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语言感知能力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语言感知能力

肖爱让河南省汝阳县实验小学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新课标十分强调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正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

笔者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近年来新课标全面实施,在使用语文版课标《语文》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听别人说话(包括课堂老师提问),往往抓不住要领,更不容易听出别人话里的弦外之音;让他们自己说话或进行口语交际却很难用恰当的词语表明自己的意思;读课文或其他读物,他们不能对读物的内容要点加以概括,缺乏对文章的整体认知和理解;而在书面表达方面,则不能运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明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以上情况概括起来就是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差,这也暴露出我们在实施新课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偏差和误区。

一课堂教学中强化诵读训练,直接感受语言

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几方面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感知语言,而读正是学习感知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学中必须重视诵读,加强对学生诵读的指导与训练。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语文教学的内容增加了,课时减少了,但要求却提高了。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读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安排教学时要淡化内容分析,加强朗读和背诵的训练。强化诵读是可行的和有效的,这已为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所证明。古人教学,一开始只是让学生读、背,头脑里装满了语言材料。书读得多了,背得熟了,学生对书中的内容与道理似懂非懂,就渴望急于知道,这时教师才开始讲解。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就会逐步通晓文理,这时,头脑中占有的语言材料就变“活”了。这种读书方法看起来似乎有些笨拙,其实,这正是符合汉语特点的教学方法,对于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朗读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朗读的作用在于:它是用形象化的口语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艺术手段;它是培养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记忆、背诵是向大脑输入信息,储存知识财富,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其余的语文活动,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作为范本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他们进入语言的王国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

鉴于此,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便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去认知词语,体味文章用语之巧妙,在此基础上理解文意,便加深了学生对文章优美词句的记忆和理解,有效地积累了语言,提高了他们感知语言的能力。对一些诗文佳作则要求学生必须记住。教学时我着重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工夫。教完一课后,通过检查学生是否读熟、是否能把该背诵的语段背诵下来,作为评价自己教学成败的首要标准。另外,在课堂训练环节,我常设计一些替换词语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区分比较,深入体会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新教材取材广泛,思想性和文学性兼美,不论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含蓄隽永的诗歌,都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优秀范文。教材中也有不少要求背诵的课文或段落。这些我们要很好地落实,要求学生背诵下来。

二向课外延伸,在广泛阅读中积累语言

学生语言感知能力最直接地表现在交往过程中的听说读写上面,这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完全统一的。无论是口头说,还是笔头写,都是调动大脑中储存的语言信息,按一定的规律组合而成的。能否听懂别人说的话,能否在朗读的过程中迅速抓住文章的要点,都是以自身语言储存作为基础的。语文教学理应将语言积累和感知作为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环节。教师要解放思想,解除顾虑,在改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促使他们由课堂相互合作交流,向与家人及其他人的接触和语言交流延伸。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比赛,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扩大语言积累,还注重通过让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有益活动增加交流,丰富语言,增强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运用能力。

三为学生搭建口语交际和展示才能的平台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掌握了大量的精美词句,他们都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的成果并得到别人的肯定。为满足学生这方面的要求,我注重搭建平台,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让他们进行展示。平时我采用以下做法:一是在黑板报上设置“比一比”“背一背”“看谁的句子最棒”及“知识角”等小栏目,发动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优美词句、百科知识等摘抄上去,互相交流学习。二是在教室的学习园地内,专门开辟“我要写”和“我会写”两个专栏。这样一来,学生阅读的收获得到了肯定的展示,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这就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三是利用口语课、班会及课外活动时间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说一说”“辩一辩”“争一争”的系列口头语言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经常创设情景,引出话题,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流,看谁说得清、讲得明、辩得真。这种做法也促使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表达,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语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注重朗读背诵,引导学生重视对词语的感悟和理解,并采取措施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对落实新课改理念,推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陈晨〕

标签:;  ;  ;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语言感知能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