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P型产业机械用继电器(论文文献综述)
曹婷婷[1](2021)在《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1)国际背景:中药产业正处在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国际大背景之下,“智能制造内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演进变化;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智能制造技术与制造业地深度融合与广泛应用推动了智能制造发展;国内外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战略计划,积极推动“智能制造”发展;无论从社会发展角度,技术发展角度,还是从国家战略角度,“智能制造”已然成为各行各业占领未来市场的必由之路。(2)中药产业发展“智能制造”现状:中药产业发展“智能制造”已势不可挡;中药智能制造范畴也将由简单的中药生产过程智能化发展,延伸至中药产品生产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转型升级;但目前对中药智能制造理论尚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致使中药企业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在盲目追求中药智能制造发展中,出现了“中药智能制造相关概念混淆”、“智能化发展方向偏差”、“发展路线模糊”等问题,以至于中药企业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收效甚微。研究目的:本文通过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构建,以期为中药企业发展智能制造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从而帮助企业正确理解中药智能制造相关概念以及准确把握中药智能制造发展方向。通过对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为中药煎药机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一个完整的“中药智能煎药系统设计方案”,能够为中药产业链信息化集成、智能化控制、远程管控的实现,提供一个基础系统即“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另一方面,旨在通过上述应用研究,充分探索在中药智能制造发展中,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指导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可以为中药智能系统的构建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理论指导,降低智能系统构建的复杂度,从而可以切实推动中药智能制造的发展。研究方法:理论模型是联系科学理论与客观事物的桥梁,是使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具有可靠性的理论依据。因此,针对由于缺乏中药智能制造理论研究而导致中药企业发展智能制造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实践中:(1)在“结构化、标准化、演进化”的构建准则下,基于实体语法系统,以物质传递为规则,明确中药智能制造相关概念,通过柔性化生产和智能化设备“两化理念”结合,构建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2)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两个应用研究,即“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方案设计”和“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构建”,探讨在中药智能制造发展中,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在智能系统方案设计以及智能系统构建中的指导性以及应用价值。研究结果:(1)本文成功构建了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在该理论模型构建过程中,定义了中药智能制造相关概念,并将之与易混淆概念进行了辨析;在实体语法系统理论框架的前提下,以物质传递为规则,“两化”概念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具有“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传输”等智能化特征的智能制造范式,可通过一个四元组Q=(V,F,P,S)进行表示,并进一步给出了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应用流程和技术选择原则;(2)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指导,成功设计了具有“远程监管、个性化煎煮、柔性化调度”等智能化特征的智能煎药系统;给出了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整体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中药智能煎药系统的整体结构图、技术实现路线图和工作流程图;(3)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指导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成功构建了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以服务用户为本设计了拥有“用户管理”、“传感器管理”、“数据处理”和“应用设备控制”等功能的智能服务系统;在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下,构建了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数据流逻辑框架;基于此,设计了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的构建方案,即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的整体结构图和技术实现路线图;并进一步通过技术选择原则和技术的应用,设计了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中的硬件设备板和软件系统,实现了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的构建和应用功能检测。研究结论:本文通过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成功构建与应用,为中药智能制造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一方面,在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构建过程中。通过对中药智能制造相关概念的定义和与易混淆概念的辨析,为中药企业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中药智能制造发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柔性化、网络化、个性化”的智能化理念,为该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的构建提供了先进的设计思想。进一步地,通过对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应用流程和技术选择原则研究,为该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的构建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在探讨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应用中,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设计了完整的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方案,为中药煎药机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可能,并证实了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在指导智能系统方案设计中的实践性。通过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指导和科学技术的应用构建了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为中药产业智能化、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基础开发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信息集成、资源统筹规划、综合管理。进一步证实了,在中药智能制造发展中,该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可行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可以切实有效地推动中药智能制造的发展。
刘伟岩[2](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栾申洲[3](2019)在《贸易成本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潜力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很多国家便开始主动寻求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截止2019年10月,已有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同中方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有关合作理念和主张也写入了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重要国际机制的成果文件。“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各个国家对于“一带一路”研究非常重视,但是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大多是从宏观战略角度分析构建“一带一路”的意义、实施路径及对国内相关省市地区的影响,而有关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成本和贸易潜力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甚少,贸易成本由哪些因素构成?贸易成本如何作用于中国的出口,如何影响贸易潜力的大小?现有研究做出的解答不充分。本文针对“‘一带一路’背景下贸易成本如何影响贸易潜力”问题进行研究,试图将贸易成本和贸易潜力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梳理和研究,找出它们的关系,提出增量建议,以期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论文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概述选题背景和意义、贸易成本和贸易潜力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章,贸易成本对贸易潜力影响的理论基础与机理分析。(1)一方面介绍了比较优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新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对于贸易成本的界定。经过梳理发现,以上理论均没有很好地界定贸易成本,虽然大部分理论中的交易成本或交易费用都与贸易成本有交集,但是并不能完全等同于贸易成本。另一方面还详细阐述了贸易成本对贸易增长影响的理论。根据本文的需要,改进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在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加入了交易成本、制度成本和自然成本,发现了贸易成本影响贸易的新机制。研究了多边阻力引力模型,模型说明了两区域之间的贸易由相对成本决定。还研究了贸易成本对出口扩展边际的影响机理。(2)阐述了贸易成本对贸易潜力影响的机理分析。推导了一个贸易成本对贸易潜力影响的分析框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运输成本对贸易潜力影响、贸易政策成本对贸易潜力影响、制度成本对贸易潜力影响。第三章,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成本分析。(1)详细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成本构成。主要把贸易成本分为运输成本、贸易政策成本、制度成本等三类。(2)测度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成本。分别测度了出口货物集装箱成本、交通设施综合水平、两国之间距离、两国是否是邻国、进出口时间等运输成本;非关税贸易壁垒盛行度、办理海关手续的繁琐程度、关税税率综合水平指数、反倾销成本等贸易政策成本;法律救济成本、互联网用户使用率、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等制度成本。第四章,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现状和贸易潜力基础。(1)详细介绍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现状。内容包括: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现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发展现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2)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潜力基础。主要从5个部门角度进行分析:中国在初级产品方面进口潜力巨大、中国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方面出口潜力巨大、中国在低级技术密集型产业方面竞争优势明显,出口潜力未充分释放、中国在中级技术密集型产业方面出口潜力有待开发、中国在高级技术密集型产业方面比较劣势明显,进口潜力巨大。第五章,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贸易潜力。分成7个区域阐述:中国与东盟、东亚、独联体、非洲、南亚、西亚、中东欧之间的贸易潜力。第六章,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成本对贸易潜力影响实证分析。(1)在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将把双边的运输成本、贸易政策成本、制度成本引入引力模型,得出了扩展贸易引力模型。选择了与中国有强烈合作愿望的57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5个发达国家作为样本国家,分别采用传统引力模型回归、纳入多边贸易阻力因子项回归、分国别模拟贸易潜力影响指数分析等三个维度分析贸易成本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贸易影响。(2)从部门角度,采用纳入多边贸易阻力因子项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初级产品、劳动力密集型制造品、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品进出口贸易流量与16种解释变量进行引力模型的回归,定量分析贸易成本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影响程度。第七章,结论与政策建议。在总结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成本与贸易潜力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内容包括:(1)总结运输成本、贸易政策成本和制度成本结论;总结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潜力结论。(2)提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水平不断提升的建议。本文的重要创新在于构建了一个运输成本、贸易政策成本和制度成本对贸易潜力影响的分析框架。相关研究有利于突破现有理论局限,为进一步助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该框架主要用于量化评价贸易成本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潜力的影响。不过,本文对贸易成本与贸易潜力关系的研究,没有深入到企业层面。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挖掘相关数据,进一步分析企业层面竞争特点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王伟[4](2016)在《电控发动机信号采集和故障模拟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汽车工业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汽车的性能也得到了极大的优化,电控和传感器技术给发动机带来了控制的精确性、稳定性和燃油消耗的经济性,发动机通过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点火线圈电压传感器、曲轴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传感部件精确的采集数据,并传送控制器处理后驱动执行器,该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机、电、油综合系统,在高负荷连续运转的情况下,传感器本身的故障相对于行车电脑很容易显示。在电控发动机的教学中,除了要定性地观察一些物理和机械现象外,如能利用发动机信号采集和故障模拟装置,对运行过程中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精确的测量,对学生深入的掌握电控系统的结构特点、传感器的测量原理,提高故障判断和维修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实验室现有的电控发动机实验台架的基础上,根据常见传感器输出信号的特点,开发了一套信号采集与传感器故障模拟系统。该系统下位机硬件采用微控制器和CPLD结合的架构,主要电路模块包括模拟信号调理、ADC、CPLD扩展、等精度频率测量、本地数据存储、EEPROM参数存储、TFT屏显示、矩阵键盘等,微控制器采用MSP430F169作为主控制器,温度、压力和线圈电压等传感器的模拟信号通过信号调理和ADC电路后,由MSP430F169采集处理。转速、曲轴位置等传感器输出的数字信号由CPLD芯片EPM570测量,分别在IAR5.3和Quartus 9.0开发环境中,利用C和VHDL语言开发MSP430F169和EPM570的通信协议,主控制器向CPLD发送故障码,CPLD利用端口驱动继电器通断,实现传感器故障的模拟。上位机监控软件采用Delphi和Access数据库开发,主要由传感器信息管理、数据采集、数据查询与显示、下位机校准等功能模块构成,Delphi为可视化开发环境,非常适合于需要串口通迅的场合,Access是微软开发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安装十分方便。下位机采集数据通过串口将数据发送到上位机保存、显示和处理,利用监控软件和其他测量仪器,可实现对下位机测量精度的校准和补偿。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准确的测量温度、压力、位置等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能模拟不同传感器的短路断路故障,为电控发动机的教学提供了一种实验装置。
孙檬[5](2015)在《应用于变频风机控制系统的FPGA数据处理模块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在不断的枯竭,环境恶化、灾难频发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保护能源爱护自然是人类唯一出路。当前,在国民经济领域起支撑作用的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严重,经济效益日益低下,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不但影响了产业的发展,也给国家的节能环保事业带来重大阻碍。其中,炼铁厂的除尘风机系统是能源消耗的大户,国家号召改进炼铁厂设备,提高高炉炼铁效率工艺,推行炼铁厂节能降耗的重大举措。本论文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节能技术中心承担的针对炼铁厂老旧除尘系统的节能改造工程为背景,在CycloneⅡ系列EP2C35F672C6型号的FPGA开发板上完成了系统核心模块--多路数据采集处理模块的设计与仿真,实现了基于中值滤波算法的多通道滤波、定时、采样、阈值比较等功能,替代了造价昂贵的数据采集卡,节省生产成本的同时延长了系统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结合多传感器、PLC、变频器等器件完成系统的搭建,提高炼铁厂除尘系统的工艺效率,节约能源并改善炼铁环境。变频风机控制系统由多路传感器、PLC、FPGA、中心控制系统以及变频器五个部分构成。多路传感器系统获取生产现场信号,经PLC进行A/D转换后,将得到的数字信号传输到FPGA数据处理模块机进行处理,在此之后发给中心控制系统的工控机,完成对FPGA发来的数据存储、显示的功能,并根据结果向变频器发送控制指令。论文重点对变频风机控制系统的核心模块即FPGA多路数据采集处理模块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分析了钢铁厂除尘系统的功能及各部件特点,设计了基于FPGA的变频风机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2)分析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FPGA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了FPGA核心板的相关电路原理和功能。(3)针对CycloneⅡ系列EP2C35F672C6FPGA开发板,根据基于位的中值滤波算法,设计了具有多通道滤波、定时、采样、传感器数据比较等功能的数据处理模块,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基于FPGA实现变频风机控制系统的多通道滤波处理和数据采集模块的优化,能够使除尘系统运转更加灵活高效,节约了生产成本,真正实现了系统的智能化和节能化改造。
李良[6](2015)在《温室轨道风送施药系统设计》文中认为农药作为农业生产中重要投入品,为农业的生产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在传统的施药作业方式中,农药的利用率较低,不仅影响农作物产量,而且作物上残留的大量农药也会给生态环境与人类带来巨大威胁。设施农业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作物的施药要求相较于传统农业更加严格。因此进一步提高农药喷洒水平与高效率的智能化农药喷施设备,是提高温室施药效率与农药利用率的关键所在。针对我国设施农业人工施药效率不足,且容易中毒这一现状。本文设计开发了一种温室轨道风送施药系统。系统采用三菱FX1N系列PLC作为控制核心,利用光电传感器识别垄间施药空行,通过继电器与固态继电器驱动模块来控制移动搭载平台与风送施药系统。在施药行作业时可通过改变PWM占空比来精确调节流量,且流量数据可由流量传感器采集。整个系统使用触摸屏界面来进行人机交互。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了国内外农药精准喷洒技术与精准施药设备的研究情况,讲述了温室智能化精准施药设备的重要性与研究意义。2.根据系统设计要求,确定了温室轨道风送施药系统的整体结构以及各模块的设计方案。3.完成硬件部分设计,将系统主要分为控制系统,移动搭载平台与风送施药系统三个模块进行设计。4.完成了PLC软件设计与触摸屏界面设计,实现了垄间空行识别定位功能,并且可在作业行完成风送变量施药作业。5.对系统各部分性能参数做了完整的测试,并且完整分析了在不同风速下,雾滴在垄间空行的二维与三维沉积分布情况。
张辉[7](2014)在《外磁式扬声器自动充磁机械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电子产品行业的发展状况,我国现在仍有一些企业采用手工进行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这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工作强度大,安全性差,难以长期保证电子产品的质量及生产效率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制造的自动化逐渐被广泛应用,机械手也成为这一领域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南方的一些扬声器生产企业,面对当今员工工资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最大化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刻不容缓。随着机械手机械结构,气动,液压元件的不断优化,运动控制卡,PLC等控制元件的不断发展及改进,机械手在扬声器生产线的半自动化和自动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扬声器生产线的实际生产要求,即提高产品生产率,缩短生产周期。本文对原有生产线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扬声器生产线上扬声器充磁工序和极性测试工序采用人工操作,成本高,质量效率等难以保证等实际问题,进行自动充磁机械手的研究设计。根据对公司扬声器生产线扬声器加工过程中的实际需要,整体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理论联系实际,查阅相关资料及文献,与指导老师及工程人员讨论分析所设计内容等,最终确定机械手采用机、电、气一体化的方案,参考机械手的动作流程,设计机械手机械系统方案,驱动传动系统及控制系统方案。采用气缸执行元件为机械手机械主体,以其它机械设计零部件为辅组成机械系统;选用电机和外滑式直线驱动模组的组合方式作为驱动传动系统的主体,充分运用伺服电机的位置控制模式和外滑式直线驱动模组的高速平稳特性;运用PLC和触摸屏的组合方式作为控制系统控制主体,辅助以继电器,电磁阀等电气元件组成控制系统。本设计研究充分结合扬声器生产线生产车间实际工作条件及环境,并结合公司对材料,电子元器件,各机械部件等的科研条件,设计制作各种方案,反复试验,制作样机,不断改进,充分利用气动机械手安全使用,操作维修方便等优点,与PLC进行运动控制相结合,最终成功研制自动充磁机械手,现在扬声器生产线实际生产中正常运行,它简单实用,专用性强,仅为扬声器生产线上实现对扬声器的充磁测试操作。自动充磁机械手的适应性较强,它可以根据生产线的速度,扬声器,充磁台的位置,进行测试位置、时间等作相应改变。自动充磁机械手在扬声器生产线对扬声器生产线由手工方式向半自动化,自动化转变,减少工人数量,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安全性,提升工厂车间形象等发挥重要作用。最后,总结全文,总结了扬声器自动充磁机械手的设计研究概况,通过自动充磁机械手的正常工作运行,表明本文自动充磁机械手的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展望中对课题研究提出一些需改进或完善的方面,以便共后续研究参考。本课题是一个机、电、气紧密结合的工厂实际项目,重在实用,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实用价值,深刻的学术研究内涵。
刘宁[8](2012)在《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贸易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产业间贸易已无法完全满足消费者多样性需求,产业内贸易应运而生;信息技术成为推动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带来的经济效应日益显着。中国是世界电子信息制造中心和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消费市场,欧盟是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研究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问题,不仅有利于中国充分获取产业内贸易的经济利益,提高中国电子信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且可以为中国企业进一步开拓欧盟市场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通过搜集历年数据对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规模与结构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Grubel-Lloyd指数、Brulhart指数和GHM指数三个指标测算了中欧电子信息产品的产业内贸易静态水平、产业内贸易动态水平以及产业内贸易类型,从中发现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偏低,并且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占主导地位。本文结合经济理论和实践对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经济效应进行了系统分析,表明发展产业内贸易有利于中国经济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为准确判断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正确制定发展对策,本文从国家特征因素和产业特征因素角度进行了理论分析,之后利用Eviews6.0软件对本文所构建的各影响因素与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关系的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平均市场规模、市场规模相差水平和研发强度等因素对产业内贸易具有促进作用,而目前中欧人均收入相差水平、中国市场结构、规模经济、欧盟对华FDI和消费需求多样性等因素阻碍产业内贸易的发展。针对存在问题和实证分析结果,本文运用规范研究方法,从国家层面和产业层面提出了促进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孙康慧[9](2011)在《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汽车工业和电子信息产业这两大产业作为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对于我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如今汽车传统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形成的汽车电子产业是当今汽车产业的最重要的发展趋势。对于这一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汽车电子产业的兴起,不仅给我国乃至全球的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和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为电子信息产业提供了重大的动力和发展空间,促进了汽车工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共同发展。汽车电子产业目前已经成为了被访问频率较高的词汇。尽管2008和2009年的金融危机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有所下跌,但是中国的市场依然有着不错的增长势头。而就全球来说,汽车产业电子化将会成为发展越来越完善的产业。2008年的下半年,在恶劣的经济环境下,中国的汽车产销量虽然没有达到业界的预期,但是汽车电子市场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冲击。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非常重要的汽车电子产品的生产基地之一,全球汽车电子采购不断向中国市场转移的过程,刺激了中国汽车电子市场的巨大需求。汽车电子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独立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以“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体系构建研究”为题,在国内外对汽车电子产业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汽车电子产业从产业发展历程、产业价值链、与国外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比较等方面来对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利用微观基础分析理论对中国汽车电子产业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等方面来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环境和未来的技术发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对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之上构建了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创新体系,由此对创新体系的构建对策进行了研究,技术研发政策、人才政策、品牌政策和政府措施等。主要对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中国汽车电子与世界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对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价值链的特性与构成进行了分析。并从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角度对中国汽车电子产业与世界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比较。通过对前边的深入分析,从而总结出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所具有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基于SCP范式理论对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市场进行分析。对中国的汽车电子进行了产品细分和市场细分。按照对汽车各部分控制作用把汽车电子划分为发动机电子、底盘电子、车身电子、信息通信与娱乐系统几类。按照汽车电子产品的市场销售渠道不同,将汽车电子市场分为了整车配套市场和零售改装市场。并进一步对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市场结构进行了分析,从产品应用结构、市场品牌结构,市场进入壁垒、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对市场结构进行详细阐述,从而得出外资大厂占主导地位,中国企业进入该领域壁垒高、困难大的局面。针对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市场行为分析,从投资策略、研究开发策略、产品经营策略方面进行了分析。而对于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市场绩效则不是很乐观,远没有达到规模经济的标准。但同时由于我国汽车电子产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时期,劳动力成本较低,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盈利水平要高于国外汽车电子产业。为了促进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植政策。“国家汽车工业政策”,“国家汽车消费政策”,“国家汽车电子产业规划”都明确提出支持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积极发展汽车电子产业。并且在本文中主要对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环境进行了分析。主要从产业发展的现实环境、发展形势来进行分析。针对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现实环境,主要从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分飞速发展扩张的现实、新兴汽车电子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不断普及、汽车电子产品快速的升级换代、以及汽车工业和电子信息业的融合几个方面来论述了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现实环境。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市场需求替代性需求和创新型需求的急剧扩张,使得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规模非常宏大。最后本文从所涉及到的各种汽车电子产品来分别阐述中国汽车电子产业未来的发展技术趋势。文章从创新环境、创新机制、创新绩效、创新技术等四个方面对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进行了评价,并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可进一步明确自身优势与不足,为今后指导技术创新方向,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提供依据,因而具有现实意义。提出汽车电子产业的创新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汽车电子产品涉及汽车和电子两个产业,涉及到多门类学科知识,零部件众多,系统结构复杂,使用条件多变,并且必须满足各项法规的要求。汽车电子产品多采用高科技技术,需要实践经验积累和较长的创新周期和较大的创新投入,这就决定了汽车电子企业创新的门槛较高,需要由人才、资金、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等诸多支撑。因为汽车电子产业在我国是新兴产业,必须在国家层面上给予高度重视并进行系统投入和整体规划。唯有如此,我国汽车电子产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真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此,本文构建了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模型,产、学、研系统合作的模型,期望能对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有重大的借鉴意义。主要提出企业要全面提高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是一个方面,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同样重要。研发、制造、营销等环节都要有创新,本文对汽车电子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大致分解为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销售服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四个方面,其中研究开发能力占据核心地位,生产制造能力和销售服务能力是自主研发成果得以实现市场价值的重要环节,组织能力是关系到自主创新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利保障。根据以上研究内容,本文期望能够为我国调整汽车电子产业政策体系、优化企业的创新资源的配置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对于加强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创新与发展,不断改进企业创新效率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和现实意义。
刘文光[10](2010)在《商用汽车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智能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国内商用汽车主要采用固定轴式变速器,在现有变速器结构的基础上增加电控单元,采用电控换挡执行机构,提高车辆燃油经济性与乘坐舒适性。商用汽车由于车载变化大、行驶路况复杂以及驾驶意图的影响,造成离合器和挡位控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影响车辆的操纵性能,制约了装备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动力性、经济性及乘坐舒适性等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围绕上述问题,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分析国内外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建立商用汽车机械变速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机械变速器的动力传动系统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和分析气体流量特性以及离合器气动控制机构。换挡执行机构采用多位置气缸,能精确定位选挡和换挡行程,提高换挡性能和机构可靠性。分析智能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特点,针对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的特点,选用模糊控制方法用于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控制。(2)分析离合器的接合过程及评价指标。考虑道路信息及车辆载荷的不同对离合器接合的影响,将其转化为一种可以描述车辆外部信息的车辆转换质量系数并作为输入量,运用模糊控制方法获得离合器的目标接合速度。对于离合器执行部分采用模糊PID的方法控制目标接合位置的波动,防止离合器接合过程中出现超调现象,实现离合器执行部件的控制。(3)在油门开度快速变化情况下,车辆的惯性较大,车速的变化相对于油门的变化存在着滞后现象,造成车辆频繁换挡。采用模糊控制的方法可以消除油门开度快速变化对频繁换挡的影响,提高乘坐舒适性。(4)针对不同的道路状况及驾驶意图,车辆换挡车速不同,对换挡曲线进行改进,构造符合各种状况的换挡曲线。(5)考虑电源电压取值对驱动执行组件的影响,采用了电压检测电路及升压电路控制供电电路的通断,保证整个控制电路在安全可靠的范围内工作。换挡信号采用CAN总线通信,并对整个控制系统进行试验验证。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提出车辆转换质量系数的概念,并将其运用到离合器接合控制中,车辆的转换质量系数反映道路条件和整车质量,能够全面考虑影响离合器接合的外部因素,优化控制离合器接合情况,符合驾驶意图。2、采用了一种简单易行的电控气动挡位变换机构。利用多位置气缸控制换挡行程,对选挡行程和换挡行程进行精确定位,提高换挡性能和机构可靠性。3、为防止离合器执行部分在目标接合位置波动,造成离合器从动盘转矩波动,以及离合器执行部分具有延迟及模型结构和参数不确定的特点,提出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方法,由模糊控制器根据外部因素来控制PID控制器的系数,一方面具有模糊控制的智能功能,另一方面具有确定的模型结构。4、在油门开度快速变化情况下,车辆的惯性较大,车速的变化相对于油门的变化存在滞后现象,较大的油门开度变化会造成车辆的频繁换挡。因此,提出在原有控制输入参数的基础上增加油门开度快速变化率作为其中的一个补充参数,全面分析考虑影响车辆换挡的操作过程。5、以油门开度变化率及坡道信息作为输入参数,建立最佳换挡曲线,运用模糊控制的方法,在最佳经济曲线下对换挡进行修正,兼顾车辆的经济性和动力性。6、针对电源控制部分,不仅考虑高电压对电子组件的影响,同时考虑低电压对驱动执行组件的影响,保证了整个控制电路在安全可靠的范围内工作,同时完成挡位的CAN通信。
二、EP型产业机械用继电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P型产业机械用继电器(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智能制造国际大背景 |
1.1.1 工业革命发展历程研究 |
1.1.2 智能制造内涵演进 |
1.1.3 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的应用 |
1.1.4 国内外智能制造发展战略 |
1.2 中药智能制造发展研究 |
1.2.1 中药产业“智能制造”发展的必然性 |
1.2.2 中药“智能制造”范畴 |
1.2.3 中药“智能制造”意义 |
1.2.4 中药“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意义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基于实体语法系统构建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 |
2.1 引言 |
2.2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构建准则和组成内容研究 |
2.2.1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构建准则设计 |
2.2.2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组成内容确定 |
2.3 理论基础—实体语法系统 |
2.4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基本概念和概念辨析的研究 |
2.4.1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相关概念定义 |
2.4.2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相关概念辨析 |
2.5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构建 |
2.6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核心思想研究 |
2.7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应用流程研究 |
2.8 关键技术选择原则 |
2.9 总结与讨论 |
2.9.1 讨论 |
2.9.2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方案设计 |
3.1 引言 |
3.2 影响中药汤剂质量关键因素研究 |
3.3 用户需求分析与智能煎药系统性能设计 |
3.3.1 用户需求分析 |
3.3.2 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性能设计 |
3.4 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构建方案设计 |
3.4.1 中药智能煎药系统理论框架设计 |
3.4.2 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整体结构图设计 |
3.4.3 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技术路线图设计 |
3.4.4 中药智能煎药系统工作流程图研究 |
3.5 总结与讨论 |
3.5.1 讨论 |
3.5.2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方案设计 |
4.1 引言 |
4.2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需求分析与解决方案提出 |
4.2.1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构建背景 |
4.2.2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需求分析 |
4.2.3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解决方案的提出 |
4.3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构建可行性分析 |
4.4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整体概念的研究 |
4.5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前期准备工作的研究 |
4.5.1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服务人群 |
4.5.2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构建目标确定 |
4.5.3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构建原则设计 |
4.5.4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服务端平台功能设计 |
4.6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构建方案设计 |
4.6.1 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设计数据流逻辑框架 |
4.6.2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整体结构图设计 |
4.6.3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技术路线图设计 |
4.7 小结 |
第五章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设计方案实现 |
5.1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硬件设备原理图设计 |
5.1.1 嵌入式系统硬件设备原理图设计 |
5.1.2 传感器板开发 |
5.1.3 应用设备板开发 |
5.2 服务端平台搭建与系统配置 |
5.2.1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库设计 |
5.2.2 平台页面搭建 |
5.3 服务端平台运行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贸易成本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潜力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贸易成本文献综述 |
1.2.2 贸易潜力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贸易成本对贸易潜力影响的理论基础与机理分析 |
2.1 贸易成本对贸易潜力影响的理论基础 |
2.1.1 贸易成本理论 |
2.1.2 贸易成本对贸易增长影响理论 |
2.2 贸易成本对贸易潜力影响的机理分析 |
2.2.1 贸易成本对贸易潜力影响模型 |
2.2.2 运输成本对贸易潜力影响 |
2.2.3 贸易政策成本对贸易潜力影响 |
2.2.4 制度成本对贸易潜力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成本分析 |
3.1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成本构成 |
3.1.1 运输成本 |
3.1.2 贸易政策成本 |
3.1.3 制度成本 |
3.2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成本测度 |
3.2.1 运输成本测度 |
3.2.2 贸易政策成本测度 |
3.2.3 制度成本测度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现状与潜力基础 |
4.1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现状 |
4.1.1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现状 |
4.1.2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发展现状 |
4.1.3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
4.2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潜力基础 |
4.2.1 中国在初级产品方面进口潜力巨大 |
4.2.2 中国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方面出口潜力巨大 |
4.2.3 中国在低级技术密集型产业方面竞争优势明显 |
4.2.4 中国在中级技术密集型产业方面出口潜力有待开发 |
4.2.5 中国在高级技术密集型产业方面比较劣势明显,进口潜力巨大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贸易潜力分析 |
5.1 中国与东盟贸易潜力分析 |
5.2 中国与东亚贸易潜力分析 |
5.3 中国与独联体贸易潜力分析 |
5.4 中国与非洲贸易潜力分析 |
5.5 中国与南亚、西亚贸易潜力分析 |
5.6 中国与中东欧贸易潜力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成本对贸易潜力影响实证分析 |
6.1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成本对贸易潜力影响实证分析 |
6.1.1 传统引力模型 |
6.1.2 构建模型与数据说明 |
6.1.3 实证结果分析 |
6.2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行业层面贸易成本对贸易潜力影响实证分析 |
6.2.1 构建模型与数据说明 |
6.2.2 实证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关于贸易成本研究的结论 |
7.1.2 关于贸易潜力研究的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提升双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
7.2.2 积极发展跨境电商,寻求新的贸易增长点 |
7.2.3 持续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逐步消除贸易壁垒 |
7.2.4 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联合预警、规避风险 |
7.2.5 积极建设自由贸易区,促进贸易和生产要素流动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电控发动机信号采集和故障模拟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设计需求分析 |
2.2 硬件方案设计 |
2.3 软件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1 微控制器的选型和最小系统设计 |
3.1.1 微控制器的选型及特点 |
3.1.2 微控制器的最小系统 |
3.2 CPLD扩展模块 |
3.3 电源模块 |
3.4 点火线圈初次级电压、气缸压力采集模块 |
3.5 冷却液温度采集模块 |
3.6 转速测量模块 |
3.7 凸轮、曲轴相位延迟测量模块 |
3.8 故障设置模块 |
3.9 人机交互模块 |
3.10 本地存储模块 |
3.11 参数存储与串口通信模块 |
3.12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4.1 主控制器软件设计 |
4.2 主控和CPLD通信程序设计 |
4.3 CPLD闸门程序设计 |
4.4 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 |
4.4.1 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
4.4.2 软件架构 |
4.4.3 软件流程 |
4.4.4 界面设计 |
4.4.5 通信模块设计 |
4.4.6 数据保存与查询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测试平台 |
5.2 通信功能测试 |
5.3 指标测试 |
5.3.1 点火线圈电压测量 |
5.3.2 冷却液温度、发动机转速、气缸压力测量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应用于变频风机控制系统的FPGA数据处理模块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基础 |
1.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 论文研究与应用的意义 |
2. 风机变频控制原理 |
2.1 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 |
2.2 工业风机调速原理 |
3. 中值滤波 |
3.1 中值滤波算法 |
3.2 中值滤波原理 |
4. 变频风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4.1 系统应用环境的调研 |
4.2 多传感器系统 |
4.3 高温激光烟尘传感器 |
4.4 红外温度传感器 |
4.5 PLC接口模块设计 |
4.5.1 PLC的硬件结构 |
4.5.2 PLC的工作原理 |
4.5.3 PLC的选型 |
4.5.4 电平转换器 |
4.6 FPGA芯片硬件设计 |
4.6.1 FPGA开发平台布局及硬件资源 |
4.6.2 FPGA开发板电路 |
4.6.3 晶振电路 |
4.6.4 供电电路 |
4.6.5 JTAG接口电路 |
4.6.6 AS port接口电路 |
4.6.7 EPCS配置芯片 |
4.6.8 FPGA编程器件 |
4.7 中心控制系统 |
4.7.1 工业控制计算机 |
4.7.2 系统现场控制箱 |
4.8 串口通信转接器 |
4.9 变频器系统 |
4.9.1 变频器的选择 |
4.9.2 旁路电路保护柜 |
4.10 变频风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
5. FPGA数据处理模块软件设计 |
5.1 控制程序设计流程 |
5.2 Quartus Ⅱ简介 |
5.3 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 |
5.4 仿真软件Modelsim |
5.5 基于位的中值滤波算法的FPGA实现 |
5.6 时钟模块设计 |
5.7 采样模块设计 |
5.8 红外温度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块 |
5.9 激光烟尘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块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温室轨道风送施药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温室轨道风送施药系统的方案设计 |
2.1 系统设计要求 |
2.2 系统总体结构与设计方案 |
2.3 温室轨道风送施药系统的元器件的选定 |
2.3.1 光电传感器 |
2.3.2 流量传感器 |
2.3.3 牵引电机 |
2.3.4 风机 |
2.3.5 驱动桥 |
2.3.6 药液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温室轨道风送施药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控制系统 |
3.1.1 FX1N 系列 PLC 控制器 |
3.1.2 FX1N PLC 各部分的功用 |
3.1.3 FX1N PLC 的主要特点 |
3.1.4 继电器控制模块设计 |
3.1.5 电磁阀固态继电器控制模块 |
3.1.6 触摸屏控制模块 |
3.2 移动搭载平台设计 |
3.2.1 直流电机调速器 |
3.2.2 平台控制电路 |
3.3 风送施药系统的设计 |
3.3.1 风机升降系统 |
3.3.2 药液供给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温室轨道风送施药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开发语言与开发环境 |
4.1.1 开发语言介绍 |
4.1.2 开发环境介绍 |
4.2 软件设计思路 |
4.3 系统主要程序模块设计 |
4.3.1 垄间空行定位程序设计 |
4.3.2 牵引电机控制程序设计 |
4.3.3 数据输入与采集模块 |
4.4 触摸屏组态软件设计 |
4.4.1 SamDraw 创建工程基本步骤 |
4.4.2 触摸屏组态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温室轨道风送施药系统测试试验及分析 |
5.1 系统可靠性分析 |
5.2 系统测试 |
5.2.1 光电探测器校准 |
5.2.2 系统行进速度测定 |
5.2.3 喷头流量测定 |
5.2.4 喷头流量误差分析 |
5.2.5 流量传感器脉冲数与流量关系测定 |
5.2.6 系统喷施效率测试 |
5.3 雾滴沉积分布试验 |
5.3.1 试验装置及方法 |
5.3.2 试验材料及检验设备 |
5.3.3 回复率试验 |
5.3.4 雾滴沉积量三维分布试验 |
5.3.5 雾滴沉积量二维分布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7)外磁式扬声器自动充磁机械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电声行业在国内发展概况 |
1.1.2 国内外扬声器现状及发展 |
1.1.3 自动生产线简介 |
1.1.4 PLC的发展概况及应用前景 |
1.1.5 机械手的发展、应用及分类 |
1.2 课题来源 |
1.2.1 扬声器简介 |
1.2.2 外磁式扬声器生产线磁回工程和组合工程部分工序简介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 小结 |
第2章 自动充磁机械手总体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总体设计基本要求 |
2.3 总体设计思路及工作原理 |
2.3.1 自动充磁机械手黑箱结构 |
2.3.2 自动充磁机械手相关设备简介 |
2.3.3 动作方案设计及分析 |
2.3.4 自动充磁机械手工作原理 |
2.4 方案设计 |
2.4.1 自动充磁机械手及相关设备的布置方案 |
2.4.2 自动充磁机械手总体方案设计 |
2.5 小结 |
第3章 自动充磁机械手机械系统设计 |
3.1 引言 |
3.2 工况条件 |
3.3 机械系统设计思路及工作原理 |
3.4 机械系统的基本要求 |
3.5 气缸式机械手机构设计 |
3.5.1 机械手驱动方式的选择 |
3.5.2 机械手机构设计及各部件选型设计 |
3.6 小结 |
第4章 自动充磁机械手驱动传动系统设计 |
4.1 引言 |
4.2 自动充磁机械手的运动分析 |
4.3 传动系统的基本要求 |
4.4 传动方案设计 |
4.4.1 传动方案选择 |
4.4.2 线性模组的选择 |
4.5 驱动系统的基本要求 |
4.6 驱动方案设计 |
4.6.1 驱动方案选择 |
4.6.2 驱动方案中电动步进驱动与电动伺服驱动选择 |
4.7 小结 |
第5章 自动充磁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
5.1 引言 |
5.2 机械手的控制系统选择 |
5.3 机械手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5.3.1 PLC控制器 |
5.3.2 人机交互装置(HMI) |
5.3.3 继电器 |
5.3.4 电磁阀 |
5.3.5 对射型光电传感器 |
5.3.6 电机回零接近传感器 |
5.3.7 机械手控制系统主电路图设计及硬件系统连接 |
5.4 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软件系统设计 |
5.4.1 系统的工作方式 |
5.4.2 PLC编程语言及编程环境 |
5.4.3 机械手工作流程图 |
5.4.4 松下PLC软件程序设计 |
5.4.5 人机界面设计 |
5.5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讨论 |
6.1 总结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4.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2 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欧盟 |
2.1.2 电子信息产品 |
2.1.3 产业内贸易 |
2.2 产业内贸易相关理论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生命周期理论 |
2.2.3 规模经济理论 |
2.2.4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
2.3 产业内贸易理论模型 |
2.3.1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模型 |
2.3.2 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模型 |
2.4 产业内贸易理论在电子信息产品领域的适用性 |
2.4.1 电子信息产品的多样化与差异化是产业内贸易的前提 |
2.4.2 电子信息产品需求的多样化是产业内贸易的动因 |
2.4.3 规模经济是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利益来源 |
2.5 本章小结 |
3 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规模与结构 |
3.1 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规模 |
3.1.1 中欧双边贸易规模 |
3.1.2 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规模 |
3.2 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产品结构 |
3.2.1 中国对欧盟出口电子信息产品的贸易结构 |
3.2.2 中国自欧盟进口电子信息产品的贸易结构 |
3.3 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地区结构 |
3.3.1 中国对欧盟出口电子信息产品的地区结构 |
3.3.2 中国自欧盟进口电子信息产品的地区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4 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水平与类型 |
4.1 中欧电子信息产品静态产业内贸易水平 |
4.1.1 中欧电子信息产品分类贸易 G-L 指数 |
4.1.2 中国与欧盟各成员国电子信息产品贸易的 G-L 指数 |
4.2 中欧电子信息产品动态产业内贸易水平 |
4.2.1 中欧电子信息产品分类贸易 MIIT 指数 |
4.2.2 中国与欧盟各成员国电子信息产品贸易 MIIT 指数 |
4.2.3 中欧电子信息产品贸易 G-L 指数与 MIIT 指数比较 |
4.3 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类型 |
4.3.1 产业内贸易类型划分 |
4.3.2 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 GHM 指数 |
4.4 产业内贸易水平与类型测算结果反映出的问题 |
4.4.1 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持续降低 |
4.4.2 中国与欧盟各成员国的产业内贸易极不平衡 |
4.4.3 中欧电子信息产品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水平偏低 |
4.4.4 中国低端产品出口频遭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 |
4.5 本章小结 |
5 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经济效应 |
5.1 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效应 |
5.1.1 产业内贸易通过规模经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
5.1.2 产业内贸易将带来技术的规模递增 |
5.1.3 产业内贸易通过人力资本积累与配置推动经济增长 |
5.1.4 产业内贸易推动企业制度创新 |
5.2 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效应 |
5.2.1 产业内贸易有利于中国电子信息企业形成规模经济 |
5.2.2 产业内贸易促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优化结构 |
5.2.3 产业内贸易推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进步 |
5.3 本章小结 |
6 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 |
6.1 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6.1.1 国家特征因素 |
6.1.2 产业特征因素 |
6.2 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6.2.1 解释变量的选取 |
6.2.2 样本来源、数据范围及模型的设定 |
6.2.3 模型回归与检验 |
6.2.4 对实证分析结果的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7 促进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对策 |
7.1 国家层面 |
7.1.1 加速中国经济发展,缩小中欧人均收入差距 |
7.1.2 加强政府交流,规避贸易摩擦 |
7.1.3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7.1.4 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
7.1.5 规范行业秩序,确保公平竞争 |
7.1.6 协调发展中国与欧盟各国贸易,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 |
7.2 产业层面 |
7.2.1 加快技术创新,大力发展差异化产品 |
7.2.2 提高产业集中度,扩大企业规模经济效应 |
7.2.3 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
7.2.4 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 |
7.2.5 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优化产业人才结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全球汽车电子产业的飞速发展 |
1.1.2 中国汽车电子市场需求迅速增长 |
1.1.3 两大产业助力汽车电子产业发展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1.4 主要的创新工作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产业经济理论与产业创新理论 |
2.1.1 SCP 理论范式 |
2.1.2 产业融合理论 |
2.1.3 产业创新理论 |
2.1.4 技术创新理论 |
2.2 汽车电子产业研究综述 |
2.2.1 汽车电子产业内涵 |
2.2.2 国外汽车电子产业研究 |
2.2.3 国内汽车电子产业研究 |
2.2.4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
2.3 述评 |
第三章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
3.1 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历程 |
3.1.1 电子产业发展历程 |
3.1.2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历程 |
3.2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价值链 |
3.2.1 汽车电子产业链的特性 |
3.2.2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链构成 |
3.2.3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价值链分析 |
3.3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与世界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比较 |
3.3.1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与世界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历史比较 |
3.3.2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与世界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现状比较 |
3.3.3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与世界汽车电子产业发展趋势比较 |
3.4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中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
3.4.1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中的优势 |
3.4.2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微观基础分析 |
4.1 汽车电子产品与市场细分 |
4.1.1 汽车电子产品细分 |
4.1.2 汽车电子市场细分 |
4.2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4.2.1 中国汽车电子市场产品应用结构 |
4.2.2 中国汽车电子市场品牌结构 |
4.2.3 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进入壁垒 |
4.2.4 中国汽车电子市场竞争格局 |
4.3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
4.3.1 价格行为 |
4.3.2 投资行为 |
4.3.3 研究开发行为 |
4.3.4 产品经营行为 |
4.3.5 并购重组行为 |
4.4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
4.4.1 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 |
4.4.2 行业利润 |
4.4.3 产业技术进步 |
4.4.4 企业盈利水平 |
4.5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SCP 相互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
5.1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现实环境 |
5.1.1 中国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 |
5.1.2 新兴汽车电子产品在国产汽车中的普及 |
5.1.3 汽车电子产品的升级 |
5.1.4 汽车电子产业是汽车工业和信息电子产业的融合 |
5.2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形势 |
5.2.1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市场需求分析 |
5.2.2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竞争态势分析 |
5.2.3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未来技术发展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6.1 指标设计遵循原则 |
6.1.1 遵循科学性原则 |
6.1.2 系统性原则 |
6.1.3 容易操作的原则 |
6.1.4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
6.2 构建指标体系 |
6.2.1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经济绩效指标 |
6.2.2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政策指标 |
6.2.3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技术水平指标 |
6.2.4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环境支持能力指标 |
6.2.5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机制的作用指标 |
6.3 指标标准化 |
6.4 体系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体系构建研究 |
7.1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自主创新现状及问题 |
7.1.1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自主创新现状 |
7.1.2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自主创新所面临的问题 |
7.2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合作创新的现状和问题 |
7.2.1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合作创新的现状 |
7.2.2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合作创新所面临的问题 |
7.3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体系构建 |
7.3.1 创新体系各要素 |
7.3.2 各创新要素的禀赋及创新思路 |
7.4 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
7.4.1 企业是自主创新体系的主体 |
7.4.2 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 |
7.5 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的合作创新 |
7.5.1 产、学、研各方须分工明确 |
7.5.2 产、学、研各方应优势互补 |
7.5.3 建立公共技术合作创新平台 |
7.6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体系构建模型 |
7.7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及创新体系构建对策研究 |
8.1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
8.1.1 研究开发能力 |
8.1.2 生产制造能力 |
8.1.3 销售服务能力 |
8.1.4 组织管理能力 |
8.2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能力构建对策研究 |
8.2.1 技术研发对策 |
8.2.2 人才对策 |
8.2.3 品牌对策 |
8.2.4 市场对策 |
8.2.5 政府措施 |
8.3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及展望 |
9.1 论文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9.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商用汽车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智能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自动变速器分类及特点 |
1.1.1 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T) |
1.1.2 无级自动变速器(CVT) |
1.1.3 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AMT) |
1.1.4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3 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原理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和研究趋势 |
1.3.1 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原理 |
1.3.2 国外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发展现状及研究趋势 |
1.3.3 国内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车辆传动系统与智能控制 |
2.1 发动机特性分析 |
2.1.1 发动机稳定特性 |
2.1.2 发动机非稳定特性 |
2.2 离合器特性研究 |
2.2.1 离合器接合过程分析 |
2.2.2 离合器动力学特性 |
2.3 离合器气动执行机构特性 |
2.3.1 离合器执行机构的工作原理 |
2.3.2 高速开关阀特性 |
2.3.3 气体流量特性 |
2.4 换挡执行机构研究 |
2.4.1 换挡执行机构设计 |
2.4.2 换挡执行机构的试验结果 |
2.5 车辆的驱动力和行驶阻力 |
2.5.1 车辆驱动力 |
2.5.2 车辆行驶阻力 |
2.6 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智能控制研究 |
2.6.1 智能控制系统的特点 |
2.6.2 智能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
2.6.3 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的智能控制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离合器接合控制策略研究 |
3.1 离合器性能评价指标 |
3.1.1 冲击度 |
3.1.2 滑磨功 |
3.2 车辆转换质量系数 |
3.3 离合器接合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分析 |
3.3.1 离合器接合的影响参数分析 |
3.3.2 离合器接合控制策略分析 |
3.4 离合器目标接合速度模糊控制 |
3.4.1 离合器目标接合速度模糊控制策略设计 |
3.4.2 离合器接合的Mamdani型模糊推理系统 |
3.5 离合器接合执行部分的模糊PID控制 |
3.5.1 模糊PID控制 |
3.5.2 离合器接合的系统仿真分析 |
3.6 离合器接合仿真实验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油门开度快速变化的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 |
4.1 油门开度快速变化产生频繁换挡的原因 |
4.2 换挡时机分析 |
4.3 油门开度快速变化的换挡模糊控制系统设计 |
4.3.1 换挡过程的智能模糊控制原理 |
4.3.2 控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量 |
4.3.3 油门开度快速变化下的换挡模糊规则 |
4.3.4 换挡控制的TSK型模糊逻辑推理系统 |
4.4 MATLAB/Simulink/Stateflow仿真 |
4.4.1 换挡过程的混杂特性 |
4.4.2 换挡的Stateflow模型 |
4.5 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汽车燃料经济性和动力性换挡曲线的改进 |
5.1 传统换挡规律分析 |
5.1.1 单参数换挡规律 |
5.1.2 两参数换挡规律 |
5.1.3 三参数换挡规律 |
5.2 最佳换挡决策分析 |
5.2.1 最佳动力性能换挡特性 |
5.2.2 最佳经济性能换挡特性 |
5.3 修正换挡曲线策略 |
5.3.1 换挡车速的分段线性插值 |
5.3.2 换挡时机分析 |
5.3.3 修正换挡曲线的控制原理 |
5.3.4 修正值的控制规则 |
5.4 换挡曲线仿真试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AMT控制部分试验设计及研究 |
6.1 电控单元系统研究 |
6.2 挡位CAN总线通信策略 |
6.2.1 CAN总线介绍 |
6.2.2 挡位CAN通信的试验结果 |
6.3 抗干扰设计策略 |
6.4 电控硬件模块设计 |
6.4.1 电源保护模块 |
6.4.2 升压电路模块 |
6.4.3 输入电路模块 |
6.4.4 信号输出电路 |
6.5 电控软件模块 |
6.6 试验研究 |
6.6.1 试验目的及总体方案 |
6.6.2 试验结果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与完成的论文 |
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四、EP型产业机械用继电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应用[D]. 曹婷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3]贸易成本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潜力影响研究[D]. 栾申洲. 辽宁大学, 2019(06)
- [4]电控发动机信号采集和故障模拟系统的设计[D]. 王伟. 东南大学, 2016(03)
- [5]应用于变频风机控制系统的FPGA数据处理模块的设计[D]. 孙檬. 北京交通大学, 2015(09)
- [6]温室轨道风送施药系统设计[D]. 李良. 太原理工大学, 2015(09)
- [7]外磁式扬声器自动充磁机械手的研究[D]. 张辉. 东北大学, 2014(08)
- [8]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 刘宁. 青岛科技大学, 2012(06)
- [9]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体系构建研究[D]. 孙康慧. 吉林大学, 2011(08)
- [10]商用汽车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智能控制技术研究[D]. 刘文光. 江苏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