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熙恒:马克思人学价值分析论文

辛熙恒:马克思人学价值分析论文

摘 要:马克思的人学理论是对人的价值的再阐释,赋予了人新的哲学规定性,并对社会变革具有指导价值。本文分析马克思人学理论对人的存在的规定,指出人的社会性本质,并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分析人的价值实现,分析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所发生的劳动异化,其人学理论的最终理想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人学;价值;异化;发展

马克思人学理论奠定了其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理论的根基,其对人的哲学阐释对于肯定人的价值、转变德国古典哲学以来将人作为抽象的存在物,将人推入虚无缥缈的境地具有重要意义。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人的存在性规定被限定于思想或者理性,到康德哲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当然康德哲学的价值毋庸置疑,而马克思的人学价值在于,其在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清晰化了人的价值,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上的人的阐释。

马克思的人学理论具有其不同于以往哲学理论的哲学分析,马克思人学从现实世界出发,对人的存在进行规定;注重从实践活动中对人的价值进行分析,关涉人的价值实现;分析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异化,形成异化劳动理论;注重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1 人的存在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而在费尔巴哈之前的德国哲学甚至是欧洲哲学,将人的本质规定性看作是理性,人是一种理性存在物,理性价值甚至高于人的价值。但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陷入了唯心主义的错误,正是源于其对人的规定性,虽然认识到人的生物学存在,但是没有认识到人的社会性规定,人的单纯生物性存在必然没有把握住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质,只能转入历史唯心主义的道路。

首先,马克思的人学确立人的哲学价值,确立了人的价值的独立性和主体性。在马克思人学理论提出之前,欧洲哲学和人的价值都笼罩在宗教的阴影之下,人的价值归属于上帝,或者存在于黑格尔的“绝对理念”之中,而自费尔巴哈的人学思想开始,人的主体性价值逐渐在哲学上被确立,至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形成,马克思把握住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人,这一主体价值和关键点,以人的价值为基础,扩展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规律。

其次,人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现实性与抽象性相对立,人作为社会存在物,作为感性的存在,具有现实性,而以往哲学将人的本质归结为宗教本质,本质上是对人的抽象化,是对人的现实性的否定,进而无法寻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路径。人作为感性和理性的存在物,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实现着自我的社会性规定,人的现实性规定就是由其所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规定的,离开社会生产活动去理解人,只能是缘木求鱼。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性规定受到费尔巴哈哲学的启发,同时批判性指出其人学思想的缺陷。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将人的本质等同于宗教本质,这一本质具有虚假性,并没有科学地揭示人的社会性规定,人是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社会关系的体现。马克思否定费尔巴哈的宗教本质规定性,人是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存在,是存在于社会关系之中的。人类社会历史是由每一个具体的人构成的,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实践的发展,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应站在人的实践过程去分析。

马克思在《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了异化及劳动异化的理论,所谓异化主要是指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与自己的劳动对象发生矛盾对立,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将自身主体对象化,产生客体,客体产生之后独立于主体而存在,并成为奴役主体的力量,超越主体和压制主体。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只能出卖自身劳动力获取生存和生活资料。生产所需的产品,也就是客体,但是这种相对自由自愿情况下的付出劳动,由于资产阶级占有劳动者的劳动成果使得劳动者逐渐成为被奴役的对象,在这一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丧失了主体的自由和自愿,而且对于自己生产出的劳动产品不但没有所有权,而且在资产阶级的剥削下,劳动产品反而成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束缚、压迫着劳动者。马克思的人的劳动异化理论是马克思对人的基本发展方式的阐释,马克思清晰地看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的异化对人的否定,进一步批判这种异化产生的社会基础,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再次,人的实践性规定,实践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人学思想的核心概念,以实践科学解释了人的存在性。人不同于动物的被动服从自然,而是以实践为手段不断实现着自我的发展与超越,推动着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马克思强调人的社会性存在,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分析人的存在以及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揭示出人作为社会关系存在的社会属性,构成了人的本质性规定。社会的发展正是人的实践过程,在实践过程中创造了社会,也实现了人的生成。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实现人类本质的过程,马克思认为什么样的人创造出什么样的社会,社会与人的生成是二而一的过程。

2 人的价值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产品自被劳动者生产出来之后,就成为独立于和异化于劳动者之外的对象存在,劳动产品作为社会财富为资产阶级所占有,商品成为资产阶级积累社会财富的主要形式。价值或财富的创造过程伴随着物的增值和人的贬值过程,陷入一种矛盾循环,人的价值不断降低,为资产阶级所占有,劳动过程所创造的商品凌驾于劳动者之上。

人的价值,在马克思看来就是人对于人自身的意义,在于人能够通过自身的社会活动创造价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这一论述具有重要价值,一方面,人是创造价值的主体,人通过劳动实践实现自我价值,能够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并具有工具价值,而且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人的价值得到不断实现,而就整个人类而言,也正是在这种共同活动的驱使下社会得以进步,人能够得以全面自由发展;另一方面,人是创造价值的目的,人不同于动物,也不同于一些哲学家所规定的人的工具性价值,人在价值的创造过程中是价值的实现工具,但是是实现自身目的的工具,这也是人的价值优于物的价值所在。

2.2 文题 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以不超过20个汉字为宜。论著、专科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栏目的文章须另纸附出中英文文题、关键词及作者汉语拼音姓名。

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产品主要由劳动者生产创造,但是劳动者却并不具有劳动产品的所有权,而是为资产阶级所控制,并进一步成为奴役劳动者、进一步获得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工具。首先,对于这种不具有劳动产品所有权的理解,并不是排斥资产阶级的正常资本投入所得,而是资产阶级在进行没有任何底线的剩余价值的剥削。其次,劳动产品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这种对立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对立。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这种联系既体现为劳动者创造劳动产品,另一方面体现在劳动者需要劳动产品来维持生存和生活需要。但是这种联系被资产阶级人为阻断,并成为资产阶级攫取自身利益、压迫无产阶级的工具。再次,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的异化体现在二者之间陷入不断的恶性循环,劳动者试图依靠自身的努力靠劳动获得自身所需要的物质资料,寻求自身的不断发展,但是劳动者越努力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更多的劳动产品只会创造出更多的奴役力量,劳动者越反抗越被绑缚,直至反抗的力量逐渐消失,无法逃脱资本家的控制。

3 人的异化

诗中“积雨金铺”所写的连绵不断的大雨引发了诗人的担忧,故而诗人“盼放晴”;“钧天”为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地方,暗含了诗人祈盼天帝能够及时停雨的心愿;诗后的注文叙述了乾隆皇帝盼望天气放晴,命乐工奏《月殿云开曲》止雨的举措,与诗歌内容相合。《清实录》记载,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七月,永定河决堤,加之暴雨连绵不断,泺阳洪水泛滥,民不聊生,乾隆忧心民生,前往泺阳巡视,管世铭伴驾[8]405。管世铭的诗歌所写的正是他陪王伴驾的见闻与感受,诗中的“直庐不隔钧天听,月殿云开字最明”不仅传递了诗人的心声,也反映了最高统治者对民生疾苦的关切。《甲寅扈跸泺阳,往返恭纪六首》其四云:

3.1 劳动产品对劳动者的异化

马克思人学思想以人的本质规定性阐释了人的价值,人作为社会性存在物,对人的哲学反思中关于人的价值分析具有逻辑和理论意义。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分析是将人置于社会历史中,置于人与社会的关系层面去分析,这一问题同时也是将在下一小节分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部分内容,人的自由实现受到社会的制约,同时人也是在与社会的不断实践中创造着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

人的价值实现必然关系着人与社会之间的价值关系,人是价值创造的主体,同时也是价值客体,人既是目的也是手段。马克思对人的价值实现进行二分,分为潜在价值与社会价值。潜在价值代表着人作为价值创造主体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与价值实现相互促进。马克思指出这种价值实现潜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演化不断积累的结果。这种潜能价值在人的价值创造过程中不断转化为社会价值,同时又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积淀。在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马克思认为人的潜在价值条件并无绝对差别,但是人的社会价值却千差万别,究其原因在于社会条件的制约,在于社会分工的差别,也正是在这一思想基础上马克思意识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价值实现受到社会的严重制约,阻碍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对人的价值分析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的哲学分析,人作为社会性存在,价值的实现必然受到所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马克思的人的价值实现正是对社会历史的客观分析,在社会关系中把握住人的价值,走出了历史唯心主义的误区。马克思人学的价值所在不仅在于其辩证地认识到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在于马克思人学指出人的高贵之处正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在潜在价值到社会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人的能动性具有重要价值,其中表现在价值创造的主体人能够确立价值目标,正确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在潜在价值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想到这里,马国平泪如泉涌,“倪二泉,你是怨我没批准你与菊花见面的假吗?你是责怪连长不近人情,没有给你几天与菊花见面的时间吗?”马国平痛心疾首,“倪二泉啊,我的兄弟!是连长欠思考,是连长不近人情,是我,是我不知道子弹这么不长眼睛啊!”马国平举起拳头,狠狠砸向自己的额头。

3.2 劳动本身对劳动者的异化

“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是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人的“类本质”主要体现为人的主体性,在康德看来,人的类本质在于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正在于人的主体性,人类的本质是精神上对自由的向往,人在与外部世界的不断斗争中,总是试图突破外部条件对自身的束缚,实现自身的自由,体现出自身的主体性价值。正如钻木取火是自身对束缚的突破,是人类思维创造性的体现。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人逐渐沦为生产过程的一环节,成为生产过程的工具,人的劳动过程成为被迫获得生存资料而出卖劳动力的过程,人的主体性被压制,人的创造性被束缚,人作为目的而存在的价值丧失,人与人的“类本质”发生异化。这一异化不仅仅体现为无产阶级劳动者的异化,同时发生在资产阶级内部,资产阶级在不断占有剩余价值的同时发生着人的“类本质”的异化。

3.3 人的“类本质”对人的异化

劳动本身对劳动者的异化。首先,劳动与劳动者的相脱离,劳动即为劳动力,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重要的社会财富。就人的主体性而言,劳动者与劳动是统一不可分割的,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恰恰作为生产要素与劳动者发生脱离,劳动者在这一过程中被否定。其次,在资本主义社会,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步,劳动者逐渐沦为机械的奴隶,劳动者付出劳动只是充当劳动环节的一部分,在这一过程中,劳动者是被动的,无法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在异化了的劳动过程中,劳动不再是劳动者实现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相反成为劳动者自身异化的过程,劳动者体验不到发展,反而是不断的压迫和束缚。

“秦时明月汉时关”[12]是为了表示战争时间上的久远,“旧时王谢堂前燕”[13]是为了突出今非昔比的历史变迁世事沧桑,“月落乌啼霜满天”[14]半夜无霜,只是为了突出凉。“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15]是在时空转换中突出边塞的苦寒。“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16]是为了写战争给家庭带来的痛苦,是作者借此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17]是对往昔美好生活的追忆,是阴阳两相隔的迷惘和无奈。

3.4 人对人的异化

首先,关于自由,自由统一于个人与社会的发展。人能够实现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建立在个人能够完全自主地驾驭外在社会力量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自由全面地发展才成为现实,这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目标。这一句话一方面从个人与外部世界的相对关系角度阐明了自由的含义,自由是不受到的外部世界限制而实现自身充分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这一自由不仅是理想,更是实际行为,是自由之意志转化为自由之行为,是意志与行为的统一。对于自由,在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中是以个人全面发展为道德目的,主体与客体、意志与行为的统一。

4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与人之间异化反映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异化,阶级对立。在资本的驱使下无产阶级不断占有劳动者的劳动价值,资产阶级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而不断压迫劳动者劳动,甚至只为其提供基本的生活需要,劳动者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关系变成被剥削与剥削的关系,二者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资产阶级完全凌驾于无产阶级之上,无产阶级成为资本的工具。在这一过程中,资产阶级同样在不自觉的过程中发生着异化,成为资本的工具,丧失着自身的主体性价值。

自由是一种目的而不是手段,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们的自由成为资产阶级的工具,资产阶级以自由为工具控制无产阶级,同时获取自身的自由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建立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基础上的自由才能实现人类本性基础上的物质交换,为人的自由发展奠定基础。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的发展是建立在自由贸易的基础之上的,资产阶级为了掩盖罪恶的阶级剥削,以自由为口号,荒谬地宣称,自由竞争是自由的体现,资产阶级剥削劳动者的价值在自由竞争的掩盖下赋予合理性,以资产阶级的自由否定无产阶级的自由,这一思想其实质正是为资产阶级在全球范围内的剥削提供冠冕堂皇的借口,最终包括资产阶级本身都成为资本的奴隶而失去自身的自由发展。

马克思客观上认识到人的自由发展的物质性基础,自由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和基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物质条件制约着人的自由的实现,甚至可以说,在生产力不发达、物质基础极度匮乏的基础上,人并不能实现真正自由。同时,在马克思看来,在资本主义社会,自由的物质性被过分夸大,成为造成人的异化的重要根源。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产品极大富余,人们通过物质交换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基础。

其次,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具有社会历史性,马克思提出“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在《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其中建立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人发展的第二形态,这一阶段人的发展摆脱了最初的人的力量的弱小,人只能依靠相互帮助实现生存。在第二社会形态,社会物质交换形成,人的发展和能力逐渐展现,但是只有到第三阶段,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才标志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在第三阶段中物质成为人实现自我发展的基础,人作为目的逐渐摆脱社会制约,不断实现自身能力的全面发展。总之,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的论述揭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伴随着人与物的对立统一过程,也是人不断实现主客体统一的过程。

在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看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的类本质发生了异化,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仅仅只是被动的劳动过程,劳动者沦为生产工具,而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性。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展现,只有人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人的潜在价值得到充分实现,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展现自己的能力。劳动者不应该成为劳动产品的附属者,更不应该为劳动所奴役。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劳动在生产过程中对于人的主体性,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在劳动的过程中,劳动者的需求能够得到有效的满足,不仅是基本的生存资料的满足,更是自我社会价值的实现,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主体性得到承认和激发,劳动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享受劳动的价值。

吴耕老练地捡来被风雪弄断的粗大松枝,五六根合在一起,夹上干燥的松脂,用林间的枯藤条扎成三尺余长的火把,一共四支,又取怀中火石打火点着,分发诸人。在他们的正前方,明月松影里,山岭张开的小口,幽光隐隐,引领着他们的棋盘“飞毯”升空的玉玦,落在洞口的积雪上,如同一枚凝固的火苗,明亮而温暖,静静地躺在那里,妥妥为他们指路。

胡长荣,1962年出生,江西省作协会员。曾在《诗刊》《诗神》《北京文学》《星星》《诗潮》《绿风》《飞天》《鸭绿江》《创作评谭》《星火》《江西日报》等全国100余家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1000余篇(首)。作品入选多种选本。

5 结语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内容丰富,是其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人作为目的,对于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一方面批判继承了之前德国哲学,主要包括费尔巴哈的人学思想;另一方面,对于人的价值再阐释,赋予了人的新的哲学规定性,并对社会变革具有指导价值。马克思对人的存在性进行哲学分析,马克思的人学确立人的哲学价值,指出人是现实的具体性,马克思人学思想以人的本质规定性阐释了人的价值,人作为社会性存在物,对人的哲学反思中关于人的价值分析具有逻辑和理论意义。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最终理想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人的发展是一种自由全面发展,自由统一于个人与社会的发展,自由是一种目的而不是手段,人的自由发展的物质性基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具有社会历史性。

参考文献:

[1]韩庆祥.马克思人学的总体图象(上)[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03).

[2]杨权利,杨丽娜.关于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几个问题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3]谢方媛.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形成及其当代意义[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1).

[4]郑丽玲.浅析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时代意蕴[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5]陈宝.马克思人学理论的丰富内涵及其当代价值[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6]张桂祥.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7.

[7]白言笑.马克思人学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7.

作者简介:辛熙恒,男,1996 年出生,河北沧州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标签:;  ;  ;  ;  ;  ;  ;  ;  ;  ;  ;  ;  ;  ;  

辛熙恒:马克思人学价值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