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转移论文_马越,杜菲菲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小转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淋巴结,微小,甲状腺,乳头状,颈部,肿瘤,切除术。

微小转移论文文献综述

马越,杜菲菲[1](2019)在《p53和CD56在甲状腺微小癌合并转移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p53和CD56在甲状腺微小癌(TMC)合并转移患者体内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TMC患者154例设为观察组,按淋巴结是否转移细分为合并转移和非转移,另选取同时间段同年龄段非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之间p53和CD56表达差异,分析上述两个指标与TMC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两组p53、CD56和CK19指标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CD56表达仅与淋巴结转移呈明显相关性(P<0.05);p53+CD56的诊断TMC发生具较高准确率(96.57%),p53、CD56单独应用时准确率明显低于联合检测(P<0.05),上述3种方法检测TMC转移准确率均不超过70%。结论在TMC合并转移病例中p53多阳性表达,CD56阴性表达;在非转移TMC中p53更趋于阴性表达,CD56阴性表达比例更低,两者均与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可辅助诊断TMC的发生和转移。(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郭媛洁,徐秀梅,翟虹[2](2019)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及超声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患者临床及超声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74例患者195个PTMC结节,按病理结果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应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临床及超声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1)转移组中男性、年龄<45岁、癌结节多发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于非转移组(P<0.05)。(2)转移组中癌结节直径>7 mm、突破甲状腺被膜、癌结节位于上下极或峡部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于非转移组(P<0.05)。(3)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单/多发及突破被膜是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及超声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相关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许丹,杨幼林[3](2019)在《血清微小RNA34a联合癌胚抗原、糖链抗原72-4预测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34a(miR-34a)联合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72-4(CA72-4)检测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26例,根据胃癌根治术后随访结局分为复发转移组58例,未复发转移组68例。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miR-34a表达水平,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CEA、CA72-4水平。单因素分析miR-34a、CEA、CA72-4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Cox多因素分析影响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未复发转移组相比,复发转移组患者血清miR-34a表达水平更低(t=6.142,P<0.001),血清CEA和CA72-4水平更高(t=17.985、21.415,均P<0.001)。血清miR-34a(P=0.013)、CEA(P=0.013)、CA72-4(P=0.011)、淋巴结转移(P=0.048)是影响胃癌患者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叁种指标单独检测比较,CA72-4敏感度最高(94.8%),miR-34a最低(70.7%);miR-34a的特异度最高(94.1%),CA72-4最低(73.5%)。血清miR-34a、CEA、CA72-4联合预测胃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为0.954(95%CI:0.923~0.985),敏感度为87.9%,特异度为89.7%。结论血清miR-34a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患者中表达下调,而血清CEA、CA72-4水平升高,叁者联合检测可为预测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提供重要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期刊2019年06期)

张建林,吴韦,林见敏[4](2019)在《Ⅱ、Ⅲ期结直肠癌组织中微小RNA-192表达及其与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微小RNA-192在Ⅱ、Ⅲ期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与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30例进行结直肠癌根除术的Ⅱ、Ⅲ期患者的新鲜标本,3年内没有发生复发转移的81例,作为未转移复发组,3年内发生复发转移的有49例,作为转移复发组。选取无癌细胞的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组,共50例患者。采用反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癌旁组织、肿瘤中的微小RNA-192进行检测,对微小RNA-192在Ⅱ、Ⅲ期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微小RNA-192与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微小RNA-192在Ⅱ、Ⅲ期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明显更低(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转移复发组患者中,肿瘤组织的微小RNA-192表达,明显比未转移复发组中的表达更低(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小RNA-192高表达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明显比低表达组患者更低(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转移复发组的患者,微小RNA-192高表达的,术后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明显比低表达的患者长(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单因素生存分析,微小RNA-192表达的下降,与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时间减少有关,尤其是对于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时间的独立风险因素,是微小RNA-192低表达。结论微小RNA-192在Ⅱ、Ⅲ期结直肠癌组织中呈现低表达的特点,微小RNA-192低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与微小RNA-19有密切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实用癌症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武元元,范向达,王军,张建伟,罗雁[5](2019)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大容量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c N0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尤其是大容量淋巴结转移(LV-LNM,转移数目>5枚)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12例行甲状腺全切或腺叶及峡部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c N0期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CLNM转移情况将患者分为LV-LNM组和非LV-LNM组,分析c N0期PTMC患者CLNM及LV-LNM的危险因素。结果:512例患者中女415例(81.1%),男97例(18.9%),CLNM阳性者178例(34.8%),LV-LNM者21例(4.1%)。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癌灶直径、多灶性肿瘤、腺外侵犯及BRAF~(V600E)基因突变与CLNM有关(均P<0.05);性别、年龄、多灶性肿瘤及腺外侵犯与LV-LNM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OR=1.451,95%CI=1.030~2.044,P=0.033)、年龄<40岁(OR=1.720,95%CI=1.289~2.295,P=0.000)、癌灶直径>0.5 cm(OR=1.677,95%CI=1.218~2.309,P=0.002)和多灶性肿瘤(OR=1.872,95%CI=1.384~2.532,P=0.000)是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OR=2.852,95%CI=1.773~4.588,P=0.000)、年龄<40岁(OR=1.913,95%CI=1.434~2.552,P=0.000)及多灶性肿瘤(OR=1.579,95%CI=1.161~2.148,P=0.004)是LV-LN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性别、年龄、癌灶直径和多灶性肿瘤是PTMC患者发生CLNM的高危因素,而男性、年龄<40岁的多灶性c N0期PTMC患者更容易发生LV-LNM,应积极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本文来源于《中国普通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张晓东,杨光,Yang,G[6](2019)在《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1信号通路促进HBV cccDNA微小染色体组装和表观遗传修饰》一文中研究指出【据《Theranostics》2019年9月报道】题: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1信号通路促进HBV cccD NA微小染色体组装和表观遗传修饰(作者Yang G等)长期从事乙型肝炎、肝癌研究的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晓东教授团队在HBV转录、复制调控机制研究方面有了新突破。日前,他们在生物医学领域学术期刊《Theranostics》上发文,首次报道了"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1信号通(本文来源于《临床肝胆病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陈一帆[7](2019)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讨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5月—2019年1月在该院普外科住院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共180例,讨论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灶情况等因素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结果共180例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30.6%(55例),男性、年龄低于55岁、肿瘤横径>5 mm、被膜外侵犯、多中心性癌、双侧腺叶癌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癌患者淋巴结,尤其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与性别、年龄无关,仅与肿瘤大小、被膜外侵犯、多中心性癌、双侧腺叶癌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若患者男性、年龄<55岁、肿瘤横径>5 mm、被膜外侵犯、双侧腺叶癌,中央区清扫是必须的治疗手段。若患者肿瘤横径>5mm、被膜外侵犯、多中心性癌,除了双侧腺叶切除及中央区清扫,术后仍需要I131等进一步治疗,术后随访中对应该重点关注侧颈部淋巴结的情况。(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9年30期)

陈亮,彭泉,于华杰,郑玉,陈旭[8](2019)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56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57.1%(32/56),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多灶性、包膜侵犯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肿瘤位置、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果表明,对于有高危因素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应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期刊2019年10期)

袁成良,邹宁,刘朝红,邹颜矫[9](2019)在《微小RNA-340对肝细胞癌细胞转移和侵袭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表达微小RNA-340(miR-340)对肝细胞癌(HCC)细胞转移和侵袭力的影响。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TM2000试剂盒进行miR-340转染,Transwell侵袭实验评价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测定HCC细胞株miR-340、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mRN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MMP-2和MMP-9蛋白水平,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核转录因子κB1(NF-κB1)蛋白水平。结果与HepG2相比miR-340在HCC细胞系中表达水平降低,高表达miR-340的HepG2细胞、MHCC-97L细胞侵袭能力下降。高表达miR-340的HepG2细胞和MHCC-97L细胞E-钙黏蛋白mRNA表达上调,N-钙黏蛋白mRNA水平下调,波形蛋白mRNA水平下调。miR-340使HepG2细胞和MHCC-97L细胞中MMP-2和MMP-9的表达下降;与HCC细胞系比较,高表达miR-340的HepG2细胞NF-κB1表达量下降40%、MHCC-97L细胞下降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预示NF-κB1是miR-340的潜在靶基因且萤光素酶报告分析又进一步证实了miR-340可以直接作用于NF-κB1的3′端非编码区。结论 miR-340在抑制细胞迁移、侵袭和上皮细胞间质转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提示miR-340表达水平降低是HCC发生的重要环节,基于miR-340的治疗方法可用于HCC诊治。(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庞晓博[10](2019)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超声特征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小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分析,以期为临床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患者178名,其中有74名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104名未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对这两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分析颈部淋巴结转移与超声图像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在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部位内部钙化类型、病灶的直径以及部位、是否规则、包膜与病变部位的接触面积的对比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多因素分析得到病变部位规则与否、包膜与病变部位的接触面积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单独影响的因素,超声检查都能体现。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检查提示病变部位不规则、包膜与病变部位的接触面积大是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依据,超声特征能辅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19期)

微小转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患者临床及超声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74例患者195个PTMC结节,按病理结果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应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临床及超声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1)转移组中男性、年龄<45岁、癌结节多发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于非转移组(P<0.05)。(2)转移组中癌结节直径>7 mm、突破甲状腺被膜、癌结节位于上下极或峡部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于非转移组(P<0.05)。(3)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单/多发及突破被膜是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及超声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相关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小转移论文参考文献

[1].马越,杜菲菲.p53和CD56在甲状腺微小癌合并转移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

[2].郭媛洁,徐秀梅,翟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及超声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9

[3].许丹,杨幼林.血清微小RNA34a联合癌胚抗原、糖链抗原72-4预测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9

[4].张建林,吴韦,林见敏.Ⅱ、Ⅲ期结直肠癌组织中微小RNA-192表达及其与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J].实用癌症杂志.2019

[5].武元元,范向达,王军,张建伟,罗雁.cN0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大容量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9

[6].张晓东,杨光,Yang,G.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1信号通路促进HBVcccDNA微小染色体组装和表观遗传修饰[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

[7].陈一帆.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外医疗.2019

[8].陈亮,彭泉,于华杰,郑玉,陈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9

[9].袁成良,邹宁,刘朝红,邹颜矫.微小RNA-340对肝细胞癌细胞转移和侵袭力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

[10].庞晓博.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超声特征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论文知识图

大肠淋巴结转移性腺癌(微小转移)...卵巢微小转移癌免疫组织化学检...在淋巴结中形成的微小转移灶...肿瘤周边迁移:A-B.倒置荧光显微镜及普...26例乳腺癌患者骨髓微小转移及...淋巴结肿瘤微小转移(LNM)阳性ABC...

标签:;  ;  ;  ;  ;  ;  ;  

微小转移论文_马越,杜菲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