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聚羟基丁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丁酸,羟基,戊酸,碳源,乳酸,杆菌,己酸。
聚羟基丁酸论文文献综述
徐广永,董满园,马建锋,张利民[1](2019)在《固体核磁共振研究半晶聚-3-羟基丁酸酯和聚羟基丁酸戊酸酯的分子动力学(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150~370 K温度范围内,采用固体核磁共振(NMR)测定了半晶聚-3-羟基丁酸酯(PHB),以及3-羟基戊酸酯单体质量分数分别为5%(PHBV5)和12%(PHBV12)的聚羟基丁酸戊酸酯共聚物在实验室坐标系和旋转坐标系条件下质子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_1和T_(1ρ).通过弛豫时间随温度变化的理论拟合,分别获得上述半晶聚合物晶区和结晶区的分子动力学参数(包括E_a和t_0).这些结果从分子水平上阐述了PHB结构修饰和增强的原因.(本文来源于《波谱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邱玉娟,马晓军,王丹丹[2](2019)在《干燥温度对生物塑料聚羟基丁酸-羟基己酸酯薄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聚羟基丁酸-羟基己酸酯(PHBH)生物降解薄膜,并利用相应的测试方法,探究了不同干燥温度对PHBH薄膜的形貌结构、结晶、热稳定性、透明度、力学和阻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PHBH薄膜的断面致密性、结晶度、热稳定性、断裂伸长率及阻隔性能先增大后减小,晶粒尺寸逐渐减小,而透明度及拉伸强度逐渐增加;当干燥温度为55℃时,PHBH薄膜断面光滑、结晶度大,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力学强度及阻隔性,其拉伸强度为20.26 MPa,断裂伸长率为25%,氧气及水蒸气透过率分别为5.7×10~(-15) cm~3·cm/(cm~2·s·Pa)、2.21×10~(-14) g·cm/(cm~2·s·Pa)。(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易成豪,秦伟,陈湛,文湘华[3](2019)在《聚己内酯与聚羟基丁酸戊酸酯的脱氮性能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聚己内酯(PCL)和聚羟基丁酸戊酸酯(PHBV)作为反硝化缓释碳源和微生物载体,利用清水释碳和批式反硝化试验选出适用于再生水反硝化深度脱氮生物滤池的可生物降解碳源滤料,通过比较与分析碳源滤料的表面形态及物质特性和附着微生物的群落特征揭示其性能优越的原因.结果表明,PHBV反硝化启动时间短,反硝化速率高,剩余有机物浓度低,相比PCL具有更稳定持续的反硝化效果.原因是其表面粗糙,且含有大量C—O和CO等亲水性基团,易于微生物附着和降解利用;其表面附着的微生物种类多样,其中发硫菌属(Thiothrix)、假单胞属(Pseudomonas)、菌胶团属(Zoogloea)、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脱氯菌属(Dechloromonas)等优势菌属均具有异养反硝化功能.因此,PHBV更适合作为再生水反硝化深度脱氮生物滤池的碳源滤料.(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毛伟,李凌凌,李茜,贺志成,冯颀[4](2019)在《以甘油为碳源合成聚羟基丁酸细菌的筛选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降低聚羟基丁酸的生物合成成本,从武汉科技大学沁湖边采集的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以甘油为碳源生长的菌株PHB-XYH,根据苏丹黑染色结果,可以初步推断该菌可以在胞内积累聚羟基丁酸。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显示菌株PHB-XYH归属于蕈状芽胞杆菌。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检测结果显示以甘油为碳源培养的细菌胞内提取的白色薄膜物质中含有聚羟基丁酸。而且以甘油为碳源合成的聚羟基丁酸的质量可达0. 45 g/L,含量33. 21%,提取率达到44. 42%。(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9年01期)
肖爱菊,于斌,孙辉,朱斐超,王明君[5](2018)在《聚乳酸/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酯)共混物的水降解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酯)(PHBV)的加入对聚乳酸(PLA)降解性能的影响,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PLA/PHBV共混物,对其在不同pH值的PBS缓冲液中降解前后的质量损失率、吸水率、形貌、结晶和热性能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LA/PHBV共混物的质量损失率和吸水率在碱性缓冲液中增加最快,酸性溶液中次之,中性溶液中最慢;PHBV的加入在碱性缓冲液中促进PLA的降解,在酸性和中性缓冲液中则起阻碍作用;随降解时间的延长,光滑表面变为凹凸不平并出现许多孔洞,共混物的结晶度先提高后降低,其晶型结构未发生改变;降解使共混物的熔融峰向低温偏移。(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8年08期)
陆静娴,李志敏,叶勤,吴辉[6](2019)在《弱化呼吸链水平对代谢工程大肠杆菌聚羟基丁酸乳酸酯合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聚3-羟基丁酸乳酸酯[Poly(3-hydroxybutyrate-co-lactate), P(3HB-co-LA)],属于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s,PHA)家族的一员,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的天然高分子生物材料。文中通过在大肠杆菌中引入来源于富养罗尔斯通氏菌Ralstonia eutropha的β-酮硫解酶、乙酰乙酰Co A还原酶、来源于丙酸梭菌Clostridium propionicum的丙酰Co A转移酶突变体以及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strain 2P24来源的PHA合成酶突变体等异源酶,成功实现了一步法利用葡萄糖合成P(3HB-co-LA),其中乳酸组分的摩尔百分比达到1.6%,聚合物含量为83.9wt%。在此基础上,通过敲除辅酶Q8合成所需的黄素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ubi X)来弱化呼吸链水平,从而增强乳酸积累,并进一步缺失乳酸脱氢酶基因(dld)以减少乳酸在发酵后期转化成丙酮酸,最终将P(3HB-co-LA)中乳酸组分的摩尔百分比提高至14.1%,而聚合物含量为81.7wt%。上述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弱化呼吸链水平策略可有效提高聚合物中乳酸组分的摩尔百分比,从而提供了一种改变生物合成聚合物中单体组分含量的新思路。(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杜庆华,杨建,明亮,顾群[7](2018)在《淬火致内应力对聚羟基丁酸戊酸酯薄膜结晶行为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聚羟基丁酸戊酸酯(PHBV)薄膜进行低温淬火使薄膜形成不均匀内应力场,研究淬火致内应力对薄膜结晶行为的影响。用偏光显微镜对淬火样品结晶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PHBV在90℃等温结晶形成环带球晶,但经低温淬火后再在90℃等温结晶却能形成取向结晶结构:当淬火温度(Tq)为-196℃时,形成横晶;当Tq为-80℃时,形成2种不同成核密度结晶结构;而Tq高于-20℃,只形成球晶。对横晶结构进行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都显示片晶垂直于薄膜表面生长,表明结晶时分子链与薄膜平行,也进一步说明内应力是形成横晶结构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邓志伟,王莹莹,张永杰,王松廷,杨生玉[8](2018)在《pH控制策略及pH反馈流加培养法提高罗氏产碱杆菌的聚羟基丁酸产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控制不同的p H以及利用p H反馈来控制培养基的流加方式等方法提高罗氏产碱杆菌的生物量及聚羟基丁酸(PHB)的产量。根据罗氏产碱杆菌在分批培养及不同流加培养基的实验中,确定了p H反馈流加培养基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在发酵过程中补加400 g/L的葡萄糖和100 g/L的酵母浸粉,并且将该过程的p H控制在6.7~6.9。在此条件下罗氏产碱杆菌的干重达到22.52 g/L,PHB浓度可到13.61 g/L。罗氏产碱杆菌的生物量及PHB浓度分别提高了12.44%和5.07%,结果表明采用p H反馈控制培养基的流加方式可以提高PHB的产量。(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8年02期)
张建强,宋庆庆,杨建,蒋志强,明亮[9](2017)在《相转化法制备聚羟基丁酸戊酸酯多孔膜》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二甲基乙酰胺(DMAc)作为溶剂,采用相转化法制备聚羟基丁酸戊酸酯(PHBV)平板多孔膜,通过对非溶剂、铸膜液浓度、凝固温度、凝固浴组成的调节,调控成膜过程中的相分离行为,制备出结构可控的PHBV多孔膜。研究表明,45℃时PHBV/DMAc/H_2O体系分相比PHBV/DMAc/乙醇体系更快。当凝固浴为纯水时,非溶剂和溶剂交换速率快,发生瞬时分相,而PHBV固化速率较低,多孔膜形貌呈指状孔、海绵孔并存。随着凝固浴中溶剂DMAc的加入,非溶剂和溶剂的交换速率变缓,从而发生延时分相,多孔膜呈均匀的海绵状结构。(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7年12期)
王玲,周娇,马晓军[10](2017)在《壳聚糖/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生物降解复合膜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冰乙酸为溶剂,将壳聚糖(CS)与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酯(PHBV)采用共混流延法制备成CS/PHBV生物降解复合膜。采用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不同质量比CS/PHBV复合膜的力学性能、透氧性能、热稳定性以及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壳聚糖含量的增加,复合膜断面密实,蜂窝状结构消失,复合膜中羟基和酯基增多;当mCS∶mPHBV为3∶1时,CS/PHBV生物降解复合膜的拉伸强度与弹性模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57和26.84 MPa;当mCS∶mPHBV为4∶1时,复合膜的透氧系数最小,为27.7×10-15cm~3·cm/(cm~2·s·Pa);同时,壳聚糖的加入,提高了CS/PHBV复合膜的生物降解性。(本文来源于《生物质化学工程》期刊2017年06期)
聚羟基丁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聚羟基丁酸-羟基己酸酯(PHBH)生物降解薄膜,并利用相应的测试方法,探究了不同干燥温度对PHBH薄膜的形貌结构、结晶、热稳定性、透明度、力学和阻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PHBH薄膜的断面致密性、结晶度、热稳定性、断裂伸长率及阻隔性能先增大后减小,晶粒尺寸逐渐减小,而透明度及拉伸强度逐渐增加;当干燥温度为55℃时,PHBH薄膜断面光滑、结晶度大,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力学强度及阻隔性,其拉伸强度为20.26 MPa,断裂伸长率为25%,氧气及水蒸气透过率分别为5.7×10~(-15) cm~3·cm/(cm~2·s·Pa)、2.21×10~(-14) g·cm/(cm~2·s·Pa)。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羟基丁酸论文参考文献
[1].徐广永,董满园,马建锋,张利民.固体核磁共振研究半晶聚-3-羟基丁酸酯和聚羟基丁酸戊酸酯的分子动力学(英文)[J].波谱学杂志.2019
[2].邱玉娟,马晓军,王丹丹.干燥温度对生物塑料聚羟基丁酸-羟基己酸酯薄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9
[3].易成豪,秦伟,陈湛,文湘华.聚己内酯与聚羟基丁酸戊酸酯的脱氮性能对比[J].环境科学.2019
[4].毛伟,李凌凌,李茜,贺志成,冯颀.以甘油为碳源合成聚羟基丁酸细菌的筛选与鉴定[J].广州化工.2019
[5].肖爱菊,于斌,孙辉,朱斐超,王明君.聚乳酸/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酯)共混物的水降解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8
[6].陆静娴,李志敏,叶勤,吴辉.弱化呼吸链水平对代谢工程大肠杆菌聚羟基丁酸乳酸酯合成的影响[J].生物工程学报.2019
[7].杜庆华,杨建,明亮,顾群.淬火致内应力对聚羟基丁酸戊酸酯薄膜结晶行为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8
[8].邓志伟,王莹莹,张永杰,王松廷,杨生玉.pH控制策略及pH反馈流加培养法提高罗氏产碱杆菌的聚羟基丁酸产量[J].食品工业科技.2018
[9].张建强,宋庆庆,杨建,蒋志强,明亮.相转化法制备聚羟基丁酸戊酸酯多孔膜[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7
[10].王玲,周娇,马晓军.壳聚糖/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生物降解复合膜的制备[J].生物质化学工程.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