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农业生物技术

21世纪的农业生物技术

一、21世纪的农业生物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陈莎[1](2021)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文中认为农地是承载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资源要素,不仅提供食物、纤维等物质产品,还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物质与能量循环、娱乐休闲、农业文化承载等多种服务功能。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村传统产业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农地资源退化、乡村环境恶化、生态风险加剧等问题日益凸显。在推进区域协调战略、城乡统筹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农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关系、影响机理及可持续决策实现,对优化农地多功能利用,引导可持续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决策,实现生态系统整体效益和人类福祉的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典型的城郊农业区廊下镇为例开展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评估测度和空间表达。综合运用定量指标、模型模拟和社会价值感知等方法定量表征生态系统服务,运用GIS空间制图和统计分析方法探讨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异特征和相互联系,识别农地空间主导功能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景观特征之间的关联。(2)农户(行为)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及影响因素识别。分析农户(家庭/个体)不同土地利用行为对异质性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影响作用,识别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及其主导特征,探讨不同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3)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导向的农地管理与利用决策优化方案制定。运用情景分析工具以满足规划的多目标(矛盾)权衡、动态变化和公众参与需求,探讨不同情景下各驱动因素综合作用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可能性,全面考虑相关利益主体与农地系统的互动及农地功能“权衡”,制定可供选择的农地管理(规划)方案;借助基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工具拓展的农地可持续利用框架,探讨农户利用决策优化的可能性和可选策略。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农地提供的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呈现出空间分异特征,供给服务与其他类型的服务存在较强的权衡(负向)关系,调节服务内部以及调节服务与支持服务之间大多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正向)关系,各项文化服务之间均表现出一定的协同关系。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呈现出空间集聚、互相影响、强弱不一的“簇”模式,反映出物质生产、生态涵养、文化休闲等功能在空间分布上的复合性和异质性,“簇”的空间分布与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土地管理措施及地物布设特征具有较强的相关性。(2)每个农户家庭(也可视为一个小型的“农场”单元)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是由资源系统、治理系统、资源单位和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决定的。农户采纳不同的生计决策和土地利用行为会导致差异性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表现出不同特征的服务权衡模式:工厂生产型、复合功能型、专业产粮型和公众偏好型。不同的服务权衡模式与自然、社会、管理、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存在密切联系。农业经营者虽然在工作内容上呈现出较大的相似性(都包括户外工作、体力劳动等),但是他们对于各自所处位置的景观特征以及如何进行经营管理能够提升自身及家庭福祉具有独到的理解,差异性的需求、价值认知及工作动机都会影响经营者的土地利用行为和策略。(3)KESHO情景规划工具能够整合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多元利益主体参与、未来情景构建及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等一系列内容,将不同利益主体的观点及价值偏好反映到不同的情景——不同的产业发展轨迹——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满足——不同的政策治理——以及(最终)不同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空间格局上。在研究所构建的2种不同情景(BAU情景和GE情景)下,耕地、林地、农林水复合用地、水域、村庄及其他建设用地的面积和空间布局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为全面提升农地的生产性、生境活力、韧性,有必要制定并落实与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相关的土地管制规则和调控措施,同时增强不同利益主体的环境共识和协同努力。(4)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引致物质生产-栖息地质量的矛盾关系,经济型、增值型和弱农型等不同特点的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差异明显。通过农户的精心设计和妥善管理,有可能实现生产功能和非生产功能的同时提升,即实现“双赢”。可以考虑的政策思路有:采取种养结合、农林牧混和的利用方式,适当保留绿色生态空间;加强农户与政府、公益机构以及农业企业之间的互助共持,提升农民素养和技术水平;强化农产品品牌塑造,优化生产模式与营销策略,促进农业产品的价值最大化。

林敏[2](2021)在《农业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历程及产业化对策》文中研究说明伴随千百年来自然物种进化与人类科技进步,世界农业育种经历了原始育种、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三个时代的跨越。生物育种是生物技术育种的简称,属于从转基因育种3.0版跨入智能设计育种4.0版、集各种前沿技术大成的新一代分子育种技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培育革命性和颠覆性新品种的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和合成生物技术。回顾了国内外农业转基因和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生物育种面临的严峻挑战,提出了加快我国生物育种技术创新的产业化对策。

朱琳烨[3](2021)在《杰森·摩尔“世界-生态”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生态”观揭示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不仅根植于资本主义世界历史中的两个过程,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特性的无限制的积累与牟利,从而对作为资本主义外部的自然产生无限攫取的不合理要求。另一方面,为了维持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结构的稳定和非法地位,以便保证核心区域的繁荣与垄断;“世界—生态”是由“世界”、“生态”及“—”三部分构成,杰森·摩尔从生态哲学视角揭示了生命网络是怎样在资本主义的统治之下被暴力和破坏性的手段征服,一步步的沦为廉价的“物”。“廉价”代表了整个资本主义生态系统得以顺利进行的机制,即把人类和自然都看作是无偿的廉价物。这种机制通过将劳动、货币、食物、能源、关怀、自然和生命在内七种廉价物的整个生命网络的“廉价化”,这种廉价化使得社会概念下的人与自然都付出了代价,资本主义在历史的形成和当下的发展都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失衡问题,即廉价的极限,越是通过尽可能的压低廉价物的价格,自然越是需要支付高昂的资本来维持资本的运行;“世界—生态”观不仅仅将视域集中于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用来解释欧洲资本主义崛起的本质及影响和第三世界困境的历史渊源,更多的倾向于将自身理解为一种全新的组织原则,将人类与地球上生命网络中的所有成员的复杂关系看作一个整体,更关切自然与星球的未来,资本主义生态需要在“世界—生态”观的指导下进行变革,并对生命网络进行补偿与重建,进而人们可以在生态平衡与恢复中的工作空间下进行愉悦的劳动;“世界—生态”观不仅重塑了马克思的价值概念,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与理论框架,更为我国对生态文明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展示了多角度的可能性,但“世界—生态”的理论局限性也十分明显,它的分析主要建立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史中,并将生态因素作为人们政治行为中的决定性因素,这使得当代资本主义和自然的复杂关系只拘泥于其宏伟统一的理论,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理论倾向。

周冉丽[4](2021)在《《牛津手册-食品、政治与社会》(19-21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社会各界深切关注不断变化的全球粮食危机、环境经济以及社会挑战。在2019年末2020年年初世界范围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的艰难时期,人与野生食物的关系再次成为世界各界关注的焦点。基于此背景,本次翻译实践选取2015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牛津手册——食品、政治与社会》的第19至21章进行翻译,所选章节原文共25042字,译文共46201字。本文是一篇基于信息型文本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信息型文本关注源文本信息的传递,强调准确性和可读性。在李长栓教授提出的“理解、表达、变通”框架的指导下,笔者在本报告中总结理解、表达与变通三个环节中遇到的难点;对文本中选取的案例进行分析,展示实践中采取的解决办法。针对报告中理解方面的问题,通过查阅字典、平行文本和网络资源理解原文的单词和短语实现对原文内容的正确理解,长难句则进行句子结构划分;表达方面的问题,通过直译加注、词义延伸、意译、增译法与减译法来分析,实现内容准确表达、形式简洁明了的目的;变通方面的问题,采取的办法是灵活使用四字格及舍弃原文结构,增强译文的可读性。该报告表明,在CEA(Comprehension,Expression,Adaptation)框架指导的信息型文本翻译实践中采用上述翻译方法,简洁明了地表达了原文内容,增强译文可读性,有助于提高译文质量。

黄佳[5](2021)在《基于TMT定量蛋白组学分析技术对桃抗寒相关基因的挖掘》文中认为桃(Prunus persica(L.)Batsch)原产于中国,为蔷薇科(Rosaceae)桃属果树。桃树在我国分布广泛。河北省是桃种植大省,也是桃栽培的北限。近年来河北省桃树冻害发生频率越来越高,严重限制了河北省桃产业的发展,因此,发掘桃抗寒相关候选基因对今后培育抗寒桃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抗寒桃品种‘珲春’、‘早霞露’、‘瑞光27’以及不抗寒桃品种‘21世纪’、‘Mafim’、‘中华寿桃’为试材,通过TMT定量蛋白组学分析技术对六个桃品种中抗寒相关基因进行了初步筛选,采用RT-PCR以及RT-q PCR技术对筛选到的差异基因进行了克隆与差异表达分析。获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在‘珲春’和‘中华寿桃’、‘早霞露’和‘Mafim’、‘瑞光27’和‘21世纪’三组蛋白样品共得到特异性肽段为53295个,共选出蛋白6970个。抗寒桃和不抗寒桃中共筛选到差异蛋白106个(差异倍数1.5以上,P≤0.05),其中上调表达差异蛋白63个,下调表达差异蛋白43个。这些差异蛋白主要定位于叶绿体(19.30%)、细胞质(15.79%)、液泡(10.53%)、细胞膜(8.77%)、细胞壁(7.02%)、细胞核(5.26%)、线粒体(5.26%)等。GO(Gene Ontology)分析表明,这些蛋白主要参与了18种生物学过程、20种分子功能以及3种细胞组分。通过差异表达分析进一步鉴定到了4个与桃抗寒相关的基因,分别为Pp ATP9、Pp ATP4、Pp3GT和Pp FAD6。2、克隆分析发现,Pp3GT基因序列全长1434bp,Pp FAD6基因序列全长1326bp。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Pp3GT蛋白和Pp FAD6蛋白为不稳定蛋白,聚类分析发现Pp3GT蛋白与苹果(Malus domestica)和扁桃(Prunus dulcis)3GT蛋白聚为一类,Pp FAD6蛋白与梅(Prunus mume)、月季(Rosa chinensis)FAD6蛋白聚为一类。RT-q PCR结果显示,低温处理后,Pp3GT基因和Pp FAD6基因在‘珲春’桃中相对表达量先升高后降低,Pp3GT基因在‘中华寿桃’中的表达呈降低趋势,Pp FAD6基因在‘中华寿桃’中的表达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3、克隆分析发现,Pp ATP9基因全长为243bp,Pp ATP4基因全长为597bp。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Pp ATP9与Pp ATP4蛋白均为不稳定蛋白。聚类分析发现,Pp ATP9蛋白与苹果(Malus domestica)Md ATP9蛋白聚为一类,Pp ATP4与扁桃(Prunus dulcis)和红叶李(Prunus cerasifera)ATP4蛋白聚为一类。RT-q PCR结果显示,在自然越冬过程中,Pp ATP9基因在‘珲春’、‘中华寿桃’、‘21世纪’花芽中的表达量与温度变化趋势相近;在韧皮部中,Pp ATP9基因在‘21世纪’与‘中华寿桃’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珲春’中则呈现降低趋势。Pp ATP4基因在‘珲春’、‘中华寿桃’和‘21世纪’花芽中的相对表达量无明显规律,在‘21世纪’桃和‘中华寿桃’韧皮部中的相对表达量呈降低趋势,在‘珲春’中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陈新国[6](2021)在《气象和农业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文中指出干旱是影响作物生长过程和产量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为了能够科学合理地应对作物生育期内的干旱灾害,降低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探究不同类型干旱对冬小麦生长过程和产量的影响大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收集气象、土壤、作物、地理等数据的基础上,基于12个月时间尺度SPEI分析1961~2100年我国各地区干旱时空演变规律及干旱特征;对冬小麦生育期内1到9个月时间尺度气象和农业干旱做进一步研究;基于DSSAT-CERES-Wheat模型模拟历史和未来时期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情景下我国108个农业气象站点冬小麦生育期、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最大叶面积指数和冬小麦产量;最后分析冬小麦生育期内1到9个月时间尺度SPEI和SMDI与冬小麦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最大叶面积指数和冬小麦产量的关系,探究气象和农业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了历史和未来时期我国各地区不同等级干旱时空演变规律及特征与历史时期相比,21世纪我国西北荒漠区干旱有增大趋势,而其他地区的干旱化趋势较慢,甚至出现湿润化趋势。随着排放情景的增大,我国青藏高寒区、东北温带区和华北暖温带区湿润化趋势逐渐增大。与1961~2000年相比,2021~2060年和2061~2100年西北荒漠区和青藏高寒区极端干旱发生的频次、干旱历时和干旱强度均有所增加,轻度、中度和严重干旱历时和干旱强度降低。华北湿润半湿润区干旱频次低于其他分区。未来时期SSP1-2.6情景下干旱频次大于其他三个情景;SSP5-8.5情景下极端干旱历时和干旱强度大于其他三个情景。(2)阐述了历史和未来时期我国冬小麦种植区冬小麦生育期内多时间尺度干旱时空演变规律1981~2015年黄淮海平原区冬小麦生育期内气象干旱较新疆地区更为频繁;黄淮海平原区0~10 cm和10~40 cm土层1到9个月时间尺度农业干旱发生频次大于其他两个分区。与0~10 cm土层相比,黄淮海平原区10~40 cm土层农业干旱更为严重;新疆地区10~40 cm土层的干旱程度较0~10 cm土层低。在未来时期,从冬小麦播种期到返青期中短时间尺度气象干旱发生频次较高;从冬小麦拔节期到成熟期(3到6月份)0~10 cm土层农业干旱发生频次较高;从冬小麦返青期到开花期(1到4月份)10~40 cm土层农业干旱发生频次较高。随着排放情景增大,各分区冬小麦生育期内0~10 cm土层和10~40 cm土层农业干旱有增加趋势。SSP3-7.0和SSP5-8.5情景下0~10 cm土层干旱程度比10~40 cm土层大。(3)基于DSSAT-CERES-Wheat模型综合模拟分析历史和未来时期冬小麦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变化规律DSSAT-CERES-Wheat模型对冬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以及冬小麦产量的模拟效果较好,能够用于模拟冬小麦生长过程。历史时期黄淮海平原区和其他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内最大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冬小麦产量均大于新疆地区。2021~2060年及2061~2100年不同情景下各分区开花期和成熟期都有不同程度提前,高排放情景下冬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提前幅度较大;黄淮海平原区和新疆地区冬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与其他分区相比有所延迟。2021~2060年四个情景下冬小麦最大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冬小麦产量相差不大。与2021~2060年相比,2061~2100年各情景下冬小麦最大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冬小麦产量都有增大趋势。其中,SSP5-8.5情景下黄淮海平原区和新疆地区冬小麦最大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冬小麦产量增加幅度较大。(4)多角度揭示了多时间尺度气象和农业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历史和未来时期4个月时间尺度SPEI、0~10 cm和10~40 cm土层1个月时间尺度SMDI对冬小麦生育期内最大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以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较大;农业干旱指标SMDI与冬小麦最大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及产量的相关系数大于气象干旱指标SPEI与三者的相关系数,说明农业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较大。0~10 cm土层农业干旱指标SMDI与冬小麦最大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及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在0.3、0.4和0.5左右。随着排放强度的增大,2021~2060年冬小麦生育期内干旱与冬小麦最大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及产量相关性相差不大,而在2061~2100年相关性则有降低趋势。冬小麦生育期内各月份干旱指标与冬小麦最大叶面积指数和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相关系数相差不大。拔节期和乳熟期(3到5月份)气象和农业干旱对冬小麦产量影响较大,而在越冬期干旱对冬小麦产量影响较小,说明在冬小麦越冬期适当的“干旱锻炼”对冬小麦产量影响不大。农业干旱与冬小麦产量变异性的决定系数在14%左右,而气象干旱与冬小麦产量变异性的决定系数仅为2%左右。黄淮海平原区3到5月份各干旱指标与冬小麦最大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及产量相关性最大,新疆地区次之。历史时期干旱年份黄淮海平原区和其他地区大多数站点冬小麦减产率在5%到25%之间。2021~2060年和2061~2100年不同情景下黄淮海平原区冬小麦减产率在15%到30%之间;新疆地区大多站点冬小麦减产率在5%到15%之间。本研究可为我国冬小麦生育期内抗旱措施的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李楠[7](2021)在《知识进化视角的技术预见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技术预见在支撑国家或行业优化资源配置、干预调整发展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科技创新过程存在不同的模式,不同的创新模式其特征和演化规律不同,针对学科领域而言,仅在一种模式下进行技术预见分析可能无法较为全面地识别相应的技术主题,那么基于该主题的技术预见也就存在局限性。对此,本论文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何识别知识创新模式,如何对不同创新模式的特征进行测度,如何根据不同创新模式进行技术主题识别及预测。本研究聚焦两种创新模式各自的表征特征及其在单独一种创新模式下,识别特定主题其演化路径中的关键主题,暂不考虑两种创新模式转化的过程针对以上问题,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1)梳理了技术预见的基本概念、不同维度的实践活动、技术预见的基本流程,分析了各流程的主要功能。总结了技术预见的主要分析方法,包括“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对其应用过程中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评述,为本研究的方法构建奠定了方法基础。(2)提出并构建了知识进化视角的技术预见模型。基于知识进化理论提出两种知识创新模式——“渐进性知识创新模式”和“突破性知识创新模式”。以知识创新特征为核心构建了技术预见模型,该模型的主要功能包括需求分析、知识创新特征分析、知识创新模式识别和关键主题识别与预测。本研究聚焦两种创新模式各自典型特征及其在单独一种创新模式下识别关键主题,暂不考虑两种创新模式相互转化的情况。(3)提出并构建了用以识别创新模式的创新特征集成测度方法。基于两类知识创新特征分析模型,构建了创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测度指标,以文献计量方法对指标集成测度。(4)实证分析。以植物学领域中“分子育种”子领域验证所构建的技术预见模型的有效性。主要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渐进性创新模式下识别到的关键主题为“基因表达与调控”,该主题将持续处于稳定发展趋势;在突破性创新模式下识别到的关键主题包括:全基因组选择分析、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基因编辑技术等表征通用技术的主题,其趋势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本研究所设定的预测期内,两种创新模式下的主题聚类结果及关键特征均与基期提出的关键主题趋势基本相符合,表明所构建的技术预见模型的有效性。本论文的创新点:提出了用以识别知识创新模式的创新特征集成测度方法,构建了知识进化视角的技术预见模型。(1)从知识进化视角提出了技术预见模型。利用知识创新特征识别两种创新模式——渐进性创新模式和突破性创新模式;对符合渐进性或突破性创新模式的主题,识别其演化路径中的主题,结合在创新模式识别中标记的关键特征,共同用于关键主题识别。(2)构建了知识创新特征集成测度方法。对两种创新模式的创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构建测度指标,通过集成多个测度指标进行集成测度。(3)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本研究构建的模型具有可行性。

李青[8](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郭子铭[9](2021)在《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研究(1959-2020)》文中研究说明研究三角区是美国三大科研中心之一,是北卡罗来纳州高科技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推动北卡罗来纳州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20世纪50年代,北卡罗来纳州的三大支柱性产业——烟草业、纺织业、家具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落,经济发展遇到瓶颈。对此,1959年,北卡罗来纳州决定成立研究三角区,调整本州的经济发展重点和产业结构,从而成功地促进了北卡罗来纳州经济的繁荣发展。研究三角区的出现不仅推动该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且对北卡罗来纳州、南部地区和美国都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以研究三角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探讨研究三角区的发展历程和其获得成功的原因等内容。本文的脉络可概括如下:绪论部分概述国内外学者对北卡罗来纳州和研究三角区的相关研究。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二战前北卡罗来纳州的经济发展情况,着重阐述烟草业、家具业和纺织业在该州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主要从经济和社会角度分析研究三角区创建的背景,叙述北卡罗来纳州各界所作出的贡献。第三部分重点探讨研究三角区自建立以来的发展过程。第四部分概括研究三角区的影响以及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其在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历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取得繁荣发展的原因。通过对研究三角区发展历程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其能从落后的农业区发展成重要的科研中心和经济发展引擎,研究三角区无论是在哪一个发展阶段,都离不开政府、企业和学校的支持。因此,在总结研究三角区的发展历程,分析其获得成功的原因时,都需要重点关注政府、企业界和学术界对该区域的作用与影响。研究三角区建立和发展的历程以及其成功经验,为我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新区以及科技园区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促进我国高科技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加快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

何妤如[10](2021)在《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渔业经过数年发展,先后解决了“捕鱼难”、“养鱼难”及“吃鱼难”等问题,奠定了渔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经济基础,相关治理手段也不断完善。渔业领域主要矛盾已从基本温饱和生计问题,转向更高层次的生境、人权、产权和公平等维度。然而,作为上层建筑的渔业伦理研究并尚未得到应有重视。我国现代渔业治理体系中更强调管理和法律等“硬”手段,忽视了伦理道德的“软法”作用。当前政府和民间推行的多项渔业活动已呈现出鲜明的伦理特征,现代多目标治理场景需要引入价值判断加以权衡。如果说关涉伦理的讨论在中国过去的渔业治理中只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那么到了新时代,伦理研究就好比是万事俱备下的那股“东风”。传统渔业管理关注政策和法律层面的制度突破。政策和法律固然重要,但不能包治百病,尤其是充满不确定性的“现代病”。它可以将电鱼、毒鱼、偷渔者绳之以法,却无法强制要求渔民必须善待生态环境、关心鱼类福祉。它可以明示、预防、规范和校正渔业的行为和后果,却无法指导渔业利益相关方的道德行为选择。它可以为失海渔民提供各类政策保障,却无法弥合渔民海洋纽带被切断后的心理创伤。它可以依照科学模型和数据制定总可捕量(TAC)目标,却无法对渔家妇女在职业、情感和生活上的遭遇加以同情和关心。正如决定技术的往往是非技术因素,涉渔法律和政策不应被指望能解决所有问题。倘若文化、伦理不能发挥价值规训作用,那么政策和法律也终将失范。当前,养护渔业资源、维护渔业公正已为时代大势所趋,现代渔业治理不仅要务实,也要务虚,以便从战略全局高度推进治理措施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实际上,人们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影响会渗透到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可持续、负责任渔业的发展依赖于一个具有明确性的规则指引,在治理中开展价值性分析显得十分重要。国内外渔业资源的衰退趋势,以及不断涌现的现代性社会问题,让形而上学的价值回溯变得更为必要而迫切:渔业行为的善恶是非是什么?伦理判断有哪些原则和标准?何种治理才是伦理意义上具备正当性和合法性的治理?如何破解渔业治理中存在的伦理困境?中国怎样利用已有道德资源和智慧应对渔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风险?基于此种认识,本文从伦理视角出发,反思当前出现渔业生态和社会危机的根本原因,尝试建构渔业伦理的理论体系,详述渔业伦理的由来、定义、主要原则和类别。将抽象的伦理考量运用于对治理问题的具体分析,提出符合渔业价值的治理范式,从渔业治理的“元层次”,谈到相关现代治理理论,再到针对治理实践的分析评估。现代渔业治理在追求各类目标时,容易陷入价值冲突的困境。本文针对治理实践中的普遍问题,提出“应然”层面的解决方案。伦理分析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我国现代渔业治理。因此,文章结合中国本土的涉渔道德资源和渔业实际状况,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渔业治理路径,以渔业领域的价值尺度和伦理基础为导向,为推动渔业的“天人合一”和协调发展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理念和新思路。伦理学是哲学中关于道德的价值系统。生态伦理学的兴起从根本上触及了“为什么要对鱼谈伦理?”这一问题。“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论辩突破了传统伦理学的“人伦”语境,让“渔业”和“伦理”的结合有了学理上的支撑。道德共同体得到拓展,将包括渔业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纳入道德考量范畴。但完全以生态为中心又会减损人类福祉,人与自然应当被视作一个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整体。“为己利TA”的价值取向既能为己谋福,也能在此基础上考虑利TA(既有属人的“他/她”,又有属自然的“它”)因素,因而是渔业伦理所追求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善。渔业资源是渔业存在的基础,具有不确定性、波动性、竞争性、整体性、多样性等五大特性。从价值构成上看,它在使用、生态和选择等层面具有功效价值,在政治、社会、哲学、宗教、伦理、文化等层面具有非功效的内在价值。对渔业资源价值的充分认识是现代文明进步的标志,而鱼类为人类所提供的多元价值是人类养护渔业资源的基础。养护伦理强调的是如何科学人道地利用水生动植物资源。鱼类是否能够成为道德主体、权利主体甚至是诉讼主体成为环境伦理学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鱼的道德地位与福利越来越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渔业的伦理维度涉及“渔业”和“伦理”的互动关系。鱼类依次满足了人类基本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人类在享受水生动物开发权利的同时,理应履行与之对等的责任和义务。为了人类自身和生态系统的长期福祉,须建立一套指导渔业行为、受到大众认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渔业伦理规范。渔业伦理以渔业现象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为研究对象,是指导渔业行为的规范和原则的总和。涉渔法律和伦理可共同为基于价值的渔业治理策略提供依据。渔业伦理学主要任务是通过得到普遍认可并经过实践检验的道德原则,对渔业行为的善恶是非开展事前指导和事后评判。在渔业伦理中,渔业正义是最高原则;渔业福祉、渔业自由和渔业公平是三大基本原则;而以《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为代表的伦理性国际文书,以及符合国家/地区具体渔况的纲要构成了具体原则。根据渔业伦理学研究对象的关系属性和所涉问题的不同特征,可将其分为生态伦理、社会伦理、产业伦理和科技伦理四大类别,这四大类在伦理要求上存在差异、各具特色,但都应服从上述伦理原则。将伦理原则和要求融合进现代渔业战略管理过程,可能会产生“为善者诸事顺”的良心效应,从而实现治理的最终目的——“善治”。为克服多元价值冲突带来的治理障碍,元治理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研究治理现象背后的治理逻辑,寻求协同发展科层、市场和网络治理组合的最优解:当参与式治理导致监管过于复杂、进入无休止协商状态时,就启动科层模式;当科层模式无法触及所有渔业问题或获得渔业利益相关方广泛接受时,就开启市场或参与式模式;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当承担起作出最终决策的元治理者的角色。可持续渔业治理研究中涌现出诸多符合伦理的现代渔业治理理论,其中基于“生态整体主义”的管理和基于“价值平衡原则”的管理成为研究热点,前者主要聚焦渔业生态系统方法、预防性原则等整体思维,而后者主要涉及管理策略评估,正当性理论,系统治理等理念工具。在构建起理念框架的基础上,根据新生物技术的实践伦理发展出的伦理分析矩阵,以及Rapfish评估工具,促进了对伦理原则遵守情况的考察,有助于为负责任渔业实践提供“良善之策”。现代渔业治理时常陷入一种伦理意义上的权利困境,众渔业利益相关方不得不在多项行动方针之间艰难行使选择权。遵循特定伦理原则选择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涉及违反其他某项伦理原则。可持续渔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出现在追求“天时”、“地利”、“人和”三大目标的决策选择过程之中。如何平衡现代人和未来人的资源利益是最首要、最核心的议题;渔业所涉水陆空间差异和相关社会生态问题构成了空间正义研究的一个典型样本;而人际关系中整体、长远利益与个体、短期利益的冲突影响到资源的公平分配,渔家妇女和小型渔业等弱势参与方应当得到更多的道德注意力。导致上述困境的原因既有人与人因抢夺野生资源所导致的公地悲剧或囚徒困境,又有在人与鱼道德地位孰高孰低的辩难中掉入的激进环保主义陷阱,还有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执行障碍。上述困境的破解之道不仅具有制度属性,也深刻地蕴含着价值属性。从制定目标,到开展决策,再到执行、监督和评估,伦理视角可渗透至治理的全部流程。治理者和被治理者可从制定伦理目标和开展伦理决策着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增进民生福祉。我国的渔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离不开丰富道德资源的支持。生态方面,我国渔业治理史就是一部鱼类资源养护史,古今实践中折射出关怀鱼类福利、师法自然等生态感悟。社会方面,我国传统乡土社会文化里蕴含着包括群体意识和互助伦理、涉渔组织的参与式伦理在内的道德及礼俗规范。“三渔”问题是中国渔业发展面临的伦理性挑战,其本质是渔业的过密化,渔民的过溺化,以及渔村的过疏化。为解决渔业渔民渔村的问题,新中国开展了各项改革措施。新中国绿色渔业治理制度体系构建历程大体上可分为萌芽探索、改革攻坚与走向成熟三大阶段。在气候变化、疫情冲击、渔业资源衰退、全球不确定性风险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我国渔业治理者迎难而上,实现生计型治理→发展型治理→可持续治理的价值飞跃,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伦理的中国特色可持续渔业发展道路,培育出政府元治理者主导下,科层、市场和参与式治理协同开合的多元治理形态,形成了顺应自然、生态优先、以养为主、立体复合、科技导向、体系健全、应兜尽兜的发展模式。随着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不断提升,中国渔业发展在收获伟大果实的同时,也为未来可持续、负责任渔业发展积累了大量可贵的实践经验。在今后的渔业治理中,我国各渔业利益相关方应本着福祉、自由和公正的原则,进一步促进渔业的绿色转型发展。

二、21世纪的农业生物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的农业生物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动机
        1.1.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1.1.2 单一供给服务型农地利用是制约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障碍
        1.1.3 农地管理决策趋向主体多元性、需求多样性、利用多宜性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3 研究内容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农地
        1.3.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1.4 研究区域与数据资料
        1.4.1 研究区选择与概况
        1.4.2 研究数据来源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图
2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农户行为理论
        2.1.3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2.1.4 空间韧性理论
    2.2 文献回顾
        2.2.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多功能权衡的研究视域
        2.2.2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与价值评估
        2.2.3 农地(空间)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2.2.4 生态系统服务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决策应用
        2.2.5 文献评述
3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土地利用分析框架
    3.1 生态系统服务与土地管理决策相融合的重点与难点
        3.1.1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理论优势与应用挑战
        3.1.2 生态系统服务应用在土地利用管理实践中的核心问题
    3.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尺度结构和权衡规律-权衡决策关联
    3.3 融合生态系统服务的土地利用规划(决策)的概念框架
4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测度与空间表达
    4.1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和空间制图
        4.1.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内容选择
        4.1.2 采样方法与数据处理
        4.1.3 评估结果与空间格局
    4.2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和“簇”识别
        4.2.1 相关性分析
        4.2.2 主成分分析
        4.2.3 生态系统服务簇
    4.3 生态系统服务簇的影响机理分析
        4.3.1 生态系统服务簇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联关系
        4.3.2 生态系统服务簇与空间特征的关联关系
    4.4 小结
5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及影响因素
    5.1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ES)理论的农户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5.2.1 样本的获取与分布
        5.2.2 变量选择及指标体系
    5.3 调查样本基本特征
        5.3.1 农户家庭耕地资源特征
        5.3.2 家庭人口资源特征
        5.3.3 农户家庭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特征
    5.4 农户行为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特征识别
    5.5 不同权衡类型农户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
    5.6 小结
6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利用规划
    6.1 情景规划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6.2 KESHO情景规划工具
        6.2.1 情景规划的概念与特点
        6.2.2 KESHO情景规划工具
    6.3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导向的情景界定和展开
        6.3.1 情景基础界定
        6.3.2 基于多元利益主体诉求的情景建立
    6.4 建模
        6.4.1 土地利用变化可能性及关键驱动因素分析
        6.4.2 土地需求量确定
        6.4.3 土地利用变化发生的概率确定
    6.5 情景分析的综合、反馈及规划方案输出
        6.5.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
        6.5.2 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布局及调控政策
        6.5.3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及因果链
        6.5.4 验证、评估与反馈
    6.6 小结
7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优化
    7.1 基于生产可能性边界(PPF)的农地可持续利用框架
    7.2 物质生产和栖息地质量的评估计算
        7.2.1 生计指数
        7.2.2 综合丰度
    7.3 生态系统服务两两之间权衡关系分析
    7.4 农户土地利用优化的政策建议
        7.4.1 阻碍可持续农业的约束因素
        7.4.2 通向农业可持续的路径与措施
        7.4.3 农地整治中的生态过程与服务权衡:基于PPF曲线的再审视
    7.5 小结
8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点
    8.3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科研成果
    参与科研项目

(2)农业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历程及产业化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转基因育种技术的由来
    1.1 国际发展历程
    1.2 国内发展历程
2 生物育种技术的兴起
    2.1 发展历程
    2.2 发展趋势
        2.2.1 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应用广泛
        2.2.2 基因编辑育种技术日新月异
        2.2.3 合成生物育种技术引领未来
3 产业化对策
    3.1 确立国家生物育种优先发展战略
    3.2 加强原始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3.3 加快共性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建设
    3.4 完善我国生物育种管理法规体系
    3.5 注重生物安全与生物伦理监管

(3)杰森·摩尔“世界-生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杰森·摩尔学术简介
    (二)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研究价值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
        3、研究价值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存在的问题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创新点
一、“世界—生态”观的历史及理论基础
    (一)“世界—生态”观的历史基础
        1、农业革命与生态转型
        2、商品的边疆运动与商品前沿
        3、危机孕育与生态盈余
        4、资本主义的新阶段:绿色革命
    (二)“世界—生态”观的理论基础
        1、布罗代尔的城乡辩证关系
        2、马克思“物质变换”概念
        3、福斯特理解的“新陈代谢”理论
二、“世界—生态”观的内容与核心
    (一)“世界—生态”观的内容
        1、沃勒斯坦的“世界”
        2、奥伊寇斯(oikeios)与“生态”
        3、“世界—生态”观中的“—”
    (二)“世界—生态”观的核心
        1、廉价的定义
        2、廉价的原因
        3、廉价的过程与结果
    (三)廉价的代价是高价
三、“世界—生态”观的理论目标
    (一)“世界—生态”观与生态转型
        1、突破笛卡尔的思维范式
        2、扬弃资本主义的廉价生态观
    (二)“世界—生态”观与生态赔偿机制
        1、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2、建立生态赔偿机制
        3、打造生态社会主义社会
    (三)“世界—生态”观与补偿生态学
四、“世界—生态”理论的借鉴价值与理论局限性
    (一)“世界—生态”的借鉴价值
        1、弥补以往的理论缺陷
        2、阐明危机解决的地理因素
        3、重塑马克思的价值概念
        4、提供新的理论框架
    (二)中国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及与“世界—生态”的关系
        1、中国对生态文明的理解
        2、“世界—生态”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世界—生态”的理论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4)《牛津手册-食品、政治与社会》(19-21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1.2 Introduction to Source Text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1.4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Chapter Two PREPARATIONS FOR TRANSLATION
    2.1 Translation Tools and Parallel Texts
    2.2 Text Type and Language Features
    2.3 CEA Framework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3.1 Difficulties in Comprehension
        3.1.1 Polysemy
        3.1.2 Difficulties in Long and Difficult Sentences
    3.2 Difficulties in Expression
        3.2.1 Difficulties at Lexical Level
        3.2.2 Difficulties at Syntactic Level
    3.3 Difficulties in Adaptation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4.1 Comprehension
        4.1.1 Choosing of Words Meaning
        4.1.2 Splitting Sentences Structure
    4.2 Expression
        4.2.1 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Annotation
        4.2.2 Extension of Words Meaning
        4.2.3 Free Translation
        4.2.4 Amplification and Omission
    4.3 Adaptation
        4.3.1 Discarding the Original Form
        4.3.2 Using Four-character Word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Ⅰ THE SOURCE TEXT
APPENDIXⅡ THE TARGET TEXT

(5)基于TMT定量蛋白组学分析技术对桃抗寒相关基因的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植物抗寒性研究进展
        1.2.2 蛋白定量分析技术的应用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通过TMT技术对差异蛋白的筛选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鉴定到的肽段与蛋白情况
        2.2.2 差异蛋白的GO(Gene Ontology)注释与显着性富集分析
        2.2.3 亚细胞定位预测(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2.2.4 差异蛋白的KEGG代谢途径及显着性富集分析
        2.2.5 差异蛋白的IPR结构域注释分析
        2.2.6 抗寒相关蛋白的筛选
        2.2.7 抗寒相关蛋白基因的RT-qPCR分析
    2.3 讨论
        2.3.1 对定量蛋白组学技术的分析
        2.3.2 对抗寒候选基因的分析
第三章 Pp3GT和 PpFAD6 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2.1 基因克隆
        3.2.2 生物信息学分析
        3.2.3 荧光定量试验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3.3.1 花青素3-O葡萄糖基转移酶Pp3GT基因
        3.3.2 脂肪酸去饱和酶PpFAD6 基因
第四章 PpATP9与PpATP4 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2.1 基因克隆结果
        4.2.2 PpATP9 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
        4.2.3 PpATP4 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
        4.2.4 PpATP9与PpATP4 蛋白结构预测分析
        4.2.5 PpATP9与PpATP4 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析
    4.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附录
    附录A KEGG富集通路图
    附录B GO富集到的差异蛋白
致谢

(6)气象和农业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干旱时空变化规律
        1.2.2 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时空变化规律
        1.2.3 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气象干旱的时空演变规律
    2.1 数据与方法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数据来源
        2.1.3 CMIP6 数据
        2.1.4 SPEI的计算
        2.1.5 干旱变量的提取
        2.1.6 趋势检验
        2.1.7 森斜率计算
        2.1.8 不确定性分析
    2.2 结果分析
        2.2.1 统计降尺度效果评价
        2.2.2 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
        2.2.3 SPEI的时空变化规律
        2.2.4 干旱特征分析
    2.3 讨论
        2.3.1 中国未来时期干旱特征
        2.3.2 干旱变化影响因子分析
        2.3.3 SPEI预测干旱不确定性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冬小麦生育期气象和农业干旱时空演变规律
    3.1 数据和方法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气象数据
        3.1.3 GLDAS土壤水分数据
        3.1.4 干旱指标计算
    3.2 结果分析
        3.2.1 历史时期冬小麦生育期内干旱变化规律
        3.2.2 未来时期冬小麦生育期内干旱变化规律
    3.3 讨论
        3.3.1 冬小麦生育期内干旱特征分析
        3.3.2 冬小麦生育期内干旱成因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冬小麦生长和产量变化规律
    4.1 数据和方法
        4.1.1 气象和作物数据
        4.1.2 土壤数据
        4.1.3 DSSAT-CERES-Wheat模型
    4.2 结果分析
        4.2.1 DSSAT-CERES-Wheat模型评价结果
        4.2.2 冬小麦生育期气象要素变化规律
        4.2.3 历史时期冬小麦生长和产量变化
        4.2.4 未来时期冬小麦生长和产量变化
    4.3 讨论
        4.3.1 冬小麦生育期影响因素分析
        4.3.2 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影响
        4.3.3 DSSAT-CERES-Wheat模型结果不确定性
    4.4 小结
第五章 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5.1 数据和方法
        5.1.1 冬小麦数据和干旱指标数据
        5.1.2 皮尔逊相关分析
        5.1.3 减产率计算
    5.2 结果分析
        5.2.1 历史时期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5.2.2 未来时期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5.3 讨论
        5.3.1 不同类型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5.3.2 不同生育期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5.3.3 不同时间尺度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应对策略
    6.4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7)知识进化视角的技术预见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科技创新的发展需求
        1.1.2 技术预见的优势
    1.2 问题的提出
    1.3 主要研究意义
    1.4 论文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论文组织结构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方法研究进展
    2.1 技术预见相关研究进展
        2.1.1 技术预见相关概念
        2.1.2 技术预见实践进展
        2.1.3 主要分析流程及其功能
        2.1.4 定性分析方法及其主要功能
        2.1.5 定量分析方法及其主要功能
    2.2 技术预见分析方法评述
        2.2.1 对于定性方法的评述
        2.2.2 对定量分析方法的评述
    2.3 本研究所应用的理论基础
        2.3.1 TRIZ技术进化理论
        2.3.2 系统论
        2.3.3 综合集成理论
        2.3.4 知识进化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知识进化视角的技术预见模型
    3.1 本章整体思路
    3.2 基于知识进化理论提出知识创新模式
        3.2.1 相关概念界定
        3.2.2 知识创新模式
    3.3 构建知识进化视角的技术预见模型
        3.3.1 需求分析
        3.3.2 知识创新特征分析
        3.3.3 知识创新模式识别
        3.3.4 关键主题识别与预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表征知识创新模式的创新特征测度方法
    4.1 本章主要研究思路
    4.2 表征渐进性知识创新模式的创新特征测度方法
        4.2.1 测度指标
        4.2.2 测度方法
        4.2.3 渐进性知识创新模式符合性判定方法
    4.3 表征突破性知识创新模式的创新特征测度方法
        4.3.1 测度指标
        4.3.2 测度方法
        4.3.3 突破性知识创新模式符合性判定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分析
    5.1 领域选择及数据集构建
        5.1.1 领域背景
        5.1.2 数据集的构建
    5.2 需求分析结果
        5.2.1 不同需求要素分析结果
        5.2.2 需求要素集成分析结果
    5.3 创新模式识别
        5.3.1 渐进性知识创新模式符合性判断
        5.3.2 突破性知识创新模式符合性判断
    5.4 关键主题识别与预测
        5.4.1 渐进性关键主题识别与预测
        5.4.2 突破性关键主题识别与预测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内容总结
    6.2 相关问题展望
    6.3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作者简介

(8)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具体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四、核心概念
        (一)现代性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9)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研究(1959-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选题重难点和创新点
        (一)选题重难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的北卡罗来纳州
    第一节 美国内战前北卡罗来州的经济发展
        一、种植园经济的兴起与发展
        二、传统制造业的初步发展
    第二节 美国内战后到二战前北卡罗来纳州的经济发展
        一、烟草业
        二、家具业
        三、纺织业
第二章 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设想的酝酿
    第一节 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建立的原因
        一、经济层面的因素
        二、社会层面的因素
        三、其他因素
    第二节 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创意的提出与成型
        一、研究三角区设想的提出
        二、创建研究三角区的筹备工作
第三章 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的早期建设
        一、少数机构和企业的进驻
        二、桑福德州长的教育政策
    第二节 大型企业分支机构与政府共同影响下的繁荣发展
        一、研究三角区的繁荣发展表现
        二、研究三角区繁荣发展的原因
    第三节 面临诸多挑战的21 世纪
        一、2008 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二、外国资本和跨国公司
        三、小型和初创企业的发展
        四、中心园区发展计划
第四章 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的影响与经验教训
    第一节 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的影响
        一、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对北卡罗来纳州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对南部、东海岸、美国科技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的发展困境与挑战
        一、发展早期的困境(1959-1965)
        二、发展中期的难题(1965-1990)
        三、经济全球化时期的挑战(1990-至今)
    第三节 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的经验教训
        一、合适的发展战略计划
        二、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
        三、重视基础设施和文化氛围建设
        四、需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第二章 渔业伦理的理论建构
    2.1 渔业伦理的立论基础
        2.1.1 逻辑起点
        2.1.2 资源养护
        2.1.3 可持续利用
    2.2 渔业伦理的概念、地位和原则
        2.2.1 概念溯源及研判
        2.2.2 学科关联
        2.2.3 相关原则
    2.3 基本分类
        2.3.1 渔业生态伦理
        2.3.2 渔业社会伦理
        2.3.3 渔业产业伦理
        2.3.4 渔业科技伦理
第三章 基于伦理的渔业治理范式分析
    3.1 渔业治理的元层次
        3.1.1 合法性与正当性
        3.1.2 渔业元治理
    3.2 符合伦理的现代渔业治理理论
        3.2.1 基于“生态整体主义”的治理理论
        3.2.2 基于“价值平衡原则”的治理理论
    3.3 渔业伦理分析和评估
        3.3.1 伦理分析矩阵
        3.3.2 伦理评估工具
第四章 现代渔业治理的伦理进程
    4.1 可持续渔业中的维度指向
        4.1.1 时间维度
        4.1.2 空间维度
        4.1.3 人际维度
    4.2 渔业治理之伦理难题
        4.2.1 人与人的博弈
        4.2.2 人与鱼的博弈
        4.2.3 知与行的脱节
    4.3 渔业治理之伦理突围
        4.3.1 制定渔业伦理目标
        4.3.2 开展渔业伦理决策
第五章 中国渔业治理的伦理议题
    5.1 中国渔业道德基础与现代问题
        5.1.1 中国传统智慧中的渔业伦理元素
        5.1.2 中国现代渔业问题的伦理之维
    5.2 中国现代渔业治理的绿色转型
        5.2.1 发展阶段与模式进化
        5.2.2 基于伦理的转型实践
        5.2.3 未来发展的伦理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缩略语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21世纪的农业生物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D]. 陈莎. 浙江大学, 2021(01)
  • [2]农业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历程及产业化对策[J]. 林敏. 生物技术进展, 2021(04)
  • [3]杰森·摩尔“世界-生态”观研究[D]. 朱琳烨.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4]《牛津手册-食品、政治与社会》(19-21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周冉丽.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5]基于TMT定量蛋白组学分析技术对桃抗寒相关基因的挖掘[D]. 黄佳.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6]气象和农业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D]. 陈新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7]知识进化视角的技术预见方法研究[D]. 李楠.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8]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9]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研究(1959-2020)[D]. 郭子铭.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10]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D]. 何妤如.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21世纪的农业生物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