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风管布置的尾门槛组件,包括尾门槛饰板总成和风管件,尾门槛饰板总成包括尾门槛本体、尾门槛加强骨架和尾端梁,风管件穿过并固定在尾门槛加强骨架后侧,风管件一端与空调鼓风机连通,空调鼓风机固定在车内后舱左后侧围后端处,风管件另一端左侧出风口与左侧风窗连通,左侧风窗固定在车内后舱左侧后侧围中上部,风管件另一端右侧出风口与右侧风窗连通,右侧风窗固定在车内后舱右侧后侧围中上部处。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风管布置的尾门槛组件,优化后排乘客的空调舒适度,保证整车造型平顺与整洁,解决无法做全景天窗问题,解决风管件布置在地毯裸露易挤压变形问题,解决了尾门槛过风管与侧围离缝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风管布置的尾门槛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尾门槛饰板总成(1)和风管件(30),所述尾门槛饰板总成(1)包括尾门槛本体(10)、尾门槛加强骨架(20)和尾端梁(60),所述尾门槛加强骨架(20)固定在所述尾门槛本体(10)后侧,所述风管件(30)穿过并固定在所述尾门槛加强骨架(20)后侧,所述风管件(30)一端与空调鼓风机(40)连通,所述空调鼓风机(40)固定在车内后舱左后侧围后端处,所述风管件(30)另一端的左侧出风口(50)与左侧风窗连通,所述左侧风窗固定在所述车内后舱左侧后侧围中上部处,所述风管件(30)另一端的右侧出风口与右侧风窗连通,所述右侧风窗固定在车内后舱右侧后侧围中上部处,所述尾端梁(60)固定在所述尾门槛加强骨架(20)后侧,所述尾端梁(60)位于所述风管件(30)后侧。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风管布置的尾门槛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尾门槛饰板总成(1)和风管件(30),所述尾门槛饰板总成(1)包括尾门槛本体(10)、尾门槛加强骨架(20)和尾端梁(60),所述尾门槛加强骨架(20)固定在所述尾门槛本体(10)后侧,所述风管件(30)穿过并固定在所述尾门槛加强骨架(20)后侧,所述风管件(30)一端与空调鼓风机(40)连通,所述空调鼓风机(40)固定在车内后舱左后侧围后端处,所述风管件(30)另一端的左侧出风口(50)与左侧风窗连通,所述左侧风窗固定在所述车内后舱左侧后侧围中上部处,所述风管件(30)另一端的右侧出风口与右侧风窗连通,所述右侧风窗固定在车内后舱右侧后侧围中上部处,所述尾端梁(60)固定在所述尾门槛加强骨架(20)后侧,所述尾端梁(60)位于所述风管件(30)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风管布置的尾门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槛本体(10)纵向截面呈“7”字形,所述尾门槛加强骨架(20)纵向截面呈“7”字形,所述尾门槛本体(10)包括第一水平壁(11)和第一竖直壁(12),所述第一竖直壁(12)上侧纵向延伸固定在所述第一水平壁(11)前侧,所述尾门槛加强骨架(20)包括第二水平壁(21)和第二竖直壁(22),所述第二竖直壁(22)上侧纵向延伸固定在所述第二水平壁(21)前侧,所述风管件(30)穿过并固定在所述第二竖直壁(22)后侧,所述尾端梁(60)固定在所述第二水平壁(21)下侧,所述第二竖直壁(22)插接固定于所述第一竖直壁(12)后侧,所述第二水平壁(21)固定在所述第一水平壁(11)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风管布置的尾门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直壁(22)左右端部分别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一竖直壁(12)左右端部分别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插设于对应的所述定位孔内,所述第二竖直壁(22)通过对应的定位件和定位孔插接式固定于所述第一竖直壁(12)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风管布置的尾门槛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竖直壁(12)左端部的定位件为“十”字四向定位销(13),位于所述第一竖直壁(12)右端部的定位件为“一”字双向定位销(14),所述第二竖直壁(22)左右端部分别设有与“十”字四向定位销(13)和“一”字双向定位销(14)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十”字四向定位销(13)和“一”字双向定位销(14)分别插设于对应的所述定位孔内,所述第二竖直壁(22)分别通过对应的“十”字四向定位销(13)与“一”字双向定位销(14)和对应的定位孔插接固定于所述第一竖直壁(12)后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风管布置的尾门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直壁(12)下侧部和所述第一水平壁(11)后侧部分别等间隔设有焊接柱(15),所述第二竖直壁(22)下侧部和所述第二水平壁(21)后侧部分别设有与焊接柱(15)对应的焊接孔,所述焊接柱(15)焊接式固定在所述焊接孔内,所述第二竖直壁(22)通过对应的焊接柱(15)和焊接孔插接式固定于所述第一竖直壁(12)后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风管布置的尾门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直壁(22)上和所述第二水平壁(21)上分别延伸设有至少一个减重孔(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风管布置的尾门槛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二竖直壁(22)上的定位孔外边缘、焊接孔外边缘、减重孔(23)外边缘以及所述第二竖直壁(22)的外侧边缘均设有向后延伸的第一翻边,位于所述第二水平壁(21)上的定位孔外边缘、焊接孔外边缘、减重孔(23)外边缘以及所述第二水平壁(21)的外侧边缘均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翻边。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所述的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用于风管布置的尾门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直壁(22)和所述第二水平壁(21)外表面分别纵向延伸设有至少一个加强筋。
9.根据权利要求2至7所述的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用于风管布置的尾门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平壁(21)下表面等间隔向下延伸设有顶钣金筋条(24),所述顶钣金筋条(24)位于所述第二水平壁(21)与所述尾端梁(60)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所述的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用于风管布置的尾门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槛加强骨架(20)由聚丙烯和玻璃纤维材质制成。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风管布置的尾门槛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MPV商务汽车的用于风管布置的尾门槛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MPV商务汽车的中后排空调出风口多从车内顶衬上出风,顶衬为布置出风口需起凸包进行避让。传统的空调出风口安装存在如下问题:
1.顶衬凸包严重,影响顶衬的整体感与平顺性;
2.顶衬凸包严重,影响到中后排的乘客头部空间;
3.影响全景天窗的布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优化后排乘客的空调舒适度以及第三排乘客头部空间,保证整车造型平顺与整洁,解决无法做全景天窗问题,解决风管件布置在地毯裸露易挤压变形问题,解决了尾门槛过风管与侧围离缝问题的用于风管布置的尾门槛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风管布置的尾门槛组件,包括尾门槛饰板总成和风管件,所述尾门槛饰板总成包括尾门槛本体、尾门槛加强骨架和尾端梁,所述尾门槛加强骨架固定在所述尾门槛本体后侧,所述风管件穿过并固定在所述尾门槛加强骨架后侧,所述风管件一端与空调鼓风机连通,所述空调鼓风机固定在车内后舱左后侧围后端处,所述风管件另一端的左侧出风口与左侧风窗连通,所述左侧风窗固定在所述车内后舱左侧后侧围中上部处,所述风管件另一端的右侧出风口与右侧风窗连通,所述右侧风窗固定在车内后舱右侧后侧围中上部处,所述尾端梁固定在所述尾门槛加强骨架后侧,所述尾端梁位于所述风管件后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风管布置的尾门槛组件还可以是:
所述尾门槛本体纵向截面呈“7”字形,所述尾门槛加强骨架纵向截面呈“7”字形,所述尾门槛本体包括第一水平壁和第一竖直壁,所述第一竖直壁上侧纵向延伸固定在所述第一水平壁前侧,所述尾门槛加强骨架包括第二水平壁和第二竖直壁,所述第二竖直壁上侧纵向延伸固定在所述第二水平壁前侧,所述风管件穿过并固定在所述第二竖直壁后侧,所述尾端梁固定在所述第二水平壁下侧,所述第二竖直壁插接固定于所述第一竖直壁后侧,所述第二水平壁固定在所述第一水平壁下侧。
所述第二竖直壁左右端部分别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一竖直壁左右端部分别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插设于对应的所述定位孔内,所述第二竖直壁通过对应的定位件和定位孔插接固定于所述第一竖直壁后侧。
位于所述第一竖直壁左端部的定位件为“十”字四向定位销,位于所述第一竖直壁右端部的定位件为“一”字双向定位销,所述第二竖直壁左右端部分别设有与“十”字四向定位销和“一”字双向定位销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十”字四向定位销和“一”字双向定位销分别插设于对应的所述定位孔内,所述第二竖直壁分别通过对应的“十”字四向定位销与“一”字双向定位销和对应的定位孔插接固定于所述第一竖直壁后侧。
所述第一竖直壁下侧部和所述第一水平壁后侧部分别等间隔设有焊接柱,所述第二竖直壁下侧部和所述第二水平壁后侧部分别设有与焊接柱对应的焊接孔,所述焊接柱焊接式固定在所述焊接孔内,所述第二竖直壁通过对应的焊接柱和焊接孔插接式固定于所述第一竖直壁后侧。
所述第二竖直壁上和所述第二水平壁上分别延伸设有至少一个减重孔。
位于所述第二竖直壁上的定位孔外边缘、焊接孔外边缘、减重孔外边缘以及所述第二竖直壁的外侧边缘均设有向后延伸的第一翻边,位于所述第二水平壁上的定位孔外边缘、焊接孔外边缘、减重孔外边缘以及所述第二水平壁的外侧边缘均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翻边。
所述第二竖直壁和所述第二水平壁外表面分别纵向延伸设有至少一个加强筋。
所述第二水平壁下表面等间隔向下延伸设有顶钣金筋条,所述顶钣金筋条位于所述第二水平壁与所述尾端梁之间。
所述尾门槛加强骨架由聚丙烯和玻璃纤维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风管布置的尾门槛组件,包括尾门槛饰板总成和风管件,所述尾门槛饰板总成包括尾门槛本体、尾门槛加强骨架和尾端梁,所述尾门槛加强骨架固定在所述尾门槛本体后侧,所述风管件穿过并固定在所述尾门槛加强骨架后侧,所述风管件一端与空调鼓风机连通,所述空调鼓风机固定在车内后舱左后侧围后端处,所述风管件另一端的左侧出风口与左侧风窗连通,所述左侧风窗固定在所述车内后舱左侧后侧围中上部处,所述风管件另一端的右侧出风口与右侧风窗连通,所述右侧风窗固定在车内后舱右侧后侧围中上部处,所述尾端梁固定在所述尾门槛加强骨架后侧,所述尾端梁位于所述风管件后侧。这样,一方面风管件穿过并固定在尾门槛本体内侧的尾门槛加强骨架内部,空调鼓风机直接固定在车内左后侧围后侧,左侧风窗固定在车内后舱左侧后侧围中上部,右侧风窗通过风管件由尾门槛加强骨架内部穿过并固定在车内后舱右侧后侧围中上部,避免风管件布置顶衬导致顶衬凸包严重性,由于后舱内空调的风管件从顶衬区域移动至车内后侧围腔体内及后舱尾门槛区域内,使整车后舱造型整洁,无凸包及避让特征,提升了整车造型的美观性,满足顶衬的整体感与平顺性的同时解决了顶衬无法做全景天窗问题,提升第三排空间狭小,乘客坐姿较低,头部空间受限等问题,解决了风管件布置在地毯处会出现风管裸露问题,避免因裸露容易挤压变形而失效的问题,而且风管件布置在尾门槛结构处,风管件不会存在布置在顶衬时的直吹人体头部及后脑的顾虑,提高人机工程性,优化了后排乘客的空调舒适度,第三排乘客的空调吹头部后端移动至肩部前端,通过出风口扫风使第三排乘客乘坐更为舒适,另一方面,尾门槛加强骨架固定在尾门槛本体后侧,风管件穿过并固定在尾门槛加强骨架后侧,风管件从尾门槛加强骨架内穿出,加强尾门槛本体和风管件的强度,有效保证空调风管件的安全性,保障车内后舱出风结构实现,同时避免尾门槛本体直接布置在硬内饰外侧导致侧围与尾门槛本体匹配漏缝问题,并且尾门槛加强骨架先与尾门槛本体固定后作为一体再与总装装配,降低工艺难度。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风管布置的尾门槛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优化后排乘客的空调舒适度以及第三排乘客头部空间,保证整车造型平顺与整洁,解决无法做全景天窗问题,解决风管件布置在地毯裸露易挤压变形问题,解决了尾门槛过风管与侧围离缝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的用于风管布置的尾门槛组件的整体结构纵向切面图。
图2是实用新型的用于风管布置的尾门槛组件中的风管件与尾门槛饰板总成结构立体图。
图3是实用新型的用于风管布置的尾门槛组件中的尾门槛加强骨架与尾门槛本体内部结构图。
图号说明
1…尾门槛饰板总成 10…尾门槛本体 11…第一水平壁
12…第一竖直壁 13…“十”字四向定位销
14…“一”字双向定位销 15…焊接柱
20…尾门槛加强骨架 21…第二水平壁 22…第二竖直壁
23…减重孔 24…顶钣金筋条 30…风管件
40…空调鼓风机 50…左侧出风口 60…尾端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的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风管布置的尾门槛组件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所示右侧为前,左侧为后,上侧为上,下侧为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风管布置的尾门槛组件,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包括尾门槛饰板总成1和风管件30,所述尾门槛饰板总成1包括尾门槛本体10、尾门槛加强骨架20和尾端梁60,所述尾门槛加强骨架20固定在所述尾门槛本体10后侧,所述风管件30穿过并固定在所述尾门槛加强骨架20后侧,所述风管件30一端与空调鼓风机40连通,所述空调鼓风机40固定在车内后舱左后侧围后端处,所述风管件30另一端的左侧出风口50与左侧风窗连通,所述左侧风窗固定在所述车内后舱左侧后侧围中上部处,所述风管件30另一端的右侧出风口与右侧风窗连通,所述右侧风窗固定在车内后舱右侧后侧围中上部处,所述尾端梁60固定在所述尾门槛加强骨架20后侧,所述尾端梁60位于所述风管件30后侧。具体而言,尾门饰板总成1包括尾门槛本体10和尾门槛加强骨架20,一方面风管件30穿过并固定在尾门槛本体10内侧的尾门槛加强骨架20内部,空调鼓风机40直接固定在车内左后侧围后侧,左侧风窗固定在车内后舱左侧后侧围中上部,右侧风窗通过风管件30由尾门槛加强骨架20内部穿过并固定在车内后舱右侧后侧围中上部,避免风管件30布置顶衬导致顶衬凸包严重性,由于后舱内空调的风管件30从顶衬区域移动至车内后侧围腔体内及后舱尾门槛区域内,使整车后舱造型整洁,无凸包及避让特征,提升了整车造型的美观性,满足顶衬的整体感与平顺性的同时解决了顶衬无法做全景天窗问题,提升第三排空间狭小,乘客坐姿较低,头部空间受限等问题,解决了风管件30布置在地毯处会出现风管裸露问题,避免因裸露容易挤压变形而失效的问题,而且风管件30布置在尾门槛结构处,风管件30不会存在布置在顶衬时的直吹人体头部及后脑的顾虑,提高人机工程性,优化了后排乘客的空调舒适度,第三排乘客的空调吹头部后端移动至肩部前端,通过出风口扫风使第三排乘客乘坐更为舒适,另一方面,尾门槛加强骨架20固定在尾门槛本体10后侧,风管件30穿过并固定在尾门槛加强骨架20后侧,风管件30从尾门槛加强骨架20内穿出,加强尾门槛本体10和风管件30的强度,有效保证空调风管件30的安全性,保障车内后舱出风结构实现,同时避免尾门槛本体10直接布置在硬内饰外侧导致侧围与尾门槛本体10匹配漏缝问题,并且尾门槛加强骨架20先与尾门槛本体10固定后作为一体再与总装装配,降低工艺难度。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优化后排乘客的空调舒适度以及第三排头部空间,保证整车造型平顺与整洁,解决无法做全景天窗问题,解决风管件30布置在地毯裸露易挤压变形问题,解决了尾门槛过风管与侧围离缝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风管布置的尾门槛组件,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尾门槛本体10纵向截面呈“7”字形,所述尾门槛加强骨架20纵向截面呈“7”字形,所述尾门槛本体10包括第一水平壁11和第一竖直壁12,所述第一竖直壁12上侧纵向延伸固定在所述第一水平壁11前侧,所述尾门槛加强骨架20包括第二水平壁21和第二竖直壁22,所述第二竖直壁22上侧纵向延伸固定在所述第二水平壁21前侧,所述风管件30穿过并固定在所述第二竖直壁22后侧,所述尾端梁60固定在所述第二水平壁21下侧,所述第二竖直壁22插接固定于所述第一竖直壁12后侧,所述第二水平壁21固定在所述第一水平壁11下侧。这样,尾门槛本体10纵向截面呈“7”,尾门槛本体10包括第一水平壁11和第一竖直壁12,尾门加强骨架纵向截面呈“7”字形,尾门加强骨架包括第二水平壁21和第二竖直壁22,尾门加强骨架固定在尾门槛本体10内侧,第二水平壁21固定在第一水平壁11下侧,第二竖直壁22与第一竖直壁12先插接预安装,第二竖直壁22再固定在第一竖直壁12后侧,风管件30穿过并固定在第二竖直壁22后侧,尾端梁60固定在第二水平壁21下侧,尾端梁60位于风管件30后侧。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竖直壁22左右端部分别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一竖直壁12左右端部分别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插设于对应的所述定位孔内,所述第二竖直壁22通过对应的定位件和定位孔插接式固定于所述第一竖直壁12后侧。这样,尾门槛加强骨架20在固定到尾门槛本体10内侧之前,先通过第二竖直壁22左右端部的定位孔与第一竖直壁12左右端部的定位件插接定位,实现在固定前的预装配定位功能,保证固定的准确性。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位于所述第一竖直壁12左端部的定位件为“十”字四向定位销13,位于所述第一竖直壁12右端部的定位件为“一”字双向定位销14,所述第二竖直壁22左右端部分别设有与“十”字四向定位销13和“一”字双向定位销14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十”字四向定位销13和“一”字双向定位销14分别插设于对应的所述定位孔内,所述第二竖直壁22分别通过对应的“十”字四向定位销13与“一”字双向定位销14和对应的定位孔插接式固定于所述第一竖直壁12后侧。这样,在第一竖直壁12左端部设置有“十”字四向定位销13,“十”字四向定位销13为主定位结构,在第一竖直壁12右端部设置有“一”字双向定位销14,“一”字双向定位销14为辅助定位结构,第二竖直壁22左右端部分别设有与“十”字四向定位销13和一字双向定位件14对应的定位孔,尾门槛加强骨架20在固定到尾门槛本体10内侧之前,先通过第二竖直壁22左右端部的定位孔与第一竖直壁12左右端部的“十”字四向定位销13和“一”字双向定位销14插接定位,“十”字四向定位销13为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进行定位,而“一”字双向定位销14为上下两个方向进行定位,实现在固定前的预装配定位功能,进一步保证固定的准确性。还可以风管件30左端部通过第一螺栓穿过“十”字四向定位销13固定在第二竖直壁22左端部后侧,风管件30右端部通过第二螺栓穿过“一”字双向定位销14固定在第二竖直壁22右端部后侧。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竖直壁12下侧部和所述第一水平壁11后侧部分别等间隔设有焊接柱15,所述第二竖直壁22下侧部和所述第二水平壁21后侧部分别设有与焊接柱15对应的焊接孔,所述焊接柱15焊接式固定在所述焊接孔内,所述第二竖直壁22通过对应的焊接柱15和焊接孔插接式固定于所述第一竖直壁12后侧。这样,第一竖直壁12下侧部和第一水平壁11后侧部分别等间隔设有焊接柱15,第二竖直壁22下侧部和第二水平壁21后侧部分别设有与焊接柱15对应的焊接孔,焊接柱15焊接式固定在焊接孔内,第一竖直壁12与第二竖直部之间及第一水平壁11和第二水平壁21之间除了各个焊接柱15与对应的焊接孔之间固定,其他部分为放开式间隙,方便焊接,通过焊接柱15和焊接孔焊接固定,结构简单,保证强度。焊接柱15为凸柱boss柱,结构可靠性强,成本低廉。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竖直壁22上和所述第二水平壁21上分别延伸设有至少一个减重孔23。这样,尾门槛加强骨架20为非关键支撑面,第二竖直壁22上和第二水平壁21上分别延伸设有至少一个减重孔23,减轻尾门槛加强骨架20重量,实现尾门槛加强骨架20轻量化。还可以减重孔23等间隔设置在第二竖直壁22和第二水平壁21上,各个减重孔23的间距宽度为50mm,各个减重孔23宽度为50mm。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位于所述第二竖直壁22上的定位孔外边缘、焊接孔外边缘、减重孔23外边缘以及所述第二竖直壁22的外侧边缘均设有向后延伸的第一翻边,位于所述第二水平壁21上的定位孔外边缘、焊接孔外边缘、减重孔23外边缘以及所述第二水平壁21的外侧边缘均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翻边。这样,第二竖直壁22上的定位孔外边缘、焊接孔外边缘、减重孔23外边缘以及第二竖直壁22本体外侧边缘均设有向后延伸的第一翻边,该第一翻边为加强翻边,加强尾门槛加强骨架20中的第二竖直壁22强度,第二水平壁21上的定位孔外边缘、焊接孔外边缘、减重孔23外边缘以及第二水平壁21本体外侧边缘均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翻边,该第二翻边为加强翻边,加强尾门槛加强骨架20中的第二水平壁21强度。第一翻边向后延伸3mm长度,第一翻边厚度为3mm,第二翻边向下延伸3mm,第二翻边厚度为3mm。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风管布置的尾门槛组件,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第二竖直壁22和所述第二水平壁21外表面分别纵向延伸设有至少一个加强筋。这样,第二竖直壁22和第二水平壁21外表面分别纵向延伸设有至少一个加强筋,进一步保证尾门槛加强骨架20的刚度。还可以加强筋分别等间隔设置在第二竖直壁22和第二水平壁21上,各个加强筋的间距宽度为50mm,各个加强筋宽度为3mm,高度为3mm。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风管布置的尾门槛组件,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第二水平壁21下表面等间隔向下延伸设有顶钣金筋条24,所述顶钣金筋条24位于所述第二水平壁21与所述尾端梁60之间。这样,第二水平壁21下表面等间隔向下延伸设有顶钣金筋条24,顶钣金筋条24位于第二水平壁21与尾端梁60之间,顶钣金筋条24一方面对于尾端梁60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避免尾端梁60直接与尾门槛加强骨架20上的第二水平壁21直接接触,产生摩擦。还可以各个顶板金筋条之间的间距为30mm。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风管布置的尾门槛组件,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尾门槛加强骨架20由聚丙烯和玻璃纤维材质制成。这样,尾门槛加强骨架20采用聚丙烯和玻璃纤维材质PP+40%玻纤制成,聚丙烯和玻璃纤维材质的产品弹性模量及断裂强度更高,同时成本相对更低,而且由聚丙烯和玻璃纤维材质制成的尾门槛加强骨架20相对于传统钣金骨架重量轻,因尾门槛加强骨架20非外观件可以忽略材料缺陷。还可以该尾门槛加强骨架20整体壁厚为3mm,同时尾门槛本体10为2.3mm,即保证了尾门槛本体10的重量同时也保证了风管件30的重量。
上述仅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几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或等比例放大或缩小等,均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7641.4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授权编号:CN209617289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B62D 25/20
专利分类号:B62D25/20;B60H1/24
范畴分类:32B;32G;
申请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45007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河西路18号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姜彬彬;余斌斌;张慧慧;刘学雷;曾琪
第一发明人:姜彬彬
当前权利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焦烨鋆
代理机构:11253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