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子结构表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子结构,核磁共振,氨基,光谱,硫脲,酚醛树脂,草酸。
分子结构表征论文文献综述
孟现星,张芳,李明远[1](2019)在《磺甲基化热塑性酚醛树脂合成与分子结构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苯酚与甲醛在酸性条件下聚合得到热塑性酚醛树脂(TPPR),再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磺甲基化处理,制备了磺甲基化热塑性酚醛树脂(STPPR)。考察了磺甲基化条件对产物收率和聚沉值的影响。采用FT-IR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对STPPR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推测了其分子结构。结果表明,磺甲基化较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60~90 min,pH值10;磺甲基化试剂用量越大,STPPR的耐盐性越好;STPPR是一种聚合度为2~10,M_z为200~1 200的混合物,酚环之间通过亚甲基以对-对位或邻-对位的方式连接;其中一部分TPPR分子未完成磺甲基化过程,已磺化的TPPR分子上只含有一个磺甲基基团。(本文来源于《精细石油化工》期刊2019年06期)
张杰,杨康,张志平,胡春圃[2](2019)在《端羟基超支化聚酯分子结构的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一维~1H-NMR、~(13)C-NMR、无畸变极化转移增强(DEPT)谱、二维核磁异核单量子相干谱(HSQC)和~1H-~(13)C异核远程相关谱(HMBC)等方法,对第2代超支化脂肪族聚酯HB-20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1H-NMR和~(13)C-NMR谱图中各出峰得到归属,同时HB-20的分子骨架结构得以明确解析;由~1H-NMR中树枝状、线形和端基甲基(D-CH_3、L-CH_3和T-CH_3)叁种结构相对峰面积计算得到HB-20的平均支化度为0.47;由羟值测试和核磁共振结果分别计算得到HB-20的数均分子量为1 878、1 876,两者接近。HB-20的分子结构得到明确的表征。(本文来源于《功能高分子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方佐[3](2018)在《聚合物分子结构核磁共振分析表征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合物材料是现代人类日常生活和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材料,而且其用途还在不断拓展。先进国家常以聚合物产能作为工业发达的标志之一。聚合物结构有它的特点,要了解这个物质世界,尤其是为了深刻地了解聚合物内在运动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对其合成、改良性能和拓展应用范围,就必须对聚合物的结构及其相应的特点进行分析。聚合物结构分析的仪器方法很多,其中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是聚合物分子结构分析和表征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在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中,最常用而且重要的方法是氢谱分析和和碳谱分析法。氢谱和碳谱除了使用不同的原子来鉴定外,使用的范围也有所不同。核磁氢谱最重要的是分析聚合物的大分子链上的化学组成。而在聚合物的核磁波谱中最重要的还是碳谱,碳谱对聚合物的结构分析、组成分布、立构规整性、分子链上支链的分布和端基的结构单元分析、同分异构的结构分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聚合物核磁共振分析法中,如何获得一个聚合物样品的理想波谱图,从而可以进行结构分析,是用核磁共振进行聚合物结构分析的关键。尽管有少量文献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介绍或讨论,但至今未见如何做好聚合物的核磁测试谱图的系统研究。本论文针对聚合物的结构分析中,使用核磁共振分析时的各项关键技术进行了综合探索。聚合物的种类很多,本文选用了高分子合成当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五种聚合物,即聚醚砜、超支化聚乙烯、乙己共聚物、聚乙二醇、乙烯均聚物。分别采用了聚合物核磁分析中最常用的氘代试剂,即分别用氘代氯仿溶解超支化聚乙烯、氘代二甲基亚砜溶聚醚砜、重水溶聚乙二醇、氘代邻二氯苯溶乙己共聚物和乙烯均聚物。系统考察了各种不同的测试条件(如测试仪器、浓度、温度、响应时间、弛豫时间等)对这些聚合物样品的核磁共振谱图质量的影响,对聚合物核磁分析的各项关键技术进行了综合探索,对今后的聚合物核磁共振结构分析有广泛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5-01)
何健,王韧,张昊,周星,陈正行[4](2016)在《改性蜡质玉米淀粉抗消化组分的理化性质及分子结构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不同程度支链延长修饰的改性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体外消化法分离出抗消化组分,随后对抗消化组分的理化性质和分子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改性淀粉相比,抗消化组分的表面出现不规则沟壑,且峰值糊化温度TP、终值糊化温度Tc及糊化焓ΔH均小幅度增加,由此可推断出淀粉酶在消化过程中优先作用于无定形区;与改性淀粉相比,抗消化组分的分子量明显减小(6.03×106~1.13×108 g/mol),支链长度分布变化显着,峰型变尖锐且极长链几乎消失,此外峰值聚合度(DP)相对集中(26~31),表明合适的支链链长有利于抗性淀粉的形成。(本文来源于《食品与机械》期刊2016年05期)
高素美[5](2016)在《杂环查尔酮缩氨硫脲及缩氨脲衍生物的分子结构设计合成与表征及其抑菌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生物活性拼接原理,以杂环查尔酮衍生物为先导化合物,分别与氨基硫脲、氨基脲相结合,设计并合成了两个系列共30个新的缩氨硫脲及缩氨脲衍生物。其中,缩氨硫脲衍生物12个(1a-1l),缩氨脲衍生物18个(2a-2r),并用NMR(~1H NMR、~(13)C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另外,还对1g化合物进行了单晶培养,并用X射线衍射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该晶体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为:a=7.5119(4)?,b=15.7255(9)?,c=13.5319(6)?,a=90.00°,b=90.394(5)°,g=90.00°。与此同时,采用生长速率法,以六种植物病原真菌(水稻纹枯病原真菌、小麦赤霉病原真菌、玉米小斑病原真菌、番茄灰霉病原真菌、葡萄白腐病原真菌和瓜类炭疽病原真菌)为靶标,以多菌灵为对照标准,对所合成的30个化合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1)第一系列的12个化合物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1f在浓度为100mg/L时,对小麦赤霉病原真菌、玉米小斑病原真菌、番茄灰霉病原真菌、葡萄白腐病原真菌、瓜类炭疽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达到了70%以上。化合物1e和1g在100 mg/L浓度时,对其中4种菌的抑制率也能达到70%以上。浓度与药效关系研究表明,这12个化合物均存在着显着的浓度?药效相关性;(2)在第二系列中,有7个化合物在100 mg/L浓度时,对六种菌之一的病原真菌的抑制率达到70%以上。其中,活性最好的是化合物2l,它在100 mg/L时,对瓜类炭疽病原真菌的抑制率超过了85%。这些化合物也都存在着显着的浓度?药效相关性。(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期刊2016-05-01)
庞子博,孟大磊,窦瑛,马思睿,武聪[6](2015)在《核磁共振波谱法表征DAST分子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DAST晶体(即4-N,N-二甲胺基-4’-N’-甲基-氮杂芪的对甲苯磺酸盐晶体)具有优良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和电光效应特性,可用于红外至太赫兹波段辐射与检测领域.为了表征DAST源粉分子结构及纯度,选择CD3OD和DMSO-d6两种溶剂分别对DAST源粉进行了1H NMR、13C NMR、1H-1H COSY、HSQC和HMBC表征.通过对谱峰的归属及分析发现,DAST在CD3OD溶液中倾向于以离子对状态存在,而在DMSO-d6溶液中倾向于以解离状态存在,并根据谱峰的变化推测了DAST在从CD3OD溶液环境向DMSO-d6溶液环境变化时解离过程中电子云在共轭结构上重新分布的规律和骨架的变化情况.(本文来源于《波谱学杂志》期刊2015年04期)
戴沛霞,曹文秀,葛红光,王栋[7](2015)在《具有叁维超分子结构的单核Ni(Ⅱ)配合物[Ni(nas)_2(phen)_2]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热合成了镍(II)-2-萘胺-1-磺酸-邻菲啰啉叁元配合物[Ni(nas)2(phen)2],并用红外、元素分析、热重、固体紫外和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四方晶系,空间群P41212,晶胞参数a=1.24321(4)nm,b=1.24321(4)nm,c=2.45032(16)nm,α=90.00°,β=90.00°,γ=90.00°,V=3.7871(3)nm3。(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王雪松[8](2015)在《杂环酰胺类衍生物的分子结构设计、合成与表征及其抑菌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生物活性拼接原理,以羧酸和杂环化合物为基础,设计并合成了两个系列58个杂环酰胺类衍生物,其中,杂环酰胺类衍生物系列(A系列)28个目标化合物,杂环苯甲酰胺类衍生系列(B系列)30个目标化合物,并用NMR (1HNMR、13CNMR)和熔点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到目前为止,在A系列中,目标化合物A3, A6, A21-A22和A24-A28未见报道;在B系列中,B1-B7, B10-B11, B13, B17和B19-B30也未见报道。采用生长速率法,以五种植物病原真菌(水稻纹枯病原真菌、番茄灰霉病原真菌、小麦赤霉病原真菌、玉米小斑病原真菌、油菜菌核病原真菌)为靶标,对合成的58个杂环酰胺类衍生物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初步结果表明,合成的部分目标化合物显示了良好的抑菌活性。在A系列中,化合物A2显示了最强的抑菌活性,对玉米小斑病原真菌、番茄灰霉病原真菌、油菜菌核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比多菌灵更好;化合物A1、A8、A10对玉米小斑病原真菌、番茄灰霉病原真菌、油菜菌核病原真菌也显示良好的抑菌活性,在100 mg/L的浓度下它们的抑制率达到90%以上。在B系列中,化合物B3和B5对玉米小斑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也比多菌灵好,化合物B16显示了最强的抑菌活性,在100 mg/L时,对小麦赤霉病原真菌、番茄灰霉病原真菌、玉米小斑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与多菌灵接近。同时,化合物B7、B8、B9对番茄灰霉病原真菌、玉米小斑病原真菌的抗真菌活性也显示良好的抑菌性,在100 mg/L下,它们的抑制率也达到85%以上。另外,浓度与药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A1、A2、A8和A10对玉米小斑病原真菌、番茄灰霉病原真菌、油菜菌核病原真菌,存在着显着的浓度与药效之间的相互关系;B3、B5、B7、B8、B9和B16对玉米小斑病原真菌,也存在着显着的浓度与药效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期刊2015-05-01)
黄亮亮,于海洋,李彩霞,马红薇,扈殿文[9](2014)在《具有叁维超分子结构的亚磷酸-草酸镓的溶剂热合成及结构表征(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个具有新颖叁维超分子结构的亚磷酸-草酸镓化合物Ga(HPO3)(C2O4)(C3N2H4)·(C3N2H5)(化合物1),并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重、ICP和CHN元素分析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nma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3288(3)nm,b=0.63614(13)nm,c=1.5364(3)nm,β=90°,Z=4。在化合物1中存在一个由[HPO3]单元和GaO5N八面体通过共顶点的氧原子组成的四元环梯形链。值得注意的是草酸根离子和咪唑离子镶嵌在一维链的两侧,相邻的两个链上的咪唑分子和草酸单元之间存在着强烈的氢键作用。正是由于这种氢键作用使化合物1的结构由一维链状变为叁维超分子结构。此外,有机的咪唑分子在该化合物的合成中同时发挥了配体和模板剂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4年09期)
阳虹,张玉贵,李永生,江林华[10](2014)在《褐煤黄腐酸钾制黄腐酸的分子结构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了解黄腐酸(FA)的结构和性质,为拓宽黄腐酸在工农业领域中的应用范围打下基础,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光谱和固体13C交叉极化/魔角旋转核磁共振(13CCP/MAS NMR)对FA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A的分子结构由芳香核和核外侧链构成,其中芳香碳约占54%,芳香核主要由4个芳香环构成.脂肪碳约占46%,脂肪碳的存在形式主要是含氧的五元或六元脂肪环.FA中含氧基团的含量为32.3%,主要由醌基和羟基构成,还有部分羧基.(本文来源于《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分子结构表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一维~1H-NMR、~(13)C-NMR、无畸变极化转移增强(DEPT)谱、二维核磁异核单量子相干谱(HSQC)和~1H-~(13)C异核远程相关谱(HMBC)等方法,对第2代超支化脂肪族聚酯HB-20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1H-NMR和~(13)C-NMR谱图中各出峰得到归属,同时HB-20的分子骨架结构得以明确解析;由~1H-NMR中树枝状、线形和端基甲基(D-CH_3、L-CH_3和T-CH_3)叁种结构相对峰面积计算得到HB-20的平均支化度为0.47;由羟值测试和核磁共振结果分别计算得到HB-20的数均分子量为1 878、1 876,两者接近。HB-20的分子结构得到明确的表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子结构表征论文参考文献
[1].孟现星,张芳,李明远.磺甲基化热塑性酚醛树脂合成与分子结构表征[J].精细石油化工.2019
[2].张杰,杨康,张志平,胡春圃.端羟基超支化聚酯分子结构的表征[J].功能高分子学报.2019
[3].方佐.聚合物分子结构核磁共振分析表征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8
[4].何健,王韧,张昊,周星,陈正行.改性蜡质玉米淀粉抗消化组分的理化性质及分子结构表征[J].食品与机械.2016
[5].高素美.杂环查尔酮缩氨硫脲及缩氨脲衍生物的分子结构设计合成与表征及其抑菌活性研究[D].西华大学.2016
[6].庞子博,孟大磊,窦瑛,马思睿,武聪.核磁共振波谱法表征DAST分子结构[J].波谱学杂志.2015
[7].戴沛霞,曹文秀,葛红光,王栋.具有叁维超分子结构的单核Ni(Ⅱ)配合物[Ni(nas)_2(phen)_2]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J].人工晶体学报.2015
[8].王雪松.杂环酰胺类衍生物的分子结构设计、合成与表征及其抑菌活性研究[D].西华大学.2015
[9].黄亮亮,于海洋,李彩霞,马红薇,扈殿文.具有叁维超分子结构的亚磷酸-草酸镓的溶剂热合成及结构表征(英文)[J].人工晶体学报.2014
[10].阳虹,张玉贵,李永生,江林华.褐煤黄腐酸钾制黄腐酸的分子结构表征[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