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酸羟丙酯论文_刘建,邢晓华,崔佳惠,孙元华,李远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聚丙烯酸羟丙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甲基丙烯酸,丙烯酸,自由基,共聚物,丙烯酰胺,聚丙烯,催化剂。

聚丙烯酸羟丙酯论文文献综述

刘建,邢晓华,崔佳惠,孙元华,李远超[1](2019)在《丙烯酸羟丙酯的制备及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丙烯酸羟丙酯是一种高活性的(异)双官能团单体,性质极其活泼,以其与多种含有乙烯类单体共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纤维加工、涂料、胶黏剂和橡胶工业等行业。但丙烯酸羟丙酯的合成和应用受其催化剂的影响严重,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制备得到的丙烯酸羟丙酯的收率和纯度千差万别。本文主要介绍了丙烯酸羟丙酯的常用催化剂制备方法,主要有铬系催化剂法、铁系催化剂法、固体碱催化剂法和复合催化剂法等,并简要阐述了各种催化剂方法制备的优缺点,同时综述了丙烯酸羟丙酯的应用研究进展,对其问题做了具体分析并对丙烯酸羟丙酯在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02期)

费贵强,李晓扬,包一岑,王海花[2](2015)在《丙烯酸羟丙酯对自交联型丙烯酸酯胶黏剂乳液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内固化剂,制备了一类丙烯酸羟丙酯(HPA)改性的水性丙烯酸酯类胶黏剂,探讨了HPA的含量对胶黏剂乳液粒径,黏度,吸水率,流变性,成膜强度及剥离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HPA的加入改善了丙烯酸酯胶黏剂的使用性能,当HPA用量为2%时,其乳液粒径下降至最小95.7nm,相应乳液黏度上升,触变性增强,PVC与织物间的粘结剥离强度从17.6N/25mm提升至28.2N/25mm,拉伸强度上升至最大18.7MPa,当HPA用量为1%时,乳液吸水率达到最低值4.1%,呈现良好的耐水性.(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符孟乐,于鼎杰,赵会晶,朱煜,郭登峰[3](2014)在《K-Fe/ZrO_2的制备及催化合成丙烯酸羟丙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氟化钾为前驱体,硝酸铁为助催化剂,氧化锆为载体,浸渍法制备K-Fe/ZrO2固体碱催化剂,考察了焙烧温度、负载量对催化活性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Hammett指示剂法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对催化丙烯酸(AA)与环氧丙烷(PO)反应合成丙烯酸羟丙酯(HPA)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为500℃,负载量为40%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合成丙烯酸羟丙酯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00℃,反应压力0.05~0.25MPa,催化剂用量为2.0%,n(AA)∶n(PO)=1.1∶1,反应时间为3.5h,在此条件下,环氧丙烷转化率达97.7%,丙烯酸羟丙酯产率达77.8%。(本文来源于《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汤文岐,张艳,王彩凤,陈苏[4](2013)在《前端聚合快速制备聚(丙烯酰胺-co-甲基丙烯酸羟丙酯)荧光纳米复合水凝胶材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前端聚合(frontal polymerization)是一种以自身反应热为推动力,通过局部反应区域在聚合物单体中的移动而将聚合物单体转变为聚合物的一种新型反应模式,具有省时、节能且工艺可控等显着特点。本文采用热差前端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酰胺-co-甲基丙烯酸羟丙酯)(聚(AAm-co-HPMA))水凝胶材料。在合成过程中,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和单体配比对前端聚合的前端速率、前端温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前端位置随时间的变化都呈线性关系,说明了聚(本文来源于《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F:功能高分子》期刊2013-10-12)

苏辉辉,肖舒,戴林,何静[5](2012)在《ATRP法合成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溴丙酰溴为溴化剂,在离子液体([Amim]Cl)中与纤维素反应制备大分子引发剂,以溴化亚铜/五甲基二乙烯叁胺(CuBr/PMDETA)为引发体系,N,N-二甲基甲酰胺(DMF)及丁酮(Butanone)为溶剂,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通过FT-IR,1HNMR和GPC对聚合物进行了分析,考察了聚合反应的活性特征,反应时间、催化体系、溶剂对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转换率随时间呈线性增加,且合成反应是可控活性聚合。(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12年09期)

王展,薛娟琴,于丽花,任洁,唐长斌[6](2011)在《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乙烯磺酸钠共聚物及其复配物的阻垢、缓蚀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简化已有阻垢缓蚀剂的制造工艺,降低生产成本,以水为溶剂,过硫酸盐为引发剂,用乙烯磺酸钠(SVS)、丙烯酸羟丙酯(HPA)和丙烯酸(AA)合成了兼具阻垢分散特性和缓蚀性能的AA-HPA-SVS共聚物,按国家标准对其阻垢和缓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A-HPA-SVS叁元共聚物对中性介质中CaCO3和Ca3(PO4)2的阻垢效果良好,对Fe2O3的分散性能较好;AA-HPA-SVS共聚物对碳钢具有一定的缓蚀作用,与Na2MoO4复配后缓蚀性能显着提高,20 mg/L AA-HPA-SVS叁元共聚物和150 mg/L Na2MoO4组成的复配缓蚀剂对CaCO3的阻垢率可达95%,对碳钢缓蚀率达85%,同时不影响原叁元共聚物对Fe2O3的分散性能。AA-HPA-SVS叁元共聚物应用面广,阻垢和缓蚀综合性能好。(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1年01期)

张跃华,李有铭,朱西挺,曹海燕[7](2010)在《荧光标记的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得出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温度等合成FC-AA-HPA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FC-AA-HPA的荧光强度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且随pH变化及与其他药剂复配时影响都不大,在高温和硬水中仍有较好的阻垢率。(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0年36期)

肖书琴,陈义旺,周魏华,张小林,贺晓慧[8](2008)在《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接枝聚丙烯酸磺酸丙酯制备质子膜》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聚偏氟乙烯(PVDF)-六氟丙烯(HFP)中PVDF的仲氟原子直接引发甲基丙烯酸(3-磺酸钾)丙酯(SP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成功得到以PVDF-HFP为主链、侧链含磺酸基团的接枝聚合物(PVDF-HFP-g-PSPMA)质子交换膜.通过红外、核磁分析方法对PVDF-HFP-g-PSPMA的结构进行表征.反应不同时间得到的PVDF-HFP-g-PSPMA离子交换容量为0.051~0.59meq/g,质子传导率为(2.58~30.9)×10-2S/m.(本文来源于《过程工程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张公正,王芳,房永曦,王鹏,李海华[9](2008)在《含能粘合剂聚丙烯酸偕二硝基丙酯的合成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丙烯酸偕二硝基丙酯(DNPA)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甲苯为溶剂,按自由基聚合机理,合成了含能粘合剂聚丙烯酸偕二硝基丙酯(PDNPA)。讨论了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采用FTIR、1HNMR、UV、DSC等方法研究了聚丙烯酸偕二硝基丙酯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增加引发剂用量使聚合物的分子量降低,在80℃的反应温度下、2h内获得60%的单体转化率。聚丙烯酸偕二硝基丙酯的热分解温度为252.8℃,是较稳定的聚合物。(本文来源于《含能材料》期刊2008年02期)

沈乃涛,高勇,黎华明[10](2007)在《甲基丙烯酸羟丙酯/N-(11-羧基十一烷基)马来酰亚胺自由基共聚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N-(11-羧基十一烷基)马来酰亚胺(CUMI)自由基共聚合体系进行研究,考察了共聚单体组成对共聚合反应转化率、共聚合初始反应速率、共聚物组成及分子量的影响.发现HPMA和CUMI共聚合体系可以在较宽的单体组成范围内得到交替共聚物;且当单体组成(HPMA/CUMI)的摩尔比为5/5时,共聚合初始反应速率最大.共聚单体对HPMA(M1)/CUMI(M2)在甲苯中的竞聚率分别为r1=0.01,r2=0.10.此外,采用1H NMR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聚丙烯酸羟丙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内固化剂,制备了一类丙烯酸羟丙酯(HPA)改性的水性丙烯酸酯类胶黏剂,探讨了HPA的含量对胶黏剂乳液粒径,黏度,吸水率,流变性,成膜强度及剥离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HPA的加入改善了丙烯酸酯胶黏剂的使用性能,当HPA用量为2%时,其乳液粒径下降至最小95.7nm,相应乳液黏度上升,触变性增强,PVC与织物间的粘结剥离强度从17.6N/25mm提升至28.2N/25mm,拉伸强度上升至最大18.7MPa,当HPA用量为1%时,乳液吸水率达到最低值4.1%,呈现良好的耐水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丙烯酸羟丙酯论文参考文献

[1].刘建,邢晓华,崔佳惠,孙元华,李远超.丙烯酸羟丙酯的制备及应用进展[J].山东化工.2019

[2].费贵强,李晓扬,包一岑,王海花.丙烯酸羟丙酯对自交联型丙烯酸酯胶黏剂乳液性能的影响[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3].符孟乐,于鼎杰,赵会晶,朱煜,郭登峰.K-Fe/ZrO_2的制备及催化合成丙烯酸羟丙酯[J].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4].汤文岐,张艳,王彩凤,陈苏.前端聚合快速制备聚(丙烯酰胺-co-甲基丙烯酸羟丙酯)荧光纳米复合水凝胶材料的研究[C].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F:功能高分子.2013

[5].苏辉辉,肖舒,戴林,何静.ATRP法合成甲基丙烯酸羟丙酯[J].化学试剂.2012

[6].王展,薛娟琴,于丽花,任洁,唐长斌.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乙烯磺酸钠共聚物及其复配物的阻垢、缓蚀性能[J].材料保护.2011

[7].张跃华,李有铭,朱西挺,曹海燕.荧光标记的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科技信息.2010

[8].肖书琴,陈义旺,周魏华,张小林,贺晓慧.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接枝聚丙烯酸磺酸丙酯制备质子膜[J].过程工程学报.2008

[9].张公正,王芳,房永曦,王鹏,李海华.含能粘合剂聚丙烯酸偕二硝基丙酯的合成及性能[J].含能材料.2008

[10].沈乃涛,高勇,黎华明.甲基丙烯酸羟丙酯/N-(11-羧基十一烷基)马来酰亚胺自由基共聚合研究[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7

论文知识图

1-10由PIFP和TFP制备的聚(丙...合成路线示意图反应温度对双键的影响催化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氟碳乳液Zeta电位分布图氟碳乳液Zeta电位分布图

标签:;  ;  ;  ;  ;  ;  ;  

聚丙烯酸羟丙酯论文_刘建,邢晓华,崔佳惠,孙元华,李远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