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德利
(重庆市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400014)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0-0137-04
1序言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观念的更新,护理学的任务已从单一的恢复病人的生理功能,扩展到以满足人的身心健康需要为目的的保健活动和教育活动,出现了临床护理与预防保健相结合的护理趋势,健康教育被作为一种护理手段引入护理,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1]。健康教育对提高人们自我护理能力,建立健康行为、全面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21世纪,自我护理已成为一个发展趋势,护理健康教育作为现代临床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全国推行。目前对健康教育的研究表现在需求、内容、方法及形式等方面。临床整体护理工作中护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而护士是护理健康教育的计划者与教育者。儿科护士的角色要求护士不但要成为称职的操作者,而且要成为称职的教育者[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概念是: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这一概念表明,只有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均呈现完好状态才是完全的健康[3]。故预防和控制疾病、保护和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就成为医学发展的主导方向,要达到这个目的,健康教育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儿时期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身体发育的时期,也是心理、性格、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小儿在这个时期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对其一生都有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临床医学诊断治疗专科化的进一步加强,护理专科化已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和临床的需要。《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4](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根据临床专科护理领域的工作需要,有计划地培养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建立和发展临床专业护士。”就反映了这一发展趋势和临床的需求,这同时也为我国专科护理实践指明了一个方向。结合我国护理队伍和护理教育的现状,我认为我国目前儿科护理健康教育专科化,才能较好地保证儿科临床护理的需要。
2儿科护理中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特点
2.1儿科护理中健康教育的意义
2.1.1促使每个小儿都得到合理充足的营养,满足其生长发育的物质需要,降低与喂养不当有关疾病的发生率
饮食和营养是小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合理的饮食结构、全面适量的营养会促进小儿健康成长;不恰当的喂养方式和饮食结构,不仅会影响小儿发育,甚至会引发疾病。健康的体魄是小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要素,也是其从事一切活动的基本条件。一些有关小儿合理喂养知识的宣传,可使家长掌握相关知识,结合小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健康状态,选择合理的喂养方式及饮食,以满足其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健康状态下的营养需要,从而促进健康,降低消化系统疾病和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
2.1.2促使每个小儿都尽可能拥有良好的成长空间、接受良好的护理和教养,消除由于意外或其他不良因素对其成长造成的负面影响
(1)成长环境。安全、良好的居住环境、卫生条件和保健措施有利于促进小儿健康的生长发育;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的爱抚以及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良好的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小儿身心各方面的生长发育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小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如失去母爱、与父母分离、父母离异、家庭不和、生活在不良社会环境周围等负面因素都将严重影响小儿的健康成长[5]。所以为小儿创造一个相对良好的成长环境,使其拥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不仅是每个家庭的义务,也是一项社会义务。
(2)日常生活护理。日常生活护理贯穿在小儿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对小儿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健康教育,可使护理者了解对不同年龄小儿进行日常护理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纠正一些不恰当甚至对小儿有害的护理观念和做法,使小儿得到正确的日常护理,这样既可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也可以避免或减少由于日常护理不当对小儿造成的伤害,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率。
(3)教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小儿早期良好品德的培养;按照小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开展一些有益的集体活动、游戏,有利于促进小儿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及早发现和培养小儿的爱好和兴趣,对于小儿早期的智力开发有重要意义。
2.1.3促进疾病预防工作顺利开展,降低小儿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通过对小儿疾病预防健康教育的进行可使人们懂得一些小儿时期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在生活中有意识地采取积极措施对小儿常见疾病进行预防,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如积极做好孕期的保健,可降低新生儿疾病、先天性疾病及遗传性疾病的发生率;婴儿时期合理的喂养、积极进行预防接种,有利于预防感染性疾病、营养性疾病;学前和学龄期可预防近视、龋齿及弯腰驼背等,也可以防止免疫性疾病的发生;通过对小儿各项生长发育指标的观察,及时地发现生长发育中存在的一些异常情况,可对其进行早期干预[2]。
2.1.4提高家庭治疗和护理质量
正确的家庭护理对小儿病后的康复、后遗症的改善和积极干预、家庭治疗、突发急诊入院前的紧急就地处理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家庭治疗还可以给患儿创造一个轻松的治疗环境,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通过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可使人们了解、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小儿家庭治疗和护理的质量,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促进小儿的健康,提高小儿疾病的治愈率[6]。
2.1.5促使家庭和社会提高对小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促进小儿身心健康成长
心理问题已是现代社会中引人瞩目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心理障碍导致的社会问题、家庭问题、不良人际关系及犯罪等负面影响日益扩大,因此心理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健康的心理状态,顽强的意志,正确人生观的树立对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小儿时期是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如何做好小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家庭及社会去关注、重视小儿的心理健康,促使其身心健康成长,是我们儿科护理工作者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2.1.6增强医护人员的神圣使命感、社会责任感
对儿科护理人员来讲,健康教育拓宽了护理专业的服务范围,增强了护士对公众健康的责任感。同时,提高了护士自身的知识水平,使护士学有所用,学有收益,增强了事业的成就感[7]。
2.2儿科护理中健康教育的特点
2.2.1针对的人群范围广
不仅医护人员需要全面掌握健康教育内容,宣传健康教育内容,每一位家长或小儿的监管者、与小儿成长有密切关系的教育工作者及小儿本人也需要了解尽可能多的相关知识,这样才能使健康教育工作得到有效实施。
2.2.2涉及区域范围广
儿科护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范围,不仅仅局限在医疗卫生部门,其范围可涉及家庭、社区、托幼机构、福利院、中小学校等。
2.2.3健康教育的内容有明显的年龄特点
自出生至18岁这个阶段是小儿向成人转化的阶段,他们无论是在心理还是生理上都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小儿各个器官系统的发育程度不同,功能状态不同,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儿对疾病的免疫能力不同,好发的疾病不同,预防疾病的重点不同,心理发展状态也不同。所以对不同发育阶段的小儿,开展健康教育的内容及重点都要有明显的年龄特点。
2.2.4内容多,任务重
小儿的年龄跨度较大,成长环境差别大,所以针对每个小儿不同的成长阶段及不同的生存环境,我们开展健康教育的内容就有所不同,重点不同,方式也不同。这样就对我们的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很多新问题、新要求,需要我们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因此内容繁多,任务艰巨。
3儿科护理中健康教育的专科化
3.1护理专科化
护理专科化指护理范围内某一特定临床区域的护理实践[9]。专科护理是护理专科化的目标,关于护理专科化有各种各样的描述,但共同的特点是:护理专科化是以护理的某一特殊领域为中心[10]。伴随着知识爆炸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及医学领域中出现的专科分化、细化,学科的分化成为学科科学化的必经环节,学科分化必然导致人才培养的专科化。欧美等国家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探讨并且推进护理专科化发展的进程,可考证的护理专科化至少在1900年就已被提及,De-Witt在AmericanJournalofNursing(美国护理学杂志)创刊号上撰文讨论了“specialtiesinnursing”的问题,可以认为正式提出了专科护理(specialtynursing)的概念[11]。20世纪后期,在世界范围内,护理进入了专科化发展的阶段[12]。
3.2护理专科化的意义
3.2.1有助于提高护理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纲要》[4]指出:“遵循‘巩固基础,提高水平’的原则,在保证临床基础护理质量的基础上,以提高临床若干专科领域的护理技术水平为着力点,培养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促进护理工作的专业化发展。”高级临床护理的发展方向,应是填补常规医护工作的不足或缺失之处,与其他医务人员的工作应达到互补而不是竞争的效果。因此,现阶段我国高级临床护理的发展,应以护理专科化为主[13]。显然,护理专科化就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不同疾病实施有效的急救、专科性护理措施、生活方式指导与干预等,从而提高了整体护理水平,可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质量。
3.2.2提升护理人员地位与自我成就感
很久以来,我国就存在重医轻护的倾向,护士的地位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在不少人的眼里护士工作不过就是打针输液、发药、量体温、测血压而已。同时,在一些医院,护士还要做护工的工作,这严重地挫伤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降低了职业满意度,从而影响了她们的自我评价。让专业的人士做专业的工作,也是发展专科护理,提高专科护理质量的根本[14]。护理专科化首先能让患方认识到护理不仅仅是基础护理,还有更广阔的内涵;其次能让护理人员及患方认识到护理是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是一门专业的学问,医护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最后护理专科化还能让护理人员获得自我成就感,提高她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提高职业满意度。
3.2.3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护人员的一大工作目标。护理专科化能减少因专业知识欠缺而造成的护理失误,对患者生活方式的指导与干预能够增进护患之间的了解,有助于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
3.2.4有利于科室建设,提升专科专病的治疗水平
护理专科化与医师专科化一样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由于对专科专病的预防治疗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与了解,熟悉专科急危重症的观察与抢救措施,对专科用药有更丰富的经验,这些都有助于配合医师提高科室急救水平和专病治疗水平;有助于与患者进行有效地沟通;也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与事故,从而有利于科室建设与发展。
3.2.5有助于改善待遇,减少护理人才流失
护理专科化的实施,可将护理人员分为护理管理、专科护理及普通护理三大类,有利于在此基础上区分待遇,减少因待遇偏低而导致的高年资护理人才的流失。此外,护理专科化可提升护理人员地位与自我成就感,也有助于减少护理人才流失。
4实现儿科护理中健康教育专科化的内容与方法
4.1儿科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与要求
4.1.1小儿的喂养问题
在小儿成长的整个过程当中,特别是婴幼儿时期,小儿消化系统功能不成熟,用什么样的喂养方式来喂养,喂养什么性质的食物,怎样适时地调整食物的种类,食物的量应怎样供给,在饮食卫生和饮食结构方面应注意什么问题;在疾病状态下,饮食怎样调整等,都是我们在健康教育中应当结合小儿的具体情况需要解决的问题。
4.1.2小儿的生活护理问题
第一,为小儿提供有利于其身心成长的生活环境。物理环境:安全,舒适,温、湿度适宜,卫生条件相对良好等;社会环境:和谐的家庭、社会环境,良好的教育条件、文化氛围[5]。要根据当地的物理环境,家庭的经济生活条件,为小儿创造适合的成长环境。
第二,让家长了解小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解剖生理特点,在对小儿进行护理时要考虑到这些特点。婴幼儿各器官系统功能发育不成熟,因此在对他们进行生活护理时要特别注意其发育特点。如新生儿头部较重,而颈肌无力,抱新生儿时应注意保护头部;婴幼儿关节窝较浅,关节韧带松弛,换尿布、穿衣时不能用力牵拉四肢;婴幼儿不能很好地用语言来表达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家长需要知道如何根据小儿的一些表现来判断小儿的需求和感受。通过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使家长能够了解相关知识,对小儿进行适当的生活护理,同时家长要加强护理安全意识,做到正确护理,防范意外。
第三,使小儿具备良好教养。首先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培养小儿的睡眠习惯、卫生习惯、饮食习惯、排便习惯等[8]。其次开展有益的活动,如开展一些适当的游戏,让小儿做手工作业、劳动、讲故事、进行户外活动、旅游等。最后还应进行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如根据小儿的年龄、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讲一些科普知识、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等,以增加小儿的知识,陶冶其良好情操。
4.1.3小儿的疾病预防问题
通过各种保健护理措施的实施来降低小儿疾病的发生率,这是儿科护理中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儿在不同年龄阶段,易发生的健康问题不同,疾病预防内容也不相同。所以,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儿采取适当的疾病预防措施。比如新生儿疾病的健康教育,应从孕母的孕期开始,健康教育重点是优生优育,孕期保健;婴幼儿时期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合理喂养、防感染、防意外[8]。要做到让小儿的监管者有对小儿疾病的预防意识,并且能够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4.1.4小儿疾病的家庭护理问题
小儿的有些疾病在通过医院治疗之后,还需在出院之后继续进行家庭治疗和护理。比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出院后的家庭治疗和护理、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出院后的神经系统功能的康复干预、肾病综合症患儿出院后的家庭护理等;一些突发急症的紧急处理,如高热惊厥、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等,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可能就失去了进一步治疗的机会。通过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指导小儿监管者熟悉一些相关的家庭治疗和护理方法,是每位医护人员的义务。
4.1.5小儿的心理问题
人的心理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小儿时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而小儿的心理成长与他所处的环境、经历、接受的教育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如何做到小儿无论是在疾病状态,还是健康状态,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有一个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状态,不仅应是医护人员关心的问题,而且应是每位家长、每个教育者以及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是一个没有正常社会行为能力的人,小儿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当引起我们每个人足够的重视。
4.2儿科护理中健康教育的方法
(1)要具有真挚的同情心,理解家长由于孩子生病带来的痛苦,只有设身处地的为患儿着想,才能赢得家长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2)通过护士的讲解、说明及示教,调动患儿的参与意识,由被动变为主动,配合治疗。
(3)通过与患儿及家长沟通,个别指导,因人而异,逐步进行。鼓励家长提出疑问,认真解答。
(4)健康教育应长期进行,贯穿于治疗与康复的始终,随时了解病情所需,给予相关指导。
(5)对于儿科患儿来说,过硬的穿刺技术是取得家长信任的一个重要环节。护士应练就“一针见血”的穿刺技术,减轻患儿不必要的痛苦。
(6)提供良好的入院环境。安静、清洁,根据不同家长需要把病房分为多人间,双人间,单人间及VIP病房。
(7)良好的护士形象,和蔼可亲的态度、亲切美好的语言在护理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4.3健康教育对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4.3.1掌握医学基础知识与先进的护理理念
加强培训儿科护士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掌握一定的健康教育技巧,了解患儿及其家属所需,在各个环节中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掌握儿童的心理过程及心理特征,全面了解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态及思想动态,按年龄段分期,针对性的对患儿实施心理护理,达到有效沟通,共同完成治疗、护理,使患儿能够早日康复。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家庭经济支出。
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随着“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现代整体护理模式的不断推进,护理服务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整体护理理念是根据护理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各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个体的最佳需要。人文关怀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是整体护理的核心,儿童是家族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儿科护士不仅要配合医生医治小儿机体上的疾病,满足小儿心理需求,还要顾及多个家属的情感需求。这就要求儿科护士掌握人文知识的学习,在关注疾病的同时一定要关注患儿及家属的心理需求。亲和护患关系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4.3.2加强自身心理品质修养
懂得换位思考工作中不断培养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须懂得换位思考,对患儿及家属的不良行为采取谅解的态度,避免发生冲突。全面认识,调节自我,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培养忍耐力和自控力注重培养好较强的忍耐力和自我控制力,灵活敏捷,善于应变,心胸宽广,乐观开朗。让患儿及家属能在情感上依赖我们,技术上信任我们,工作中始终保持良性循环。
4.3.3力求使健康教育工作充满艺术性和科学性
儿科病房的健康教育艺术对儿科病房定期进行的共性健康教育,如幻灯讲解,录像播放,期刊杂志发放等,护士要善于及时传达信息,营造一种护士与患儿(家长)共同学习,共同交流的气氛。通过对患儿的个性教育,护士的沟通技巧,交往能力更能得到充分的验证和发挥。护士得体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声调速度、手势、眼神等等非语言性的沟通与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都会为患儿带来愉悦[15],使健康教育在相互理解、信任、支持、满足的气氛中进行,从而达到收到良好的效果,推动儿科护理工作的发展。
健康教育的科学性护士将健康教育的内容编入整体护理的程序,依照整体护理的思路与方法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具有严格的科学性。①儿科护士应根据患儿家长的文化程度、社会背景、家庭情况、以及宗教信仰等情况进行有效沟通;②确定儿科病房健康教育的内容、方式及要达到的目标;③根据患儿的喜好、需要以及家长的关注点和可能提供的媒介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渠道,有的放矢进行健康教育;④建立信息反馈系统:由护士长及主管护师负责制定信息反馈卡,通过电话及出院后随访,将反馈的时间、内容、效果反馈到健康宣教计划书上。
4.3.4增强与兄弟科室团结协作的能力
儿科病房健康教育不仅限于本科治疗护理知识,还要对患儿及家长进行院内感染知识、预防保健以及喂养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因此,儿科健康教育工作往往需要与院内感染科、防保科、妇产科等多科室密切配合,共同为儿科患儿服务。作为儿科病房的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团结友爱的协作精神,更要有不断增强综合护理的能力。
4.3.5不断培养对健康教育的科研能力
儿科病房健康教育水平的突破和提高有赖于护士的思考、研究和不断实践。在当今时代,护士应主动拥有科研意识,不断总结,提高健康教育水平和儿科护理的学术地位。
5结论
我国的护理专科化刚刚起步,前途是美好的,而道路是曲折的,尤其是儿科护理中健康教育专科化需要护理界全体同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开拓护理新篇章。
参考文献
[1]王斌.人际沟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张淑彦,张宏,梁红.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培养护生护理健康教育能力的研究,2007
[3]朱启星,吴晓南.预防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4]卫生部医政司.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0):721-723.
[5]朱念琼.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6]李燕京,赫光中.儿科护理中健康教育初探
[7]陈建军.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1999,8(15):10~11.
[8]姚在新.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9]AmricAB,SprossJA,HansonCM.Advancedpracticenursing:Anintergrativeapproach[M].3rdedition.Netherlands:ElsevierSaundersPublishingCompany,2005:88-97.
[10]CollegeandAssociationofRegisteredNursesofAlberta.StandardfortheuseofthetitlespecialistinRegisteredNursePractice[R/OL].[2009-04-16].http://www.nurses.ab.ca/Carna-Admin/Uploads/Use%20of%20the%20Title%20Specialist.pdf.
[11]DeWittK.Specialtiesinnursing[J].AmericanJournalofNursing,2000,100(10):96AAA,96CCC.
[12]郭燕红.论专科护士发展现状和趋势[J].中国护理管理,2004,4(4):19-20.
[13]尤黎明.对专科护士岗位定位及学历要求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05,5(5):5
[14]黎月英,陈琼芳,房洁新.临床专科护理工作体系的建立与效果评价[J].护理学报,2009,16(7B):30.
[15]颜霞,张素,孟春英,等.沟通技巧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