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桡动脉穿刺术后恢复锻炼装置论文和设计-张霞明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桡动脉穿刺术后恢复锻炼装置,包括抬升构件和锻炼构件,还具有与抬升构件和锻炼构件相配合的搁置板,搁置板的板身开有供患者肘关节放置的定位凹坑,搁置板的板身位于定位凹坑的两侧具有螺纹孔组,抬升构件包括安装板和抬升板,安装板的板身两侧开有与螺纹孔组相配合的安装通孔组,通过螺栓穿过安装通孔组与螺纹孔组的配合,抬升构件固定设置在搁置板上,抬升板的一端与安装板铰接,抬升构件还包括安装板与抬升板之间的支撑杆,锻炼构件包括定位块和指尖拨动块,锻炼构件通过定位块固定设置在搁置板上,且位于抬升构件的前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能够帮助桡动脉穿刺术后患者的恢复。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桡动脉穿刺术后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抬升构件(1)和锻炼构件(2),还具有与抬升构件(1)和锻炼构件(2)相配合的搁置板(3),搁置板(3)的板身开有供患者肘关节放置的定位凹坑(4),搁置板(3)的板身位于定位凹坑(4)的两侧具有螺纹孔组(5),抬升构件(1)包括安装板(6)和抬升板(7),安装板(6)的板身两侧开有与螺纹孔组(5)相配合的安装通孔组(8),通过螺栓穿过安装通孔组(8)与螺纹孔组(5)的配合,抬升构件(1)固定设置在搁置板(3)上,抬升板(7)的一端与安装板(6)铰接,抬升构件(1)还包括安装板(6)与抬升板(7)之间的支撑杆(9),锻炼构件(2)包括定位块(10)和指尖拨动块(11),锻炼构件(2)通过定位块(10)固定设置在搁置板(3)上,且位于抬升构件(1)的前端。

设计方案

1.一种桡动脉穿刺术后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抬升构件(1)和锻炼构件(2),还具有与抬升构件(1)和锻炼构件(2)相配合的搁置板(3),搁置板(3)的板身开有供患者肘关节放置的定位凹坑(4),搁置板(3)的板身位于定位凹坑(4)的两侧具有螺纹孔组(5),抬升构件(1)包括安装板(6)和抬升板(7),安装板(6)的板身两侧开有与螺纹孔组(5)相配合的安装通孔组(8),通过螺栓穿过安装通孔组(8)与螺纹孔组(5)的配合,抬升构件(1)固定设置在搁置板(3)上,抬升板(7)的一端与安装板(6)铰接,抬升构件(1)还包括安装板(6)与抬升板(7)之间的支撑杆(9),锻炼构件(2)包括定位块(10)和指尖拨动块(11),锻炼构件(2)通过定位块(10)固定设置在搁置板(3)上,且位于抬升构件(1)的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桡动脉穿刺术后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板(6)的板身开有支撑杆定位螺纹孔(12),支撑杆(9)包括固定主杆(13),固定主杆(13)的一端具有固定螺栓(14),通过固定螺栓(14)与支撑杆定位螺纹孔(12)的配合,支撑杆(9)螺纹安装在安装板(6)上,固定主杆(13)的另一端具有配合螺纹孔(15),支撑杆(9)还包括球头关节(16),球头关节(16)的一端具有与配合螺纹孔(15)相配合的第二固定螺栓(17),球头关节(16)的另一端具有磁片(18),抬升板(7)的板身端部处具有铁片(19),支撑杆(9)还包括加长杆(20),加长杆(20)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三固定螺栓(21)和第二配合螺纹孔(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桡动脉穿刺术后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抬升板(7)上开有透气孔组(23),还具有固定框(24),网面(25)缠绕固定在固定框(24)上并通过固定框(24)固装设置在抬升板(7)上,且位于透气孔组(23)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桡动脉穿刺术后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块(10)包括定位座体(26),定位座体(26)的两端为具有通孔的连接翼边(27),通过螺栓穿过连接翼边(27)与螺纹孔组(5)的配合,定位块(10)固定设置在搁置板(3)上,定位块(10)具有插入腔(28),定位块(10)还包括能够伸入插入腔(28)的活动板(29),定位座体(26)开有第一销孔组(30),活动板(29)开有第二销孔组(31),通过销子与第一销孔组(30)和第二销孔组(31)的配合,活动板(29)设置在定位座体(26)上,活动板(29)的上端具有供指尖拨动块(11)固定的顶板(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桡动脉穿刺术后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顶板(32)的板身具有第二安装通孔组(33),指尖拨动块(11)包括调整板(34),调整板(34)的板身具有安装螺栓(35),通过安装螺栓(35)穿过第二安装通孔组(33)并与螺母相配合,指尖拨动块(11)固装在顶板(32)上,指尖拨动块(11)还包括拨动板(36)和连接杆(38),拨动板(36)的两端开有插入孔(37),连接杆(38)的一端具有能够伸入插入孔(37)的凸子(39),另一端与调整板(34)相接,调整板(34)的一端具有拉簧(47),且拉簧(47)与拨动板(36)相接,调整板(34)的另一端具有响铃(40),拨动板(36)的板面具有与响铃(40)配合的敲击头(4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桡动脉穿刺术后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与定位块(10)相配合的遮盖板(42),遮盖板(42)为弧板,且遮盖板(42)的端部具有连接端(48),连接端(48)具有第二安装螺栓(43),通过第二安装螺栓(43)穿过第二安装通孔组(33)并与螺母相配合,遮盖板(42)固定设置在顶板(3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桡动脉穿刺术后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凹坑(4)内具有海绵块(4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桡动脉穿刺术后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抬升板(7)的板身两侧具有固定脚(45),束缚带(46)缠绕在固定脚(45)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桡动脉穿刺术后,患者使用的恢复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冠心病的非外科手术疗法。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FI)因其术后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如穿刺部位血肿、血管迷走反射、下肢静脉血栓、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等,遂逐渐被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TRI)取代。TRI是一种新型的介入治疗方法,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无需体位限制,更易被医师及患者接受。

然而在桡动脉穿刺术后4到6个小时拔除桡动脉鞘管外,还需对穿刺伤口进行严格的加压包扎,加压包扎可导致术肢疼痛、肿胀等情况,同时长时间不动,术肢还会感觉麻木,甚至发生桡动脉闭塞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为了防止上述不良情况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加快恢复速度,通常会使用到恢复装置供患者使用,但是传统结构的恢复装置还是有一系列的不足,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桡动脉穿刺术后恢复锻炼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桡动脉穿刺术后恢复锻炼装置,包括抬升构件和锻炼构件,还具有与抬升构件和锻炼构件相配合的搁置板,搁置板的板身开有供患者肘关节放置的定位凹坑,搁置板的板身位于定位凹坑的两侧具有螺纹孔组,抬升构件包括安装板和抬升板,安装板的板身两侧开有与螺纹孔组相配合的安装通孔组,通过螺栓穿过安装通孔组与螺纹孔组的配合,抬升构件固定设置在搁置板上,抬升板的一端与安装板铰接,抬升构件还包括安装板与抬升板之间的支撑杆,锻炼构件包括定位块和指尖拨动块,锻炼构件通过定位块固定设置在搁置板上,且位于抬升构件的前端。

安装板的板身开有支撑杆定位螺纹孔,支撑杆包括固定主杆,固定主杆的一端具有固定螺栓,通过固定螺栓与支撑杆定位螺纹孔的配合,支撑杆螺纹安装在安装板上,固定主杆的另一端具有配合螺纹孔,支撑杆还包括球头关节,球头关节的一端具有与配合螺纹孔相配合的第二固定螺栓,球头关节的另一端具有磁片,抬升板的板身端部处具有铁片,支撑杆还包括加长杆,加长杆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三固定螺栓和第二配合螺纹孔。

抬升板上开有透气孔组,还具有固定框,网面缠绕固定在固定框上并通过固定框固装设置在抬升板上,且位于透气孔组处。

定位块包括定位座体,定位座体的两端为具有通孔的连接翼边,通过螺栓穿过连接翼边与螺纹孔组的配合,定位块固定设置在搁置板上,定位块具有插入腔,定位块还包括能够伸入插入腔的活动板,定位座体开有第一销孔组,活动板开有第二销孔组,通过销子与第一销孔组和第二销孔组的配合,活动板设置在定位座体上,活动板的上端具有供指尖拨动块固定的顶板。

顶板的板身具有第二安装通孔组,指尖拨动块包括调整板,调整板的板身具有安装螺栓,通过安装螺栓穿过第二安装通孔组并与螺母相配合,指尖拨动块固装在顶板上,指尖拨动块还包括拨动板和连接杆,拨动板的两端开有插入孔,连接杆的一端具有能够伸入插入孔的凸子,另一端与调整板相接,调整板的一端具有拉簧,且拉簧与拨动板相接,调整板的另一端具有响铃,拨动板的板面具有与响铃配合的敲击头。

还具有与定位块相配合的遮盖板,遮盖板为弧板,且遮盖板的端部具有连接端,连接端具有,第二安装螺栓,通过第二安装螺栓穿过第二安装通孔组并与螺母相配合,遮盖板固定设置在顶板上。

定位凹坑内具有海绵块。

抬升板的板身两侧具有固定脚,束缚带缠绕在固定脚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抬升构件和锻炼构件可以活动安装在搁置板上,这样就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身材来调整安装位置,能够更好地适应患者,同时抬升构件能够在抬高患者术肢小臂高度的同时,还能够调整抬起的角度,兼顾患者的舒适度,通过锻炼构件,能够让患者在抬高术肢的同时,适量活动手指,这样就能够避免长时间不动,术肢麻木,甚至发生桡动脉闭塞等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9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框24与网面25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座体26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板29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指尖拨动块11与定位块10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拨动板36与连接杆38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遮盖板42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遮盖板42与定位块10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抬升板7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搁置板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抬升构件、2锻炼构件、3搁置板、4定位凹坑、5螺纹孔组、6安装板、7抬升板、8安装通孔组、9支撑杆、10定位块、11指尖拨动块、12支撑杆定位螺纹孔、13固定主杆、14固定螺栓、15配合螺纹孔、16球头关节、17第二固定螺栓、18磁片、19铁片、20加长杆、21第三固定螺栓、22第二配合螺纹孔、23透气孔组、24固定框、25网面、26定位座体、27连接翼边、28插入腔、29活动板、30第一销孔组、31第二销孔组、32顶板、33第二安装通孔组、34调整板、35安装螺栓、36拨动板、37插入孔、38连接杆、39凸子、40响铃、41敲击头、42遮盖板、43第二安装螺栓、44海绵块、45固定脚、46束缚带、47拉簧、48连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11,一种桡动脉穿刺术后恢复锻炼装置,包括抬升构件1和锻炼构件2,还具有与抬升构件1和锻炼构件2相配合的搁置板3,搁置板3的板身开有供患者肘关节放置的定位凹坑4,搁置板3的板身位于定位凹坑4的两侧具有螺纹孔组5,抬升构件1包括安装板6和抬升板7,安装板6的板身两侧开有与螺纹孔组5相配合的安装通孔组8,通过螺栓穿过安装通孔组8与螺纹孔组5的配合,抬升构件1固定设置在搁置板3上,抬升板7的一端与安装板6铰接,抬升构件1还包括安装板6与抬升板7之间的支撑杆9,锻炼构件2包括定位块10和指尖拨动块11,锻炼构件2通过定位块10固定设置在搁置板3上,且位于抬升构件1的前端。使用时搁置板3既可以方式在台面上,供患者坐姿时使用,也可以放置在床面上,供患者平躺时使用,患者可以适当曲臂,将术肢的肘关节放入搁置板3的定位凹坑4内,实现初步的定位,尔后就可以将抬升构件1放在搁置板3上,并调整到适合患者术肢抬升的合适位置,此时就可以将抬升构件1螺纹安装在搁置板3上,患者术肢的前臂可以放置在抬升板7上,由于抬升板7的一端与安装板6铰接,因此利用支撑杆9可以支撑抬高抬升板7的另一端,这样就实现了患者术肢前臂的抬高,利于患者术肢消肿,而锻炼构件2同抬升构件1一样,可以先调整到适合患者手指锻炼的位置后,螺纹安装在搁置板3上,这样锻炼构件2就可以通过定位块10固定的同时,利用指尖拨动块11供患者活动手指了。

安装板6的板身开有支撑杆定位螺纹孔12,支撑杆9包括固定主杆13,固定主杆13的一端具有固定螺栓14,通过固定螺栓14与支撑杆定位螺纹孔12的配合,支撑杆9螺纹安装在安装板6上,固定主杆13的另一端具有配合螺纹孔15,支撑杆9还包括球头关节16,球头关节16的一端具有与配合螺纹孔15相配合的第二固定螺栓17,球头关节16的另一端具有磁片18,抬升板7的板身端部处具有铁片19,支撑杆9还包括加长杆20,加长杆20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三固定螺栓21和第二配合螺纹孔22。实际使用时,患者术肢抬起的角度优选为30°到45°左右,而利用支撑杆9就可以支撑抬升板7的端部,实现了患者术肢的抬起,使用时,固定主杆13通过固定螺栓14与支撑杆定位螺纹孔12的配合,螺纹安装在安装板6上,尔后就可以通过配合螺纹孔15与第二固定螺栓17的配合,将球头关节16螺纹安装在固定主杆13上,球头关节16端部的磁片18能通过球头关节16调整到合适的角度并吸附贴合在抬升板7板身具有的铁片19上,这样抬升板7就能够实现固定了,而当患者的术肢需要抬得更高时,就可以在球头关节16和固定主杆13之间加设加长杆20,这样就能够将抬升板7的一端顶升得更高了,而值得一提的是,配合螺纹孔15、第二配合螺纹孔22和第二固定螺栓17、第三固定螺栓21的尺寸均相同,方便使用时的操作。

抬升板7上开有透气孔组23,还具有固定框24,网面25缠绕固定在固定框24上并通过固定框24固装设置在抬升板7上,且位于透气孔组23处。当患者的术肢疼痛或者肿胀时,就可以利用冰敷来进行缓解,由于固定框24贴合固装在抬升板7上,因此可以将冰袋塞入抬升板7与网面25之间实现固定(这样的结构类似于家用轿车座椅后背的供乘客放置杂物的固定网,而固定块24可以利用胶水粘接固定在抬升板7上),冰袋散热的冷气可以通过透气孔组23给患者的术肢冰敷,同时也不会直接贴合患者皮肤,不会冻伤。

定位块10包括定位座体26,定位座体26的两端为具有通孔的连接翼边27,通过螺栓穿过连接翼边27与螺纹孔组5的配合,定位块10固定设置在搁置板3上,定位块10具有插入腔28,定位块10还包括能够伸入插入腔28的活动板29,定位座体26开有第一销孔组30,活动板29开有第二销孔组31,通过销子与第一销孔组30和第二销孔组31的配合,活动板29设置在定位座体26上,活动板29的上端具有供指尖拨动块11固定的顶板32。实际使用时,定位座体26可以在搁置板3上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螺纹安装固定在搁置板3上,这样就能够保证患者的手指能够可靠触及指尖拨动块11,而为了进一步保证患者手指触及指尖拨动块11,还可以调整活动板29伸入到插入腔28的位置,并通过销子固定。

顶板32的板身具有第二安装通孔组33,指尖拨动块11包括调整板34,调整板34的板身具有安装螺栓35,通过安装螺栓35穿过第二安装通孔组33并与螺母相配合,指尖拨动块11固装在顶板32上,指尖拨动块11还包括拨动板36和连接杆38,拨动板36的两端开有插入孔37,连接杆38的一端具有能够伸入插入孔37的凸子39,另一端与调整板34相接,调整板34的一端具有拉簧47,且拉簧47与拨动板36相接,调整板34的另一端具有响铃40,拨动板36的板面具有与响铃40配合的敲击头41。连接杆38的数量为两根,当每根连接杆38端部的凸子39伸入到插入孔37内后,拨动板36就能够与连接杆38转动连接,使用时,可以进一步根据需要改变调整板34的位置,并通过安装螺栓35、第二安装通孔组33和螺母的配合,将指尖拨动块11固装在顶板32上,进一步确保患者指尖可靠触及,使用时,患者的四指可以向下按压拨动板36的一端,这样拨动板36的另一端就会翘起,敲击头41就会撞击响铃40发出声响,当患者的四指松开拨动板36,拉簧47会帮助拨动板36复位,这样一个锻炼行程就完毕了,患者可以继续用四指下压拨动板36并松开(实际使用时,响铃40可以使用铃铛(或中空金属球等受到撞击能够发出声响的结构装置),这样受到敲击后就可以发出声响,锻炼时患者感觉不是特别枯燥,同时也能够伴随声音下意识的活动手指,提高锻炼的自主性,特别是老年患者,自身控制能力较差,医护人员或者家属通过声音就能够判断患者是否在进行锻炼,无需盯紧患者手部动作)。

还具有与定位块10相配合的遮盖板42,遮盖板42为弧板,且遮盖板42的端部具有连接端48,连接端48具有,第二安装螺栓43,通过第二安装螺栓43穿过第二安装通孔组33并与螺母相配合,遮盖板42固定设置在顶板32上。当患者锻炼一端时间后,就可以利用抬升构件1继续抬高术肢进行休息了,此时如果患者是卧床的话,如果术肢露出被褥外放置,长时间静止不动势必会很冷,而本实用新型放置在被褥中供患者使用的话,被褥就会直接压迫到患者术肢了,同时如果患者还在静脉输液或者穿刺处还有置管的话,被褥就很容易压迫管路,此时就可以将遮盖板42安装设置顶板32上,术肢处的被褥能够被遮盖板42所遮挡,不会压迫到术肢。

定位凹坑4内具有海绵块44。海绵块44能够提升患者肘部的舒适度。

抬升板7的板身两侧具有固定脚45,束缚带46缠绕在固定脚45上。当患者术肢前臂放置在抬升板7上后,能够利用束缚带46缠绕固定,避免类似老年患者类的自控能力较差的患者移动术肢从抬升板7上滑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发明人在此不再详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桡动脉穿刺术后恢复锻炼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0126.0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500677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A63B 23/16

专利分类号:A63B23/16

范畴分类:15H;

申请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第一申请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申请人地址: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185号

发明人:张霞明;黄亚娟;王大明

第一发明人:张霞明

当前权利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代理人:沈泓

代理机构:11429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一种桡动脉穿刺术后恢复锻炼装置论文和设计-张霞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