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飞机燃油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燃油,油箱,飞机,闪电,可燃性,条件,火源。
飞机燃油箱论文文献综述
卞刚,宋志强,葛锐[1](2019)在《大型民用飞机燃油箱污染影响与控制要求》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大型民用飞机燃油箱常见污染物,对其进行分类,研究其来源,分析其对飞机及系统功能、性能、安全、经济性等的影响。针对飞机研制、生产阶段,从材料选用、燃油箱结构、燃油系统及相关系统设计上提出污染防护设计要求,从生产制造各环节与要素上提出污染防护控制要求。针对飞机运营阶段,对其勤务与维护维修提出污染防护监控要求。通过对飞机生命周期内燃油箱污染物的持续监控管理,实现支持飞机高效生产、安全运行的目标。(本文来源于《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殷向东,万斌[2](2019)在《民航飞机燃油箱微生物腐蚀的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民航飞机整体燃油箱的分布和结构。针对飞机燃油箱微生物腐蚀问题,介绍了民航飞机燃油中微生物的种类、影响及硫酸盐还原菌腐蚀的机理,并提出了民航飞机整体油箱微生物腐蚀防治的措施。(本文来源于《腐蚀与防护》期刊2019年05期)
邱献双,刘文怡,刘卫华[3](2018)在《从专利看飞机燃油箱惰化新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的飞机燃油箱惰化系统主要采用空心纤维膜空气分离法,但它存在诸多弊端,如系统复杂、体积大、部件成本高,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平台要求。为了研究油箱惰化新技术,分析了近20年来的油箱惰化专利文献,发现了众多用于油箱惰化系统的新技术,从中选取几项概念新颖、技术优势突出的技术,阐述了其技术原理和技术优势。涉及的油箱情化技术包括:燃油箱蒸气冷却惰化法、低温制氮惰化系统、金属钴去氧和顺磁泵去氧等。(本文来源于《第八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专辑》期刊2018-11-05)
谢亮,张新霞[4](2018)在《飞机燃油箱试验与分析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石英灯辐射加热技术模拟飞机油箱表面壁面承受的气动加热,试验测试燃油温度、油箱内壁面温度以及燃油和空气的界面温度,数值仿真验证了试验测试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工程与试验》期刊2018年02期)
邵垒[5](2018)在《飞机燃油箱耗氧型惰化技术理论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燃油箱易燃易爆特点严重威胁着飞机安全,必须采用有效措施以防范其发生。最新研究表明,相比于飞机上广泛应用的中空纤维膜惰化系统,基于低温催化无焰燃烧的耗氧型惰化技术具有系统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代偿损失小等优势。与中空纤维膜惰化系统不同,耗氧型惰化技术中,用于油箱的惰性气体并非单纯的富氮气体(NEA,Nitrogen-Enriched Air),而是包含CO_2和N_2的混合气体(MIG,Mixed Inert Gas),因此,为了实现对油箱上部空间氧浓度的控制,不仅需要掌握燃油中O_2、N_2和CO_2等气体的溶解与逸出特性,而且需要深入分析探讨MIG与NEA惰化方式及效果之间的差异。本文以耗氧型惰化技术的装机实用化为研究背景,针对目前耗氧型惰化技术的不足,通过自行搭建实验平台,就O_2、N_2和CO_2在燃油的溶解与逸出特性、混合惰性气体MIG对燃油洗涤和冲洗过程的影响、NEA与MIG惰化效果的比较与分析等问题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测取了国产航空燃油气体溶解与扩散系数,建立耗氧型惰化技术的理论模型,并就耗氧型惰化技术的系统设计、性能分析与惰化方案的制定开展了预先研究。本文主要工作与获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设计搭建了压力降落法实验系统,测定了不同温度、压力范围内O_2、N_2和CO_2在国产RP-3燃油中的Ostwald系数,基于所测定的数据,对ASTM D2779-92中给出的经验公式进行了修正,使之能更好地反映国产燃油气体溶解特性,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修正公式可将氮气和二氧化碳Ostwald系数的计算精度分别提高10%和14%;与此同时,本文还对不同温度下O_2、N_2和CO_2在国产RP-3燃油中扩散系数进行了测量,并通过对实验数据回归的方法,获得了Arrhenius方程,实现了一定温度范围内对气体在RP-3燃油中扩散系数的预测;在获得了Ostwald系数和扩散系数的基础上,本文采用Fick扩散理论有效地描述气体在燃油中的溶解与逸出规律,该研究成果可为非平衡冲洗惰化过程的理论建模提供支撑。(2)搭建了燃油洗涤惰化实验台架,对MIG和NEA洗涤惰化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并采用了图像处理技术捕获了洗涤气泡直径大小与分布状况;给出一种洗涤效率的定义,建立了适用于MIG气体洗涤惰化理论分析模型,提出了根据气泡Feret直径来确定洗涤效率的计算方法;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MIG和NEA洗涤惰化时气体溶解/逸出特性及气量需求。研究结果表明:MIG洗涤时油箱气/液相中的氧浓度总是高于采用NEA气体洗涤的结果;气泡Feret直径与洗涤效率呈指数关系,当气泡尺寸越小时,洗涤效率越高,为了保持较高的洗涤效率,设计洗涤器时,建议将气泡Feret直径的目标值设定为低于0.2 mm;采用本文建立的燃油洗涤惰化模型,可准确预测MIG和NEA洗涤惰化过程的参数变化。这些研究成果可为耗氧型惰化系统设计方案优化与洗涤器等核心部件设计提供参考与依据。(3)搭建了燃油箱冲洗惰化实验台架,对MIG和NEA的冲洗惰化性能开展了实验研究,并根据Fick扩散理论,建立了适用于MIG的非平衡态冲洗惰化理论模型,对比研究与分析了NEA和MIG冲洗惰化时气体溶解/逸出特性及气量需求。研究结果表明:当惰化气体中氧浓度相同时,NEA和MIG的惰化性能差异较小;若要将油箱惰化至9%氧浓度,MIG冲洗的气量需求将比NEA高出6~14%,且MIG中CO_2浓度越高,惰性气体需求量越大;当惰性气体中CO_2含量从0%增加到95%时,不同载油率下气体需求量增加约7.4%~18.24%;如受到强化传质(如油箱晃动,温度变化等)的影响,NEA惰性气体需求量将微弱增加,而MIG惰性气体需求量将大幅增加。(4)基于国产燃油理化特征,提出了一种带有外界环境补气功能的耗氧型惰化系统设计方案,并就该系统方案中影响因素展开了分析;针对飞行任务需求,将洗涤和冲洗的不同搭配方式应用于实际飞行过程,获取了本文所提出的耗氧型惰化系统方案的最优设计;拟定了比较原则,通过理论计算和分析,就中空纤维膜惰化系统与耗氧型惰化系统的性能优劣进行了定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带有外界环境补气功能的耗氧型惰化系统,可使得惰化过程更为可控;与中空纤维膜惰化技术相比,耗氧型惰化技术在引气量、系统热载荷和燃油代偿损失方面优势明显,且要求的惰化时间越短,该优势越显着。(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8-06-01)
张锐[6](2018)在《某型飞机燃油箱聚氨酯泡沫塑料水解问题解决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某型飞机燃油系统产生颗粒污染,影响飞行安全。结合飞机分解阶段的工作,排查出燃油系统污染源是燃油箱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水解颗粒。本文对燃油箱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水解原理进行了分析,并调研研究了其他类型材料,得出适宜的解决方案是换装新型聚醚脂泡沫塑料。(本文来源于《航空维修与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李连桂[7](2017)在《飞机燃油箱闪电间接效应安全性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定量分析闪电通过油量指示系统(FQIS)的线缆耦合到燃油箱的能量是否达到安全阙值,建立了FQIS线缆的等效模型,并以4种常见的电流路径对某大型客机进行了大电流注入的建模仿真。仿真分析得到不同路径的舱内外电磁环境和线缆感应电流,并且与最小点燃条件相比较。仿真结果表明,闪电以机头注入,右机翼流出或机尾流出这两种方式注入时,线缆的峰值电流>0.125 A,有可能引起燃油箱产生火花;闪电以左机翼或右机翼注入,机尾流出这两种方式注入时,线缆的峰值电流0.125 A,不可能引燃油箱。(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期刊2017年08期)
李大海[8](2017)在《浅谈民用飞机燃油箱点火源防护适航条款》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适航规章中对于燃油箱点火源相关的适航要求,本文梳理了燃油箱点火源的25.981(a)适航条款进行了解析,列出了设计中应考虑的要素;梳理了针对25.981(a)条款的适航符合性验证思路及符合性方法,提出了审查方可能的关注点,可为燃油箱点火源的适航符合性验证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7年07期)
李连桂[9](2017)在《大型飞机燃油箱闪电间接效应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闪电防护是大型飞机总体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值仿真技术对飞机及其燃油系统的闪电防护性进行提前预估对飞机的闪电防护设计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围绕大型飞机及其燃油箱闪电间接效应的安全性仿真展开了如下研究工作:1、研究了飞行器遭遇直接雷击时的舱内外电磁环境。比较了四种较大概率闪电电流路径条件下不同材料机身的飞机内外电磁场。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金属蒙皮,复合材料(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蒙皮的使用导致飞机内部的电磁环境急剧恶化。2、通过全波仿真和“场-线-路”两种方法研究了飞行器闪电电磁环境的线缆耦合问题。首先通过全波仿真方法分析了闪电环境下蒙皮材料、路径、线缆位置和线缆类型等因素对飞行器内部线缆的电磁耦合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仿真效率,采用了基于BLT方程的“场-线-路”的方法仿真分析了单线和屏蔽线的闪电电磁耦合特性,并通过全波仿真方法验证了该方法正确性和高效性。3、研究了闪电通过燃油箱主要外接线缆-油量指示系统(FQIS,Fuel Quantity Indication System)的线缆耦合到油箱内的感应电流大小。通过对FQIS线缆进行简化等效,将燃油箱闪电间接效应这一复杂过程转化为特定线缆的闪电间接效应的分析。然后仿真分析了闪电流经飞机和飞机靠近闪电通道两种情况下,闪电电磁能量通过FQIS简化线缆耦合到燃油箱的峰值电流,并与最小点燃条件相比较,并据此判断是否可能对燃油箱造成威胁。此外还研究了FQIS线缆端接负载对闪电耦合到燃油箱电流的影响、FQIS线缆屏蔽层损伤对耦合电流的影响。最后得出了燃油箱闪电间接效应的防护措施。(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7-03-01)
姜亮[10](2017)在《大型民用飞机燃油箱油量标定试验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内大型民用飞机燃油箱油量标定相关试验的研发经验不足。以某大型民有飞机试验为例,基于试验目标及操作可行性,将多项燃油量标定相关试验科目结合到燃油箱油量标定试验过程中,通过一次试验完成多个试验科目,有利于节省大量的试验资源和成本,同时缩短试验时间;对各项燃油量标定相关试验科目的试验方法和过程进行了介绍;可为国内大型民用飞机开展和实施燃油箱油量标定相关的试验提供参考和依据。(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7年02期)
飞机燃油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绍了民航飞机整体燃油箱的分布和结构。针对飞机燃油箱微生物腐蚀问题,介绍了民航飞机燃油中微生物的种类、影响及硫酸盐还原菌腐蚀的机理,并提出了民航飞机整体油箱微生物腐蚀防治的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飞机燃油箱论文参考文献
[1].卞刚,宋志强,葛锐.大型民用飞机燃油箱污染影响与控制要求[J].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9
[2].殷向东,万斌.民航飞机燃油箱微生物腐蚀的研究现状[J].腐蚀与防护.2019
[3].邱献双,刘文怡,刘卫华.从专利看飞机燃油箱惰化新技术[C].第八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专辑.2018
[4].谢亮,张新霞.飞机燃油箱试验与分析技术研究[J].工程与试验.2018
[5].邵垒.飞机燃油箱耗氧型惰化技术理论与实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6].张锐.某型飞机燃油箱聚氨酯泡沫塑料水解问题解决方案[J].航空维修与工程.2018
[7].李连桂.飞机燃油箱闪电间接效应安全性仿真研究[J].电子科技.2017
[8].李大海.浅谈民用飞机燃油箱点火源防护适航条款[J].科技视界.2017
[9].李连桂.大型飞机燃油箱闪电间接效应仿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
[10].姜亮.大型民用飞机燃油箱油量标定试验方法研究[J].科技视界.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