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波多音频论文-刘昊

滤波多音频论文-刘昊

导读:本文包含了滤波多音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感知无线电,滤波多音频(FMT),OFDM,频谱利用率

滤波多音频论文文献综述

刘昊[1](2010)在《滤波多音频调制在感知无线电系统中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频谱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当前无线通信系统基于静态的频段分配方式是造成频谱资源日趋缺乏的一个主要原因。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人们开始考虑允许没有使用许可的感知用户在对授权用户不产生任何干扰的情况下来使用已分配的空闲许可频段,目的是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这样一种频谱感知的无线通信技术叫做感知无线电。这种技术已成为未来无线通信领域的新研究热点。目前IEEE 802.22是负责制定感知无线电的标准,草案里提到上下行链路采用OFDM调制技术。OFDM技术要求各子载波频谱互相交迭,保持正交。但正是基于此,系统对频率同步非常敏感,极小的频偏都会对相邻感知用户和授权用户造成极强的干扰。为了减小子载波间的干扰,OFDM通过引入虚子载波,这必然会降低频谱利用率,违背了感知无线电提高频谱利用率的宗旨。针对OFDM在感知无线电里应用暴露的缺点,论文提出了另一种多载波技术滤波多音频调制(FMT)作为感知无线电的物理层技术。FMT所有子载波互不重迭。这种子载波排列方式,大大减少了子载波间的干扰。即使有些频偏,子载波间的干扰也是很小,从而减小了感知无线电里感知用户对授权用户的干扰。并且FMT几乎不需要虚子载波,大大提高了频谱利用率。目前研究FMT在感知无线电里应用的相关文献较少。论文主要工作是在感知无线电的背景下,分析FMT在载波频偏和多普勒频偏信道下感知用户对授权用户的干扰程度,并在同样情况下与采用OFDM时进行性能对比。通过仿真发现,FMT比OFDM能减小用户间的干扰,同时FMT不需要虚子载波和循环前缀,极大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因此FMT更适合做感知无线电的物理层技术。(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0-03-06)

高有军,高振明,许峰,朱维红,李晨[2](2005)在《滤波多音频技术及其滤波器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载波传输技术———滤波多音频(FMT)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结构,并对系统进行了优化改进.分别将使用窗函数法和切比雪夫逼近法设计的原型滤波器应用于FMT仿真平台,通过仿真实验发现,使用切比雪夫逼近法设计的原型滤波器因其频率响应的通带锐截性能好,过渡带窄,性能优于使用窗函数法设计的原型滤波器.(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05年05期)

高有军[3](2005)在《滤波多音频中的滤波器组设计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十年以来,随着半导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通信已经逐渐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大量的用户需求反过来又促进了无线通信的发展。 随着声音、图像和数据通信业务在互联网和无线通信中的快速增长,对下一代通信系统的定义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在这种现代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对数据速率的要求将超过几兆bps,这意味着数据传输时需要占用相当大的信道带宽且信道的时延扩展将大于一个传输符号的符号周期,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带宽内高速可靠地传输信息是极为重要的。 加性噪声以及由多径传播导致的符号间干扰(ISI)限制了高速率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在高达几兆bps的传输速率下,传输符号的符号周期小于信道的时延扩展,从而产生ISI。因此在利用传统的单载波调制方式进行高速率无线通信时需使用多抽头均衡器,从而使系统的复杂度大大增加。研究表明,如果多径信道的时延扩展(信道记忆长度)远小于一个传输符号的符号周期,则由多径传播造成的ISI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多载波传输技术在不降低信息传输速率的条件下使信道中的传输符号的符号周期远大于多径信道的时延扩展,从而可以有效地对抗由多径传播造成的ISI。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是当今通信技术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作为一种多载波技术,它具有抗多径干扰能力强、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然而OFDM技术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容易受频率偏移影响、符号同步困难等,这些问题都制约着OFDM在无线信道中的应用[1]。 滤波多音频(FMT)技术相对于OFDM是一种新兴的多载波技术。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各子载波具有很高的频谱约束性,对系统频率偏差不敏感。FMT技术克服了OFDM技术易受频率偏差影响的问题,但是其滤波器组在系统中引入了ISI,因此,FMT中需要引入子信道均衡技术来消除滤波器组的影响。 本文介绍了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给出了(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5-04-26)

亓中瑞,高振明[4](2005)在《滤波多音频系统中的自适应比特及功率分配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滤波多音频 (FMT)调制技术的自适应功率及比特分配方法 ,该方法可应用于频率选择性慢衰落信道中 .为降低该方法中自适应算法的计算复杂度 ,通过修改“greedy”算法中的某些参数 ,实现了从自适应子载波到“子带”分配方法的合理演变 .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可以证明在滤波多音频调制系统中接收端低的均衡复杂度及该方法给系统带来的良好性能 .(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05年01期)

亓中瑞,高振明[5](2004)在《滤波多音频系统中图像的有效传输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滤波多音频(FMT)调制技术的自适应图像传输方法。通过将自适应子载波分配与图像分割技术相结合,实现在频率选择性慢衰落信道中高质量的图像传输。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证明该方法相对于传统图像传输在接收图像峰值信噪比(PSNR)及接收端均衡复杂度方面的优势。(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应用》期刊2004年12期)

滤波多音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载波传输技术———滤波多音频(FMT)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结构,并对系统进行了优化改进.分别将使用窗函数法和切比雪夫逼近法设计的原型滤波器应用于FMT仿真平台,通过仿真实验发现,使用切比雪夫逼近法设计的原型滤波器因其频率响应的通带锐截性能好,过渡带窄,性能优于使用窗函数法设计的原型滤波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滤波多音频论文参考文献

[1].刘昊.滤波多音频调制在感知无线电系统中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

[2].高有军,高振明,许峰,朱维红,李晨.滤波多音频技术及其滤波器组设计[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

[3].高有军.滤波多音频中的滤波器组设计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5

[4].亓中瑞,高振明.滤波多音频系统中的自适应比特及功率分配方法[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

[5].亓中瑞,高振明.滤波多音频系统中图像的有效传输方法[J].电子技术应用.2004

标签:;  ;  ;  ;  

滤波多音频论文-刘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