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徐正虎赵春植(延边大学医院神经外科吉林延吉133000)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1-0083-02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效果。方法患者214例高血压脑出血CT定位钻孔抽吸治疗进行分析。手术采取局麻,选择CT层面中血肿最大处为中心靶点,采用三维计算方法确定穿刺方向与失状面平行,颞部与失状面垂直。将带穿刺芯的硅胶管刺入到血肿中心,拔出芯抽吸后再灌入尿激酶3-4小时开放。结果214例患者抢救成活177例(83%),治愈127例(59%),好转35例(16%),死亡37例(17%),其中脑干损伤死亡23例(10%),多功能脏器死亡5例(2%),心衰死亡1例,肾衰竭死亡1例,其他为放弃治疗死亡。再出血49例(23%),应激性溃疡出血54例(25%),坠积性肺炎15例(7%)颅内感染21例(10%),分流手术2例。血肿清除率70-90%引流时间3-4天。结论为创血肿穿刺引流及尿激酶注入治疗,可迅速清除血肿,止血,防止再出血的目的,操作简单、创伤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脑出血微创手术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14例患者,147男,67女,年龄31-80岁,平均(56.9+-8.3)岁。132例明确高血压病史,未正规服药治疗。以突发头痛、头晕为首发症状138例。就诊时出现昏迷135例,意识清醒68例,朦胧42例,一侧瞳孔散大26例,两侧瞳孔散大22例,双瞳缩小50例,一侧瞳孔缩小32例。血压(80-110)/160-60)mmHg,平均205.5/108.9mmHg。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证实,出血量按田氏公式计算,即根据CT影响,出血量(ML)=0.5*最大面积长轴(CM)*最大面积短轴(CM)*血肿层面数。血肿量20-100ml,其中20-5092例(43%),50-80ml86例(40%),80ml以上36例(17%)。发病后小于7小时手术129例(60%),6-24小时49例(23%),大于24小时36例(17%)。脑室内放管引流39例(18%)。基底节出血109例(51%),丘脑出血24例(11%),脑室内出血6例(3%)脑叶出血75例(35%)。
1.2治疗方法
依CT直接定位或头皮预置金属标记物,在CT引导下将标记物移至血肿中心在头皮的垂直投影点。利用立体定向仪,螺旋CT定位算出靶点,一般采用额或顶结节入路,选择血肿中心为靶点,椭圆形和狭长的血肿选择2个靶点。并作标记画出外侧裂在头皮表面的投影,注意避开颅内主要功能区和外侧裂血管,局麻下切小口钻颅后抽吸,压力不要过大,首次可抽吸血肿量的50%-80%(以防再次出血),硅胶管托善固定,第二天起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2-4万单位,夹闭引流管3-4小时开放。抽吸过程中有活动出血,应立即停止抽吸,并立即注入立止血、肾上腺素稀释液或凝血酶止血。血肿破入脑室这,一侧或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后每日1次尿激酶液化冲洗。放管一般3~4天,可适当延长放管时间不超过7天。
2结果
2.1发病到手术时间及首次血肿抽吸量的分析术中抽吸量/术前血肿量(根据日本多田血肿量计算公式计算血肿量)。首次抽吸血肿量均在50%-70%以内。结果如表1。
表1首次手术血肿排出率
手术时间7h>7~24h24h<
例数1294936
首次平均血肿排出率58.51%57.6%50.31%
2.2血肿排出时间及量的分析每位病人分别于术后24h内、2天、3天作头颅CT,根据日本多田血肿量计算公式计算血肿量,并计算血肿排出率。结果如表2。
表2血肿排出率
手术时间24h2d3d
血肿清除率33.1%~76.47%55.32%~89.75%63.78%~98.2%
2.3预后情况分析结果如表3
表3预后情况
.
2.4并发症的分析结果如表4
表4并发症
.
2.5首次抽血时间与再出血分析首次手术时间小于6h病人再出血率明显高于其他手术组。
表5手术时间与再出血率分析
手术时间6h>6~24h24h<
例数1225636
再出血率(例/%)35(29)9(16)5(14)
3讨论
以往研究表明高血压脑出血大多出血20-30nd后停止,并形成血肿,但部分血压较高或经降压治疗波动较大者可持续出血3-5h,一般在6h后出血停止并在血肿周围形成水肿且逐渐加剧[1]。血肿压迫时间越长周围脑组织不可逆损害越严重,由于血肿急性占位挤压及血液成分对周围脑组织的损害,使血肿周围正常脑组织发生海绵样变性、坏死,激发出血和脑水肿等一系列病理改变。若能在脑出血7h内清除血肿,就可能迅速解除脑组织压迫,使脑水肿脑缺氧大大减轻,从而有效保护脑组织。而6h内清除血肿并去骨瓣减压为宜。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性脑出血在最初几小时内血肿迅速增大,8-24h脑水肿进行性加重,2-3d水肿达高峰,对周围组织产生继发性损害,关于穿刺时机有人主张在急性期,亦有主张在亚急性期,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应在发病6h内行超早期手术治疗,主要依据为6h后占位效应及血液成分对周围组织产生由近及远的不可逆损害。本组收治病例大多在入院后急诊(129例发病后7h)手术收效较好,其中2例抽吸后意识立即恢复(右基底节出血70ml,浅昏迷,中线移位1cm。右丘脑出血25ml,深昏迷)。近年国内报道微创手术再出血率7%-26.7%不等[2.3.4]。本组再出血49例(23%),注意如下问题:①穿刺前严格控制血压(收缩压小于160mmHg,有人主张降至120mmHg),让病人保持安静,躁动病人适当使用镇静药物。②穿刺及抽吸动作轻,抽吸血肿不宜过快,一次抽吸血肿量占中血肿量的50%即可。③穿刺应避开重要血管(避开外侧裂穿刺)。④近年研究表明高血压脑出血在6h内尚未完全停止,故6h内穿刺再出血的发生率高,本组6h内穿刺再出血35(29%),病情允许尽可能6h后穿刺。尿激酶最好是发病7h后注入,过早有可能再出血[5]。
参考文献
[1]易声禹.脑血管疾病外科治疗与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病分册,1995,3:149.
[2]傅元贵,李永坤,李爱民,李宁.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157例.临床医学,2005,25(11):43-44.
[3]朱晓云,祝小燕,许志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的防治.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13(2):156-157.
[4]宁东虎,孙立基,冯俊义等.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治疗中再出血的探讨.山西医药杂志,2004,133(5):424-425.
[5]王维哲,李哲清.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8例临床分析.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5,11(13):1846-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