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子供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供体,电子,超声,溶酶体,黄铁矿,硫酸盐,废水处理。
电子供体论文文献综述
祝传静,李柳青,黄建洪,田森林,胡学伟[1](2019)在《气体作为电子供体的硫酸盐还原菌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在处理含硫酸盐废水具有显着优势,但其代谢过程需要电子供体的支撑。常用的有机电子供体(如乳酸盐、乙醇等),SRB短时间内不可将其完全转化,导致出水残存COD高等问题,需后续深度处理。气体(H2、CO2和CO)作为SRB代谢过程的电子供体,具有单位质量电子供量大、出水残余有机物浓度低等优点而受到持续关注。主要围绕SRB利用气体作为电子供体的反应机理、影响因素(环境因子、气体传质、涉硫组分和供体竞争)、气体特性及代谢转化开展综述,并提出生化处理工程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如难溶性气体传质效率、毒性气体(CO)的抑制解除、生物高效增殖及代谢活性保持等,以期为后续研究奠定相应的基础。(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9年09期)
崔跃琳,施春红,张宝刚,张尧[2](2019)在《微生物还原钒、铬过程的电子供体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钒(V)和铬(Cr)作为高毒性的重金属,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环境友好发展。微生物法是当前最具发展前景的重金属处理方法,被广泛关注和研究。总结了钒和铬还原的微生物种类及作用机理,针对该方法反应周期长、处理效率低的特点,重点介绍了外加低分子碳氢化合物、糖类与酸类物质、低级醇等有机电子供体或外加H2,零价铁,单质硫,天然矿物等无机电子供体强化钒和铬还原的相关技术应用及最新研究现状,最后给出了微生物法处理重金属V和Cr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环境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王猷珂[3](2019)在《剩余污泥用作反硝化碳源时的有效电子供体》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现行污水处理厂主要采用传统的生物脱氮技术,而反硝化碳源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制约生物脱氮效率的重要因素。随着国家对于污水中氨氮、总氮浓度的重视,氮元素的去除已经成为必要目标。当前所用的反硝化碳源主要是添加简单的有机物,成本非常高昂。因此,寻找低成本的电子供体来驱动反硝化反应是许多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重要目标。同时,污水处理厂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处置。剩余污泥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可以作为污水处理厂内部产生的低成本的电子供体,但必须对其进行处理,使其具有更高的生物可利用性。本文基于利用剩余污泥作为生物脱氮技术的外加碳源的目的,用超声波和紫外光分别处理好氧和缺氧条件驯化的污泥,并将它们的上清液用作电子供体用于反硝化作用,并以乙酸钠作为基准,采用动力学和化学计量计算两种污泥的生物可利用率的差异,探究污泥中可生物利用的具体成分,且在实验过程中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高通量测序探究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本课题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超声处理后的好氧污泥和缺氧污泥的上清液可以作为可生物利用的电子供体用于反硝化反应,主要是因为超声处理破坏了污泥中的菌胶团,释放出了絮凝体内的有机质,增加了上清液中的颗粒COD(PCOD)含量。(2)超声处理后,好氧和缺氧污泥上清液的生物可利用COD分别为总COD(TCOD)的75%和82%,紫外光照射处理后,生物可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和14%。超声处理与紫外光处理相比,对于两种污泥的生物可利用性的提高有更主要的作用。(3)超声处理后,缺氧污泥上清液的生物可利用性高于好氧污泥,反硝化反应速率比好氧污泥快54%,紫外光照处理后,反硝化反应速率比好氧污泥快48%。(4)反硝化反应速率与加入的电子供体的浓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电子供体浓度越大,反硝化反应速率越快。(5)根据乙酸钠的COD浓度C与反硝化反应速率k值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出好氧和缺氧污泥经过超声处理后上清液的有效电子供体含量分别为总COD(TCOD)的56%和76%。(6)在好氧污泥和缺氧污泥的可生物利用的COD中,颗粒状COD(PCOD)是主要成分,在好氧和缺氧两种污泥中的比例分别为82%和91%。(7)反应器内部的微生物群落虽然没有锥形瓶内驯化的两种污泥的多样性丰富,但是具有反硝化功能的菌种更多。(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谭慧雅[4](2019)在《基于电子供体—受体共轭骨架的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在Aβ蛋白和黏度成像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简称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多发于65岁以上老年人群,全球每3秒即有1人患病,影响着全球数千万人,受到了公众和科学界的广泛关注。然而,AD的致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的药物只能缓解AD患者的症状,无法从根本上治愈AD患者,因此对AD进行早期诊断和预防是关键。事实上,Aβ斑块在AD发病之前的10-15年已经开始出现,也是目前公认的AD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此外,研究表明Aβ肽与脂滴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自噬途径涉及的酸性溶酶体系统可能与Aβ肽的产生及其神经毒性有关。因此,开发可以对同时成像Aβ蛋白及与其产生相关的细胞器如脂滴、溶酶体等进行荧光成像的双功能小分子荧光探针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可以为AD基础病理研究提供示踪工具,有利于AD早期诊断的发展,也有利于提高AD药物研发效率。本论文系统开展了以下叁部分工作:(1)基于本课题报道的Aβ荧光探针骨架(MC-1),引入不同胺链作为给电子基团,设计并合成了 10个探针分子。探针分子与MC-1相比,具有更高的荧光量子产率。通过系统的筛选,获得一个优异的探针分子2c,并将其应用于小鼠活体成像差异区分转基因APP/PS1小鼠和野生型WT小鼠,并实现了在细胞水平上检测Aβ聚集体和监测细胞内黏度波动变化。(2)基于Aβ荧光探针骨架(MC-1),引入溶酶体靶向基团—吗啉环,合理设计一个同时检测溶酶体黏度和Aβ聚集体的双功能红色荧光探针分子Lyso-MC,探针分子Lyso-MC已经实现了在细胞水平上监测细胞内溶酶体黏度变化和检测Aβ聚集体,是目前第一个用于监测细胞水平黏度和Aβ聚集体的溶酶体靶向双功能探针。(3)基于喹啉结构设计并合成了 5个荧光探针分子,成功筛选出1个对Aβ聚集体表现出良好选择性和特异性、高灵敏度、中等亲和力且靶向脂滴的AIE荧光探针4b,这为日后开发在细胞水平上成像Aβ聚集体和脂滴的双功能AIE荧光探针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20)
曹威,王镇乾,敖涵婷,苑宝玲,周真明[5](2019)在《水中Cr(Ⅵ)在改性生物质吸附剂表面还原转化的电子供体》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生物吸附过程中Cr(Ⅵ)的还原转化机理,以改性玉米秸秆(corn stalk based anion exchanger, CS-AE)为模型吸附剂,通过XPS、13C-NMR和FT-IR等手段表征吸附Cr(Ⅵ)前后的材料表面组成和结构,并结合对吸附溶液中总有机碳(TOC)、总氮(TN)、硝态氮(NO3--N)等产物分析,探讨Cr(Ⅵ)还原的电子供体及可能反应路径.通过批吸附实验证实了CS-AE吸附去除Cr(Ⅵ)过程中存在Cr(Ⅵ)还原转化现象,在实验条件下10%~35%被吸附Cr(Ⅵ)还原转化为Cr(Ⅲ),且大部分(> 65%)Cr(Ⅲ)产物被固定在CS-AE表面.XPS表征中Cr 2p3/2谱图分析证明了Cr(Ⅲ)的大量存在,且N 1s、C 1s和O 1s谱图分析发现CS-AE与Cr(Ⅵ)反应后表面含氮物质特别是季铵基相对含量降低.13C-NMR和FT-IR表征也进一步地说明了吸附Cr(Ⅵ)后CS-AE表面季铵基减少,羧基结构有所增加,表明了季铵基是Cr(Ⅵ)还原转化的主要电子供体基团.吸附反应后溶液中TOC、TN和NO3--N含量随Cr(Ⅵ)初始浓度增加而增加,与Cr(Ⅲ)生成量呈正相关关系,可以确认CS-AE表面季铵基被Cr(Ⅵ)氧化,主要反应路径为季铵基经过碳-氮键氧化断裂,形成有机胺进入溶液,且部分有机胺被Cr(Ⅵ)进一步氧化为硝酸盐.(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王猷珂,曾秋宇,张永明[6](2018)在《剩余污泥作为电子供体加速反硝化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现行污水处理厂,反硝化碳源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制约生物脱氮效率的重要因素。要获得理想的反硝化效果需要考虑碳源,以补充反硝化反应电子供体的要求。超声破解污泥可提供经济适用的碳源。利用剩余污泥作为反硝化碳源,既为脱氮提供了碳源,也解决了自身的处理处置问题。实验分为叁组:(A)0.064g乙酸钠作为碳源;(B)超声处理的活性污泥的上清液作为碳源;(C)未处理的活性污泥的上清液作为碳源,并通过反应动力学来比较其反应速率。实验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后的上清液可以作为电子供体加速反硝化反应。(本文来源于《201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叁卷)》期刊2018-08-03)
马跃,王越,赵治权,熊厚锋[7](2018)在《外加电子供体强化四环素在光催化-生物降解直接耦合反应器中的降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可见光诱导的光催化-生物降解直接耦合体系(VPCB)降解盐酸四环素(TCH)时,通过外加电子供体醋酸钠,探究了其对TCH降解和生物膜的影响.结果表明:TCH初始质量浓度为30mg/L时,添加电子供体醋酸钠可以维持载体内部生物膜的活性,对芳香族中间产物的利用率更高;TCH的去除率提高了7.8%,实现了更高程度光催化中间产物的利用;外加电子供体不仅能够强化光催化氧化作用,且能够有效避免光催化中间产物的累积.(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华涛,冯宇航,张静卓,李凤祥,周启星[8](2018)在《有机污染物作为生物电化学系统电子供体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废水成分复杂,处理成本高,是污水处理研究领域的难题。不同于常规废水生化处理法,以有机污染物作为电子供体为特征的生物电化学系统能够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同时回收有机污染物化学键中的化学能,实现废水能源化处理。综述了有机污染物作为生物电化学系统电子供体的研究进展,电子供体包括常规有机污染物、有毒有机污染物和新型污染物,并对其不足与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工业水处理》期刊2018年06期)
钟亮[9](2018)在《甲烷作为唯一电子供体驱动六价铬生物还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水体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其中,铬污染现象较为突出。水体环境中铬污染的来源大体分为叁类:工业生产,日常生活及化学制品。铬在水体中主要以叁价(Cr(Ⅲ))和六价(Cr(Ⅵ))形式存在。Cr(Ⅵ)在水体中具有高溶解度和高毒性,一般以阴离子形式存在。与之相反,Cr(Ⅲ)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通常形成沉淀态的氢氧化物,并可以通过离心或过滤的方法去除。Cr(Ⅵ)的生物还原法是一种简便高效的水体铬污染修复方法,即微生物利用有机物或无机物作为电子供体,以Cr(Ⅵ)作为电子受体,将Cr(Ⅵ)还原为Cr(Ⅲ)。甲烷(CH_4)是一种强温室气体,常见于自然和人为活动中,主要来源于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填埋中的厌氧发酵过程,近年来在废水生物修复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该生物学过程中,甲烷可以充当电子供体和碳源,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足够的能量,从而驱动氧化态污染物的生物还原。甲烷基质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film reactor,MBfR)能够将CH_4安全高效地传递给膜上的微生物从而驱动微生物进行物质和能量代谢,是一种去除废水中Cr(Ⅵ)的理想工艺。本论文研究了 CH_4作为唯一电子供体驱动Cr(Ⅵ)生物还原的霉生物学过程,探究了不同的负荷的Cr(Ⅵ),NO_3-,SO_4~(2-)及Se(Ⅵ)的还原动力学和还原过程中的相互作用,阐明了 Cr(Ⅵ)生物还原过程的作用机制以及NO_3-,SO_4~(2-)及Se(Ⅵ)对Cr(Ⅵ)还原的影响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CH_4-MBfR中Cr(Ⅵ)生物还原过程证实了微生物是能够以CH_4作为唯一的电子供体来驱动Cr(Ⅵ)的生物还原。当Cr(Ⅵ)是CH_4-MBfR中的唯一电子受体时,随着附着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群落对Cr(Ⅵ)的不断适应,微生物对Cr(Ⅵ)的还原能力不断增强。实验共持续90天,分为五个阶段。最终,当进水Cr(Ⅵ)浓度为3mg-Cr/L,其表面负荷为370mg-Cr m~(-2)d~(-1)时,去除效率达到了 95%。通过XPS,TEM和EDS分析表明,Cr(Ⅲ)沉淀是Cr(Ⅵ)还原的终产物,并且分布于细菌的胞内和胞外。2)CH_4-MBfR 中 Cr(Ⅵ)和 NO_3-,SO_4~(2-)及 Se(Ⅵ)还原的相互作用当Cr(Ⅵ)为CH_4-MBfR中唯一电子受体时,进水表面负荷为500mg-Cr/m~2-d的Cr(Ⅵ)全部被还原为Cr(Ⅲ);但当进水中同时含280mg-N/m~2-d的N03-时,Cr(Ⅵ)还原能力显着降低(<25%);当进水NO_3-负荷为零时,Cr(Ⅵ)还原率仅恢复至70%。因此,NO_3-对Cr(Ⅵ)还原具有不可逆的抑制作用。在CH_4-MBfR中,当SO_4~(2-)负荷从零增加到4.7mg/m~2-d时,Cr(Ⅵ)去除率从60%(阶段1)提高到70%;在SO_4~(2-)负荷减少到零后,Cr(Ⅵ)去除率进一步增加到90%,表明硫酸盐还原菌(SRB)在生物膜上富集,并驱动Cr(Ⅵ)的还原。然而,高负荷的SO_4~(2-)(26.6mg/m~2-d)会显着抑制Cr(Ⅵ)的还原(还原率为40%)。同样地,当CH_4-MBfR进水中含0.5mg-Se/L的Se(Ⅵ)时,Cr(Ⅵ)的去除率略微下降至60%;而当进水中不含Se(Ⅵ)时,Cr(Ⅵ)的去除率又回升到80%。3)CH_4-MBfR膜上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在CH_4-MBfR中,随着微生物以CH_4作为电子供体驱动Cr(Ⅵ)的生物还原,Meiothermus(Deinococci)和Methylosinus(Ⅱ型甲烷氧化菌)逐渐成为了生物膜上的优势菌属。群落结构分析表明,甲烷氧化菌和铬酸盐还原菌之间的协同作用是主要的生物学机制:甲烷氧化菌活化CH_4,产生并释放一些代谢中间体,铬酸盐还原菌利用这些中间体作为电子供体来驱动Cr(Ⅵ)的生物还原。随着NO_3-的引入,膜上Meiothermus(Deinococci)相对丰度大幅降低,而Chitinophagaceae(一种反硝化细菌)的丰度显着增加。这说明NO_3-对生物膜上的微生物群落具有显着影响。之后,当进水不含NO_3-时,Pelomonas相对丰度显着上升,表明其可能具有Cr(Ⅵ)还原能力。此外,通过PICRUSt对功能基因进行预测,发现在引入N03-后,生物膜上与铬酸盐还原有关的基因丰度显着降低,而与反硝化作用和甲烷氧化过程有关的基因丰度却有所增加。与Cr(Ⅵ)共存的SO_4~(2-)使得CH_4-MBfR生物膜上演化出叁个主导菌属。基于这叁个菌属的相对丰度与Cr(Ⅵ)和SO_4~(2-)的负荷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我们得出:Methylocystis(Ⅱ型甲烷氧化菌)可同时还原Cr(Ⅵ)和SO_4~(2-),而Meiothermus仅对Cr(Ⅵ)还原起作用,Ferruginibacter只对SO_4~(2-)还原起作用。与Cr(Ⅵ)共存的Se(Ⅵ)使得CH_4-MBfR生物膜上演化出两个主导菌属:Meiothermus(可以同时还原Cr(Ⅵ)和Se(Ⅵ))和Methylophilus。我们得出:Methylophilus 活化CH_4,其产生释放的电子和能量转移给Meiothermus来驱动Cr(Ⅵ)和Se(Ⅵ)还原。(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6-06)
付炳炳[10](2018)在《采用含硫铁化学污泥作为电子供体的自养反硝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尖锐化迫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制定严格的总氮排放标准,污水脱氮技术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热点和难点,生物脱氮是目前最经济和有效的方法。大部分污水处理厂出水总氮普遍难以达标排放,基于进水水质水量不稳定、提高回流比造成水力负荷增大、降低反应动力学且耗能、投加有机碳源带来二次污染以及高污泥产率等问题,急需寻求一种节能降耗、操作简单的深度脱氮方法。针对低C/N值的二级生物出水,外加有机碳源(如甲醇、乙酸等)来完成异养反硝化,其操作难度大、运营成本高,还会有亚硝酸盐累积和有机物溢出的风险。自养反硝化,因其可利用无机化合物(如S、S~(2-)、Fe、Fe~(2+)、FeS_2、H_2等)作为反硝化电子供体,具有污泥产率低、二次污染少等优点,目前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主要利用含硫工业废水预处理产生的含硫铁化学污泥(简称“硫铁泥”)作为固相电子供体进行自养反硝化深度脱氮,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批次实验,考察硫铁泥的化学氧化特性,及硫铁泥投加量、污泥浓度、HRT及各种理化因素(pH、温度、NH_4~+-N浓度、HCO_3~-浓度、PO_4~(3-)-P浓度等)对硫铁泥自养反硝化性能影响。在硫铁泥自养反硝化过程中,当进水NO_3~--N浓度为75 mg/L时,硫铁泥的最佳投加量为0.56 g/L,最适污泥浓度约为4000 mg/L;当HRT为8 h时,NO_3~--N、TON去除率分别为88.50%、45.09%,NO_2~--N累积率达到最大值为46.85%,反应至第18 h,NO_3~--N和TON去除率大于90%;该体系最适温度范围为25~35°C,在pH 6~9范围内对NO_3~--N均有较高的还原效率;NH_4~+-N、Mg~(2+)、HCO_3~-和PO_4~(3-)-P的限制浓度分别为2.0、0.4、40和0.2 mg/L,当PO_4~(3-)-P浓度<50 mg/L时,磷去除率高达99%。高浓度NO_3~--N对硝酸盐还原速率没有影响,但当NO_2~--N浓度大于200 mg/L时,会抑制硫自养反硝化菌活性。(2)在优化试验操作条件基础上建立了连续流的集成垂直上流式生物悬浮床反应器,考察硫铁泥自养反硝化(简称“ISAD”)体系长期运行的脱氮特性。ISAD体系运行时间超过90 d,进水pH 7.0~8.0,反应温度20~30°C,当进水NO_3~--N、NO_2~--N浓度分别是74.54 mg/L、1.11 mg/L,水力停留时间为18 h时,氮负荷达到4.20 mg/(L·h),对应出水浓度分别降低至2.78 mg/L、2.87 mg/L,TON去除率高达93.36%,NO_3~--N还原速率、NO_2~--N还原和累积速率分别为12.06 mmol(L/d)、3.70 mmol(L/d)、7.74 mmol(L/d),表现出高效的特征。当HRT为12 h,会造成出水亚硝酸盐累积,累积率为34.05%。硫铁泥中的固相硫化物经微生物氧化转化为溶解性的硫酸盐,同时释放电子还原硝酸根,有扁平状和针状次生矿物晶体形成。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含硫铁化学污泥自养反应器的优势菌种为Proteobacteria,反应器中存在起主要反硝化作用的Thiobacillus。(3)系统比较了硫铁泥和黄铁矿作为自养反硝化的电子供体应用于缺乏有机质的废水深度脱氮的稳定性和差异性。硫铁泥和黄铁矿自养反硝化过程中NO_3~--N还原速率为8.51 mg/(L·h)vs 3.80 mg/(L·h),NO_2~--N还原速率为2.67 mg/(L·h)vs 1.59 mg/(L·h),NO_2~--N累积速率为4.60 mg/(L·h)vs 2.09 mg/(L·h)。ISAD体系和黄铁矿自养反硝化(简称“PAD”)体系UASB反应器连续运行超过90 d,进水NO_3~--N浓度为70~80 mg/L,当HRT为18 h,ISAD体系的NO_3~--N和TON去除率分别为96.30%、91.51%;而PAD体系逐渐失去还原硝酸根能力,在第40 d NO_3~--N、TON去除率仅为13.73%和13.90%。ISAD体系污泥经微生物腐蚀有扁平状和针状次生矿物形成,其硫元素占比从15.14%降至1.93%,而PAD体系污泥和元素组成未发生明显变化。ISAD和PAD体系的主要优势菌属均为Thiobacillus,但两个反应器在长期运行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硫铁泥和黄铁矿自养反硝化在微生物作用下还原废水硝酸盐氮是可行的,反应中会出现亚硝酸盐累积现象。硫铁泥相比黄铁矿,具有较大比表面积、表面疏松多孔、化学活性高、无固定晶型等特点,在废水深度脱氮方面表现出优势。基于ISAD体系稳定高效的氮去除率、稳定的出水pH值和较低的硫酸盐产率,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表现出潜力。因此,含硫废水预处理产生的化学硫铁泥作为反硝化电子供体深度脱氮可以达到以废治废的双赢效果,在实现此类化学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同时,不需要外加碳源、减少固废的处置量,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表现出综合的环境效应。(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电子供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钒(V)和铬(Cr)作为高毒性的重金属,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环境友好发展。微生物法是当前最具发展前景的重金属处理方法,被广泛关注和研究。总结了钒和铬还原的微生物种类及作用机理,针对该方法反应周期长、处理效率低的特点,重点介绍了外加低分子碳氢化合物、糖类与酸类物质、低级醇等有机电子供体或外加H2,零价铁,单质硫,天然矿物等无机电子供体强化钒和铬还原的相关技术应用及最新研究现状,最后给出了微生物法处理重金属V和Cr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子供体论文参考文献
[1].祝传静,李柳青,黄建洪,田森林,胡学伟.气体作为电子供体的硫酸盐还原菌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19
[2].崔跃琳,施春红,张宝刚,张尧.微生物还原钒、铬过程的电子供体研究进展[J].环境科技.2019
[3].王猷珂.剩余污泥用作反硝化碳源时的有效电子供体[D].上海师范大学.2019
[4].谭慧雅.基于电子供体—受体共轭骨架的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在Aβ蛋白和黏度成像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9
[5].曹威,王镇乾,敖涵婷,苑宝玲,周真明.水中Cr(Ⅵ)在改性生物质吸附剂表面还原转化的电子供体[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9
[6].王猷珂,曾秋宇,张永明.剩余污泥作为电子供体加速反硝化反应[C].201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叁卷).2018
[7].马跃,王越,赵治权,熊厚锋.外加电子供体强化四环素在光催化-生物降解直接耦合反应器中的降解[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华涛,冯宇航,张静卓,李凤祥,周启星.有机污染物作为生物电化学系统电子供体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18
[9].钟亮.甲烷作为唯一电子供体驱动六价铬生物还原研究[D].浙江大学.2018
[10].付炳炳.采用含硫铁化学污泥作为电子供体的自养反硝化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