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乳液技术在水性聚合物微乳液制备中的研究进展

微乳液技术在水性聚合物微乳液制备中的研究进展

一、微乳液技术在制备水基高聚物微乳液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勇力[1](2019)在《两亲分子型离子液体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离子液体克服了很多传统有机溶剂的缺点,作为一种“可设计性”溶剂,具有很多优点,发展潜力极大。其中,结合了离子液体“可设计性”和表面活性剂双亲结构的两亲型离子液体,是一种新兴的,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物质。本文选用具有表面活性剂和离子液体特性的新型离子液体—两亲型离子液体四丁基膦氯合氯化铁盐和十四烷基三丁基膦氯合氯化铁盐([P4444]FeCl4和[P44414]FeCl4)。[P4444]FeCl4和[P44414]FeCl4在水溶液中,与传统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相互作用及对其临界胶团浓度(cmc)的影响,结果发现其虽然具有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却不会在水溶液中聚集成胶团,在水溶液中不与CTAB发生作用,也不会影响传统表面活性剂的cmc值。[Bmim]Cl、[P4444]FeCl4和[P44414]FeCl4加入AOT/环己烷体系中,形成离子液体微乳液。离子液体可以影响油水界面膜的性质,采用滴定法测得离子液体微乳液的最大增容水量;电导法研究了温度对离子液体微乳液的影响;红外法研究了离子液体浓度和含水量变化的影响,不同状态的增容水百分比含量变化,得出三种离子液体作用的方式;纳米粒径分析仪,测定不同浓度的离子液体形成的微乳液粒径分布。通过类比传统的表面活性剂双水相体系和离子液体/盐双水相体系,萃取生物小分子色氨酸,效果良好。依据以上实验,研究了两种表面活性剂结构的离子液体[P4444]FeCl4和[P44414]FeCl4,在一定的配比和盐的浓度下可形成[P4444]FeCl4([P44414]FeCl4)/SDS(SDBS)/柠檬酸钠体系双水相,同时以[Bmim]Cl作为参照,也可以形成这种类型的双水相。采用偏光显微镜研究了上下相的聚集状态,发现上相呈液晶态,并用其萃取染料二甲基酚橙,效果良好。此项研究不仅有助于填补对季膦盐离子液体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空白,也有助于对微乳液中不同状态的增容水的调节,为其作为纳米反应器和生物膜模型提供理论支持。

朱仁[2](2015)在《基于鼠李糖脂的柴油增溶蓖麻油微乳燃料构建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植物油是一种天然可再生的液体燃料,已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最具有潜力和最理想的石油替代能源。但是植物油有很多不利于直接应用于现有柴油机的缺点,如高粘度、低热值、高点火温度、高腐蚀性和高残炭含量等。因此必须对植物油做进一步的改善。而以柴油微乳液增溶植物油则是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本研究以柴油为连续相,以鼠李糖脂为表面活性,以正构醇(正丁醇、正戊醇、正己醇、正庚醇、正辛醇)为助表面活性剂,通过微乳化技术构建的油包水型柴油微乳液,再对蓖麻油进行增溶。考察不同乳化条件下得到的油包水型柴油微乳液对蓖麻油增溶能力的影响,如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的浓度、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助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蓖麻油/柴油的体积比等。得出油包水型蓖麻油/柴油微乳液的最佳构建条件为:表面活性剂浓度为50g/L,以正辛醇为助表面活性剂,且助表面活性剂浓度(C/S)为0.60,蓖麻油/柴油的体积比(V/D)为0.18。同时,对取得的蓖麻油/柴油微乳液进行特性分析,包括燃料特性分析、元素分析、稳定性分析等。其中燃料特性包括燃料的粘度、含水率、密度、热值、浊点、倾点和铜片腐蚀性等。同时对蓖麻油和柴油也分别进行上述特性测定,并将三者进行比较,分析油包水型蓖麻油/柴油微乳液作为替代燃料的可能性及不足。结果显示与蓖麻油相比,油包水型蓖麻油/柴油微乳液的特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粘度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表现出更好的燃烧性能。但是与标准的柴油燃料相比,还是有一些特性仍不理想,例如热值和稳定性等,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但是油包水型蓖麻油/柴油微乳燃料在燃油利用率和尾气中污染物的排放方面有所改善。总体而言,利用油包水型柴油微乳液对蓖麻油增溶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植物油改善方法。微乳化技术是有效利用植物油的一个方向。油包水型蓖麻油/柴油微乳液作为燃料替代品,有着非常好的应用前景与实用价值。

王雪丽[3](2014)在《以Span80为表面活性剂的柴油微乳液对生物油增溶能力的探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油(Bio-oils),是将生物质在高温下热裂解生成的一种液体燃料,作为一种可再生生物能源,已经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最有潜力和最理想的石油替代能源。通过热裂解直接得到的生物油有很多不利于燃烧的缺点,如高含水量和含氧量,低热值,高点火温度,高粘度,强腐蚀性;与化石燃料不混溶性,高残炭含量,相分离等。因此必须对生物油进行提质。而以柴油微乳液对生物油增溶则是一种简单快捷的生物油提质方法。本研究采用微乳化技术制备的生物油/柴油微乳液以柴油为连续相,以Span80为表面活性,以正构醇(正丁醇、正戊醇、正己醇、正庚醇、正辛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对模拟生物油进行增溶。考察不同乳化条件下得到的柴油微乳液对生物油增溶能力的影响,如生物油/柴油的体积比、表面活性剂Span80的浓度、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助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等。得出生物油/柴油微乳液的最佳增溶条件为:生物油/柴油的体积比(B/D)为5:5,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36mol/L,以正辛醇为助表面活性剂,且助表面活性剂浓度(C/S)为0.40。同时,对取得的生物油/柴油微乳液进行特性分析,包括元素分析、燃料特性分析和热重分析等。其中燃料特性包括燃料的粘度、密度、热值、浊点、倾点、含水率、热稳定性和铜片腐蚀性等。同时对生物油和柴油也分别进行上述特性测定,并将三者进行比较,分析生物油/柴油微乳液作为替代燃料的可能性及不足。结果显示与生物油相比,生物油/柴油微乳液的特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各项性能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表现出更好的燃烧性能。但是与标准的柴油燃料相比,还是有一些特性仍不理想,例如粘度和稳定性等,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总体而言,利用柴油微乳液对生物油增溶是一种简单可行的生物油提质方法。微乳化技术是有效利用生物油的一个方向。生物油/柴油微乳液作为燃料替代品,有着非常好的应用前景与实用价值。

范念念[4](2014)在《水性重防腐涂料用苯丙微乳液的合成及其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为主单体,丙烯酸(AA)为羧基功能单体,采用半连续滴加工艺,制备了综合性能较优的高固含量低乳化剂用量的苯丙微乳液。分别探讨了乳化剂种类及用量、助乳化剂用量、丙烯酸用量及加入方式、硅烷偶联剂用量对苯丙微乳液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论文工作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探讨乳化剂种类及用量、助乳化剂用量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分别选用三种不同类型的阴离子乳化剂: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DNS-86)、1-丙烯基-α-羟基烷基磺酸钠(COPS-1)、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两种不同的非离子乳化剂:聚氧乙烯-4-酚基醚硫酸铵盐(CO-436)、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OP-10),复配成六个乳化体系,其中DNS-86/OP-10乳化体系的乳液综合性能较好。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单体乳化剂比(M/S)值为12.5、助乳化剂异丙醇占乳化剂总量的1/3、阴非离子比为2:1、反应温度为80±1℃时,制得固含量为39.37%、粒径为60-70nm稳定的微乳液。第二部分是研究羧基功能单体AA用量及加入方式对苯丙微乳液羧基分布的影响,羧基分布又如何影响乳液及其乳胶膜的各项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羧基单体AA用量增加,乳液的表面羧基含量(Cs)、包埋羧基含量(Cb)及自由羧基含量(Cf)均增加;AA不同的加入方式对羧基分布有较大的影响,AA一半加入到种子中,一半混在单体中全程滴加时,表面羧基含量(Cs)最大,而AA一次性全部加入到种子中时,包埋羧基含量(Cb)最大。表面羧基含量越大,乳液的粘度越大、乳胶膜的耐热性、力学性能越好但耐水性和耐酸碱性越差。当AA含量为2%,并且加入方式为一半加入到种子中,一半混在单体中全程滴加时制得的微乳液综合性能较好。第三部分是分别用两种不同的硅烷偶联剂:Y-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AC-76)改性苯丙微乳液。通过研究不同用量硅烷偶联剂对乳胶膜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硅烷偶联剂加入量的增加,乳胶膜表面褶皱增多、表面能先降低后几乎不变、交联度先增大后几乎不变、膜的耐水和耐酸碱性均先变好后变差、耐热性有所提高;KH570的加入可以提高乳胶膜的拉伸强度但柔韧性降低,而加入AC-76虽拉伸强度提高幅度较低但乳胶膜可以保持较好的柔韧性。

王以元[5](2012)在《纸纤维织物涂层整理剂微乳液的研制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在很多行业逐渐采用纸纤维织物。但由于纸纤维固有的强度低、易吸水、易霉变、光泽差等缺点,在实际应用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其性能不能被人们所接受。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对纸纤维织物进行涂层整理,通过特殊的涂层整理剂的使用,以赋予其不同的性能。如何采用先进的合成技术制得综合性能更好的整理剂以提升纸纤维织物的综合性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半连续滴加工艺制备了乳化剂含量1.8%,固含量40%的用于纸纤维织物涂层整理的聚丙烯酸酯微乳液。对聚合工艺、聚合单体、乳化剂、助乳化剂、引发剂、聚合条件等进行了优选,并对合成过程中聚合温度、氨化温度、加料方式、分子量调节剂的用量、釜底引发剂用量、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用量比(St/MMA)、pH缓冲剂用量等对微乳液聚合及其性能的影响作了较系统的研究。在微乳液配方体系原料优选的过程中,确定了硬单体为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软单体为丙烯酸丁酯;功能单体为甲基丙烯酸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乳化剂为K12、助乳化剂为正丁醇;引发剂为过硫酸钠、过硫酸铵复合体系。在对微乳液聚合工艺的研究中,确定了较适宜的操作条件为:采用半连续法单体直接滴加工艺;聚合温度为78~82℃,氨化温度为60~70℃;引发剂采用间歇补加的方式,补加时间为每1h补加一次,4h补加结束;混合单体滴加时间为4h,功能单体水溶液滴加时间为4.5h;其中,引发剂用量为占单体总量的1%,其中初引发占引发剂总量的60%;单体直接滴加,无种子;St/MMA=1:1;分子量调节剂用量为0.2%;pH缓冲剂用量为0.3%。根据纸纤维整理剂的应用要求,确立了用于织物涂层整理的微乳液配方,并按配方条件进行了工业规模的放大生产。以工业放大产品为基础,通过添加一定比例的其他助剂进行了整理剂配方调整,优选了合适的成膜助剂、增韧剂和防粘剂。通过对整理后的纸纤维织物的性能检测表明:经过所研制的涂层整理剂处理后的织物,其防水透气性、耐久性、实用性、美观性大大提高,达到了预期的应用效果。

李刚,李小红,张治军[6](2011)在《铜纳米材料的制备》文中研究指明纳米铜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在光学、电子、催化、抗菌、润滑、聚合物填充改性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研究者已经利用多种合成方法制备了不同尺寸和形貌的铜纳米材料。本文综述了目前铜纳米材料的几种常用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还原法、微乳液法、多元醇法、有机前驱体热分解法、电化学法等,评述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在化学还原法中配体对无机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我们详细介绍了不同分子配体在铜纳米材料尺寸和形貌控制以及表面功能化等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最后结合本课题组在纳米材料制备方面的工作,对铜纳米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成朋[7](2011)在《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的性质及作药物载体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分子可以形成多种缔合结构,溶致液晶和微乳液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两种表面活性剂分子聚集体。溶致液晶具有相态丰富、结构可调控等特殊的优点,因而在食品、药品、材料合成、家具产品等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微乳液是由表面活性剂、油、助表面活性剂和水形成的各向同性,外观透明或半透明的热力学稳定体系。微乳液具有粒径小、透皮能力强、良好的增溶性和靶向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工程、纳米材料的制备、农药喷洒、燃料、化妆品及三次采油等领域。本论文从扩展溶致液晶和微乳液在药物载体方面应用角度出发,首先,选取了几种低毒性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大分子嵌段共聚物,并研究了这几类表面活性剂以及其复配体系的溶血性,在此基础上分别绘制了三个溶致液晶体系和三个微乳液体系的拟三元相图。其次,利用偏光显微镜和流变学方法等手段考察了C12APG/油酸/0.9%生理盐水体系、C12APG/油酸/水体系以及C12APG/0.9%生理盐水/香叶醇体系三个溶致液晶体系溶致液晶的形成、动态流变性质、稳态流变性质以及体系的相态展开研究,得到创新性结果;利用电导率法和循环伏安法等手段考察了Tween80/异丙醇/丁酸乙酯/生理盐水体系和Tween80/EPE/异丙醇/丁酸乙酯/生理盐水体系以及Tween80/C12APG/异丙醇/丁酸乙酯/生理盐水体系的相行为及其相结构转变。进一步研究了以上体系作为药物载体在药物控释方面的应用。以上工作在表面活性剂的实际应用和基础理论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论文包括如下五章内容:1.表面活性剂聚集体溶致液晶和微乳液的性质本章中系统的阐述了溶致液晶(立方状、六角状和层状)和微乳液(油包水型、双连续型和水包油型)的性质和应用以及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烷基糖苷类和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已成为药物传输系统的重要成分,但是以药物载体为目标的烷基糖苷类溶致液晶和聚氧乙烯类微乳液的报道相对较少,因此在论文的三、四章我们展开了对烷基糖苷类溶致液晶和聚氧乙烯类微乳液的相态及性质的研究。2.表面活性剂溶血作用以及低溶血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探索本章首先介绍了各类表面活性剂的溶血作用,介绍了具体的溶血试验和溶血机理以及抗溶血和降溶血,然后通过具体的实验以新鲜的兔血为对象研究了烷基糖苷类和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体系的溶血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相同浓度下吐温80和大分子嵌段共聚物都使烷基糖苷的溶血性数值降低,但从总的溶血趋势看,吐温使烷基糖苷的溶血作用趋于平和而大分子嵌段共聚物使烷基糖苷的溶血趋势更加明显;2、当吐温和大分子嵌段共聚物同时作用于烷基糖苷时,吐温对烷基糖苷的影响起主导作用;3、C12APG、EPE(Al-4)以及吐温80在低浓度下溶血活性都相对较低,并且都属于非离子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因此可以考虑将C12APG、EPE(Al-4)以及吐温80或者其复配体系应用于制药工业。3.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体系的液晶相行为及流变性质本章以香叶醇油酸为药物辅料,开展了对C12APG/油酸/0.9%生理盐水体系、C12APG/油酸/水体系以及C12APG/0.9%生理盐水/香叶醇体系三个溶致液晶体系相态和流变性质的研究。首先在37℃绘制了C12APG/油酸/0.9%生理盐水体系、C12APG/油酸/水体系以及C12APG /0.9%生理盐水/香叶醇体系三个溶致液晶体系拟三元相图,然后通过流变技术和偏光显微镜对三个体系展开了流变性质的研究。研究表明三个体系所形成的溶致液晶都为层状液晶。4.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体系的微乳相行为及其相结构本章以丁酸乙酯为油相以异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开展了对Tween80/异丙醇/丁酸乙酯/生理盐水体系和Tween80/EPE/异丙醇/丁酸乙酯/生理盐水体系以及Tween80/C12APG/异丙醇/丁酸乙酯/生理盐水体系三个微乳液体系相行为及其相结构转变的研究。首先在37℃绘制了Tween80/异丙醇/丁酸乙酯/生理盐水体系和Tween80/EPE/异丙醇/丁酸乙酯/生理盐水体系以及Tween80/C12APG/异丙醇/丁酸乙酯/生理盐水体系三个拟三元相图,然后通过电导率法和循环伏安法对其相结构转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微乳结构在较低盐水浓度下形成油包水型微乳,在中等盐水浓度转变为双连续型结构,在高盐水浓度连续转变为水包油型结构。5.姜黄素在烷基糖苷液晶体系以及Tween80微乳体系中的释放行为溶致液晶和微乳液体系具有热力学稳定,生物可降解性,类似于生物膜,包封和缓释药物并且能够保护被包封的药物等优点,因此,它们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大关注。本章中我们分别用三种溶致液晶和三种微乳液作为药物载体,以姜黄素作为被载药物进行了药物载体方面的研究。研究表明:六种体系都对姜黄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缓释。

李玲[8](2011)在《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中微乳液的形成》文中指出本论文主要研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分别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聚氧乙烯(9)醚(AEO9)和辛基苯酚聚氧乙烯(10)醚(TX-100)复配体系形成的微乳液的相行为等。用“鱼状”相图法研究CTAB/AEO9/醇/油/盐水和CTAB/TX-100/醇/油/盐水溶液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和增溶性能;并考察盐水溶液、油、温度以及醇等不同因素对该体系中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固定摩尔比条件下相行为的影响;又用拟三元相图法研究CTAB/AEO9 (TX-100) /正丁醇/正辛烷/水(或盐水)溶液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并利用测量电导率的方法来研究形成微乳液的结构及其结构转变;并研究了制备新型复合材料Al2(WO4)3的前驱体的方法,从而为微乳液技术制备纳米颗粒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论文包括以下四部分:一、绪论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复配的意义和表面活性剂复配的各种类型;概述了微乳液的结构、性质,详细介绍了微乳液的形成机理:瞬时负界面张力理论、双重膜理论、几何排列理论、R比理论;综述了微乳液的表征方法和应用。最后总结了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二、CTAB/AEO9复配表面活性剂体系中相微乳液相行为的研究利用ε-β“鱼状”相图法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聚氧乙烯(9)醚(AEO9)以不同摩尔比复配体系的中相微乳液的相行为。并对CTAB/AEO9复配体系讨论了电解质浓度、助表面活性剂、油相和温度等因素对该微乳液体系增溶能力的影响。1.从“鱼状”相图中可以清楚地观察到,随着醇浓度的增加的相转变WinsorⅠ→Ⅲ→Ⅱ。无论是向CTAB体系中加入少量的AEO9,还是向AEO9体系中加入少量的CTAB,CTAB/AEO9/油/醇/NaCl水溶液微乳液体系的增溶性能均比原来单一表面活性剂体系形成的微乳液的增溶性能有明显增强。2.无机盐氯化钠的加入更加促进体系中相微乳液的形成,随着水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的增加,体系形成单相微乳液所需的醇量(εE)减小,其增溶能力的顺序:10 % > 7.5 % > 5 % > 2.5 %。3.随着油分子碳链长度的增加,形成中相微乳液所需的醇和表面活性剂的量大幅度增加,而形成单相微乳液能力的顺序为: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4.不同的温度对CTAB/AEO9微乳液体系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所形成微乳液体系的增溶能力顺序是:40℃> 50℃> 25℃> 30℃.5.助表面活性剂醇的碳链越长,形成的微乳液体系的增溶能力越大。三、CTAB/TX-100复配表面活性剂体系中相微乳液相行为的研究利用ε-β“鱼状”相图法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辛基苯酚聚氧乙烯(10)醚(TX-100)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考察了氯化钠溶液浓度(5 %,7.5 %,10 %)、不同烷烃(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短链醇(正丁醇,正戊醇)等因素对该体系微乳液增溶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因素对CTAB/AEO9和CTAB/ TX-100微乳液体系影响。1.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比单一表面活性剂体系形成的微乳液具有更强的增溶性能;2.由于无机盐氯化钠的加入更加促进体系中相微乳液的形成;3.随着油分子碳链长度的减少和助表面活性剂分子碳链长度的增加,越有利于微乳液的相转变。4.通过对CTAB/AEO9和CTAB/TX-100复配体系中形成中相微乳液的比较,不同因素对两种体系的影响趋势几乎是一致,但是相同条件下,CTAB/AEO9复配体系形成的中相微乳液的增溶能力较大。四、用电导率法研究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中微乳液结构研究了CTAB/AEO9/正丁醇/正辛烷/水或盐水体系和CTAB/TX-100/正丁醇/正辛烷/水或盐水体系的拟三元相图,讨论了微乳液单相区的微观结构,并研究了在油包水微乳区制备Al2(WO4)3前驱物的方法。1. CTAB/AEO9/正丁醇/正辛烷/水体系形成的微乳液单相区比CTAB/TX-100/正丁醇/正辛烷/水体系形成的微乳液单相区稍小;无机盐电解质的加入使得两个体系所形成的微乳液单相区均减小。2.从CTAB/AEO9 (TX-100)/正丁醇/正辛烷/水体系微乳液的电导率曲线可以识别微乳的三种微结构,即油包水、水包油及二连续型。开始体系电导率随含水量增加而呈直线上升,而后增加缓慢达到最大值,之后又随着含水量的进一步增加,电导率值开始下降。3.从CTAB/AEO9 (TX-100)/正丁醇/正辛烷/盐水体系的电导率曲线可以看到,在含水量较少时,电导率随盐水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在纯水体系中的变化趋势相同,随着盐水含量的增加又呈非线性增加,最后又随着盐水含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大。因此,可以根据盐水体系中微乳液电导率曲线的两个折点,将整个微乳液单相区划分为W/O、B.C和O/W区。

王洪海,王登生,林颖[9](2010)在《微乳液型脱漆剂的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研制了一种含水量30%(质量分数)的W/O型微乳液,作为脱漆剂应用于工业上脱除漆膜,效果明显。在脱除温度、挥发性、耐腐蚀性、稳定性等方面明显占优,可应用于脱除聚氨酯、环氧树脂等漆膜。

崔轶[10](2010)在《二乙烯基苯空心泡沫微球的制备与表征》文中提出当今世界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能源问题日益严重,清洁、高效将是人类以后对能源来源的终极要求。惯性约束核聚变(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 ICF)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ICF研究中,为了提高能量增益,需要尽量降低靶丸的密度,提高燃料的浓度。泡沫材料具有多孔,高比表面积的特点,不仅可以吸附大量燃料液态氘氚,而且通过泡沫结构中微米级的蜂窝孔径有助于固体氘氚形成较细的晶粒,有效提高表面光洁度,最终形成具有光滑表面的冰层。所以,泡沫多孔聚合物空心微球作为一种可以获得能量高增益的靶型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开始作为低温冷冻靶应用于ICF实验中。靶丸的设计者认为泡沫材料的元素组成以只含有C、H为最好,所以,二乙烯基苯(DVB,C10H10)泡沫多孔聚合物作为一种可以获得能量高增益的靶型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开始作为低温冷冻靶应用于ICF实验。本论文主要目的是制备适用于ICF研究的空心泡沫微球。首先,本文根据微乳液技术和微流体技术,参考相关文献,设计组装了几套双重微乳粒的制备装置,其中包括三喷嘴双重微乳粒制备装置、T型微通道双重微乳粒制备装置、双T微通道微乳粒制备装置和新型三喷嘴双重微乳粒制备装置。利用这几种装置,以DVB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溶液为中间油相,制得了直径0.64.0 mm,壁厚803500μm的DVB双重微乳粒。同时分析了各装置的优缺点,讨论了各装置对双重微乳粒尺寸控制的影响因素。然后,利用水平旋转水浴加热方式,使所制得的DVB双重微乳粒凝胶固化,优化了实验条件,提高了双重微乳粒到凝胶微球的转化率,再利用超临界CO2干燥方式将凝胶后微球干燥,避免了常压下干燥出现的泡孔收缩坍塌的现象发生,但仍有较大的收缩。其次,利用各种测试方法包括光学显微镜、电子扫描显微镜和X射线透射显微镜等,对所制得的DVB空心泡沫微球的尺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所制得的DVB空心泡沫微球球形度大于99 %,不同心度小于5 %,符合ICF实验要求。最后,通过界面缩聚在微球表面进行了聚对乙烯基苯酚(PVP)涂层,对DVB凝胶微球涂层做了初步研究,为以后对DVB微球外层进行聚合物辉光放电涂层(GDP)做好了准备。

二、微乳液技术在制备水基高聚物微乳液中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乳液技术在制备水基高聚物微乳液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两亲分子型离子液体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绿色化学
    1.2 离子液体
        1.2.1 离子液体的分类
        1.2.2 离子液体的特点
    1.3 表面活性剂
        1.3.1 表面活性剂分类
        1.3.2 表面活性剂的聚集行为和cmc
        1.3.3 胶团与反胶团
        1.3.4 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前景
        1.3.5 两亲型离子液体—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
        1.3.6 两亲型离子液体的发展前景
    1.4 聚集状态及研究方法
        1.4.2 电导分析法法
        1.4.3 激光粒度分析仪
        1.4.4 动态光散射—粒径测量
        1.4.5 差示扫描量热法
    1.5 微乳液
        1.5.1 增容水
        1.5.2 反相微乳液
        1.5.3 离子液体微乳液
        1.5.4 微乳液的应用
    1.6 双水相
        1.6.1 双水相的种类
        1.6.2 影响双水相分配系数的因素
        1.6.3 双水相的研究方法
        1.6.4 双水相萃取的应用
    1.7 选题背景、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7.1 选题背景
        1.7.2 研究内容
        1.7.3 创新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2.2 实验步骤
        2.2.1 电导法对cmc的测定
        2.2.2 最大增容水量的测定
        2.2.3 红外法测定不同状态增容水百分含量
        2.2.4 SDS/CTAB双水相成相条件探究
        2.2.5 [Bmim]Cl/无机盐双水相成相条件探究
        2.2.6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柠檬酸钠双水相成相条件探究
        2.2.7 偏光显微镜
        2.2.8 粒径的测量
3 两亲型离子液体与表面活性剂cmc
    3.1 两亲型离子液体的cmc
    3.2 两亲型离子液体对表面活性剂cmc的影响
    3.3 小结
4 AOT/环己烷/离子液体微乳液
    4.1 最大增容水量
    4.2 温度对离子液体微乳液体系电导率的影响
    4.3 红外光谱法探究不同状态增容水百分比含量变化
        4.3.1 浓度对不同状态增容水百分比含量的影响
        4.3.2 含水量对不同状态增容水百分比含量的影响
    4.4 离子液体微乳液的纳米粒径分析
        4.4.1 浓度对离子液体微乳液粒径大小分布的影响
    4.5 小结
5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盐双水相
    5.1 SDS/CTAB双水相
        5.1.1 SDS/CTAB成相条件
        5.1.2 SDS/CTAB双水相萃取色氨酸
        5.1.3 H_2O量对SDS/CTAB双水相分配系数的影响
    5.2 [Bmim]Cl/无机盐双水相
        5.2.1 无机盐与[Bmim]Cl成相情况
        5.2.2 K_2HPO_4、KOH和 K_2CO_3 对[Bmim]Cl/盐双水相萃取率影响
    5.3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柠檬酸钠双水相
        5.3.1 季膦盐离子液体/柠檬酸钠双水相的温敏性
        5.3.2 B[mim]Cl/表面活性剂/柠檬酸钠双水相体系
        5.3.3 SDS/季膦盐离子液体/柠檬酸钠双水相体系
        5.3.4 SDBS/季膦盐离子液体/柠檬酸钠双水相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鼠李糖脂的柴油增溶蓖麻油微乳燃料构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生物质能源概况
        1.1.1 生物质能源分类与利用
        1.1.2 生物质能源的特点
    1.2 蓖麻油的性质与利用
        1.2.1 蓖麻油的性质
        1.2.2 蓖麻油的组成
        1.2.3 蓖麻油的利用
    1.3 鼠李糖脂的性质与结构特点
        1.3.1 鼠李糖脂的性质
        1.3.2 鼠李糖脂的结构特点
    1.4 微乳燃料
        1.4.1 微乳燃料的特点
        1.4.2 微乳燃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5 微乳理论
        1.5.1 微乳液类型
        1.5.2 微乳液的形成机理
        1.5.3 微乳液的增溶作用
    1.6 微乳液燃烧理论 —微爆效应
        1.6.1 微爆效应产生机制
        1.6.2 微爆效应对燃油的改善机制
    1.7 研究目标与内容
        1.7.1 研究目标
        1.7.2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思路
    2.3 实验材料
        2.3.1 实验主要试剂
        2.3.2 实验主要仪器
    2.4 实验主要内容及分析方法
        2.4.1 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
        2.4.2 O/W型蓖麻油/柴油微乳液的配制
        2.4.3 柴油微乳液的相行为研究
        2.4.4 最佳反应因素的确定
        2.4.5 W/O型蓖麻油/柴油微乳液的特性分析
        2.4.6 稳定性研究
第3章 油包水型蓖麻油/柴油微乳燃料构建
    3.1 柴油微乳液相行为研究
        3.1.1 拟三元相图法
        3.1.2 电导率法
    3.2 最佳反应条件的确定
        3.2.1 鼠李糖脂浓度的影响
        3.2.2 助表面活性剂种类的影响
        3.2.3 助表面活性剂浓度(C/S)的影响
        3.2.4 增溶蓖麻油量(V/D)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油包水型蓖麻油/柴油微乳燃料特性分析
    4.1 燃料特性分析
    4.2 元素分析
    4.3 油包水型蓖麻油/柴油微乳燃料稳定性分析
        4.3.1 热稳定性
        4.3.2 长期储存稳定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目录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致谢

(3)以Span80为表面活性剂的柴油微乳液对生物油增溶能力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生物油概况
        1.1.1 生物油的物理化学性质
        1.1.2 生物油提质的方法
    1.2 微乳液理论
        1.2.1 微乳液类型
        1.2.2 微乳液的制备
        1.2.3 微乳液的增溶作用
    1.3 生物油/柴油微乳液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主要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分析方法
        2.3.1 模拟生物油的配制
        2.3.2 生物油/柴油微乳液的配制
        2.3.3 生物油/柴油微乳液的特性分析
第3章 不同乳化条件对生物油增溶能力的影响
    3.1 生物油/柴油体积比(B/D)和助表面活性剂种类对增溶能力的影响
        3.1.1 实验条件概述
        3.1.2 B/D 和助表面活性剂类型对指标 S 的影响
        3.1.3 B/D 和助表面活性剂类型对指标 E 的影响
        3.1.4 综合分析
    3.2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增溶能力的影响
        3.2.1 实验条件概述
        3.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 助表面活性剂浓度(C/S)对增溶能力的影响
        3.3.1 实验条件概述
        3.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柴油微乳液特性分析
    4.1 元素分析
    4.2 燃料特性分析
    4.3 热重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4)水性重防腐涂料用苯丙微乳液的合成及其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水性重防腐涂料用乳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微乳液
        1.3.1 微乳液特点
        1.3.2 微乳液分类及成核机理
        1.3.3 微乳液形成三种理论学说
        1.3.4 微乳液聚合物应用
        1.3.5 微乳液聚合改性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2.1.1 主要原料与规格
        2.1.2 实验设备及仪器
    2.2 苯丙微乳液的制备
        2.2.1 微乳液聚合基本配方
        2.2.2 微乳液聚合工艺
    2.3 分析与测试
        2.3.1 微乳液基本性能的表征
        2.3.1.1 固含量及转化率
        2.3.1.2 粘度
        2.3.1.3 乳胶粒径及分布
        2.3.1.4 乳胶粒形态
        2.3.1.5 表面张力
        2.3.1.6 羧基分布
        2.3.2 微乳液稳定性的表征
        2.3.2.1 聚合稳定性
        2.3.2.2 离心稳定性
        2.3.2.3 冻融稳定性
        2.3.3 乳胶膜性能的表征
        2.3.3.1 成膜性
        2.3.3.2 吸水率
        2.3.3.3 耐酸(碱)性
        2.3.3.4 接触角
        2.3.3.5 耐热性能
        2.3.3.6 力学性能
        2.3.3.7 乳胶膜的红外光谱分析及交联度的测定
        2.3.3.8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2.3.3.9 附着力,柔韧性,耐冲击性和光泽度
第三部分 结果与讨论
    3.1 高固含量低乳化剂用量苯丙微乳液的合成
        3.1.1 乳化体系的选择
        3.1.2 单体与乳化剂质量比(M/S)
        3.1.2.1 M/S对微乳液基本性能的影响
        3.1.2.2 M/S对微乳液离心稳定性的影响
        3.1.2.3 M/S对乳胶膜耐水,耐酸、碱的影响
        3.1.2.4 M/S选择小结
        3.1.3 助乳化剂用量
        3.1.3.1 助乳化剂用量对微乳液基本性能的影响
        3.1.3.2 助乳化剂用量对微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3.1.3.3 助乳化剂用量对乳胶膜耐水,耐酸、碱性的影响
        3.1.3.4 助乳化剂用量选择小结
        3.1.4 阴非离子乳化剂配比选择
        3.1.4.1 阴非离子配比对微乳液基本性能的影响
        3.1.4.2 阴非离子配比对微乳液离心稳定性的影响
        3.1.4.3 阴非离子配比对微乳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3.1.4.4 阴非离子配比对乳胶膜耐水性的影响
        3.1.4.5 阴非离子配比对乳胶膜耐酸、碱性的影响
        3.1.4.6 阴非离子配比选择小结
        3.1.5 聚合温度选择
        3.1.5.1 聚合反应动力学
        3.1.5.2 聚合温度对微乳液性能的影响
        3.1.5.3 聚合温度选择小结
        3.1.6 小结
    3.2 丙烯酸含量及加入方式对苯丙微乳液性能的影响
        3.2.1 AA含量对苯丙微乳液的影响
        3.2.1.1 AA含量对微乳液羧基分布的影响
        3.2.1.2 AA含量对微乳液基本性能的影响
        3.2.1.3 AA含量对微乳液冻融稳定性、表面形貌的影响
        3.2.1.4 AA含量对微乳液离心稳定性的影响
        3.2.1.5 AA含量对乳胶膜耐水,耐酸、碱性的影响
        3.2.1.6 AA含量对乳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3.2.1.7 AA含量对乳胶膜热稳定性的影响
        3.2.1.8 AA含量对乳胶膜其他性能的影响
        3.2.1.9 AA含量的影响小结
        3.2.2 AA加入方式对苯丙微乳液性能的影响
        3.2.2.1 AA加入方式对微乳液羧基分布的影响
        3.2.2.2 AA加入方式对微乳液基本性能的影响
        3.2.2.3 AA加入方式对微乳液离心稳定性的影响
        3.2.2.4 AA加入方式对乳胶膜耐水,耐酸、碱性的影响
        3.2.2.5 AA加入方式对乳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3.2.2.6 AA加入方式小结
        3.2.3 小结
    3.3 硅烷偶联剂改性苯丙微乳液
        3.3.1 KH570改性苯丙微乳液
        3.3.1.1 KH570用量对微乳液基本性能的影响
        3.3.1.2 KH570用量对微乳液离心稳定性及表面形貌的影响
        3.3.1.3 KH570用量对乳胶膜交联度的影响
        3.3.1.4 KH570用量对微乳液粘度的影响
        3.3.1.5 KH570用量对乳胶膜耐水,耐酸、碱性的影响
        3.3.1.6 KH570用量对乳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3.3.1.7 KH570用量对乳胶膜热稳定性的影响
        3.3.1.8 KH570用量对微乳液表面张力和乳胶膜表面能的影响
        3.3.1.9 KH570用量小结
        3.3.2 AC-76改性苯丙微乳液
        3.3.2.1 AC-76加入方式
        3.3.2.2 AC-76用量对微乳液基本性能的影响
        3.3.2.3 AC-76用量对微乳液离心稳定性及表面形貌的影响
        3.3.2.4 AC-76用量对乳胶膜交联度的影响
        3.3.2.5 AC-76用量对微乳液粘度的影响
        3.3.2.6 AC-76用量对乳胶膜耐水,耐酸、碱性的影响
        3.3.2.7 AC-76用量对乳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3.3.2.8 AC-76用量对乳胶膜热稳定性的影响
        3.3.2.9 AC-76用量对微乳液表面张力和乳胶膜表面能的影响
        3.3.2.10 AC-76用量影响小结
        3.3.3 小结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纸纤维织物涂层整理剂微乳液的研制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织物涂层整理剂
        1.2.1 织物涂层整理剂的作用及分类
        1.2.2 常见的织物涂层整理剂
        1.2.3 织物涂层整理剂的环保要求及性能要求
        1.2.4 聚丙烯酸酯乳液织物涂层整理剂
        1.2.5 聚丙烯酸酯乳液织物涂层整理剂的发展趋势
    1.3 水性聚丙烯酸酯微乳液
        1.3.1 微乳液聚合的基本概念
        1.3.2 微乳液及其聚合的特点
        1.3.3 微乳液聚合机理
        1.3.4 微乳液聚合的研究状况
    1.4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5 本研究的内容及创新
第2章 水性聚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合成和表征
    2.1 实验仪器及原料
        2.1.1 实验仪器
        2.1.2 试验原料
    2.2 实验方法
        2.2.1 微乳液聚合
        2.2.2 氨化反应
    2.3 微乳液性能测试和粒子结构的表征
        2.3.1 微乳液性能的测试
        2.3.2 微乳液涂膜性能的测试
        2.3.3 仪器分析
第3章 聚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合成
    3.1 聚合工艺的选择
        3.1.1 常见聚合工艺
        3.1.2 聚合工艺的选择
    3.2 聚丙烯酸酯微乳液配方体系的优选
        3.2.1 单体的选择
        3.2.2 乳化剂、助乳化剂的选择
        3.2.3 引发剂的选择
    3.3 聚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合成
        3.3.1 聚合条件的初步确定
        3.3.2 聚合配方体系的确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聚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合成过程研究
    4.1 聚合温度对微乳液聚合的影响
    4.2 氨化温度对微乳液的影响
    4.3 加料方式对微乳液聚合的影响
    4.4 分子量调节剂对微乳液聚合的影响
    4.5 种子阶段引发剂用量对微乳液聚合的影响
    4.6 种子用量对微乳液聚合的影响
    4.7 St/MMA比例对微乳液聚合的影响
    4.8 pH缓冲剂对微乳液聚合的影响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整理剂用聚丙烯酸酯微乳液的理化表征
    5.1 乳液粒径分析
    5.2 分子量及其分布
    5.3 透射电镜分析(TEM)
    5.4 FTIR谱图
    5.5 DSC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聚丙烯酸酯微乳液的1000立升工业放大及产品表征
    6.1 1000立升工业放大生产配方及工艺
    6.2 工业放大用反应器及工艺流程图
    6.3 工业放大产品指标测试及性能表征分析
        6.3.1 工业放大产品指标测试
        6.3.2 工业放大产品性能表征及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聚丙烯酸酯微乳液在纸纤维织物涂层整理中的应用
    7.1 纸纤维织物涂层整理工艺流程
        7.1.1 纤维织物的结构
        7.1.2 纸纤维织物涂层整理剂成膜过程
        7.1.3 纸纤维织物整理工艺流程
    7.2 纸纤维织物涂层整理的应用要求
    7.3 整理剂配方设计及应用性能研究
        7.3.1 微乳液玻璃化温度对整理剂性能的影响
        7.3.2 成膜助剂的种类及用量对整理剂性能的影响
        7.3.3 增韧剂对整理剂的性能的影响
        7.3.4 防粘剂对整理剂性能的影响
    7.4 纸纤维织物整理剂应用性能测试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铜纳米材料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Contents
1 引言
2 铜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2.1 化学还原法
        2.1.1 表面活性剂配体
        2.1.2 聚合物和树枝状大分子配体
        2.1.3 硫醇及其衍生物配体
        2.1.4 其他配体
    2.2 微乳液法
    2.3 多元醇法
    2.4 有机前驱体热分解法
    2.5 电化学法
    2.6 其他方法
3 结论与展望

(7)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的性质及作药物载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表面活性剂聚集体溶致液晶和微乳液的性质
    1 溶致液晶
        1.1 溶致液晶的形成
        1.2 溶致液晶的流变性质
    2 微乳液
        2.1 微乳液的结构和性质
        2.2 微乳液的形成机理
        2.3 微乳液的表征方法
        2.4 微乳液体系的应用
    3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3.1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的意义
        3.2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类型
    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溶血作用以及低溶血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探索
    1 引言
    2 各类表面活性剂的溶血
    3 溶血机制
        3.1 细胞膜穿孔导致溶血
        3.2 细胞膜溶解导致溶血
        3.3 细胞发生胶体渗透膨胀导致溶血
    4 抗溶血和降溶血
        4.1 抗溶血
        4.2 降溶血
    5 低溶血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探索
        5.1 低毒表面活性剂的概述
        5.2 实验部分
        5.3 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体系的液晶相行为及流变性质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药品与仪器
        2.2 相图的测定
        2.4 流变性质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C_(12)APG/油酸/0.9%生理盐水体系的相行为
        3.2 C_(12)APG/油酸/水体系的相行为
        3.3 C_(12)APG/0.9%生理盐水/香叶醇体系的相行为
        3.4 C_(12)APG 层状液晶的流变性质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 体系的微乳相行为及其相结构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药品与仪器
        2.2 相图的测定
        2.3 微乳相结构的研究
    3 结果与讨论
        3.1 Tween80/异丙醇/丁酸乙酯等体系的相行为
        3.2 Tween80 等微乳相结构转变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姜黄素在烷基糖苷液晶体系以及Tween80 微乳体系中的释放行为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和仪器
        2.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辅料干扰试验
        3.2 姜黄素标准曲线
        3.3 姜黄素药物释放行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作者在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中微乳液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1.1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的意义
        1.2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类型
        1.2.1 阴离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1.2.2 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1.2.3 阳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1.2.4 两性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1.2.5 碳氟(FC)型-碳氢(HC)型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
        1.2.6 同系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1.2.6.1 阴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1.2.6.2 阴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1.2.6.3 非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2. 微乳液
        2.1 微乳液的结构和性质
        2.2 微乳液的形成机理
        2.2.1 瞬时负界面张力理论
        2.2.2 双重膜理论
        2.2.3 几何排列理论
        2.2.4 R 比理论
        2.3 微乳液的表征方法
        2.3.1 相图法
        2.3.2 电导率
        2.3.3 光散射技术
        2.3.4 冷冻透射电镜法
        2.3.5 核磁共振技术
        2.3.6 红外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3.7 荧光探针技术
        2.3.8 循环伏安法
        2.4 微乳液体系的应用
        2.4.1 三次采油方面的应用
        2.4.2 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2.4.3 在纳米技术方面的应用
        2.4.4 在日用化工方面的应用
        2.4.5 在萃取方面的应用
    3.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第二章 CTAB/AEO_9复配表面活性剂体系中相微乳液相行为的研究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CTAB/AEO_9 复配体系ε-β鱼状相图
        3.2 ε-β鱼状相图中AS 的计算和B、E 点坐标的确定
        3.3 C~S, C~A, S~O, A~O 等物理参数的计算
        3.4 NaCl 溶液浓度对ε-β“鱼状”相图的影响
        3.5 不同烷烃对ε-β“鱼状”相图的影响
        3.6 不同温度对ε-β“鱼状”相图的影响
        3.7 不同醇对ε-β“鱼状”相图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CTAB/TX-100 复配表面活性剂体系中相微乳液相行为的研究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和仪器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CTAB/TX-100 复配体系ε-β鱼状相图
        3.2 B、E 点坐标的确定及其它相关物理参数的计算
        3.3 NaCl 溶液浓度对相图的影响
        3.4 不同烷烃对相图的影响
        3.5 不同醇对相图的影响
        3.6 CTAB/AEO_9 与CTAB/TX-100 相图的比较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用电导率法研究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中微乳液的结构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相图的制备
        2.2.2 盐度对微乳液相图的影响
        2.2.3 微乳液类型的区分
        2.2.4 在微乳液区制备A1_2(WO_4)_3 前驱物
    3. 结果与讨论
        3.1 拟三元相图的绘制
        3.1.1 CTAB/AEO_9(CTAB/TX-100)/正丁醇/正辛烷/水拟三元体系相图
        3.1.2 CTAB/AEO_9(CTAB/TX-100)/正丁醇/正辛烷/盐水拟三元体系相图
        3.2 电导率的测定
        3.2.1 CTAB/AEO_9(TX-100)/正丁醇/正辛烷/水微乳液体系电导率的测定
        3.2.2 CTAB/AEO_9(TX-100)/正丁醇/正辛烷/盐水微乳液体系电导率的测定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二乙烯基苯空心泡沫微球的制备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制备聚变靶丸的材料
        1.2.1 空心金属微球
        1.2.2 空心玻璃微球
        1.2.3 空心聚合物微球
        1.2.4 低密度泡沫多孔聚合物微球
    1.3 靶丸的制备工艺
        1.3.1 液滴炉技术
        1.3.2 干凝胶炉技术
        1.3.3 微乳液技术
        1.3.4 降解心轴技术
        1.3.5 界面缩聚技术
    1.4 微流体技术
        1.4.1 微流体芯片的材料
        1.4.1.1 硅材料
        1.4.1.2 石英/玻璃
        1.4.1.3 有机高分子聚合物
        1.4.2 微流体芯片的加工方法
        1.4.2.1 玻璃微流体芯片的加工方法
        1.4.2.2 高分子聚合物微流体芯片的加工方法
        1.4.2.3 微通道的加工方法
        1.4.3 微流体芯片的应用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
        1.5.1 论文研究目的
        1.5.2 论文研究的内容
2. 双重微乳粒制备装置的设计
    2.1 引言
    2.2 三喷嘴法制备双重微乳粒
        2.2.1 实验部分
        2.2.1.1 化学试剂与仪器
        2.2.1.2 三喷嘴双重微乳粒产生装置的设计与组装
        2.2.1.3 三相溶液组分
        2.2.1.4 双重微乳粒的制备过程
        2.2.2 结果与讨论
        2.2.2.1 密度匹配控制
        2.2.2.2 微乳粒直径与壁厚的控制
        2.2.3 小结
    2.3 微通道法制备双重微乳粒
        2.3.1 实验部分
        2.3.1.1 化学试剂与仪器
        2.3.1.2 设计原理
        2.3.1.3 两种微通道乳化装置的设计
        2.3.1.4 各相溶液的组分
        2.3.1.5 微通道制备双重微乳粒的过程
        2.3.2 结果与讨论
        2.3.2.1 密度匹配控制
        2.3.2.2 微乳粒直径与壁厚的控制
        2.3.2.3 乳化剂的添加量
        2.3.3 小结
    2.4 新型三喷嘴法制备双重微乳粒
        2.4.1 实验部分
        2.4.1.1 化学试剂与仪器
        2.4.1.2 新型三喷嘴乳粒制备装置的设计与组装
        2.4.1.3 新型三喷嘴乳粒产生器使用步骤
        2.4.2 结果与讨论
        2.4.2.1 三相溶液组成与双重微乳粒尺寸的控制
        2.4.2.2 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法
        2.4.3 小结
    2.5 本章小结
3. 双重微乳粒的凝胶固化与干燥
    3.1 引言
    3.2 双重微乳粒凝胶固化
        3.2.1 实验部分
        3.2.1.1 化学试剂和仪器
        3.2.1.2 DVB 双重微乳粒的凝胶固化
        3.2.2 结果与讨论
        3.2.2.1 水平旋转与梯度升温
        3.2.2.2 预聚法缩短凝胶时间
        3.2.2.3 凝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3.3 CO_2超临界干燥
        3.3.1 实验部分
        3.3.1.1 超临界干燥原理
        3.3.1.2 超临界流体的应用
        3.3.1.3 CO_2 超临界干燥过程
        3.3.2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二乙烯基苯空心泡沫微球的表征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微球的不同心度和球形度
        4.3.2 微球形貌和泡沫孔结构
        4.3.3 泡沫尺寸收缩
        4.3.4 泡沫密度
        4.3.5 直径单分散性
    4.4 本章小结
5. DVB 凝胶微球涂层的初步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5.2.2 涂层步骤
    5.3 结果与讨论
        5.3.1 DEP 溶液置换后的冲洗
        5.3.2 DVB 微球涂层后的收缩
        5.3.3 涂层后微球的表征
        5.3.4 缩聚反应条件的控制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微乳液技术在制备水基高聚物微乳液中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两亲分子型离子液体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及应用[D]. 王勇力.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2]基于鼠李糖脂的柴油增溶蓖麻油微乳燃料构建及性能研究[D]. 朱仁. 湖南大学, 2015(03)
  • [3]以Span80为表面活性剂的柴油微乳液对生物油增溶能力的探究[D]. 王雪丽. 湖南大学, 2014(04)
  • [4]水性重防腐涂料用苯丙微乳液的合成及其改性研究[D]. 范念念. 湖北大学, 2014(03)
  • [5]纸纤维织物涂层整理剂微乳液的研制及性能研究[D]. 王以元. 华东理工大学, 2012(03)
  • [6]铜纳米材料的制备[J]. 李刚,李小红,张治军. 化学进展, 2011(08)
  • [7]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的性质及作药物载体的研究[D]. 成朋.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8]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中微乳液的形成[D]. 李玲.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9]微乳液型脱漆剂的研究及应用[J]. 王洪海,王登生,林颖. 涂料工业, 2010(10)
  • [10]二乙烯基苯空心泡沫微球的制备与表征[D]. 崔轶. 青岛科技大学, 2010(04)

标签:;  ;  ;  ;  ;  

微乳液技术在水性聚合物微乳液制备中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