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晓芬:老年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及长期居留意愿研究——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论文

景晓芬:老年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及长期居留意愿研究——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论文

摘要: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流动的加速,流动老人已经成为我国流动人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2015国家年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GIS技术在省(市、自治区)单元上对我国老年流动人口的规模、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并分析了这些流动老人留居迁入地的意愿。研究结果表明:流动老人与流入地户籍老人相比呈现出男性多、年轻、教育程度低、无配偶者多、农业户口多、家庭收入低等特征;老年人口流动以省内流动为主,省内流动规模较大的为四川和黑龙江,省际流动主要流入地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及新疆和西藏地区,呈现出空间集聚特征,而省际流出空间集聚不明显;超过2/3的流动老人打算在迁往地长期留居,流动老人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流入地的地域特点及制度因素对流动老人的留居意愿存在影响。流动老人强烈的留居意愿对流入地和流出地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各地尤其是老年人口流入大省在制定老年人口政策、配置养老资源时应将流动老人也纳入考虑范畴。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流动老人;空间分布;留居意愿

1 问题缘起与已有研究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7765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3.26%,民政部“2016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到2016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2010到2016年,老年人口增长了30.0%。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和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我国老龄化的速度将会越来越快。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社会的流动性在加强,流动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升高,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为26139万,在2015年1%抽样调查数据中,这一人口规模为29247万,5年内流动人口增长了11.9%。人口流动与老龄化这两个现象同时推进,导致一个新的人口群体规模不断扩大,这就是老年流动人口。2010年全国流动老人的规模为1035.69万人,在整个流动人口中的所占比例为3.97%,占同时期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5.83%,虽然老年流动人口在总体人口中所占比例不大,但从绝对数量看,已经超过1000万。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中显示,流动老人占所有60岁以上老的人比例为9.24%,同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调查估计全国流动老人的数量在1800万,流动性的增加和老龄化的进一步加速,将会使这一群体的规模继续扩大。老年人口流动不仅会带来人口在空间上的重新分布,而且对制定人口政策如老年照料、医疗、交通、住房、休闲娱乐设施的配置等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流动老人是流动人口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出于务工经商原因,进入迁入地的劳动力市场,但绝大多数的流动老人并不进入劳动力市场,也正是因为这一点,长期以来老年人口的流动都被视为家庭内部事务,一直被学术界和政策界所忽略,近些年来的流动人口研究研究主要集中于劳动力人口(农民工),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劳动力流动人口的就业、居住、子女上学等方面也都做了很多政策方面的改进,但作为流动人口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口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流动老人在迁入地的各项保障的获得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任务。如何让这些老人也同样均等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是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从现有研究看,很少有研究专门关注流动老人的空间分布,大多都是利用普查数据对全国或某个地域所有流动人口或劳动力流人口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我国流动人口主要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这些发达地区城市群(于涛方,2012;李薇,2008;刘涛等,2015)。影响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的宏观层因素有城乡收入水平差异、户籍制度、空间距离、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朱传耿,顾朝林等,2001),流动人口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人力资本、社会网络等也会影响流动人口的空间选择(段成荣,2001;严善平,2007;童玉芬,2017)。

国内关于老年人口空间分布的研究较少,仅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北上广这几个特大城市(易成栋等,2014;蔺雪芹等,2016;胡建勇,2014;张强,2017),而流动老人空间分布研究几乎没有。对老年人口空间流动的解释大都是从推拉理论和生命历程理论入手推,拉理论主要是从环境方面来分析老年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将老年人口流入地和流出地的特征综合起来分析老年人口流动的动力,流出地主要是推力作用,流入地主要是拉力作用(Lee,1969)。Eva kahana(1986)提出要同时考虑流出地和流入地的推拉因素,西方研究表明,高房租和高犯罪率是老年人口迁移的推力,而低税收、便利的健康照料服务以及温暖的气候则是拉力(Mcleod,1984)。生命历程理论认为在老年生命阶段家庭或个人状况的改变(子女离家、退休、配偶退休、配偶去世、生病、身体机能减退、不能独立生活等)是激发老年人口空间迁移的触动机制,导致其在晚年的较高的流动率(Wiseman,1979)。西方老年人口流动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享乐型迁移;援助指向迁移;机构型迁移(Litwak & Longino,1987)。中国老年人口流动模式与西方老人的线性模式不同,不存在第一阶段即享乐型迁移,而是直接迁向子女所在地(李姗,2014)。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个人的性别、年龄、经济状况、健康状况、是否有配偶、是否为房主等都会影响人口老年的流动(Fournier,1998;Clark,1990;Sommers,1992;Chevan A,1995)。流动老人具有年龄低、素质高的特点(孟向京,2004)。家庭因素对老年人口流动的影响主要通过代际间的相互支持体现出来,成年子女居住地对老年人口的迁移具有很大的吸引力(Silverstein,1996;Albertine,2009;齐明珠,2004;周皓,2002;吴要武,2013)。地方财政和税收政策是影响国外老年人口流动的政策因素(Karen,2008)。在国内,户籍制度和与户籍制度相关联的医疗、交通、住房、社会保障等政策对老年人口的流动有不利影响(张伊娜,2012)。关于流动老人的留居意愿,有研究认为流动老人定居城市的意愿并不强,在流入地城市生活时间的长短、对城市生活的满意度和在流入地社区参与率会影响流动老人的城市定居意愿(刘庆,2013)。那些适应能力强、对流入地归属感强的老人定居流入地的意愿更强(李姗,2011)。

我又接着说:“教育孩子确实不容易,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付出很多心血和汗水。既然你们都是为了孩子着想,今后多沟通、多交流。妈妈脾气暴躁,爸爸温柔,你们两个性格刚好可以互补,在教育孩子时是很搭的一对。爸爸看到妈妈教育孩子的态度粗暴,可以拉拉妈妈的衣角或者给个眼神提醒,不要当面反对,如果当着孩子的面指责的话,会让孩子把错误转移到妈妈身上。爸爸和妈妈不管哪一方不对,都需要冷静、理智一点,用巧妙的方法提醒对方。孩子出现问题时首先帮助他找出问题,一种方法不行那就换一种方法,总能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国外老年人口流动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都已比较丰富,研究主要运用的是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而我国由于进入老龄化时间短,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已有的研究大多运用的是微观层面的调查数据,主要是一些地域性的数据,缺乏对全国层面老年流动人口的研究,为此,本研究将利用2015年国家卫计委全国流动人口数据对我国60岁以的流动老人的规模、空间分布、主要流出流入地、流动模式和影响其在流入地留居的因素进行分析。

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国家卫计委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2015年流动人口调查以2014年流动人口中全员信息系统年报数据建立的抽样框中选取,采取分层、多阶段、与规模成比例抽样方法,对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在流入地居住一个月以上,非本区(县、市)户口的15周岁以上的流入人口。其中流动老人样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中抽中的流动人口家庭中全部60岁及以上流动人口,二是在北京、上每、大连、无锡、杭州、合肥、广州、贵阳等8个城市抽中的户籍人口家庭中全部60岁及以上流动人口。

(2)萧先生,你或者以为我是一个发疯的女子——放浪,无礼,骄傲,痴心,你或者以为我是这一类的人么?萧先生,假如你来对我说一声轻轻的“是”,我简直就要自杀!但试问我以前是不是如此?是不是放浪,无礼,骄傲,痴心等等呢?我可以重重地自己回答一句:“我是的!”萧先生,你也想得到我现在是怎样的苦痛?你用神圣的钥匙,将我从假的门里开出,放进真的门内去,我有如一个久埋地下的死人活转来,我是如何的委屈,悲伤!

在本研究中,第一部分样本主要用来描述全国范围内老年人口流动的规模、方向、主要的流入流出地,流动老人的集聚状况等。经过筛选,本次调查共有符合要求样本15922个,其中男性占52.4%,女性占47.6%(男性样本8348个,女性样本7574个)。

为了了解流动老人的特征,在研究中需要将流动老人和非流动老人进行对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中提供了用于对比的非流动人口数据,即流动老人流入地的户籍老人数据,经过筛选,共有60岁以上非流动老人样本10376个,其中,男性占49.8%,女性占50.2%(男性样本5166个,女性样本5210个)

2.2 研究方法

2.2.1 空间相关分析

全局空间相关分析:运用莫兰指数(Moran’s I)考察老年人口流动的空间相关性,全局莫兰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第三,对于每个省份来说,都既存在流出老人也存在流入老人,在流动的基础上考虑各省老年人口的数量对于制定本省的养老政策、配置养老资源有着重要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净流入和净流出对于一个地区来说更为重要。从调查数据看,老年人口净流入大省为北京、上海、西藏、新疆、海南、广东这些省份,其中西藏的老年人口流入规模和流出规模比高达66.1倍,北京为31.1倍,海南为29.7倍,上海为24.2倍。而净流出老人比较多的省份为四川、河南、黑龙江、安徽、湖南等。其中,安徽流出老人与流入老人规模比最高,其次是河南。流入老人与流出老人规模基本相当的省份有福建、贵州和河北三省。整体上来讲,除了新疆和西藏这两个比较特殊的自治区外(由于民族宗教和文化的原因,这两个自治区流出老人数量较少),老年人口呈现出由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向发达和沿海地区流动。

I为莫兰指数,其中i和j为空间单元,Xi和Xj为空间单元i和j的取值,n为空间单元数量,Wij为空间权重,当空间i和j相邻时,取值为1,不相邻时,取值为0,I的取值在[-1,1],当取值为正时,说明两个区域存在正相关,流动老人呈空间集聚特征,当取值为负时,说明两个区域老年流动人口存在负相关,取值为0时不存在空间相关,老年流动人口呈现空间随机分布。

局部空间相关分析:局部空间相关分析的是某区域的老年流动人口与周围区域的关联程度,即流动老人的空间集聚程度,局部莫兰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当I值为正时,某区域与周围的区域呈现“高-高(HH)“或“低-低(LL)”关联、I值为负时,某区域与周围区域呈“高-低(HL)”或“低-高(LH)”关联。

2.2.2 Logistic回归分析

对于可能出现的多重共线性,首先通过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初步判断。由表二结果可知,X2与X4两个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为0.720209,关联度较高,难以多重共线性不存在,需要通过精确方法进一步确定是否有存在重共线性。本文通过计算方差膨大因子(VIF)的方法具体确定,计算得各个膨大因子都小于10,排除了多重共线性的存在。计算各个解释变量的方差膨大因子的值的结果如下:

贪污腐败的形式之一是私相授受,一方是政府官员受贿,游说团体的说客们往往就扮演了上门贿赂的脚色。第八、九章的分析对象就是这些活动越趋频繁、势力日渐庞大的游说团体。2007年,美国首都华盛顿有经注册的说客约35 800人。游说这一行,作者称之为“游说业” (the lobbying industry),2007年向其客户收取的费用总计高达29亿美元。游说业之势力由此可见一斑。

从表中可以看出,流动老人与户籍老人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婚姻、户口和家庭年收入水平上均存在差异,且通过显著性检验。具体来说,与流入地的户籍老人相比,流动老人以男性居多、年轻、教育程度低、无配偶的比例更高,农业户口的比例更高,且家庭收入较低。

3老年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

3.1 流动老人的特征

为了了解哪些老人更容易流动,流动老人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根据数据中提供的流入地户籍老人数据,将流动老人与流入地户籍老人进行对比结果如下表1。

从单反相机镜头群方面考虑,全画幅系统通常拥有更多的选择,因为这些镜头很多都是来自胶片时代。不过,反过来说,这些胶片时代的“老兵”是否还能应对数码时代高像素机身的冲击,镜头群是否只有数量却没有质量,就需要另外讨论了。反观APS-C单反的镜头群,由于一直被全画幅压制,所以丰富程度无法与全画幅单反相抗衡。再看APS-C和M4/3无反系统,无论机身还是镜头群都是21世纪的产品,性价比以及可用性在设计层面都考虑得更多。

表1 流动老人与流入地户籍老人的差异

变量全样本流动老人非流动老人P值性别 男51.452.449.80.0000 女48.647.650.2年龄 均值67.366.368.80.0000教育 高中以下78.586.366.60.0000 高中及以上21.513.733.4婚姻 无配偶16.817.815.30.0000 有配偶83.282.284.7户口 非农业56.831.495.80.0000 农业43.268.64.2家庭年收入 均值7315.956530.268521.590.0000样本数262981592210376

其中P为流动老人留居迁往地的概率,xi为自变量,α为截距,β为回归系数。

3.2 老年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

流动老人留居意愿情况如表5。

首先,老年人口流出大省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排在前两位的是四川和黑龙江,这两个省流出老人占全国流动老人均在10%以上,其次是安徽和河南,流出老年人口均占了全国流动老年人口的7%以上,接下来是河北、湖南、重庆、湖北、江苏、甘肃,占全国流出老人均在4%以上。

表2 分省全国流动老人规模

省际流动省际流出省际流入净流入净流入/净流出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比值省内流动省内流动/省际流入人数百分比比值北京270.3884111.7081431.1 —————————天津520.722783.872265.3 —————————河北3514.893224.48-290.9 3984.561.2 山西1171.631712.38541.5 2222.541.3 内蒙古2253.131131.57-1120.5 5115.854.5 辽宁1712.384055.642342.4 3313.790.8 吉林2693.74981.36-1710.4 3764.313.8 黑龙江73210.191061.47-6260.1 6867.866.5 上海350.4984611.7781124.2 —————————江苏3054.243595.00541.2 3113.560.9 浙江2253.133715.161461.6 1331.520.4 安徽5647.8520.03-5620.0 1892.1794.5 福建1131.571111.54-21.0 1541.761.4 江西2553.55771.07-1780.3 1251.431.6 山东2583.59320.45-2260.1 1001.153.1 河南5617.81130.18-5480.0 1291.489.9 湖北3144.37680.95-2460.2 1962.252.9 湖南3434.77350.49-3080.1 4034.6211.5 广东831.163324.622494.0 2452.810.7 广西1081.501612.24531.5 3774.322.3 海南110.153274.5531629.7 981.120.3 重庆3184.431582.20-1600.5 5986.853.8 四川94613.171411.96-8050.1 110412.657.8 贵州1211.681411.96201.2 3353.842.4 云南550.771742.421193.2 1511.730.9 西藏80.115297.3652166.1 2222.540.4 陕西1732.41851.18-880.5 2022.312.4 甘肃3014.191411.96-1600.5 3233.702.3 青海731.021592.21862.2 2422.771.5 宁夏190.261592.211408.4 3694.232.3 新疆450.634326.013879.6 1992.280.5 其他70.10————————————合计7185100.007187100.00——————8735100.00———

其次,老年人口流入大省主要分布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上海和北京是我国的人口流入大市,同时也是老年人口流入最多的地方。流入老人分别占全国老人的11.7%以上,其次是西藏和新疆两个西部省份,分别占全国老年省际流动老人的7.3%和6%,接下来是浙江省和辽宁省,分别占5.16%和5.64%。

后期体温正常,但排便干燥、食欲不好的猪可用柴胡、白术、苍术、陈皮各15克,山楂、大黄各30克,芒硝60克,麦芽、神曲各20克,甘草、木通各10克,水煎喂服,每天1剂,连服3剂[4]。

图1 流出老人空间分布 图2 流入老人空间分布

以上将老年人口流动分为省内和省际流动两类,但这种省内省际的划分只是一种很粗略的比较,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地域范围广大的国家,从黑龙江到海南的流动与从浙江到上海流动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为此,以下将进一步对主要老年人口流入省和主要老年人口流出省的影响关系圈进行分析。了解老年人口流出大省的人口流出去向和老年人口流入大省的主要人口来源。

在分析流动老人在流入地留居意愿的影响因素时,因为解释变量留居意愿为二分类虚拟变量(打算留居=1,不打算留居=0),这里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其公式为:

图3 省内流动老人空间分布

3.3 老年流动人口的空间集聚度

为了准确地了解老年流动人口在各省区的集聚程度,这里使用莫兰指数来分析全国老年流动人口的分布情况,图4和图5分别是老人流入省份和流出省份的莫兰散点图。省际流出老人和省际流入老人全局莫兰指数分别为0.237和-0.021,Z(I)分别为2.59和0.24,这表明,老年人口流入省份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点(Z=2.58>+1.96),达到显著性水平。从图4可以看出,流入老人呈现高高集聚的省份有上海、天津、河北;江苏、浙江;新疆、西藏等省份,形成京津冀、长三角和西北三个流入老人的集聚地带。呈现低低集聚的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如河南、湖北、陕西、重庆、四川、江西、安徽等省。老年人口流出地呈现出省际间空间无相关特点(Z=0.24<1.96)。即在省(直辖市、自治区)这一空间单元上不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图5)。

图4 流入老人莫兰散点图 图5 流出老人莫兰散点图

3.4 省际老年人口流动的影响关系圈

第四,对比省内和省际老年流动人口,可以看出,我国老年人口流动以省内流动为主,但差距不是很大,省际流动老人是省内流动老人规模的82.3%。与所有流动人口数据相比(28)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省际流动人口是省内流动人口规模的64%。见王桂新、潘泽翰:我国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现代城市研究,2013,(3):4-12。,老年人口跨省流动的比例更高。从省内老年人口流动来看,流动规模比较大的主要是东北和西部人口大省,依次为四川省、黑龙江省、重庆市、内蒙古自治区四个省份,这些省份的省内流动老人占全国省内流动老人的规模都在在5%以上,四省合计省内流动老人占到全国省内流动老人的1/3。其中,四川省内老年人口流动规模最大,占全国省内流动老人的12.7%。海南、山东、江西、河南、浙江、福建、新疆这些省份,老年人口省内流动规模较小,占全国省内流动老人的规模均在2%以下,其中以海南和山东流动规模最小,分别占全国省内流动老人规模的1.13%和1.15%。

3.4.1 主要老年人口流入省的人口来源

老年人口流入大省主要是上海、北京、西藏、新疆、浙江、辽宁,以下将分析这几个省的老年人口来源。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老年人口流入省的人口来源呈现如下两个特点:

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未涉及地下水的荷载分项系数,只规定了永久荷载效应对结构有利时分项系数可取1.1。表1是国内外其他规范关于水压力与恒荷的分项系数的取值。

表3 主要老年人口流入大省的人口来源

流入省来源省30%以上20%~30%10%~20%5%~10%上海江苏 安徽浙江、河南北京河北黑龙江河南、辽宁、内蒙古、吉林、山东西藏四川重庆、甘肃、河南新疆河南、四川甘肃浙江安徽四川河南、贵州、湖北、江苏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

表4 主要老年人口流出省的人口去向

流出省去向省30%以上20%~30%10%~20%5%~10%四川西藏新疆、重庆浙江、云南黑龙江辽宁河北、北京海南、天津、吉林、上海安徽上海、江苏浙江北京河南新疆、北京、上海浙江、青海、江苏、西藏

第一,老年人口流动呈现出空间上的就近流动。6个老年人口流入大省的主要人口基本上都来自其周边省份,上海的主要流动老人来自于江苏、安徽、浙江等省。北京的主要来自河北、黑龙江、河南等;西藏流入老人主要来自于四川和重庆,其中四川占到了西藏流动老人的60%以上,占绝对优势;新疆的流入老人则主要来自河南、四川和甘肃;浙江主要来自安徽、四川;辽宁主要来自黑龙江、吉林和内蒙。第二,发达地区流入老年的人口来源更广泛,北京、上海、浙江这三个省份,其主要人口来源除了临近省份外,还包括距离更远的省份,属于全国性的老年人口流入地。而新疆、西藏、辽宁这些省份流入老人的来源集中度非常高,主要是几个周边省份,属于地区性老年人口流入中心。第三,上海和浙江距离比较近,其老年人口来源也比较类似,存在很大的交叉,而北京的老年人口来源则主要以北方省份为主。第四,河南省几乎对所有的老年人口流入大省都有影响,说明其影响广度较大,但除了对新疆的影响力较大外,对其他省份的影响都比较弱。四川对西藏、黑龙江对辽宁老年人口流入的影响强度最为明显,西藏流入老人中有60.7%来自四川,辽宁流入老人中,有55.6%来自黑龙江。

3.4.2 主要老年人口流出省的人口去向

老年人口流出大省主要有四川、黑龙江、安徽、河南四个,从表4可以看出,老年人口流出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四个老年人口流出大省的人口流向都比较分散,基本上呈现出全国流动的趋势。其中,河南省和黑龙江省的流出老人影响范围最广,占本省流出老人5%以上的省份均为7个省,而且影响距离比较远,如:黑龙江流向海南的老人占其全部流出老人的7.5%,河南流向新疆的占河南省流出老人的19.1%。安徽的影响范围最小,仅为4个省,且主要集中于其周边的江浙沪,是区域性的人口流出中心。第二,在四个老年人口流出大省中,西藏对四川的影响强度较大,吸纳了四川流出老人的33.9%,辽宁对黑龙江的影响强度较大,吸纳了黑龙江流出老人的30.7%。

4老年流动人口长期留居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上分析了我国老年流动人口的规模、空间分布特征及流动方向,短时间的老年人口流动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的人口结构及养老资源分配不会带来重大影响,但如果这些老人长期居留在迁入地,则会产生对养老公共资源如医疗保健、养老服务、养老设施的需求,以下将考察这些流动老人在流入地的留居意愿以及影响他们留居意愿的因素。

表5 流动老人留居意愿

所有老人省内流动老人省际流动老人打算留居 5382(68.5%)3217(71.1%)2165(65.0%)不打算留居2470(31.5%)1306(28.9%)1164(35.0%)合计 7852(100%)4523(100%)3329(100%) Pearson chi2(1)= 32.9937 Pr = 0.000

流动老人在迁入地的留居意愿用问卷中的问题“您是否打算在本地长期居住(5年以上)?”来测量,如果确定打算在流入地长期居住,则视为具有留居意愿(=1),不打算和没想好的则视为不具有留居意愿(=0)。

表6 影响流动老人留居意愿logistic分析

解释变量是否留居解释变量是否留居性别(男=1)-0.140*(-2.43)流动原因(务工经商为参照)年龄(60-70参照组)照顾子代或孙代0.00810(0.11)70-80-0.0914(-1.18)养老0.647***(8.25)80岁以上0.580**(3.04)迁移距离(跨省为参照)婚姻(有配偶=1)0.568***(6.56)同省跨市0.219**(3.01)户口(农业=1)-0.317***(-4.58)同市跨县0.223**(2.86)教育(高中以上=1)0.0814(0.97)本地朋友(15个以上=1)0.615***(7.03)健康(健康=1)0.0682(0.65)迁入地GDP对数0.863***(5.43)在迁入地是否有健康档案(有=1)0.480***(7.44)迁入地城镇居民收入对数-1.057***(-3.88)父母在老家(有=1)0.0560(0.63)是否参保(是=1)-0.0763(-0.95)家庭收入-0.0911*(-2.16)何地参保(本地=1)0.597***(5.60)常数项2.158(1.41)N6563Prob > chi20.0000 注:括号里是t统计量; * p<0.05,** p<0.01,*** p<0.001

老年流动人口在这里指的是在流入地居住一个月以上,非本区(县、市)户口的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从空间上看,人口流动表现为人口在地理空间位置的改变,对一个特定地区来讲,老年人口流动可分为三部分:一是本地区老人向外的流动,二是本地区以外的老人向本地区的流动,三是本地区内部老年人口的流动。这里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将流动老人分为省际流动老人和省内流动老人,其中,省际流动又分为省际流入和省际流出。从表2可以看出,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流动老人情况表现以下几个特征:

从表5可以看出,流动老人中,绝大多数(68.5%)打算在流入地长期居住,分省际省内流动来看,省内流动老人更倾向于在流入地长期居住,且相关性显著。

为了分析影响流动老人在流入地长期留居意愿,这里将有关的个体特征因素、家庭因素、地域因素以及政策因素作为自变量,一次全部纳入回归方程,回归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结果发现,对流动老人在流入地留居意愿有影响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户口、在流入地是否建立健康档案、家庭平均收入、流动原因、迁移距离、在流入地的朋友数、流入地经济发展水平、流入地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在何处参保等。具体来说,与男性流动老人相比,女性流动老人在迁入地留居的机率更高。70到80岁年龄组的与60到70岁年龄组的流动老人相比,其留居意愿不存在显著差异,但80岁以上的与60到70岁流动老人相比,其留居的机率是后者的1.78倍(exp(-0.140)),这可能是因为80岁以上老人流动主要是出于养老目的,因此留居的可能性最高。从婚姻状况看,有配偶的流动老人留居迁入地的机率是无配偶流动老人的1.77倍,非农业户口比农业户口流动老人留居迁入地的机率要高27.2%。在迁入地建立了健康档案的流动老人留居机率比没建档案的要高61.6%。家庭收入高的流动老人留居迁入地的机率比家庭收入低的机率高。照顾子代或孙代的流动与以务工经商为目的的流动相比,不存在留居机率上的差异,但以养老为目的的流动比以务工经商为目的的流动留居迁入地的机率要高90.9%。与跨省流动相比,省内跨市和市内跨县的流动老人留居的机率更高。在迁入地的朋友数量越多,流动老人留居本地的可能性越高。迁入地的拉力和推力对流动老人留居意愿都有着显著影响,流入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则流动老人长期留居的可能性越高。但迁入地的城市居民收入水平越高,流动老人留居当地的可能性越低,这可能是因为城市居民收入水平高的地方,城市生活成本也相应较高,会抑制流动老人的留居意愿。参加养老/医疗保险地对流动老人的留居意愿也有着显著影响,那些在家乡参保的老人倾向于返回参保地,而在流入地参保的老人留居迁入地的机率更高,医疗保险异地结算的不便对流动老人在迁往地的留居具有负向作用。

另一个方面,对比通过向外发布信息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亲缘、地缘降低了使用成本。有时向亲戚、朋友借用使用权,几乎不需要支付成本,又因为“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也基本上没有信用风险。但这样会使圈外人感到被排挤,但如果换做是自己,也会这样权衡成本、风险、收益,新的合作伙伴,尽管报价低,但违约风险很大,反而支付更高的成本。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国家卫计委2015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本文对我国老年流动人口的规模、特征、空间分布、流动方向、空间集聚度,以及影响流动老人在迁入地的留居意愿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结论如下:

其中,Γ 为离子的吸附量(μg/g),C0、Caq分别为矿物悬浊液的初始浓度和上清液浓度,V为初始溶液体积、m为每次称取的矿样质量。

第一,与流入地的户籍老人相比,流动老人以男性居多,年轻、教育程度低、无配偶的比例更高,且家庭收入较低。

这个时候众人才一哄而上,用绳子捆持刀人。有妇女把小女孩抱在怀里安抚。更多的人,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悄悄站在离牛黄丸较远的地方,默默注视着他钓鱼。

第二,老年人口流动规模呈现省际间的不平衡,老年人口流出大省主要位于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主要是一些人口大省,也是传统的劳动力人口流出大省。而老年人口流入省则主要位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这些经济发达地区,另外西藏和新疆这两个西部省份也是老年人口流入大省,这两个省份的流入老人以务工经商和养老为目的的占多数。从集聚度来看,老年人口流入省呈现空间上的高高、低低集聚特点,即流入老人多的省份其周围也是流入老人比较多的省份,流入老人比较少的省份其周围也是流入老人比较少的省份。

第三,从老年人口省际流出和流入的影响关系圈看,老年人口流动以空间上的就近流动为主,主要流入省的老年人口大都来自其周边省份,但北京是一个全国性的老年人口流入地。从流出情况看,几个人口流出大省的老年人口流出去向比较分散,河南和黑龙江这两个省的老年人口流出去向更为分散,基本上呈现全国流动的趋势。

第四,超过2/3的流动老人打算在流入地长期居住,其留居意愿是个人特征、家庭因素、地域因素、制度因素以及老年人口在流入地的人际关系网络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老年人口流动带来的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再分布会对我国人口政策制定、养老资源配置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此提出建议如下:首先,应该转变将老年人口看作负担而非资源的观点,无论是国外的研究还是我国的研究都表明,流动老人对流入地来说是一种资源而非负担,我国老年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照料孙子女,这对缓解流入地的抚幼压力有着极大的贡献;其次,无论对于流入地还是流出地政府,在进行公共服务尤其是有关养老资源规划时,都应考虑到本省的实际老年人口规模,突破以往以户籍老人为基础的养老资源规模模式,防止资源浪费和资源不足两种情况的出现;第三,继续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将户籍老人所享受的当地政策逐渐普惠到流动老人群体,同时做好各地保障制度的衔接问题,尤其是流动老人最关心的异地医保结算,这是影响流动老人留居意愿的一个重要因素,尽快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联通联保。

舆论监督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转型期的中国,各种社会矛盾突出,加之互联网的推动,社会舆论如沉默多年的火山突然找到了出口,呈井喷式样态迸发。而其道德至上、联合表达和易引起轰动效应的特征又容易对被控诉对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其主动让步。因此舆论监督的有效实现是保护儿童健康权等弱势群体合法权利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于涛方.中国城市人口流动增长的空间类型及影响因素[J].中国人口科学,2012,(4):47-58.

李薇.我国人口省际迁移空间模式分析[J].人口研究,2008,(4):86-96.

刘涛等.中国流动人口空间格局演变机制及城镇化效应——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分县数据的分析[J].地理学报,2015,(4):567-581.

朱传耿,顾朝林,马荣华.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与空间分布[J].地理学报,2001,(5):549—560.

段成荣.省际人口迁移迁入地选择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研究,2001,(1):30—43.

严善平.中国省际人口流动的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7,(1):71—77.

童玉芬,刘爱华.首都圈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及政策启示[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7,(6):103-110

Lee,Everett S.A Theory of Migration[J].Demography,1966,(1):47-57.

Kahana,E.,Motivators,Resources and Barriers in Voluntary International Retirement Migration of the Elderly:the Case of Israel-bound Aged[J].JournalofCross-CulturalGerontology,1986,(2):191-208.

Mcleod K.D.,Parker J.R.,Serow W.J.,Rives N.W.,Determinants of State Flows of Elderly Migrants[J].ResearchonAging,1984,6(3):372-383.

Wiseman R.F.,Roseman C.C.A Topology of Elderly Migration Based on the Decision Making Process[J].EconomicGeography,1979,55(4):324-337.

Litwak,E.,LonginoC.F.,Migration Patterns Among the Elderly: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J],TheGerontologist,1987,27(3):266-272.

李姗.移居与适应:我国老年人的异地养老问题[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16.

Fournier,G.M.,Rasmussen,D.W.,Serow,W.J,Elderly Migration:for Sun and Money[J].PopulationResearchandPolicyReview,1998,7:189-199.

Clark W.A.V.,White K,Modeling Elderly Mobility[J].EnvironmentandPlanningA.1990,22:909-924.

SommersD.G.,Rowell K.R(1992),Factors Differentiating Elderly Residential Movers and Nonmovers.A Longitudinal Analysis[J].PopulationResearchandPolicyReviews.1992,11:249-262.

ChevanA.Holding on and letting go:Residential Mobility During the Widowhood[J].ResearchonAging,1995,17:60-61.

孟向京、姜向群.北京市流动老年人口特征及成因分析[J],人口研究,2004,(6):53-59

SilversteinMerril,Zablotsky Diane L,Health and social precursors of later life retirement Community Migration[J].JournalofGerontology,1996,51:150-157.

AlbertineM.l,Clara H,Distance to Family Members and Relocations of Older Adults[J].JournalofHousingandtheBuiltEnvironment,2009,24:31-46.

齐明珠.老年人口迁移、保障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中加老年人省际迁移的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65.

周皓.省际人口迁移中的老年人口[J].中国人口科学,2002,(2):35-41.

吴要武.独生子女政策与老年人迁移[J].社会学研究,2013,(4):49-73.

Karen Smith Conway;Jonathan C.Rork.Income Tax Preferences for the Elderly[J].PublicFinanceReview,2008,36:523-562

张伊娜、孙许昊.老年人口迁移的特征和影响:文献综述[J].西北人口,2012,(4):27-31. ▲

ElderlyMigrantsinChina:SpatialDistributionandResidenceWillingnessinDestination——BasedontheDynamicMonitoringDataofFloatingPopulationin2015

JING Xiao-fen

(CollegeofHumanitiesandSocialDevelopment,NorthwestA&FUniversity,Yangling7121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aging and population mobility,elderly migrant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a.Based on the dynamic monitoring data of floating population from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in 2015,we conduct GIS technology to analysis the amount of elderly migrants in China,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heir willingness to stay in destin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compared with the registered elderly,the elderly migrants are more male,younger,less educated ,more widowed,more agricultural accounts,and lower family income;most of the elderly migrants are intra-provin-cial floating,Sichuan and Heilongjiang have more intra-provincial floating elderly than the other provinces.The destination of inter-provincial floating elderly mainly located in Pearl River Delta,the Yangtze River Delta,Beijing-Tianjin-Hebei area,Xinjiang and Tibet;more than 2/3 elderly migrants intend to stay in destination.The willingness is associated with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family support,destin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ocial policy.Responsive policies and social services should be made to help elderly migrants to adapt to new environment and make them live better in destination communities.

Keywords:Aging Population;Elderly Migrants;Spatial Distribution;Residence Willingness

中图分类号:C922

收稿日期:2018-08-30;修订日期:2019-01-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老龄人口空间迁移与养老资源优化配置研究”(7150320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固定观测点项目“家庭结构变化与农村养老资源优化配置”(2017RWZX01)。

作者简介:景晓芬(1975—),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人口迁移、人口老龄化。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668(2019)04-0034-10

标签:;  ;  ;  ;  ;  ;  ;  ;  ;  ;  ;  

景晓芬:老年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及长期居留意愿研究——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