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表入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入渗,地表,黄土高原,特征值,土壤,水分,喀斯特。
地表入渗论文文献综述
吴泽华[1](2019)在《海岛山地坡面降雨入渗与地表径流观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在不同下垫面和降雨强度等情景下,于平潭岛设置野外降雨入渗与产流试验场地,根据获得的观测数据分析研究山地坡面降雨入渗和地表径流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与裸地观测小区相比,植被覆盖良好的坡面能延缓产流,有效拦蓄地表径流,增加入渗量;因降雨平均强度、降雨历时等降雨因子均值化,其与坡面降雨平均入渗系数的相关性均很低,无法响应降雨过程中雨型和降雨量的瞬时变化特征。该成果可为平潭岛雨洪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水利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李兆松,王兵,李盼盼,王忠禹,汪建芳[2](2018)在《氮添加条件下白羊草种群及近地表生物结皮对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土高原典型草地白羊草群落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施氮水平(0、2.5、5、10 g/(m~2·a))模拟氮沉降,通过人工模拟降雨,系统研究氮添加条件下白羊草群落及其近地表特征对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白羊草种群覆盖可显着延缓产流,且随着近地表生物结皮的参与,延缓产流效果更加明显。白羊草和生物结皮共同作用下(T_2)平均初始产流时间分别是单一白羊草种群(T_1)和裸地对照(T_0)的1.64倍和4.87倍;(2)稳定入渗速率和入渗总量均在较低施氮水平(N_0和N_(2.5))下总体较高;生物结皮可抑制土壤入渗过程,白羊草和生物结皮共同作用下(T_2)稳定入渗速率和入渗总量较单一白羊草种群(T_1)分别减少了6.35%和7.49%;(3)植被及生物结皮特征可显着影响坡面入渗过程,初始产流时间随白羊草盖度、地上生物量和苔藓结皮盖度、高度的增加均呈幂函数增加,随藻结皮盖度的增加呈幂函数下降(P<0.01);稳定入渗速率和入渗总量随生物结皮总盖度的增加而呈幂函数下降,与藻结皮盖度存在显着的DoseResp曲线关系(P<0.01)。本研究以期为黄土高原草地生态水文过程及植被建设提供数据来源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山地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郭晓朦,何丙辉,姚云,秦伟,李天阳[3](2017)在《扰动地表下不同长度坡面土壤物理性质及水分入渗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扰动地表下不同长度坡面土壤物理性质及水分入渗特征,为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于2013年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坡度为15°的地块,设置6个处理:长度20m人工扰动地表坡面、长度20m自然坡面、长度40m人工扰动地表坡面、长度40m自然坡面、长度60m人工扰动地表坡面、长度60m长自然坡面,测定不同处理土壤的物理性质及水分入渗过程,采用常用的4种入渗模型(Kostiakov模型、Horton模型、Philip模型、通用经验公式模型)对土壤入渗过程进行拟合,并分析土壤水分入渗特征指标(初始入渗速率、平均入渗速率、稳定入渗速率、90min累计入渗速率)与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相同措施处理下,坡长越长,土壤体积质量越小。在扰动地表和自然坡面下,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的差异不显着,扰动地表坡面土壤初始含水率表现为60m坡长>40m坡长>20m坡长。采用常用入渗模型进行拟合时,Kostiakov模型的拟合精度在0.646~0.963,平均值为0.886;Horton模型的拟合精度在0.878~0.981,平均值为0.953,Philip模型的拟合精度在0.317~0.709,平均值0.592,通用经验公式模型的拟合精度在0.765~0.970,平均值为0.920,可知Horton模型拟合精度最大。不同坡长下,自然坡面的土壤入渗特征指标大于扰动地表坡面。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水分入渗特征指标与土壤体积质量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与非毛管孔隙度呈正相关,与土壤通气度呈极显着正相关;而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自然含水率、有机质与土壤水分入渗特征指标相关性不显着。【结论】20m坡长下,扰动地表不利于改善土壤渗透性,扰动地表处理措施下的土壤水分入渗能力弱于自然坡面;60m坡长下,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较好,土壤水分入渗能力强。Horton模型是分析和预测扰动地表下不同坡长土壤水分入渗的最优模型。(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7期)
王林华[4](2017)在《黄土坡耕地地表粗糙度对入渗、产流及养分流失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高原是我国坡耕地的主要分布区之一。由于降雨集中、坡度大、土壤抗侵蚀性弱及人们耕作管理活动等因素,该区也是水土流失主要的策源地。坡耕地严重水土流失,导致土壤及养分流失,降低土壤肥力和土地生产力,流失养分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坡耕地经耕作管理后形成的高低起伏、凹凸不平的微地形,称之为地表粗糙度,其特征与坡面土壤侵蚀密切相关。研究坡耕地地表粗糙度对入渗、产汇流过程及养分流失的特征,有助于探明地表粗糙度对土壤侵蚀机理的影响以及为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技支撑。因此,本研究在系统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基础上,以点种、锄耕、等高耕作和犁耕等4种耕作措施形成的地表粗糙度为研究对象,并以平整直线坡为对照组,采用室内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观测了不同耕作方式下粗糙坡面微地形特征,以及对入渗、产流产沙与养分流失及泥沙颗粒机械组成特征等。获取了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叁维激光扫描仪获取耕作后粗糙坡面高程模型(DEM),利用Arc GIS分别提取了微地形坡度与坡向因子。分析表明相对于平整坡面,粗糙坡面微地形坡度分在范围为0°-80°之间。其中,点种坡面微地形坡度主要集中在10°-15°、20°-40°范围内,其临界坡度分别为20°;同样地,锄耕坡面微地形坡度主要集中在10°-15°、20°-40°范围内,其临界坡度分别为20°;犁耕坡面微地形坡度主要集中在5°-30°,其临界坡度为15°。等高耕作坡面微地形坡度主要集中在5°-30°,其临界坡度为30°。随着坡面坡度的增加,小于临界坡度的栅格数随坡面坡度的增大而减少,而大于临界坡度的栅格数增加。另外,点种、锄耕、等高耕作和犁耕坡面微地形坡向栅格数主要以南、西南或东南为主,即与试验径流小区出流口方向一致。同时随坡面坡度增加,粗糙坡面微地形南、西南或东南坡向的栅格数逐渐增加,而其他坡向的栅格数逐渐减小。(2)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利用土壤水分实时监测技术获取微地形特征点(凸处、凹处、平整处)、微坡面(cm~2)与平整坡面(m~2)的土壤含水量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粗糙坡面上凸处、洼处、平整处等在降雨过程中洼处稳定土壤含水量高于凸处与平整处。可见,低洼处具有蓄积、促进降水入渗的能力。另外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变化趋势表明降雨过程中粗糙坡面土壤水分活动层为0-15cm,而平整坡面为0-10cm,进一步说明粗糙度促进坡面降水入渗深度。同时粗糙坡面上微坡面(cm~2)与平整坡面(m~2)的土壤水分变化过程相类似,这表明了微坡面与平整坡面产流方式一致。与平整坡面不同的是,粗糙坡面上微坡面产生的薄层径流汇集在低洼处,从而延迟了坡面初始产流时间。(3)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粗糙坡面与平整坡面产流点位沿径流方向的分布范围分别为12-181 cm、42-180cm之间。同时两处理坡面产流点位沿径流方向上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4.4%-52.1%、15.5%-31.1%。研究表明粗糙坡面产流点位较平整坡面在坡面空间分布更为分散。通过径流小区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可以看出相比于平整坡面,地表粗糙度具有推迟坡面初始产流时间的效应。但是推迟产流效应随着坡度、雨强的增大而逐渐减弱。预测初始产流时间与实测初始产流时间比值为2.2%-36.2%,表明地表粗糙度影响坡面初始产流时间的主导过程为通过增加入渗的间接作用,从而确定了地表粗糙度延迟坡面初始产流主导作用。(4)通过叁维激光扫描仪获取降雨后各粗糙坡面高程模型(DEM),利用Arc GIS提取坡面汇流流向、汇流密度等特征。结果表明在平整坡面汇流方向均为连续沿坡面向下流动,汇流密度值为13.08-17.06 m/m~2之间。且随着降雨强度、坡度的增大而增大。粗糙坡面汇流流向多变,增加了汇流的蜿蜒度,汇流密度较小,其值为6.85-11.44 m/m~2之间。相比于平整坡面,粗糙坡面汇流密度降低了31.7-51.5%。另外,由坡面径流系数变化过程可知,粗糙坡面的径流系数均少于平整坡面。将坡面汇流流向、汇流密度结合坡面径流系数变化过程可知地表粗糙度通过蓄积水分,促进降水入渗和增加坡面汇流流向多样,降低汇流密度,从而造成坡面径流连通性降低,径流系数减少。但是随着降雨强度、坡度增加,地表粗糙度聚集坡面径流,有利于坡面径流连通的作用,导致粗糙坡面与平整坡面的径流系数差异逐渐减少。因此,该结果为解释地表粗糙度对坡面径流连通的影响提供依据。(5)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对比研究3种粗糙坡面处理分别为凸地、凹地和平整坡面上产流产沙、泥沙颗粒机械组成及其随径流和泥沙流失的可溶态和吸附态养分流失过程。结果表明总体而言,粗糙坡面可溶态养分流失量为凸地>洼地>平整坡;吸附态养分流失量为凸地>平整坡>洼地。径流中养分流失主要以吸附态为主,可溶态养分流失总量与坡面总产流量呈幂函数关系,吸附态氮流失总量与总产沙量呈幂函数关系,吸附态磷流失总量与总产沙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同时泥沙颗粒中粘粒含量为洼地>凸地>平整坡,相对于试验原土,具有明显的富集特征。粉粒、沙粒含量大小为凸地>平整坡>洼地。产沙过程中粘粒部分逐渐减少,粉粒和沙粒部分含量逐渐增加,随着降雨历时进行,泥沙颗粒组成趋近于原土壤,进一步阐明了粗糙度对坡面泥沙颗粒的侵蚀、搬运与沉积过程的影响。另外,吸附态氮、磷与泥沙颗粒中粘粒富集率(Er)、中值粒径(d50)、比表面积(SSA)成相关性,因此,粗糙坡面中吸附态养分流失差异主要受泥沙颗粒分布特征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李坤,姚文艺,肖培青,庄宁,杨春霞[5](2017)在《植被对土壤入渗和地表产流过程的影响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不同层面全面阐述了植被对土壤入渗产汇流作用的研究进展,包括不同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植被种植方式条件下土壤特性、入渗能力、产汇流过程等水文特性的变化规律,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包括植被覆盖下坡面降雨-入渗过程的定量描述、植被-径流耦合关系临界的揭示、植被-降雨-入渗-产流耦合关系的分析等,以期为科学评价植被的水文效应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期刊2017年03期)
姚单君,任维,王震洪,刘立波[6](2017)在《贵阳市花溪河岸喀斯特带地表径流中磷流失和土壤入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岸带是流域生态系统水陆交错带,河岸带研究对重点流域环境保护和面源污染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择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对河岸带分类,利用河水模拟地表径流对不同类型河岸带的冲刷,并采用径流槽收集径流,测定径流中P含量,同时测定河岸带土壤磷相关化学性质、水分-物理性质,分析喀斯特河岸带P释放规律。结果表明:花溪河可划分为9种不同类型的河岸带;不同河岸带土壤水分累积入渗量差异显着,丘陵谷地+壤土+沟渠(护渠堤)+中重度干扰河岸带类型经五次加水后未产生径流,累积入渗量最高为4000±0 mL。河岸带土壤水分入渗量随着加水次数的增加而减小,最后达到稳渗。不同河岸带类型单位体积径流中总磷含量和磷酸盐含量差异均显着,丘陵谷地+渣土+风景名胜设施用地+中度干扰河岸带类型单位体积地表径流平均总磷含量和磷酸盐含量最高,分别为0.249±0.005 mg/L和0.242±0.003 mg/L,达到Ⅲ类地表水标准,且随着加水次数的增加,径流中的磷含量逐渐降低。试验所用的径流槽可用于收集地表径流,测定地表径流量,进而得到入渗量,认识土壤入渗和土壤P释放规律。(本文来源于《山地农业生物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李陶陶,吴发启[7](2016)在《黄土坡耕地不同地表糙度下坡面填洼与入渗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土坡耕地为研究对象,以平整坡作为对照,采用等高条播、人工锄耕和等高犁耕3种耕作措施产生不同的地表糙度,分析了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地表最大填洼量和实际填洼量的特征、入渗量的影响因素、填洼量与入渗量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不同耕作措施的地表糙度大小为等高条播>人工锄耕>等高犁耕,最大填洼量、实际填洼量和入渗量随着地表糙度的增大而增大;入渗量也随着最大填洼量和实际填洼量的增大而增大,且与最大填洼量和实际填洼量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但实际填洼量对入渗量的影响程度要大于最大填洼量。(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期刊2016年11期)
吕金榜,周蓓蓓,王全九[8](2016)在《地表下纳米碳混合层对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绵土为研究对象,将纳米碳在土壤表层以下20cm处均匀混合,研究了不同纳米碳含量(质量含量分别为0,0.001,0.005,0.01g/g),不同纳米碳-土壤混合层厚度(1,2,3,4,5cm)对土壤水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表层20cm以下纳米碳层可以增加土壤累积入渗量,当纳米碳含量增加到0.5%时,累积入渗量显着增加。(2)纳米碳层厚度为3cm时累积入渗量明显增大,随纳米碳层厚度继续增加,累积入渗量无显着变化。(3)Philip方程能较好的模拟含有纳米碳层的黄绵土入渗过程,纳米碳含量为0.5%和1%时,吸渗率明显高于对照土壤,纳米碳层厚度为3cm、含量为0.5%为合理施碳厚度与比例。(4)对照土壤不同深度处含水量的变化很小,土层深处含水量亦很高,而含纳米碳层的土壤表层20cm以下的土壤含水量明显变低,当纳米碳层厚度为3-5cm时,效果尤为明显。因此将纳米碳作为土壤改良剂施入地表以下,对于改善黄土高原土质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张志刚,李宏,李疆,程平,刘帮[9](2016)在《地表滴灌条件下滴头流量对土壤水分入渗—再分布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疆林业科学院枣树示范基地进行了原状土的树下单点源滴灌试验,研究砂壤土在不同滴头流量条件下(滴头流量分别为8、12、16 L·h~(-1))地表滴灌湿润体特征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停止灌溉时湿润锋呈平卧半椭球体分布,随着滴头流量的增加湿润锋的分布范围逐渐增大,停止灌溉后12 h内各滴头流量下土壤中的水分运移均存在再分布过程,水分再分布后湿润锋呈直立半椭球体分布,湿润体的形状大小受到滴头流量及灌溉总量的影响,湿润锋水平、垂直运移距离与入渗时间存在显着的幂函数关系,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5;2滴灌初期湿润锋在水平、垂直方向上的运移速率随着滴头流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灌水历时的延长逐渐降低,滴头流量越大入渗距离比也就越大,并且随着灌溉时间的推移入渗距离比值逐渐减小,叁种滴头流量下入渗距离比由最初的2~2.27逐渐减小到0.8~0.97;3随着滴头流量的增大湿润体的体积不断增大,湿润体含水量也随之增大,距离滴头越近含水量等值线越密,外围含水量等值线较稀疏,滴头正下方约40 cm处土壤含水量增加值达到最大,再分布后含水量等值线变为稀疏,水平扩散半径增加值较小,垂直方向再分布距离较大。(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16年02期)
张志刚,李宏,李疆,程平,武钰[10](2016)在《地表滴灌条件下滴灌量对土壤水分入渗、再分布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疆林业科学院枣树示范基地进行了原位土的单点源滴灌试验,研究不同滴灌量条件下地表滴灌湿润体特征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滴灌过程中,当滴灌量较小时,湿润体呈平卧半椭球体分布,随着滴灌量的增大,湿润体呈直立半椭球体分布,湿润体的形状大小受到滴灌量和土壤质地的影响,湿润锋水平运移距离与入渗时间存在显着的对数函数关系;湿润体再分布时间为滴灌停止后的12 h内,滴灌过程中土壤含水率以及土壤含水量变化率在滴头正下方40 cm处达到最大值,滴灌量(Q)≥72 L时,水平再分布距离不再随着滴灌量增大而增加;土壤质地以及土壤层的分布直接影响到含水量变化率。(本文来源于《农业现代化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地表入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黄土高原典型草地白羊草群落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施氮水平(0、2.5、5、10 g/(m~2·a))模拟氮沉降,通过人工模拟降雨,系统研究氮添加条件下白羊草群落及其近地表特征对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白羊草种群覆盖可显着延缓产流,且随着近地表生物结皮的参与,延缓产流效果更加明显。白羊草和生物结皮共同作用下(T_2)平均初始产流时间分别是单一白羊草种群(T_1)和裸地对照(T_0)的1.64倍和4.87倍;(2)稳定入渗速率和入渗总量均在较低施氮水平(N_0和N_(2.5))下总体较高;生物结皮可抑制土壤入渗过程,白羊草和生物结皮共同作用下(T_2)稳定入渗速率和入渗总量较单一白羊草种群(T_1)分别减少了6.35%和7.49%;(3)植被及生物结皮特征可显着影响坡面入渗过程,初始产流时间随白羊草盖度、地上生物量和苔藓结皮盖度、高度的增加均呈幂函数增加,随藻结皮盖度的增加呈幂函数下降(P<0.01);稳定入渗速率和入渗总量随生物结皮总盖度的增加而呈幂函数下降,与藻结皮盖度存在显着的DoseResp曲线关系(P<0.01)。本研究以期为黄土高原草地生态水文过程及植被建设提供数据来源和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表入渗论文参考文献
[1].吴泽华.海岛山地坡面降雨入渗与地表径流观测研究[J].水利科技.2019
[2].李兆松,王兵,李盼盼,王忠禹,汪建芳.氮添加条件下白羊草种群及近地表生物结皮对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J].山地学报.2018
[3].郭晓朦,何丙辉,姚云,秦伟,李天阳.扰动地表下不同长度坡面土壤物理性质及水分入渗特征[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4].王林华.黄土坡耕地地表粗糙度对入渗、产流及养分流失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5].李坤,姚文艺,肖培青,庄宁,杨春霞.植被对土壤入渗和地表产流过程的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水土保持.2017
[6].姚单君,任维,王震洪,刘立波.贵阳市花溪河岸喀斯特带地表径流中磷流失和土壤入渗分析[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7
[7].李陶陶,吴发启.黄土坡耕地不同地表糙度下坡面填洼与入渗的关系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6
[8].吕金榜,周蓓蓓,王全九.地表下纳米碳混合层对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6
[9].张志刚,李宏,李疆,程平,刘帮.地表滴灌条件下滴头流量对土壤水分入渗—再分布过程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6
[10].张志刚,李宏,李疆,程平,武钰.地表滴灌条件下滴灌量对土壤水分入渗、再分布过程的影响[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