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热经济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工质,经济,余热,双工,蒸汽,机组,燃气。
热经济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皓,林斯韵,朱朋成[1](2019)在《基于热经济性偏差的常规岛加热器状态预警及劣化趋势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保证核电站的安全经济运行,对核电站常规岛的主要热力设备——加热器进行了基于经济性能的状态预警及劣化趋势的研究。首先,建立基于加热器经济性能的状态综合评价模型,量化其经济状态的动态变化过程,将"异常"状态作为加热器经济性能的预警状态;然后,采用灰色预测和指数平滑的组合预测方法,对加热器经济性能的劣化趋势进行预测,以预估其经济状态转为"严重"的时间节点,排除潜在故障,提高检修效率,降低维修成本;最后,在核电仿真平台插入典型的积聚型故障实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了所作研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上海电力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敏[2](2019)在《基于相同供热工况对不同容量热电联产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配套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某热电厂"上大压小"热电联产新建项目不仅能够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用暖需求,而且机组节能效果越发明显。文中通过对350 MW超临界与55 MW高温高压热电联产机组在叁种供热工况下热经济性指标的定量计算,分析了不同容量热电机组的热经济性。在当今全国注重低碳减排的形势下,该热电厂应积极拓展热用户,加快机组配套高温热水管网工程建设,企业的竞争力才能更强。(本文来源于《能源研究与利用》期刊2019年05期)
杨承,王平,刘换新,马晓茜[3](2019)在《分布式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能系统热经济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动力循环参数热力学分析是系统参数配置、系统设计及变工况分析的基础。以既有典型航改型、工业型和114MW容量以下的燃气轮机构成的分布式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联合循环装置的设计参数,获得余热锅炉?汽轮机发电效率与透平排气温度之间的经验耦合;提出适合分布式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能系统的热经济分析参数和分析模型;基于循环分析和热分析的方法获得系统诸设计参数对供能系统设计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引入抽汽做功不足单位系数的概念,可获得综合热效率的简明且物理意义清晰的表达式;当设计热电比及供热参数一定时,综合热效率最佳压比可认为与联合循环效率最佳压比相等;供热/冷蒸汽品位越低,则供能系统综合热效率越高;分布式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能系统电价期望值高,提高燃气透平进气温度是改善供能系统热经济性的重要方向。研究可作为系统变工况性能分析及电/热/冷价与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的工作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8期)
刘强,孙杰,段远源[4](2019)在《地热井深度对ORC系统热经济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地热发电是减少燃煤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方向,有机朗肯循环(ORC)是利用中低温地热能发电主要技术之一。地热井深度决定了地热流体温度,进而影响ORC的热力性能,此外钻井成本、生产/回注泵耗功和系统投资亦受地热井深度的影响。本文针对徐家围子叁个典型地热井深度(2700m、3200m和4000m),以系统净输出功最大为目标函数优化了异戊烷的蒸发温度,分析了地热井深度对ORC热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产井深度的增加,生产/回注泵耗功占比降低,单位功率所需换热面积降低,发电成本降低;生产井深度为4000 m,上网电价为1.2 CNY.(kW·h)~(-1)时投资回收期约10年。(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张勇,尹金亮,易小兰,杨建道[5](2019)在《一种新型高效调峰汽轮机机组热经济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常规汽轮机在额定工况时热耗率最低,当运行工况偏离设计点时,热耗率呈单调上升。通过分析超超临界机组系统循环特性和调峰经济性下降问题,基于电网负荷峰谷特性,依据双工况点设计概念,设计了一种高效调峰汽轮机机组。该机组由主汽轮机系统和调峰汽缸构成,当负荷降低到一定值时可切除调峰汽缸,减少通流面积,提高主蒸汽参数,从而提高机组循环效率。对采用新型高效调峰结构设计的1 000MW等级超超临界机组进行了热平衡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高效调峰汽轮机机组部分负荷工况下热耗率明显优于常规汽轮机。研究成果可为高效宽负荷调峰机组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热力透平》期刊2019年02期)
张凯[6](2019)在《廊坊热电厂新型凝汽器余热回用热经济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低品位能量浪费现象较为常见,而通过一定的技术对余热废热资源加以合理利用,既可实现节能降耗,又能减少对环境的热和排放污染。现以廊坊热电厂350 MW供热机组基于新型余热回收型凝汽器而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余热为例进行了热经济性分析。通过对热泵选型及余热回用系统的确定,根据等效焓降理论进行了热经济性计算,并比较了两种供热系统(热网加热器、热泵+热网加热器)的热经济性及供热能力。结果表明:热泵+热网加热器方案不仅节能,而且还环保,减少了CO2、SO2的排放量,为有供暖任务电厂的余热回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机电信息》期刊2019年15期)
李太禄,刘健,胡笑笑,徐勇[7](2019)在《燃气轮机烟气余热驱动有机朗肯循环热经济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燃气轮机的烟气余热作为热源,构建了有机朗肯循环(ORC)热力学和经济性优化模型,最后对燃气轮机-ORC耦合系统性能进行计算和讨论.结果表明:耦合系统的综合发电效率可达到38.0%,提高了7.0%,ORC有利于提高燃气轮机的整体性能.(本文来源于《天津城建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张建军[8](2019)在《平板型太阳能双效集热器热经济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促进兰州周边及气候相近地区对太阳能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强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推广及应用,本文自行设计一种平板太阳能双效集热器,并对其进行实验研究和模拟研究。考虑系统中风机和泵的耗能,提出一种热经济性评价方法,以此方法为基础,分析对系统最优的空气质量流量和水质量流量,为此类太阳能集热器的推广应用添砖加瓦。搭建实验平台,安装测试系统,分别进行空气集热实验和水集热实验,并对环境及集热器性能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当空气质量流量为0.024 kg·s~(-1)时,空气集热模式下的平均集热效率为52.3%,最高可达到62.7%。当水质量流量为0.15 kg·s~(-1)时,水集热模式下的平均集热效率为40.2%,最高集热效率可达65.2%。计算总热损系数,绘制集热器总热损系数变化曲线,发现热损系数变化范围较大,分析后得出:由于集热器本身密封性不足、玻璃盖板层数少、水流回路长等原因造成集热系统热损失较大。以集热器物理原型为基础,建立叁维模型和数值计算模型。选择实验所得太阳辐照强度、进口温度等作为数值模型的输入条件,利用Fluent计算数值模型,输出模拟结果,并对比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验证数值模型的正确性。结果显示:在空气集热模式下,不同时刻空气出口温度的最大相对误差为7.6%,集热效率的平均相对误差仅为2.6%。在水集热模式下,水出口温度的最大误差只有0.3%,而集热效率的平均相对误差为7.2%。误差结果均小于10%,数值模型的输出数据与实验数据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所以判定模拟数据可信。对不同空气质量流量和水质量流量下的集热器产能进行模拟,分析出口温度、集热效率及集热产能差值,不考虑系统耗能下的推荐空气质量流量值和水质量流量值分别为0.06 kg·s~(-1)和0.12 kg·s~(-1)。通过流体机械相似原理对不同流量下的风机耗能和泵耗能进行理论分析,并利用数据拟合的方法,分别建立不同空气流量和水流量下风机和泵的耗能关系。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建立集热系统在考量风机和泵耗能时的产能方程,得到在单位时间内,空气集热模式下的最大产能为665.8W,水集热模式下的最大产能为669.14W。为了从能量“质”的角度评价集热系统,考虑系统产能和耗能之间的品位差异,定义能量品位相对系数,对集热系统的产能和耗能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分析得出:满足系统最优产能的空气质量流量区间为[0.016 kg·s~(-1)~0.019 kg·s~(-1)],水质量流量区间为[0.074 kg·s~(-1)~0.09 kg·s~(-1)]。最后,为分析本集热系统在实际场景的中的应用价值,分别选取青岛、兰州、银川、乌鲁木齐四市2018年冬季居民用热、电价格,对集热系统产能进行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集热器的市场化应用对各地方热、电价格有较强的依赖,更能够适应热价高、电价低的应用场景。单从集热器的产能和耗能分析,与系统最高的产能价值相匹配的投入产出比可达到10,有较高的发展潜力。(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9-03-18)
杨倩玉[9](2019)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运行热经济性诊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热经济性诊断研究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节能及优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研究对掌握联合循环机组的运行特性以及为联合循环机组的安全、经济性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本文以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研究对象,开展联合循环机组热经济性诊断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工作原理和热力特性进行分析,建立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和余热锅炉详细的热力性能计算模型及基于热力参数的经济性诊断方法,并通过实例计算得到各个热力参数变化对燃气轮机和余热锅炉效率的影响程度。其次,根据影响燃气轮机效率和余热锅炉效率特性的参数,建立描述机组效率特性的状态方程,并建立了基于影响系数分析法的热经济性诊断方法,建立了燃气轮机和余热锅炉的影响系数分析数学模型,求得热力参数对效率的影响系数,根据影响系数的大小,找出对机组效率影响较大的参数,包括压气机效率、燃烧室效率、透平效率及节点温差,接近点温差等。然后通过对效率影响较大的参数按是否受负荷影响进行分类,并分析了受负荷影响的参数在100%GT、85%GT、70%GT、55%GT下各参数的变化,并观察这些参数的变化趋势;以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研究对象搭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EBSILON仿真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对影响系数分析法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一种新的用于联合循环机组热经济性诊断的方法,即各参数对效率的影响程度是由影响系数和参数的变化量共同决定,以EBSILON软件为计算工具,将影响系数,参数的变化量及各参数的变化量与各重要参数影响系数的乘积这叁种方法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利用主要参数的变化量与影响系数的乘积来判断经济性的方法不仅可以定量计算出机组的热经济性变化大小,还能准确地判断出影响经济性变化的主要参数是哪一个,避免了由于虚假数据或者错误数据给运行人员带来的误指导,同时能为燃气轮机监测信息系统的运行优化、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等提供可参考模型。(本文来源于《沈阳工程学院》期刊2019-03-01)
张凯[10](2019)在《非共沸混合工质有机朗肯循环工质筛选及热经济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日益严峻的能源供需矛盾及环境污染问题促使各国积极研究中低温热能利用技术以利用工业生产和新能源中存在的大量中低温热能。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技术由于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可选工质多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中低温热能利用领域。由于非共沸混合物的非等温相变特性可以提高循环性能,近年来,以非共沸混合物作为工质的ORC研究备受瞩目。考虑到ORC系统实际工作环境,本文将热源分为开口热源(热源出口温度无限制)和闭口热源(热源出口温度有限制),以系统(?)效率作为优化目标,以平均化发电成本作为热经济性评价指标,对亚临界混合工质ORC系统进行热力学和热经济性分析,研究工质与冷热源匹配机理,并提出相应的混合工质筛选准则。对于开口热源混合工质ORC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蒸发器温度匹配的优化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大于冷凝器。因此,应先满足工质与热源的匹配条件。此外,冷凝温度滑移对循环性能的影响,主要是冷凝器换热(?)损失的减少,热源利用率的提高和蒸发器换热(?)损失的增加相互竞争的结果,并且前两者的影响远大于后者。本文将表征工质与冷热源最优匹配的关联式作为混合工质热力学筛选准则,并提出了冷凝温度滑的移预测方法,从而可以根据物性信息快速地筛选出具有优越热力学性能的混合工质。通过对系统热经济性分析发现,热力学筛选准则选择出的混合工质也具有较好的热经济性能。与干工质和定熵工质相比,混合湿工质的热力学性能较差而热经济性能较好。对于闭口热源混合工质ORC系统,热源出口温度为343.15-363.15K的ORC系统循环性能较好,在满足出口温度限制的同时,应调节出口温度尽可能接近该区间。此外,系统(?)效率在热源温降不同时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在大热源温降下,随着临界温度增加而减小,而在小热源温降下,随着临界温度增加先增加后略微下降。蒸发器(?)损失变化趋势转变是系统(?)效率趋势转变的主要原因。根据蒸发器(?)损失变化趋势的转变区间,将热源温降划分为大热源温降[区,过渡区和小热源温降区。在大热源温降区,工质在预热段与热源温度匹配性较好,而在小热源温降区,工质在蒸发段与热源温度匹配性较好。基于此,本文给出了在进口温度473.15K及以下热源工作的ORC优势工质临界温度范围。最后,本文通过对系统热经济性分析发现,在小热源温降区,工质可以同时拥有较好的热力学性能和热经济性能,而在大热源温降区,工质的选择需要在热力学性能和热经济性能之间进行权衡。(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9-03-01)
热经济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配套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某热电厂"上大压小"热电联产新建项目不仅能够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用暖需求,而且机组节能效果越发明显。文中通过对350 MW超临界与55 MW高温高压热电联产机组在叁种供热工况下热经济性指标的定量计算,分析了不同容量热电机组的热经济性。在当今全国注重低碳减排的形势下,该热电厂应积极拓展热用户,加快机组配套高温热水管网工程建设,企业的竞争力才能更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经济性论文参考文献
[1].张皓,林斯韵,朱朋成.基于热经济性偏差的常规岛加热器状态预警及劣化趋势预测[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9
[2].王敏.基于相同供热工况对不同容量热电联产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研究[J].能源研究与利用.2019
[3].杨承,王平,刘换新,马晓茜.分布式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能系统热经济性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4].刘强,孙杰,段远源.地热井深度对ORC系统热经济性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9
[5].张勇,尹金亮,易小兰,杨建道.一种新型高效调峰汽轮机机组热经济性研究[J].热力透平.2019
[6].张凯.廊坊热电厂新型凝汽器余热回用热经济性分析[J].机电信息.2019
[7].李太禄,刘健,胡笑笑,徐勇.燃气轮机烟气余热驱动有机朗肯循环热经济性分析[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9
[8].张建军.平板型太阳能双效集热器热经济性评价[D].兰州理工大学.2019
[9].杨倩玉.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运行热经济性诊断研究[D].沈阳工程学院.2019
[10].张凯.非共沸混合工质有机朗肯循环工质筛选及热经济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