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徐矿一院网络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于晓燕[1](2020)在《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40余年的经济快速增长造成煤炭资源过度开采、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增长需要有效地改善由矿区内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发展碎片化、资源错配等原因造成的生产资源不足和浪费并存的局面。本文提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通过矿农协同的生态体系重建,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解决矿区内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矿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并最终实现矿区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本文运用WSR系统方法论展开研究。首先,从“物理、事理和人理”的角度,运用代谢分析、矿农协同共生分析和实施主体动态博弈分析探寻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构建机理;接着结合体系实际集成构建的方法,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体系构建演化过程模拟仿真;然后,在此基础上从体系构建完成程度、体系价值和实施主体管理行为三个方面建立体系评价方法;最后对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实例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价,进而提出体系发展的政府保障制度及企业发展策略。本文主要从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构建机理、体系构建、评价方法和实例分析四个方面展开研究。(1)运用代谢机理进行“物理”分析,发现矿农协同是实现矿区资源代谢优化的有效方法,提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并明确体系的构建目标;建立Logistic协同共生模型进行“事理”分析,对矿农协同共生的平衡点求解,并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揭示矿农协同发展的内涵和实质;最后,通过运用微分方程建立实施主体动态博弈模型进行“人理”分析,求解实施主体合作博弈下的最优行为模式。(2)运用集成方法建立土地复垦利用子系统、水资源生态处理利用子系统、能源加工利用子系统、生态种养殖子系统、有机肥加工利用子系统,集成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各子系统和整体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具体包括对子系统构建过程的仿真,明确各个构建环节对子系统构建的影响;对体系整体构建和运行进行仿真,明确各个子系统构建对体系整体构建的影响;对体系构建提升矿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进行仿真,明确体系构建对矿区综合效益提升的影响。(3)从体系构建完成、体系综合价值和实施主体管理行为三个方面建立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评价方法,用于体系构建的监测评价。首先,以体系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为基础,选取体系构建环节为评价指标并确定权重,运用Jaccard系数模型,对体系的构建完成程度进行评价。其次,借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以多目标规划模型为基础,结合体系构建的实际情况选取指标,建立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价值评价方法,对体系构建给矿区带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量化评价。最后,结合体系构建实施主体动态博弈分析的结论,运用QSIM方法对实施主体管理行为的不同实施方案进行模拟,对实施主体行为进行定性分析,并选取评价指标作为体系实施主体管理行为和决策评价的主要内容。三种评价方法为全面掌握和监测体系构建水平、价值水平,以及实施主体管理行为提供了实时评价方法,为及时发现体系构建中的问题,适时调整发展规划和方向,指导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发展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4)选取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作为研究实例,对该体系构建现状、构建完成程度、综合价值和实施主体管理行为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价。在体系构建评价中,通过模型应用计算获得Jaccard系数69.47%的结果,验证新巨龙已基本完成矿农协同体系构建,体系构建现实可行。在体系价值评价中,对新巨龙矿区2009-2019年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服务效益进行全面评价,数据表明近十年来,该体系的服务总值随着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不断提高,2019年达到19.21亿元,其中调节服务价值和支持性服务价值较高,体系构建为矿区带来了综合效益的持续增长。最后,对新巨龙体系构建实施主体管理行为进行评价,总结了体系实际构建中政府层面、企业层面以及实施主体协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政府保障制度和矿业企业实施策略建议。本文突破矿区末端治理,单一土地资源复垦的原有发展思路,提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新模式,为矿区发展提供了进行矿业生产同时,完成矿区资源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实时治理的新方法,本文研究方法及结论可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王思瑶[2](2017)在《沈阳市传统型住区外环境开放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6年我国新建住区推广街区制,再一次印证了住区与城市互动的重要性。城市及其住区的日益发展,对住区与城市的融合、住区居民公共生活质量以及住区街道中对于人与车的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对这方面的思考和探讨也日益增多。由房地产商操盘的城市住宅开发过度饱和的今天,反观那些随着时间演替依然承担普通市民住宅需求的传统型住区,他的未来发展将会如何?基于以上,引发了本文对如何挖掘传统型住区外环境的价值,传统型住区如何在政策支持的大环境下做出应对的思考。一方面,传统型住区依然承载着居民的居住与生活,其外环境提供居民公共生活不可或缺的场所;另一方面,传统型住区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严峻,街道重车轻人的设计、社区封闭内聚的模式等给传统型住区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并使其价值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因此如何发掘传统型住区外环境的价值,解决传统型住区外环境的问题亟需深入研究。首先,本论文对研究的相关概念作出界定,梳理了国内外住区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结合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成果,为全文的写作打下基础。第二章为全篇的基本研究部分,宏观分析城市与住区的密切联系,回顾沈阳市住区演变和现状,总结出沈阳市住区的主要类型,对传统型住区外环境的构成要素和影响要素进行解读,并分析了住区外环境的层次划分及特征。第三章针对上文住区类型的划分分别选取案例,对沈阳市传统型住区外环境的各部分构成实地情况进行总结,了解居民对所在住区的满意度和需求点,以发掘传统型住区面对开放时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对沈阳市传统型住区外环境特征进行进一步的提炼总结,并结合已有的传统型住区开放案例,进行开放经验的总结与归纳。第五章对单位制住区、成片式住区以及新旧结合型住区分别提出开放策略。第六章对全文结论,创新点与不足进行总结。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为今后沈阳市传统型住区外环境由封闭走向开放提供指导意义,进而使传统型住区进发崭新活力,推动其与城市协调发展,使人们回归邻里、社区回归城市。
王文瑞[3](2016)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陇县老城区特色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词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当中,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外,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与其相同重要的文化遗产。所谓文化遗产,它是人们在千百年来的社会生产实践中所流传下来的具体遗迹。之所以说其重要性,是因为文化遗产的这两个重要内容不仅仅见证了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而且由于地域文化差异的因素使它们也都具有了自己专属的和不可替换的性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对自己文化和历史的独特记忆。所以,为了更好的表现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同感以及对外展现自身的文化多样性和独特性,就需要一个民族要对自己的文化遗产始终保有足够的重视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保护工作当中。对于文化遗产而言,不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与它相对应的物质文化遗产,两者没有孰轻孰重的说法,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状态。对比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和流传离不开物质的承载,即物质载体。而物质文化遗产长久以来得到人们的认同也必须是因为它自身具有在文化意义层面上的内容。所以,不论是保护非遗还是物质文化遗产,都需要将它们相互地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达到对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我们国家在非遗方面的保护工作在这些年来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尽管我国各地在对当地的非遗保护工作当中不时回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与此同时这些困难也体现出了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对未来的保护策略和方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在非物质文化方面的保护方面,实践工作与理论体系这些年来也都得到了饶有成效的进展也是有目共睹,不论是在保护的理论还是在保护的策略方法落实上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在对非遗的保护工作当中,与物质环境相互结合的完整性保护的提出就具有十分重要的进步意义,它强调的是文化艺术的产生和发生应该与原状地类似甚至就在其本身的发生地。在对非遗的保护工作当中,都需要进入到其发生地,不论是村庄还是城镇。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我们在传统保护工作中所遇到的关于文化完整性传承的各种困难。这对我国各地在非遗保护工作中起着具有策略性的指导意义。我国由于地域广阔,少数民族数量多以及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大,使我国具有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由于外来文化的逐年侵袭,以及中小地方对其自身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大,使国家众多地区的非遗保护面临着重重困难。而本文将从陕西省宝鸡市陇县老城区入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老城区特色保护为出发点,用当地的文化艺术和老城区的关系来讨论当地民俗文化与陇县老城区的发展关系,并且论述传统的地方文化在传统老城街区的表现展示和传承的方式,希望能够为我国在非遗保护方面提供一个相对有效的理论依据。从而使老街区自身的文化特色和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都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师辉[4](2015)在《多井筒整合金属矿山通风系统的优化与分析》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资源的不断开采利用,我国的矿井开采正在不断加深,开采的难度不断加大,如何安全生产成为现在矿井生产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个矿井的通风系统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矿井生产是否能够安全进行。由于前几年我国对小型矿井的整治,所以很多矿井整合成为新的中大型矿井。但整合矿巷道复杂、通风线路长、废弃巷道多、造成通风系统复杂多变。本文主要以某铁矿的通风系统为例,首先,采用了现场实测、数据整理与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该铁矿的通风参数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借助三维仿真软件,编制了适合该铁矿的通风网络解算系统(TFJS1.0)。然后,通过对矿井通风系统图的优化利用CAD绘制出矿井通风的立体图,利用通风立体图通过Super Map绘制出通风系统网络图。通过对矿井现在系统的解算,验证通风参数数据库的合理性。其次,通过对金属矿山通风系统的研究以及多风机联合运转时的特性分析。了解了金属矿山的复杂性、不稳定性、开放性和动态性,对风机联合运转时的相互间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对当前通风系统的分析,找出矿井通风从在的一些问题,即通风动力不足、局部阻力过大、水平风量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最后通过分别提高井筒风机功率的方法对矿井的通风状况及各水平通风风量解算结果的分析,在能够满足通风要求的前提下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并进行网络解算,经过经济比较选出最优方案。得出的结论是通风网络解算可以为实际的生产和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冯姗姗[5](2016)在《城市GI引导下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理论与规划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疆域辽阔、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资源总量丰富,但矿山开采在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伴随着大量采矿迹地的产生,对自然生态系统带来强烈破坏。东部平原地区煤炭城市的生态空间,面临着采矿活动及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双重压力”,城市绿色基础设施(GI)受到威胁,采矿迹地生态恢复成为煤炭城市GI恢复与重建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工程实践以项目为主导,局部生态恢复与城市整体生态功能重建结合不紧密,分散生态工程实施难以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本文试图在城市GI与采矿迹地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将采矿迹地置于矿、城、乡统筹的背景中,以城市GI完善为整体目标对采矿迹地生态恢复进行宏观层面引导,以徐州市都市区采矿迹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原理,构建适合于我国平原地区煤炭城市特征的、以完善城市GI系统为目标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理论体系、方法模型、规划协调机制及保障体系,为实现更科学、整体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决策及城市生态空间规划提供依据。论文围绕GI引导下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从理论、方法、实证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基于景观生态学与恢复生态学学科融合的背景,以城市景观生态恢复为核心思想,从明确概念及内涵、设定生态恢复具体目标,到开展生态恢复区划评价及制定分区恢复策略,再到空间规划协调机制及实施保障机制的建立,构建了GI引导下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研究的基本理论体系。以徐州市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及相关资料分析,得出采矿迹地的空间分布、使用现状、生态系统特征和生态潜力;同时通过对徐州市GI构成要素、布局特点的研究表明,煤炭城市GI因受采矿活动和快速城市化的影响,出现城市生境破碎化、景观连通性减弱等生态问题。从供应服务功能、栖息地支持功能、调节功能及文化服务功能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视角,探讨二者的功能关联性,证明采矿迹地具有优化现有城市GI体系的潜力。基于ArcGIS平台,以完善城市GI为目标,从采矿迹地内部生态属性及外部结构位置两个层面,采用基于PSR方法的生态重要性评价、及基于Conefor Sensinode 2.6的景观连接度评价,设计GI引导下采矿迹地生态恢复评价模型,计算得出采矿迹地完善GI的贡献度指数(Cgi),并以此作为生态恢复区划的标准,从高到低将徐州市采矿迹地划分为保育型GI恢复区、游憩型GI恢复区、生产型GI恢复区和建设用地恢复区。从规划目标、编制内容、管控范围等视角剖析我国煤炭城市“多规并存”空间规划体系,研究分析了采矿迹地规划管控“失效”的表象及原因,进而从法定规划、非法定规划以及专项规划三个层面入手,构建以促进城市GI重构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空间规划协调机制。分析GI引导下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与关键矛盾,从政策法规、组织机构、资金来源和生态理念的视角,建立GI引导下采矿迹地生态恢复实施保障机制。
赵建军[6](2012)在《井下中央泵房自动控制及状态监测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煤炭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矿井安全是煤矿生产的灵魂,而井下涌水是危及矿井安全的重要因素。井下排水系统担负着井下积水排除的重要任务。其安全可靠性直接影响矿井生产的效率和安全。目前,部分矿井仍使用传统的人工操作排水系统,这种系统自动化程度低,应急性差,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随着我国煤矿行业的发展,完善煤矿主排水监控系统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本课题从张双楼煤矿的生产实际出发,针对现有井下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结合现代工业技术和控制理论,研究开发出适于煤矿井下使用的自动排水系统。本设计通过以单片机为控制器和以PLC为控制器的两种方案的比较,并结合矿业排水系统,提出以PLC为下位机,PC机为上位机的中央泵房自动控制及状态监测系统。然后通过对外部设备的比较和选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该系统应用现代工业控制技术和检测装置,能够实现排水系统的自动化。对水泵实行自动控制和状态检测。并且延伸其功能,使井下水泵房在实现无人化运行的同时,能够根据井下具体情况和要求,选择最佳运行方案。
邓妙婷[7](2012)在《e矿山智能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煤炭等能源的需求量不断攀升,煤矿生产负荷过重,各类事故时有发生,如何提高煤矿生产的效率、确保生产的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传统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已经无法跟上生产快速发展的要求。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来建立煤矿的智能监控系统,实现煤矿的高效智能化管理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现有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还局限在PC和局域网的环境下使用,缺乏可靠性、时效性和移动性。近两年,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煤矿的高效智能化管理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e矿山智能管理系统,并基于J2ME平台设计并实现了移动终端系统。本文讨论的e矿山智能管理系统由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用户呈现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数据采集部分负责采集数据;数据处理部分负责管理数据采集提取的数据并处理用户的查询请求;用户呈现部分负责实现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包括实时查询和历史查询,并呈现查询数据。我们开发的移动终端系统主要由9个功能模块组成:登录验证、安全生产、生产日报、重点工程、人员定位、视频监控、安全隐患、系统设置和帮助说明。基于本系统,用户通过安装了我们开发的移动终端系统的移动设备就能够随时随地全面掌握矿井的工作及环境状态,及时对不利因素采取适当的措施,减低煤矿事故的发生率,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系数,实现煤矿的高智能化管理。另外,J2ME具有跨平台的优点,基于该平台开发的移动终端系统适用范围更广,不仅适用主流操作系统如Android、IOS或Windows Mobile的智能手机,还适用部分具有Java功能的非智能手机。
方映[8](2011)在《基于SOPC的高集成化网络监控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财富不断累积、社会复杂度的不断提升以及人们观念的提高,安防行业针对图像监控技术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近几年涌现出的IP监控系统以其设备复杂度低、维护方便、扩展性好、价格低廉逐渐取代传统的模拟监控。IP监控的最低要求就是监控系统具有网络化、易扩展性等特点,为了适应IP监控技术的最低要求,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SOPC (System On Programmable Chip)的高集成化网络监控系统。基于大容量FPGA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在局域网中实现了一种集图像采集、图像处理、Web服务器、远程控制于一体的高集成化网络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优化前端图像数据采集系统结构,利用DMA (Direct Memory Acces)的图像数据帧存模式,实现了嵌入式系统微处理器NiosⅡCPU对图像数据的可操作性,可以针对图像数据的任意位置实时、准确读取,便于扩充各种基于C语言的软件算法。同时,在该系统上移植通用性强的uClinux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并在其基础上开发对应的驱动程序以及配置Web服务器,配以基于CGI (Common Gateway Interface)的应用程序,建立基于B/S (Browser/Server)模式的远程网络监控系统,省去了复杂的客户端软件设计。在测试方面,本文利用QuartusⅡ和Modelsim对逻辑电路进行仿真,并调试过程中采用嵌入式在线逻辑分析仪SignaltapⅡ进行严格测试,保证了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与其他网络监控系统相比,本系统采用单芯片的SOPC结构,并从根本上优化了前端图像数据的采集,克服了以往缓存在片外存储器不能被微处理器直接获得并处理的难题,并可在该结构上扩展基于C语言的任意软件算法,可扩展性强,适合于IP监控的不同场合。对于高端IP监控中的网络摄像机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婷[9](2011)在《淮化集团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响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淮化集团为研究对象,对淮化集团重大危险源进行分析研究,得到了淮化集团重大危险源的分布及其危害后果;采用重大事故后果预测分析法研究计算了各事故的死亡半径,根据死亡半径内人员伤亡情况从而确定了事故响应级别和预案级别;利用案例推理技术对与事故相似的案例进行检索,得出相似案例的救援方案,通过对E.W.Dijkstra最佳路径分析方法的进一步完善,确定出了最佳救援部门及其路径,分析选择了CTI(计算机电信集成)技术方案,由此为应急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利用Visual Basic6.0软件和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研发设计了淮化集团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响应的管理系统。实现了根据录入的报警信息,进行事故后果预测分析,确定响应级别和预案级别,以相应级别的救援预案为依据,参考检索出的相似案例的救援方案,采用最佳路径分析中的最佳救援部门和路径,结合淮化集团重大危险源的处置方案最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急救援方案的预案响应机制。利用该系统,不仅可以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在应急状态下,还可以更好的进行应急决策和指挥调度,达到应急救援工作快速高效运行的目的。图[28]表[18]参[56]
杨怀涛[10](2011)在《基于ASP.NET的征地拆迁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的实现》文中提出目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家能源结构不断调整,对煤炭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也促进了我国煤炭行业建设的迅速发展。在煤炭的开采过程中涉及到了大量的征地拆迁数据处理工作,当前我国煤炭行业的征地拆迁数据的录入、计算、统计工作,大都采用传统的人工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还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延缓了工作的进展,而且,在手工计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降低了数据的正确性,消弱了征地拆迁数据的权威性。为了解决征地拆迁数据处理工作中数据量大、统计复杂、容易出错、查询困难等问题,本课题研制了基于ASP.NET的征地拆迁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本系统以真正面向对象VB.NET为编程工具,以SQL Server2000为数据库研制征地拆迁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实现了征地拆迁数据录入的自动化、数据的查询修改功能、数据统计功能、数据的报表输出、征地拆迁界址图的绘制等,从而实现了征地拆迁工作的规范化、自动化、网络化,为数字矿山建设提供功能软件。
二、徐矿一院网络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徐矿一院网络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2 研究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3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机理分析 |
3.1 基于代谢机理的“物理”分析 |
3.2 基于矿农协同共生模型的“事理”分析 |
3.3 基于实施主体动态博弈模型的“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运行系统动力学分析 |
4.1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原则与方法 |
4.2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4.3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运行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5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评价方法 |
5.1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评价方法 |
5.2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价值评价方法 |
5.3 实施主体管理行为定性仿真模拟及评价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6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实例分析 |
6.1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现状分析 |
6.2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评价 |
6.3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价值评价 |
6.4 新巨龙体系构建实施主体管理行为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7 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保障制度及对策建议 |
7.1 政府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保障制度建议 |
7.2 矿业企业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对策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2)沈阳市传统型住区外环境开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推广街区制”的指导意见 |
1.1.2 住区模式的转变 |
1.1.3 有待挖掘的空间价值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传统型住区 |
1.3.2 住区的封闭与开放 |
1.3.3 住区外环境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
1.4.2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住区外环境的系统认识与研究意义分析 |
2.1 住区外环境系统结构 |
2.1.1 边界空间 |
2.1.2 道路空间 |
2.1.3 公共活动空间 |
2.1.4 绿化空间 |
2.1.5 功能设施空间 |
2.2 影响住区开放的因素 |
2.2.1 封闭规模与层次 |
2.2.2 道路结构与密度 |
2.2.3 公共服务设施共享程度 |
2.2.4 景观空间与城市的互动 |
2.3 住区外环境的空间层次划分及特征 |
2.3.1 住区外环境的空间层次划分 |
2.3.2 住区外环境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沈阳市传统型住区外环境现状分析 |
3.1 沈阳市住区概况 |
3.1.1 沈阳市住区演变 |
3.1.2 沈阳市住区现状 |
3.2 沈阳市住区开放现象分析 |
3.2.1 住区与城市路网隔绝 |
3.2.2 被迫开放引发物权矛盾 |
3.2.3 传统街区仍具开放活力 |
3.3 沈阳市传统型住区外环境现状调查 |
3.3.1 万莲街道606所社区 |
3.3.2 皇城街道周边住区 |
3.3.3 晓春社区周边地区 |
3.4 案例住区居民问卷调查 |
3.4.1 居民对住区开放与封闭的态度调查 |
3.4.2 居民外环境使用评价调查 |
3.4.3 居民对所在住区突出性问题意见调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沈阳市传统型住区外环境特征分析 |
4.1 沈阳市传统型住区外环境现存问题 |
4.1.1 单位制住区外环境结构单一化 |
4.1.2 聚集型住区外环境缺乏层次性 |
4.1.3 新旧并存型住区外环境缺乏整体性 |
4.2 沈阳市传统型住区外部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
4.2.1 住区形态分析 |
4.2.2 道路系统路网密度分析 |
4.2.3 公共活动空间及绿地分布分析 |
4.2.4 商业区位分析 |
4.3 住区外环境开放经验总结 |
4.3.1 边界空间开放经验 |
4.3.2 道路空间开放经验 |
4.3.3 公共活动空间和绿化空间开放经验 |
4.3.4 商业空间开放经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沈阳市传统型住区外环境开放对策 |
5.1 单位型转向社会型构建策略 |
5.1.1 创建边界渗透的空间体系 |
5.1.2 引入灵活便利的公交模式 |
5.1.3 改造机械割裂的静态交通 |
5.1.4 细化景观层级拓展公共空间 |
5.2 外部空间环境的层次优化构建策略 |
5.2.1 衔接有机联通的住区路网 |
5.2.2 设置注重私密等级的街道空间 |
5.2.3 打破中心封闭的绿地空间 |
5.2.4 布置与道路可达性相关的商业服务设施 |
5.3 外部空间环境的整体性构建策略 |
5.3.1 完善静稳化设施的道路空间 |
5.3.2 串联点线面布局的绿化空间 |
5.3.3 建立资源共享的公共活动空间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陇县老城区特色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3 在城镇的特色保护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矛盾 |
1.4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 研究的内容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理论 |
1.6.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起源 |
1.6.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内涵 |
1.6.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点 |
1.7.1 传承性 |
1.7.2 无形性 |
1.7.3 口头性 |
1.7.4 可塑性 |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存问题 |
1.8.1 认识问题 |
1.8.2 政策体制问题 |
1.8.3 实践操作问题 |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 |
1.1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原则 |
1.10.1 生命性原则 |
1.10.2 整体性原则 |
1.10.3 人本性原则 |
1.10.4 创新性原则 |
1.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交叉性保护 |
1.11.1 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非物质因素 |
1.1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物质性因素 |
1.12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宝鸡陇县及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
2.1 陇县历史文化简介 |
2.2 陇县自然地理特征 |
2.2.1 地理环境 |
2.2.2 气候特征 |
2.2.3 自然资源 |
2.3 陇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
2.3.1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与其相关的民间文化艺术 |
2.3.2 陇州社火-民俗 |
2.3.3 陇州小调-传统音乐 |
2.3.4 陇县花灯制作技艺-传统技艺 |
2.3.5 陇县染色剪纸-传统美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宝鸡陇县老城区街区调研与分析 |
3.1 陇县老城区概况 |
3.1.1 地理概况 |
3.1.2 交通概况 |
3.2 陇县县城的发展格局以及老城区的历史演变 |
3.2.1 古代县城格局 |
3.2.2 现代县城格局 |
3.2.3 未来县城格局 |
3.2.4 县城格局演变影响因素 |
3.3 陇县老城区空间分析 |
3.3.1 主干道现状分析 |
3.3.2 街巷现状分析 |
3.3.3 老城广场现状分析 |
3.3.4 老城区历史建筑空间及特色 |
3.3.5 老城区空间形态及街巷场所 |
3.4 老城区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
3.5 老城区存在问题分析 |
3.5.1 陇县老城区面临的主要问题 |
3.5.2 管理机制的落后 |
3.5.3 保护意识落后 |
3.5.4 道路及公共设施不完善不合理 |
3.5.5 小商品市场分布杂乱无章 |
3.6 陇县老城区特色保护和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
3.6.1 SWOT模型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陇县老城区特色保护中的利用研究 |
4.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老城区特色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 |
4.2 老城区特色的保护与利用的方式探讨 |
4.2.1 保护方法 |
4.2.2 保护原则 |
4.2.3 原始街巷空间与新空间的规划原则 |
4.3 “点”的构成——文化主题空间的创建 |
4.3.1 文化主题空间的类型 |
4.3.2 文化主题空间开发与对策 |
4.3.3 主题选择的原则 |
4.3.4 文化主题空间创造手法——场所空间的营造 |
4.4 “线”的构成——老城街巷带动文化旅游消费 |
4.4.1 文化观赏及体验 |
4.4.2 街巷沿街的文化展示和传达 |
4.4.3 开发民间艺术到其原生态村庄的旅游线路 |
4.5 “面”的构成——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 |
4.5.1 合理的监管部门 |
4.5.2 交通机制 |
4.5.3 空间管理 |
4.5.4 民间活动组织 |
4.6 陇县民俗文化品牌的塑造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前景和意义 |
5.1 在老城区特色保护中开展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有着必要意义 |
5.2 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方向有持续性意义 |
5.3 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借鉴作用 |
5.4 县城老城区空间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
5.5 更具效率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流与宣传提供帮助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来源 |
(4)多井筒整合金属矿山通风系统的优化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的主要目的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矿井通风方式及参数测定 |
2.1 矿井现通风基本方式 |
2.1.1 现矿井通风基本方式 |
2.1.2 坑内通风 |
2.2 通风参数测定方法 |
2.2.1 准备工作 |
2.2.2 测点布置和选择 |
2.2.3 操作要求 |
2.2.4 数据记录 |
2.2.5 参数计算 |
2.3 测量基本数据 |
2.4 风量计算 |
2.4.1 计算依据 |
2.4.2 各水平需风量 |
2.4.3 矿井总需风量 |
2.5 矿井现存的一些问题 |
2.5.1.局部通风 |
2.5.2.通风构筑物 |
2.5.3.工作面风量 |
第3章 金属矿通风系统的分析 |
3.1 矿井通风系统的研究 |
3.1.1 矿井通风方式 |
3.1.2 进回风井的布置形式 |
3.1.3 主通风机的工作方式及安装地点 |
3.2 矿井通风系统特性分析 |
3.2.1 矿井通风系统的复杂性 |
3.2.2 矿井通系统的开放性 |
3.2.3 矿井通系统的非稳定性 |
3.2.4 矿井通风系统的动态性 |
3.3 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指标 |
3.3.1.风量合格率(ηv) |
3.3.2 风质合格率(ηc) |
3.3.3.有效风量率(ηu) |
3.3.4.风机装置效率(ηf) |
3.3.5.风量供需比(β) |
3.3.6.综合指标(c) |
第4章 多风机联合运转特性及分析 |
4.1 多风机通风的基本规律 |
4.1.1 并联网络中风量分配原则: |
4.1.2 风机并联效果差 |
4.1.3 串联风路和并联风路的比较 |
4.2 地面主要通风机集中通风方式的网络特性 |
4.3 风机工作的工况点 |
4.4 多风机联合运行之间的影响研究 |
第5章 矿井通风网络解算 |
5.1 网络解算的基本概念 |
5.1.1 通风网络的拓扑关系 |
5.1.2 通风网络的矩阵表示 |
5.2 通风网络解算方法 |
5.3 矿井现状网络解算结果 |
第6章 矿井通风优化方案与论证 |
6.1 针对不同通风方式的解算 |
6.2 方案提出的原则 |
6.3 方案的提出 |
6.4 方案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城市GI引导下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理论与规划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采矿迹地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机理 |
2.1 东部平原煤炭城市采矿迹地的形成机理 |
2.2 采矿迹地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2.3 采矿迹地生态恢复面临的困境及析因 |
2.4 本章小结 |
3 城市GI引导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理论框架 |
3.1 城市GI引导下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的理论基础 |
3.2 城市GI引导下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的基本内涵 |
3.3 城市GI引导下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的目标原则 |
3.4 城市GI引导下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的研究尺度 |
3.5 城市GI引导下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的研究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4 采矿迹地和GI的关联性分析 |
4.1 研究区采矿迹地与GI分布及特征 |
4.2 采矿迹地的生态潜力 |
4.3 采矿迹地与GI的空间关联性 |
4.4 采矿迹地与GI的功能关联性 |
4.5 本章小结 |
5 城市GI引导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评价模型设计 |
5.1 技术路线及数据处理 |
5.2 内部:采矿迹地生态重要性评价模型 |
5.3 外部:采矿迹地维持景观连接度重要程度评价模型 |
5.4 城市GI引导下的采矿迹地的生态恢复区划评价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6 城市GI引导下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空间规划协调框架 |
6.1 我国空间规划对采矿迹地的作用机理 |
6.2 采矿迹地生态恢复“无规可依”的症结剖析 |
6.3 城市GI引导下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的规划协调框架 |
6.4 本章小结 |
7 城市GI引导下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规划的实施保障机制 |
7.1 政策法规体系化:城市GI引导下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的保障 |
7.2 组织机构协作化:城市GI引导下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的框架 |
7.3 公私投资融合化:城市GI引导下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的途径 |
7.4 生态理念优先化:城市GI引导下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的核心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井下中央泵房自动控制及状态监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徐矿张双楼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现状 |
1.3.2 课题的目的、意义和任务 |
2 泵控系统设计与分析 |
2.1 系统总体概述 |
2.2 系统控制要求 |
2.2.1 整体要求 |
2.2.2 具体要求 |
2.3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3.1 手动控制方案的确定 |
2.3.2 系统电动控制/自动检测控制方案的确定 |
2.3.3 初步设计方案的确定 |
2.4 PLC泵控的硬件选型 |
2.4.1 PLC的选型 |
2.4.2 模拟量扩展模块的选型 |
2.4.3 数字量扩展模块的选型 |
2.4.4 PLC与输入输出模块的连接 |
2.4.5 人机交互设备的选型 |
2.4.6 系统各模块的I/0或功能键配置 |
2.4.7 电源计算 |
2.5 由微机-PLC网络构成的监控系统设计 |
2.5.1 通信介质的选择 |
3 外部设备选用 |
3.1 传感器的选用 |
3.1.1 传感器清单 |
3.1.2 传感器选用 |
3.2 阀的选用 |
3.2.1 阀清单 |
3.2.2 阀的选用 |
3.3 其它外部设备的选用 |
3.3.1 继电器 |
3.3.2 报警器 |
3.3.3 信号灯 |
3.3.4 按钮 |
3.3.5 电源 |
4 泵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泵控系统的TD200组态 |
4.1.1 TD200组态过程 |
4.1.2 TD200组态结果 |
4.2 系统的PLC软件设计 |
4.2.1 1号站PLC软件设计(其程序清单见附表2) |
4.2.2 4号站PLC软件设计(其程序清单见附表4) |
4.3 上位机检测系统设计 |
4.3.1 中央泵控状态检测系统的主界面 |
4.3.2 实时显示界面 |
4.3.3 历史记录窗口 |
5 系统接线说明 |
5.1 手动控制接线 |
5.2 PLC控制接线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3号站PLC地址分配清单 |
附录B、3号站PLC程序清单 |
附录C、4号站PLC地址分配清单 |
附录D、4号站PLC程序清单 |
附录E、VB程序代码 |
(7)e矿山智能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 |
1.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 |
2.1 物联网 |
2.2 移动互联网 |
2.3 J2ME平台编程 |
2.3.1 概述与层次结构 |
2.3.2 系统生命周期 |
2.3.3 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接口 |
2.3.4 通信机制 |
第三章 e矿山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 |
3.1 e矿山智能管理系统框架 |
3.1.1 数据采集 |
3.1.2 数据处理 |
3.1.3 用户呈现 |
3.2 移动终端系统的设计 |
3.2.1 系统结构 |
3.2.2 功能模块业务逻辑 |
3.2.3 配置信息存储 |
3.3 移动终端与服务器通信机制 |
3.3.1 网络传输模块 |
3.3.2 数据传输格式 |
第四章 移动终端系统的实现 |
4.1 系统实现框架 |
4.2 传输模块 |
4.3 功能模块 |
4.3.1 登录验证 |
4.3.2 系统主界面 |
4.3.3 安全生产 |
4.3.4 生产日报 |
4.3.5 重点工程 |
4.3.6 人员定位 |
4.3.7 安全隐患 |
4.3.8 系统设置 |
4.3.9 帮助说明 |
第五章 e矿山智能管理系统的实验 |
5.1 系统主界面 |
5.2 系统设置 |
5.3 帮助说明 |
5.4 安全生产 |
5.5 生产日报 |
5.6 重点工程 |
5.7 人员定位 |
5.8 视频监控 |
5.9 安全隐患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基于SOPC的高集成化网络监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状况 |
1.3 研究思想及研究内容 |
2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2.1 系统整体方案和工作原理 |
2.2 系统整体结构 |
2.2.1 系统硬件结构 |
2.2.2 系统软件结构 |
2.3 系统开发平台介绍 |
2.3.1 硬件平台介绍 |
2.3.2 软件平台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3 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3.1 硬件系统设计基本原理概述 |
3.1.1 FPGA设计原理与方法 |
3.1.2 Avalon总线介绍 |
3.1.3 SOPC中自定义IP核设计流程 |
3.2 图像采集模块设计与实现 |
3.2.1 配置模块 |
3.2.2 数据采集及格式转换模块 |
3.3 自定义IP核缓存模块设计与实现 |
3.3.1 FIFO在IP核中的原理 |
3.3.2 自定义IP核接口设计与实现 |
3.4 SOPC系统的搭建 |
3.4.1 使用SOPC Builder构件系统 |
3.4.2 QuartusⅡ中系统的集成 |
3.5 本章小结 |
4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软件系统设计基本原理概述 |
4.1.1 Nios Ⅱ EDS软件开发流程 |
4.1.2 HTTP协议及CGI原理 |
4.2 uClinux操作系统上软件设计与实现 |
4.2.1 uClinux操作系统的移植 |
4.2.2 uClinux上驱动程序设计与实现 |
4.3 WEB服务器的配置和搭建 |
4.3.1 BOA服务器设计与实现 |
4.3.2 CGI编程设计与实现 |
4.4 Nios Ⅱ SBT应用程序开发 |
4.4.1 基于DMA图像采集程序设计与实现 |
4.4.2 uClinux与Nios Ⅱ SBT应用程序结合 |
4.5 本章小结 |
5 系统调试及验证 |
5.1 系统调试方案 |
5.2 硬件调试 |
5.2.1 CMOS图像传感器采集模块 |
5.2.2 基于FIFO的IP核接口模块 |
5.3 软件调试 |
5.3.1 Nios Ⅱ SBT中DMA图像缓存调试 |
5.3.2 uClinux上Web服务器调试 |
5.4 综合调试运行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淮化集团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2 淮化集团重大危险源及事故后果预测分析 |
2.1 淮化集团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析 |
2.1.1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方法 |
2.1.2 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
2.1.3 淮化集团重大危险源辨识 |
2.2 重大事故后果预测分析 |
2.2.1 火灾 |
2.2.2 爆炸 |
2.2.3 中毒 |
2.3 本章小结 |
3 应急救援预案启动与响应 |
3.1 应急救援理论 |
3.1.1 建立应急救援系统的目的及意义 |
3.1.2 应急救援系统的研究内容 |
3.1.3 应急救援系统的运作程序 |
3.2 应急救援预案 |
3.2.1 应急预案的内容 |
3.2.2 应急救援预案分级 |
3.2.3 应急预案的启动条件 |
3.3 应急救援响应与启动机制 |
3.3.1 应急救援响应分级 |
3.3.2 应急救援响应及预案启动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CTI通讯调度平台的应急启动决策理论分析 |
4.1 基于案例推理的预案管理 |
4.1.1 案例推理的原理 |
4.1.2 预案表示及组织 |
4.1.3 预案检索 |
4.1.4 预案学习 |
4.2 应急救援最佳路径选择 |
4.2.1 图的基本概念 |
4.2.2 最短路径问题 |
4.2.3 最佳路径方法选择 |
4.3 CTI通讯调度平台 |
4.3.1 CTI技术概述 |
4.3.2 基于CTI技术的解决方案 |
4.3.3 应急救援通讯调度平台 |
4.4 本章小结 |
5 淮化集团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响应的管理系统设计 |
5.1 系统总体设计 |
5.1.1 系统工作流程 |
5.1.2 系统结构功能设计 |
5.2 数据库设计 |
5.2.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5.2.2 数据库详细设计 |
5.3 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5.3.1 基础信息管理模块 |
5.3.2 危险源分析与管理模块 |
5.3.3 应急决策模块 |
5.3.4 救援通讯调度模块 |
5.3.5 系统服务模块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0)基于ASP.NET的征地拆迁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征地拆迁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论文组织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组织 |
2 Web服务基本理论 |
2.1 Web服务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
2.2. NET Framework的构架 |
2.3 ASP.NET的Web应用分析 |
2.3.1 ASP.NET概述 |
2.3.2 开发语言——Visual Basic.NET |
2.3.3 数据库选择—SQL Server 2000 |
2.3.4 ASP.NET的工作原理 |
3 征地拆迁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的设计 |
3.1 系统功能定位 |
3.2 系统技术开发路线 |
3.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3.3.1 系统工程管理模块 |
3.3.2 系统用户管理模块 |
3.3.3 系统数据管理模块 |
3.3.4 系统数据操作模块 |
3.4 数据库结构设计 |
3.4.1 征地拆迁项目数据库 |
3.4.2 征地拆迁矿区数据库 |
3.4.3 征地拆迁集团公司数据库 |
3.4.4 征地拆迁补偿标准数据库 |
4 基于ASP.NET的系统实现 |
4.1 系统编码的实现 |
4.2 系统测试的实现 |
4.3 系统构架的实现 |
4.3.1 系统登录页面的实现 |
4.3.2 系统主页面的实现 |
4.3.3 实例数据管理的实现 |
4.4 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实现 |
4.4.1 数据查询修改 |
4.4.2 数据统计分析 |
4.4.3 数据报表输出 |
4.4.4 导入导出 |
4.4.5 价格管理 |
4.4.6 图形显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徐矿一院网络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D]. 于晓燕.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2]沈阳市传统型住区外环境开放策略研究[D]. 王思瑶. 沈阳建筑大学, 2017(04)
- [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陇县老城区特色保护研究[D]. 王文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4]多井筒整合金属矿山通风系统的优化与分析[D]. 师辉. 河北工程大学, 2015(06)
- [5]城市GI引导下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理论与规划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D]. 冯姗姗.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6]井下中央泵房自动控制及状态监测系统设计[D]. 赵建军. 西安工业大学, 2012(07)
- [7]e矿山智能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邓妙婷.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8)
- [8]基于SOPC的高集成化网络监控系统设计[D]. 方映. 大连理工大学, 2011(07)
- [9]淮化集团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响应的研究[D]. 王婷. 安徽理工大学, 2011(04)
- [10]基于ASP.NET的征地拆迁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的实现[D]. 杨怀涛. 安徽理工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