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节观论文_吴小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贞节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贞节,女眷,婚俗,贞洁,清初,操守,小说。

贞节观论文文献综述

吴小龙[1](2019)在《唐代皇室女眷贞节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李唐皇室女眷地位尊崇,在唐代女性群体中较为活跃,有学者认为以皇室女眷为代表的唐代女性受传统礼教束缚较少,贞节观念淡薄,甚至给她们贴上了"不守节"的标签。事实上,唐代皇室女眷中虽有不守节者,但仅为个别现象,不足以说明皇室女眷贞节意识淡薄,其实贞节观是与社会的贞节观念和个人操行密切相关的。(本文来源于《地域文化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徐学清[2](2019)在《贞节观和性强暴:论《劳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女性及性别研究的角度,通过对张翎的长篇小说《劳燕》的女主角阿燕的个体分析,讨论传统观念中对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女性的拒绝、伤害和贬黜的文化现象,追溯这种现象的成因,即是以男权为中心的传统文化制造出来的贞洁/贞节观念。历史上对女性贞洁/贞节的推崇发展为压迫、歧视、贬黜女性的桎梏,使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彻底边缘化。《劳燕》对性别研究的重大意义在于她对歧视性强暴受害者的传统的贞洁/贞节观的解构和颠覆。(本文来源于《华文文学》期刊2019年01期)

杨亭,宋奇霞[3](2018)在《浅析“叁言”对婚后贞节观的突破——以《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况太守断死孩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贞节是古代封建礼教对女性提出的婚前和婚后为丈夫守节的道德观念,是一种对女性身心自由的畸形束缚。"叁言"作为市民文学的代表,表露出了人性解放的曙光,其中对社会贞节观的突破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通过《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况太守断死孩儿》分析"叁言"中对婚后贞节观的突破,并试图指出其局限性。一、"叁言"创作背景下的明代正统贞节观贞节是封建伦理对女性的特殊要求,它包括婚前的守护贞操和婚后的为夫守节。中国古代对女性贞(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8年17期)

刘硕[4](2018)在《从通俗文学作品看唐明贞节观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传统婚恋伦理中的贞节观自先秦以来对历朝社会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唐传奇等唐代通俗文学作品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唐代社会伦理思潮,贞节观念对唐人婚恋束缚较轻,寡妇再嫁、妓女封夫人均能为当时主流社会所包容,时人对女子德行的称赞亦多过对女子节烈的弘扬。而在反映明代世事的明小说中,贞节观念的受重视程度空前加强,女节受到重视,节烈受到赞颂,而女子失节则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及强烈的伦理批判。(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张业康[5](2017)在《传统社会贞节观及其对当代公民节操培养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贞节"观起源于族类的历史演进,体现了"类"的价值意识。这种类价值经由思想家的理论建构变成了普遍的道德原则。在孔子、孟子、王阳明的思想中,道德原则是在自我觉知、自我发动的情理贯通的世界中实现的,而荀子、韩非子、董仲舒、程颐的道德思想则包含某种强制性的内容。不过,传统社会贞节观所包含的对"道德一贯性"的持守这一合理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尊重自觉自愿的现代道德原则下展开,可以转化为当代社会公民道德操守的合理思想资源。(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剧锦阳[6](2017)在《元代山西婚俗初探——以收继婚和贞节观为切入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历史上,元代是一个由异族统治的大一统时代,因此,在各个层面都呈现出多样性、繁杂性的特征。婚俗作为礼俗之本、人伦之道,对于研究社会史、文化史具有重要意义。山西作为当时重要的腹里地区,在婚俗方面研究者较少。在此以蒙古族的收继婚和汉地已婚妇女的贞节观为切入点,结合山西地方志进行初步探究。元代山西婚俗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元初山西部分地区受到蒙古族收继婚的影响较大,二是元朝中后期,收继婚逐渐在山西销声匿迹,已婚妇女的贞节观念增强,同时表现出晋中、晋南地区贞节烈妇多于晋北的现象。(本文来源于《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张娟[7](2017)在《明清妇女贞节观成因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古代社会早期,贞节观念在宗法制度的确立、子嗣的明确、财产的继承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但到了封建社会后期,所有的贞节之锋只指向女性。自宋以后,贞节观逐渐强化,明清时期,随着宋代的理学思想正统化,针对女性的贞节观念也开始宗教化。那么,为什么明清时期贞洁观对妇女的束缚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呢?明清贞节观的强化有哪些影响?本文从"贞节"两字入手,着重探讨明清妇女贞节观的形成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7年09期)

王申[8](2017)在《柏文莉《妓、妾与贞节观:1000~1400年中国的性别与社会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妓、妾与贞妇是叁类颇为引人注目的女性群体,也是女性史研究者经常涉及的讨论对象。她们的沉浮起落总是与社会形势和思想观念的变化息息相关。北宋之繁荣与党争,宋廷南迁和蒙古人的统治将给她们的命运带来怎样的影响;男性,尤其是文人士大夫,又赋予她们怎样的形象和要求,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柏文莉(Bossler,Beverly J.)教授的新作《妓、妾与贞节观:1000~1400年中国的性别与社(本文来源于《唐宋历史评论》期刊2017年00期)

杨琳[9](2017)在《论清初小说中的贞节观与士人心态》一文中研究指出清初小说在对女子贞节观的书写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和宽容,这种现象与当时的士人心态密切相关。一部分士人矫枉过正,对贞节的要求更加苛刻和过情;另一部分背负未能死节阴影的士人,不断以"身辱心贞""原心不原迹""死易生难"等命题为失节女子辩解,同时也是自我开解,以使自我行为正当化;在经历国破家亡、痛定思痛的思索之后,还有部分士人在作品中对不能尽节的女子表现出赞同而不是鞭挞的态度,将守节从盲从提升到双方平等的高度,现代平等意识开始萌芽。(本文来源于《北京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段珺珺[10](2017)在《《再生缘》中女性贞节观的坚守与游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就《再生缘》中的女性遭际来分析女性贞节观在清代的发展。作为当时女性的群体价值观,贞节观的坚守说明她们的人生是根植于传统社会的;而对贞节的不同理解,则体现了清代女性试图将守节这一行为从外力的强制性约束转变为内在的主动选择。从而揭示出清代妇女的独立意识的渐渐萌发。(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贞节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从女性及性别研究的角度,通过对张翎的长篇小说《劳燕》的女主角阿燕的个体分析,讨论传统观念中对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女性的拒绝、伤害和贬黜的文化现象,追溯这种现象的成因,即是以男权为中心的传统文化制造出来的贞洁/贞节观念。历史上对女性贞洁/贞节的推崇发展为压迫、歧视、贬黜女性的桎梏,使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彻底边缘化。《劳燕》对性别研究的重大意义在于她对歧视性强暴受害者的传统的贞洁/贞节观的解构和颠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贞节观论文参考文献

[1].吴小龙.唐代皇室女眷贞节观分析[J].地域文化研究.2019

[2].徐学清.贞节观和性强暴:论《劳燕》[J].华文文学.2019

[3].杨亭,宋奇霞.浅析“叁言”对婚后贞节观的突破——以《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况太守断死孩儿》为例[J].牡丹.2018

[4].刘硕.从通俗文学作品看唐明贞节观的演变[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5].张业康.传统社会贞节观及其对当代公民节操培养的意义[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6].剧锦阳.元代山西婚俗初探——以收继婚和贞节观为切入点[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7].张娟.明清妇女贞节观成因浅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7

[8].王申.柏文莉《妓、妾与贞节观:1000~1400年中国的性别与社会转变》[J].唐宋历史评论.2017

[9].杨琳.论清初小说中的贞节观与士人心态[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7

[10].段珺珺.《再生缘》中女性贞节观的坚守与游离[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

论文知识图

.贞节观在两汉的发展情况现代青年人性观念的调查结果与分崧泽文化出土的玉玦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龙形玉玦路青我是荡妇摄影1994年Fig.4.12LuQ...沈阳新乐遗址出土的煤精耳珰

标签:;  ;  ;  ;  ;  ;  ;  

贞节观论文_吴小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