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珠算的教育和社会功能——为什么“三算结合”可以从一年级开始

论珠算的教育和社会功能——为什么“三算结合”可以从一年级开始

一、试论珠算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三算结合”为什么能够从一年级开始(论文文献综述)

金登艳[1](2021)在《我国小学数学课程中整数内容的百年演变研究 ——基于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整数内容作为小学阶段整个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探究能力,创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学阶段学习的重要基础知识,整数内容不仅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还在不断演变当中传承着中国数学的发展史。因此将目光聚集于我国百年以来小学数学整数在大纲·课标中的演变。一方面对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制定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对教材更合理的编排从而促进教学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将整个百年(1912-2012)以来我国所颁布的所有小学数学大纲·课标为线索,把整数内容在百年以来的演变历程分为三个阶段: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从研究的背景以及依据;内容广度;内容深度以及课程组织四个方面去探究其演变的特征。其中在内容广度之后将对整数笔算、口算、珠算以及估算的演变关系进行分析,课程组织的演变从整数螺旋数量以及螺旋间隔两个二级维度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分析,得到如下结论与启示:(一)百年以来整数内容在改革开放前知识点数增加缓慢,改革开放时期知识点数量达到顶峰,随后再缓慢降低;(二)珠算内容逐渐消失,直至课程标准未对其明确规定,随之估算内容得以重视;(三)百年以来整数内容深度前期稳定较浅,改革开放后深度迅速加深;(四)百年以来整数内容的课程组织形式一直以螺旋为主,且螺旋形式较强,螺旋数量在改革开放后稳定为4个。启示:(一)继承特色编排方式,把握内容广度与深度的平衡;(二)口算与笔算同时教学,加强对估算的要求;(三)保持现有编排结构,进一步细化学段;(四)教材编写更好的处理纵向螺旋式编排与横向交叉式编排间的关系。

尹宁[2](2020)在《小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指出“口算不仅仅是学生进行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前提与基础,它还是构成计算能力的关键部分之一。”换言之,学生的口算与自身计算能力密切相关,前者直接关系到后者的高低。小学低段(13年级)是口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提升小学低段学生的口算能力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因此,为了探究如何提高小学低段学生的口算能力,本文以实证研究所得的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为依据,从中探寻小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的影响因素,最终基于此提出更具可操作性的有效的培养建议,希望为教育相关人员提供些许启发。具体而言,本研究总共划分为四大板块。首先,研究者从多角度谈口算的价值,为自己的论文提供科学依据支撑,再梳理与提炼小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的要求和内容,为研究者后续进行口算能力的实证研究做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力求打造稳固根基。其次,在实证研究中,通过测验法对外显的口算水平进行测试,再通过访谈去了解学生的口算策略、口算兴趣、口算习惯以及口算心理等内隐方面,利用这两方面的数据共同判定学生口算能力高低,并从中发现口算能力高者的可取之处以及口算能力低者的问题所在。然后,以学生、家长以及教师的访谈资料为依据,结合当前教学实际,从三个层面综合分析影响小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的因素:学生层面包括学生的口算策略、口算兴趣、口算习惯以及口算心理;教师层面包括教师重视程度、教学策略与技巧以及口算练习设计;家长层面主要是家长的辅助,包括家长对学生口算方面的评价、家长对学生口算的督促情况。提升小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是一项极其庞大、严谨和复杂的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显着提升的,也不是仅靠某一方就能做好的,这需要三方合力长期坚持共同完成。因此,研究者在最后一个板块针对三方主体提出了不同的建议:关于学生自身方面的建议,即内化最佳口算策略、培养口算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口算习惯、培养稳定口算心理;关于教师教学方面的建议,即口算提高重视程度、妙用口算教学技巧、精心设计口算练习;关于家长辅助方面的建议也有所提及,即积极评价以增强信心、督促练习以提高效率。

张德和[3](2015)在《第二届弘扬中华珠算文化专题研讨会暨珠算申遗成功周年庆总结报告》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10月23日)各位海内外的朋友们,同志们,各位领导:一天半紧张的会议即将结束,大家辛苦了!这次大会,有海内外来宾80位,与会人员共230人,大会收到论文92篇,专着2本,视频6个,丰富了大会内容。这次大会能开好,还由于中珠协的大力支持和台湾省商业会珠算委员会的积极协助,还有不少年事已高的老同志、老朋友们的参加,使大会生色不少,我再次代表大会主办方向大家致以衷心的感谢。

刘芹英[4](2012)在《珠算与数学教育》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数学教学源远流长,从公元11世纪西周官学将"礼、乐、射、御、书、数"作为主要教育内容以来,古代数学经历了商周及春秋战国的初创时期,秦汉的形成时期,隋唐元的鼎盛时期和明清的徘徊时期。在这长达30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中国古代数学教学形成

刘芹英[5](2012)在《珠算与数学教育》文中研究表明刘芹英中国古代数学教学源远流长,从公元11世纪西周官学将"礼、乐、射、御、书、数"作为主要教育内容以来,古代数学经历了商周及春秋战国的初创时期,秦汉的形成时期,隋唐元的鼎盛时期和明清的徘徊时期。在这长达30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中国古代数学教学形成自己的特点。尽管中国古代的数学教学有数千年的历史,

魏佳[6](2009)在《20世纪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学数学课程,始于清朝末年。晚清时期,伴随着中与西的文化激荡,传统与现代的思想交融,应政治经济需要而求教育作出突变之产物的小学数学课程诞生了。小学数学课程从民间传授算术到小学堂算术,再到小学数学,由于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或文化变革的强力作用,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小学数学教科书作为小学数学课程的主要载体,从原初的译介走向编着,从简单的移植走向创生,从匆匆的草创走向发展,在“日本化”、“美国化”、“苏化”的基础上,从不断的模仿照搬逐渐走向“自主化”,从不断的自主改革逐渐走向成熟,终于形成了今天的小学数学教科书概貌。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内容作为小学数学教科书的集中体现、实现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乃至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之核心,其内容的取舍、深浅度是否合适,内容的编排、呈现方式是否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以至影响未来人才的质量。审视我们今天的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的内容,在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同样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教科书先进的编写经验;另一方面从历史角度对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自身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理论提升也是尤为必要的。本研究从历史的视角,运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和个案分析等方法,对20世纪我国(主流)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百年演变历程作了全景式展示,以此作为小学数学教科书改革路径探幽的落脚点。全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充分挖掘、梳理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辩证地、全面地、客观地纵观这一变革过程,分析影响其变革的内外因素,在积极关照今天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改革实践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态度审视、分析这一历史画卷,从中探寻一些带有规律性的历史经验和有意义的启示和借鉴。其中既有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历史感,又有强烈的“古为今用”的现实感;既对我们当前理解21世纪基唇逃纬谈母镏行⊙öЫ炭剖槟谌莸母母锞哂邢质狄庖?又对我们明确今后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变革趋势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同时,这一系列演变与变革,也展现了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发展的脉络,会给我们把握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的方向以启示,会给我们继承优秀传统、创新和发展小学数学课程教材以帮助。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简略介绍了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意义及基本框架,并对论文的重要概念以及时间范围、地域范围作出界定,力图使读者对论文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把握。第二章综述国内、国外关于小学数学教科书史的相关研究,既肯定前人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同时又指出尚存的问题,从问题入手,寻找本论文研究的突破口。第三章以20世纪上半叶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演进为线索,进行历史剖析。依据重要的教育政策和事件,将20世纪上半叶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清末新政时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02-1911);第二阶段民国初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12-1926):第三阶段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27-1949)。分别对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演变的历史过程以及不同时期的特点进行具体论述和分析。第四章剖析20世纪下半叶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历史变迁。依据同样的划分标准,将20世纪下半叶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发展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建国初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50-1957);第二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58-1965);第三阶段“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66-1976):第四阶段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初期的小学数学教科书(1977-1985);第五阶段深化改革、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的小学数学教科书(1986-2000)。各个阶段除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有所不同以外,民间的社会思潮及当时的教育教学实际状况也各有特点,它们共同营造了不同阶段的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特点。第五章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变革与外部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及教育内部的教育宗旨、教育目的、学制、课程观、数学观、知识观的嬗变等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提炼出在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下,教科书内容的发展主要依赖外部因素;在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下,教科书内容的发展主要依赖内部因素;外因与内因从分离走向融合才能更加有利于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发展。第六章总结归纳20世纪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得出八点启示。(1)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改革的阶段性特点。(2)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内容在相对稳定中谋求渐进式发展。(3)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直线式”与“螺旋式”编排的钟摆现象。(4)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呈现从重“演绎”转为重“归纳”。(5)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内容需在知识、儿童、社会三者之间寻求动态平衡。(6)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几大趋势,即:①从一元走向多元;②从双基走向四基;③架设数学和生活之间的桥梁;④注重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与综合;⑤寻求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儿童心里发展顺序的动态平衡;⑥计算器、计算机走进小学数学教科书。(7)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改革既要面向世界又要立足本国,处理好西学与本十化的关系,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8)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编审权应在“统”和“放”中寻求动态平衡。本研究的拟创新之处:第一,以大量原始资料为依据,首次较为系统地梳理了20世纪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发展历程,尤其是对建国前五十年不完全统计的135套小学数学教科书(不包括不完全统计的解放区的小学数学教科书10套和汪伪政府的小学数学教科书9套)和建国后16套半全国通用小学数学教科书(不包括不完全统计的340套地方小学数学教科书)的整理,是本研究的一个新的发现。第二,基于史料的分析,从影响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近百年发展的因素中总结出在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下,教科书内容的发展主要依赖外部因素;在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下,教科书内容的发展主要依赖内部因素;外因和内因应从分离走向融合,才能更加有利于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发展。第三,从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近百年的历史发展轨迹提炼出了对当今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改革和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有意义的启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诠释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的发展路向。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一,由于解放前的小学数学教科书史料非常分散、零碎,解放后的地方小学数学教科书史料非常繁杂,致使资料的收集过程非常艰难,因此难免存在疏漏。第二,理论基础薄弱,没有很好地做到史论结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近百年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内容从零散走向系统、从学科导向走向价值导向,其中既有继承、传延的成分,也有新质因子的增长与嬗变。“统新故而视其通”——立足于今,融会古今;“苞中外而计其全”——立足于中,兼采中外。考察、审视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整个历程,科学总结既往的成功经验,认真吸取违背教育规律而曲折起伏的失误教训并辨析其演变的深层原因,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今天与未来。因为,历史会为我们解读今天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以最深刻的启迪,而面向世界又会使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明晰自己的使命。

张德和[7](2009)在《不要把算盘丢掉——从会计员专业技能两个规定看珠算协会工作的三个阶段》文中提出中国珠算协会(以下简称中珠协)成立于1979年10月。6月26日中珠协筹委会出版《珠算》杂志,其中登载了周恩来总理于1972年10月14日会见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就在这次会见中,周总理询问美国计算机情况,李政道在回答了总理的询问后说"中国在计算机方面应该比谁都先进。中国的算盘是最古老的计算机。"周总理随后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要告诉

邱学华[8](2009)在《我国小学数学60年的变迁——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争论》文中提出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争论看60年的变迁,从中引出经验教训,以利小学数学教育更加健康地向前发展。60年来我国经历了八次课程改革,国家正式颁布了10份小学数

蒋志峰[9](2009)在《“珠心算教育具有开发儿童智力潜能作用研究”项目研究结果及政策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前言(一)珠心算研究的国内外背景及本项目的起因珠算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其发明和运用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在历史的进程中,珠算深刻地

米惠珍[10](2008)在《浅谈小学数学课程中珠算与笔算相结合的教学》文中提出数学——人类历史中最古老的科学之一。它是其他科学的基础,也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是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它对学生的整体发展、长远发展以及当前学习其他课程具有奠基意义,对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等具有独特作用。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人才的素质。数学教育目的,基本上是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使学生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其二是具备良好的数学素质。在小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中,一些学者主张儿童在小学阶段不仅要学习各科知识,更要掌握在以后的年代里进行深入学习所必须的基本技能和良好习惯,而在多种基本技能中最主要的是阅读、写作和计算技能。

二、试论珠算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三算结合”为什么能够从一年级开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珠算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三算结合”为什么能够从一年级开始(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小学数学课程中整数内容的百年演变研究 ——基于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2 研究综述
    2.1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及课程标准的相关研究
        2.1.1 以历史演变为主线的研究
        2.1.2 国内外对比研究
    2.2 小学数学中整数的相关研究
        2.2.1 课程中整数内容的研究
        2.2.2 心理学上对整数相关研究
        2.2.3 教材中整数内容的相关研究
    2.3 课程内容组织的相关研究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对象
    3.4 核心概念的界定
        3.4.1 知识点
        3.4.2 知识团
        3.4.3 课程组织
        3.4.4 整数
    3.5 研究方法
    3.6 研究框架
4 民国时期整数内容的演变
    4.1 小学数学课标准及教学大纲的编写背景与依据
    4.2 整数内容广度上的演变
    4.3 整数内容四算演变
    4.4 整数内容深度上的演变
    4.5 整数内容在课程组织上的演变特点
    4.6 民国时期整数内容演变特点
        4.6.1 知识点出现从高度概括到细化分点
        4.6.2 知识点数量大幅度上升再下降再上升
        4.6.3 整数内容知识点窄而浅
        4.6.4 内容组织螺旋发展,螺旋数量先增加后降低
5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整数内容演变
    5.1 小学数学课标准及教学大纲的编写背景与依据
    5.2 整数内容广度上的演变
    5.3 整数内容四算演变
    5.4 整数内容深度上的演变
    5.5 整数内容在课程组织上的演变
    5.6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整数内容演变特点
        5.6.1 新增“教学要求”内容,内容深度加深
        5.6.2 应用题内容首次单独设块,之后编排不断成熟
        5.6.3 新增“整数”、“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约数与倍数”内容
        5.6.4 对笔算、口算以及珠算进行正确的处理
        5.6.5 课程内容组织螺旋上升,逐步正确处理螺旋数量
6 改革开放以后整数内容的演变
    6.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的编写背景与依据
    6.2 整数内容广度上的演变
    6.3 整数内容四算的演变
    6.4 整数内容深度上的演变
    6.5 整数内容在课程组织上的演变
    6.6 改革开放后整数内容演变特点
        6.6.1 “负数”内容出现消失又出现
        6.6.2 增加了计算器的应用
        6.6.3 整数内容知识点窄而深
        6.6.4 估算内容得到重视,珠算逐渐被删减
7 结论与启示
    7.1 结论
    7.2 启示
    7.3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2)小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口算的研究
        (二)关于口算教学的研究
        (三)关于口算能力的研究
        (四)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三、研究内容
        (一)研究问题
        (二)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突破难题和创新点
        (一)突破难题
        (二)创新点
第一章 小学低段口算概述
    一、小学低段口算的重要价值
        (一)助力学生智力方面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二、小学低段口算要求和内容的国际比较
        (一)国内外小学低段口算要求
        (二)国内外小学低段口算内容
第二章 小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调研与分析
    一、测评与访谈设计
        (一)测评设计
        (二)访谈设计
    二、测评结果与分析
        (一)口算成绩参差不齐
        (二)口算速度差异较大
        (三)口算水平整体较佳
    三、访谈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口算策略选择不同
        (二)学生口算兴趣高低不一
        (三)学生口算习惯好坏不同
        (四)学生口算心理情况各异
        (五)学生口算练习频次不同
    四、研究小结
第三章 小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的影响因素
    一、学生层面
        (一)口算策略
        (二)口算兴趣
        (三)口算习惯
        (四)口算心理
    二、教师层面
        (一)教师重视程度
        (二)教学策略与技巧
        (三)口算练习设计
    三、家长层面
        (一)家长对学生口算方面的评价
        (二)家长对学生口算的督促情况
    四、研究小结
第四章 提高小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的建议
    一、关于学生自身方面的建议
        (一)内化最佳口算策略
        (二)提高口算学习兴趣
        (三)养成良好口算习惯
        (四)培养稳定口算心理
    二、关于教师教学方面的建议
        (一)提高口算重视程度
        (二)妙用口算教学技巧
        (三)精心设计口算练习
    三、关于家长辅助方面的建议
        (一)积极评价,增强信心
        (二)督促练习,提升效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第二届弘扬中华珠算文化专题研讨会暨珠算申遗成功周年庆总结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是谁,从哪里来
二、到哪里去?
三、怎么去?

(4)珠算与数学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上的珠算与数学教育
    (一)明代的珠算与数学教育
    (二)清代的珠算与数学教育
二、珠算与20世纪上半叶的数学教育
三、论珠算与数学教育
四、珠算与现代数学教育

(6)20世纪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概念及范围界定
    1.3 研究的问题、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的问题
        1.3.2 研究的思路
        1.3.3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意义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小学数学教科书研究综述
    2.2 国外小学数学教科书研究综述
第3章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历史沿革
    3.1 清末新政时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02—1911)
        3.1.1 背景
        3.1.2 小学算术教科书编写概况
        3.1.3 小学算术教科书案例分析
        3.1.4 总体评价
    3.2 民国初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12—1926)
        3.2.1 背景
        3.2.2 小学算术教科书编写概况
        3.2.3 小学算术教科书案例分析
        3.2.4 总体评价
    3.3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27—1949)
        3.3.1 背景
        3.3.2 小学算术教科书编写概况
        3.3.3 小学算术教科书案例分析
        3.3.4 总体评价
第4章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历史沿革
    4.1 建国初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50—1957)
        4.1.1 背景
        4.1.2 小学算术教科书编写概况
        4.1.3 小学算术教科书案例分析
        4.1.4 总体评价
    4.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58—1965)
        4.2.1 背景
        4.2.2 小学算术教科书编写概况
        4.2.3 小学算术教科书案例分析
        4.2.4 总体评价
    4.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66—1976)
        4.3.1 背景
        4.3.2 各地小学算术教科书编写概况
        4.3.3 总体评价
    4.4 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初期的小学数学教科书(1977—1985)
        4.4.1 背景
        4.4.2 小学数学教科书编写概况
        4.4.3 小学数学教科书案例分析
        4.4.4 总体评价
    4.5 深化改革,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的小学数学教科书(1986—2000)
        4.5.1 背景
        4.5.2 小学数学教科书编写概况
        4.5.3 小学数学教科书案例分析
        4.5.4 总体评价
第5章 20世纪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动因分析
    5.1 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外部动因
        5.1.1 政治变革对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影响
        5.1.2 经济变革对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影响
        5.1.3 文化变革对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影响
    5.2 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内部动因
        5.2.1 教育宗旨、教育目的、学制的嬗变对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影响
        5.2.2 课程观、数学观、知识观的嬗变对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影响
    5.3 外因与内因:从分离走向融合
第6章 20世纪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6.1 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改革的阶段性特点
    6.2 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内容在相对稳定中谋求渐进式发展
    6.3 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直线式"与"螺旋式"编排的钟摆现象
    6.4 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呈现从重"演绎"转向重"归纳"
    6.5 小学数学教科书需在学生、知识、社会三者间寻求动态的平衡
    6.6 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几大趋势
    6.7 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改革既要面向世界又要立足本国
        6.7.1 实事求是地批判和吸收国外先进经验——洋为中用
        6.7.2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古为今用
    6.8 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编审权应在"统"和"放"中寻求动态平衡
结束语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

(8)我国小学数学60年的变迁——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争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学程度之争
二、应用题教学之争
    (一) 应用题内容取材的争论。
    (二) 应用题要不要分类型的争论。
    (三) 应用题与解决问题之间的争论。
三、口算教学之争
    (一) 要不要写口算步骤的争论。
    (二) 要不要背口诀的争论。
    (三) 口算教学范围与要求的争论。
四、珠算教学之争
    (一) 珠算要不要并入小学算术中的争论。
    (二) 珠算同口算、笔算如何结合的争论。
    (三) 珠算要不要取消的争论。

四、试论珠算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三算结合”为什么能够从一年级开始(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小学数学课程中整数内容的百年演变研究 ——基于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视角[D]. 金登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2]小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实证研究[D]. 尹宁.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3]第二届弘扬中华珠算文化专题研讨会暨珠算申遗成功周年庆总结报告[J]. 张德和. 珠算与珠心算, 2015(01)
  • [4]珠算与数学教育[J]. 刘芹英. 珠算与珠心算, 2012(06)
  • [5]珠算与数学教育[A]. 刘芹英. 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2012
  • [6]20世纪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改革与发展研究[D]. 魏佳. 西南大学, 2009(10)
  • [7]不要把算盘丢掉——从会计员专业技能两个规定看珠算协会工作的三个阶段[J]. 张德和. 珠算与珠心算, 2009(05)
  • [8]我国小学数学60年的变迁——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争论[J]. 邱学华.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09(09)
  • [9]“珠心算教育具有开发儿童智力潜能作用研究”项目研究结果及政策建议[J]. 蒋志峰. 珠算与珠心算, 2009(02)
  • [10]浅谈小学数学课程中珠算与笔算相结合的教学[A]. 米惠珍. 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2008

标签:;  ;  ;  ;  ;  

论珠算的教育和社会功能——为什么“三算结合”可以从一年级开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