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等温转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奥氏体,时效,过冷,合金,组织,金相,高碳钢。
等温转变论文文献综述
张义帅,孙红星,刘丹,王涛,汪金保[1](2019)在《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在转向轴齿预先热处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转向轴齿在预先热处理中存在金相组织不稳定和硬度分布不均匀的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过冷奥氏体在转变过程中的冷却速度、转变温度、转变时间等技术参数是决定其组织和性能的关键。根据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过程中奥氏体分解的原理和机制,借助于可以控制风量大小、吹风时间的风冷室来控制其冷却速度,冷却结束后放入等温炉进行等温组织转变。最终得到了均匀分布的F+P显微组织,实现了轴齿锻件金相组织1~2级、同批次不同转向轴齿的硬度差值小于10 HB的技术指标,为后期渗碳淬火过程中减小齿轮的热处理变形提供了技术保障。(本文来源于《锻压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马博文,余万华,姚常桂[2](2019)在《TRIP590钢贝氏体区的等温转变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DIL805L型淬火膨胀仪测定了TRIP590钢贝氏体区等温转变曲线,根据膨胀量-时间的关系曲线,计算了其相变过程中的组织转变率以及对应时间的关系,确定了在不同两相区加热温度下贝氏体相变动力学模型的主要参数。结果表明:两相区加热温度一致时,实验钢贝氏体区等温温度越高贝氏体转变速率越快;贝氏体区等温温度一致时,两相区加热温度越高贝氏体转变率越高;在贝氏体等温转变图中,转变量为90%的线呈C形,即"鼻尖"处转变速度最快;相变动力学模型的预测值在转变后期比实测值偏大,但整体来说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好。(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黄慧强,邸洪双,张天宇,闫宁,龚殿尧[3](2019)在《等温贝氏体转变对CMnAl-TRIP钢残余奥氏体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连续退火工艺对CMnAl-TRIP钢进行处理,获得了不同贝氏体区等温温度和不同等温时间下的钢板样品,结合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电子背散射衍射、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等检测手段对经不同工艺处理后的钢的组织、元素分布及残余奥氏体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贝氏体等温条件下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及其对实验钢塑性和加工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工艺处理后的实验钢的组织均由铁素体、贝氏体、残余奥氏体及少量马氏体组成;随着等温温度从380℃升高到420℃,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大,残余奥氏体中碳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强塑积逐渐增大;之后随着温度继续升高到460℃,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逐渐减小,残余奥氏体中碳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强塑积逐渐降低;在等温温度为420℃时,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较高,实验钢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优,保温时间为180 s时,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为10.7%,残余奥氏体中碳的质量分数为1.069%,实验钢的屈服强度为455 MPa,抗拉强度为681 MPa,断后伸长率为31.7%,强塑积达到了21.59 GPa·%。等温时间延长有利于贝氏体转变,增加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及稳定性,提高TRIP钢的综合力学性能。足够多的残余奥氏体是发生TRIP效应的条件,适当的稳定性是提供持续加工硬化、增大钢塑性的保证。(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9年11期)
魏勇,韦贺,严海峰,刘光华[4](2018)在《等温温度对82B高碳钢过冷奥氏体转变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等温温度和冷却速度对82B盘条钢组织演变规律的影响,采用DIL805A热膨胀仪测定了其静态CCT曲线和等温转变热膨胀曲线,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工艺参数对过冷奥氏体转变的影响,并讨论了相变孕育时间和持续时间的变化原因。结果表明:随着等温温度的降低,相变孕育时间和持续时间都呈现逐渐缩短的趋势,组织中非片层状形貌含量逐渐增多,在610℃等温及以10℃/s冷却的试验钢相变孕育时间和持续时间分别为6. 61 s和16. 50 s;而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相变持续时间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610℃等温得到的微观组织主要由片层状珠光体组成,且随着冷速的增加,珠光体片层间距逐渐减小; 550℃等温组织中出现了大量的非片层状组织形貌,珠光体的分布变得杂乱无章。(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8年12期)
余万华,刘玉坤,刘飞,夏强强,王万慧[5](2018)在《TRIP590钢过时效等温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连续退火模拟机、光学显微镜、力学测试系统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过时效温度对TRIP590钢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过时效温度的上升,TRIP590钢残留奥氏体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在400℃时达到最大值;抗拉强度先下降后上升,在400℃有最小值;伸长率先上升后下降,在425℃达到最大值;伸长率变化趋势与残留奥氏体含量变化一致。(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燕际军,石明浩,张朋彦[6](2018)在《含Zr低碳钢中针状铁素体等温转变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研究了含Zr低碳钢等温处理过程中针状铁素体的转变特征;分析了夹杂物,尤其是Zr的氧化物对针状铁素体形核长大的作用。结果表明:实验钢中针状铁素体转变开始温度在600~650℃之间;在550℃等温180 s后得到大量的针状铁素体组织,针状铁素体分割奥氏体晶粒,显着细化组织。较高温度下大尺寸夹杂物易于形核,一般形成较粗的单个铁素体板条,较低温度下小尺寸夹杂物也易于形核,可形核多个细小板条而呈放射状。Zr处理能明显促进低碳钢中针状铁素体转变,与Zr氧化物上Mn S的复合析出有关。(本文来源于《金属世界》期刊2018年04期)
万明攀,马瑞,赵永庆,雷旻[7](2018)在《Ti-1300合金等温时效过程中相结构和组织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OM、SEM、XRD和TEM等研究了固溶态Ti-1300合金在350~700℃等温时效过程中相结构和组织转变。结果表明,Ti-1300合金在350℃等温时效时,β相基体上开始弥散析出细小的颗粒状ω相,后期ω相消失,出现了片状的α相。亚稳β相的分解方式为:β→ω+β→α+β。在400℃等温时效1 h时,亚稳β相分离出了β′相,继续保温,β′相消失,出现了长针状α相,亚稳β相的分解方式为:β→β′+β→α+β。在500~700℃等温时效时,α相在β晶界和晶粒内亚晶界上快速形核,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晶界α相逐渐向晶内生长为α集束,随着时效温度升高,α相的片层越厚;亚稳β相的分解方式为:β→α+β。(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简忠[8](2018)在《过时效温度对TRIP590钢等温转变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TRIP钢是新一代汽车用高强钢的研究热点。制定合理的TRIP钢过时效温度是保证连续退火TRIP钢组织中的残余奥氏体含量并使其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关键。文章利用连续退火模拟机、金相显微镜及拉伸实验机,系统地分析了过时效温度对TRIP590钢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过时效温度的上升,TRIP590钢残余奥氏体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在400℃时达到最大值;抗拉强度先下降后上升,在400℃有最小值;伸长率先上升后下降,在425℃达到最大值;伸长率变化趋势与残余奥氏体含量一致。(本文来源于《金属世界》期刊2018年02期)
王建明,刘懿萱,孙彬,王皓[9](2017)在《Fe-0.6Si合金表面氧化铁皮空气条件下等温转变行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管式电阻加热炉,对Fe-0.6Si合金在不同温度下表面生成的氧化铁皮的等温转变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铁皮为4层分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较薄的Fe_2O_3层,Fe_3O_4层,较厚的FeO层和Fe_2SiO_4层。在等温氧化过程中,由于受离子浓度和体系中自由能以及过冷度的影响,氧化铁皮在400、450、500℃等温转变时,在金相检测中可以发现先共析Fe_3O_4相,没有出现共析产物;在550~650℃之间没有出现先共析组织和共析组织。(本文来源于《轧钢》期刊2017年03期)
李尉,付贵勤,储满生,朱苗勇[10](2017)在《红格钒钛磁铁矿氧化物相转变及非等温氧化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红格钒钛磁铁矿基础特性研究基础上,探讨了其球团氧化过程物相的存在形式和转变过程,并通过热分析法研究了红格矿非等温氧化动力学.结果表明:红格钒钛磁铁矿属于高铬型钒钛磁铁矿,Cr_2O_3的质量分数为1.48%,连晶强度为625 N;主要物相组成为磁铁矿、钛磁铁矿、钒磁铁矿、铬铁矿;温度低于300℃时其氧化速率缓慢;球团氧化过程有价组元物相迁移变化历程为:Fe_3O_4→Fe_2O_3;Fe_2VO_4→(Cr_(0.15)V_(0.85))_2O_3;Fe_(2.75)Ti_(0.25)O_4→FeTiO_3→Fe_9TiO_(15);FeCr_2O_4→(Fe_(0.6)Cr_(0.4))_2O_4,Fe_(0.7)Cr_(1.3)O_3,(Cr_(0.15)V_(0.85))_2O_3.红格矿非等温氧化动力学研究表明:当升温速率为10℃/min时,温度在220~380℃,380~500℃和500~800℃时,反应活化能分别为47.02,14.95和30.36 kJ·mol~(-1).(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等温转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DIL805L型淬火膨胀仪测定了TRIP590钢贝氏体区等温转变曲线,根据膨胀量-时间的关系曲线,计算了其相变过程中的组织转变率以及对应时间的关系,确定了在不同两相区加热温度下贝氏体相变动力学模型的主要参数。结果表明:两相区加热温度一致时,实验钢贝氏体区等温温度越高贝氏体转变速率越快;贝氏体区等温温度一致时,两相区加热温度越高贝氏体转变率越高;在贝氏体等温转变图中,转变量为90%的线呈C形,即"鼻尖"处转变速度最快;相变动力学模型的预测值在转变后期比实测值偏大,但整体来说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等温转变论文参考文献
[1].张义帅,孙红星,刘丹,王涛,汪金保.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在转向轴齿预先热处理中的应用[J].锻压技术.2019
[2].马博文,余万华,姚常桂.TRIP590钢贝氏体区的等温转变规律[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9
[3].黄慧强,邸洪双,张天宇,闫宁,龚殿尧.等温贝氏体转变对CMnAl-TRIP钢残余奥氏体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中国激光.2019
[4].魏勇,韦贺,严海峰,刘光华.等温温度对82B高碳钢过冷奥氏体转变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8
[5].余万华,刘玉坤,刘飞,夏强强,王万慧.TRIP590钢过时效等温转变[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8
[6].燕际军,石明浩,张朋彦.含Zr低碳钢中针状铁素体等温转变行为[J].金属世界.2018
[7].万明攀,马瑞,赵永庆,雷旻.Ti-1300合金等温时效过程中相结构和组织转变[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8
[8].简忠.过时效温度对TRIP590钢等温转变的影响[J].金属世界.2018
[9].王建明,刘懿萱,孙彬,王皓.Fe-0.6Si合金表面氧化铁皮空气条件下等温转变行为的研究[J].轧钢.2017
[10].李尉,付贵勤,储满生,朱苗勇.红格钒钛磁铁矿氧化物相转变及非等温氧化动力学[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