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乡土知识分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知识分子,乡土,小说,乡土文学,形象,转型期,新时期。
乡土知识分子论文文献综述
白鹤[1](2019)在《从《故乡》到《梁庄》:知识分子变化的乡土情感》一文中研究指出断裂感是现当代文学作品分析中新近显现出来的一种强烈情感,这种情感经过了一定时间的积累,孕育在作者内心深处,在某一时刻受到外界刺激时则会完全展现出来。所谓断裂,是指作者自身主观情感的变化与不停改变的外部世界相互影响,多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写作主体感受到与先前经验中完全不同的情感,进而出现陌生、不适应、逃避或离开等一系列看似违背原始情感的现代感受。本文在分析《故乡》与《梁庄》系列书籍的基础上,从叁个方面说明了自文学大师鲁迅开始到当代作家梁鸿的作品中断裂乡土情感的继承与背离,从时代角度考虑了两者情感断裂的不同原因,为重新理解和探寻作者的写作情感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也为以后研究现当代作品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尹静[2](2016)在《转型期乡土知识分子的罪与罚——论李佩甫的长篇小说《生命册》》一文中研究指出李佩甫在长篇小说《生命册》中多维度地展现了一批乡土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时代造就的罪恶与接受的惩罚。乡土知识分子如何忏悔,如何拯救他们因群体性罪恶而引发的身份认同危机,《生命册》没有给出答案。李佩甫建构乡土知识分子罪与罚的旨意不在寻找答案,而是继《羊的门》《城的灯》之后的又一次发问与警醒,促成世人在回顾和总结过去的历程中探索生存的新向度。(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吴珊珊,吴培显[3](2015)在《贾平凹笔下乡土知识分子的精神缺失——以《浮躁》《废都》《高老庄》《秦腔》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贾平凹长期关注商州乡土知识分子的生存境遇,在对现代性反思的过程中揭示其精神缺失。《浮躁》中金狗在纠结情绪下的矛盾出走,《废都》中庄之蝶在欲望都市中的精神迷醉,《高老庄》中高子路在城乡文明间的迷茫徘徊,《秦腔》中夏风在乡土文明衰落时的精神逃亡,无不体现出贾平凹笔下乡土知识分子在城乡两种文明交杂下的精神矛盾,物欲与道德撕扯下的精神颓败和心理失重下的自我价值迷惘与丧失。(本文来源于《南京晓庄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宋文倩[4](2015)在《从还乡到无乡——浅析中国现代乡土文学还乡书写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中,还乡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在这一主题的书写中,知识分子因其在历史语境中的复杂角色而成为还乡者中独特的一支。本文拟从生活追逐者、思想觉醒者以及故乡理想精神信奉者这叁个层面解读其形象,进而分析他们还乡而又最终无乡的困境。(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5年04期)
王颖怡,周怡[5](2014)在《试论现代小说中知识分子对“乡土民间”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乡土民间"是一个独特的审美文化空间,在现代小说中有不同的表现形态。究其实质是知识分子参与建构的立场各异,文章以时间为线索,拟从叁个方面进行论述。(本文来源于《时代教育》期刊2014年07期)
汪晴[6](2013)在《现代知识分子的乡土姿态论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知识分子的乡土姿态大致分为叁种类型,一是以鲁迅为主的强调文化批判的启蒙姿态;二是传承周作人的充满地域色彩的文化姿态;叁是受茅盾影响的阶级意识先行的政治姿态。这叁种乡土小说姿态各有特色,在现代文学史中相互交叉与流传,在不同的方面丰富乡土小说的审美内涵。(本文来源于《唐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李佳芳[7](2013)在《“五四”乡土小说作家的知识分子立场》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20年代是中国乡土文学的产生期,以鲁迅为先驱的乡土作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处于历史的断裂处,他们的人生道路被巨大的社会变化所更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理想和人格理想都随之发生了变化,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五四乡土小说作家这一群体在当时历史情境下所持有的知识分子立场。(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中)》期刊2013年11期)
邹园[8](2012)在《行走在知识分子情怀与乡土意识之间》一文中研究指出李约热是广西文学的新生代代表,因短短几年间在全国崭露头角,被誉为“广西文坛杀出的一匹黑马”。在李约热的小说里,作者的知识分子情怀和乡土意识和谐地交融在一起。他在知识分子和乡村青年这两个身份的行走中,在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中,不断思考并生发出一种张力;也正是这双重视阈的交织,以及他在价值立场上的最终指向,使得他的文本呈现出了有异于他人的鲜明个性。在李约热的小说中,知识分子情怀和乡土意识不仅在主题的价值指向上有较鲜明的表露,在叙事策略和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有其独特之处。李约热本人似乎对自己的作品被冠以“底层文学”不以为意,而是以一种更开放、更真实、更有生命力的姿态来进行书写,形成一种在“知识分子情怀和乡土意识”之间自由奔走的文化品格。本论文以“知识分子情怀”和“乡土意识”为切入点,把李约热的小说创作放置在广西少数民族本土文学和世界性范围内的乡土文学、底层文学这一大环境下进行比照,侧重研究作者在双重身份下的创作流变与艺术特质。同时,也希望通过对李约热小说各个层面的研究,以期这位有实力的作家能得到文坛更多的关注。(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大学》期刊2012-04-01)
张学敏[9](2012)在《废名小说中乡土主人公的“知识分子化”倾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废名前期小说中的乡土主人公基本上都具有"知识分子化"的倾向。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废名的小说是针对和自己一样质素的读者——中国知识分子写的;其次与废名文学是"诗人自己表现"的观念有关:最后与他对人物思想精神因素的独特看重深切关联。作为精英文化视阈中的废名,以一种奇特的纯"主体意识"去打量、看待和审视中国乡土社会,在设置人物时从预想中的遥远的角度来勾勒,以美和浪漫的眼光去观照,早已格式化地融合着城市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本文来源于《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宋俊宏[10](2011)在《新时期乡土小说中农民知识分子形象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纵观新时期乡土小说,农民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群体不时地得到一些作家的关注,从最早路遥笔下的高加林开始,这一类人物形象就不断地在小说中出现。该文试图从农民知识分子在农村中的不同类型入手,将农民知识分子分为生于农村、心系城市者和身心俱在农村者两大类型。通过对他们的心理欲求、精神面貌和人生追求的考察,探析他们在这一社会转型期在农村、农业和农民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思考他们在农村、农业和农民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乡土知识分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李佩甫在长篇小说《生命册》中多维度地展现了一批乡土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时代造就的罪恶与接受的惩罚。乡土知识分子如何忏悔,如何拯救他们因群体性罪恶而引发的身份认同危机,《生命册》没有给出答案。李佩甫建构乡土知识分子罪与罚的旨意不在寻找答案,而是继《羊的门》《城的灯》之后的又一次发问与警醒,促成世人在回顾和总结过去的历程中探索生存的新向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乡土知识分子论文参考文献
[1].白鹤.从《故乡》到《梁庄》:知识分子变化的乡土情感[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尹静.转型期乡土知识分子的罪与罚——论李佩甫的长篇小说《生命册》[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3].吴珊珊,吴培显.贾平凹笔下乡土知识分子的精神缺失——以《浮躁》《废都》《高老庄》《秦腔》为例[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5
[4].宋文倩.从还乡到无乡——浅析中国现代乡土文学还乡书写中的知识分子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
[5].王颖怡,周怡.试论现代小说中知识分子对“乡土民间”的建构[J].时代教育.2014
[6].汪晴.现代知识分子的乡土姿态论述[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
[7].李佳芳.“五四”乡土小说作家的知识分子立场[J].文学教育(中).2013
[8].邹园.行走在知识分子情怀与乡土意识之间[D].广西民族大学.2012
[9].张学敏.废名小说中乡土主人公的“知识分子化”倾向[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
[10].宋俊宏.新时期乡土小说中农民知识分子形象探析[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