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转化炉集气管的封头保温堵头装置论文和设计-徐云倩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转化炉集气管的封头保温堵头装置,涉及高温管道封头堵头领域,包括隔热板和隔热毯,所述隔热板由耐火陶瓷纤维真空成型制成,所述隔热毯由陶瓷纤维毯制成,所述隔热毯与隔热板接触设置,所述隔热毯的直径大于所述隔热板的直径;所述隔热板由若干隔热块组成,所述若干隔热块依次接触设置。该装置使得转化炉集气管维护作业操作方便,隔热板可重复使用,大大降低维修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维修成本。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转化炉集气管的封头保温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板(1)和隔热毯(2),所述隔热板(1)由耐火陶瓷纤维真空成型板制成,所述隔热毯(2)由陶瓷纤维毯制成,所述隔热毯(2)与隔热板(1)接触设置,所述隔热毯(2)的直径大于所述隔热板(1)的直径;所述隔热板(1)由若干隔热块(11)组成,所述若干隔热块(11)依次接触设置。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转化炉集气管的封头保温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板(1)和隔热毯(2),所述隔热板(1)由耐火陶瓷纤维真空成型板制成,所述隔热毯(2)由陶瓷纤维毯制成,所述隔热毯(2)与隔热板(1)接触设置,所述隔热毯(2)的直径大于所述隔热板(1)的直径;

所述隔热板(1)由若干隔热块(11)组成,所述若干隔热块(11)依次接触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转化炉集气管的封头保温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1)为锥台结构,所述隔热毯(2)与所述隔热板(1)的大直径端接触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转化炉集气管的封头保温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气管(3),所述隔热板(1)的直径小于集气管(3)的内径,所述隔热毯(2)的直径大于所述集气管(3)的直径,所述隔热板(1)和隔热毯(2)嵌入设置于所述集气管(3)的一端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转化炉集气管的封头保温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块(11)靠近隔热毯(2)的一端加工有盲孔(12),所述盲孔(12)内设置有拉手(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转化炉集气管的封头保温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13)选用304不锈钢或316不锈钢制成。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温管道封头保温堵头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转化炉集气管的封头保温堵头装置。

背景技术

转化炉是制备合成气体的设备,包括天然气蒸汽转化炉、制氢转化炉、一氧化碳转化炉等多种类型。通常在转化炉的底部设置有集气管,转化炉内制备的合成气体通过若干支管汇入集气管后,通过该集气管进行输送。转化炉下集气管是转化炉的重要部件之一,也是保温难点之一。冷壁下集气管是汇集转化炉转化管的转化气并输送到下游工艺设备。由于转化气是高温、中压气体,因此冷壁下集气管已经不是一个管路,而是一个需要特殊考虑的重要高温中压卧式圆筒形承压设备。为实现单向输送,并便于检修及清扫集气管,该集气管的一端需要设置封头使其密封封闭,而封头内部需要设置保温堵头进行保温隔热。现有技术中,因转化炉制备的合成气体是高温气体,其温度通常不低于900℃,为达到隔热的目的,集气管内部和封闭端堵头均由耐火砖或耐火胶泥等隔热材料堆砌而成。当需要对集气管进行检查、清理或检修时,需要破坏原有耐火砖或耐火胶泥堵头才能将其取出;而当完成检查、清理或检修作业后,又需要重新堆砌堵头完成封闭。这造成维护人员在对集气管进行检查、清理、检修等作业时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作业效率低,维修成本高。因该堵头要求具备良好的隔热能力,使得堵头的堆砌工作技术要求较高,操作难度较大,这进一步导致集气管的维护极其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转化炉集气管的封头保温堵头装置,使得转化炉集气管维护作业操作方便,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改善检修劳动条件,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维修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转化炉集气管的封头保温堵头装置,包括隔热板和隔热毯,所述隔热板由耐火陶瓷纤维真空成型板制成,所述隔热毯由陶瓷纤维毯制成,所述隔热毯与隔热板接触设置,所述隔热毯的直径大于所述隔热板的直径;

所述隔热板由若干隔热块组成,所述若干隔热块依次接触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板为锥台结构,所述隔热毯与所述隔热板的大直径端接触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集气管,所述隔热板的直径小于集气管的内径,所述隔热毯的直径大于所述集气管的直径,所述隔热板和隔热毯嵌入设置于所述集气管一端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块靠近隔热毯的一端加工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拉手。

进一步的,所述拉手选用304不锈钢或316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用于转化炉集气管的封头保温堵头装置由耐火陶瓷纤维真空成型板制成的隔热板和陶瓷纤维毯裁剪制成的隔热毯组成,用于转化炉集气管封闭端的密闭隔热,取代了现有技术中堆砌耐火砖或耐火胶泥隔热的形式,使得堵头的拆装极为方便,在转化炉集气管的维护作业中,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为降低,作业效率明显提高。隔热板由若干隔热块组成,每个隔热块均设置有拉手,且隔热板整体设置为锥台形状,都使得隔热板在集气管内的拆装更为方便。设置隔热毯覆盖,有效封堵隔热板周边与集气管内壁的缝隙,以及各隔热块之间的缝隙,确保了该装置的隔热效果。并可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转化炉集气管的封头保温堵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保温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转化炉集气管的封头保温堵头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隔热板,2-隔热毯,11-隔热块,12-盲孔,13-拉手,3-集气管,4-法兰盘,5法兰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转化炉集气管的封头保温堵头装置,包括隔热板1和隔热毯2。

隔热毯2由陶瓷纤维毯制成,该陶瓷纤维毯属于现有材料,又称硅酸铝纤维毯,其内不含任何有机结合剂,可确保其在高温、低温工况下均具有良好的可造性和稳定性,并具有低导热率、低热容量、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优良的抗拉强度和优良的吸音性。同时,陶瓷纤维毯为软性材质,其形状上具有可塑性。隔热板1由耐火陶瓷纤维真空成型板制成,该耐火陶瓷纤维真空成型板亦为现有材料,是将配制好且分散均匀的料浆(包括陶瓷纤维、分散剂、有机和无机结合剂、添加剂)注入模具,采用湿法真空成型工艺加工而成,其具备低热容量、低热导率、耐压强度高、吸音降噪性能良好、尺寸精准、抗压强度好、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抗热震性等特点,同时,该材料韧性好,且平整度好、易切割安装、施工方便。具体实施时,隔热板1根据需要选用分类温度为 1260度或1400度的耐火陶瓷纤维真空成型板制成,其理论体积密度为300-400kg\/m 3<\/sup>,耐压强度(厚度方向压缩10%) ≥0.2 Mpa,含水率≤1%,AL 2<\/sub>O含量为50%-60%。

在给转化炉的集气管3安装该保温堵头装置时,先将隔热板1嵌入集气管3需封闭端的内部,再嵌入隔热毯2使其与隔热板1接触压紧。设置使隔热板1的直径略小于集气管3的内径,使得隔热板1能较为顺利的安装于集气管3内,但隔热板1与集气管3的内壁之间将存在一定的缝隙,造成隔热不完全。此时,设置隔热毯2的直径大于集气管3的直径,因隔热毯2为软性材质,故隔热毯2压入集气管3内后,其周边与集气管3的内壁接触,有效阻挡热量从集气管3的内壁与隔热板1之间的空隙逸出,达到良好的隔热效果。在集气管3的端部设置有法兰盘4,当该堵头装置安装完成后,将法兰盘4与法兰盲板5通过螺栓连接,通过法兰盲板5压紧隔热毯2,实现该堵头装置的密闭隔热功能。

进一步的,隔热板1为锥台结构,安装时其小直径端先进入集气管3内,其锥面在安装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使得安装更为简单和方便。

隔热板1由若干隔热块11组成,具体实施时,若干隔热块11为完全相同的扇形结构,保证其加工和制造方便。在拆装该堵头装置时,可分次拆装隔热块11,一方面避免隔热板1整体尺寸较大,造成重量较重,拆装不够方便,另一方面,当仅需对集气管3进行检查作业时,只需要取出一块隔热块11,不需要取出整个隔热板1,使对集气管3的检查更为简单。各隔热块11安装在集气管3内后,各隔热块11依次接触设置,其接触位置会出现缝隙,因隔热毯2与各隔热块11接触设置,这些缝隙被隔热毯2阻隔,避免了热量从缝隙处逸出,有效确保整个装置的隔热效果。

进一步的,隔热块11靠近隔热毯2的一端加工有盲孔12,所述盲孔12内设置有拉手13。拉手13的设置方便了操作人员抓取隔热块11,使隔热块11的拆装更为方便。拉手13设置在盲孔内,而非凸出设置于隔热块11的端面,可确保隔热毯2与隔热块11的端面接触,避免上述各隔热块11之间的缝隙,以及隔热板1和集气管3的内壁的间隙中逸出热量,确保了该装置的隔热效果。优选的,该拉手13选用304不锈钢或316不锈钢制成,选用该材质耐锈蚀能力较强且成本较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用于转化炉集气管的封头保温堵头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8347.5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0(成都)

授权编号:CN209370713U

授权时间:20190910

主分类号:F16L 59/02

专利分类号:F16L59/02

范畴分类:27G;35F;

申请人:成都柏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成都柏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五街200号6号楼5、6楼

发明人:徐云倩

第一发明人:徐云倩

当前权利人:成都柏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千

代理机构:51250

代理机构编号:成都蓉域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用于转化炉集气管的封头保温堵头装置论文和设计-徐云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