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牛乳论文-张海平

原料牛乳论文-张海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原料牛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SCC,原料奶,品质,措施

原料牛乳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平[1](2019)在《牛乳体细胞数与原料乳质量的量效关系及其防控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牛乳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可较为准确地反映牛乳质量及奶牛个体的健康状况,已被广泛作为预测乳房炎的可靠指标,SCC管理是提高原料乳质与量的有效途径。本文探究牛乳SCC与原料奶产量、质量的量效关系,及引起原料奶SCC变化的因素与防控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SCC与产奶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产奶量随着SCC增加而下降;SCC≤2.0×10~5个/mL时奶牛产奶量最高,与SCC≥5.0×10~5个/mL时差异显着。当SCC≤2.0×10~5个/mL时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最高,均显着高于SCC≥5.0×10~5个/mL时(p<0.05),SCC与总固体呈显着负相关(p<0.05),但与非脂乳固体无显着相关性。(2)SCC与NGA、过氧化物酶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PL、过氧化氢酶呈显着正相关(p<0.05)。随着原料奶SCC的增加,PL酶、NGA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均显着增加(p<0.05),SCC≥10.0×10~5个/mL时的酶活性显着高于SCC≤10.0×10~5个/mL时(p<0.05),脂酶的活性随着原料奶中SCC上升而增加,但显着不差异。(3)SCC与胎次呈显着正相关(p<0.05),随着胎次的增加,SCC呈上升趋势;夏季导致的热应激状态使奶牛SCC显着高于其他季节(p<0.05);相同条件下规模越大的牛场其SCC越低,乳房炎会增加原料奶中的SCC,相比小区管理模式,牧场管理下其原料奶中SCC相对较低而且质量更好;相比人工挤奶,机器挤奶其原料奶中SCC相对较低而且质量更好。SCC的增加会不同程度的降低原料奶品质,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控制奶牛利用年限、尽可能的采取措施降低环境因素对SCC的影响,是降低SCC并提高原料奶品质的有效措施。(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张鑫[2](2018)在《有机与非有机原料乳及UHT牛乳的脂肪酸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有机牛乳以及市售UHT乳中脂肪酸(FAs)含量及构成缺乏系统的检测数据和评价,尤其对FAs指纹特征研究较少。采集有机和非有机牧场牛原料乳(原奶、原乳)和市售有机和非有机UHT乳样品共139份,采用气相色谱法(GC)测定乳中FAs构成及含量(FAs指纹),对有机与非有机、品牌、季节和产地等分类的脂肪酸特征进行了主成分分析(PCA)和描述性统计研究。原乳和UHT乳脂肪酸配对t检验差异不显着,个别脂肪酸t检验差异显着(P<0.05),但绝对差异不大。FAs指纹PCA得分图显示原乳和UHT乳有明显的分离趋势,交叉的样品较少。有机和非有机原乳和UHT乳样在PCA得分图中有明显的分离趋势,对差异贡献大的标志性FAs为C18:2n6c、C18:1n9c、C14:0、C16:0和C18:0。有机乳PUFA、ω-6、ω-3以及未知FAs(UN)含量均显着高于非有机乳(P<0.05)。不同品牌UHT乳FAs指纹存在差异。PCA得分图显示伊利与蒙牛和圣牧有机奶分离明显且距离较远,蒙牛和圣牧同地区有机乳样之间也有明显分离趋势,造成分离的主要FA为C14:0、C16:0、C18:0和C18:1n9t。伊利和蒙牛的非有机奶有明显分离趋势,SFA、MUFA、TFA和UN四个复合指标即可对两个品牌加以区分;现代牧业、光明和叁元样品量少,FAs指纹特征不明显。同品牌内不同品级产品间FAs存在差异,伊利金典有机奶、甄浓牛奶(标识加入了无水奶油)与金典纯牛奶和伊利纯牛奶明显分离,而后两种纯牛奶产品间无显着差异。蒙牛各品级产品间FAs指纹无显着差异,FAs指纹PCA分析中品级间也不能分离。原奶FAs指纹存在季节差异,夏秋季PUFA高于冬春季,但UHT乳FA指纹未发现季节性差异。不同产地/牧场原乳脂肪酸指纹差异显着,但不能排除季节、饲草/饲养方式间的交互作用。研究表明利用FA指纹鉴别有机与非有机乳,以及不同品牌UHT牛乳具有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杨红[3](2017)在《原料牛乳微生物污染及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牛乳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常常受到机械杂质、不良气味及微生物等的污染,尤以微生物等的污染危害更大。实际上牛乳在挤出前,在乳池及乳头导管中,就被已滋生于其中的细菌所污染。不过污染主要发生在挤奶中和挤乳后。1牛乳中的微生物牛乳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在乳品生产的各个环节,难免造成污染。所以在牛乳中存在着许多的微生物。1.1乳酸菌群在乳中引起发酵分解糖而产生乳酸的细菌称为乳酸菌。乳酸菌的种类很多,在牛乳中存在的主要是乳酸杆菌和乳酸(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科技信息》期刊2017年12期)

白雪[4](2016)在《原料牛乳的初处理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牛舍或挤奶间生产出来的鲜牛乳在供应市场或进一步加工之前,均应进行初步的技术处理。鲜乳的初步处理过程一般包括牛乳的验收和称重、乳的过滤与净化及牛乳的冷却。本文就以上叁方面内容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希望能为奶牛养殖户或生鲜乳收购者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当代畜禽养殖业》期刊2016年02期)

闵婉平,王宗义,方洛云,王俊杰,金凯[5](2014)在《不同粗饲料组合对原料牛乳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粗饲料组合对荷斯坦奶牛原料乳脂肪酸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将18头体重、年龄、胎次相近,处于泌乳中期的健康荷斯坦奶牛分为3组,每组6头。在全混合日粮(TMR)饲喂基础上调整粗饲料中干草比例,为对照组(TMR+羊草100%)、试验组1(TMR+羊草50%+苜蓿50%)、试验组2(TMR+羊草50%+苜蓿25%+秸秆25%)。在试验开始第1天、第25天、第50天采集奶样,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原料牛乳脂肪酸。结果表明:(1)试验组1和对照组的t10,c12-CLA含量差异显着(P<0.05)。(2)试验组1和2较对照组C20:1分别下降了16.67%和33.33%。(3)对照组和试验组1的C14:1/C14:0均呈下降趋势,而试验组2的C14:1/C14:0是先下降再上升(P<0.01)。(4)对照组n3/n6比值增加趋势变缓,试验1组对n3/n6比值的增加效果最强,试验组2次之。(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4年02期)

闵婉平,蒋林树,王俊杰,金凯,刘续航[6](2013)在《不同粗饲料组合对原料牛乳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粗饲料组合对荷斯坦奶牛原料乳脂肪酸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将18头体重、年龄、胎次相近,处于泌乳中期的健康荷斯坦奶牛分为3组,每组6头。在全混合日粮(TMR)饲喂基础上调整粗饲料中干草比例,为对照组(TMR+100%羊草)、试验组1(TMR+50%羊草+50%苜蓿)、试验组2(TMR+50%羊草+25%苜蓿+25%秸秆)。在试验开始第1天、第25天、第50天采集奶样,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原料牛乳脂肪酸。结果表明:(1)在TMR基础上经过粗饲料组合饲喂奶牛后,试验组1和对照组的产奶量在第36天差异显着(P<0.05)。(2)本次实验共测得22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8种,单不饱和脂肪酸5种,多不饱和脂肪酸9种。试验组1和对照组的t10,c12-CLA含量差异显着(P<0.05)。(3)试验组1和2较对照组C20:1分别下降了16.67%和33.33%;对照组和试验组1的C14:1/C14:0均呈下降趋势,而试验组2的C14:1/C14:0是先下降再上升(P<0.01);对照组n3/n6比值增加趋势变缓,试验组1对n3/n6比值的增加效果最强,试验组2次之。(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3-10-15)

王瑞珍[7](2011)在《原料牛乳中亚硝酸盐的几种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硝酸盐随食物进入体内,经肠道微生物作用,还原成亚硝酸盐。婴儿肠道对微生物的还原作用比成人强,易发生肠原性青紫癜,即亚硝酸盐中毒。所以,婴儿是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的最大受害者。我国国家标准规定婴儿配方乳粉中硝酸盐和亚硝酸(本文来源于《养殖技术顾问》期刊2011年11期)

张立平,杜洋洋[8](2007)在《“禁鲜令”终结“鲜”奶重返市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张立平 见习杜洋洋)昨天从有关部门获悉,国家质检总局与农业部日前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液态奶标识标注管理的通知》,首次在牛奶标“鲜”问题上作出明确规定:以生鲜牛乳为原料,经巴氏杀菌处理的巴氏杀菌乳标“鲜牛奶/乳”。这一通知的发布意味着争(本文来源于《天津日报》期刊2007-11-14)

王春雪[9](2007)在《利用自制阻抗检测仪检测原料牛乳品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吉林省科学技术厅的课题(编号:20040544-2)“基于LCA及HACCP集成体系的绿色产品——袋装牛奶的HACCP安全监控体系研究”的部分内容。本文对利用自制阻抗检测仪检测原料牛乳品质进行了基础性研究,介绍自制阻抗检测仪的工作原理、试验装置的结构和试验参数的设定;分析了原料牛乳体积、原料牛乳乳蛋白质含量、原料牛乳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原料牛乳乳脂肪含量和原料牛乳的细菌总数对阻抗检测仪测定结果的影响;研究了原料牛乳中的细菌总数和检测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测定原料牛乳的电阻和电动势到达阈值的时间,结合线性回归理论和方法,建立细菌总数和检测时间的线性回归数学模型和标准曲线;将利用阻抗检测仪测定原料牛乳的细菌总数与利用平板计数法测定原料牛乳的细菌总数进行对比试验,对二者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利用自制阻抗检测仪检测原料牛乳中的细菌总数,可以保证食用牛乳的安全性。电阻抗测量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测量等优点。把电阻抗测量法应用于原料牛乳品质检测当中,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7-05-15)

李启明,印佰星,顾瑞霞[10](2005)在《原料乳微生物特性对ESL牛乳货架期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ESL乳生产过程中对原料乳质量的要求。结果表明,ESL乳的生产中,在保证原料乳细菌总数≤5×105mL-1时,原料乳中的芽孢数应控制在≤5×103mL-1,同时,应选取低温菌数量和体细胞数量都较低的原料乳。(本文来源于《中国乳品工业》期刊2005年10期)

原料牛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有机牛乳以及市售UHT乳中脂肪酸(FAs)含量及构成缺乏系统的检测数据和评价,尤其对FAs指纹特征研究较少。采集有机和非有机牧场牛原料乳(原奶、原乳)和市售有机和非有机UHT乳样品共139份,采用气相色谱法(GC)测定乳中FAs构成及含量(FAs指纹),对有机与非有机、品牌、季节和产地等分类的脂肪酸特征进行了主成分分析(PCA)和描述性统计研究。原乳和UHT乳脂肪酸配对t检验差异不显着,个别脂肪酸t检验差异显着(P<0.05),但绝对差异不大。FAs指纹PCA得分图显示原乳和UHT乳有明显的分离趋势,交叉的样品较少。有机和非有机原乳和UHT乳样在PCA得分图中有明显的分离趋势,对差异贡献大的标志性FAs为C18:2n6c、C18:1n9c、C14:0、C16:0和C18:0。有机乳PUFA、ω-6、ω-3以及未知FAs(UN)含量均显着高于非有机乳(P<0.05)。不同品牌UHT乳FAs指纹存在差异。PCA得分图显示伊利与蒙牛和圣牧有机奶分离明显且距离较远,蒙牛和圣牧同地区有机乳样之间也有明显分离趋势,造成分离的主要FA为C14:0、C16:0、C18:0和C18:1n9t。伊利和蒙牛的非有机奶有明显分离趋势,SFA、MUFA、TFA和UN四个复合指标即可对两个品牌加以区分;现代牧业、光明和叁元样品量少,FAs指纹特征不明显。同品牌内不同品级产品间FAs存在差异,伊利金典有机奶、甄浓牛奶(标识加入了无水奶油)与金典纯牛奶和伊利纯牛奶明显分离,而后两种纯牛奶产品间无显着差异。蒙牛各品级产品间FAs指纹无显着差异,FAs指纹PCA分析中品级间也不能分离。原奶FAs指纹存在季节差异,夏秋季PUFA高于冬春季,但UHT乳FA指纹未发现季节性差异。不同产地/牧场原乳脂肪酸指纹差异显着,但不能排除季节、饲草/饲养方式间的交互作用。研究表明利用FA指纹鉴别有机与非有机乳,以及不同品牌UHT牛乳具有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原料牛乳论文参考文献

[1].张海平.牛乳体细胞数与原料乳质量的量效关系及其防控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2].张鑫.有机与非有机原料乳及UHT牛乳的脂肪酸特征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

[3].杨红.原料牛乳微生物污染及控制方法[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

[4].白雪.原料牛乳的初处理技术[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6

[5].闵婉平,王宗义,方洛云,王俊杰,金凯.不同粗饲料组合对原料牛乳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4

[6].闵婉平,蒋林树,王俊杰,金凯,刘续航.不同粗饲料组合对原料牛乳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影响[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

[7].王瑞珍.原料牛乳中亚硝酸盐的几种检测方法[J].养殖技术顾问.2011

[8].张立平,杜洋洋.“禁鲜令”终结“鲜”奶重返市场[N].天津日报.2007

[9].王春雪.利用自制阻抗检测仪检测原料牛乳品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

[10].李启明,印佰星,顾瑞霞.原料乳微生物特性对ESL牛乳货架期影响的研究[J].中国乳品工业.2005

标签:;  ;  ;  ;  

原料牛乳论文-张海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