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歧义论文-杨秀岩

言语歧义论文-杨秀岩

导读:本文包含了言语歧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歧义,误解,模糊,笼统

言语歧义论文文献综述

杨秀岩[1](2018)在《汉语非歧义言语现象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歧义是言语表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误解、模糊、笼统、辞格运用等几种言语现象因为表义的多向性,容易与歧义混淆。本文在明确定义的基础上,从语义学、句法和语用学等方面对几种非歧义言语现象进行分析,以与歧义区别开来。(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8年29期)

宋立亚[2](2018)在《文化歧义容忍度在非言语交际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的语言根植于各自的文化背景,文化是语言的源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受文化的制约。在非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不仅进行信息的交换,又同时进行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由于各民族文化之间天然的差异性,因此文化歧义的容忍度在非语言交际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8年33期)

陈抒婷[3](2016)在《言语交际中的蓄意歧义现象及其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蓄意歧义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语料,它体现了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规则。通过分析言语交际过程中产生的蓄意歧义现象及其制造的不同效果,可以促进语言使用者更好地了解整个语言体系,以及包含语用学、词汇学、语音学和语法在内的语言体系分支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陈抒婷[4](2016)在《蓄意歧义的语用内涵及其对言语交际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蓄意歧义在言语交际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巧妙地对所传达的信息进行刻意曲解,以达到特定的交际意图。从顺应理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面子策略四个角度分析蓄意歧义的语用内涵,阐明了蓄意歧义是一种动机性很强的语言的处理运用,是有效的言语交际策略,它揭示了语言使用的动态过程,并在不同层面对语言作出选择,旨在引导语言使用者树立全面、辩证的语言观;通过有策略地运用蓄意歧义,提高言语交际能力。(本文来源于《怀化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王惠[5](2015)在《句法角色、语篇信息和言语工作记忆对歧义代词回指加工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结合行为数据结果,通过高-低二语阅读广度的汉-英二语者对歧义代词的判断,探讨了句法角色、语篇信息(相邻句子结构、主题信息)和工作记忆对二语代词回指歧义消解的影响。代词的回指在语篇局部连贯性中具有关键作用,所以随着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对语篇和句子理解的日益重视,回指及回指消解也成为该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代词回指是指代词从先前某个已表达的单位或意义中得出自身释义,代词回指消解指读者或听者确定代词所对应先行词的过程,具体地说,给代词指派先行词的过程。实验1考查了高-低工作记忆广度者对代词回指的判断,结果发现句法角色的平行性对回指加工的影响很大:主语代词倾向于指代主语,宾语代词倾向于指代宾语。相邻句子结构是否平行对代词加工速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对相邻句子结构平行的代词判断快于非平行句子结构。高广度比低广度被试更倾向于将代词指向主语,并且加工速度更快。ERP数据发现Nref效应和P200效应。Nref是代词歧义的标志性成分,当刺激出现300ms左右出现的持续性前部负波。其中,主语代词与相邻句子平行结构均诱发了更大的Nref效应,宾语代词诱发更大的P200效应。实验2在考查句子结构平行性和句法角色基础上增加了主题信息,发现句法角色的平行作用对代词的加工影响与实验1结果相似。同时当主题与主语一致时,代词更倾向于指代主语;当主题与宾语一致时,代词更倾向于指代宾语。在反应时上,对主语代词的反应快于宾语代词;较之相邻句子结构非平行性,对相邻句子结构平行的反应更快。实验2也发现了Nref和P200效应,但其潜伏期比实验1的长。实验2中发现相邻句子非平行结构诱发了更大的P200效应。通过实验1和实验2,我们发现句法角色的平行性对代词回指的影响更大,但是主语优先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主题出现后,我们发现它也影响代词的回指,但是作用没有句法角色平行性的作用大。而言语工作记忆只是在实验1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即高工作记忆广度组对代词指代的速度快于低广度组,但是在实验2中并没有发现这个结果。(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5-02-01)

刘家宗[6](2014)在《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的广告歧义与翻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歧义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频繁出现的歧义常用来实现某些特殊效果和语用目的,这在广告中尤为明显。作为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广告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告商在广告中使用歧义以期更加高效地吸引并说服消费者采取行动。因此,对广告中的歧义现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以言语行为理论为主要分析框架,探讨广告歧义及其翻译。本文尝试回答叁个问题:1)言语行为理论对于广告歧义的分析是否具有解释力?2)歧义是如何促成有效广告的?3)怎样将源语广告中的歧义在目的语广告中保留或再现?作者从书籍、文章以及电视节目中选取了一百多例英文商业广告,并将其中约六十例广告标题或口号用于研究分析。文章首先运用言语行为叁分说、言语行为的分类以及间接言语行为等言语行为理论的主要观点探讨了歧义在广告中的积极应用以及对于消费者和广告商而言歧义能实现的语用功能。其次,文章运用来源于言语行为理论的语用等效原则探讨如何在广告翻译中处理歧义现象。研究发现,言语行为理论对广告歧义的分析具有解释力。在此理论基础之上,读者能更好地理解歧义的特点和分类。歧义在广告中广泛运用的原因在于歧义能够带来言后效果和实现语用功能。对于消费者而言,歧义能够带来趣味性、艺术性和幽默感;对于广告商而言,歧义有助于节约成本、保护广告商以及帮助他们实现最终目标。对于在广告翻译中如何处理歧义的问题,作者认为基于语用等效翻译原则,歧义翻译需要实现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语言层面上,作者提出了直译、契合、补偿和拆译等翻译策略以实现语用语言等效。然而,源语广告的语用功能也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应考虑采用社交语用等效来解决文化共性和文化异性的问题。本文有助于人们了解歧义如何促成有效广告以及不同情境下的歧义翻译策略。言语行为理论是作为研究跨文化交际的一种相对较新的方法。本文同时也证实了言语行为理论的阐释力,以期对广告中的歧义研究,尤其对歧义在广告中的翻译研究提供新的启示。(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4-04-13)

张亚敏,高俊杰[7](2014)在《歧义容忍意识在言语交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歧义现象一直是语用学研究的重点,在言语交际和外语学习中,面对无法消除的有意歧义就需要学习者具有一定的歧义容忍意识。对歧义容忍意识在言语交际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有利于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言语交际能力,促进交际顺利进行。(本文来源于《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王夕艳[8](2014)在《英语言语幽默中的歧义现象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幽默是人类所独有的能力和交际形式。许多专家都从不同的方面对幽默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主要关注幽默语言中的歧义现象。幽默语言中的歧义现象是相当普遍的。作者将着重从语音、词汇和句法叁个层面上分析英语幽默中的歧义现象。以帮助英语学习者和读者更好地欣赏英语幽默语言。(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期刊2014年01期)

张印[9](2013)在《关联理论视角下言语幽默中歧义现象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歧义是指对于一种表达形式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歧义现象广泛存在于世界上的各个语言当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英语当然也不例外。一般来说,歧义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来探讨:一种是语言层面;另一种是语用层面。随着近年来对歧义现象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在关注语音、词汇、句子结构等语言层面上的静态研究的同时,也越来越多的结合语境、关注交际双方的交际意图,从语用学角度对歧义现象进行动态探讨。本文试从关联理论角度对歧义现象进行分析。作为西方语言学领域的一个新兴流派,关联理论一直以来都受到世界各地语言学家的青睐。关联理论以关联性及其两条原则--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为基础,结合了交际和认知,关联理论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将言语交际定义为,在动态语境下,按照一定的推理思维活动进行的认知活动。将语用学的重点转移到认知理论上来,关联理论给近年来的语用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热点。关联理论把言语交际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明示,就是说话人通过某种显映的方式进行编码,换言之,就是使用清晰无误的话语表达交际意图的过程。推理则是听话人结合自身的认知语境,在说话人给出显映的方式的基础上,对其话语进行解码,从而获取对说话人话语的正确解读。本文选取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具有代表性的歧义现象进行定性分析,试图从关联理论框架下解释言语幽默中歧义的生成机制。研究表明,歧义现象来源于关联理论框架下最佳关联和最大关联的反差。在明示-推理模式下,说话人给出具有最大关联的话语,听话人起初做出具有最大关联的假设,然后通过扩大认知语境,获得说话人真正交际意图,也是具有最佳关联的解读。这一过程中,在认知语境的参与下,最大关联的假设和最佳关联的有效解读使得歧义现象产生幽默效果。同时,本文旨在歧义的动态研究领域上有所探索,对歧义现象的详细研究将有助于幽默效果的理解以及会话的有效进行,从而完成成功的言语交际。(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陈秀敏[10](2012)在《《老友记》由歧义引起的言语幽默认知过程的关联理论阐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为框架,从认知的角度分析美国情景剧《老友记》里的幽默,以揭示言语幽默的认知过程并且检验关联理论对其的解释力。与以前的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没有广泛地涉及所有的引起幽默的策略,而是集中研究其中一种幽默策略—歧义,为的是能更深入集中地研究出歧义各个层面引起的幽默,由此更进一步检验关联理论的诠释力。关联理论认为,寻求关联支配着言语幽默整个理解过程以及幽默效果的获得。从寻求最大关联到最佳关联的过程中,幽默理解者获得的额外效果也就是幽默效果弥补了其额外付出的努力。正如论文里要表明的那样,通过分析《老友记》里由歧义各个层面引起的幽默话语的认知过程,关联理论对言语幽默的诠释力也得到进一步的证实。并且,该研究能帮助我们理解幽默并有助于人类交流,除此之外,其对英语教学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期刊2012-05-01)

言语歧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不同的语言根植于各自的文化背景,文化是语言的源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受文化的制约。在非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不仅进行信息的交换,又同时进行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由于各民族文化之间天然的差异性,因此文化歧义的容忍度在非语言交际中显得尤为重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言语歧义论文参考文献

[1].杨秀岩.汉语非歧义言语现象探析[J].科技风.2018

[2].宋立亚.文化歧义容忍度在非言语交际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8

[3].陈抒婷.言语交际中的蓄意歧义现象及其解读[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

[4].陈抒婷.蓄意歧义的语用内涵及其对言语交际的启示[J].怀化学院学报.2016

[5].王惠.句法角色、语篇信息和言语工作记忆对歧义代词回指加工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5

[6].刘家宗.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的广告歧义与翻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7].张亚敏,高俊杰.歧义容忍意识在言语交际中的应用[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8].王夕艳.英语言语幽默中的歧义现象解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

[9].张印.关联理论视角下言语幽默中歧义现象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10].陈秀敏.《老友记》由歧义引起的言语幽默认知过程的关联理论阐述[D].海南大学.2012

标签:;  ;  ;  ;  

言语歧义论文-杨秀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