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储蓄投资转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效率,机制,资本,乘数,财政金融,民营,台湾。
储蓄投资转化论文文献综述
季晓莉[1](2019)在《储蓄高效转化为投资为何越来越难》一文中研究指出身处2019年年初,很多人感受到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上升,金融政策面临新的挑战——高杠杆率挤压了宏观经济政策的空间,处置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措施又直接导致社会融资规模收缩,央行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努力稳定货币政策环境,宏观融资环境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导报》期刊2019-01-29)
张贵平[2](2017)在《台湾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储蓄投资转化的概念及其运行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储蓄转化率、储蓄投资转化渠道及投资效率叁个方面分析了台湾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总体情况。研究发现:台湾保持了30多年的高储蓄转化率近十年来下降明显;以银行和保险机构为主的间接金融迅速下降,以证券市场为主的直接金融发展迅猛;台湾的投资以市场为主体,投资效率较高;台湾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总体情况不乐观,主要原因是岛内投资率持续下降,要改善这种情况,台湾应加强两岸投资关系正常化且应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本文来源于《台湾农业探索》期刊2017年05期)
张娟[3](2017)在《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影响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00年我国开始步入老龄化阶段以来,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但少儿人口却经历了断崖式减少,人口增长率不断走低,社会抚养人口比重大大增加,人口红利持续缩减。同时,经济开始转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率跌破8%,资本报酬递减现象开始发生,长期依赖高储蓄、高投资等要素投入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不再具有可持续性,未来要着重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改善发展质量。本文在宏观经济低迷,资本增长率放缓,人口老龄化加剧,少儿抚养比不断降低的背景下,探究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影响及其传导作用机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人口红利理论、生命周期理论、世代交迭模型、索洛增长模型等相关理论为基础,综述前人关于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储蓄及储蓄-投资转化等问题的研究成果,据此来探究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储蓄-投资转化效率问题。文中分析了当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储蓄投资转化的现状与问题,对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传导路径和作用机制进行详细阐述。接着,选取1991-2015年我国人口结构与储蓄-投资转化的相关数据,构造面板数据模型,从定量角度对这一影响机制的资本形成阶段、资本配置使用阶段分别进行验证:首先对变量作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然后通过F检验与Hausman检验确定模型类型为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接着分别对全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变量数据作GLS估计,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说明地区间的差异性。由此得出本文结论。本文结论如下:老年人口的增加会拉低储蓄-投资转化各阶段的效率;少儿抚养人口的减少对当前情况下储蓄投资转化两个阶段的负向影响均不显着;东、中、西部地区由于不同的人口年龄结构、不同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不同的金融观念等原因,在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中,表现出较大差异性;人均产出、第二产业对产出贡献率、政府支出占比等叁项对储蓄投资转化各阶段的影响不同,各地区更是表现出显着的差异性。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贯彻落实“全面二孩”政策,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梯度式延迟退休,充分挖掘“第二次人口红利”;提高财政保障力度,深化医疗教育养老改革;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拓宽转化渠道;促进劳动力适度流动,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因地制宜,优化各地区储蓄投资转化的环境建设。文章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进一步思考和展望。(本文来源于《新疆财经大学》期刊2017-05-13)
薛方园[4](2017)在《山西省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山西省“一煤独大”的局面难以改变,“资源依赖型”的经济使得山西省的经济发展道路越来越窄,经济结构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各种安全事故频发等各种问题逐渐暴漏,经济发展严重下滑,2015年,山西省的国内生产总值位列全国倒数第八,但是山西省的储蓄余额以及储蓄率却比较高,截至2015年底,山西省的储蓄余额已经达到了5631.79亿元人民币,人均储蓄为4178.64元,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的储蓄率平均每年为46%,并且储蓄余额以年均15%的速度在不断增长,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为山西省资本形成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与储蓄相比,投资额和投资率却相对较低,本文用社会融资规模指标衡量山西省的投资及投资率概况,该指标数据表明,截至2015年年底,山西省的社会融资规模为3048亿元,投资率仅为23.88%,近年来,煤炭经济逐渐衰落,加上山西省处于内陆省份,投资项目较沿海地区要少得多,又由于居民的消费水平较低,收入差距大等间接原因,使得山西省储蓄和投资之间的差额变大,转化效率低。2010年,山西省“综改试验区”的设立,为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因此,山西省要发挥好示范作用,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借助“综改区”的政治条件,加快产业转型的步伐,培育新的投资热点的形成,为其他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发展经验。本文以此为背景,首先对储蓄和投资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包括储蓄和投资的概念、转化机制以及不同经济学派的理论观点。其次,研究储蓄-投资的时间序列数据,并通过计算储蓄率、储蓄增长率、投资率等指标对山西省储蓄和投资的概况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储蓄缺口和储蓄投资转化率,通过这两个指标对储蓄-投资的转化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二者转化率较低的结论。再次,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对储蓄-投资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同时,通过此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山西省投资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山西省储蓄和投资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46。第二,短期的误差修正模型对二者的长期均衡关系有所修正,并且短期内,储蓄每增加一个单位,投资增加0.003843个单位,储蓄和投资互为对方的格兰杰原因,这个结论为提高储蓄-投资转化率提供了实证基础,也是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第叁,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叁个度量指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叁个指标分别为人均GDP、人均消费、人均资本,储蓄和叁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61、0.8547、0.7725,说明投资的增加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因而,要促进储蓄向投资的高效率转化,完善二者的转化机制。本文的创新点就在于研究范围的特殊性,本文研究储蓄-投资的区域转化问题,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而现有的文献主要是以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储蓄投资状况为研究背景,研究结论不能笼统地应用到某个省份的实际操作中。文章的不足之处就是由于数据资料的有限性,有些数据指标使用其他的指标替代,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通过本文的研究,主要解决一下几个问题:第一:研究山西省储蓄-投资转化的效率。第二:探索阻碍山西省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原因。第叁,为提高储蓄-投资转化效率提出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山西财经大学》期刊2017-02-24)
柳立[5](2016)在《提振民间投资需要促进储蓄有效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以来,民间投资作为中国经济中最活跃的一支力量,却持续低迷,提振民间投资成为目前的热点问题。今天,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业务研究室负责人、高级经济师赵玉睿做客《理论周刊》,就民间投资的相关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记者:您如何看待目前民间投资的状况?(本文来源于《金融时报》期刊2016-10-24)
薛方园,赵亚楠[6](2016)在《我国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障碍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多角度分析我国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障碍,指出要解决储蓄存款向投资转化效率低下的问题,完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要提高居民的金融知识;要加强国有银行的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积极完善资本市场。(本文来源于《企业导报》期刊2016年18期)
吴建军,周音[7](2016)在《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对货币化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强制结售汇制度下,国内储蓄投资转化水平低下导致的净出口累积,不但提高了货币存量M2,也会由于国内储蓄的外流,相对降低国内资本存量。一旦融资模式既定,货币存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取决于国内资本存量的规模及产出效率。因此,货币化水平是储蓄投资转化水平及资本产出效率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意味着,储蓄投资转化从量与质两个层面影响货币化水平,货币化水平不断攀升是实体经济结构失衡与效率低下的双重体现。(本文来源于《学术论坛》期刊2016年06期)
刘宏海[8](2016)在《从储蓄-投资转化的视角看中国经济》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主要国家施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投放高额货币以刺激经济,但并没有看到接踵而来的全球性通货膨胀,反而是全球性通货紧缩。表明资金并没有通过预期的投资渠道和方式进入实体经济。另一方面是储蓄的增加,随着瑞典、瑞士和日本的负利率政策,居民选择持有现金等保值品规避风险,走出通缩阴影仍未见曙光。怎样将储蓄转化为投(本文来源于《银行家》期刊2016年05期)
钮文新[9](2016)在《鼓励储蓄转化为投资有何不可?》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让股权融资良性发育,这对于中国经济非常重要。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降低债务率等,都要靠股权融资。因为,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是针对未来的投资,不确定性风险巨大,债务融资的风险偏好与之根本不匹配;另外,降低企业债务率绝不能依赖收回债务,因为这些钱已经变成经济规模,进入了企业运行当中,强行收回,不仅收不回来,而且会将企业推入深渊,整个经济会导入恶性循环。所以,降低债务率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加大股权融资。其实,美国等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之后之所以大规模(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周刊》期刊2016年12期)
罗超平,张梓榆,吴超,翟琼[10](2016)在《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背景,利用1950年到2014年宏观数据,围绕储蓄形成与储蓄结构、投资活动与投资结构,考察了中国储蓄投资转化的历史特征和现实问题,发现:储蓄投资转化的多项指标有重大利好转变,但储蓄方式单一、城乡居民储蓄结构严重失衡、资金配置途径单一、居民投资增长十分缓慢、投资资金的使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还长期存在,存款转化为投资资本的效率持续降低,储蓄投资转化效率整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建议从社会保障体系和融资体系建设与完善、国有资本结构优化与投资效率改进、法律法规建设与市场环境优化等方面入手,制定相关措施,促进中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提高,以更有效地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来源于《宏观经济研究》期刊2016年03期)
储蓄投资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对储蓄投资转化的概念及其运行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储蓄转化率、储蓄投资转化渠道及投资效率叁个方面分析了台湾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总体情况。研究发现:台湾保持了30多年的高储蓄转化率近十年来下降明显;以银行和保险机构为主的间接金融迅速下降,以证券市场为主的直接金融发展迅猛;台湾的投资以市场为主体,投资效率较高;台湾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总体情况不乐观,主要原因是岛内投资率持续下降,要改善这种情况,台湾应加强两岸投资关系正常化且应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储蓄投资转化论文参考文献
[1].季晓莉.储蓄高效转化为投资为何越来越难[N].中国经济导报.2019
[2].张贵平.台湾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分析[J].台湾农业探索.2017
[3].张娟.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影响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7
[4].薛方园.山西省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7
[5].柳立.提振民间投资需要促进储蓄有效转化[N].金融时报.2016
[6].薛方园,赵亚楠.我国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障碍问题研究[J].企业导报.2016
[7].吴建军,周音.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对货币化水平的影响[J].学术论坛.2016
[8].刘宏海.从储蓄-投资转化的视角看中国经济[J].银行家.2016
[9].钮文新.鼓励储蓄转化为投资有何不可?[J].中国经济周刊.2016
[10].罗超平,张梓榆,吴超,翟琼.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再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