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住院慢性精神病人的护理特点
刘爱东刘爱欣寇金爱张彬冯世梅(哈尔滨市普宁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7)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2-0154-02
【摘要】精神疾患大多具有长期性,复发性,长期治疗或终身治疗的特点,我院属民政系统医疗机构,住院精神病人主体以精神分裂症慢性期为主,病人长期滞留医院,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长期住院的慢性病人的护理特点作一下阐述。
【关键词】长期住院慢性期病人护理
精神疾病患者一般在发作初期主要表现以精神病阳性症状为主,随着长期治疗及疾病本身特点,病人逐渐呈现慢性疾病趋势,精神症状以阴性征候群为主-病人表现思维的贫乏,情感淡漠,意志行为衰退,这个时期病人长期懒动,委缩于一角,对自身情况漠不关心,甚至得了严重的躯体疾病也不向医护人员主动说出,这时细心的观察,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这样的患者注意事项心得作一下小结。
1营造良好的衣食住行环境和轻松的人文环境
病房通风透气要良好,环境整洁。制作一些优雅的图画,或文字,院区内栽种树木花草,绿化环境。饮食营养合理,清洁卫生,每天饭后实施餐具浸泡消毒。每天饭前组织病人洗手消毒。把握病人饮食情况,实行饮食个体化管理。严格管理饮水卫生,避免病人和生水,衣着整洁,每周统一更换消毒一次,每周至少洗浴一次,注意病人穿鞋安全,定期组织病人统一洗脚、刷鞋,注意病人脚部疾病的发现和防治,让患者感到安全、舒适,对患者的内科疾病防治、康复、疗养非常有利。
接触患者时态度和蔼,予适当的称呼及时解释和疏导患者的心理问题,安抚患者紧张、恐惧等病态情绪。长期住院病人每到节日来临之际,因为不能回到家中,常表现思家心切,更需要医护人员的关心和体贴及疏导。尊重关心和爱护患者,体现出人人平等的服务理念,符合病人的心理需要,努力营造人性化管理,能够融洽医、护、患之间的关系,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提高患者对住院及治疗的依从性,促进疾病的康复,同时也提高医护质量,
2躯体疾病的预防
处于精神疾病慢性期大多病人认知能力受损明显,主诉能力差,对自身躯体疾病不能及时主诉或丧失主诉能力,这就需要医生和护理人员精心的查房、观察。护理查房重点县总结以下几点:(1)及时检查病人病床情况,观察发现有无病人夜间尿床现象,如
发现这类患者交待夜班护士及时呼唤患者夜间排尿,以保证病人舒适就寝;(2)及时检查病床下及床头柜内有无病人自留饮食物品,尤其是夏季。因为病人的衰退,对饮食质量不予关心,还经常把饮食藏在铺下及柜中,食物变质后病人辨别能力差仍会食用,造成病人消化道疾病发生。(3)经常性督促协助病人维护口腔卫生,加强牙齿保健,发现龋齿及时治疗;(4)由于病人长期口服抗精神病药物,病人痛域值较高,对一般疼痛即不良刺激表现不敏感,所以细心观察护理,注意病人躯体疾病的发生。夏季由于注意防蚊虫叮咬,很多病人四肢及躯干不被蚊虫叮咬后,病人不停抓挠,造成局部皮肤破溃,在发现不及时情况下将迅速感染、破溃、化脓。严重可能出现败血症。冬季外出时则注意病人保暖,防止冻伤。(5)更换衣物鞋等物品时要逐一检查,及时更换适合尺码,保证病人舒适安全
3必要的康复活动
由于病人生活懒散,自理能力差,经常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当中,对外界任何事物表现漠不关心,如没有外界影响,每天都会独处一处呆坐不动,长期如此甚至会出现缀积性肺炎,所以经常性组织病人开展康复性活动很有必要:(1)先从生活行为技能训练入手,训练病人穿衣、系扣、叠被、洗脸、刷牙、打扫卫生等基本自理能力;(2)还可以组织病人从事劳动、走步、体操、唱歌等集体活动,防止出现放任松散的局面,帮助患者在集体活动中加强与他人合作的人际关系;(3)根据病情及病人自身特点,开展一些工娱活动,如书法,绘画,读书看报,扑克,棋类,球类,音乐,看电视、收听广播等活动。每天根据各方面情况坚持1-2小时;(4)根据患者原来职业尽量按排与其今后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内容,尽可能使患者体验责任感,激发其主动参于自己所爱好的工娱项目。参加工娱治疗的患者病情将会较前稳定减少了复发,月终根据病人技术表现及贡献大小发给适当的奖励品,促进了患者参加社会生活学会了原来不会的或忘了的劳动技术。
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就会体会到病人精神面貌会发生变化,表现活跃,情绪愉快,对未来生活有了一些信心。
4严格、科学的病区管理
因为精神疾病属于特殊的人群,病区科学严格的管理,规范化的医疗护理工作流程更是安全工作的保障。工作人员着装整洁统一,符合精神专科医院服饰要求;护士交接班规范,患者、物品、药品交接清楚,责任分明。因精神病人复发有突发性,对病区安全存在隐患,规范化严格的病区管理,是立足治本,治疗护理之基。
总之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病人是一个被社会所遗忘的角落,
他们许多人永远都不会出现在普通人的视线中,很多人将终老于精神病院,对他们体现出的科学管理、医治、人文关怀更能体现人出我国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理念。
参考文献
[1]人文关怀对精神病患者的身心影响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8-01-1410:20:03.
[2]王冬梅,薛殿凯,王丽敏,等.恢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护理[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3,9(4).
[3]浅谈精神科患者陪护的管理中国教育网20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