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燃发火期论文_赵森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燃发火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倾向性,自然,动力学,最短,煤炭,精矿,煤层。

自燃发火期论文文献综述

赵森[1](2018)在《硫精矿自燃倾向性及矿堆发火期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对于硫精矿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由于硫精矿自身属性,极易发生自然氧化,氧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并导致矿堆温度上升,从而引起自燃火灾。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对硫精矿自燃机理及自燃火灾预防的研究。论文从硫精矿自燃倾向性的判定和矿堆自然发火期的预测仿真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在自燃倾向性方面主要运用热重实验测试法和热分析动力学法等进行判定。开展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热重分析(TG)等实验,利用实验得到的数据结合热分析动力学的分析方法,通过线性拟合得出矿样的热分析动力学参数,包括指前因子A和活化能E以及相对应的反应级数n。结合硫精矿的低温氧化能力、自燃点以及活化能对硫精矿自燃倾向性进行判定,得出四种矿样的自燃倾向性大小。在硫精矿矿堆自然发火期的预测仿真方面,基于硫精矿燃烧特性,主要考虑矿物成份和含量、着火点、堆积场的风速、温度、氧含量等对硫精矿堆的自燃发生的影响因素,利用ANSYS FLUENT仿真软件模拟了环境温度不同时硫精矿堆发生自然氧化升温的情景,得出硫精矿堆堆积前10天时发生低温自然氧化直至25天左右时达到自燃点,并给出了矿堆在不同环境温度下不同时间段的升温拟合曲线,以此可以求得矿堆可能发生自燃的期限并提出预防硫精矿堆自燃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对硫精矿自燃倾向性的判定和矿堆自然发火期的预测仿真两个方面的研究,得出硫精矿的燃烧特性参数及热分析动力学参数以及其他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ANSYS FLUENT仿真软件模拟硫精矿堆发生自燃的情况,判定矿堆在相应条件下自然发火期,得出自然发火期拟合方程,求取矿堆的堆积安全期,并提出一些预防建议,以期达到预测、预防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大学》期刊2018-06-01)

董旭,田海英,柴磊,邸慧娟[2](2014)在《煤的最短自燃发火期实验及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开采的煤层中,约90%有自燃发火倾向,自燃发火期最短的只有20d。由于煤炭自燃,我国每年造成了巨大的煤炭资源损失,甚至引发瓦斯爆炸,造成人身伤亡,严重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煤炭经济》期刊2014年10期)

杨永良[3](2009)在《煤最短自然发火期测试及煤堆自燃防治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煤自燃火灾严重威胁着煤炭生产和储运的安全,给煤炭产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为有效的防治煤炭自燃,研究煤炭自燃特性,确定煤最短自然发火期,并提出合理的煤自燃防治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准确测定煤自燃过程中的基本参数是进行自然发火规律研究的前提。本文依据传热学、传质学及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一整套煤低温氧化过程中主要参数测试的理论方法及相关实验系统,包括煤体氧化放热强度、导热系数、氧气扩散系数、渗透系数、耗氧速率及活化能等参数。其中,自行设计组建的煤氧化放热强度测试实验系统,实现了快速准确测定的目标。利用实验系统准确测定了各参数,分析了粒度、温度、煤变质程度等因素对上述参数的影响,并给出了影响函数,为不同条件下煤自燃特性研究提供了基础。以绝热圆柱形煤柱为物理模型,建立了煤实验条件下最短自然发火期计算模型。利用实测的煤自燃基本参数,通过解算分析各影响因素与自然发火期的正交关系,准确测定了煤最短自然发火期。结果基本与煤体自然发火实际情况一致,验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该方法耗时短,适用于大批量煤样测试的要求。建立了煤堆二维空间自热升温数学模型,采用FLUENT软件进行了数值解算,研究了煤堆的自热氧化规律,模拟所需参数均为实验测得;结果揭示在自热过程中气流均从煤堆下部流入,上部流出,并掌握了煤堆内部高温点分布规律;在模拟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抑制煤堆自燃新方法——煤堆下部表面覆盖细煤预防自燃。为考察细煤覆盖煤堆下部表面抑制自燃效果,对细煤覆盖煤堆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分析了细煤覆盖煤堆内部的气体渗流及氧气分布规律,通过与原煤堆比较分析,综合考察了细煤覆盖对煤堆自热规律的影响。同时建立了煤堆升温实验台,对覆盖不同厚度细煤煤堆沿水平方向的空气扩散和沿竖直方向的空气热对流的二维空间传热、传质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与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覆盖细煤阻碍了煤堆内部的氧气补充,从而有效的抑制了煤堆自燃。最后,将细煤覆盖煤堆自燃抑制方法应用到现场进行了大型煤堆试验,成功抑制了神华最易自燃煤堆的发火。没有覆盖细煤的煤堆在很短的时间内(18 d)即发生了自燃,而覆盖1 m厚细煤的煤堆历时123 d最高温度仅为59.9℃。并得出了煤堆高温区域移动规律,分析了环境温度及大气风速对煤堆自燃的影响。该论文有图79幅,表23个,参考文献137篇。(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09-06-01)

王洪涛,吕强,马兵范[4](2008)在《富瓦斯特厚煤层、自燃发火期短工作面快速回撤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结合亭南煤矿103综放工作面针对工作面回风隅角瓦斯高、煤层自燃发火期短的现状,提出叁条工作面巷道布置优化方案,即富瓦斯特厚煤层、自燃发火期短工作面快速回撤技术,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科学教研)》期刊2008年02期)

陈文胜,吴强[5](2005)在《煤的自燃倾向性及自然发火期与活化能关系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炭自燃是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可以从多角度来研究煤的自燃,国内外对煤的自燃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研究。文章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煤的自然倾向性和自然发火期与活化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活化能可以作为划分煤的自燃倾向性和预测自然发火期的的1个参考指标。(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05年12期)

陈文胜,刘剑,吴强[6](2005)在《基于活化能指标的煤自燃倾向性及发火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煤的自燃及热分析动力学的基础上,结合对神东矿区3种煤样进行了热重实验,运用热重分析手段对煤从常温到燃点之间的氧化热解过程进行了研究。运用不同动力学机制模型函数分别对热重分析数据进行了处理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煤炭氧化热解过程符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机制,据此求出活化能等动力学参数。对基于活化能指标的煤的自燃倾向性及自然发火期进行了初步研究。经过研究发现,该方法是科学的、客观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期刊2005年11期)

陈文胜[7](2004)在《基于活化能指标的煤的自燃倾向性及自然发火期初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矿山火灾中由于煤的自燃引起的火灾占有很大比例,因此自然发火是矿井防灭火工作中的治理重点。为了减少和消除煤炭自燃所带来的危害,科学地鉴定出煤的自然发火倾向性和准确地确定自然发火期对煤炭自然发火防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首先介绍了一下目前国内外在煤的自燃倾向性及自然发火期的研究现状。在煤的白燃及热分析动力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上,结合对神东矿区3种煤样进行热重实验的基础上,得出了煤韵活化能、指前因子等动力学参数。对基于活化能指标的煤的自燃倾向性及自然发火期进行了初研究。 经过初步研究发现,该方法是科学的、客观的,对煤矿安全状况管理、评价有重大意义。(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期刊2004-12-01)

周长春,张文生[8](1990)在《井下煤炭自燃发火期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准确地预测井下煤炭自燃发火期,并制定出预防和处理措施,才能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本文分析了煤炭氧化自燃系统所表现出的各种“白色信息”,并以火区附近的一氧化碳浓度作为预测指标,建立了自燃发火期预测模型,与实例是符合的。(本文来源于《西安矿业学院学报》期刊1990年01期)

自燃发火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开采的煤层中,约90%有自燃发火倾向,自燃发火期最短的只有20d。由于煤炭自燃,我国每年造成了巨大的煤炭资源损失,甚至引发瓦斯爆炸,造成人身伤亡,严重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燃发火期论文参考文献

[1].赵森.硫精矿自燃倾向性及矿堆发火期预测研究[D].中国计量大学.2018

[2].董旭,田海英,柴磊,邸慧娟.煤的最短自燃发火期实验及数值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

[3].杨永良.煤最短自然发火期测试及煤堆自燃防治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

[4].王洪涛,吕强,马兵范.富瓦斯特厚煤层、自燃发火期短工作面快速回撤技术[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

[5].陈文胜,吴强.煤的自燃倾向性及自然发火期与活化能关系的探讨[J].煤矿安全.2005

[6].陈文胜,刘剑,吴强.基于活化能指标的煤自燃倾向性及发火期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

[7].陈文胜.基于活化能指标的煤的自燃倾向性及自然发火期初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

[8].周长春,张文生.井下煤炭自燃发火期预测[J].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90

论文知识图

煤样程序升温自燃性实验装置系统图煤自燃发生条件的关系图工作面巷道位置示意图初采过程采空区漏风趋势煤自然发火期与煤吸附氧量和活化能的...工作面注氮时采空区氧含量分布图

标签:;  ;  ;  ;  ;  ;  ;  

自燃发火期论文_赵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