处理装置相比,展现出无投药系统、污泥产量小、不涉及药剂二次污染等优点,进而降低了实际运行成本和管理难度。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设计图

一种氨氮-无机磷复合污染地下水的修复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623980.5

申请日:2019-09-2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778601U

授权时间:20191213

主分类号:C02F9/14

专利分类号:C02F9/14

范畴分类:申请人: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第一申请人: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申请人地址:100012 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大羊坊8号

发明人:王夏晖;黄国鑫;田梓;季国华;朱文会;伍思扬;陈茜

第一发明人:王夏晖

当前权利人: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代理人:李亚南

代理机构:11250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氨氮-无机磷复合污染地下水的修复装置论文和设计-王夏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