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隆升速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径迹,速率,青藏高原,磷灰石,年龄,雀儿山,长度。
隆升速率论文文献综述
曾强,徐天德[1](2019)在《青藏高原东部雀儿山地区新近纪隆升速率探讨——来自雀儿山花岗岩体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青藏高原东部川西地区雀儿山花岗岩体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新获得了4个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值,分别为4. 9±0. 3Ma、6. 2±0. 5 Ma、7. 2±0. 4 Ma和7. 3±0. 7 Ma。运用径迹年龄-地形高差法计算出雀儿山花岗岩体新近纪的隆升速率,为0. 15~2 mm/a,平均隆升速率为0. 78mm/a。隆升速率在每个阶段有所不同,但呈现出一种快速隆升→缓慢隆升的过程,为整个青藏高原东缘的隆升过程提供了约束条件。(本文来源于《沉积与特提斯地质》期刊2019年03期)
刘海青,李荣西,张艳妮,朱德明,朱瑞静[2](2014)在《磷灰石裂变径迹在确定造山带隆升速率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矿物裂变径迹技术是一种低温热史及年代学测定技术,广泛应用于含油气盆地热史分析、沉积物来源、造山带隆升剥蚀、地质年代学测定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磷灰石裂变径迹在研究造山带构造隆升速率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笔者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分别介绍了利用裂变径迹反演热史、裂变年龄和矿物对-封闭温度法确定构造隆升速率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并分析其优缺点,指出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构造隆升速率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本文来源于《西北地质》期刊2014年02期)
季灵运,王庆良,崔笃信,张贵钢[3](2010)在《基于SBAS-InSAR技术的贡嘎山地区地壳隆升速率提取》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贡嘎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大雪山的中段。由于地处青藏板块与扬子板块交接带的西缘,在其内部发育着北东向和北西向的两组断裂彼此交织,形成一似菱形的地块。贡嘎山东侧的水准测量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叁次学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0-10-17)
郑月蓉,李勇[4](2010)在《叁峡地区极短周期内剥蚀速率、下切速率及地表隆升速率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河流输沙量计算出叁峡地区短周期的剥蚀速率为0.084mm/a,将剥蚀速率、下切速率以及隆升速率对比研究,确定了长江流域叁峡段极短周期内下切速率与地表隆升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并得出侵蚀基准面及气候变化的约束系数大约是0.4。基于前人对叁峡地区一级阶地的数据,计算出一级阶地的下切速率约为3.025mm/a。现代地壳变形测量和GPS测量结果,发现黄陵穹隆现今地表相对于周边地区其地表隆升速率最大可达5~10mm/a。取其平均值7.5mm/a作为叁峡地区极短周期的地表隆升速率,对比分析叁峡地区剥蚀速率、下切速率与隆升速率,结果该区隆升速率大于剥蚀速率,大约是剥蚀速率的89倍;下切速率也大于剥蚀速率,大约是剥蚀速率的36倍;隆升速率同样大于下切速率,大约是下切速率的2.5倍。叁峡地区隆升大于剥蚀,也大于下切速率,叁峡地区地表仍然在不断地升高;而地表剥蚀速率小于下切速率,地表切割进一步加深,因此地貌出现高低起伏、山高谷深的形态,并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5期)
乔彦超,赵桂萍,石耀霖,刘天启[5](2010)在《青藏高原隆升速率对冻土层形成影响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隆升速率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问题。由于海拔升高引起地表温度降低,形成了现今的青藏高原冻土层。抬升速率不同,冻土层的形成历史和现今状态也会不同,因此,冻土层内可能包含了高原抬升的有关信息。本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同一地点分别用2Ma时间和5Ma时间由1000m抬升到5000m的两种抬升速率下的情景。计算表明快速抬升和慢速抬升形成的冻土层厚度会有一定的差别,慢速抬升时有更长的热传导时间,形成的冻土层略厚,冻土层年龄较老。所以存在通过现今冻土层厚度、温度随深度变化、以及冻土年龄等资料,并在测得冻土准确参数的条件下,有助于估测青藏高原隆升的时间和过程。(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龚松林[6](2004)在《角闪石全铝压力计对黄陵岩体古隆升速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矿物化学分析和角闪石全铝压力计方法 ,得到黄陵岩体中黄陵庙花岗闪长岩和叁斗坪英云闪长岩的结晶压力为 4.2 3× 10 8Pa和 4.60× 10 8Pa ,对应的侵位深度为 14 .6km和 15 .8km ;结合已有的岩石年龄资料 ,可以得到新元古代黄陵岩体的古隆升速率约为 0 .0 9km/Ma。结果表明 ,黄陵岩体在形成过程中 ,基底伴随有缓慢的隆升剥露。(本文来源于《东华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1期)
江万,莫宣学,赵崇贺,郭铁鹰,张双全[7](1998)在《矿物裂变径迹年龄与青藏高原隆升速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青藏高原冈底斯花岗岩带中段花岗闪长岩中不同矿物裂变径迹年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南部的隆升是分阶段的,从岩体就位到约30Ma为高原缓慢隆升阶段,30Ma-7Ma期间高原隆升速度加快,7Ma以来高原快速隆升;结合已有的有关青藏高原不同地区隆升速率、时限研究成果认为,青藏高原的隆升具有整体性、阶段性、加速性和区域的不均衡性。(本文来源于《地质力学学报》期刊1998年01期)
王军[8](1997)在《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计算隆升速率的一些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讨论了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地形高差法计算隆升速率存在的一些问题;介绍了近年来国外在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实验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及其在研究隆升速率问题上的应用;特别介绍了古退火带的概念、有关年龄—高程图示中的转折现象的解释和利用冷却年龄tf计算隆升速率的方法;并分析了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隆升速率应当注意的问题,强调了加强径迹长度分析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地质科技情报》期刊1997年01期)
杨坤光,马昌前[9](1996)在《大陆剥蚀速率与造山隆升速率研究的某些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陆的机械剥蚀速率与区域高度和地表径流量呈正相关关系。化学溶蚀速率与地表径流量呈正相关关系。在大陆地壳无升降运动条件下,现代大陆剥蚀夷平至海平面只需30~300Ma。大陆平均高度受控于地球内部的放射性热能,由于放射性热能的缓慢衰减而引起大陆平均高度的缓慢降低。剧烈构造运动期间,隆升速率可以是剥蚀速率的数倍,由于隆升的阶段性(短期性)和剥蚀的持续性(长期性)使大陆高度长期发生不断的变化(本文来源于《地质科技情报》期刊1996年04期)
王国灿[10](1995)在《隆升幅度及隆升速率研究方法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有关隆升幅度和速率定量研究的古生物、古气候法、古地理法、地质压力计法、热年代学方法及变质作用p-T-t轨迹法作了概括,重点阐述了近年来热年代学方法在隆升幅度和速率定量研究中的应用。此外,对这些方法应用的前提和条件作了评述。(本文来源于《地质科技情报》期刊1995年02期)
隆升速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矿物裂变径迹技术是一种低温热史及年代学测定技术,广泛应用于含油气盆地热史分析、沉积物来源、造山带隆升剥蚀、地质年代学测定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磷灰石裂变径迹在研究造山带构造隆升速率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笔者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分别介绍了利用裂变径迹反演热史、裂变年龄和矿物对-封闭温度法确定构造隆升速率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并分析其优缺点,指出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构造隆升速率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隆升速率论文参考文献
[1].曾强,徐天德.青藏高原东部雀儿山地区新近纪隆升速率探讨——来自雀儿山花岗岩体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9
[2].刘海青,李荣西,张艳妮,朱德明,朱瑞静.磷灰石裂变径迹在确定造山带隆升速率中的应用[J].西北地质.2014
[3].季灵运,王庆良,崔笃信,张贵钢.基于SBAS-InSAR技术的贡嘎山地区地壳隆升速率提取[C].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叁次学术大会论文集.2010
[4].郑月蓉,李勇.叁峡地区极短周期内剥蚀速率、下切速率及地表隆升速率对比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5].乔彦超,赵桂萍,石耀霖,刘天启.青藏高原隆升速率对冻土层形成影响的数值模拟[J].地质学报.2010
[6].龚松林.角闪石全铝压力计对黄陵岩体古隆升速率的研究[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4
[7].江万,莫宣学,赵崇贺,郭铁鹰,张双全.矿物裂变径迹年龄与青藏高原隆升速率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1998
[8].王军.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计算隆升速率的一些问题[J].地质科技情报.1997
[9].杨坤光,马昌前.大陆剥蚀速率与造山隆升速率研究的某些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1996
[10].王国灿.隆升幅度及隆升速率研究方法综述[J].地质科技情报.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