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验绘画教学在美术课堂合作创作中的作用

浅谈实验绘画教学在美术课堂合作创作中的作用

周莉新疆石河子市第十六中学832000

在我执教的十几年中,我教过三、四个版本的美术教材,深感很多美术教材虽然编排意图明确、重难点突出、内容也精彩丰富,但因为缺少兴趣切入点,生活的实用性、延续性和持续性,像蜻蜓点水,似走马观花,既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欲望,也难以点燃学生绘画的激情,常常使课堂教学被动而僵硬。“一节美术课,短短45分钟,根本搞不出什么作品。”相信大多数美术教师都会有同感,有时在课堂上老师刚把学生的绘画热情激发起来,学生的画兴正高,结果下课了!一节美术课就这样结束了,那么多美好的想象、感人的创作、绝妙的构思也都结束了,真的很遗憾!难道就这样在遗憾中工作下去吗?同时,由于班里学生养成习惯不好,每次配带绘画工具不齐,总有那么几个学生浑水摸鱼,不能积极参与到美术课堂教学中,从而使他们渐渐失去了对上美术课的兴趣。而且,这种课堂时间上的遗憾致使大多数学生多年来只能在小小的图画本上画出自己的作业,根本没机会接触更大的画纸和专业的画具,于是,虽然我们在课堂上培养、提高了大多数学生的欣赏能力,却忽视了他们的美术创作能力和绘画创作的兴趣,以及课堂教学上百分百的参与和动手的能力。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木桶理论”认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就某种意义而言,一个班全体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的整体素质,整体力量的强弱,主要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木板”。所以,我们要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每个学生进行理性剖析,找出那块“最短的木板”,加以弥补与改进。而“马赛克绘画教学理论”又告诉我们,单单一块孤立的马赛克是无法拼出完整的图案的,只有众多的马赛克聚集在一起,才能拼出一幅美丽绚烂的作品。因此,本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探寻学生视觉感知、绘画和学生创作力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解析力。通过研究小学生实验绘画作品得到以下结论:

不论是大师的作品,还是美术老师的作品,与孩子们的作品比较起来,我更喜欢孩子们的创作,因为,他们在绘画前不受任何理智的支配,只是凭自己的直觉和喜好进行创作,在色彩和构图上更突出自己的原创性,因此,通过实验绘画教学,可以增加孩子们的创作兴趣和自信心的积累。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图为:石河子第十六中学某班全体学生油画棒实验绘画作品。

1.通过开发兵团、石河子市的古建筑和标志性雕塑进行教学

如军垦第一犁、王震将军像、周总理纪念碑等;以及石河子的北湖旅游风景名胜,搜集相关的文字和图片的介绍,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军垦文化的历史和发展,将图片创作成实验绘画作品。

2.可以利用校内资源进行美术教学

如新学期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教师节,这时可以利用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的照片,运用实验绘画创新教学的方法,用油画棒为老师创作一幅画像作品作为礼物送给老师收藏。利用马赛克这一绘画特点,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挖掘乡土文化,开发美术新课程》中提出:“认识乡土文化是学生学习艺术,认识艺术的基础,是他们走向世界的起点,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的学习本土文化,从他们周围环境开始,挖掘生活的美,乡土文化的美。”将本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和创新实验绘画教学(马赛克绘画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对于美术教学的兴趣,挖掘每个孩子的绘画潜力,从而达到让学生从被动的应付作业到主动地创作作品的过程。

3.最后还可利用新疆维吾尔族的肉孜节、开斋节、古尔邦节等,让学生目睹节日盛况,感受节日气氛

拍摄优美图片,进行实验绘画创准备做素材,同时让学生对民间文化进行审美体验,进一步了解民风、民俗的相关知识。

我经过一年多的实验绘画教学研究,发现实验结果能够调动和提高全班每个学生对于创作实验绘画的全新认识和兴趣,增强学生对于创新实验绘画技能的信心。能使全班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动起手来,参与到实验绘画教学中来。使学生由被动的应付作业到主动地完成创作的转变过程,使学生的每幅课堂作业都能变成精美的绘画作品,让学生认识到在美术课程中的绘画学习仅仅是一种工具或方式,而不是最终的目的。

附1:

“实验绘画教学”学生美术课堂动手参与度对比表

(2012.3—2013.3)

标签:;  ;  ;  

浅谈实验绘画教学在美术课堂合作创作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