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配公平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公平,分配,社会,绩效,效应,社会阶层,功能。
分配公平感论文文献综述
王元腾[1](2019)在《参照群体、相对位置与微观分配公平感 都市户籍移民与流动人口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详细考察和比较了都市户籍移民和流动人口分配公平感形塑过程中参照群体选择及相对位置效应的内在逻辑,揭示了社会比较机制的具体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在报告分配公平感时,户籍身份成为都市移民选择参照对象的制度性基础,拥有都市户口者方可成为户籍移民的参照对象,而流动人口的参照群体更为开放和多元,倾向于与所有都市常住居民进行比较。与此同时,即便考虑到社会网络结构、迁移时长、迁移世代等因素,结论仍具稳健性,来源地居民均不会被二者视为参照群体。另一方面,实证结果显示,相对位置距离对分配公平感的形塑作用之于户籍移民和流动人口并无显着差异,同时呈现非对称性特征:参照优势地位者体现了"平等主义"心态,参照劣势地位者则表现出"损失厌恶"的特征;相对位置距离的拉大给参照劣势者因损失带来的厌恶情绪大于参照优势者因获益而产生的满足感知。(本文来源于《社会》期刊2019年05期)
田芊,刘欣[2](2019)在《分配公平感及其背后的正义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分配公平感研究在国内学术界日益受到重视,但对该领域的一些核心概念的区分还不够明晰,有的研究甚至把宏观公平感与微观公平原则联系起来,或者把微观公平感与宏观公平原则联系起来,来探讨问题。本文试图澄清分配正义与分配公平感、宏观公平与微观公平、宏观公平原则与微观公平原则等概念的基本含义,以期对基于中国经验进一步创新发展分配公平理论具有启发意义。(本文来源于《南京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薛珊[3](2019)在《绩效要素与分配公平感:义务教育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研究——基于对808位浙江省教师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体现教师绩效差异的同时保障教师分配公平感,是义务教育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中的重要问题。通过对808位浙江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调查发现,根据教师对分配时不同绩效指标体现程度的感知,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中的绩效要素可分为工作量、工作质量、外显工作成果和工作资历,这些绩效要素都对教师分配公平感有显着正向影响。其中,工作量的影响最大,外显工作成果的影响最小。工作资历的体现程度对分配公平感的影响具有情境性:工作资历和工作量在对分配公平感的影响中具有负向交互效应;年龄和性别对工作资历-公平感的关系存在调节效应。(本文来源于《教师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孙倩,龙长权,王修欣,刘永芳[4](2019)在《公平或是利益? 权力对分配公平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3个实验逐步考察了高、低权力个体对叁种分配方案(公平/劣势不公平/优势不公平)的公平感。结果发现:(1)被试的公平评级从高到低依次为公平、优势不公平、劣势不公平,做出评级的反应时则从快到慢依次为公平、劣势不公平、优势不公平;(2)相对于低权力被试,高权力被试对劣势不公平分配的公平评级更低,而对公平分配和优势不公平分配的公平评级更高,且做出公平判断的反应时更短。基于这些结果,作者提出了公平与利益权衡的公平优先效应及权力的自我增强假设,以更好地理解权力和公平的本质及二者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蒋亚丽[5](2019)在《教育对政治信任与财富分配公平感影响的性别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2014年武汉市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分析教育对人们财富与收入分配公平感知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及两性之间的差异。为此,在建立的结构方程模型中共设置了叁条路径,第一条路径是教育对财富分配公平感的直接效应,第二条路径通过社会经济地位隐变量考察教育的经济效应,第叁条路径则把政治信任作为中介变量考察教育在财富分配公平感中发挥的非经济效应。分析结果显示,第一条路径中,教育并不能对女性的财富分配公平感产生直接影响。在男性样本中,这一结果则比较显着。存在显着的两性差异。第二条路径中,教育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地位提升,能够显着影响男性对财富分配公平的判断。这一结论在女性群体中则不成立,存在两性差异。第叁条路径,经由政治信任分析教育对财富分配公平感的影响,在男女两性样本中均比较显着,没有性别差异。总体来说,教育对男性的财富分配公平的感知具有全面的显着影响。对女性的影响则没有那么显着。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女性对财富分配公平感的判断并没有得到相应加强。(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丁爱双[6](2019)在《社会阶层、归因方式对分配公平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是备受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该问题并没有因为社会的发展而淡出人们的视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不同社会阶层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大,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人们对于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感也开始出现。社会不公平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社会心态失衡,使人们的社会冲突意识增强,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可能会危及社会稳定。因此研究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公平感,尤其是个人的分配公平感在社会转型期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0年的数据,以认知层面的收入分配公平感为因变量,结合结构决定论和归因理论的观点,验证社会阶层变量、归因方式变量对分配公平感的影响,并探讨归因方式在社会阶层影响分配公平感的过程中发挥的中介作用。同时,文中也检验了年龄、性别、城乡、婚姻状况、政治面貌、地区因素、时代因素等控制变量是否对分配公平感产生影响。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序次逻辑斯蒂回归分析,运用多种分析方法检验研究假设。本研究发现:(1)不同的社会阶层变量对分配公平感有不同的影响。收入水平对分配公平感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居民的收入越高分配公平感越强;受教育程度对分配公平感有显着的负向作用,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群体分配公平感越弱;职业地位对分配公平感有显着的正向作用,职业地位越高的居民其分配公平感越强;综合性的客观社会阶层变量对分配公平感没有产生显着的影响。主观社会阶层对分配公平感有显着的正向作用,主观社会阶层越高的群体分配公平感越强;主观社会阶层向上流动和不变的群体比主观社会阶层向下流动的群体具有更强的分配公平感。(2)不同的归因方式变量对分配公平感有不同的影响。越是将成就和社会不平等作内归因的群体,他们的分配公平感越强;越是将成就和社会不平等作外归因的群体,他们的分配公平感越弱。(3)主观社会阶层对分配公平感影响的过程中,个人成就内归因和社会不平等外归因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基于以上研究,发现社会阶层变量和归因方式变量在影响居民的分配公平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呼吁国家采取有效政策提高人们的分配公平感,可以通过优化制度结构、促进社会资源在各阶层间的公平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等措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0)
李黎明,许珂,李晓光[7](2019)在《社会网络、体制分割与收入分配公平感——基于职场上级交往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往关于分配公平感的研究忽视了职场社会网络的重要作用,而职场在现代社会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域,深刻形塑和影响着人们的社会态度和主观感受。本文通过使用"社会网络与职业经历(JSNET2014)"调查数据,探讨职业场域中的社会网络对个体收入分配公平感的影响,同时考察这种影响在不同制度情境中的差异。研究发现:个体与职场上级交往越频繁,其收入分配公平感越强,其原因是社会网络可以通过资源获取机制和信息传递机制影响分配公平感;在不同制度情境下,职场上级交往对于公平感的影响存在差异。相较于体制外,体制内的职场上级互动更有助于个体获得分配公平感,其理由是体制内、外资源分配机制和社会网络的作用空间存在差异。以上发现表明,职场交往所蕴含的社会网络资源的确会影响人们的分配公平感,因此鼓励职场上、下级的社会交往有利于提升个体公平感和促进企业稳定发展,但同时也要警惕这一过程中可能伴随的负面效应。(本文来源于《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黎明,廖丽[8](2019)在《教育如何影响分配公平感?——基于人力资本理论与筛选理论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人力资本理论与筛选理论,探讨教育的生产功能与筛选功能对个体收入分配公平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教育的生产功能与筛选功能对收入分配公平感有不同的影响机制。就收入而言,二者均有正向作用;就收入分配公平感而言,生产功能的影响效应不显着,但筛选功能的影响效应是正向显着的。可见,教育的筛选作用通过帮助社会系统对个体进行筛选而影响人们对收入分配的感知。(本文来源于《复旦教育论坛》期刊2019年02期)
李黎明,许珂,李晓光[9](2019)在《职场上级交往会影响分配公平感吗?——基于社会支持和社会比较理论的双重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社会支持理论和社会比较理论,提出职场上级交往影响分配公平感的两种竞争性假设,并使用2014年"社会网络与职业经历(Jsnet2014)"调查数据进行检验。实证结果最终支持"社会支持假设",发现在职场交往中个体与上级互动越频繁,个体的收入分配公平感越强。通过进一步中介效应分析发现,职场上级交往对分配公平感的正向效应主要通过主客观两种路径实现,与上级交往既在客观层面通过资源获取提高了个体收入,同时在主观上增强了对自身未来地位预期,两种效应相互整合,提升了个体收入分配公平感。(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唐于红,张红梅,张淑贞[10](2019)在《薪酬分配公平感、外在工作机会感知与员工离职意愿》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五家民营企业273个样本数据,研究了薪酬分配公平感对员工离职意愿的影响,并分析了组织承诺的中介效应和外在工作机会感知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薪酬分配公平感对员工离职意愿有显着负向影响;员工组织承诺在薪酬分配公平感与员工离职意愿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外在工作机会感知调节了组织承诺与员工离职意愿间的负向关系。最后讨论了理论意义和对民营企业的管理启示。(本文来源于《财会通讯》期刊2019年03期)
分配公平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配公平感研究在国内学术界日益受到重视,但对该领域的一些核心概念的区分还不够明晰,有的研究甚至把宏观公平感与微观公平原则联系起来,或者把微观公平感与宏观公平原则联系起来,来探讨问题。本文试图澄清分配正义与分配公平感、宏观公平与微观公平、宏观公平原则与微观公平原则等概念的基本含义,以期对基于中国经验进一步创新发展分配公平理论具有启发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配公平感论文参考文献
[1].王元腾.参照群体、相对位置与微观分配公平感都市户籍移民与流动人口的比较分析[J].社会.2019
[2].田芊,刘欣.分配公平感及其背后的正义原则[J].南京社会科学.2019
[3].薛珊.绩效要素与分配公平感:义务教育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研究——基于对808位浙江省教师的调查[J].教师教育研究.2019
[4].孙倩,龙长权,王修欣,刘永芳.公平或是利益?权力对分配公平感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9
[5].蒋亚丽.教育对政治信任与财富分配公平感影响的性别差异[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6].丁爱双.社会阶层、归因方式对分配公平感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9
[7].李黎明,许珂,李晓光.社会网络、体制分割与收入分配公平感——基于职场上级交往的视角[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9
[8].李黎明,廖丽.教育如何影响分配公平感?——基于人力资本理论与筛选理论的比较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9
[9].李黎明,许珂,李晓光.职场上级交往会影响分配公平感吗?——基于社会支持和社会比较理论的双重考察[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10].唐于红,张红梅,张淑贞.薪酬分配公平感、外在工作机会感知与员工离职意愿[J].财会通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