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浅析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浅析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三高级中学牟信磊266000

【摘要】: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提问”实际上就是实现师生多元互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教学技能。课堂教学能否成为学生主体参与的、交互的、和谐的、高效的、完整的学习过程,“提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对课堂提问的艺术做一下探究,以求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提问、激发疑问、开拓思维、

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能,必须在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上下一番功夫。下面结合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体会,对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提问应切中要害,启迪思维。

所提的问题,要能联系学生的实际,就像一只火把,点燃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我在进行《项链》一课教学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玛蒂尔德在得知花了十年的心血偿还的项链是假的之后,她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这样的问题很好地启迪了学生思维,让他们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自我的创造能力,在多种可能性中去分析思考和判断。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自我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能力。

二、提问应利用矛盾,激发疑问。

教学内容进行到矛盾之处,也就是学生在认知上最困惑的地方,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在提问式教学中可以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比如在《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中,我对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别里科夫能‘辖制全城’,为什么他又是那么胆小怕事,一副可怜相呢?”这一看起来矛盾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通过思索会明白:别里科夫这个典型形象,是九十年代害怕群众、害怕变革的可怜虫。别里科夫精神是沙皇政府对人民实行思想控制、精神禁锢的工具。他怕这怕那,并“像害怕瘟疫一样害怕一切新事物,害怕一切超出平凡庸俗的生活轨道外的东西”,他还怕自己不能符合沙皇统治的要求,因此,终日是一副可怜相。若选准最佳突破口,把握时机,问于矛盾之时,就会有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效应。

三、在关键处提问。

所谓课文的关键处有两层意思:一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关节点;二指学生接受语文知识的难点。在教授某些课文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预习时每人提出几个问题,这些问题或是自己不懂的,或是自己有兴趣深入了解的。这样,教师便能得到近百个问题,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及需要,可确定一些集中、典型的问题在课堂中讨论解答,从而迎刃而解课文的疑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例如,鲁迅的《祝福》一文,篇幅较长,其中对祥林嫂的命运和遭遇的理解分析是文中的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在讲授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以下几个问题:“俗话说,以眼观心,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祥林嫂的眼睛在文章当中是怎么描述的,每一次的描述有什么变化?”“祥林嫂的眼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结合祥林嫂的遭遇,说说对其遭遇和命运的认识。”“祥林嫂的遭遇有没有代表性,女性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是什么?”四个问题层层深入,以对祥林嫂眼睛的分析为切入点,打破逐段讲解,条分缕析的困扰,以一点带动全面,化难为易,让学生在对眼睛的分析比较中领悟祥林嫂一次次备受摧残和令人心酸的悲剧命运,比一下子就提出分析中国女性的命运要有效得多。

四、提问应有阶梯性,把握难易度。

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问题不能太难,应以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能够解答为宜;也不能太易,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经过努力才能解答,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的,就要点拨引导,或划大为小,或划难为易,为学生答题架桥铺路。譬如,要学生概括课文《荷花淀》大意,可以这样来问: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情?事情是怎样发生、怎样发展的?结果怎么样?这件事有什么含义?这样让学生逐层思考,学生便能在思考中汇点成线,作出结论。

五、提问应面向全体,开拓思维。

语文教学是师生互相交流的多边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使学生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与强制,这样他们才能自由与自主地思考、探索,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听取回答,以求实的态度肯定学生回答中的每一点成绩,不能用现成答案去束缚学生。课堂提问面对的应是全体学生,尤其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或一些不敢在公众场合之下说话的同学,更应该多提供一些机会,这样才能培养他们发言的勇气和力量,唤起他们的自信。

在《孔雀东南飞》一课的教学里,我在结尾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刘兰芝聪慧美丽,勤劳能干,知书达礼,焦仲卿对她又情深似海,焦母为何非休她不可?”对这个问题,学生表现出很高的兴趣,经过讨论,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刘兰芝没生孩子,古代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兰芝太能干了,让婆婆显得太无能了,这使焦母很没面子。”“焦母是独自把儿子拉扯大,不愿让兰芝夺走儿子对自己的感情。”“焦母见儿子太恋家室,怕影响了前途”等等。学生们积极思考,思维非常活跃,他们对这个问题做出这么多不同的答案。我没有去用条条框框束缚学生的思维,就对学生说:“同学们说的有一定道理,已经抓住了作品的中心思想。”接着告诉学生,全诗通过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歌颂了他们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的丑恶本质,而焦母的所作所为则处处体现着一个封建家长的极端蛮横无理,独断专行。这样既维护了同学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使同学们对作品的人物、主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我们有必要站在时代的高度,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和阐释提问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技能,让它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以更好地适应今天新课改的。总之,课堂提问这一形式是直接与语文课的培养目标相吻合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为学生设置必要的疑问,精心提出一些有效的问题。这是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参与课堂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

标签:;  ;  ;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浅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