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艾灸床论文和设计-刘慧敏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智能艾灸床,包括:底座,上表面开口,侧壁开设弹出开口,烟气出口,按键开口;导轨组,包括两根导轨,凸设于底座侧壁内表面中部,导轨上开设有卡口;床体,装设于底座上表面,开设导热通孔;艾灸托盘,插设于弹出开口,嵌设于两导轨,开设加热孔,凸设卡扣;若干加热杆,插设于加热孔;艾灸耗材盒,包括盒身及盒盖,盒身底面开设加热开孔,侧壁开设散热孔;横梁,内接于底座侧壁内表面;按键开关,包括按钮及推杆;电源;控制器,与电源电连接;热源;烟气吸排装置;二维码,贴附于底座外表面。所述智能艾灸床将智能单元、远程控制单元、净烟单元与传统艾灸床相结合,集成为智能艾灸床,方便使用,外形美观。

设计方案

1.一种智能艾灸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艾灸床包括:

底座(1),形状为水平放置的箱体,所述底座(1)上表面开口,所述底座(1)长度方向至少一侧壁中部沿底座(1)长度方向开设有一弹出开口(11),所述底座(1)宽度方向一侧壁上开设有烟气出口,底座(1)宽度方向另一侧壁中部开设有至少一个按键开口(12);

至少一组导轨组(2),对应所述弹出开口(11),所述导轨组(2)包括两根导轨(21),该两根导轨(21)分别凸设于底座(1)宽度方向两侧壁内表面中部,其中一导轨(21)上开设有一与所述按键开口(12)相对应的卡口(22);

床体(3),装设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所述床体(3)上表面间隔开设有若干分别与人体颈部、躯干、腿部以及足部相对应的导热通孔(31);

至少一个艾灸托盘(4),对应所述导轨组(2),所述艾灸托盘(4)插设于弹出开口(11),艾灸托盘(4)两端滑动嵌设于所述导轨组(2)的两导轨(21),所述艾灸托盘(4)表面间隔开设有若干分别与所述导热通孔(31)相对应的加热孔(41),所述艾灸托盘(4)侧边凸设有一与所述卡口(22)相配合的卡扣(42);

若干加热杆(5),分别竖直插设于所述艾灸托盘(4)的加热孔(41);

若干用于盛装艾柱(100)的艾灸耗材盒(6),包括盒身(61)及盖设于盒身(61)上表面的盒盖,所述盒身(61)底面开设有与所述加热孔(41)相对应的加热开孔(62),所述盒身(61)侧壁沿盒身周向间隔开设有若干散热孔(611),所述艾柱(100)上表面中部沿艾柱(100)轴向开设有与所述加热开孔(62)连通的加热通道(101);

所述加热杆(5)由加热开孔(62)伸入艾灸耗材盒(6)内侧,所述艾柱(100)通过加热通道(101)套设于加热杆(5)上;

一横梁(7),两端分别内接于底座(1)宽度方向两侧壁内表面,所述艾灸托盘(4)伸入底座(1)内侧端与横梁(7)之间通过弹簧(71)形成弹性连接;

至少一个按键开关(8),对应所述艾灸托盘(4),包括装设于所述按键开口(12)的按钮(81)及内接于所述按钮(81)的推杆,所述推杆远离按钮(81)一端对应所述卡口(22);

电源(9),装设于所述底座(1)内侧;

控制器(10),装设于所述底座(1)内侧并与电源(9)电连接,控制器(10)内置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控制器(10)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架设于远端的服务器(200)通信连接,形成服务器(200)对控制器(10)的远程控制;

热源(20),装设于所述底座(1)内侧,所述热源(20)与电源(9)电连接并与控制器(10)通信连接,所述若干加热杆(5)底端分别与热源(20)电连接,形成对加热杆(5)的加热;

烟气吸排装置(30),装设于所述底座(1)内侧,所述烟气吸排装置(30)与电源(9)电连接并与所述控制器(10)通信连接,所述烟气吸排装置(30)的吸气端对应所述艾灸托盘(4),排气端对应所述烟气出口;

二维码(40),贴附于底座(1)外表面,所述二维码(40)与服务器(200)通信连接,用户扫描二维码(40)访问所述服务器(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艾灸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开口(11)数量为2个,分别开设于底座(1)长度方向两侧壁中部;

对应地,所述导轨组(2)数量为2组,沿底座(1)宽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横梁(7)两端分别内接于位于两导轨组(2)之间的底座(1)宽度方向两侧壁内表面;

所述艾灸托盘(4)的数量为2个,分别滑动嵌设于两导轨组(2),两艾灸托盘(4)伸入底座(1)内侧端分别通过弹簧(71)与横梁(7)形成弹性连接;

所述按键开关(8)的数量为2个,分别对应两导轨组(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艾灸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导轨组(2)位于横梁(7)上方,相应地,所述两艾灸托盘(4)位于横梁(7)上方;

所述两艾灸托盘(4)靠近横梁(7)一端端面分别延伸至横梁(7)上方并对接形成一托盘平台(44);

所述两艾灸托盘(4)底面靠近横梁(7)一端分别沿艾灸托盘(4)长度方向凸设有一与所述横梁(7)相对应的支撑梁,所述横梁(7)通过弹簧(71)与支撑梁连接,形成横梁(7)与艾灸托盘(4)之间的弹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艾灸床,其特征在于,位于排气端与烟气出口之间的底座(1)内侧架设有一烟气过滤装置(50),所述烟气过滤装置(50)与电源(9)电连接并与所述控制器(10)通信连接,形成对所述烟气吸排装置(30)吸收烟气的过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艾灸床,其特征在于,底座(1)内侧设置有一与电源(9)电连接并与所述控制器(10)通信连接的温控器(60),形成对热源(20)加热温度的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智能艾灸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7)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到位传感器(70),所述到位传感器(70)与电源(9)电连接,所述到位传感器(70)通过控制器(10)与所述热源(20)通信连接,形成艾灸托盘(4)收入底座(1)内侧后热源(20)的自动开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艾灸床,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导热通孔(31)外侧的床体(3)上表面沿床体(3)长度方向凸设有两滑轨(32),两滑轨(32)沿床体(3)宽度方向间隔排布于床体(3)上表面,两滑轨(32)上分别滑动设置有滑块(33);

对应地,所述床体(3)上表面罩设有一罩壳(34),所述罩壳(34)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所述罩壳(34)为两段式伸缩罩壳或三段式伸缩罩壳,每段朝向床体(3)的罩壳(34)两端面分别连接有一滑块(33),罩壳(34)通过该若干滑块(33)滑动架设于两滑轨(32)上;

所述底座(1)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电源(9)电连接的驱动电机(35),所述驱动电机(35)与滑块(33)通信连接;

控制开关(36),设置于床体(3)上表面,所述控制开关(36)与驱动电机(35)电连接,形成对所述罩壳(34)展开或收起的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智能艾灸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3)上表面沿床体(3)长度方向开设有一供使用者躺卧的凹槽(37),所述导热通孔(31)间隔开设于凹槽(37)底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艾灸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灸耗材盒(6)盒盖上开设有与所述加热开孔(62)相对应的加热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艾灸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灸托盘(4)侧壁对应导轨(21)卡口(22)的位置设置有一卡接凹槽(43),对应地,所述卡扣(42)为一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连接于所述卡接凹槽(43)底面、另一端插设于所述导轨(21)的卡口(22)并伸出至导轨(21)外侧,所述按键开关(8)推杆对应伸缩杆伸出导轨(21)外侧端,形成对伸缩杆的顶推;

所述伸缩杆作为卡扣(42)与卡口(22)形成卡合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保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艾灸床。

背景技术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在艾灸过程中,全身艾灸效果最好,但一般的全身艾灸床设备操作复杂,设备简陋,收费不统一,耗材的使用种类繁多。在日常经营中,无法对设备的烟尘、收费、实用进行规范化操作,使得用户感受差,设备技术含量差,缺乏智能化。

对于艾灸床,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艾灸管可以调节的艾灸床,它包括床架、床垫、床顶;床顶上设置有网板,网板上活动连接有多个固定艾条装置;固定艾条装置包括伸缩杆,伸缩杆的上端与挂钩固定连接,伸缩杆的下端通过第一蝶形螺栓与调节装置铰接,调节装置的下端通过第二蝶形螺栓与连接装置铰接,连接装置内设置有固定艾条管;床顶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中部设置有排烟风机,排烟风机与排烟管道接通。该艾灸床,具有结构简单,实现了艾灸管可以任意位置、角度调节来满足病人艾灸时不同要求,准确定位取穴,排烟干净,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生产成本低的优点。然而,该现有技术提供的艾灸床,智能化程度低,艾灸温度难以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艾灸床,解决现有智能艾灸床智能化程度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智能艾灸床,所述智能艾灸床,所述智能艾灸床将智能单元、远程控制单元、净烟单元与传统艾灸床相结合,集成为智能艾灸床,方便使用,外形美观。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艾灸床,所述智能艾灸床包括:底座,形状为水平放置的箱体,所述底座上表面开口,所述底座长度方向至少一侧壁中部沿底座长度方向开设有一弹出开口,所述底座宽度方向一侧壁上开设有烟气出口,底座宽度方向另一侧壁中部开设有至少一个按键开口;至少一组导轨组,对应所述弹出开口,所述导轨组包括两根导轨,该两根导轨分别凸设于底座宽度方向两侧壁内表面中部,其中一导轨上开设有一与所述按键开口相对应的卡口;床体,装设于所述底座上表面,所述床体上表面间隔开设有若干分别与人体颈部、躯干、腿部以及足部相对应的导热通孔;至少一个艾灸托盘,对应所述导轨组,所述艾灸托盘插设于弹出开口,艾灸托盘两端滑动嵌设于所述导轨组的两导轨,所述艾灸托盘表面间隔开设有若干分别与所述导热通孔相对应的加热孔,所述艾灸托盘侧边凸设有一与所述卡口相配合的卡扣;若干加热杆,分别竖直插设于所述艾灸托盘的加热孔;若干用于盛装艾柱的艾灸耗材盒,包括盒身及盖设于盒身上表面的盒盖,所述盒身底面开设有与所述加热孔相对应的加热开孔,所述盒身侧壁沿盒身周向间隔开设有若干散热孔,所述艾柱上表面中部沿艾柱轴向开设有与所述加热开孔连通的加热通道;所述加热杆由加热开孔伸入艾灸耗材盒内侧,所述艾柱通过加热通道套设于加热杆上;一横梁,两端分别内接于底座宽度方向两侧壁内表面,所述艾灸托盘伸入底座内侧端与横梁之间通过弹簧形成弹性连接;至少一个按键开关,对应所述艾灸托盘,包括装设于所述按键开口的按钮及内接于所述按钮的推杆,所述推杆远离按钮一端对应所述卡口;电源,装设于所述底座内侧;控制器,装设于所述底座内侧并与电源电连接,控制器内置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架设于远端的服务器通信连接,形成服务器对控制器的远程控制;热源,装设于所述底座内侧,所述热源与电源电连接并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若干加热杆底端分别与热源电连接,形成对加热杆的加热;烟气吸排装置,装设于所述底座内侧,所述烟气吸排装置与电源电连接并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烟气吸排装置的吸气端对应所述艾灸托盘,排气端对应所述烟气出口;二维码,贴附于底座外表面,所述二维码与服务器通信连接,用户扫描二维码访问所述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弹出开口数量为2个,分别开设于底座长度方向两侧壁中部;对应地,所述导轨组数量为2组,沿底座宽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横梁两端分别内接于位于两导轨组之间的底座宽度方向两侧壁内表面;所述艾灸托盘的数量为2个,分别滑动嵌设于两导轨组,两艾灸托盘伸入底座内侧端分别通过弹簧与横梁形成弹性连接;所述按键开关的数量为2个,分别对应两导轨组。

进一步地,所述两导轨组位于横梁上方,相应地,所述两艾灸托盘位于横梁上方;所述两艾灸托盘靠近横梁一端端面分别延伸至横梁上方并对接形成一托盘平台;所述两艾灸托盘底面靠近横梁一端分别沿艾灸托盘长度方向凸设有一与所述横梁相对应的支撑梁,所述横梁通过弹簧与支撑梁连接,形成横梁与艾灸托盘之间的弹性连接。

进一步地,位于排气端与烟气出口之间的底座内侧架设有一烟气过滤装置,所述烟气过滤装置与电源电连接并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形成对所述烟气吸排装置吸收烟气的过滤。

进一步地,底座内侧设置有一与电源电连接并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的温控器,形成对热源加热温度的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到位传感器,所述到位传感器与电源电连接,所述到位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所述热源通信连接,形成艾灸托盘收入底座内侧后热源的自动开启。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导热通孔外侧的床体上表面沿床体长度方向凸设有两滑轨,两滑轨沿床体宽度方向间隔排布于床体上表面,两滑轨上分别滑动设置有滑块;对应地,所述床体上表面罩设有一罩壳,所述罩壳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所述罩壳为两段式伸缩罩壳或三段式伸缩罩壳,每段朝向床体的罩壳两端面分别连接有一滑块,罩壳通过该若干滑块滑动架设于两滑轨上;所述底座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电源电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滑块通信连接;控制开关,设置于床体上表面,所述控制开关与驱动电机电连接,形成对所述罩壳展开或收起的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床体上表面沿床体长度方向开设有一供使用者躺卧的凹槽,所述导热通孔间隔开设于凹槽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艾灸耗材盒盒盖上开设有与所述加热开孔相对应的加热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艾灸托盘侧壁对应导轨卡口的位置设置有一卡接凹槽,对应地,所述卡扣为一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连接于所述卡接凹槽底面、另一端插设于所述导轨的卡口并伸出至导轨外侧,所述按键开关推杆对应伸缩杆伸出导轨外侧端,形成对伸缩杆的顶推;所述伸缩杆作为卡扣与卡口形成卡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艾灸托盘与导轨的卡合连接设计,形成艾灸托盘收入底座内侧后的限位,从而实现艾灸托盘收入底座内侧;按键开关的配合设计,使得按键开关可解除艾灸托盘与导轨之间的卡合连接,结合艾灸托盘与横梁之间的弹性连接,使得收入底座内侧艾灸托盘弹出底座外侧,进行艾灸耗材盒内艾灸的填充;

艾灸耗材盒、加热杆以及热源的配合设计,使得热源通过加热杆对装设于艾灸耗材盒内并套设于加热杆上的艾柱的加热,加热孔与导热通孔的对应设置,使得艾灸耗材盒的分布对应人体全身各个部位,实现全面理疗;

控制器、服务器以及二维码的配合设计,使得用户扫描二维码访问服务器,支付费用后开启,由服务器向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控制器控制热源加热,控制温控器控制、监测温度,控制烟气吸排装置吸取艾灸燃烧产生的烟尘,控制烟气过滤装置过滤烟尘,保护智能艾灸床周边环境,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简便;

到位传感器的设计,可实现热源的自动加热,节能减排;

罩壳的设计,可有效防止艾灸加热产生热量的逸散,提升艾灸疗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智能艾灸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智能艾灸床中床体罩设罩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智能艾灸床中艾灸托盘、导轨以及横梁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智能艾灸床中艾灸托盘、导轨以及横梁的另一种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智能艾灸床中艾灸耗材盒与加热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智能艾灸床中所使用的艾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智能艾灸床的控制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11、弹出开口,12、按键开口;

2、导轨组,21、导轨;

3、床体,31、导热通孔,32、滑轨,33、滑块,34、罩壳,35、驱动电机,36、控制开关,37、凹槽;

4、艾灸托盘,41、加热孔,42、卡扣,43、卡接凹槽,44、托盘平台;

5、加热杆;

6、艾灸耗材盒,61、盒身,611、散热孔,62、加热开孔;

7、横梁,71、弹簧;

8、按键开关,81、按钮;

9、电源;

10、控制器;

20、热源;

30、烟气吸排装置;

40、二维码;

50、烟气过滤装置;

60、温控器;

70、到位传感器;

100、艾柱,101,加热通道;

200、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4以及图7~图9,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智能艾灸床,所述智能艾灸床包括:底座1,形状为水平放置的箱体,所述底座1上表面开口,所述底座1长度方向至少一侧壁中部沿底座1长度方向开设有一弹出开口11,所述底座1宽度方向一侧壁上开设有烟气出口(未图示),底座1宽度方向另一侧壁中部开设有至少一个按键开口12;至少一组导轨组2,对应所述弹出开口11,所述导轨组2包括两根导轨21,该两根导轨21分别凸设于底座1宽度方向两侧壁内表面中部,其中一导轨21上开设有一与所述按键开口12相对应的卡口22;床体3,装设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所述床体3上表面间隔开设有若干分别与人体颈部、躯干、腿部以及足部相对应的导热通孔31;至少一个艾灸托盘4,对应所述导轨组2,所述艾灸托盘4插设于弹出开口11,艾灸托盘4两端滑动嵌设于所述导轨组2的两导轨21,所述艾灸托盘4表面间隔开设有若干分别与所述导热通孔31相对应的加热孔41,所述艾灸托盘4侧边凸设有一与所述卡口22相配合的卡扣42;若干加热杆5,分别竖直插设于所述艾灸托盘4的加热孔41;若干用于盛装艾柱100的艾灸耗材盒6,包括盒身61及盖设于盒身61上表面的盒盖(未图示),所述盒身61底面开设有与所述加热孔41相对应的加热开孔62,所述盒身61侧壁沿盒身周向间隔开设有若干散热孔611,所述艾柱100上表面中部沿艾柱100轴向开设有与所述加热开孔62连通的加热通道101;所述加热杆5由加热开孔62伸入艾灸耗材盒6内侧,所述艾柱100通过加热通道101套设于加热杆5上;一横梁7,两端分别内接于底座1宽度方向两侧壁内表面,所述艾灸托盘4伸入底座1内侧端与横梁7之间通过弹簧71形成弹性连接;至少一个按键开关8,对应所述艾灸托盘4,包括装设于所述按键开口12的按钮81及内接于所述按钮81的推杆(未图示),所述推杆远离按钮81一端对应所述卡口22;电源9,装设于所述底座1内侧;控制器10,装设于所述底座1内侧并与电源9电连接,控制器10内置无线通信模块(未图示),所述控制器10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架设于远端的服务器200通信连接,形成服务器200对控制器10的远程控制;热源20,装设于所述底座1内侧,所述热源20与电源9电连接并与控制器10通信连接,所述若干加热杆5底端分别与热源20电连接,形成对加热杆5的加热;烟气吸排装置30,装设于所述底座1内侧,所述烟气吸排装置30与电源9电连接并与所述控制器10通信连接,所述烟气吸排装置30的吸气端对应所述艾灸托盘4,排气端对应所述烟气出口;二维码40,贴附于底座1外表面,所述二维码40与服务器200通信连接,用户扫描二维码40访问所述服务器200。

进一步地,所述弹出开口11数量为2个,分别开设于底座1长度方向两侧壁中部;对应地,所述导轨组2数量为2组,沿底座1宽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横梁7两端分别内接于位于两导轨组2之间的底座1宽度方向两侧壁内表面;所述艾灸托盘4的数量为2个,分别滑动嵌设于两导轨组2,两艾灸托盘4伸入底座1内侧端分别通过弹簧71与横梁7形成弹性连接;所述按键开关8的数量为2个,分别对应两导轨组2。

进一步地,位于排气端与烟气出口之间的底座1内侧架设有一烟气过滤装置50,所述烟气过滤装置50与电源9电连接并与所述控制器10通信连接,形成对所述烟气吸排装置30吸收烟气的过滤。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导热通孔31外侧的床体3上表面沿床体3长度方向凸设有两滑轨32,两滑轨32沿床体3宽度方向间隔排布于床体3上表面,两滑轨32上分别滑动设置有滑块33;对应地,所述床体3上表面罩设有一罩壳34,所述罩壳34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所述罩壳34为两段式伸缩罩壳或三段式伸缩罩壳,每段朝向床体3的罩壳34两端面分别连接有一滑块33,罩壳34通过该若干滑块33滑动架设于两滑轨32上;所述底座1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电源9电连接的驱动电机35,所述驱动电机35与滑块33通信连接;控制开关36,设置于床体3上表面,所述控制开关36与驱动电机35电连接,形成对所述罩壳34展开或收起的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床体3上表面沿床体3长度方向开设有一供使用者躺卧的凹槽37,所述导热通孔31间隔开设于凹槽37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艾灸耗材盒6盒盖上开设有与所述加热开孔62相对应的加热通孔(未图示)。

进一步地,所述艾灸托盘4侧壁对应导轨21卡口22的位置设置有一卡接凹槽43,对应地,所述卡扣42为一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连接于所述卡接凹槽43底面、另一端插设于所述导轨21的卡口22并伸出至导轨21外侧,所述按键开关8推杆对应伸缩杆伸出导轨21外侧端,形成对伸缩杆的顶推;所述伸缩杆作为卡扣42与卡口22形成卡合连接。

使用时,用户扫描二维码40,访问服务器200,支付艾灸理疗费用,服务器200收到费用后,发出控制指令至控制器10,启动电源9,

医护人员按下按键开关8,带动推杆顶推卡合于卡口22内的卡扣42,解除卡口22与卡扣42之间的卡合连接,弹簧71将艾灸托盘4顶出底座1弹出开口11,实现艾灸托盘4弹出底座1医护人员将艾柱100装入艾灸耗材盒6内,然后将艾灸托盘4推入底座1内侧,艾灸托盘4沿导轨21滑动并挤压所述弹簧71,卡扣42与卡口22配合形成卡合连接,形成艾灸托盘4在导轨21上的限位,实现艾灸托盘4收入底座;控制器10控制热源20对加热杆5进行加热,此时,用户躺到床体3凹槽37内,用户通过控制开关36控制罩壳34罩设床体3,放置热量逸散,艾柱100加热产生的热量,由导热通孔31进入床体3凹槽37内,对用户身体各个部位进行艾灸理疗;

同时,烟气吸排装置30吸取艾柱100加热产生的烟尘,经烟气过滤装置50由烟气出口排出。

艾灸托盘4与导轨21的卡合连接设计,形成艾灸托盘4收入底座1内侧后的限位,从而实现艾灸托盘4收入底座1内侧,收入底座1内侧的艾灸托盘4挤压弹簧71,艾灸托盘4与横梁7配合使得弹簧71产生弹性形变;按键开关8的配合设计,使得按键开关8可解除艾灸托盘4与导轨21之间的卡合连接,解除艾灸托盘4与横梁7之间的弹性连接,艾灸托盘4依靠弹簧71的弹性形变,使得收入底座1内侧的艾灸托盘4弹出底座1外侧,进行艾灸耗材盒6内艾柱100的填充;

艾灸耗材盒6、加热杆5以及热源20的配合设计,使得热源20通过加热杆5对装设于艾灸耗材盒6内并套设于加热杆5上的艾柱100的加热,加热孔41、加热开孔62与导热通孔31的对应设置,使得艾灸耗材盒6的分布对应人体全身各个部位,实现全面理疗;

控制器10、服务器100以及二维码40的配合设计,使得用户扫描二维码访问服务器100,支付费用后开启,由服务器100向控制器10发出控制指令,控制器10控制热源20加热,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简便。

实施例2

底座1内侧设置有一与电源9电连接并与所述控制器10通信连接的温控器60,形成对热源20加热温度的控制。

温控器60的设计,可对热源20的加热温度进行控制,保证适宜温度,避免火灾隐患。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所述横梁7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到位传感器70,所述到位传感器70与电源9电连接,所述到位传感器70通过控制器10与所述热源20通信连接,形成艾灸托盘4收入底座1内侧后热源20的自动开启。

到位传感器70的设计,可实现艾灸托盘4在收入底座1内侧后,开启热源20,避免热源20的空开,节能减排。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参见图5~图6,所述两导轨组2位于横梁7上方,相应地,所述两艾灸托盘4位于横梁7上方;所述两艾灸托盘4靠近横梁7一端端面分别延伸至横梁7上方并对接形成一托盘平台44;所述两艾灸托盘4底面靠近横梁7一端分别沿艾灸托盘4长度方向凸设有一与所述横梁7相对应的支撑梁(未图示),所述横梁7通过弹簧71与支撑梁连接,形成横梁7与艾灸托盘4之间的弹性连接。

两艾灸托盘4的对接、拼接设计,可使得两艾灸托盘4形成一整体托盘平台44的结构,从而实现两艾灸托盘4上艾灸耗材盒6相互配合,形成对躺卧于床体3内的使用者的艾灸理疗,实现对艾灸耗材热量的充分利用。

其余同实施例1。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或对某个功能模块进行删减,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或删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设计图

一种智能艾灸床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8173.9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884752U

授权时间:20200103

主分类号:A61H39/06

专利分类号:A61H39/06

范畴分类:申请人:刘慧敏

第一申请人:刘慧敏

申请人地址:101399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前鲁各庄村迎宾路8A(君德益红木艺术馆)

发明人:刘慧敏;刘惠民

第一发明人:刘慧敏

当前权利人:刘慧敏

代理人:孙进华;吴林

代理机构:1157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智能艾灸床论文和设计-刘慧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