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控制装置论文和设计-黄培勋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水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槽体,第一槽体底面设有排出口,排出口上设有挡板;第一槽体内固定有第二槽体,第二槽体的底部连通有排水管,第二槽体的上方设有用于向第二槽体内导入污水的引流管,第二槽体的底部设有浮体,浮体中部固定有用于控制挡板的顶拉机构。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引流管将污水注入第二槽体内,通过浮体的上浮拉起挡板,从而打开排出口,停止向第二槽体注入污水,通过浮体的下沉带动挡板,重新封闭排出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投资低、自动化程度高,无需电控即可控制排水,能耗低。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排水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槽体,第一槽体的底面设有排出口,其特征在于:排出口上设有用于封闭排出口的挡板,挡板的上方设有第二槽体;第二槽体的底部连通有用于排出第二槽体内污水的排水管,第二槽体的上方设有用于向第二槽体内导入污水的引流管;第二槽体内上部沿水平方向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第二槽体分割成上槽体及下槽体,隔板的一侧设有入水通道,所述入水通道的上端口高于隔板且入水通道的上端口低于第二槽体的上端口,所述上槽体及下槽体通过入水通道相连通;所述隔板的中心处设有入水口,入水口处设有用于封堵入水口的堵头;下槽体的底部设有浮体,所述浮体位于下槽体底部时,浮体封闭排水管的上端口;浮体的中部沿竖直方向固定有顶拉机构,所述顶拉机构的顶部与堵头相连接,顶拉机构的底部与挡板相连接,所述浮体通过浮沉来控制堵头和挡板。

设计方案

1.一种排水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槽体,第一槽体的底面设有排出口,其特征在于:排出口上设有用于封闭排出口的挡板,挡板的上方设有第二槽体;第二槽体的底部连通有用于排出第二槽体内污水的排水管,第二槽体的上方设有用于向第二槽体内导入污水的引流管;

第二槽体内上部沿水平方向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第二槽体分割成上槽体及下槽体,隔板的一侧设有入水通道,所述入水通道的上端口高于隔板且入水通道的上端口低于第二槽体的上端口,所述上槽体及下槽体通过入水通道相连通;

所述隔板的中心处设有入水口,入水口处设有用于封堵入水口的堵头;下槽体的底部设有浮体,所述浮体位于下槽体底部时,浮体封闭排水管的上端口;浮体的中部沿竖直方向固定有顶拉机构,所述顶拉机构的顶部与堵头相连接,顶拉机构的底部与挡板相连接,所述浮体通过浮沉来控制堵头和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拉机构包括前后对应设置的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均固定于第一槽体的底面上,且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分别位于挡板的前、后两侧,挡板上表面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浮体上固定有贯穿浮体的竖直杆,竖直杆的顶部与堵头相连接,竖直杆的底部向下穿过并伸出第二槽体的底面,且竖直杆的底部连接有杠杆组件,所述杠杆组件分别与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连接,所述浮体通过竖直杆及杠杆组件的传动控制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组件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第一支杆的后端及第二支杆的前端均连接有绳链,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分别通过绳链与竖直杆的底部相连接,第一支杆的前端沿倾斜向上延伸至第一支座的上方,且第一支杆与第一支架的顶部铰接,第二支杆的后端沿倾斜向上延伸至第二支座的上方,且第二支杆与第二支架的顶部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组件包括中间板,中间板顶面的中部固定有拉环,所述中间板通过拉环与竖直杆的底部相连接;中间板的前后两端均铰接有连接板,且前、后两个连接板关于竖直杆呈对称设置,连接板的底部与挡板相靠接,后侧连接板的底部铰接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向前上方延伸至第一支杆的前端位于第一支座的上方,且第一支杆与第一支架的顶部铰接,前侧连接板的底部铰接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向后上方延伸至第二支杆的后端位于第二支座的上方,且第二支杆与第二支架的顶部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排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前后相对的立柱,所述立柱用于使挡板左右限位,立柱的顶部固定有挡块,所述挡块用于限制挡板被提起的行程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挡板左侧的立柱与位于挡板右侧的立柱呈左右对称设置,挡板上前后对称设有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的长度大于左右相对的两个立柱之间的间距,所述挡板通过限位轴与立柱的配合实现前后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立柱形成一个限位框,两个限位轴分别位于限位框的前、后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排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四角处均沿竖直方向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对挡板上下移动起导向作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水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主流污水处理工艺由生化处理部分(好氧或厌氧生物反应器)和固液分离部分(沉淀池、过滤设备)组成。近年来,研究者们主要关注低能耗、低成本、低占地的高效生化处理单元开发,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固液分离单元的研究。例如,当今生化反应与分离过程相结合的技术发展趋势引领了多目标、多功能的生化分离组合技术的综合开发,出现了三沟式氧化沟、SBR法、UNITANK工艺等反应沉淀一体化工艺,也出现了抱起生物滤池(BAF)和膜生物反应器(MBR)等一系列将生化反应与过滤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高效污水处理工艺。

固液分离是生化处理工艺中制约反应器生物特性、处理效率和出水水质的重要因素,随着高效生物技术的不断完善,传统固液分离对高效生化处理工艺功能扩展的限制正日益凸显。进入21世纪,许多新型沉淀和过滤技术更成为领域内的开发热点。

污水处理中,待分离体系的分离负荷和平均粒径大小决定了分离技术的选择及其成本。传统沉淀过滤技术成本较低,但可承受负荷和分离精度也较低。膜技术分离精度高,出水水质好,但运行成本高,可承受负荷低。

因此,急需寻找一种分离除杂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的新型固液分离装置,且固液分离装置里还需具备低能耗的排水控制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高效、低能耗地对排水进行控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水控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排水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槽体,第一槽体的底面设有排出口,排出口上设有用于封闭排出口的挡板,挡板的上方设有第二槽体;第二槽体的底部连通有用于排出第二槽体内污水的排水管,第二槽体的上方设有用于向第二槽体内导入污水的引流管;

第二槽体内上部沿水平方向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第二槽体分割成上槽体及下槽体,隔板的一侧设有入水通道,所述入水通道的上端口高于隔板且入水通道的上端口低于第二槽体的上端口,所述上槽体及下槽体通过入水通道相连通;

所述隔板的中心处设有入水口,入水口处设有用于封堵入水口的堵头;下槽体的底部设有浮体,所述浮体位于下槽体底部时,浮体封闭排水管的上端口;浮体的中部沿竖直方向固定有顶拉机构,所述顶拉机构的顶部与堵头相连接,顶拉机构的底部与挡板相连接,所述浮体通过浮沉来控制堵头和挡板。

优选地,所述顶拉机构包括前后对应设置的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均固定于第一槽体的底面上,且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分别位于挡板的前、后两侧,挡板上表面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浮体上固定有贯穿浮体的竖直杆,竖直杆的顶部与堵头相连接,竖直杆的底部向下穿过并伸出第二槽体的底面,且竖直杆的底部连接有杠杆组件,所述杠杆组件分别与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连接,所述浮体通过竖直杆及杠杆组件的传动控制挡板。

优选地,所述杠杆组件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第一支杆的后端及第二支杆的前端均连接有绳链,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分别通过绳链与竖直杆的底部相连接,第一支杆的前端沿倾斜向上延伸至第一支座的上方,且第一支杆与第一支架的顶部铰接,第二支杆的后端沿倾斜向上延伸至第二支座的上方,且第二支杆与第二支架的顶部铰接。

优选地,所述杠杆组件包括中间板,中间板顶面的中部固定有拉环,所述中间板通过拉环与竖直杆的底部相连接;中间板的前后两端均铰接有连接板,且前、后两个连接板关于竖直杆呈对称设置,连接板的底部与挡板相靠接,后侧连接板的底部铰接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向前上方延伸至第一支杆的前端位于第一支座的上方,且第一支杆与第一支架的顶部铰接,前侧连接板的底部铰接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向后上方延伸至第二支杆的后端位于第二支座的上方,且第二支杆与第二支架的顶部铰接。

优选地,所述挡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前后相对的立柱,所述立柱用于使挡板左右限位,立柱的顶部固定有挡块,所述挡块用于限制挡板被提起的行程距离。

优选地,位于挡板左侧的立柱与位于挡板右侧的立柱呈左右对称设置,挡板上前后对称设有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的长度大于左右相对的两个立柱之间的间距,所述挡板通过限位轴与立柱的配合实现前后限位。

进一步,所述四个立柱形成一个限位框,两个限位轴分别位于限位框的前、后两侧。

优选地,所述挡板的四角处均沿竖直方向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对挡板上下移动起导向作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引流管将污水注入第二槽体内,通过浮体的上浮拉起挡板,从而打开排出口,停止向第二槽体注入污水,通过浮体的下沉带动挡板,重新封闭排出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投资低、自动化程度高,无需电控即可精确地控制排水,能耗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面图;

图3是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沿B-B线的剖面图;

图5是实施例1的应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左视图;

图8是图6沿E-E线的剖面图;

图9是图7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排水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槽体3,第一槽体3底面的右部设有排出口17,排出口17上设有用于封闭排出口17的挡板16;第一槽体3内固定有第二槽体6,所述第二槽体6位于排出口17的上方,且第二槽体6的底部与第一槽体3的底部之间有间距,第二槽体6的前、后侧壁分别由第一槽体3右部的前、后侧壁向上延伸而成,第一槽体3的右侧壁又第一槽体3的右侧壁向上延伸而成;第二槽体6的底部连通有排水管21,所述排水管21向下穿过并伸出第一槽体3的底部,第二槽体6的上方设有用于向第二槽体6内导入污水的引流管7。

第二槽体6内上部沿水平方向设有隔板10,所述隔板10将第二槽体6分割成上槽体及下槽体,隔板10的左侧设有入水通道8,所述入水通道8的上端口高于隔板10且入水通道8的上端口低于第二槽体6的上端口,所述上槽体及下槽体通过入水通道8相连通。隔板10的中心处设有入水口,入水口处设有用于封堵入水口的堵头9;下槽体的底部设有浮体11,所述浮体11位于下槽体底部时,浮体11封闭排水管21的上端口;所述浮体11的中部沿竖直方向固定有顶拉机构,所述顶拉机构包括前后对应设置的第一支座18及第二支座26,所述第一支座18及第二支座26均固定于第一槽体3的底面上,且第一支座18及第二支座26分别位于挡板16的前、后两侧,挡板16上表面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架15及第二支架24;浮体11上固定有贯穿浮体的竖直杆12,竖直杆12的顶部与堵头9相连接,竖直杆12的底部连接有杠杆组件;所述杠杆组件分别与第一支架15及第二支架24连接,所述浮体11通过竖直杆12及杠杆组件的传动控制挡板。

所述杠杆组件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杆14及第二支杆25,第一支杆14的后端与第二支杆25的前端之间连接有绳链13,所述绳链13的中部与竖直杆12的底部相连接,第一支杆14及第二支杆25通过绳链13与竖直杆12的底部相连接,第一支杆14的前端沿倾斜向上延伸至第一支座18的上方,且第一支杆14与第一支架15的顶部铰接,第二支杆25的后端沿倾斜向上延伸至第二支座26的上方,且第二支杆25与第二支架24的顶部铰接。

所述挡板16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前后相对的立柱19,且4个立柱19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立柱19用于使挡板16左右限位,立柱19的顶部固定有挡块20,所述挡块20用于限制挡板16被提起的行程距离;挡板16的前后两端均沿左右方向设有限位轴27,所述限位轴27的长度大于左右相对的两个立柱19之间的间距,所述四个立柱19形成一个限位框,两个限位轴27分别位于限位框的前、后两侧,所述挡板16通过限位轴27与立柱19的配合实现前后限位。

上述排水控制装置当引流管7向第二槽体6内排入污水时,上槽体内水位不断升高,直至达到入水通道8的上端口,随着引流管7继续将水导入上槽体内,污水会通过入水通道8进入下槽体,浮体11受到浮力作用,随着浮力增大,浮体11稍微上浮,顶起堵头9,然后上槽体内的污水快速流入下槽体内,浮体11迅速上浮,通过竖直杆12及拉环13向上提拉第一支杆14及第二支杆25,第一支杆14及第二支杆25分别再以第一支座18及第二支座26为支点,将挡板16迅速提起,挡板16被提至与挡块20相顶接时,不再上移,此时,排出口17打开,第一槽体3处于排水状态;当引流管7内液面低于引流管7的顶部时,引流管7停止向第二槽体6内排入污水,第二槽体6内的污水可通过排水管21全部排出,浮体11落下,堵头9重新封堵入水口,挡板16下落,封闭排出口17,第一槽体3不再排水;控制排水管21的排水速度,可以保证第一槽体3内的水排完,再封闭排出口17。

上述排水控制装置配合固液分离装置应用时,如图5所示,在第一槽体3的下方设置上端敞口的第三槽体1,第三槽体1右侧壁的底部设有排污口2;所述第一槽体3右侧壁底部设有进水口4,第一槽体3左侧壁的顶部设有出水口5;第一槽体3内沿水平方向设有上下相对的第一滤网22及第二滤网23,所述第一滤网22及第二滤网23均位于第二槽体6的左侧,第一滤网22的孔径小于第二滤网23的孔径,所述污水从进水口4至出水口5需依次经过第二滤网23及第一滤网22;所述引流管7与第一槽体3前侧壁的中部相连通,且引流管7与前侧壁的连接处在高度方向上位于第一滤网22及第二滤网23之间。

带有排水控制装置的固液分离装置在运行时,污水从进水口4进入第一槽体3,随着污水的排入,第一槽体3内的液面逐渐上升,污水依次经过第二滤网23及第一滤网22的过滤,最后当液体升至出水口5时,经过除杂处理的污水从出水口5流出;在此过程中,由于杂质污染物的密度一般较大,会优先沉积在第一槽体3底部,仅有部分杂质会在水流作用下,向上淤积在第一滤网22及第二滤网23底面。当第一滤网22被堵塞时,第一槽体3内的污水会通过引流管7排入第二槽体6的上槽体内,当上槽体内的水位升至入水通道8的上端口时,随着引流管7继续将水导入上槽体内,污水会通过入水通道8进入下槽体,浮体11受到浮力作用,随着浮力增大,浮体11稍微上浮,顶起堵头9,然后上槽体内的污水快速流入下槽体内,浮体11迅速上浮,通过竖直杆12及拉环13向上提拉第一支杆14及第二支杆25,进而将挡板16迅速提起,挡板16被提至与挡块20相顶接时,不再上移;第一槽体3内的污水快速从上向下流过,冲洗掉第一过滤网及第二过滤网底部淤积的杂质污染物,然后从排出口17排入第三槽体1内,并从排污口2流出;当引流管7不再向第二槽体6内排入污水,第二槽体6内的污水可通过排水管21全部排入第三槽体1,并从排污口2排出,与此同时,浮体11落下,堵头9重新封堵入水口,挡板16下落,封闭排出口17,然后所述去除污水中杂质的装置继续从进水口4进水,经过除杂处理后从出水口5出水。

实施例2

随着进水负荷量增大,提起挡板所需拉力也会增大,当所述顶拉机构受空间限制时,就需要对杠杆组件进行进一步改变。

一种排水控制装置,如图6~9所示,保持实施例1中第二槽体6、引流管7、入水通道8、堵头9、隔板10、浮体11、竖直杆12、挡板16、排出口17、第一支座18、第一支架15、排水管21、第二支架24、第二支座26不变,仅改变顶拉机构中杠杆组件的结合。所述杠杆组件的设置具体如下: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中间板28,中间板28顶面的中部固定有拉环13,中间板28通过拉环13与竖直杆12的底部连接,中间板28的前、后两端均铰接有连接板29,且前、后两个连接板29关于竖直杆12呈对称设置,连接板29的底部与挡板16相靠接,后侧连接板29的底部铰接有第一支杆14,所述第一支杆14向左上方延伸至第一支杆14的前端位于第一支座18的上方,且第一支杆14与第一支架15的顶部铰接,前侧连接板29的底部铰接有第二支杆25,所述第二支杆25向右上方延伸至第二支杆25的后端位于第二支座26的上方,且第二支杆25与第二支架24的顶部铰接。所述挡板16的四角处均沿竖直方向设有导向槽30,所述导向槽30呈直角状,4个导向槽30对挡板16上下移动起导向作用,避免挡板16前后或左右偏移。

所述顶拉机构利用杠杆原理,可以实现用较小的拉力拉起承受较大压力的挡板16,这样就可以减小浮体11及第二槽体6体积,从而减小整个装置的体积和占地面积。上述带有排水控制装置的固液分离装置无需高压反冲洗即可实现自动反冲洗,即节省了水泵,又节约了电能,同时也实现了反冲洗,并能有效的去除污水中大于网孔的杂质,为后续提高生态床处理效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排水控制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0032.2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652053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C02F 9/08

专利分类号:C02F9/08;C02F1/00

范畴分类:41B;

申请人:郑州碧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郑州碧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50048 河南省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十二大街西、航海东路北中兴节能环保产业园第56幢3楼301室

发明人:黄培勋;张建强;宋艳艳;宋子凯;张曦文

第一发明人:黄培勋

当前权利人:郑州碧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时立新

代理机构:41104

代理机构编号: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排水控制装置论文和设计-黄培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