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金霞/河北省巨鹿县官亭校区北五小学
〔摘要〕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已成为广大教师致力追求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只有深刻领会新课改的重要内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课堂就能激情飞扬,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更浓厚。
〔关键词〕语文课堂气氛教学效率
落实新课改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主要抓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呢?笔者有如下体会:
一、把微笑带进课堂,增强亲和力
师生关系好,彼此心理相容,教与学双方都会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之中。平日,教师要注意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交知心朋友,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的差距,真诚地关怀和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质疑问难,对他们充满爱心、关心、热心、耐心和信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只有改善了语文教学中师生不和谐的关系,才能打开学生情感的阀门,形成良好心理氛围,调动其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也才能营造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气氛,实现语文教学改革目标。
二、教学手段现代化,提升学习兴趣
教师要依据小学生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注意挖掘文本内在的乐趣,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例如《翠鸟》——文中写翠鸟行动的敏捷这一段,学生较难理解。我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明白,也可让领悟力强的学生来演示,学生理解了句子的含义后,再反复朗读课文,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精炼。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再者电教手段具有形、色、光、画的独特效果,鲜明的表现力和直观的形象性,最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的进入教学的情境和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三、课堂语言风趣化,激发主动性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重点。为了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目标,我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恰当运用趣味性的语言,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还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每位学生都喜欢学习汉字。笔顺规则是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教学中,我抓住低年级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征,恰当发挥趣味语言这一润滑剂的作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回”字时,许多同学老是喜欢先封口后写里面的部分。课上,我按照同学们错误的笔顺把这些字写在黑板上,并风趣地说:“你们也太不礼貌了。
四、寓教于乐,活跃氛围
课前准备十分重要,我经常利用课前1~2分钟时间穿插不同形式的比试。如快速背诵课文或课外几句或比较短的一小节经典语句,成语接龙、猜猜看、智力比拼,赛诗等。有时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进行评议、争论等活动。既能调节学生的情绪,又能引起学习的兴致。特别是在比试中取得成功的学生,兴趣会更加高涨,有时即使输了,也会有种不服气的心理,同时也能引起兴趣来。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一定的快乐,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变硬学苦学为乐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因此,教师将学与游戏结合,学生对喜欢的东西学得就快,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
五、作业趣味化,唤起求知欲
作业的设计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让每项活动增加目的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对作业充满兴趣。因此,我设计作业尽量使作业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
六、评价标准灵活化,增强自信心
评价本身具有教育性,是人与人互动与交流的过程。传统的评价标准是由教师制定,以教师的理解为主体,事实上,世界是多样化的,学生的语言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唯一标准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也是违背辨证法的。一定程度上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来评价自己或同伴的学习,体现出评价标准的多样化、层次化,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这种多样化、层次化的评价标准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民主氛围。他们会在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中矫正自我行为,从而最终达到会学的教学目标。我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评价方向、认真耐心对待孩子的提问,使孩子在得到积极肯定的评价中,树立自信增强学习的兴趣,自由地提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记得去年我们班有一位说话结巴的学生,平时由于害怕其他同学笑话,所以上课总是沉默不语。在一次口语交际课上,他向同桌表达了想说的欲望,而他的同桌也悄悄地告诉了我,我及时鼓励他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虽然他的语言表述能力不是很强,让人听起来很费力,但同学们还是很认真地听完他较紧张但坚持到底的发言。我一个劲地鼓掌说:“你真了不起,进步太大了,这样发展下去,你会成为我班的小演说家!”此后这个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日俱增。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前提条件,作为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该学科保持兴趣,这样我们教学工作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