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冲击射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射流,模型,湍流,喷嘴,多普勒,噪声,超声速。
冲击射流论文文献综述
刘鑫,谢军龙,郭晓亮,赵琛[1](2019)在《周期性冲击射流噪声特性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大涡模拟与声类比的方法对射流速度做周期性变化的平板冲击射流的噪声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采用正弦、叁角、锯齿和矩形4种典型的周期性波形,周期变化频率的范围是5~40 Hz,以不同监测点位置下的等效连续声压级为噪声大小的评价指标,研究了波形变化和周期频率变化对周期性冲击射流噪声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周期性冲击射流噪声大于稳态冲击射流噪声。矩形射流的冲击噪声最大,噪声分布波动剧烈,噪声频谱呈现高频特性,其他叁种波形噪声分布较为均匀,噪声频谱呈现宽频特性。周期性冲击射流噪声随着周期变化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周期变化频率的改变对矩形波形频谱特性影响较小,对于其他叁种波形的频谱特性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刘鑫,谢军龙,谢晴,王淼[2](2019)在《基于大涡模拟和声类比方法的平板冲击射流噪声指向性数值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大涡模拟(LES)和FW-H声类比方法对平板冲击射流的噪声指向性分布规律进行了数值研究。首先,当冲击速度相同时,对不同冲击距离下的平板冲击射流的流场进行了分析。然后,对不同冲击距离和冲击速度下各个噪声监测点的总声压级进行了数值预测。最后,结合流场与声场的计算结果,分析了平板冲击射流的声源产生机理及噪声指向性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平板冲击射流的主要噪声源包括平板表面压力脉动产生的偶极子源和湍流流体内部应力引起的四极子源,冲击距离对噪声指向性分布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风机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黄华坤,张桂勇,孙铁志,宗智[3](2019)在《基于一方程转捩模型的狭缝冲击射流传热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由于冲击射流现象涉及层流—湍流转捩、极强的逆压梯度和分离流问题,导致传统湍流模型无法对其准确预测。为了研究湍流模型在多种条件下的鲁棒性,[方法]采用基于转捩机理的一方程转捩模型,预测以局部努塞尔数(Nu)来衡量的狭缝冲击射流的传热特征。在冲击距离范围为4≤H/B≤9.2时,对稳态和脉动冲击射流传热问题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在H/B=4时,一方程转捩模型准确地捕捉了受转捩影响的局部努塞尔数第2峰值的大小和位置;在H/B=9.2时,该模型避免了大多数传统雷诺时均模型(RANS)中出现的假第2峰值,获得了更符合实验结果的传热分布规律。[结论]在较大的H/B范围内,一方程转捩模型能够准确预测狭缝冲击射流的传热分布,表现出良好的鲁棒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舰船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黄华坤,孙铁志,尤天庆,张桂勇,回达[4](2019)在《考虑转捩的SST模型在冲击射流传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基于RANS方法的湍流模型对冲击射流传热中难以准确预测的问题,基于SST k-ω模型耦合Kato-Launder模型和间歇性湍流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转捩的SST湍流模型用于射流传热中的数值模拟研究。在冲击距离H/B=4、雷诺数Re=20 000的情况下,通过将传热和平均速度两个方面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以及其他数值计算结果作对比,表明建立的数值模型方法准确地预测了努塞尔数的分布及其第二峰值的位置和流场结构。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冲击距离分别为2、4、9,Re=20 000时沿壁面的压力分布和努塞尔数分布的情况,发现当H/B≤4时,下游压力沿着壁面逐渐增大,此时努塞尔数第二峰值的特征明显;当H/B=9时,下游压力几乎不变,同时努塞尔数第二峰值消失。结果表明,第二峰值与逆压梯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方元祺,李林,钟亮,俞瑜,蔡国汉[5](2019)在《冲击射流火焰流场的LDV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搭建了基于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V)的冲击射流火焰流场实验平台,开发了固态粒子发生器、粒子回收装置和精密位移机构等装置,对单孔喷嘴(功率200W)、同轴喷嘴(功率1200W)的自由射流火焰流场和冲击射流火焰流场进行高精度测量,测量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在冲击射流模式下,利用多个位置点的平均速度分量测量值进行流场重构,获得了冲击射流火焰流场基本特征。实验发现:在靠近冲击壁面区域距中心滞止点约1倍喷嘴直径处出现水平方向速度峰值,该点处可能会形成短冲击距离下换热强度的第二次峰值。在同轴射流工况中,外环同轴射流和中心射流间存在一个内部剪切混合层:在自由射流火焰模式下,该混合层随着射流的发展而耗散;在冲击射流火焰模式下,由于受到滞止区的作用,混合层向外扩张。(本文来源于《实验流体力学》期刊2019年01期)
李恩义,乐贵高,马大为,张英琦,何强[6](2019)在《超声速欠膨胀冲击射流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声速欠膨胀冲击射流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如S/TOVL飞行器、火箭发射、除尘等。其流场结构复杂,包含间断激波、反射激波、马赫盘、滞止泡以及冲击平面传热不同于亚声速冲击射流的特点。为了分析超声速欠膨胀冲击射流流场和传热,采用有限体积法,结合k-l湍流模型以及二阶精度的TVD格式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实验和k-ε湍流模型的努赛尔数,得出k-l湍流模型在传热问题中更具优势;对比阴影图和计算密度云图以及对比冲击平面压力系数的实验值和计算值,验证了k-l湍流模型模拟超声速欠膨胀冲击射流流场的合理性;采用k-l湍流模型研究3种冲击高度(3D,6D,10D),3种压比(2.0,3.4,4.4),3种喷管总温(493 K,591 K,580 K)下,冲击平面温度分布。数值研究结果对分析超声速欠膨胀冲击平面的烧蚀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火力与指挥控制》期刊2019年02期)
谢军龙,刘鑫,王淼,郭晓亮[7](2019)在《基于不同亚格子模型的冲击射流噪声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大涡模拟方法,采用叁种亚格子模型对冲击射流的噪声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magorinsky-Lilly(SL)模型数值耗散较大,模拟准确性较差;Wall-Adapting Local Eddy-Viscosity(WALE)模型和Kinetic-Energy Transport(KET)模型对总声压级的模拟结果比较准确;KET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地模拟噪声频谱,而WALE模型对高频段噪声频谱的模拟误差偏大。最后,使用KET模型计算了噪声监测点在不同位置时冲击射流的总声压级,得到了不同冲击距离下的噪声指向分布情况。(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韩淇[8](2019)在《矩形超音速喷嘴冲击射流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淬火工艺是金属热处理工艺中核心的一项工作步骤,而风冷淬火相比传统的水冷淬火、油冷淬火和雾冷淬火具有明显的优势:冷却均匀稳定;淬火后工件不易发生较大变形;对工件表面不敏感;喷嘴不会堵塞;环保。风冷淬火系统中,喷嘴(或喷风头)是冷却装置中最关键的部件。随着拉瓦尔喷管的问世,使用压缩空气通过拉瓦尔式喷嘴,可以得到超音速气流,达到强化换热冷却的效果,为此国内学者对超音速喷嘴做了许多研究。对于风冷淬火中细长类和平板类工件,采用多个小口径圆形超音速喷嘴喷风时,无法避免喷嘴间外流场的相互耦合,很难实现工件表面均匀冷却,而使用矩形超音速喷嘴,可以减少喷嘴间的射流干涉,提高了射流表面流场均匀性。本课题组已经设计出双型线矩形超音速喷嘴,并通过研究分析发现该喷嘴具有内部流场均匀稳定无激波的优点。风冷淬火时,气体的流场是工件温度场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本文利用该喷嘴,研究其外流场的冲击射流特性,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单喷嘴、双喷嘴和叁喷嘴外流场射流特性的研究。建立矩形超音速喷嘴冲击射流模型,利用FLUENT软件模拟在不同射流角度、射流高度和射流间距时的喷嘴冲击射流。以外流场射流特性,即冲击压力、湍动能、壁面剪切力和水平速度为指标,研究分析得出:单喷嘴时,射流冲击表面上的冲击压力与湍动能变化趋势相同,壁面剪切力与水平速度变化趋势相同;双喷嘴时,在倾斜射流的冲击表面上,右侧喷嘴流场射流特性降低,喷嘴间的射流干涉发生在靠近右侧喷嘴射流几何冲击点,并在该位置产生滞止区;叁喷嘴时,射流角度对射流冲击表面冷却均匀性影响最大,其次是射流间距,最小是射流高度。当射流角度为45°、射流高度为60mm、射流间距为40mm时,射流冲击表面流场分布均匀,使用此工艺参数可以提高射流冲击表面的冷却均匀性。叁喷嘴冲击射流PIV实验。为了对理论分析进行验证,运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叁个矩形超音速喷嘴垂直射流和倾斜射流的外流场进行测量和处理,得到其瞬时流场结构和平均流场分布,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一致,表明理论分析是正确的,该研究对矩形超音速射流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辽宁科技大学》期刊2019-01-12)
徐亮,任德祖,马永浩,兰进,高建民[9](2018)在《不同形状喷嘴的旋流冲击射流压力损失和传热特性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旋流喷嘴,即圆孔内径设有四条螺旋槽道的类螺纹孔喷嘴。实验对比研究了同一螺旋角下叁类旋流喷嘴(插件、内置扭转带、导叶片)与螺纹孔喷嘴在雷诺数为6 000、12 000下靶面传热特性。分析了各喷嘴对应的气源室压力与流量系数。实验结果表明,螺纹孔喷嘴在靶面的中心区保持了高的传热效率,驻点努塞尔数比其他叁种喷嘴高出29.7%~43.3%,当射流空间受限时(半封闭空间)所有喷嘴的努塞尔数下降了40%~60%,内置插件喷嘴下降幅度最大;另外,四种旋流喷嘴中,内置插件喷嘴的气源腔室压力最大,比最小的螺纹孔喷嘴高出一个数量级还多,压力损失系数的分析表明螺纹孔喷嘴的压力损失系数最小,仅是内置插件喷嘴的1/4左右,且雷诺数增大一倍,内置插件喷嘴的压力损失系数平均下降14%,下降幅度最大。(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刘明阳,常士楠,杨波[10](2019)在《稳态与瞬态冲击射流换热性能实验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对比研究稳态与瞬态单孔冲击射流的传热性能,采用热色液晶测温技术获取实验件被冲击表面的传热系数分布。实验中改变了冲击雷诺数Re和冲击孔直径比L/d,利用工业相机拍摄实验件凹表面颜色变化过程,计算并对比两种射流条件下局部努塞尔数Nu_D的分布,并与文献值进行比较。研究表明相对于稳态冲击射流,瞬态冲击射流的传热性能更佳。通过记录整个冲击射流过程,得到Nu_D随时间t变化关系。驻点附近NuD随冲击的进行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随冲击雷诺数Re增大或冲击孔直径比L/d接近6,瞬态冲击射流的强化传热效果逐渐明显,强化效果可达15%以上。(本文来源于《推进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冲击射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大涡模拟(LES)和FW-H声类比方法对平板冲击射流的噪声指向性分布规律进行了数值研究。首先,当冲击速度相同时,对不同冲击距离下的平板冲击射流的流场进行了分析。然后,对不同冲击距离和冲击速度下各个噪声监测点的总声压级进行了数值预测。最后,结合流场与声场的计算结果,分析了平板冲击射流的声源产生机理及噪声指向性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平板冲击射流的主要噪声源包括平板表面压力脉动产生的偶极子源和湍流流体内部应力引起的四极子源,冲击距离对噪声指向性分布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冲击射流论文参考文献
[1].刘鑫,谢军龙,郭晓亮,赵琛.周期性冲击射流噪声特性数值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9
[2].刘鑫,谢军龙,谢晴,王淼.基于大涡模拟和声类比方法的平板冲击射流噪声指向性数值研究(英文)[J].风机技术.2019
[3].黄华坤,张桂勇,孙铁志,宗智.基于一方程转捩模型的狭缝冲击射流传热数值模拟[J].中国舰船研究.2019
[4].黄华坤,孙铁志,尤天庆,张桂勇,回达.考虑转捩的SST模型在冲击射流传热中的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9
[5].方元祺,李林,钟亮,俞瑜,蔡国汉.冲击射流火焰流场的LDV实验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19
[6].李恩义,乐贵高,马大为,张英琦,何强.超声速欠膨胀冲击射流数值模拟[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9
[7].谢军龙,刘鑫,王淼,郭晓亮.基于不同亚格子模型的冲击射流噪声特性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9
[8].韩淇.矩形超音速喷嘴冲击射流特性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9
[9].徐亮,任德祖,马永浩,兰进,高建民.不同形状喷嘴的旋流冲击射流压力损失和传热特性实验[J].航空动力学报.2018
[10].刘明阳,常士楠,杨波.稳态与瞬态冲击射流换热性能实验对比[J].推进技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