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出院后预防教育

高血压患者出院后预防教育

谢丽珍陈丽琴(解放军第92医院烧伤整形科福建南平353000)

随着人口期望寿命的延长很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已经成为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1],做好高血压患者的预防教育,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出院患者的康复,减少住院率,减少高血压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教育要求

1.1人员选用选择一些具责任心强,工作耐心、细致,具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能热诚服务的护士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

1.2教育内容要可执行,根据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方式、高血压病不同阶段的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使其能达到预期目标。

1.3语言要通俗易懂,尽量不使用医学术语,容易让患者接受。

2教育目标

2.1保持患者健康通过高血压病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使患者了解高血压病的病因,症状,用药的效果及其注意事项,预后等知识,应用通俗的语言使患者掌握高血压病预防的知识,提高患者的自觉防病意识。

2.2提高护士专业素质在对高血压患者的教育的过程中,只有护理人员不断的进行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保证在患者提出疑问时能进行相应的解答,得到病人的尊重和认可,才能更好的开展高血压的教育内容。

3教育内容

3.1高血压病的常规性指导高血压患者住院后对高血压病的求知欲强烈,这时通过对其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教育,使患者了解高血压病对身体的危害、并发症有相应的掌握,并能在预防高血压病并发症上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2饮食指导根据高血压病不同阶段饮食要求也有所不同.不能只强调低脂、清淡饮食,限制辛辣、刺激性饮食,同时应根据本身疾病的限制特点强调患者禁烟、禁酒,进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水分,可适量补充蛋白。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以免引起脑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3.3心理指导由于高血压病患者大部分都是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的特点:各种反应较慢,记忆力减退等,因此要先了解患者的心理接受能力及起状态,使患者适应新的角色,关心患者、耐心、细致得服务患者,使患者了解高血压疾病的预防知识。同时可以和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其全过程,使患者得到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关心,保持亲情的和睦和患者精神上的愉快,避免患者心情的大起大落,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4休息与运动指导由于患者本身身体和高血压疾病的影响,应选择相适宜的运动方法,如:太极、慢走等运动,运动时幅度和强度不宜过大过快,以免引起体位性的低血压和加重病情。树立康复运动的观念。

3.5药物指导在住院期间常常会发现许多老年患者往往根据自己的看法,认为出院血压有所下降就可自行减少或停止使用药物,这样不但不能控制血压,反而引起血压的反弹或加重病情。因此在指导过程中应告知患者其严重性,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切不可自行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

3.6预防指导护理人员应教会患者及家属血压测量的方法,嘱患者及家属定期测量血压及做好记录,已便做好参考。

3.7复诊指导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康复需要一较长的过程,指导患者出院后定时复查,并告知患者联系方式,以便患者联系和咨询。

4效果评价

4.1患者评价患者对自己出院后的依从性、自身感觉、血压高低情况及复查时情况等情况进行掌握评价。

4.2护士评价通过对患者的教育指导情况,评价患者对高血压预防教育的掌握情况及执行情况做出综合评价。

5小结

5.1通过高血压的预防教育,让患者了解、掌握和运用高血压的相关知识,逐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重视高血压的预防;也是对患者高血压患者连续的、系统的护理。能有效减少其发病率和住院率,促进健康。

5.2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通过对患者的预防教育,使护理人员不断地掌握医疗护理的新理念,新知识,跟上护理观念的新节奏,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赵媛,徐立.个性化出院指导应用于高血压病患者的效果分析[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8;30(2):70_71.

标签:;  ;  ;  

高血压患者出院后预防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