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论文和设计-不公告发明人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该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包括多个夹持组件和变距组件,多个夹持组件间隔设置;变距组件包括变距驱动件、变距导向件及变距联动件;变距导向件沿多个夹持组件的排布方向设置,夹持组件与变距导向件滑动连接,变距联动件联动相邻的两个夹持组件;相邻的两个夹持组件中至少一个夹持组件与变距联动件滑动连接,能够沿变距联动件运动以朝向或者背向另一个夹持组件运动;变距驱动件连接并驱动夹持组件沿变距导向件运动,能够拉开夹持组件使得多个夹持组件间的间距增大,或者推紧夹持组件使得多个夹持组件间的间距减小。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包括:多个夹持组件,所述多个夹持组件间隔设置;变距组件,所述变距组件包括变距驱动件、变距导向件及变距联动件;所述变距导向件沿所述多个夹持组件的排布方向设置,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变距导向件滑动连接,所述变距联动件联动相邻的两个所述夹持组件;相邻的两个所述夹持组件中至少一个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变距联动件滑动连接,能够沿所述变距联动件运动以朝向或者背向另一个所述夹持组件运动;所述变距驱动件连接并驱动所述夹持组件沿所述变距导向件运动,能够拉开所述夹持组件使得所述多个夹持组件间的间距增大,或者推紧所述夹持组件使得所述多个夹持组件间的间距减小。

设计方案

1.一种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包括:

多个夹持组件,所述多个夹持组件间隔设置;

变距组件,所述变距组件包括变距驱动件、变距导向件及变距联动件;所述变距导向件沿所述多个夹持组件的排布方向设置,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变距导向件滑动连接,所述变距联动件联动相邻的两个所述夹持组件;相邻的两个所述夹持组件中至少一个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变距联动件滑动连接,能够沿所述变距联动件运动以朝向或者背向另一个所述夹持组件运动;所述变距驱动件连接并驱动所述夹持组件沿所述变距导向件运动,能够拉开所述夹持组件使得所述多个夹持组件间的间距增大,或者推紧所述夹持组件使得所述多个夹持组件间的间距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距联动件采用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开有平行于所述变距导向件设置的抵接槽,相邻的两个所述夹持组件中至少一个夹持组件与所述抵接槽滑动连接,能在所述抵接槽中运动并能被所述抵接槽的两端限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夹持组件相对所述变距导向件固定设置,其他所述夹持组件在所述变距驱动件的驱动下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设置的夹持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包括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以及夹持驱动件,所述夹持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二夹持块相互靠近或远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夹持单元是否夹取到待夹持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夹持缓冲组件,所述夹持缓冲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升降导轨、第二安装板和第一挡块,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变距导向件滑动连接,所述升降导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板滑动性设置在所述升降导轨上,所述夹持单元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一挡块设于第二安装板上并与所述升降导轨相对,所述第一挡块抵靠所述升降导轨时能够限制所述第二安装板向下滑出所述升降导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缓冲组件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于升降导轨上端部,并凸出于升降导轨,所述第一挡块设于限位块上方并与限位块相对,所述第一挡块抵靠所述限位块时能够限制所述第二安装板向下滑出所述升降导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缓冲组件还包括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并设于所述第一挡块上方,与第一挡块相对,所述第一挡块碰触到所述第二挡块时能够限制所述第二安装板向上滑出所述升降导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块和\/或第二挡块下方设有弹性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驱动件及安装基板,所述变距导向件设置在安装基板上,所述多个夹持组件通过所述变距导向件间隔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上,所述升降驱动件连接并驱动所述安装基板进行升降。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池注液过程中,需要通过夹取装置将传送机构上传送过来的电池转移至注液机构处。

在注液机中,注液机构的位置、其各工位是固定的,与注液机构配合使用的电池夹具也相对固定,夹取装置夹取电池时,其夹爪的位置必须与传送机构上的电池相对;夹爪将电池置于电池夹具中时,夹爪的位置必须与电池夹具的夹持位置相对才能放下电池,但实际生产工艺中,传送机构上相邻电池之间的间距,以及相邻电池夹具之间的间距经常会不一致。

传统的电池夹爪无法满足不同工位间距不同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以解决传统的电池夹爪无法满足不同工位间距不同的要求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所述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包括:

多个夹持组件,所述多个夹持组件间隔设置;

变距组件,所述变距组件包括变距驱动件、变距导向件及变距联动件;所述变距导向件沿所述多个夹持组件的排布方向设置,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变距导向件滑动连接,所述变距联动件联动相邻的两个所述夹持组件;相邻的两个所述夹持组件中至少一个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变距联动件滑动连接,能够沿所述变距联动件运动以朝向或者背向另一个所述夹持组件运动;所述变距驱动件连接并驱动所述夹持组件沿所述变距导向件运动,能够拉开所述夹持组件使得所述多个夹持组件间的间距增大,或者推紧所述夹持组件使得所述多个夹持组件间的间距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变距联动件采用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开有平行于所述变距导向件设置的抵接槽,相邻的两个所述夹持组件中至少一个夹持组件与所述抵接槽滑动连接,能在所述抵接槽中运动并能被所述抵接槽的两端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其中一个所述夹持组件相对所述变距导向件固定设置,其他所述夹持组件在所述变距驱动件的驱动下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设置的夹持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包括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以及夹持驱动件,所述夹持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二夹持块相互靠近或远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夹持单元是否夹取到待夹持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夹持缓冲组件,所述夹持缓冲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升降导轨、第二安装板和第一挡块,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变距导向件滑动连接,所述升降导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板滑动性设置在所述升降导轨上,所述夹持单元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一挡块设于第二安装板上并与所述升降导轨相对,所述第一挡块抵靠所述升降导轨时能够限制所述第二安装板向下滑出所述升降导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夹持缓冲组件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于升降导轨上端部,并凸出于升降导轨,所述第一挡块设于限位块上方并与限位块相对,所述第一挡块抵靠所述限位块时能够限制所述第二安装板向下滑出所述升降导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夹持缓冲组件还包括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并设于所述第一挡块上方,与第一挡块相对,所述第一挡块碰触到所述第二挡块时能够限制所述第二安装板向上滑出所述升降导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挡块和\/或第二挡块下方设有弹性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驱动件及安装基板,所述变距导向件设置在安装基板上,所述多个夹持组件通过所述变距导向件间隔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上,所述升降驱动件连接并驱动所述安装基板进行升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结构新颖、使用方便,多个夹持组件之间的间距可调,可以很好地适应不同工位上不同间距的电池夹放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的简化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图4是图1、图2中所示的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的简化侧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主视结构示意图和侧视结构示意图均给出两幅主要是为了避免标号过于密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情况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的简化主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10,该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10包括多个夹持组件100和变距组件。

多个夹持组件100可呈平行间隔设置,夹持组件100的数量可以是2个、3个、4个、5个等。

变距组件包括变距驱动件310、变距导向件320及变距联动件340。

其中,变距驱动件310可以是气缸,变距导向件320沿多个夹持组件100的排布方向设置,夹持组件100与变距导向件320滑动连接,变距导向件320具体可以是平行设置的滑轨,由于夹持组件100整体沿竖直方向延伸,滑轨可以沿竖直方向并排设置多条,以更好地连接夹持组件100,使得夹持组件100在滑动时相对更为平稳,相应的,夹持组件100通过滑块322与滑轨配合。

变距联动件340联动相邻的两个夹持组件100;相邻的两个夹持组件100中至少一个夹持组件100与变距联动件340滑动连接,能够沿变距联动件340运动以朝向或者背向另一个夹持组件100运动。

变距驱动件310连接并驱动夹持组件100沿变距导向件320运动,通过变距联动件340的联动,能够顺次拉开夹持组件100使得多个夹持组件100间的间距增大,或者推紧夹持组件100使得多个夹持组件100间的间距减小。

在一实施例中,变距联动件340采用连接块,连接块上开有平行于变距导向件320设置的抵接槽342,相邻的两个夹持组件100中至少一个夹持组件100与抵接槽342滑动连接,能在抵接槽342中运动并能被抵接槽342的两端限制。相对应的,夹持组件100上设有插入抵接槽342的凸起件330,凸起件330可以是随动器、轴杆、螺杆等结构件。具体的,凸起件330嵌入抵接槽342中,并可带着对应的夹持组件100沿抵接槽342移动,以靠近或远离相邻的另一个夹持组件100。而相邻的另一个夹持组件100可以与连接块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设置凸起件330沿抵接槽342移动。当两个夹持组件100均在抵接槽342内移动时,两个凸起件330相互抵接则使得两个夹持组件100的距离最近;而两个凸起件330分别抵住抵接槽342的两端时,两个夹持组件100的距离最远,由此实现变距。优选地,为了便于设计和安装,相邻两个夹持组件100中,一个通过凸起件330沿抵接槽342可移动,另一个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此时,当凸起件330抵靠靠近另一个夹持组件100的抵接槽342一端时,两个夹持组件100的距离最近,当凸起件330抵靠远离另一个夹持组件100的抵接槽342一端时,两个夹持组件100的距离最远,由此实现变距。

在另一实施例中,变距联动件340采用连杆(图未示),连杆上间隔设置有限位块,相当于抵接槽342的两端,夹持组件100沿着连杆运动时会被限位块拦住。

为了实现相邻两个夹持组件100的稳定变距,多个夹持组件100中,其中一个夹持组件100相对变距导向件320固定设置,其他夹持组件100在变距驱动件310的驱动下靠近或远离固定设置的夹持组件100。

具体而言,可以是中间的一个夹持组件100相对变距导向件320固定设置,两侧最外部的夹持组件100分别和一个变距驱动件相连接,能够在变距驱动件的驱动下向远离固定设置的夹持组件100方向移动,以实现各个夹持组件100间的间距最远,或者向靠近固定设置的夹持组件100方向移动,以实现各个夹持组件100间的间距最近。此设置方式可以提高夹持组件100的间距调节效率。也可以是最外侧的一个夹持组件100相对变距导向件320固定设置,例如通过图2中所示的固定块104与安装基板220相固定,另一侧最外部的夹持组件100和一个变距驱动件相连接。当夹持组件100数量较少时,采用此设置方式能够节省空间。

夹持组件100包括夹持单元110,夹持单元110包括第一夹持块111、第二夹持块112以及夹持驱动件113,夹持驱动件113用于驱动第一夹持块111、第二夹持块112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实现夹取或松开待夹持件。

夹持组件100还包括光电传感器120,光电传感器120用于检测夹持单元110是否夹取到待夹持件。光电传感器120可以设置在任意位置,只要其发射信号的端部正对夹持单元110的夹持位置,即正对第一夹持块111、第二夹持块112之间即可。

夹持组件100还包括夹持缓冲组件,夹持缓冲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114、升降导轨115、第二安装板116和第一挡块102。

其中,第一安装板114与变距导向件320滑动连接,具体地,当变距导向件320设置为滑轨时,第一安装板114的背部可设置与变距导向件320滑动配合的滑块322。由于第一安装板114与夹持组件100一一对应设置,滑块322与第一安装板114一一对应设置,因此,前述的凸起件330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安装板114或滑块322上。

升降导轨115安装于第一安装板114上且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安装板116滑动性设置在升降导轨115上,具体地,第二安装板116的背部可设置与升降导轨115滑动配合的升降滑块101。

夹持单元110设于第二安装板116上,第一挡块102设于第二安装板116上并与升降导轨115相对,第一挡块102抵靠升降导轨115时能够限制第二安装板116向下滑出升降导轨115。

夹持缓冲组件还包括限位块119,限位块119设于升降导轨115上端部,并凸出于升降导轨115,第一挡块102设于限位块119上方并与限位块119相对,第一挡块102抵靠限位块119时能够限制第二安装板116向下滑出升降导轨115。

夹持缓冲组件还包括第二挡块103,第二挡块103设于第一安装板114上并设于第一挡块102上方,与第一挡块102相对,第一挡块102碰触到第二挡块103时能够限制第二安装板116向上滑出升降导轨115。

第一挡块102下方设有弹性件117,和\/或第二挡块103下方设有弹性件118,通过设置弹性件(117、118)可以起到弹性缓冲作用,避免刚性碰撞。

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10还包括升降组件200,升降组件200包括升降驱动件210及安装基板220,变距导向件320设置在安装基板220上,多个夹持组件100通过变距导向件320间隔设置在安装基板220上,升降驱动件210连接并驱动安装基板220进行升降。升降驱动件210可包括滑座212及电缸214,安装基板220设于滑座212上,电缸214包括伺服电机216和与滑座212配合的丝杆(图未示)。

具体的,夹持单元110夹取待夹持件(本实施例中也就是电池)时,夹持驱动件113控制第一夹持块111和第二夹持块112相对远离,而升降驱动件210驱动安装基板220带着夹持组件100下降,使各个夹持组件100逐渐靠近对应的待夹持件。夹持组件100下降过程中,由于整个组件的自身重力,第一挡块102抵靠限位块119,限位块119限制夹持组件100向下滑出升降导轨115,且保证各个夹持组件100被限制的高度相对一致,能有效对应位置相对一致的待夹持件,实现夹取。在夹持单元110接触待夹持件时,待夹持件或夹持单元110的位置可能有偏移,使得待夹持件与第一夹持块111或第二夹持块112相撞,从而损坏待夹持件。由于夹持组件100滑动设置在升降导轨115上,夹持单元110与待夹持件撞击后,夹持组件100会沿着升降导轨115上升,避免继续挤压待夹持件。同时,在升降导轨115上方设有第二挡块103,能够拦截夹持组件100,不会使它上升过度。

以上介绍了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10的基本结构,下面结合上述结构简述该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10的具体工作流程。

电池自传送机构传送过来,由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10夹取后送至注液装置中进行注液。

也就是说,在移送过程中,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10有两个工位,第一工位是在传送机构上抓取电池,第二工位是在注液装置的电池夹具中下放电池。

第一工位上的电池与电池之间有固定的间距,各夹持单元110对应各电池,为此,相邻夹持单元110的间距要对应第一工位电池的固定间距。

第二工位处,相邻夹持单元110的间距要与相邻电池夹具的间距相对应才能正常下放电池,若各电池夹具的间距与第一工位处的电池的距离不同,则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10需要变距后才能下放电池。

具体地,在第一工位处,各夹持单元110间距与电池间距相对,此时,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10可不作调整,升降驱动件210驱动安装基板220下降,安装基板220带动夹持组件100下降,靠近传送机构上的电池,与此同时,夹持驱动件113驱动第一夹持块111和第二夹持块112打开,继续靠近电池,至电池能够被第一夹持块111和第二夹持块112的夹持面围裹;夹持组件100到位后,夹持驱动件113驱动第一夹持块111和第二夹持块112闭合,夹紧电池;升降驱动件210驱动安装基板220上升,安装基板220带动夹持组件100上升,离开第一工位转移至第二工位。

转移过程中,变距驱动件310启动,推动相连的最边缘的一个夹持组件100靠近或远离相邻的夹持组件100,随着夹持组件100的移动,变距联动件340同步移动,当对应该变距联动件340的凸起件330与抵接槽342的一侧接触时,就能够带动另一个夹持组件100随之运动,如此,依次带动各个夹持单元110实现变距,变距后使得各夹持单元110所夹持的电池与各电池夹具相对。

到达第二工位后,升降驱动件210驱动安装基板220下降,安装基板220带动夹持组件100下降,将电池置于电池夹具中,夹持驱动件113驱动第一夹持块111和第二夹持块112打开,松开电池,升降驱动件210驱动安装基板220上升,安装基板220带动夹持组件100上升,离开第二工位。与此同时,电池夹具夹紧电池,将电池转移至注液工位,开始对电池注液。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68385.6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329026U

授权时间:20190830

主分类号:H01M 2/36

专利分类号:H01M2/36;B65G47/90

范畴分类:38G;

申请人: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锡路20号

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第一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当前权利人: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袁江龙

代理机构:44280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多夹爪变距夹取装置论文和设计-不公告发明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